CN102466180B - 指示灯 - Google Patents

指示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6180B
CN102466180B CN201110337786.2A CN201110337786A CN102466180B CN 102466180 B CN102466180 B CN 102466180B CN 201110337786 A CN201110337786 A CN 201110337786A CN 102466180 B CN102466180 B CN 102466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light source
circuit substrate
reflec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77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6180A (zh
Inventor
中川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Japan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66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6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6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61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指示灯。其包括:基体;安装于基体的筒状灯罩,具有透光性;设于灯罩内的电路基板,设成自基体立起,包括沿厚度方向排列的第1及第2主表面;以位于通过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沿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的方式配置于电路基板的第1主表面的多个第1光源;以位于中心线的两侧的方式配置于电路基板的第2主表面的多个第2光源;设于比第1光源靠中心线侧的位置的第1反射面,随着远离第1主表面而向第1光源侧倾斜延伸;第2反射面,设于比第2光源靠中心线侧的位置,随着远离第2主表面而向第2光源侧倾斜延伸,来自第1反射面的反射光的辐射区域与来自第2反射面的反射光的辐射区域在灯罩内的电路基板的侧方重叠。

Description

指示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示灯,特别涉及一种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灯罩、以及配置在灯罩内的光源的指示灯。
背景技术
自以往提出有各种指示灯。例如,欧洲专利第1347233号说明书所述的指示灯包括罩(cap)、设置于该罩内的电路基板、以及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多个LED。
日本专利第2729979号公报所述的感应棒包括:至少2根导线,其沿感应棒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LED(Light EmittingDiode),其在该导线之间以规定间隔并联;以及一对或对折的透明塑料成形品,其用于将该导线和LED夹在其间而将该导线和LED固定在感应棒的恒定位置。
日本特开2001-76504号公报所述的信号指示灯包括:基础壳体;支柱,其以自该基础壳体立起的方式设置;多个基板,其以沿高度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该支柱;以及多个LED,其设置于该基板。
日本专利第4153870号公报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安装有多个LED的支承体、用于收纳LED及支承体的透光性的管状构件、以及设置于管状构件的端部的罩构件。
支承体包括一对侧壁部、设置于侧壁部之间的中央壁、以及由侧壁及中央壁形成的两个凹状的反射面,在该凹状的反射面的底面配置有多个LED。而且,来自LED的光被反射面朝向固定的照射方向反射。
日本特开2000-207919号公报所述的发光体装置包括透明的罩壳体、设置在该罩壳体的中心部并以沿高度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的多个LED、以及针对各LED中的每个LED设置并配置在各LED的上方的圆锥状的镜子。
圆锥状的镜子被框状的支承框支承,该支承框包括用于支承圆锥状的镜子的支承突起、以及用于与罩壳体的内周面接触的多个弹性支承腿。
日本专利第3509122号公报所述的层叠式旋转灯包括以沿高度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的多个光源、以及针对各光源中的每个光源设置并用于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的反射镜。
但是,在上述欧洲专利第1347233号说明书所述的指示灯中,光不能朝向电路基板的侧方照射,导致在该指示灯中会产生亮斑(Unevenness of luminance)。
在日本专利第2729979号公报所述的感应棒中,由于来自LED的光也不能朝向LED的侧方出射,因此在该感应棒中也会产生亮斑。
在日本特开2001-76504号公报所述的信号指示灯中,在1个基板上设置有8个LED,零件数量非常多。
而且,由于来自各LED的光的沿光轴方向的亮度较高,因此即使设置各LED的出射方向不同,也会产生亮斑。
关于日本专利第4153870号公报所述的照明装置,来自LED的光及来自LED的光的反射光仅向规定的方向照射,而导致光不会向该规定的方向之外的方向出射。
在日本特开2000-207919号公报所述的发光体装置所述的发光体装置中,需要用于支承多个圆锥状的反射镜的支承框,成为即使仅着眼于支承框也是非常复杂的结构。而且,支承框遮住来自LED的反射光而产生阴影。
日本专利第3509122号公报所述的层叠式旋转灯是旋转灯,当然会导致光所照射的区域发生时效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亮斑的产生的指示灯,而且,也提供一种实现了零件数量减少的指示灯。
本发明的指示灯包括:基体;筒状的灯罩,其安装于基体,并具有透光性;电路基板,其设置于灯罩内,以自基体立起的方式设置,并且包括沿厚度方向排列的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多个第1光源,其以位于中心线的两侧的方式配置于电路基板的第1主表面,该中心线通过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沿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延伸;多个第2光源,其以位于中心线的两侧的方式配置于电路基板的第2主表面;第1反射面,其设置在比第1光源靠中心线侧的位置,并以随着远离第1主表面而向第1光源侧倾斜的方式延伸;以及第2反射面,其设置在比第2光源靠中心线侧的位置,并以随着远离第2主表面而向第2光源侧倾斜的方式延伸。优选来自上述第1反射面的反射光的辐射区域与来自第2反射面的反射光的辐射区域在灯罩内的电路基板的侧方重叠。
优选上述电路基板包括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第1侧边部及第2侧边部。上述多个第1光源包括比中心线靠第1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1侧边侧光源以及比中心线靠第2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2侧边侧光源。上述第1反射面包括与第1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1单位反射面以及与第2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2单位反射面。自上述第1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第1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与自第2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第2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相互重叠。上述多个第2光源包括位于比中心线靠第1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3侧边侧光源以及位于比中心线靠第2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4侧边侧光源。上述第2反射面包括与第3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3单位反射面以及与第4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4单位反射面。自上述第3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第3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与自上述第4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第4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相互重叠。
优选上述指示灯还包括:第1遮光板,其形成有供上述电路基板插入的第1通孔;第2遮光板,其以在电路基板自上述基体立起的方向上与第1遮光板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形成有供电路基板插入的第2通孔;第1柱部,其以沿着垂直于第1主表面的方向与第1主表面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将第1遮光板及第2遮光板连结起来;以及第2柱部,其以沿着垂直于第2主表面的方向与第2主表面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将第1遮光板及第2遮光板连结起来。上述第1柱部包括沿第1柱部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侧面。上述第2柱部包括沿第2柱部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侧面。上述第1反射面设置于第1侧面。上述第2反射面设置于第2侧面。
优选上述第1反射面及第2反射面被着色成白色。优选上述第1光源包括沿与第1主表面垂直的方向排列的第1安装面及第1出射面、以及以将第1安装面及第1出射面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于第1安装面及第1出射面之间的第1外周面,第1安装面安装于上述第1主表面,自第1出射面朝向灯罩的内周面出射光,自第1外周面不出射光。上述第2光源包括沿与第2主表面垂直的方向排列的第2安装面及第2出射面、以及以将第2安装面及第2出射面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于第2安装面及第2出射面之间的第2外周面,第2安装面安装于第2主表面,自第2出射面朝向灯罩的内周面出射光,自第2外周面不出射光。
优选在上述灯罩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该多个凸部沿灯罩的外周面延伸,并沿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排列。以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上位于与第1光源相同的位置并呈环状延伸的部分为基准位置时,凸部的表面包括第3侧面以及相对于第3侧面位于与基准位置相反的一侧的第4侧面。上述第4侧面以随着远离基准位置而朝向上述灯罩的内侧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第4侧面的面积大于第3侧面的面积。
采用本发明的指示灯,能够实现亮斑的抑制,并且能够实现零件数量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指示灯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自指示灯主体2卸下了灯罩6的状态的指示灯主体2的立体图。
图3是指示灯主体2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指示灯主体2的剖视立体图。
图5是自主表面20B侧观看电路基板8的立体图。
图6是遮光板单元7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指示灯主体2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表示LED对21B及其周围的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通过LED对21B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反射面80、82及其周围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放大表示灯罩6的周壁部51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进一步放大表示图11所示的灯罩6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指示灯。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指示灯的立体图。如该图1所示,指示灯1包括指示灯主体2、以及用于支承指示灯主体2的杆(pole)4的支架(stand)3。
指示灯主体2包括基体5以及安装于该基体5并具有透光性的筒状的灯罩6。
图2是表示自指示灯主体2卸下了灯罩6的状态的指示灯主体2的立体图,图3是指示灯主体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指示灯主体2包括:遮光板单元7,其配置于具有透光性的灯罩6内,并以自基体5立起的方式设置;以及电路基板8,其配置于灯罩6内,并以自基体5立起的方式配置。电路基板8插入到遮光板单元7内。
在图3中,基体5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形成有供电路基板8及遮光板单元7插入的开口部10。
灯罩6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由透明的材料形成。灯罩6形成为一体,灯罩6包括上壁部50以及自该上壁部50垂下的周壁部51。在周壁部51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凸部。
电路基板8以自基体5立起的方式形成纵长的形状,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另外,作为电路基板8的形状不限于长方形形状,还可以采用长圆形状、椭圆形状等多种形状。
遮光板单元7包括以在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多个遮光板30、以及将各遮光板30连接起来的柱状的连接构件31及连接构件32,该遮光板单元7形成为一体的单元。
因此,当装配指示灯1时,向基体5依次安装电路基板8及遮光板单元7。之后,通过将灯罩6安装于基体5,能够装配指示灯主体2,从而能够简单地构建指示灯主体2。
图4是表示指示灯主体2的剖视立体图。如该图4所示,在基体5中形成有用于支承电路基板8的下端部的基板支承部60,电路基板8的下端部被基体5支承。
在基体5的开口部10的内周缘部形成有爪状的卡定部62。遮光板单元7包括自基体5朝向遮光板单元7的上端排列的多个遮光板30D、30C、30B、30A,在多个遮光板30A~30D中的位于最靠基体5侧的遮光板30D上形成有爪状的卡定部61。
卡定部61和卡定部62之间相互卡合,从而灯罩6和遮光板单元7之间能够一体地结合。
因此,当装配指示灯主体2时,通过自基体5的上方嵌入遮光板单元7,使卡定部61和卡定部62啮合,使遮光板单元7安装于基体5,从而能够简单地将遮光板单元7装配于基体5。在灯罩6的开口部的内周面设置有以沿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爪状的结合部,在基体5的开口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突起部27。而且,当结合灯罩6和基体时,通过在将灯罩6安装于基体5的状态下使灯罩6旋转,能够使设置于灯罩6的结合部与基体5的突起部27结合,从而能够简单地将灯罩6安装于基体5。
图5是表示自主表面20B侧观看电路基板8的立体图。如该图5及图4所示,电路基板8包括沿电路基板8的厚度方向排列的主表面20A及主表面20B。在电路基板8的主表面20A上以沿电路基板8的长度方向(立起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LED对21A、21B、21C。
LED对21A包括以位于电路基板8的中心线O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的多个LED22a、23a。另外,中心线O1通过电路基板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并沿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延伸。LED22a和LED23a用于发出相同颜色的光。
LED对21B也包括以位于中心线O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的LED22b及LED23b,LED对21C也包括以位于中心线O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的LED22c、23c。另外,LED22b及LED23b用于发出相同颜色的光,LED22c及LED23c也用于发出相同颜色的光。
例如,LED对21A、21B、21C所发出的光出射出颜色各不相同的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LED对21A、21B、21C所发出的光相互不同,但也可以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将它们设置成相同颜色。
在图5中,在电路基板8的主表面20B上也以在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LED对26A、26B、26C。LED对26A也包括以位于中心线O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的LED24a、25a。
LED对26B也包括以位于中心线O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的LED24b及LED25b,以位于中心线O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的LED对26C包括LED24c、25c。
在图4及图5中,LED对26A的LED24a、25a、以及LED对21A的LED22a、23a分别沿电路基板8的厚度方向排列。LED对26B的LED24b、25b以及LED对21B的LED22b、23b沿电路基板8的厚度方向排列。LED对26C的LED24c、25c以及LED对21C的LED22c、23c分别沿电路基板8的厚度方向排列。另外,电路基板8包括沿宽度方向排列的两个侧边部,LED23a、23b、23c、24a、24b、24c配置在比中心线O1靠一个侧边部侧的位置,LED22a、22b、22c、25a、25b、25c配置在比中心线01靠另一侧边部侧的位置。
LED对26A的LED24a、25a所出射的光与LED对21A的LED22a、23a所出射的光为相同的颜色。同样,LED对26B的LED24b、25b所出射的光与LED对21B的LED22b、23b所出射的光为相同的颜色。LED对26C的LED24c、25c所出射的光与LED对21C的LED22c、23c所出射的光为相同的颜色。
在图4及图5中,LED对21A及LED对26A配置在遮光板30A及遮光板30B之间。LED对26B及LED对21B配置在遮光板30B及遮光板30C之间。LED对26C及LED对21C配置在遮光板30C及遮光板30D之间。
由于在LED对21A、26A以及LED对21B、26B之间配置有遮光板30B,因此能够抑制来自LED对21A、26A的光和来自LED对21B、26B的光混合。
由于在LED对21B、26B以及LED对21C、26C之间配置有遮光板30B,因此能够抑制来自LED对21B、26B的光和来自LED对21C、26C之间的光混合。
图6是遮光板单元7的立体图。如该图6所示,在遮光板单元7的遮光板30B、30C、30D上分别形成有供电路基板8插入的通孔3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遮光板30A~30D中的位于最上层的遮光板30A上未形成有通孔,但是也可以在遮光板30A中形成有通孔。
图7是表示指示灯主体2的剖视立体图。如该图7所示,在电路基板8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孔部36。在连接构件32的表面中的与电路基板8相对的主表面上形成有突起部35,在连接构件31的表面中的与电路基板8相对的主表面上形成有突起部34。
而且,突起部35的顶端部及突起部34的顶端部进入孔部36内,电路基板8的上端部侧被突起部35及突起部34固定。
这样,电路基板8的下端部被设置于灯罩6的基板支承部60支承,电路基板8的上端部被突起部34及突起部35固定,从而使电路基板8以自基体5立起的姿势固定。
图8是表示LED对21B及其周围的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通过LED对21B的截面处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连接构件31及连接构件32在沿与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垂直的截面进行剖切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
连接构件31以沿垂直于主表面20B的方向与主表面20B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连接构件31配置于主表面20B侧,设置于在遮光板30C上所形成的通孔33的开口缘部。连接构件31以其宽度随着远离主表面20B而变大的方式形成。
连接构件32以沿垂直于主表面20A的方向与主表面20A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连接构件32以其宽度随着远离主表面20A而变大的方式形成。
连接构件31的表面包括沿连接构件31的宽度方向排列的两个侧面,该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为反射面80,另一个侧面为反射面81。连接构件32的表面包括沿连接构件32的宽度方向排列的两个侧面,该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为反射面82,另一个侧面为反射面83。
反射面80配置在比LED25b靠中心线O1侧,反射面81也配置在比LED24b靠中心线O1侧。反射面82配置在比LED22b靠中心线O1侧,反射面83也配置在比LED23b靠中心线O1侧。
反射面80以随着远离主表面20B而向LED25b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地形成,反射面81以随着远离主表面20B而向LED24b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反射面82以随着远离遮光板30B而向LED22b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地形成,反射面83以随着远离主表面20A而向LED23b侧倾斜的方式形成。
另外,各反射面80~82成为随着远离各主表面20A、20B而向相邻的各LED侧倾斜的倾斜面,但是作为各反射面80~82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弯曲面,而且也可以将多个倾斜面连接起来而形成的。
图10是表示反射面80、82及其周围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如该图10所示,自LED25b出射的光以辐射状辐射。具体地说,自LED25a出射的光以与主表面20B垂直的光轴为中心呈大致圆锥状出射。而且,自LED25b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反射面80入射。另一方面,自LED25b出射的光中的未入射到反射面80上光原样直进。在该图10中,反射面80将来自LED25b的光反射为反射光L80。而且,LED25b中的未被反射面80反射的光作为直接光L25前进。
此外,自LED22b出射的光也以圆锥状辐射。自LED22b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反射面82入射,并被反射为反射光L82。而且,自LED 22b出射的光中的未入射到反射面82的光原样直进。
另外,设直接光L25所照射的区域为照射区域R1,设反射光L80所照射的区域为照射区域R2。设来自反射面82的反射光L82所辐射的区域为照射区域R3。
如该图10所示,反射光L80的照射区域R2的一部分和反射光L82的照射区域R3的一部分在灯罩6内重叠。
若设照射区域R2和照射区域R3开始重叠的交叉点为交叉点P1,则交叉点P1在电路基板8的侧方并位于灯罩6内。另外,如图10所示,若自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观看遮光板30C、照射区域R2及照射区域R3,则交叉点P1位于遮光板30C上,在该图10所述的例子中,交叉点P1位于遮光板30C的外周缘部。
而且,自图10可明显得知,直接光L25的照射区域R1和反射光L80的照射区域R2在灯罩6内相互重叠。
在图9中,设来自LED22b的光中的未被反射面82反射的光为直接光L22。而且,设自LED24b出射的光中的被反射面81反射的反射光为反射光L81,设未被反射面81反射的光为直接光L24。设自LED23b出射的光中的被反射面83反射的反射光为反射光L83,设未被反射面83反射的光为直接光L23。
首先,反射光L81的照射区域R6和反射光L83的照射区域R8在灯罩6内相互重叠。若自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观看照射区域R6、照射区域R8及遮光板30C,则照射区域R6和照射区域R8之间的交叉点P3在遮光板30C上且位于遮光板30C的外周缘部。
这样,在自电路基板8的一个侧面侧观察指示灯主体2时,能够观察到反射光L80及反射光L82,在自电路基板8的另一个侧面侧观察指示灯主体2时,能够观察到反射光L81及反射光L83中的至少一个反射光。因此,能够抑制在灯罩6上的位于电路基板8的侧方的部分形成阴影。
直接光L24的照射区域R5和直接光L25的照射区域R1也在灯罩6内相互重叠。若自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观看照射区域R1和照射区域R5,则照射区域R1和照射区域R5之间的交叉点P2位于遮光板30C上。
直接光L22的照射区域R4和直接光L23的照射区域R7在灯罩6内相互重叠。若自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观看照射区域R4、照射区域R7及遮光板30C,则照射区域R4和照射区域R7之间的交叉点P4位于遮光板30C上。
因此,若以自正面观看主表面20A及主表面20B的方式观察指示灯主体2,则能够观察到来自LED25b、24b的直接光L25、L24或LED22b、23b的直接光L22、L23。
而且,LED22b的直接光L22的照射区域R4和反射光L82的照射区域R3在灯罩6内中重叠。LED23b的直接光L23的照射区域R7和反射光L83的照射区域R8在灯罩6内重叠。LED24的直接光L24的照射区域R5和反射光L81的照射区域R6在灯罩6内重叠。
因此,若自外部观察灯罩6的外周面,则能够观察到来自各LED22b~25b的直接光L22~L25的至少一种光或来自反射面80~83的反射光L80~L83的至少一种光。
在这里,各直接光L22~L25及反射光L80~L83在图4中在灯罩6上的位于遮光板30B及遮光板30C之间的部分的沿高度方向整体进行照射。
在灯罩6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凸部,各直接光L22~L25及反射光L80~L83在灯罩6的外表面散射。
其结果,灯罩6上的位于遮光板30A及遮光板30B之间的部分利用各直接光L22~L25及反射光L80~L83沿周向及高度方向的整体发光。
在这里,自图9可明显得知,各LED22b~25b所出射的光中的被各反射面80~82反射的光量比未被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量多。另一方面,反射光L80~L83照射到的灯罩6的内周面的面积的比各直接光L22~L25照射到的灯罩6的内周面的面积小。因此,若自外部观察灯罩6,则至少能够在灯罩6上的位于遮光板30B和遮光板30C之间的部分抑制亮度产生偏差。
另外,连接构件31,32的表面包括反射面80~82,并被着色成白色。因此,在反射面80~82能够良好地反射来自各LED22b~25b的光。而且,与在各反射面80~82上配置有镜子的情况相比较,本发明能够使结构简易,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另外,不限于连接构件31、32,对遮光板30C的表面也可以同样地着色成白色。
另外,使用图9及图10说明了LED对21B及LED对26B,但其他LED对21A、21C及LED对26A、26C也具有与LED对21B及LED对26B相同的结构。由此不会在灯罩6上产生阴影。
在图4中,灯罩6上的位于遮光板30A及遮光板30B之间的部分的沿周向及高度方向整体被来自LED对21A、26A的光均匀地照射。相同地,灯罩6上的位于遮光板30C及遮光板30D之间的部分的沿周向及高度方向整体被来自LED对21C、26C的光均匀地照射。
在图8中,LED23b沿LED23b的厚度方向排列用于向电路基板8安装的安装面、以及用于出射光的出射面40,LED23b的周面41以在出射面40和安装面之间且将出射面40及安装面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
由于自LED23b的周面41没有出射出光。因此,自LED23b出射的光中的向沿着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前进的光较少,通过形成在各遮光板30上的通孔33内的光较少。相同地也形成有其他LED,自各LED的周面没有出射出光。
因此,能够抑制自LED对21A、26A出射的光和自LED对21B、26B出射的光混合。
同样地也能够抑制来自LED对21C、26C的光和来自LED对21B、26B的光混合。
由此,即使LED对21A、26A的光的颜色、LED对21B、26B的光的颜色、以及LED对21C、26C的光的颜色不同,也能够抑制不同颜色的光彼此混合。
因此,若自外部观察灯罩6,则沿高度方向不同的颜色的光能够以清楚地区分了各颜色的状态照亮灯罩6。
图11是放大表示灯罩6的周壁部51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2是进一步放大表示图11所示的灯罩6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在图11中,在周壁部51的外周面沿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排列有沿周壁部51的周向延伸的多个环状凸部52。
在周壁部51的外周面上,沿着电路基板8的立起方向在位于与LED22b相同高度的部分形成有以环状延伸的基准环状凸部55。
环状凸部52的表面包括位于基准环状凸部55侧的侧面53、以及相对于该侧面53位于与基准环状凸部55相反的一侧的侧面54。另外,侧面53及侧面54形成为环状,利用侧面53和侧面54形成环状的棱线部。而且,以使侧面54的面积大于侧面53的面积的方式形成有环状凸部52。
侧面53以随着远离基准环状凸部55而自周壁部51的内周面侧朝向外周面侧倾斜的方式形成,侧面54以随着远离基准环状凸部55而自周壁部51的外周面侧朝向内周面倾斜的方式形成。
在图12中,来自LED 22b的光自周壁部51的内周面进入周壁部51内。周壁部51由透明的材料形成。
在这里,研究比较假设在周壁部51未形成有环状凸部52而厚度均匀地形成的情况、以及如图12所示那样在周壁部51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凸部52的情况。
在周壁部51的厚度均匀的情况下,当来自LED22b的光进入周壁部51内并入射到周壁部51的外周面时,若该光的入射角度大于临界角度,则在周壁部51的外周面进行全反射。
而且,在周壁部51的厚度均匀的情况下,上述的全反射的光在周壁部51内传播,有时例如超过遮光板30。
例如,由于LED22b以及LED22a、22c所发光的颜色不同,因此,若来自LED22b的光在周壁部51内传播而与来自LED22a、22c的光混合,则导致不同颜色的光彼此混合。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指示灯主体2中,如上述那样在周壁部51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侧面54。
由于基准环状凸部55位于与LED22b相同的高度的位置,因此向侧面54入射的光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各侧面54如上述那样倾斜,因此来自LED22b的光成为与侧面54大致垂直的状态。由此,如图12的光L 1所示,来自LED22b的光L1在侧面54处容易以小于临界角度的入射角度向侧面54入射。其结果,光L 1不会在侧面54处全反射,而原样向外部出射。
此外,即使来自LED22b的光、在周壁部51内传播的光在侧面54处全反射,如光L2所示,侧面54会朝向基准环状凸部55进行反射。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周壁部51内传播的光超过遮光板30而在周壁部51内传播,从而抑制不同颜色的光在周壁部51内混合。
特别是,由于是以使侧面54的面积大于侧面53的面积的方式形成有各环状凸部52,因此能够减少超过遮光板30而在周壁部51内传播的光。
其结果,在图4及图5中,能够抑制来自LED对21A、26A的光、来自LED对21B、26B的光以及来自LED对21C、26C的光混合,使灯罩6以清楚地区分了各颜色的状态照亮。
本发明可适用于指示灯,特别是优选适用于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灯罩以及配置在灯罩内的光源的指示灯。
如上所述那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要点均为例示而不具有限定性。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而且,上述数值等为例示,本发明的数值而不限于上述数值及范围。

Claims (6)

1.一种指示灯,其包括:
基体;
筒状的灯罩,其安装于上述基体,并具有透光性;
电路基板,其设置于上述灯罩内,以自上述基体立起的方式设置,并且包括沿厚度方向排列的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
第1光源,其为多个,其以位于中心线的两侧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电路基板的第1主表面,该中心线通过上述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沿上述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延伸;
第2光源,其为多个,其以位于上述中心线的两侧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电路基板的第2主表面;
第1反射面,其设置在比上述第1光源靠上述中心线侧的位置,并以随着远离上述第1主表面而向上述第1光源的一侧倾斜的方式延伸;以及
第2反射面,其设置在比上述第2光源靠上述中心线侧的位置,并以随着远离上述第2主表面而向上述第2光源的一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来自上述第1反射面的反射光的辐射区域与来自上述第2反射面的反射光的辐射区域在上述灯罩内的上述电路基板的侧方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其中,
上述电路基板包括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第1侧边部及第2侧边部,
上述多个第1光源包括位于比上述中心线靠上述第1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1侧边侧光源以及位于比上述中心线靠上述第2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2侧边侧光源,
上述第1反射面包括与上述第1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1单位反射面以及与上述第2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2单位反射面,
自上述第1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上述第1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与自上述第2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上述第2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在上述灯罩内相互重叠,
上述多个第2光源包括位于比上述中心线靠上述第1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3侧边侧光源以及位于比上述中心线靠上述第2侧边部侧的位置的第4侧边侧光源,
上述第2反射面包括与上述第3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3单位反射面以及与上述第4侧边侧光源相邻的第4单位反射面,
自上述第3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上述第3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与自上述第4侧边侧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未被上述第4单位反射面反射而前进的光的照射区域在上述灯罩内相互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示灯,其中,上述指示灯还包括:
第1遮光板,其形成有供上述电路基板插入的第1通孔;
第2遮光板,其以在上述电路基板自上述基体立起的方向上与上述第1遮光板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形成有供上述电路基板插入的第2通孔;
第1柱部,其以沿垂直于上述第1主表面的方向与上述第1主表面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将上述第1遮光板及上述第2遮光板连结起来;以及
第2柱部,其以沿垂直于上述第2主表面的方向与上述第2主表面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将上述第1遮光板及上述第2遮光板连结起来,
上述第1柱部包括沿上述第1柱部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侧面,
上述第2柱部包括沿上述第2柱部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侧面,
上述第1反射面设置于上述第1侧面,
上述第2反射面设置于上述第2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其中,
上述第1反射面及上述第2反射面被着色成白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其中,
上述第1光源包括沿与上述第1主表面垂直的方向排列的第1安装面及第1出射面、以及以将上述第1安装面及上述第1出射面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第1安装面及上述第1出射面之间的第1外周面,上述第1安装面安装于上述第1主表面,自上述第1出射面朝向上述灯罩的内周面出射光,自上述第1外周面不出射光,
上述第2光源包括沿与上述第2主表面垂直的方向排列的第2安装面及第2出射面、以及以将上述第2安装面及上述第2出射面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第2安装面及上述第2出射面之间的第2外周面,上述第2安装面安装于上述第2主表面,自上述第2出射面朝向上述灯罩的内周面出射光,自上述第2外周面不出射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灯,其中,
在上述灯罩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该多个凸部沿上述灯罩的外周面延伸,并沿上述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排列,
以在上述电路基板的立起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1光源相同的位置并呈环状延伸的部分为基准位置时,上述凸部的表面包括第3侧面、以及相对于上述第3侧面位于与上述基准位置相反的一侧的第4侧面,
上述第4侧面以随着远离上述基准位置而朝向上述灯罩的内侧面延伸的方式形成,
上述第4侧面的面积大于上述第3侧面的面积。
CN201110337786.2A 2010-10-29 2011-10-28 指示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6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3700 2010-10-29
JP2010243700A JP4657381B1 (ja) 2010-10-29 2010-10-29 表示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6180A CN102466180A (zh) 2012-05-23
CN102466180B true CN102466180B (zh) 2014-08-27

Family

ID=4395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778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6180B (zh) 2010-10-29 2011-10-28 指示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57381B1 (zh)
CN (1) CN1024661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9748A1 (ja) * 2013-10-02 2015-04-09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信号表示灯
EP3483495B1 (en) * 2015-12-28 2020-03-18 Patlite Corporation Signaling light stacking unit and signaling light
JP6856922B2 (ja) * 2016-11-08 2021-04-14 グラティア株式会社 発光体
US11268675B2 (en) 2019-08-29 2022-03-08 Patlite Corporation Indicating lamp
US11796138B2 (en) 2020-11-30 2023-10-24 Patlite Corporation Indicator light
JPWO2022144960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0709A (ja) * 1994-02-16 1995-08-29 Patoraito:Kk 信号表示灯の光源構造
JP2000322901A (ja) * 1999-05-12 2000-11-24 Patoraito:Kk 信号表示灯
EP1347233A2 (de) * 2002-03-22 2003-09-24 WERMA Signaltechnik GmbH & Co. Signalsäule
DE102004025473A1 (de) * 2003-11-20 2005-06-23 Werma Signaltechnik Gmbh + Co. Kg Signalgerät
CN201011440Y (zh) * 2007-01-04 2008-01-23 山河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信号灯
JP4052109B2 (ja) * 2002-12-05 2008-02-27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信号表示灯用のユニットおよび信号表示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5680B2 (ja) * 1988-05-24 1998-04-28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JP2005044766A (ja) * 2003-07-23 2005-02-17 Ichiro Yanaka Ledランプ集合ライト体
JP4761971B2 (ja) * 2006-01-06 2011-08-3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灯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0709A (ja) * 1994-02-16 1995-08-29 Patoraito:Kk 信号表示灯の光源構造
JP2000322901A (ja) * 1999-05-12 2000-11-24 Patoraito:Kk 信号表示灯
EP1347233A2 (de) * 2002-03-22 2003-09-24 WERMA Signaltechnik GmbH & Co. Signalsäule
JP4052109B2 (ja) * 2002-12-05 2008-02-27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信号表示灯用のユニットおよび信号表示灯
DE102004025473A1 (de) * 2003-11-20 2005-06-23 Werma Signaltechnik Gmbh + Co. Kg Signalgerät
CN201011440Y (zh) * 2007-01-04 2008-01-23 山河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信号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99243A (ja) 2012-05-24
JP4657381B1 (ja) 2011-03-23
CN102466180A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6180B (zh) 指示灯
JP5854297B2 (ja) 発光装置
US6409361B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indicator lamp
US7591568B2 (en) Point light source,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4050886B (zh) 发光二极管面板以及具有挡光板的显示器及其方法和用途
KR2006010534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채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853350A (zh) Led照明器具
US20060249742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achieving uniform light distribution and backlight unit employing the same
US9493111B2 (en) Lamp unit
KR101953036B1 (ko) Led 평판 조명등
JP3176534U (ja) ウォールウォッシュライト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4746152B1 (ja) 表示体用照明装置
KR20200085622A (ko) 시선유도수단을 갖는 광고장치
JP2004157204A (ja) 内照式表示システム
CN101252074B (zh) 照明单元及照明装置
KR20200068165A (ko) 자동차용 실내 조명등 조립체
KR200485596Y1 (ko) 옥외 전광판의 테두리 조명을 위한 확장장치
JP2009252447A (ja) 導光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KR20120061732A (ko) 조명 반사 케이스
KR20170068786A (ko) 조명장치
KR20150017643A (ko) Led를 포함하는 연결식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기구
JP6840926B2 (ja) 照明装置
KR100715285B1 (ko) 엘이디 장식조명등
KR101479255B1 (ko) 엘이디 패널 고정용 브래킷, 이 브래킷을 이용한 평판형상의 엘이디 패널을 볼록하게 조립하는 방법, 및 엘이디 패널이 볼록하게 조립된 엘이디 조명등
CN219756135U (zh) 一种led灯的透光灯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