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7341A -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7341A
CN102447341A CN2011102472272A CN201110247227A CN102447341A CN 102447341 A CN102447341 A CN 102447341A CN 2011102472272 A CN2011102472272 A CN 2011102472272A CN 201110247227 A CN201110247227 A CN 201110247227A CN 102447341 A CN102447341 A CN 102447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haft
core
state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72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津曲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47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7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容易进行转轴支承部更换的旋转电机。该发电机(1)(旋转电机)具备:转轴部(7b);转子(31),包括转子铁心(32),安装于转轴部(7b)且可分离;定子(21),包括被配置为与转子铁心(32)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定子铁心(22);及轴承部(51),将转轴部(7b)支承为能够旋转,被构成为,通过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从而能够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轴承部(51)。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涉及具有转轴部的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转轴部的旋转电机已为人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具备具有转轴部的发电机(旋转电机)。该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机设置在转轴部的一个端部,其为设有叶片侧的相反侧。在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的发电机具备:转子,安装于转轴部;定子,配置为与转子相对;及轴承(转轴支承部),将转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0891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现有发电机(旋转电机)有如下不便之处:在更换轴承(转轴支承部)时,需要连同轴承一起,还要同时从发电机上拆下被轴承支承的转轴部及安装于转轴部的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因此,在上述的现有发电机(旋转电机)中,存在无法容易进行轴承(转轴支承部)更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容易进行转轴支承部更换的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种局面的旋转电机为,其特征在于,具备:转轴部;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安装于转轴部且可分离;定子,包括被配置为与转子铁心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定子铁心;及转轴支承部,将转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被构成为,通过将转轴部从转子上分离,从而能够在转子铁心及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转轴支承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局面的旋转电机,如上所述,通过如下构成,即通过将转轴部从转子上分离,能够在转子铁心及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转轴支承部,从而在更换转轴支承部时,能够将转轴部从转子上分离而在转子铁心及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转轴支承部,因此,无需从旋转电机上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即可更换转轴支承部。由此,在更换转轴支承部时,与需要连同转轴支承部一起还要同时从旋转电机上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的情况相比,可容易进行转轴支承部的更换。
本发明的第2种局面的风力发电装置为,具备:包括转轴部的发电机;及与发电机的转轴部连结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还包括:转子,具有转子铁心,安装于转轴部且可分离;定子,具有被配置为与转子铁心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定子铁心;及转轴支承部,将转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被构成为,通过将转轴部从转子上分离,从而能够在转子铁心及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转轴支承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2种局面的风力发电装置,如上所述,通过如下构成,即通过将转轴部从转子上分离,能够在转子铁心及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转轴支承部,从而在更换转轴支承部时,能够将转轴部从转子上分离而在转子铁心及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转轴支承部,因此,无需从发电机上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即可更换转轴支承部。由此,在更换转轴支承部时,与需要连同转轴支承部一起还要同时从发电机上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具备可容易进行转轴支承部更换的发电机的风力发电装置。特别是风力发电装置所使用的发电机,由于转子的重量大,所以,在更换转轴支承部时无需从发电机上拆下转子的本发明十分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从后侧(Z2方向侧)观察拆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400-400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转子及转轴部为相互可分离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转子固定于转子固定部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转轴部被从转子上抽出后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转子及转轴部为相互可分离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的转轴部被从转子上抽出后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发电机的转轴部被从转子上抽出后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1、201、301-发电机(旋转电机);5-叶片;7b-转轴部;11-机壳;15-转子固定部;21-定子;22-定子铁心;31-转子;32-转子铁心;51-轴承部(转轴支承部);65-螺栓(止动器件);100-风力发电装置;210-夹具构件;332-开口部;512-后侧轴承盖(安装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风力发电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风力发电装置100所使用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应用于发电机1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风力发电装置100由发电机1、安装发电机1的增速器2、用于收纳发电机1及增速器2的机舱3、转子轮毂4、叶片5、塔架(支承柱)6构成。而且,转子轮毂4安装在转轴部7上。而且,在转子轮毂4上安装有多个叶片5。而且,机舱3安装在塔架6上。而且,转轴部7通过在轴向上由联轴器部8来连结两根转轴部7a及7b而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发电机1主要由机壳11、定子21、转子31、盖41(参照图3)、转轴部7b、将转轴部7b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51(参照图3)构成。另外,轴承部51是本发明的“转轴支承部”的一个例子。而且,如图3所示,机壳11包括:被形成为圆筒状的侧面部12;及在侧面部12的配置有联轴器部8一侧(Z1方向侧、前侧)的端部一体形成的前面部13。在侧面部12的配置有联轴器部8一侧的相反侧(Z2方向侧、后侧)的端部表面,如图2及图3所示,形成有多个螺纹孔121。如图3所示,多个螺纹孔121被构成为可螺合用于将盖41安装于机壳11的螺栓61。而且,如图2所示,多个螺纹孔121在周向上以大致相等角度的间隔进行配置。而且,如图3所示,前面部13被形成为从侧面部12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同时被形成为在中央部具有开口的圆盘状。
另外,在前面部13的半径方向的内侧端部,圆筒形的轴承架14在前面部13上一体形成。轴承架14被形成为,相对于前面部13而在配置有联轴器部8的一侧(Z1方向侧、前侧)及其相反侧(Z2方向侧、后侧)的两个方向上突出。而且,在轴承架14上,形成有多个在转轴部7b的轴向(Z方向)上延伸的通孔141。通孔141被构成为可插入用于将轴承部51安装于轴承架14的双头螺栓63。而且,如图2所示,多个插入通孔141的双头螺栓63在周向上以大致相等角度的间隔进行配置。
另外,在前面部13及轴承架14之间的角部,设置有转子固定部15,其用于在更换轴承部51时固定转子31。转子固定部15被形成为圆环状。而且,转子固定部15在发电机1的内侧通过焊接而被固定安装在前面部13及轴承架14上。而且,在转子固定部15的与转子31相对侧(Z2方向侧)的表面,形成有多个螺纹孔151。多个螺纹孔151在周向上以大致相等角度的间隔进行配置,配置在对应于转子31的后述的螺钉插入孔331的位置上。而且,螺纹孔151被构成为可螺合后述的螺栓65,其在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时使用。
定子21固定安装于机壳11的侧面部12的内侧面。而且,定子21由呈扁平圆筒形的定子铁心22和绕组23构成。定子铁心22例如由层叠后的硅钢板形成。而且,在定子铁心22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槽(未图示)。而且,绕组23被收纳在定子铁心22的槽内。而且,绕组23由可流过例如U相、V相及W相的3相电流的多个绕组构成。
转子31包括转子铁心32、配置在转子铁心32的半径方向的内侧的圆盘状转子本体部33、配置在转子铁心32的外周部的永久磁铁34。转子铁心32被形成为扁平圆筒形,配置为与定子铁心22在半径方向上(X方向)相对。而且,转子铁心32例如由层叠后的硅钢板形成。而且,永久磁铁34配置在转子铁心32的与定子铁心22相对的地方。
另外,转子本体部33具有多个在转轴部7b的轴向(Z方向)上延伸的螺钉插入孔331。如图2所示,多个螺钉插入孔331在周向上以大致相等角度的间隔进行配置。而且,螺钉插入孔331被构成为可插入后述的螺栓65,其在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时使用。而且,圆盘状转子本体部33在中央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332。在开口部332插入有转轴部7b。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开口部332具有内径D1。
另外,如图3所示,在转子本体部33的开口部332与螺钉插入孔3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33,转子本体部33在台阶部333被安装于转轴部7b。详细而言,台阶部333被形成为向前方(Z1方向)凹入的凹形。而且,在台阶部333的凹形底面(Z2方向侧的表面),形成有可与螺栓62螺合的螺纹孔333a。而且,转轴部7b在配置有联轴器部8一侧的相反侧(Z2方向侧)的后方端部,具有在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7c。在凸缘部7c上,形成有多个在转轴部7b的轴向(Z方向)上延伸的螺钉插入孔7d。于是,转子31通过以下方法被安装于转轴部7b且能够分离,即在转轴部7b的凸缘部7c嵌入台阶部333的状态下,使插入螺钉插入孔7d的螺栓62螺合于螺纹孔333a。
盖41被构成为呈圆盘状,覆盖发电机1的后侧(Z2方向侧)。而且,如图3所示,盖41构成被螺钉固定于机壳11的侧面部12。具体而言,盖41如下构成:具有多个在转轴部7b的轴向(Z方向)上延伸的螺钉插入孔411,通过插入螺钉插入孔411的螺栓61而被固定安装于机壳11的侧面部12。
轴承部51被构成为以单支承状将转轴部7b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轴承部51被形成为圆筒形,包围转轴部7b。而且,轴承部51牢固地嵌装于转轴部7b。而且,如图3所示,圆筒形的轴承部51配置在机壳11的圆筒形轴承架14的内侧。而且,在轴承部51的前侧(Z1方向侧)及后侧(Z2方向侧),分别设置有前侧轴承盖511及后侧轴承盖512。
前侧轴承盖511及后侧轴承盖512被形成为圆环状,共同包围转轴部7b。而且,前侧轴承盖511被配置为覆盖轴承部51的前面(Z1方向的表面)的大致整体,构成限制轴承部51向前方(Z1方向)移动。而且,后侧轴承盖512被配置为覆盖轴承部51的后面(Z2方向的表面)的大致整体,构成限制轴承部51向后方(Z2方向)移动。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后侧轴承盖512具有比转子31的开口部332的内径D1小的外径D2。而且,在前侧轴承盖511上,在对应于轴承架14的通孔141的位置上形成有螺钉插入孔511a。螺钉插入孔511a被构成为可插入用于将轴承部51固定于机壳11的双头螺栓63。而且,后侧轴承盖512被双头螺栓63固定。而且,前侧轴承盖511及后侧轴承盖512被构成为,可以通过从前侧轴承盖511的前侧(Z1方向侧)利用螺母64来拧紧,从而将轴承部51相互从前后方向牢固地夹紧。由此,轴承部51被固定安装于机壳11。另外,后侧轴承盖512是本发明的“安装构件”的一个例子。
根据上述结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1如下构成,被轴承部51支承为可以旋转的转轴部7b在旋转时,转子31与转轴部7b一同相对于定子21进行旋转。
接着,参照图3~图6,对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1的轴承部51的更换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从轴承部51安装于机壳11的发电机1的完成状态开始,如图4所示,拆下螺栓61,拆除盖41后,拆下拧在双头螺栓63上的螺母64,同时拆下相互连结转轴部7b及转子31的螺栓62。在此状态下,转子31由于在台阶部333上嵌入有转轴部7b的凸缘部7c,所以,朝向半径方向(X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一方面,转子31从转轴部7b上分离而能够在轴向(Z方向)上移动。而且,由于螺母64被拆下,来自前后方向的前侧轴承盖511及后侧轴承盖512的对轴承部51的紧固被解除,所以轴承部51成为可朝向轴向(Z方向)移动的状态。而且,转轴部7b也从转子31上分离而能够在轴向上移动。
接着,如图5所示,使螺栓65通过转子31的螺钉插入孔331与转子固定部15的螺纹孔151螺合。然后,通过拧紧螺栓65,从而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限制转子31相对于机壳11移动。由此,在定子铁心22及转子铁心3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转子31相对于机壳11被固定。另外,螺栓65是本发明的“止动器件”的一个例子。
此后,如图6所示,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的开口部332向配置有联轴器部8一侧的相反侧(Z2方向侧、后侧)抽出。此时,牢固地嵌装于转轴部7b的轴承部51与转轴部7b一起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向后方(Z2方向)移动。而且,在轴承部51移动时,被轴承部51推压的后侧轴承盖512及固定在后侧轴承盖512上的双头螺栓63也与转轴部7b及轴承部51一起通过开口部332向后方(Z2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在定子铁心22及转子铁心3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将轴承部51连同转轴部7b、后侧轴承盖512及双头螺栓63一起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而抽出、更换。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如下构成,即通过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能够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轴承部51,从而在更换轴承部51时,能够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而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轴承部51,因此,无需从发电机1上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31即可更换轴承部51。由此,在更换轴承部51时,与需要从发电机1上连同轴承部51一起还要同时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31的情况相比,可容易进行轴承部51的更换。特别是风力发电装置100所使用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电机1,由于转子31的重量大,所以,在更换轴承部51时无需从发电机1上拆下转子31的本发明十分有效。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轴承部51构成为:通过在转子31上设置转轴部7b所插入的开口部332,同时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从而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而进行更换。由此,即使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在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使轴承部51容易地从转子31的一侧(Z1方向侧)移动至另一侧(Z2方向侧),因此能够更加容易进行轴承部51的更换。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轴承部51构成为:在转轴部7b被从转子31上分离并从转子31的开口部332抽出时,能够通过与转轴部7b一起移动,从而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而进行更换。由此,只是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的开口部332抽出,轴承部51便能够容易地与转轴部7b一起从转子31的一侧(Z1方向侧)移动至另一侧(Z2方向侧),因此能够进一步容易进行轴承部51的更换。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设置固定安装定子21的机壳11、用于将轴承部51固定安装于机壳11的后侧轴承盖512的同时,将转子31的开口部332形成为,具有比后侧轴承盖512的半径方向的最大长度大的内径。由此,由于转子31的开口部332被形成为后侧轴承盖512可通过的形状,因此,后侧轴承盖512也可以与轴承部51一起同时通过开口部332从转子31的一侧(Z1方向侧)移动至另一侧(Z2方向侧),其结果,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轴承部51的更换。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将后侧轴承盖512形成为环状来包围转轴部7b的同时,将转子31的开口部332形成为,具有比后侧轴承盖512的外径D2大的内径D1。由此,即使是环状形成的后侧轴承盖512,也可以通过开口部332容易地从转子31的一侧(Z1方向侧)移动至另一侧(Z2方向侧),因此,即使在将后侧轴承盖512形成为环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轴承部51的更换。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轴承部51构成为,以单支承状将转轴部7b支承为能够旋转。由此,即使是轴承部51以单支承状支承转轴部7b的结构的发电机1,也无需从发电机1上拆下转子31即可更换轴承部51,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转轴部7b被以单支承状支承的发电机1的轴承部51的更换。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设置固定安装定子21的机壳11的同时,将轴承部51构成为,通过以限制转子31相对于机壳11移动的方式而在固定转子31的状态下,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从而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而被更换。由此,即使在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的情况下,由于转子31已被固定,限制转子31相对于机壳11移动,因此,能够切实保持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处于相对的状态。其结果,在更换转轴部7b时,能够抑制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吸附、冲突。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将用于固定转子31的转子固定部15设置于机壳11的同时,将轴承部51构成为,在利用螺栓65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状态下,通过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从而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而被更换。由此,即使在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螺栓65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简单结构,也能够容易保持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处于相对的状态,因此,在更换转轴部7b时,可容易抑制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吸附、冲突。而且,与采用夹具构件等将转子31固定于机壳11的情况不同,在更换转轴部7b时,无需准备专用的夹具构件。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7,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第2实施方式中,在更换轴承部51时,与利用螺栓65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于如下构成进行说明,即在更换轴承部51时,利用夹具构件210来连结转子31和机壳11从而固定转子31。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201的转子铁心32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321。螺纹孔321被构成为,形成于转子铁心32的后侧(Z2方向侧)的表面,后述的螺栓261能够螺合。而且,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1不同,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201中,未设置转子固定部15,同时,在转子31上未形成螺钉插入孔331。
接着,参照图7~图9,对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电机201的轴承部51的更换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所示,从轴承部51安装于机壳11的发电机201的完成状态开始,如图8所示,拆下拧在双头螺栓63上的螺母64,同时拆下相互连结转轴部7b及转子31的螺栓62。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夹具构件210来连结转子31和机壳11以进行固定。详细而言,使螺栓261通过夹具构件210的螺钉插入孔210a而螺合于转子铁心32的螺纹孔321。而且,使螺栓262通过夹具部材210的螺钉插入孔210b而螺合于机壳11侧面部12的螺纹孔121。然后,通过拧紧螺栓261及262来连结、固定机壳11和转子铁心32,限制转子31相对于机壳11移动。由此,在定子铁心22及转子铁心3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转子31相对于机壳11被固定。
然后,如图9所示,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的开口部332向配置有联轴器部8一侧的相反侧(Z2方向侧、后侧)抽出。此时,连同转轴部7b一起,轴承部51、后侧轴承盖512及双头螺栓63也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向后方(Z2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在定子铁心22及转子铁心3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将轴承部51连同转轴部7b、后侧轴承盖512及双头螺栓63一起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抽出而进行更换。
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轴承部51构成为,在利用夹具构件210将转子31固定连结于机壳11的状态下,通过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上分离,从而在转子铁心32及定子铁心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而被更换。即使是这种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无需从发电机1上拆下具有较大外径的转子31即可更换轴承部51,所以,可容易进行轴承部51的更换。而且,与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利用螺栓65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机壳11上设置转子固定部15,同时不需要在转子31上设置用于插入螺栓65的螺钉插入孔331的空间,所以能够抑制机壳11及转子31的重量增大,其结果,能够实现发电机1整体的轻量化。
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是在各个方面做出的例示,应该认为并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表示的,而且还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具有同等意思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在风力发电装置中应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发电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发电机)应用于例如水力发电装置等风力发电装置以外的发电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将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应用于发电机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应用于马达。
另外,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将作为本发明的安装构件的后侧轴承盖形成为圆环状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如果安装构件的半径方向的最大长度小于转子的开口部,也可以将安装构件只局部配置在对应于双头螺栓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如下构成的例子,即在将转子固定于转子固定部时,通过与相互连结转子及转轴部的螺栓62所螺合的螺纹孔333a不同的螺钉插入孔331,利用螺栓65来进行固定,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即在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时,如图10及图11所示,通过相互连结转子31及转轴部7b的螺栓361所螺合的螺纹孔333c,利用螺栓362(参照图11)进行固定。
详细而言,在转轴部7b的凸缘部7c上,形成有螺钉插入孔307d,其具有的直径尺寸为,用于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螺栓362能够通过。而且,在转子本体部33的对应于螺钉插入孔307d的地方,形成有凹形沉孔333b,其具有与螺钉插入孔307d的尺寸大致相同的直径。沉孔333b具有可收纳螺栓362的头部的深度。而且,在转子本体部33上形成有螺纹孔333c,其从沉孔333b向前方(Z1方向)延伸。螺纹孔333c被构成为,在轴向(Z方向)上贯穿转子本体部33的同时,能够与螺栓361螺合。如图10所示,转轴部7b被构成为,通过使插入螺钉插入孔307d的螺栓361螺合于螺纹孔333c,从而被安装于转子31且能够分离。而且,螺纹孔333c具有比螺栓362的头部小且比身部大的直径。而且,在转子固定部15的对应于螺纹孔333c的地方,形成有可与螺栓362螺合的螺纹孔152。而且,用于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螺栓362是由在头部具有六角孔的内六角螺栓构成的。
其次,参照图10及图11,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发电机301的轴承部51的更换工序进行说明。首先,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拆下螺栓61,拆除盖41后,拆下拧在双头螺栓63上的螺母64,同时拆下相互连结转轴部7b及转子31的螺栓361。然后,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使螺栓362穿过转轴部7b的螺钉插入孔307d而插入转子31的螺纹孔333c。于是,如图11所示,使螺栓362螺合于转子固定部15的螺纹孔152,将螺栓362的头部收纳于沉孔333b中。由此,转子31被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在此状态下,将转轴部7b从转子31的开口部332向配置有联轴器部8一侧的相反侧(Z2方向侧、后侧)抽出。此时,连同转轴部7b一起,轴承部51、后侧轴承盖512及双头螺栓63也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向后方(Z2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在定子铁心22及转子铁心3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将轴承部51连同转轴部7b、后侧轴承盖512及双头螺栓63一起通过转子31的开口部332抽出、更换。
在此情况下,由于可以灵活应用相互连结转子31及转轴部7b的螺栓361所螺合的螺纹孔333c,使用于将转子31固定于转子固定部15的螺栓362插入,因此,无需分别另行设置螺栓361及362的螺钉插入孔。

Claims (10)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轴部;
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安装于所述转轴部且可分离;
定子,包括被配置为与所述转子铁心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定子铁心;
及转轴支承部,将所述转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被构成为,通过将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所述转轴支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所述转轴部插入的开口部,
所述转轴支承部被构成为,通过将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从而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转子的开口部而被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支承部被构成为,在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并被从所述转子的开口部抽出时,通过与所述转轴部一起移动,从而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转子的开口部而被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机壳,固定安装所述定子;
及安装构件,用于将所述转轴支承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
所述转子的开口部具有比所述安装构件的半径方向的最大长度大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构件被形成为环状,包围所述转轴部,
所述转子的开口部具有比所述安装构件的外径大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支承部被构成为,以单支承状将所述转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固定安装所述定子的机壳,
所述转轴支承部被构成为,通过以限制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机壳移动的方式而在固定所述转子的状态下,将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从而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而被更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支承部被构成为,在利用夹具构件将所述转子固定连结于所述机壳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从而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而被更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转子的转子固定部,
所述转轴支承部被构成为,在利用止动器件将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转子固定部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从而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而被更换。
10.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具备:
包括转轴部的发电机;
及与所述发电机的转轴部连结的叶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还包括:
转子,具有转子铁心,安装于所述转轴部且可分离;
定子,具有被配置为与所述转子铁心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定子铁心;
及转轴支承部,将所述转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被构成为,通过将所述转轴部从所述转子上分离,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子铁心及所述定子铁心相互相对的状态下更换所述转轴支承部。
CN2011102472272A 2010-10-07 2011-08-25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Pending CN1024473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7579A JP2012085388A (ja) 2010-10-07 2010-10-07 回転電機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
JP2010-227579 2010-10-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7341A true CN102447341A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0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72272A Pending CN102447341A (zh) 2010-10-07 2011-08-25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CN 20112031145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4861U (zh) 2010-10-07 2011-08-25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31145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4861U (zh) 2010-10-07 2011-08-25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085388A (zh)
CN (2) CN102447341A (zh)
BR (1) BRPI110624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5583A (ja) * 2012-08-27 2014-03-13 Yaskawa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組立方法
WO2020143889A1 (en) 2019-01-10 2020-07-16 Vestas Wind Systems A/S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28746A1 (de) * 2004-06-14 2005-12-29 Klinger, Friedrich, Prof. Dr. Ing. Turmkopf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CN1945930A (zh) * 2005-10-05 2007-04-11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涡轮发电机的可拆卸轴承装置
CN101639042A (zh) * 2009-08-28 2010-02-03 华小平 一种兆瓦级直驱内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CN101685988A (zh) * 2008-09-25 2010-03-31 西门子公司 定子装置、发电机、风力涡轮机及定位定子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3254A (ja) * 2001-04-05 2002-10-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風力発電装置
JP2006219274A (ja) * 2005-02-14 2006-08-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軸受交換方法
JP2009107790A (ja) * 2007-10-31 2009-05-2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巻上機及び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28746A1 (de) * 2004-06-14 2005-12-29 Klinger, Friedrich, Prof. Dr. Ing. Turmkopf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CN1945930A (zh) * 2005-10-05 2007-04-11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涡轮发电机的可拆卸轴承装置
CN101685988A (zh) * 2008-09-25 2010-03-31 西门子公司 定子装置、发电机、风力涡轮机及定位定子装置的方法
CN101639042A (zh) * 2009-08-28 2010-02-03 华小平 一种兆瓦级直驱内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84861U (zh) 2012-08-15
BRPI1106245A2 (pt) 2013-02-13
JP2012085388A (ja) 201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1275B2 (en) Drive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EP2385609B1 (en) Generator with a segmented stator
AU2011201828B2 (en) Wind power turbine electric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turbine equipped with such an electric generator
CA2729981C (en) Wind turbine comprising a main bearing and method for replacement of the main bearing
KR20120106611A (ko) 기어 박스, 시일 및 커버 장치
CN102852738A (zh) 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驱动系统
CN103161691B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模块化齿轮组
US20120080969A1 (en) Rotor, generator and wind turbine
WO2014080327A2 (en) Machine with two co-axial rotors
EP2661553B1 (en) A direct drive generator
CN202384861U (zh) 旋转电机及风力发电装置
CN105508155A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114026324B (zh) 与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机相关的改进
CN102377262B (zh) 旋转电机单元、发电机单元、风力发电系统、旋转电机及发电机
EP2525474B1 (en) Generator ro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EP2412973B1 (en) A slip ring unit for direct drive wind turbines
CN103155374A (zh) 风力涡轮发电机
KR20140038521A (ko) 풍력 터빈을 위한 나셀 메인 프레임 구조 및 구동열 조립체
KR101565466B1 (ko) 저풍황에서 고효율 발전이 가능한 수직축 풍력발전장치
CN102655354A (zh) 转子单元、风力发电系统、旋转电机、发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
KR101588680B1 (ko) 허브 홀더를 포함하는 풍력발전기 및 이의 유지보수 방법
CN112751456B (zh) 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EP3474428B1 (en) A system
CN102347672B (zh) 双永磁工频无刷同步发电机磁瓦安装固定工装
WO2015050079A1 (ja) 羽根車支持装置、羽根車支持装置対、垂直軸型流体発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