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0023B -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0023B
CN102440023B CN201180002412.3A CN201180002412A CN102440023B CN 102440023 B CN102440023 B CN 102440023B CN 201180002412 A CN201180002412 A CN 201180002412A CN 102440023 B CN102440023 B CN 102440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ntenna
sector
measurement report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24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0023A (zh
Inventor
陈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40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0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方法: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确定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在所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根据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设备:获得模块、确定模块和检测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有效实现了自动检测天馈交叉。

Description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3rd Generation,简称为:3G)网络在全球的大规模应用,基站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一般来讲,基站站点的组成可以包括:天线、馈线、机柜等,天线通过馈线连接到机柜的相应端口上。基站定向天线覆盖的范围,称之为“扇区”。
现场施工就是将基站站点的上述各个设备按照设计的方案,安装到位。由于施工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出现天线与非预定的馈线相连接,导致天线方向接错或者相邻小区馈线接反的情况。天线接错或者馈线接反的危害在于:基站实际的邻区关系与网络规划不同,造成切换成功率降低。如果相邻小区的天线和馈线交叉相连(以下简称为:天馈交叉),会造成分集接收天线的接收效果下降,导致天线的覆盖性能下降,最终影响网络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检测基站天馈交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判断的方法,即工程师启动基站上行跟踪,通过长时间观察各扇区主集、分集端口总接收信号强度,根据经验来判断信号的方向,再对比网络规划数据,判断是否天馈交叉。而这种检测基站天馈交叉的方法需要依赖人为经验,容易判断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
确定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所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设备,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所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通过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并在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根据测量报告、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基站天馈交叉的方法需要依赖人为经验,容易判断错误的问题,实现了天馈交叉的自动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操作维护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简称为:OSS)获得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在基站每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工作在蜂窝网络中。一般情况下,蜂窝网络中工作的基站可以具有多付天线,服务多个扇区,支持一发多收(如一发双收,1 Transmitter 2 Receivers,简称为:1T2R,或者一发四收,简称为:1T4R等等)配置。其中,天线通过馈线连接到机柜的机顶口,机顶口是机柜顶部连接馈线的端口。支持一发多收的天线一般会在机顶口处设置,令发送端和其中一个接收端共用一个机顶口。在基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是人为操作,可能会出现馈线连接至错误的机顶口,导致实际的天线方向与网络规划的天线方向不符的情况。
基站的每一付天线覆盖一定的区域,这一定的区域即为扇区,一个扇区中可能会包括多个小区。UE在基站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发起呼叫可以理解为UE位于基站一付天线的前方(以位于天线的正前方为最优),距离天线正前方75米处左右为宜。该UE可以是功率发射可控的手机等。
UE的测量报告可以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收集,RNC可以通过启动UE测量的方式收集UE的测量报告。OSS可以通过RNC上报的方式获得UE的测量报告。在RNC上报UE的测量报告时,需要为UE的测量报告带上时间戳,即UE的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该时间戳的主要用途在于将相关的信息关联起来。UE的测量报告可以但不限于携带:UE驻留小区的ID、UE位置经纬度、扰码(Scramble,简称为:SC)、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简称为:RSCP)等。其中的UE位置经纬度用于确定该UE所处的实际地理位置,扰码用于在一个RNC的一个载波范围内标识一个小区,RSCP用于输出导频功率,UE可以根据RSCP和SC唯一定位一个小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需要具备定位功能,例如带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为:GPS),由此可以将UE位置经纬度携带在测量报告中上报给RNC。
步骤102、OSS确定基站每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在上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
OSS可以通过收集基站各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的宽带接收总功率(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简称为:RTWP)值来确定每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上是否接收到信号,同时需要记录每个RTWP值的收集时间。
如果RTWP值大于等于预设的门限(或称为底噪,如102dBm),说明端口接收到信号;如果RTWP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门限(或称为底噪,如102dBm),说明端口接收不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以天线支持一发双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请求保护一发多收的范围。天线支持一发双收的情况下,每个扇区在机柜上有两个对应端口,分别称为主集、分集。如果天线通过馈线与机柜端口的连接正确,那么当UE在该扇区的小区中发起呼叫的过程中,该扇区在机柜上的两个对应端口都能够接收到信号,如果天线通过馈线与机柜端口的连接错误,当UE在该扇区的小区中发起呼叫的过程中,该扇区在机柜上的两个对应端口中就会存在接收不到信号的端口。如果该扇区对应的天线通过馈线与其他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相连,那么其他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就可能会接收到信号(正常情况下,UE在该扇区的小区中发起呼叫时,其他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接收不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1表示端口接收到信号,使用0表示端口接收不到信号。当然,接收到信号或者接收不到信号并不局限于1和0的表达方式,本实施例仅以1和0为例进行说明,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103、根据测量报告、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
具体的,步骤103又可以包括:
a、根据测量报告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确定该基站每付天线是否通过馈线连接在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上;
b、根据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确定该基站每付天线是否通过馈线连接在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上。
其中,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至少包括:小区的扰码与小区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步骤103中两个组成步骤a和b之间的执行顺序,既可以a发生在b之前,也可以a发生在b之后,还可以a与b同时发生。
具体的,步骤103中的a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测量报告中UE驻留小区的扰码,查询该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该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如果该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与测量报告中UE的地理位置信息不同,则可以确定该天线并未通过馈线连接在机柜上正确的发送端口上。需要说明的是,以一发双收为例,由于基站的天线支持分集接收,即机柜上相应于该天线覆盖的扇区的主集和分集均可以作为接收端口,而发送端口一般集成在主集上,所以,如果步骤103中的a确定该天线并未连接在机柜上正确的发送端口上,则说明天线并未通过馈线与该主集的发送端口正确连接。
步骤103中的b具体可以包括:如果基站的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在机柜上的接收端口中,部分端口接收到信号,部分端口接收不到信号,则确定该天线并未通过馈线连接在机柜上正确的接收端口上。而如果基站的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在机柜上的多个接收端口均能够接收到信号,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该天线通过馈线与机柜上的多个接收端口正确连接,还有一种是该天线通过馈线错误连接在其他天线覆盖的扇区在机柜上的接收端口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果希望明确到底基站中哪付天线与机柜上哪付天线覆盖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接错,则可以在步骤103之后,通过步骤104确定。图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步骤104、根据测量报告中的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确定用户设备所处的实际扇区,根据测量报告中的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处的预定扇区,如果实际扇区与预定扇区不同,则确定该预定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与实际扇区对应的天线接错。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步骤104进行说明:
假设基站有3付天线,覆盖3个扇区。正常情况下,UE驻留在某一个测试小区时,该测试小区所属的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可以接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如果该测试小区属于第1扇区,则接收到的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携带SC1和GPS1,而第2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和第3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是接收不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的;如果该测试小区属于第2扇区,则接收到的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携带SC2和GPS2,而第1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和第3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是接收不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的;如果该测试小区属于第3扇区,则接收到的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携带SC3和GPS3,而第1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和第2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是接收不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的。
以1代表接收到信号,0代表接收不到信号为例,正常情况下,如果UE驻留在第1扇区的测试小区时,3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中第1扇区的主集和分集均为1,而第2扇区和第3扇区的主集和分集均为0。本实施例以数组的形式将上述信息进行表示,即,正常情况下,即不存在天馈交叉的情况下,UE驻留在某一个测试小区时,也即在某一个测试小区发起呼叫时,OSS保存的3个扇区对应的天线接收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数组Tx的形式进行保存,如下为所示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测试小区属于第1扇区:
T1=(1,1,SC1,GPS1)
T2=(0,0,XX,XXXX)
T3=(0,0,XX,XXXX)
第二种情况,测试小区属于第2扇区:
T1=(0,0,XX,XXXX)
T2=(1,1,SC2,GPS2)
T3=(0,0,XX,XXXX)
第三种情况,测试小区属于第3扇区:
T1=(0,0,XX,XXXX)
T2=(0,0,XX,XXXX)
T3=(1,1,SC3,GPS3)
但是如果存在天馈交叉的问题,基站就会有的扇区端口接收不到信号,假设基站的扇区接收到的数据可以表示为Rx,假设UE在扇区1拨打电话,如果OSS获得的一组数据可以表示为:
R1=(0,1,XX,XXXX)
R2=(1,0,SC2,GPS1)
R3=(0,0,XX,XXXX)
由于此时UE上报的SC2,所以,OSS将UE的测量信息填入R2中,但是GPS显示是第1扇区(GPS1,即预定扇区为第1扇区),表明UE应该是在第1扇区的位置,而不是第2扇区(GPS2,即实际扇区为第2扇区)的位置。这就意味基站可能将第2扇区的发送端口,连接到第1扇区的天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通过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并在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根据测量报告、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基站天馈交叉的方法需要依赖人为经验,容易判断错误的问题,实现了天馈交叉的自动检测。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馈交叉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是OSS服务器,也可以是集成有OSS的计算机,还可以是集成有OSS的RNC等硬件设备。如图3所示,该设备包括:获得模块301、确定模块302以及检测模块303。其中,获得模块301用于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检测模块303用于根据测量报告、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其中,在硬件的实现上,获得模块301可以是硬件(如计算机)中的接口或端口等,确定模块302和检测模块303均可以是硬件中的CPU等执行运算功能的器件。
其中,检测模块303可以包括:发送检测单元和接收检测单元。发送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测量报告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确定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接收检测单元用于根据确定模块302的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确定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连接;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至少包括:小区的扰码与小区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测量报告至少包括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以及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则发送检测单元包括:查询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其中,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查询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如果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不同,则确定天线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基站的一付天线包括两个接收端,接收检测单元包括:确定子单元,用于如果基站一付天线的多个接收端中,部分接收端接收到信号,部分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则确定天线与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下,确定模块302可以包括:收集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收集单元用于在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收集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的宽带接收总功率RTWP值;确定单元用于如果RTWP值大于等于预定的门限,则确定端口接收到信号;如果RTWP值小于预定的门限,则确定端口接收不到信号。
一种实施方式下,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中还包括:基站的经度和纬度、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的方向角;则该设备还可以包括:扇区确定模块。扇区确定模块包括:接收单元、计算单元和确定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信息中包括用户设备的经度和纬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经度和纬度以及基站的经度和纬度,计算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夹角;确定单元用于将计算得到的夹角与网络规划信息中的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的方向角相比较,确定用户设备所处的预定扇区。其中,扇区确定模块也可以是硬件中的CPU等执行运输功能的器件。
进一步的,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结果模块,用于根据测量报告中的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确定用户设备所处的实际扇区;根据测量报告中的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处的预定扇区;如果实际扇区与预定扇区不同,则确定预定扇区在机柜上的发送端口与实际扇区对应的天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馈交叉的检测设备,通过用户设备在基站的每一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并在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根据测量报告、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基站天馈交叉的方法需要依赖人为经验,容易判断错误的问题,实现了天馈交叉的自动检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
确定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在所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以及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
根据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至少包括:小区的扰码与小区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以及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查询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所述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
如果所述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不同,则确定所述天线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一付天线至少包括两个接收端,则所述根据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连接的过程,包括:
如果所述基站一付天线的多个接收端中,部分接收端接收到信号,部分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则确定所述天线与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在所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确定结果的过程,包括:
在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收集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在机柜上的对应端口的宽带接收总功率RTWP值;
如果RTWP值大于等于预定的门限,则确定所述端口接收到信号;
如果RTWP值小于预定的门限,则确定所述端口接收不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的经度和纬度、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的方向角;则所述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经度和纬度;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经度和纬度以及所述基站的经度和纬度,计算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夹角;
将所述计算得到的夹角与所述网络规划信息中的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的方向角相比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预定扇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中的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实际扇区;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中的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预定扇区;
如果所述实际扇区与所述预定扇区不同,则确定所述预定扇区在机柜上的发送端口与所述实际扇区对应的天线接错。
7.一种天馈交叉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用户设备在基站每付天线覆盖的扇区内分别发起呼叫的过程中上报的测量报告;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每个扇区对应端口在所述每个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是否接收到信号,得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全部对应端口是否接收到信号的确定结果以及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天馈交叉的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发送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以及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
接收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基站每付天线是否与机柜上错误的接收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至少包括:小区的扰码与小区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至少包括所述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发送检测单元包括:
查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扰码,查询所述基站的网络规划信息,获得所述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
确定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扰码对应的规划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不同,则确定所述天线与机柜上错误的发送端口连接。
CN201180002412.3A 2011-10-31 2011-10-31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440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1554 WO2012167534A1 (zh) 2011-10-31 2011-10-31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023A CN102440023A (zh) 2012-05-02
CN102440023B true CN102440023B (zh) 2014-01-08

Family

ID=4598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2412.3A Active CN102440023B (zh) 2011-10-31 2011-10-31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0023B (zh)
WO (1) WO20121675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4327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ed antenna feed detection
CN112218326B (zh) * 2020-10-10 2022-12-27 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172A (zh) * 2007-05-23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查天馈安装问题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05489A (zh) * 2008-12-19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馈设备接反的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14415A (zh) * 2010-12-01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检测基站天馈系统的方法及基站系统及天线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5821B1 (en) * 2007-05-24 2017-0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 network device, antenna feeder subsystem, and base station system
CN101257695A (zh) * 2008-03-25 2008-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频和天馈连接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516101B (zh) * 2009-03-17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馈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700956B1 (ko) * 2010-01-29 2017-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를 식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172A (zh) * 2007-05-23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查天馈安装问题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05489A (zh) * 2008-12-19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馈设备接反的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14415A (zh) * 2010-12-01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检测基站天馈系统的方法及基站系统及天线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023A (zh) 2012-05-02
WO2012167534A1 (zh)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201B (zh) 一种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83090B (zh) 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KR101785618B1 (ko) 멀티심 모바일 단말의 위치 파악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11455B (zh) 实现覆盖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69668B (zh) 利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位置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8580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740350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59200B (zh)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355690B (zh) 一种评估基站小区间天馈线接反的方法
CN102939777A (zh) 蜂窝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无线电链路失败后基于ue的mdt测量和报告
US89034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cross-cell coverage
CN105578404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相应的终端、系统
CN104833992A (zh)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方式的rtk北斗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1909717B (zh) 一种wcdma系统中选择定位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0780A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80042A (zh) 一种用于移动定位服务的无线信号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03458434A (zh) 一种确定天馈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40023B (zh) 天馈交叉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3535091A (zh) 用于收集无线电指纹定位数据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3079228B (zh) 一种天线接线方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026236B (zh) 一种检测天馈设备接反的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38833B (zh) 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71532B (zh) 天线方位检测装置和天线反接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451263A (zh) 一种wcdma网络小区软切换带的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209853B1 (en) Radio port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radio port switch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