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200B -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200B
CN101959200B CN200910089471.3A CN200910089471A CN101959200B CN 101959200 B CN101959200 B CN 101959200B CN 200910089471 A CN200910089471 A CN 200910089471A CN 101959200 B CN101959200 B CN 101959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ed information
cell
coverage
user terminal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9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200A (zh
Inventor
许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0894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9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在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而调整相关参数时,降低调整相关参数的难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其中,所述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调整相关参数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通信系统而言一般要求的覆盖区域内,保证上、下链路正常传输,基站和手机分别接收的信号可以解调,从而保证双向通信的正常建立。当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在小区边缘将产生伪覆盖区;在伪覆盖区内手机能够正常接收基站的信号,但是无法接入系统。用户做主叫无法获得服务,作被叫时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现象。
如图1所示,上行信道覆盖区域受限时小区的覆盖情况示意图中,区域1为上下行不平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即使UE以满功率进行发射,基站无法检测到UE的上行信号。
比如UE 1为从邻区切换过来的用户终端,UE 2为向上下行不平衡的区域移动的连接态的用户终端。
UE 1接收到切换命令后向切换小区发起随机的接入。随机接入过程中如果上行信道中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覆盖受限,会导致掉话;如果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访问信道)的覆盖范围受限,那么UE 1发送MSG 1后收不到基站的响应消息,会导致切换失败。
UE 2是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其向边缘方向移动,在上下行不平衡的区域由于基站侧无法检测到UE 2在PUSCH上的上行数据,则导致用户终端掉话。
目前上下行覆盖范围是网络规划时通过链路预算获得,但是由于无线环境的变化、自优化或者人为调整的失误会造成上下行覆盖范围不匹配,以致影响通信质量。如果出现了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的情况,需要人工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的情况,需要人工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增加了调整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在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而调整相关参数时,降低调整相关参数的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参考信号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
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其中,所述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上报生成的记录信息;
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参考信号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
调整模块,用于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其中,所述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上报生成的记录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并在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
由于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失败相关信息,能够确定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并在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时调整相关参数,从而减少了人工的干预,降低调整相关参数的难度,进一步保证了覆盖的连续性,提高了网络性能和边缘用户终端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行信道覆盖区域受限时小区的覆盖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消息形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并在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由于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失败相关信息,能够确定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并在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时调整相关参数,从而减少了人工的干预,降低调整相关参数的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SON(Self Organizing Networks,自组织网络)覆盖范围的自动优化,也适用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其后续演进网络(如LTE+)中传统意义上的覆盖手动优化中。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0和网络侧设备20。
用户终端10,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上报生成的记录信息;
网络侧设备2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10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如图3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判断模块200和调整模块210。
判断模块20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小区物理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
其中,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具体的,判断模块200查看每个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将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至于同一个集合中;
然后在分别查看每个集合中的记录信息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从中选择第一类记录信息,以集合为单位,在一个集合中的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该集合对应的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其中,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进一步的,上行信道发射功率可以是一个相对值,也可以是一个绝对值;相应的,设定条件可以根据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一个绝对值,比如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假设是-70dbm),则设定条件可以是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是否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如果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则确定满足设定条件;
如果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一个相对值,比如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相对发射功率,相对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最大发射功率与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之差(假设是5dbm),则设定条件可以是相对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如果相对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则确定满足设定条件。
其中,下行RS强度表示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是否在一个可接收的条件之内,如果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说明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可以接收到网络侧的下行信号。
上行信道发射功率表示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上行信道发射功率,如果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说明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是以一个比较大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如果同一小区内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记录消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值,则可以确定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进一步的,如果第一数量阈值设定的越大,确定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就越准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数量阈值、强度阈值、第一功率阈值以及第二功率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由于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就生成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正常通信时,将记录信息发给网络侧,所以随着时间的积累网络侧会收到大量的记录信息。为了更好地调整小区覆盖范围,判断模块200可以周期确定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比如一个小时确定一次。
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后,与网络侧正常通信之间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比如用户关闭用户终端),这样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就不具有时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模块200判断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的准确率,用户终端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一个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纪录时间,则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选择模块220。
选择模块220,用于从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选择纪录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的记录信息;
相应的,判断模块200根据选择模块220选择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其中,第一设定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并且可以时实变化,假设判断模块200一个小时确定一次,则选择模块220在判断模块200进行判断之前会剔除时效性比较差的记录信息。
比如选择模块220在13:00进行选择,第一设定时间段可以设定成11:00~13:00,等过了一个小时选择模块220在14:00进行选择,则第一设定时间段就变成了12:00~14:00。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只是对第一时间段举例说明,第一时间段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如果判断模块200周期进行判断,则选择模块220可以根据判断模块200当前的判断时间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段的长度(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时间段的长度是两小时),自动确定当前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模块200判断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的准确率,用户终端还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用户类型和位置信息。
其中用户类型表示用户终端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也就是说如果用户终端是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则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小区标识则是进行切换的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到),否则是非切换用户;
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所在的位置的信息。
相应的,判断模块200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二类记录信息,其中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
将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除以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得到覆盖区域参数;
在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具体的,判断模块200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提取出所有第一类记录信息;
然后将第一类记录信息中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一类记录信息作为第二类记录信息;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并将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和小区覆盖区域相除,得到覆盖区域参数与设定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否则确定下行覆盖范围不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其中,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两种:
方式一、在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
这种方式以消息中非切换用户的位置,围成的范围计算上下行覆盖一致的区域面积。该方法中需要足够多的非切换用户的记录信息,才能较为精确的计算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
方式二、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近到远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N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其中N为正整数。
这种方式对消息中失败位置到基站的距离进行排序,取其中离基站最近的非切换用户中N个位置信息相连构成的区域范围。
其中,方式一中的第二数量阈值和方式二中的N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而方式二中,N可以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根据每次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进行变化;
如果N是定值,则就是预先设定的值;
如果N变化,则预先可以设定一个百分比,即从所有第二类记录信息中取x%个第二类记录信息,这样根据每次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确定x%的数量,得到的值就是N,比如按照5%计算,当前有100个第二类记录信息,则100×5%=5,也就是说N=5。
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可以根据下列方式确定: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的第三类记录信息,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三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远到近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M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其中M为正整数。
这种方式对消息中失败位置到基站的距离进行排序,取其中离基站最远的切换用户中M个位置信息相连构成的区域范围。
该方式中,M可以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根据每次第三类记录信息的数量进行变化;
如果M是定值,则就是预先设定的值;
如果M变化,则预先可以设定一个百分比,即从所有第三类记录信息中取y%个第三类记录信息,这样根据每次第三类记录信息的数量,确定y%的数量,得到的值就是M,比如按照10%计算,当前有100个第三类记录信息,则100×10%=10,也就是说M=5。
覆盖临界区域可以参见图5,图5中区域1是覆盖临界区域,区域2是上下行不平衡的区域,区域1与区域2之和是小区覆盖区域,黑色的点代表一个位置信息,位置信息越多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就越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记录信息中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面介绍的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任何内容。
比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上行信道类型,这样判断模块200就知道记录信息中的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属于哪个上行信道的。
上行信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道中的一种: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访问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比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失败原因,这样判断模块200就知道用户终端因为什么与网络侧通信失败。
失败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原因:
发送上行数据信令失败、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发送MSG1(即随机接入的第一条消息)消息失败。
具体记录信息中包含什么内容可以在协议中预先设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和基站协商确定。
调整模块210,用于在判断模块200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
其中,调整模块210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
具体的,可以设定第一调整步长值,根据设定的第一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比如每次只降低第一调整步长值大小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然后由判断模块200在下个周期继续判断,如果确定下行覆盖区域还大于上行覆盖区域,则继续降低第一调整步长值大小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否则不再降低。
方式二、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
具体的,可以设定第二调整步长值,根据设定的第二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具体方式与方式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三、同时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和天线的下倾角。
方式三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方式一和方式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网络侧的SON架构可以分成分布式、集中式、混合式三种。
如果采取的是分布式架构,则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转发模块230,参见图3B。
转发模块230,用于在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记录信息时,检测记录信息中小区标识,如果小区标识不是本基站的,向该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该记录信息。
具体的,转发模块230可以通过如X2或者S1接口进行发送。
其中,转发模块230发送消息的形式可以参见图3C,即消息形式是UE logInformation Transfer,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图3C所示的消息形式,只要能够将记录信息发送给基站的任何消息形式都是用本发明实施例。
如果采取的是集中式或混合式架构,则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O&M(Operations&Maintenance操作与维护)设备。
相应的,调整模块210可以将调整后的小区的覆盖参数发送给该小区的基站,由基站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O&M设备,还可以是网络侧的其他设备或者是一个全新的设备。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终端包括:生成模块100和发送模块110。
生成模块100,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
具体的,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如图1中的UE1),或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如图1中的UE2),生成的包含通信失败时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以及小区标识(如果是非竞争切换,则小区标识是切换时的目标小区对应的小区标识;否则是所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
其中,如果记录信息中还包括生成时间、用户类型、位置信息、上行信道类型和失败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则生成模块100生成对应的信息;
比如生成时间,则生成模块100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的时间;
用户类型,则生成模块100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自身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
位置信息,则生成模块100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自身所处的位置信息;
上行信道类型,则生成模块100在记录信息中记录采用哪个上行信道进行通信时与网络侧通信失败;
失败原因,则生成模块100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原因。
其中,对于位置信息,如果用户终端具有GPS或者北斗等卫星定位系统,则可以直接利用GPS或者北斗等卫星定位系统记录失败时的位置;
如果用户终端不具备该功能可以在用户终端恢复与网络连接时,用户终端利用移动通信的定位方式记录失败时的位置,比如观测OTDOA(Observed TimeDifferer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等记录失败时的位置。
发送模块110,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网络侧上报生成模块100生成的记录信息。
其中,如果网络侧的SON架构是分布式,发送模块110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自身所在小区的基站发送记录信息;
如果网络侧的SON架构是集中式或混合式,发送模块110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O&M设备发送记录信息。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601、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
其中,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步骤602、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
具体的,步骤601中查看每个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将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至于同一个集合中;
然后在分别查看每个集合中的记录信息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从中选择第一类记录信息,以集合为单位,在一个集合中的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该集合对应的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其中,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进一步的,上行信道发射功率可以是一个相对值,也可以是一个绝对值;相应的,设定条件可以根据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一个绝对值,比如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假设是-70dbm),则设定条件可以是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是否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如果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则确定满足设定条件;
如果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一个相对值,比如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相对发射功率,相对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最大发射功率与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之差(假设是5dbm),则设定条件可以是相对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如果相对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则确定满足设定条件。
其中,下行RS强度表示用户终端的下行信号是否在一个可接收的条件之内,如果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说明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可以接收到网络侧的下行信号。
上行信道发射功率表示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上行信道发射功率,如果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说明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是以一个比较大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如果同一小区内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记录消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值,则可以确定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进一步的,如果第一数量阈值设定的越大,确定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就越准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数量阈值、强度阈值、第一功率阈值以及第二功率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由于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就生成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正常通信时,将记录信息发给网络侧,所以随着时间的积累网络侧会收到大量的记录信息。为了更好地调整小区覆盖范围,可以周期确定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比如一个小时确定一次。
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后,与网络侧正常通信之间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比如用户关闭用户终端),这样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就不具有时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的准确率,用户终端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一个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纪录时间,则步骤601中,从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之前,选择纪录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的记录信息;
相应的,步骤601中根据选择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其中,第一设定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并且可以时实变化,假设一个小时确定一次,则在进行判断之前会剔除时效性比较差的记录信息。
比如在13:00进行选择,第一设定时间段可以设定成11:00~13:00,等过了一个小时,在14:00进行选择,则第一设定时间段就变成了12:00~14:00。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只是对第一时间段举例说明,第一时间段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如果周期进行判断,则可以根据当前的判断时间以及预先设定的时间段的长度(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时间段的长度是两小时),自动确定当前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的准确率,用户终端还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用户类型和位置信息。
其中用户类型表示用户终端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也就是说如果用户终端是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则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小区标识则是进行切换的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到),否则是非切换用户;
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所在的位置的信息。
相应的,步骤601中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二类记录信息,其中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
将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除以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得到覆盖区域参数;
在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具体的,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提取出所有第一类记录信息;
然后将第一类记录信息中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一类记录信息作为第二类记录信息;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并将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和小区覆盖区域相除,得到覆盖区域参数与设定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否则确定下行覆盖范围不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其中,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两种:
方式一、在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
这种方式以消息中非切换用户的位置,围成的范围计算上下行覆盖一致的区域面积。该方法中需要足够多的非切换用户的记录信息,才能较为精确的计算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
方式二、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近到远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N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其中N为正整数。
这种方式对消息中失败位置到基站的距离进行排序,取其中离基站最近的非切换用户中N个位置信息相连构成的区域范围。
其中,方式一中的第二数量阈值和方式二中的N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而方式二中,N可以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根据每次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进行变化;
如果N是定值,则就是预先设定的值;
如果N变化,则预先可以设定一个百分比,即从所有第二类记录信息中取x%个第二类记录信息,这样根据每次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确定x%的数量,得到的值就是N,比如按照5%计算,当前有100个第二类记录信息,则1 00×5%=5,也就是说N=5。
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可以根据下列方式确定: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的第三类记录信息,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三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远到近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M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其中M为正整数。
这种方式对消息中失败位置到基站的距离进行排序,取其中离基站最远的切换用户中M个位置信息相连构成的区域范围。
该方式中,M可以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根据每次第三类记录信息的数量进行变化;
如果M是定值,则就是预先设定的值;
如果M变化,则预先可以设定一个百分比,即从所有第三类记录信息中取y%个第三类记录信息,这样根据每次第三类记录信息的数量,确定y%的数量,得到的值就是M,比如按照10%计算,当前有100个第三类记录信息,则100×10%=10,也就是说M=5。
覆盖临界区域可以参见图5。
需要说明的是,记录信息中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面介绍的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任何内容。
比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上行信道类型,这样就知道记录信息中的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属于哪个上行信道的。
上行信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道中的一种:
PRACH、PUSCH。
比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在记录信息中增加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失败原因,这样就知道用户终端因为什么与网络侧通信失败。
失败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原因:
发送上行数据信令失败、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发送MSG1消息失败。
具体记录信息中包含什么内容可以在协议中预先设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和基站协商确定。
步骤602中,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
具体的,可以设定第一调整步长值,根据设定的第一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比如每次只降低第一调整步长值大小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然后在下个周期继续判断,如果确定下行覆盖区域还大于上行覆盖区域,则继续降低第一调整步长值大小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否则不再降低。
方式二、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
具体的,可以设定第二调整步长值,根据设定的第二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具体方式与方式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三、同时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和天线的下倾角。
方式三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方式一和方式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6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600、用户终端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上报生成的记录信息。
具体的,用户终端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如图1中的UE1),或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如图1中的UE2),生成的包含通信失败时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以及切换的小区的小区标识(如果是非竞争切换,则小区标识是切换时的目标小区对应的小区标识;否则是所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网络侧发送记录信息。
步骤600中,如果记录信息中还包括生成时间、用户类型、位置信息、上行信道类型和失败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则用户终端生成对应的信息;
比如生成时间,则用户终端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的时间;
用户类型,则用户终端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自身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
位置信息,则用户终端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自身所处的位置信息;
上行信道类型,则用户终端在记录信息中记录采用哪个上行信道进行通信时与网络侧通信失败;
失败原因,则用户终端在记录信息中记录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原因。
其中,网络侧的SON架构可以分成分布式、集中式、混合式三种。
如果采取的是分布式架构,则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基站;
相应的,步骤600中,用户终端向自身所在小区的基站发送记录信息;
相应的,步骤600和步骤601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在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记录信息时,检测记录信息中小区标识,如果小区标识不是本基站的,向该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该记录信息。
具体的,可以通过如X2或者S1接口进行发送。
其中,发送消息的形式可以参见图3C,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图3C所示的消息形式,只要能够将记录信息发送给基站的任何消息形式都是用本发明实施例。
如果采取的是集中式或混合式架构,则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O&M设备。
相应的,步骤600中,用户终端向O&M设备发送记录信息。
相应的,步骤602中O&M设备可以直接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也可以将调整后的小区的覆盖参数发送给该小区的基站,由基站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并不局限于基站和O&M设备,还可以是网络侧其他的设备或一个全新的设备。
下面列举几个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小区1中的上行PUSCH覆盖受限,本实施中采用分布式的架构,即相关调整策略的计算在基站中进行,下行RS信号的覆盖大于PUSCH的覆盖,PRACH的覆盖范围和下行RS信号的覆盖范围相当,调整的方式是通过降低下行RS发射功率来完成。
1、某个UE从小区2切换到小区1中,UE接收到切换命令后,UE向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后,出现掉话的情况,UE认为上行数据信令发送失败。UE记录信息的内容如下:
UE接收到的下行RS信号强度;
UE上行发射功率:采用的是最大功率与实际发射功率的差,此时UE以最大功率发送,因此该参数为0;
上行信道的类型:PUSCH;
目标小区的PCI:小区1的PCI;
位置:GPS报告的地理坐标;
失败原因:上行数据信令发送失败;
记录时间:掉话的时间。
2、某个UE从小区1的中心区域向边缘处移动,由于进入覆盖不平衡的区域,上行数据以及消息发送不成功,导致UE掉话,此时UE记录如下信息:
UE接收到的下行RS信号强度;
UE上行发射功率:采用最大发射功率与实际发射功率差值进行表示,此时UE满功率发射,因此该值为0;
上行信道的类型:PUSCH;
目标小区的PCI:小区1的PCI;
位置:GPS报告的地理坐标;
失败原因:上行数据信令发送失败;
记录时间:掉话的时间。
3、失败的UE重新连接到网络后,把其记录消息发送到网络侧,由于采用的分布式架构,其基站接收到该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小区的PCI,把这些消息通过X2接口转发到小区1所属的基站1中。
4、基站1通过一段时间T的统计,提取出记录消息中UE以最大功率发射的记录,其数量总有N条。对这些记录中记录的失败位置按离基站1的距离进行排序,选取出最近的5%的点,计算出这些点围成的面积为S,而小区的目标覆盖面积为T,其比例S/T低于门限Th,则判断小区1上行覆盖受限制。从记录中发现95%的失败原因是上行数据信令发送,则判定是由于PUSCH覆盖受限制。
5、基站1采用逐步降低的方式降低下行RS的发射功率,其下降的步长按照O&M设备的配置。等到下一个周期T,评估调整的结果,如果达到目标效果,则不再降低;否则继续降低下行RS发射功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小区1中的上行PRACH覆盖受限,本实施中采用集中式的架构,即相关调整策略的计算在O&M设备中进行,调整的方式是通过降低下行RS发射功率来完成。
1、某个UE从小区2切换到小区1中,UE接收到切换命令后,UE向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发送MSG1后,始终得不到基站的响应,UE认为MSG1发送失败。记录信息的内容如下:
UE接收到的下行RS信号强度;
UE上行发射功率:采用的是最大功率与实际发射功率的差,此时UE以最大功率发送,因此该参数为0;
上行信道的类型:PRACH;
目标小区的PCI:小区1的PCI;
位置:GPS报告的地理坐标;
失败原因:MSG1发送失败;
记录时间:确定MSG1发送失败的时间。
2、某个UE从小区1的中心区域向边缘处移动,由于进入覆盖不平衡的区域,上行数据以及消息发送不成功,导致UE掉话,此时UE记录如下信息:
UE接收到的下行RS信号强度;
UE上行发射功率:采用最大发射功率与实际发射功率差值进行表示,此时UE满功率发射,因此该值为0;
上行信道的类型:PUSCH;
目标小区的PCI:小区1的PCI;
位置:GPS报告的地理坐标;
失败原因:上行数据信令发送失败;
记录时间:掉话的时间。
3、失败的UE重新连接到网络后,把其记录消息发送到网络侧,由于采用的集中架构,该消息被基站报告到O&M设备中,O&M设备根据消息中小区的PCI,对每个小区的信息进行单独的统计。
4、OAM提取基站1的记录消息中UE以最大功率发射的记录,其数量总有N条。其中非切换用户的记录有M条,假设满足样本要求,计算出这些点围成的面积为S,而小区的目标覆盖面积为T,其比例S/T低于门限Th,则判断小区1上行覆盖受限制。从记录中发现切换用户的失败原因是MSG1发送失败,则判定是由于PRACH覆盖受限制。
5、O&M采用逐步降低的方式降低基站1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等到下一个周期T,评估调整的结果,如果达到目标效果,则不再降低;否则继续降低下行RS发射功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小区1中的上行PRACH覆盖受限,本实施中采用混合式的架构,即相关调整策略的计算在O&M设备中进行,调整的方式是通过降低天线下顷角的方式完成。
1、某UE从小区2切换到小区1中,UE接收到切换命令后,UE向小区1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发送MSG1后,始终得不到基站的响应,此时UE认为MSG1发送失败。记录信息的内容如下:
UE接收到的下行RS信号强度;
UE上行发射功率:采用的是最大功率与实际发射功率的差,此时UE以最大功率发送,因此该参数为0;
上行信道的类型:PRACH;
目标小区的PCI:小区1的PCI;
位置:GPS报告的地理坐标;
失败原因:MSG1发送失败;
记录时间:认为MSG1发送失败的时间。
2、某个UE从小区1的中心区域向边缘处移动,由于进入覆盖不平衡的区域,上行数据以及消息发送不成功,导致UE掉话,此时此UE记录如下信息:
UE接收到的下行RS信号强度;
UE上行发射功率:采用最大发射功率与实际发射功率差值进行表示,此时UE满功率发射,因此该值为0;
上行信道的类型:PUSCH;
目标小区的PCI:小区1的PCI
位置:GPS报告的地理坐标;
失败原因:上行数据信令发送失败;
记录时间:掉话的时间。
3、失败的UE重新连接到网络后,把其记录消息发送到网络侧,由于采用的混合架构,该消息被基站报告到O&M设备中,O&M设备根据消息中小区的PCI,对每个小区的信息进行单独的统计。
4.O&M提取基站1的记录消息中UE以最大功率发射的记录,其数量总有N条。其中非切换用户的记录有M条,满足样本要求,计算出这些点围成的面积为S,而小区的目标覆盖面积为T,其比例S/T低于门限Th,则判断小区1上行覆盖受限制。从记录中发现切换用户的失败原因是MSG1发送失败,则判定是由于PRACH覆盖受限制。
5.O&M采用逐步降低的方式降低基站1的天线下顷角。等到下一个周期T,评估调整的结果,如果达到目标效果,则不再降低;否则继续降低天线的下倾角。
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参考信号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其中,所述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由于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失败相关信息,能够确定下行信道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并在下行信道覆盖范围大于上行信道覆盖范围时调整相关参数,从而减少了人工的干预,降低调整相关参数的难度,进一步保证了覆盖的连续性,提高了网络性能和边缘用户终端的性能。
同时,避免了对现有规范的较大修改,方便了设备制造商的设备实现和运营商的实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参考信号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其中,所述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所述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包括: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所述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该方法还包括:
用户终端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或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的包含通信失败时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以及切换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网络侧发送记录信息;
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类型和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类型表示用户终端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所述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所在的位置的信息,所述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包括: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二类记录信息;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将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除以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得到覆盖区域参数;在所述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纪录时间;
所述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之前还包括:
从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选择所述纪录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的记录信息;
所述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包括:
根据选择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
所述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相对发射功率,所述相对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最大发射功率与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之差;
所述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所述相对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包括:
在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或
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近到远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N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所述N为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方式确定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的第三类记录信息;
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远到近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M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所述M为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包括:
根据设定的第一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和/或根据设定的第二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记录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向自身所在小区的基站发送记录信息,或所述用户终端向操作与维护O&M设备发送记录信息;
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站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记录信息时,向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记录信息。
9.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上报生成的记录信息;
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其中,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所述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
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或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的包含通信失败时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以及切换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并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网络侧发送记录信息;
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类型和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类型表示用户终端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所述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所在的位置的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二类记录信息;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将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除以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得到覆盖区域参数;在所述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纪录时间;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之前,从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选择所述纪录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的记录信息;
根据选择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
所述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相对发射功率,所述相对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最大发射功率与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之差;
所述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所述相对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阈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在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或
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近到远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N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所述N为正整数。
14.如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的第三类记录信息,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远到近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M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所述M为正整数。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根据设定的第一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和/或根据设定的第二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基站或操作与维护O&M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还用于: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基站时,向自身所在小区的基站发送记录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用于:
在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记录信息时,向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记录信息。
18.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参考信号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调整模块,用于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其中,所述记录信息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用户终端记录的;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所述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记录信息是用户终端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或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的包含通信失败时的下行RS强度、上行信道发射功率和切换的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网络侧发送的记录信息;
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类型和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类型表示用户终端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所述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所在的位置的信息,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二类记录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所述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将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除以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得到覆盖区域参数;在所述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的纪录时间;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从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中,选择所述纪录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的记录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根据选择的记录信息中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
所述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相对发射功率,所述相对发射功率是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最大发射功率与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实际发射功率之差;
所述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所述相对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阈值。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第二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或
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近到远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N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所述N为正整数。
23.如权利要求18或2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切换用户的第三类记录信息,根据小区所属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按照距离基站从远到近的距离对位置信息进行排序,选择前M个位置信息,根据选择的位置信息确定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所述M为正整数。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用于:
根据设定的第一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RS的发射功率和/或根据设定的第二调整步长值降低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基站或操作与维护O&M设备。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记录信息时,向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记录信息。
27.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用户终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记录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上报生成的记录信息,指示网络侧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记录信息中的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是否大于上行覆盖范围;以及在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后,调整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覆盖参数,使调整后的该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与上行覆盖范围一致;
其中,所述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包括: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的所述下行RS强度大于强度阈值,且所述上行信道发射功率满足设定条件;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
在进行非竞争方式的小区切换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或处于连接态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生成的包含通信失败时的下行RS强度和上行信道发射功率,以及切换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
所述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类型和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类型表示用户终端是切换用户还是非切换用户,所述位置信息是用户终端与网络侧通信失败时所在的位置的信息,所述确定小区标识对应小区的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包括:
在用户终端上报的包含同一小区标识的记录信息中,第一类记录信息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从所述第一类记录信息中确定用户类型是非切换用户的第二类记录信息;根据第二类记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将确定的覆盖临界区域的面积除以小区覆盖区域的面积,得到覆盖区域参数;在所述覆盖区域参数小于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覆盖范围。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在与网络侧通信建立后,向自身所在小区的基站发送记录信息,或向操作与维护O&M设备发送记录信息。
CN200910089471.3A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ctive CN101959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471.3A CN101959200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471.3A CN101959200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200A CN101959200A (zh) 2011-01-26
CN101959200B true CN101959200B (zh) 2014-04-16

Family

ID=4348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9471.3A Active CN101959200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9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550B (zh) * 2012-04-28 2017-06-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送方法和系统
CN104244286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覆盖范围的方法及低功率基站
CN104519505B (zh) * 2013-09-27 2018-07-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上行容量和覆盖进行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CN103596217B (zh) * 2013-11-01 2017-1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ue移动性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16115717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node for matching uplink coverage area and downlink coverage area
CN107222917A (zh) * 2017-06-27 2017-09-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功率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586700B (zh) * 2019-02-15 2021-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0113776B (zh) * 2019-04-29 2022-06-10 北京六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无线网络覆盖趋势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50B (zh) * 2019-08-07 2021-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满功率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010698B (zh) * 2019-11-29 2022-08-19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辐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079929B (zh) * 2020-08-21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及无线接入网系统
CN112788628B (zh) * 2020-12-29 2022-07-08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覆盖技术及精细化测算方法
CN115707042A (zh) * 2021-08-03 2023-02-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非陆地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204A (zh) * 2007-02-08 2008-08-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软频率复用的子载波优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204A (zh) * 2007-02-08 2008-08-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软频率复用的子载波优化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CDMA系统的覆盖和容量的平衡规划;顾涛 等;《通信世界》;20070129;全文 *
陈明道 等.3G小区容量与覆盖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19卷(第2期), *
顾涛 等.WCDMA系统的覆盖和容量的平衡规划.《通信世界》.20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200A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200B (zh)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98326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adio link failure reason
US8301152B2 (en)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area shaping method performed by specified base station
CN101945454B (zh) 无线局域网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238581B (zh) 一种确定终端移动性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05278A (zh) 覆盖优化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9034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cross-cell coverage
CN105993195A (zh) 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小区选择
CN109804674B (zh) 用于从覆盖区域减轻覆盖盲区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44521A (zh)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57890A (zh) 一种实现路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81777A (zh) 最小化路测测量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2348219A (zh) 一种基于覆盖空洞的mdt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2514451B (zh) 自动优化服务基站的小区参数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465328A (zh)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设备、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260175A (zh) 一种基于最小化路测的qos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06304153B (zh) 一种确定室内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071942A1 (en) Cellular network indoor traffic auto-detection
CN106304148A (zh) 切换无线网接入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
CN102883345A (zh) 长期演进网络中基于多网切换的覆盖空洞的检测方法
CN105025563A (zh)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3391566A (zh) 优化方法及装置
US89299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ating terminal by using base station
WO2022078574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03581983A (zh) 多网络制式下的小区电平强度估算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