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5102B -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5102B
CN102425102B CN 201110252482 CN201110252482A CN102425102B CN 102425102 B CN102425102 B CN 102425102B CN 201110252482 CN201110252482 CN 201110252482 CN 201110252482 A CN201110252482 A CN 201110252482A CN 102425102 B CN102425102 B CN 102425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lique section
section
oblique
interlud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524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5102A (zh
Inventor
余应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524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25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5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5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5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5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斜段和至少一个中间段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所述斜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为等高的三角体,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中间段的两侧,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中间段以及本体的高度一致,所述本体呈梯形体状;当行车遇到沟壑等障碍物需要搭桥通过时,可将两个斜段的截面为斜边的一面朝上后紧固,使斜段的直角边所对应的底面与地面贴合,两个斜段拼装成一个斜边与地面贴合、两直角边为斜坡的便桥,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船桥两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野外行驶需要通过较深的壕沟时,往往是通过在两边壕沟上搭建便桥后再驶过,通常情况下是便桥由呈梯形的金属架焊接而成,便桥整体较长,且普通或越野驾驶时难以携带。
而双体船是一种具有优良的耐波性、操纵性、快速性和宽敞的甲板面积的新船型,这种船的主船体部分由两个对称分布的潜体、片体,连接潜体、片体的连接桥以及箱体组成,为了控制整船重量,船体结构采用较薄板材,且双体船各部分通过铆接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主船体由较薄的板材制成,虽然自重较轻,但强度、刚性较差。
但便桥和双体船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便桥和双体船都是固定连接后形成的狭长体,不可拆装,且难以携带。
2、便桥和双体船都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使用,用途较为单一,使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性强,且至少用作单、双边桥及双体船船桥两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斜段和至少一个中间段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所述斜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为等高的三角体,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中间段的两侧,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中间段以及本体的高度一致,所述本体呈梯形体状。
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均为直角三角体状,所述中间段呈长方体状。采用这样的结构,可将两个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的斜段拼装呈长方体状,并与长方体状的中间段重叠,整体收纳呈长方体状,空间利用率高。
所述本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本体通过至少一个长度可调的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万向节使两个本体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用连接杆将两个本体连接,可将两个本桥固定用作双边桥或双体船使用;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杆可调整两个本体之间的间距,以在用作双边桥时,适用于轮间距不同的机动车;在用作双体船时,可调节两个本体之间的空间大小。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有万向节,可以使两个本体间增加一个相对自由度,从而使本体在用作双边桥时自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避免连接杆因扭力过大被损坏;
所述连接杆包括轴杆和套杆,所述轴杆的外径与套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轴杆和套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轴杆和套杆通过定位销卡式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连接杆的长度调节及定位,以调节两本体之间的距离,且结构简单。
所述万向节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万向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锁紧装置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可使万向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对静止。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用作双体船时,将万向节锁住,即可把连接杆整合成刚性杆,避免用作双体船时,两个本体间相对晃动,实现万向节的自锁,即使连接杆上的万向节失效,变成刚性连接。此处的锁紧装置可以是与万向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刚性部件,也可是与万向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静摩擦连接的刚性件。
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及中间段内均设置有加强筋及填充浮体。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本体用作双体船时,由于填充浮体自身密度小,可用以向装置提供浮力;当本体用作单、双边桥时,填充浮体亦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通过设置加强筋,可更好的保证装置的强度。
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及中间段内均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通过水泵连通至水体。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本体用作双体船时,密封腔内可在水泵作用下按需注入液体,作为水箱或油箱使用。或排尽后密封腔内仅剩余空气,作船使用,通过在本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本体的自重,当作为船使用时用以调节本体的吃水深度。当本体用作单、双边桥时,可通过设置中空的密封腔,减轻自重,便于运输。
所述两个本体之间设置有潜体,所述潜体通过直线传动构件与本体连接,所述潜体可相对于本体沿竖直方向运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增设潜体后,该潜体在水面之上时,可作为水上观光舱及操纵间使用,并且可用作半潜船,满足观光、娱乐等需求,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所述水泵与密封腔之间设置有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进液口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输出口与密封腔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与本体或密封腔连通,实现注水、放水以及保持现状的三个工位,并可防止密封腔内液体回流。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分别将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固定在中间段的两端,形成梯形体状的本体,将本体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地面,梯形体的两腰及上底面用以承载车轮碾压。用梯形体的两腰及上底面用以承载车轮碾压,即可作便桥使用,克服了人们对于便桥必须是一体式结构的偏见,将分散的部件拼装成便桥,不仅增加了部件的应用方式,而且也增加了便桥的便携性。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分别将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固定在中间段的两端,形成两个梯形体状的本体,并通过连接杆将两个本体连接,将本体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水中。将两个梯形状的本体,按下大上小的方式通过连接杆连接后,放入至水中,即可稳定地成为水面上的浮体,用作双体船使用;
将用作便桥的船桥两用装置翻转180°后加上连接杆和平板,即可用作双体船;
为了使其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可在第一斜段、第二斜段及中间段内均设置填充浮体; 
为了使其具有更大的承载力,亦可在第一斜段、第二斜段及中间段内均设置中空的密封腔;密封腔可通过水泵与外部水体连通,水泵可向密封腔内注入液体、亦可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排出,用以调节本体的自重,从而改变本体的吃水深度。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密封腔内注入水或油等液体后密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将密封腔内注入并储存液体用作容器,可提高船桥两用装置的利用率。
所述中间段的数量为多个。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多个形状较小的中间段,可在便于携带的前提下,拼装出具有较大跨度的本体,使本体当作单、双边桥使用时,具有更大的跨度,更可用于跨越较长的沟壑或山涧时,拼装后可用于人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行车遇到沟壑等障碍物需要搭桥通过时,可将两个斜段的端头为斜边的一面朝上后紧固,使斜段的直角边所对应的底面与地面贴合,两个斜段拼装成一个斜边与地面贴合、两直角边为斜坡的便桥,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效果;当外出旅行或野外营救时,需要用船时,可将斜段设置在中间段的两端后,整体形成倒置的梯形体状,两个斜段的截面为斜边的一面朝下,放入水中后,即可用作船体使用。
同时,由于本体由中间段和两个斜段可拆装连接,在运输过程中,可将狭长的本体拆分成可交叠组合的部件,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用作便桥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本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中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设置潜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中潜体下潜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本体—1;中间段—101;斜段—102;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连接杆—2;万向节—3;水泵—4;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潜体—6;直线传动构件—7;驱动电机—8。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两个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为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拉伸体,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形状相互适配,在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
两个本体1中部通过连接杆2连接,连接杆2两端部均为螺纹段,左右两个本体1的侧面均设置有与连接杆2相适配的连接杆2安装孔,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连接杆2安装孔与两个本体1的侧面螺纹连接,通过调整紧固螺栓的位置还可对桥体之间的间距进行微调,在连接杆2中部与两端的螺纹段之间均设置有万向节3,可以使两个连接杆2与本体1间增加一个用于连接杆2扭转的相对自由度。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
两个本体1中部通过连接杆2连接,连接杆2两端部均为螺纹段,左右两个本体1的侧面均设置有与连接杆2相适配的连接杆2安装孔,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连接杆2安装孔与两个本体1的侧面螺纹连接,通过调整紧固螺栓的位置还可对桥体之间的间距进行微调,连接杆2的数量为四根,连接杆2分上下两层与本体1相连,在连接杆2中部与两端的螺纹段之间均设置有万向节3,可以使两个连接杆2与本体1间增加一个用于连接杆2扭转的相对自由度,避免受力折断,同时亦可对本体1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实施例6
如图3所示,一种船桥两用装置,其连接杆2包括轴杆和套杆,轴杆的外径与套杆的内径相适配,轴杆和套杆均一端通过万向节与本体1连接,连接后轴杆和套杆的自由端相互套装,即将轴杆装入套杆的内部,轴杆和套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之间的间距根据本体1的间距按需设置,安装定位完成后,轴杆和套杆通过定位销卡式连接,通过在定位孔上加装定位销的方式实现长度的固定。
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5。
实施例7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截面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均由浮体及设置在浮体周围的加强筋固定而成,其中浮体由低密度的材质制成,加强筋按结构力学需要,设置在浮体周围或浮体内部,起到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8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
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内部均设置有密闭的密封腔,密封腔内部可充满空气,起到减轻自重及增大吃水量的作用,密封腔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排水口连接连通至水体的水泵4,此处亦可将位于本体1底部的连接杆2安装孔作为排水口,当水泵4工作时,可将液体泵入至密封腔内;亦可通过调整水泵4的输入输出端,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泵出,以清空密封腔。
优选的,可按结构及力学需要,在密封腔内部设置加强筋,以起到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9
如图1至图5、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
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内部均设置有密闭的密封腔,密封腔内部可充满空气,起到减轻自重及增大吃水量的作用,密封腔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排水口连接连通至水体的水泵4,当水泵4工作时,可将液体泵入至密封腔内;亦可通过调整水泵4的输入输出端,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泵出,以清空密封腔。
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
实施例10
如图1至图5、图8和图9所示,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其中潜体6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箱体,当下潜时,开口位于箱体顶部,在下潜时,箱体的开口始终位于水面上方。
其余结构请参照实施例9。
实施例11
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其中,直线传动构件7为油缸机构,油缸设置在本体1上,油缸中油杆可沿竖直方向运动,油杆与潜体6相连,以实现潜体6与本体1间的相对直线运动。
其余结构请参照实施例9。
实施例12
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直线传动构件7为齿轮齿条结构,油缸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电机输出端的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在潜体6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齿条,通过齿轮与齿条相配合,带动潜体6与本体1间的相对直线运动,以实现潜体6的升沉。
其余结构请参照实施例9。
实施例13
如图8所示,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直线传动构件7为链传动机构,油缸上设置有链轮,链轮上连接有与之相适配的链条,链条的端部设置在潜体6上,通过链轮对潜体6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链轮可以采用手摇的方式驱动,带动潜体6与本体1间的相对直线运动,以实现潜体6的升沉。与采用油缸的方式相比,由于油缸的油杆长度与行程相同,采用油缸的长度太长,采用链轮链条的方式可使结构更加精简。
其余结构请参照实施例9。
实施例14
如图1至图5、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
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
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内部均设置有密闭的密封腔,密封腔内部可充满空气,起到减轻自重及增大吃水量的作用,密封腔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排水口连接连通至水体的水泵4,当水泵4工作时,可将液体泵入至密封腔内;亦可通过调整水泵4的输入输出端,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泵出,以清空密封腔。
水泵4与密封腔之间设置有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当密封腔下潜时,船桥两用装置所受浮力增大,此时需要通过调节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使水泵4向本体1充水,以保持吃水线在本体1上的位置;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的进液口与水泵4的输出端连通, 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输出口与密封腔连通;
当密封腔内的水位高于本体1外部的水位时,通过调节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驱动水泵4将密封腔内的水向外泵出,避免本体1沉入水面;
当水泵4停止工作时,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位于中位,避免密封腔内的水倒流。
实施例15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两个斜段102与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其中,中间段101的数量为两个,各中间段101均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
实施例16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
在当汽车行驶遇到沟壑等需要架设单、双边桥才可通过时,将呈梯形体状的本体1平稳放置在沟壑两头,先分别将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固定在中间段101的两端,形成梯形体状的本体1,再将本体1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地面,即斜段102的斜面朝上,梯形体状本体1的两腰及上底面用以承载车轮碾压。放置在地面上的本体1整体呈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状,车轮通过斜段102的斜面即可上行至本体1上,即可将本体1当作单边桥使用。
实施例17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
在当汽车行驶遇到沟壑等需要架设双边桥才可通过时,将两个呈梯形体状的本体1平稳放置在沟壑两头,先分别将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固定在中间段101的两端,形成梯形体状的本体1,再通过连接杆2将两个本体1之间的间距与车轮间距调整一致,避免车轮碾压时改变本体1间的间距,使本体1产生相对滑动,从而造成车轮脱轨;将本体1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地面,即斜段102的斜面朝上,梯形体状本体1的两腰及上底面用以承载车轮碾压。即可当作双边桥使用,在使用前,需通过定位销锁定连接杆2的间距,其中斜段102的斜面朝上,放置在地面上的本体1整体呈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状,车轮通过斜段102的斜面即可上行至本体1上。
实施例18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截面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均由浮体及设置在浮体周围的加强筋固定而成,其中浮体由低密度的材质制成,加强筋按结构力学需要,设置在浮体周围或浮体内部,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当汽车行驶遇到沟壑等需要架设双边桥才可通过时,将两个呈梯形体状的本体1平稳放置在沟壑两头,先分别将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固定在中间段101的两端,形成梯形体状的本体1,再通过连接杆2将两个本体1之间的间距与车轮间距调整一致,避免车轮碾压时改变本体1间的间距,使本体1产生相对滑动,从而造成车轮脱轨;将本体1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地面,即斜段102的斜面朝上,梯形体状本体1的两腰及上底面用以承载车轮碾压。即可当作双边桥使用,在使用前,需通过定位销锁定连接杆2的间距,其中斜段102的斜面朝上,放置在地面上的本体1整体呈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状,车轮通过斜段102的斜面即可上行至本体1上。
实施例19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两个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两个直角三角体状的斜段102分设在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的两端,中间段101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拼装后,本体1整体呈梯形体状,即截面为梯形的拉伸体。两个本体1通过连接杆2相连,连接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可在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限位,连接杆2的两端通过万向节3与本体1连接。
连接后的本体1整体呈左右对称的两段上大下小的梯形体,通过连接杆2将左右两个本体1固定成一体式的双体船。船员可通过人工摇桨或设置电机马达、发动机及其他推进器的方式驱动双体船。为了避免双体船左右两部分本体1相对晃动,在使用时只需锁紧万向节3,即可将连接杆2以刚性杆的形式工作。
实施例20
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均由浮体及设置在浮体周围的加强筋固定而成,其中浮体由低密度的材质制成,如聚乙烯泡沫等,用以向装置提供浮力加强筋按结构力学需要,设置在浮体周围或浮体内部,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9。
实施例21
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内部均设置有密闭的密封腔,密封腔内部可充满空气,起到减轻自重及增大吃水量的作用,密封腔底部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排水口连接连通至水体的水泵4,水泵4可按需调节下潜深度。当水泵4工作时,可将液体泵入至密封腔内;亦可通过调整水泵4的输入输出端,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泵出,以清空密封腔。
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9。
实施例22
如图1至图5、图8和图9所示,可将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分别将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固定在中间段101的两端,形成两个梯形体状的本体1,并通过连接杆2将两个本体1连接,将本体1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水中。两个本体1之间设置有潜体6,此处的潜体6为潜没于液体中并可在一定深度处维持平衡的物体,潜体6通过直线传动构件7与本体1连接,在直线传动构件7的带动下,潜体6可相对于本体1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设置潜体6以后,装置整体可用作半潜船,用于水下作业和观光。
由于潜体6下潜时,装置整体的排水量增大,本体1的吃水深度减小,极易因潜体6下沉将装置拱翻,此时,采用向本体1内部注水的方式平衡装置整体的浮力与自重。当潜体6下潜时,启动水泵4工作,将液体泵入至密封腔内;当潜体6上升时,可通过调整水泵4的输入输出端后,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泵出,清空密封腔,为装置提供浮力。
为了使装置整体能同步下潜,各斜段102及中间段101的密封腔的底部连通,利用连通器原理,使本体1内部的水位持平,保证本体1同步注水、放水。
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21。
实施例23
如图7所示,水泵4与密封腔之间设置有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当密封腔下潜时,船桥两用装置所受浮力增大,此时需要通过调节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使水泵4向本体1充水,以保持吃水线在本体1上的位置;
当密封腔内的水位高于本体1外部的水位时,通过调节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驱动水泵4将密封腔内的水向外泵出,避免本体1沉入水面;
当水泵4停止工作时,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5位于中位,避免密封腔内的水倒流。
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22。
实施例24
如图6所示,本发明船桥两用装置包括由两个斜段102与一个中间段101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1,两个斜段102分别为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且第一斜段102a和第二斜段102b为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以及本体1的高度一致,中间段101为长方体状,第一斜段102a、第二斜段102b及中间段101内部均设置有密闭的密封腔,各密封腔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口,通过排水口可向密封腔内部注水,在排水口外部设置有密封盖。
当向其中注水后,可将两个等高的直角三角体的斜段102拼装呈长方体状,并与长方体状的中间段101重叠,整体收纳呈长方体状,空间利用率高。
优选的,潜体6为矩形箱体,可将斜段102和中间段101容置并收纳其中。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2)

1.一种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斜段和至少一个中间段可拆卸连接而成的本体,所述斜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为等高的三角体,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中间段的两侧,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中间段以及本体的高度一致,所述本体呈梯形体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均为直角三角体状,所述中间段呈长方体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本体通过至少一个长度可调的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万向节使两个本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轴杆和套杆,所述轴杆的外径与套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轴杆和套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轴杆和套杆通过定位销卡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万向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锁紧装置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可使万向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对静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及中间段内均设置有加强筋及填充浮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段、第二斜段及中间段内均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通过水泵连通至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本体之间设置有潜体,所述潜体通过直线传动构件与本体连接,所述潜体可相对于本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实现潜体的升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密封腔之间设置有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进液口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M型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输出口与密封腔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固定在中间段的两端,形成梯形体状的本体,将本体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地面,梯形体的两腰及上底面用以承载车轮碾压。
11.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固定在中间段的两端,形成两个梯形体状的本体,并通过连接杆将两个本体连接,将本体位于梯形体的下底一面置于水中。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船桥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密封腔内注入液体后密封。
CN 201110252482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Active CN102425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52482 CN102425102B (zh)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52482 CN102425102B (zh)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5102A CN102425102A (zh) 2012-04-25
CN102425102B true CN102425102B (zh) 2013-08-07

Family

ID=45959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52482 Active CN102425102B (zh)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25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423B (zh) * 2012-05-19 2016-01-20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节段式模块化快速组拼桥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1093Y (zh) * 2005-02-02 2006-04-12 王振华 组合式便携双体艇
EP1861310A1 (en) * 2005-03-15 2007-12-05 Alicia A. Bunnell Hybridhull boat system
JP4261906B2 (ja) * 2002-12-27 2009-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201347535Y (zh) * 2009-01-12 2009-11-18 周鹏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桥
CN201883371U (zh) * 2010-12-03 2011-06-29 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浮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6353B1 (fr) * 1989-12-26 1992-07-24 Framatome Sa Travure transportable legere pour le franchissement de brech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1906B2 (ja) * 2002-12-27 2009-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2771093Y (zh) * 2005-02-02 2006-04-12 王振华 组合式便携双体艇
EP1861310A1 (en) * 2005-03-15 2007-12-05 Alicia A. Bunnell Hybridhull boat system
CN201347535Y (zh) * 2009-01-12 2009-11-18 周鹏 一种漂浮式水上浮桥
CN201883371U (zh) * 2010-12-03 2011-06-29 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浮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5102A (zh)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3371B (zh) 构造、组装浮动式风力涡轮机平台以及使其下水的方法
CN102140779B (zh) 一种移动式现浇支架及箱梁现浇支架移动施工方法
KR101230356B1 (ko) 이중 부체형 해상 주상체 설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상 주상체 운송 설치 공법
CN101886487B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9408814U (zh) 一种pc轨道梁模板系统
CN104264895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f板及框架结构体系
JP6018691B1 (ja) 橋梁構造物における吊足場の架設方法及びフロート付き吊足場
CN102425102B (zh) 一种船桥两用装置
CN109184281B (zh) 上下双轨联合式人工造浪系统
CN110184895B (zh) 一种可随河流水位上涨自动调整高度的桥梁及其构筑方法
CN202227253U (zh) 一种便桥及双体船
CN109138535B (zh) 双侧人工造浪系统
CN108867388A (zh) 多功能作业平台车
JP2017066802A (ja) 浮桟橋用浮体の連結構造
CN112627859B (zh) 一种与针梁台车连接的自调式软性搭接头
CN106988565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泳池挡墙
EP2534311A1 (en)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crete capping beam made from capping - beam segments and a shell structure therefor
CN212924170U (zh) 一种用于码头预制面板安装的轻型门机系统
CN101660356A (zh) 轻便型轻质隔墙板安装机
CN205369040U (zh) 悬索桥施工岸上加劲梁二次荡移装置
CN205022814U (zh) 一种装配式重力锚
GB2130987A (en) Moving and setting a ship down on land
CN108532808A (zh) 一种钢桁架空心预制板
KR100547019B1 (ko) 보강섬유 와인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둥 보강방법
CN211691355U (zh) 一种用于高边坡施工用的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