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1029A -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1029A
CN102421029A CN2011103742739A CN201110374273A CN102421029A CN 102421029 A CN102421029 A CN 102421029A CN 2011103742739 A CN2011103742739 A CN 2011103742739A CN 201110374273 A CN201110374273 A CN 201110374273A CN 102421029 A CN102421029 A CN 102421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 signal
control
stb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42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一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742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21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1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10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4580 priority patent/WO201307546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4Touch pad or touch panel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与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如果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与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通过本发明,实现了手持电子终端对电视终端的多点触控。

Description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及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庭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电视与机顶盒的应用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电视作为家庭的媒体中心,以其美观造型、高清屏幕优势占据着家庭客厅的重要位置,配合数字机顶盒终端及其遥控器的应用,电视节目的遥控播放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终端体验。
然而,目前的电视与机顶盒终端遥控技术大都基于按键操作进行遥控,对于模拟无线鼠标、无线键盘、多点触控等用户体验无法支持,用户体验较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电视与机顶盒终端遥控技术基于按键操作进行遥控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电视与机顶盒终端遥控技术基于按键操作进行遥控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与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如果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与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接触姿态对应控制信号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机顶盒终端接收上述控制信号;机顶盒终端根据上述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优选地,机顶盒终端根据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机顶盒终端将控制信号转换成机顶盒终端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机顶盒终端根据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进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控制操作,包括:机顶盒终端根据转换后的控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优选地,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预设接触姿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击、双击、左右滑动、上下滑动、旋转、缩小或放大与所述触敏显示器接触的双指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发送模块,用于如果上述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上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上述发送模块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上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持电子终端,包括:触敏显示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WIFI模块,用于向机顶盒或电视终端发送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系统,包括:手持电子终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电视终端,用于接收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系统,包括:手持电子终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终端的控制装置;机顶盒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进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电视终端,用于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优选地,上述机顶盒终端,还包括:转换模块,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成机顶盒终端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转换后的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进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优选地,上述接收模块通过WIFI接收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
通过本发明,使用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手持电子终端为遥控装置,将手持电子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共享给电视终端。用户可以用不同接触姿态触摸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控制电视终端进行相应的操作,手持电子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了电视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从而给电视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遥控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电子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一的终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二的终端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机顶盒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及整体流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针对相关技术中机顶盒遥控技术基于按键操作进行遥控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使用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手持电子终端为遥控装置,将手持电子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共享给电视终端。用户可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以及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控制电视终端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给电视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02-步骤S106):
步骤S102,检测与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
很多手持电子终端中都使用了触敏显示器来显示图像和文本,以及提供用户与终端进行交互的用户界面。使用了触敏显示器的手持电子终端拥有良好的多点触控功能,例如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智能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与其触敏显示器接触,进行相应的操作,替代了传统的按键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步骤S102中,可以使用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手持电子终端作为遥控装置,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智能移动终端作为遥控装置,用户可以通过接触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敏显示器,进行电视终端的遥控操作。作为遥控装置的手持电子终端进入遥控模式后,其触敏显示器可以作为控制面板,例如,如图2所示,触敏显示器进入类似锁屏状态,或者将触敏显示器的特定区域作为遥控操作的控制面板。用户可以在触敏显示器上进行操作来控制电视终端,例如,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手持电子终端可以检测用户与其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并进一步处理用户的操作。
手持电子终端也可以提供与传统遥控相对应的操作界面,用户接触操作界面上需要操作的按键以控制电视终端,例如,在触敏显示器预设的区域显示方向键,用户可以接触相应的方向键进行操作,例如,用户通过接触左右方向键来切换电视终端的频道等。在这种情况下,手持电子终端可以检测用户与其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并进一步处理用户的操作,对电视终端进行控制。此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类似与键盘的操作界面,以使用户获得无线键盘的操作体验。
步骤S104,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
在上述步骤S104中,为了进一步处理检测到的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手持电子设备可以将用户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优选地,上述预设接触姿态可以存储在手持电子终端中,也可以在需要时从电视终端或机顶盒终端读取。例如,在检测到用户在触敏显示器上旋转的接触姿态后,手持电子终端可以将用户的旋转操作与预设接触姿态进行对比,若预设接触姿态中定义了旋转操作,那么手持电子终端执行后续操作。
步骤S106,如果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与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对于不同的预设接触姿势可以对应相应的控制命令,例如,可以设定拉开与触敏显示器接触的双指的间距为放大视频图像的操作,缩小双指的间距为缩小视频图像的操作,左右平移为频道切换的操作,以及上下平移为改变音量的操作等。如果用户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和预设的接触姿态匹配,那么手持电子终端可以向电视终端或者机顶盒终端发送以用户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命令,由电视终端或者机顶盒终端执行相应的处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而通过利用手持电子终端控制电视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手持电子终端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控制信号之后,可以由机顶盒终端接收上述控制信号,并根据上述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执行上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在手持电子终端向电视终端发送上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电视终端接收到上述控制命令后,直接执行上述控制命令所请求的操作,完成用户对电视终端的控制,实现多点触控功能。例如,若用户在触敏显示器上进行了向右平移的接触姿态,该接触姿态所匹配的预设接触姿态对应于切换到下一个频道的操作,那么手持电子终端可以向电视终端发送切换到下一个频道的控制信号,电视终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执行切换到下一个频道的操作。
在手持电子终端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上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机顶盒接收到上述控制命令后可以执行控制命令所请求的操作,例如,若用户在触敏显示器上进行了向上平移的接触姿态,该接触姿态对应于放大音量的操作,那么机顶盒终端可以放大向电视终端发送的信号中的音频信号。或者,机顶盒终端也可以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控制命令所请求的操作,例如,若用户在触敏显示器上进行了拉开与触敏显示器接触的双指的间距的接触姿态,该接触姿态所匹配的预设接触姿态对应于放大视频图像的操作,那么手持电子终端可以向机顶盒终端发送放大视频图像的控制信号,机顶盒接收到上述控制信号后,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放大视频图像的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现有技术中的机顶盒终端与遥控装置之间,大多利用红外信号进行控制信号传输,相应的机顶盒终端仅能处理红外信号。而红外信号存在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从而降低用户体验。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机顶盒终端与作为遥控装置的手持电子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具有良好的传输质量的信号进行传输,以增强信号传输的穿透力。例如,可以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或者蓝牙(Bluetooth)等来传输控制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机顶盒需要增加相应的通信接口,以接收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例如,机顶盒可以增加WIFI接口或者Bluetooth接口,来接收对应的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机顶盒终端接收到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如果机顶盒系统无法识别该控制信号,那么在处理控制命令之前,还需要对控制信号进行转换,使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能够被机顶盒识别,例如,可以对接收到的Bluetooth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机顶盒终端能够识别的红外信号,或者机顶盒终端能够处理的标准输入疏忽信号。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使得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目前许多手持电子终端都使用了WIFI通信,而且WIFI能够避免红外信号存在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机顶盒终端与手持电子终端(或者电视终端)之间可以通过WIFI进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手持电子终端可以通过其WIFI接口向机顶盒终端发送控制命令,相应的机顶盒终端通过WIFI接口接收控制信号,并进行后续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机顶盒终端可以对接收到的WIFI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机顶盒终端能够处理的信号。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避免了红外信号存在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利用了手持电子终端的现有功能,无需另外开发相应模块,使开发变得更简单。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手持电子终端为遥控装置,将手持电子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共享给电视终端。用户可以用不同接触姿态触摸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控制电视终端进行相应的操作,手持电子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了电视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从而给电视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包含在手持电子终端内,用来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检测模块302、识别模块304和发送模块306。其中,检测模块302,用于检测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识别模块304,与检测模块302相耦合,用于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发送模块306,与识别模块304相耦合,用于如果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上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手持电子终端进入遥控状态后,其触敏显示器被模拟成触控板,用户可以在触敏显示器上实现多点触控操作,以控制电视终端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检测模块302检测用户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例如,用户通过双手或者触摸笔等介质的接触。优选地,如果在遥控状态下还提供了与传统遥控装置类似的输入界面,那么用户也可以在触敏显示器上点击相应的按键图像,进行按键操作,此时,检测模块302还会检测用户通过点击按键图像的输入信号。
在检测模块302检测到用户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的情况下,识别模块304将检测到的用户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和预设接触姿态进行匹配。例如,在检测到用户在触敏显示器上滑动的接触姿态后,识别模块304可以将用户的滑动操作与预设接触姿态进行对比,若预设接触姿态中定义了滑动操作,那么手持电子终端执行后续操作。优选地,上述预设接触姿态可以存储在手持电子终端中,也可以在需要时从电视终端或机顶盒终端读取。
如果识别模块304识别出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的用户接触姿态,不同的预设接触姿态对应于相应的控制命令,例如,可以设定拉开与触敏显示器接触的双指的间距为放大视频图像的操作,缩小双指的间距为缩小视频图像的操作,左右平移为频道切换的操作,以及上下平移为改变音量的操作等。触发发送模块306,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在向电视终端放送上述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电视终端可以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在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上述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由机顶盒终端执行后续处理,例如,控制电视终端执行上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或者直接处理向电视终端发送的视频图像信号。
现有技术中的机顶盒终端与遥控装置之间,大多利用红外信号进行控制信号传输,相应的机顶盒终端仅能处理红外信号。而红外信号存在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从而降低用户体验。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机顶盒终端与作为遥控装置的手持电子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具有良好的传输质量的信号进行传输,以增强信号传输的穿透力。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306可以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避免了采用红外进行控制信号传输的单向传输和视角距离局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持电子终端,用来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电子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述,该手持电子终端可以包括:触敏显示器402、终端控制装置404(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以及WIFI接口406。其中,触敏显示器402,作为用户输入介质,用于用户通过接触触敏显示器402进行控制操作;终端的控制装置404,用于检测用户与触敏显示器402的接触,将用户与触敏显示器402的接触姿态进行识别,如果当前用户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终端的控制装置404通过WIFI接口406向被控制终端发送与当前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WIFI接口406,用于发送与当前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提供手持电子终端与被控制终端的通信接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控制终端可以是电视终端或机顶盒终端等。
本发明实施实例的终端的控制装置404,可以通过手持电子终端应用软件实现,例如,将终端的控制装置404作为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可触控屏幕界面模块和遥控信号处理模块,可触控屏幕界面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输入,将其传送给遥控信号处理模块;遥控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处理,将触控输入传送给WIFI接口406进行处理;WIFI接口406,用于接收智能触控遥控应用程序传送的遥控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转化为WIFI无线传输信号;WIFI接口406作为智能手机终端与被控制终端的外部交互接口,WIFI无线传输信号发送给被控制终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电子终端可以包括触敏显示器402,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外接触敏显示器实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系统,用来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两种方式来构建终端控制系统。方式一适用于没有机顶盒终端的情况,此时,终端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手持电子终端和电视终端。方式二适用于包含机顶盒终端的情况,此时,终端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手持电子终端、电视终端和机顶盒终端。下面具体介绍两种不同构建方式的终端的控制系统。
方式一
在本方式中,用户将手持电子终端作为遥控装置,在手持电子终端上进行操作,由手持电子终端向电视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电视终端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一的终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手持电子终端502和电视终端504。其中,手持电子终端502,用于检测与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如果当前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电视终端504发送与当前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电视终端504,用于接收手持电子终端502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执行上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在方式一的系统中,手持电子终端502包含了多点触控模拟通用输入输出遥控功能,还可以包含普通红外遥控功能、键盘遥控功能,用户可点击相应按钮进入相应的遥控界面;用户可以进行多点触控操作,进入多点触控遥控界面后,手持电子终端502的触敏显示器被模拟成触控板,背光被屏蔽,用户在手机屏幕进行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旋转、左右滑动等多点触控操作遥控机顶盒与电视交互,打破普通红外遥控距离、视角的局限,针对电视终端的特点,主要支持的电视屏幕触控功能有:放大镜功能,拉开双指及缩小双指间距可实现视频图像放大、缩小,左右平移双指支持频道切换。
通过方式一的终端的控制系统,利用手持电子终端作为遥控装置,直接通过用户操作手持电子终端,将手持电子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共享给电视终端,用户在手持电子终端上进行多点触控操作,实现了对电视终端的多点触控操作,提高了遥控装置对电视屏幕进行遥控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方式二
在本方式中,用户将手持电子终端作为遥控装置,在手持电子终端上进行操作,由手持电子终端向机顶盒终端发送控制信号,在机顶盒终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二的终端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手持电子终端602、机顶盒终端604和电视终端606。其中,手持电子终端602,用于检测与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识别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如果当前接触姿态与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604发送与当前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机顶盒终端604包括:接收模块6042,用于接收手持电子终端602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模块6044,用于根据制信号控制电视终端606进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电视终端606,用于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手持电子终端可以使用WIFI进行通信,而且WIFI能够避免红外信号存在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机顶盒终端604与手持电子终端602之间可以通过WIFI进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手持电子终端602可以通过其WIFI接口向机顶盒终端发送控制命令,相应的机顶盒终端604通过WIFI接口接收控制信号,并进行后续处理。
机顶盒终端604接收到手持电子终端602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如果机顶盒终端604无法识别该控制信号,那么在处理控制命令之前,还需要对控制信号进行转换,使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能够被机顶盒识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通过WIFI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机顶盒终端604可以对接收到的WIFI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机顶盒终端能够处理的信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如图7所示,机顶盒终端604还可以包括:转换模块6046,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成机顶盒终端604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避免了红外信号存在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利用了手持电子终端的现有功能,无需另外开发相应模块,使开发变得更简单。
通过方式二的终端的控制系统,利用手持电子终端作为遥控装置,直接通过用户操作手持电子终端,将手持电子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共享给电视终端,用户在手持电子终端上进行多点触控操作,机顶盒接收用户的控制信号,并控制电视终端执行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进而实现了对电视终端的多点触控操作,提高了遥控装置对电视屏幕进行遥控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实现一种电视屏幕多点控制功能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智能手机终端系统、机顶盒终端系统及电视终端系统。
其中,主控智能手机终端系统包含与主控智能手机终端中央处理器相耦合的应用程序下载模块,用于下载遥控应用程序并将遥控应用程序存储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存储器中;应用程序下载模块下载遥控应用,安装并运行该应用后,手机屏幕出现遥控界面,包括普通红外遥控界面、键盘界面、多点触控界面供用户选择,接受用户输入,实现对机顶盒终端的遥控。
进一步的,主控智能手机终端系统,还包括与可触控液晶屏模块及智能手机终端操作系统耦合的智能触控遥控模块;智能触控遥控模块还包括可触控屏幕界面呈现模块和遥控信号处理模块,可触控屏幕界面呈现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输入,将其传送给遥控信号处理模块;遥控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处理,将触控输入传送给WIFI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主控智能手机终端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智能手机终端中央处理器相耦合的WIFI控制模块,用于对WIFI接口进行控制和双向互动,用于接收智能触控遥控应用程序传送的遥控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转化为WIFI无线传输信号;与所述智能手机终端数字电路相耦合的WIFI接口,用于接受数字电路的控制,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用于将WIFI控制模块处理后的WIFI无线传输信号发射出去。
机顶盒终端系统,包括与所述机顶盒终端的数字电路相耦合的WIFI接口,用于接受数字电路的控制,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与所述机顶盒终端中央处理器相耦合的WIFI控制模块,用于对WIFI接口进行控制和互动。
进一步的,机顶盒终端系统,还包括机顶盒终端操作系统,用于接收WIFI无线传输信号并传送给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处理,用于接收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处理转换的通用输入输出并传送给机顶盒应用程序。
进一步的,机顶盒终端系统,还包括与机顶盒终端的中央处理器相耦合的遥控信号转换程序,用于接收操作系统传送的WIFI信号,将其转化为标准的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并将转化后的标准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传送回操作系统。
进一步的,机顶盒终端系统,还包括与机顶盒终端的中央处理器相耦合的交互应用程序模块,用于接受操作系统发送的由遥控信号转换程序转换的标准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智能手机终端的智能遥控应用程序与机顶盒交互在电视屏幕实现多点触控功能,利用可触控液晶屏驱动、数字电路、WIFI控制模块及WIFI接口将多点触控信号通过WIFI传送出去,克服了传统红外遥控操作复杂、距离视角限制等问题,机顶盒终端的操作系统接收到WIFI遥控信号后,通过信号转换模块将WIFI信号转换为标准输入输出,机顶盒的电视交互应用程序处理标准输入输出控制电视屏幕执行相应的多点触控操作,电视屏幕实现多点触控功能,可以将智能终端的多点触控能力共享给电视终端,提高了电视用户可操作性、交互性和观看体验。
此外,由于在机顶盒终端增加部署了遥控信号转化模块,机顶盒终端的电视交互应用程序与智能手机终端的遥控应用程序不存在耦合,机顶盒终端电视交互应用程序只需要关注标准输入输出即可,降低了应用程序开发的依赖性,提高了机顶盒应用程序开发的扩展性。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方法,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中实现。将智能主控手机终端的多点触控输入信号虚拟成操作系统的标准输入(例如,滑屏和多触点等),机顶盒执行触控相应的操作,控制电视屏幕实现多点触控功能,解决了电视用户遥控交互体验差的问题。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802,在智能手机终端下载智能遥控应用程序并安装。
步骤S804,在机顶盒终端安装遥控信号转换驱动程序,安装电视交互应用程序。
步骤S806,建立智能手机终端与机顶盒终端的WIFI连接。
步骤S808,打开电视,运行机顶盒电视交互应用程序,在电视上播放节目。
步骤S810,打开智能遥控应用程序,展示遥控界面,进入多点触控遥控界面,此时手机背光开关被屏蔽,手机界面呈现类锁屏的黑屏界面,如图2所示,此时手机屏幕作为触控板使用。
步骤S812,用户在手机屏幕上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旋转、左右滑动等多点触控操作时,智能手机终端遥控应用通过WIFI发送相应的无线遥控信号。
步骤S814,机顶盒终端收到遥控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其中,步骤S802所述的智能手机终端智能遥控应用程序包含了多点触控模拟通用输入输出遥控功能,还可以包含普通红外遥控功能、键盘遥控功能。
步骤S804所述的遥控信号转换驱动程序用于接收机顶盒终端操作系统传送的WIFI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信号,将转化后的标准信号发送回机顶盒终端操作系统。
步骤S804所述的电视交互应用程序用于机顶盒终端接收遥控信号转换驱动程序转换后的标准信号并处理,与电视终端进行交互,控制电视终端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810所述的遥控界面包含了普通红外遥控按键界面、键盘界面、触控界面,如图2所示,其中,普通红外遥控按键界面的按键对应机顶盒终端的普通红外遥控按键;键盘界面用于模拟无线键盘的输入;触控界面将智能手机终端的多点触控能力共享给电视终端,如:智能手机控制机顶盒在电视上播放视频,对于电视屏幕的画面可通过触控进行缩放;对于电视频道可通过左右滑屏进行频道的快速切换,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步骤S810所述的触控遥控界面为触控界面,手机屏幕模拟成触控板,背光被屏蔽,支持的遥控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主要有:放大镜功能,拉开双指及缩小双指间距可实现视频图像放大、缩小和左右平移双指支持频道切换等。
步骤S814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814-1机顶盒终端WIFI接口接收控制信号,传送给机顶盒操作系统;
步骤S814-2机顶盒终端的操作系统将WIFI信号传送给遥控信号转换模块;
步骤S814-3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将WIFI控制信号转换为通用输入输出;
步骤S814-4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将通用输入输出传送给操作系统;
步骤S814-5操作系统将通用输入输出传送给机顶盒终端应用程序;
步骤S814-6机顶盒终端应用程序接收通用输入输出进行相应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基于WIFI无线网络将智能手机终端与机顶盒终端连接,利用在智能手机终端上部署的遥控应用程序,以及在机顶盒终端上部署的信号适配转换模块及电视交互应用程序,可以实现智能手机模拟触控板遥控机顶盒、机顶盒执行触控相应的操作控制电视屏幕实现多点触控的功能,不仅从电视用户体验角度提高了用户遥控操作的体验,而且从软件开发角度降低了机顶盒应用程序与智能终端遥控应用程序的耦合度。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系统,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及整体流程,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智能手机终端系统902、控制终端系统904及电视终端906。
其中,智能手机终端系统902包括智能触控遥控应用模块、WIFI控制模块、WIFI接口。
其中,智能触控遥控应用模块作为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程序,属于客户端软件,包括界面层可触控屏幕界面模块和控制层遥控信号处理模块,可触控屏幕界面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输入,将其传送给遥控信号处理模块;遥控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处理,将触控输入传送给WIFI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WIFI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触控遥控应用程序传送的遥控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转化为WIFI无线传输信号。
WIFI接口作为智能手机终端与机顶盒终端的外部交互接口,用于将WIFI控制模块处理后的WIFI无线传输信号发送给机顶盒终端。
机顶盒终端系统904包括操作系统、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应用模块、WIFI控制模块、WIFI接口。
WIFI接口作为机顶盒终端与智能手机终端的外部交互接口,用于接收智能手机终端发送的WIFI无线传输信号。
WIFI控制模块用于将接收的WIFI无线传输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发送给操作系统。
机顶盒终端的操作系统接收WIFI控制模块传送的WIFI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并接收遥控信号转换模块传送的标准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发送给应用模块。
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将接收的WIFI信号转化为标准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发送给操作系统。
应用模块接收标准输入输出及标准红外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标准输入输出,可进行消息回送,与主控终端进行交互;电视交互应用与电视终端系统交互控制电视终端屏幕实现多点触控功能。
上述系统整体处理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步骤8):
步骤1:用户在智能触控遥控应用界面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
步骤2:智能触控遥控可触控屏幕界面模块将用户输入传送给遥控信号处理模块。
步骤3:遥控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相应处理将信号传送给WIFI控制模块。
步骤4:WIFI控制模块接收遥控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转化为WIFI无线传输信号并通过WIFI接口发送给机顶盒终端。
步骤5:机顶盒终端WIFI接口接收WIFI无线传输信号,WIFI控制模块进行相应处理发送给机顶盒操作系统。
步骤6:机顶盒操作系统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遥控信号转换模块。
步骤7:遥控信号转换模块将接收的WIFI信号转化为标准红外信号或标准输入输出,回送给操作系统。
步骤8:操作系统将标准输入输出发送给电视交互应用模块,电视交互应用模块进行相应的处理控制电视屏幕实现用户在遥控界面的触控操作。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的方法,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系统中,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实现电视屏幕多点触控功能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002:智能手机终端下载智能遥控应用程序并安装。
步骤S1004:机顶盒终端运行电视交互应用程序,可在电视终端播放节目。
步骤S1006:建立智能手机终端与机顶盒终端的WIFI连接。
步骤S1008:打开遥控应用程序,展示遥控界面,点击进入多点触控界面。
步骤S1010:在多点触控界面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智能手机终端通过WIFI发送相应的无线遥控信号。
步骤S1012:机顶盒终端操作系统收到无线遥控信号后传送给遥控信号模块,将无线遥控信号转化为通用输入输出信号。
步骤S1014:机顶盒终端电视交互应用程序接收通用输入输出信号控制电视屏幕实现多点触控功能,如:用户在智能手机多点触控界面拉开双指及缩小双指间距可实现电视屏幕视频图像放大、缩小;用户在智能手机多点触控界面左右平移双指支持频道切换。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使用具有触敏显示器的手持电子终端为遥控装置,将手持电子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共享给电视终端。用户可以用不同接触姿态触摸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控制电视终端进行相应的操作,手持电子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了电视终端的多点触控功能,从而给电视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利用WIFI传输控制信号,避免了红外技术单向传输、视角距离局限等问题,提高了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与手持电子终端的触敏显示器的接触;
识别与所述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
如果所述接触姿态与所述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或电视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控制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机顶盒终端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机顶盒终端根据所述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视终端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顶盒终端根据所述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视终端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机顶盒终端将所述控制信号转换成所述机顶盒终端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
所述机顶盒终端根据所述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视终端进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控制操作,包括:所述机顶盒终端根据转换后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视终端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接触姿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单击、双击、左右滑动、上下滑动、旋转、缩小或放大与所述触敏显示器接触的双指的间距。
6.一种终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触敏显示器的接触;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与所述触敏显示器的接触姿态是否与预设接触姿态相匹配;
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接触姿态与所述预设接触姿态匹配,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无线保真WIFI向机顶盒终端发送与所述接触姿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8.一种手持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敏显示器;
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
WIFI模块,用于向机顶盒或电视终端发送控制信号。
9.一种终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电子终端,包括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
所述电视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10.一种终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电子终端,包括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
所述机顶盒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视终端进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所述电视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顶盒终端,还包括: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转换成所述机顶盒终端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转换后的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视终端进行所述控制信号所请求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通过WIFI接收所述手持电子终端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
CN2011103742739A 2011-11-22 2011-11-22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2421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42739A CN102421029A (zh) 2011-11-22 2011-11-22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2/074580 WO2013075460A1 (zh) 2011-11-22 2012-04-24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42739A CN102421029A (zh) 2011-11-22 2011-11-22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1029A true CN102421029A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4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42739A Pending CN102421029A (zh) 2011-11-22 2011-11-22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21029A (zh)
WO (1) WO2013075460A1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325A (zh) * 2012-03-28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遥控的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CN102694909A (zh) * 2012-05-07 2012-09-26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智能锁屏系统和方法
CN102841770A (zh) * 2012-08-14 2012-12-26 王斌 用于同步重力感应的方法、大屏幕显示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2984209A (zh) * 2012-11-06 2013-03-20 王玉娇 一种应用程序的分发方法及其终端
CN103024457A (zh) * 2012-12-20 2013-04-0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79019A (zh) * 2012-12-21 2013-05-0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设备控制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3075460A1 (zh) * 2011-11-22 2013-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97759A (zh) * 2013-03-01 2013-07-1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在移动设备上控制外置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634640A (zh) * 2013-11-29 2014-03-1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控制智能电视端语音输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02159A (zh) * 2013-12-13 2014-04-0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控制方法、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及系统
CN103702207A (zh) * 2013-11-15 2014-04-02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互动的快捷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4007903A (zh) * 2013-02-27 2014-08-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80409A (zh) * 2015-03-20 2015-07-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遥控方法及终端遥控系统
CN105306714A (zh) * 2015-10-29 2016-02-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操控方法及终端
CN105323615A (zh) * 2014-07-30 2016-02-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的操作方法和用于机顶盒或电视机的处理装置
CN105549800A (zh) * 2014-11-04 2016-05-04 新益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产生方法、控制方法、控制接口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6408926A (zh) * 2016-11-11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红外遥控功能的禁用装置和方法
CN106507007A (zh) * 2016-11-29 2017-03-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电视互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46225A (zh) * 2017-06-29 2017-11-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Vr设备显示调节系统、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1921A (zh) * 2016-04-08 2016-07-20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触控操作功能的机顶盒及控制模式切换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7631A (zh) * 2004-09-24 2007-08-29 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原始数据跟踪板设备和系统
CN101068305A (zh) * 2007-05-25 2007-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遥控装置、多媒体系统及对移动存储设备操作的方法
CN101243382A (zh) * 2005-09-15 2008-08-13 苹果公司 处理跟踪板装置的原始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10781A (zh) * 2006-01-30 2009-04-15 苹果公司 利用多点感测设备进行的手势操作
CN101609599A (zh) * 2008-06-17 2009-12-23 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遥控器及其遥控方法
CN101854496A (zh) * 2010-04-28 2010-10-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机控制方法、遥控器及电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8583U (zh) * 2010-06-22 2011-01-05 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电视机遥控器
CN102421029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7631A (zh) * 2004-09-24 2007-08-29 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原始数据跟踪板设备和系统
CN101243382A (zh) * 2005-09-15 2008-08-13 苹果公司 处理跟踪板装置的原始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10781A (zh) * 2006-01-30 2009-04-15 苹果公司 利用多点感测设备进行的手势操作
CN101068305A (zh) * 2007-05-25 2007-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遥控装置、多媒体系统及对移动存储设备操作的方法
CN101609599A (zh) * 2008-06-17 2009-12-23 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遥控器及其遥控方法
CN101854496A (zh) * 2010-04-28 2010-10-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机控制方法、遥控器及电视机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5460A1 (zh) * 2011-11-22 2013-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46325A (zh) * 2012-03-28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遥控的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CN102694909A (zh) * 2012-05-07 2012-09-26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智能锁屏系统和方法
CN102841770A (zh) * 2012-08-14 2012-12-26 王斌 用于同步重力感应的方法、大屏幕显示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2984209A (zh) * 2012-11-06 2013-03-20 王玉娇 一种应用程序的分发方法及其终端
CN102984209B (zh) * 2012-11-06 2016-01-27 王玉娇 一种应用程序的分发方法及其终端
CN103024457A (zh) * 2012-12-20 2013-04-0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79019A (zh) * 2012-12-21 2013-05-0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设备控制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07903A (zh) * 2013-02-27 2014-08-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007903B (zh) * 2013-02-27 2017-03-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94136B2 (en) 2013-02-27 2020-06-23 Lenovo (Beijing)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terface invoking
CN103197759A (zh) * 2013-03-01 2013-07-1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在移动设备上控制外置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702207A (zh) * 2013-11-15 2014-04-02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互动的快捷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3634640A (zh) * 2013-11-29 2014-03-1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控制智能电视端语音输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02159A (zh) * 2013-12-13 2014-04-0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控制方法、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及系统
CN105323615A (zh) * 2014-07-30 2016-02-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的操作方法和用于机顶盒或电视机的处理装置
CN105323615B (zh) * 2014-07-30 2018-09-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的操作方法和用于机顶盒或电视机的处理装置
CN105549800B (zh) * 2014-11-04 2020-10-16 新益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产生方法、控制方法、控制接口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5549800A (zh) * 2014-11-04 2016-05-04 新益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产生方法、控制方法、控制接口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4780409A (zh) * 2015-03-20 2015-07-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遥控方法及终端遥控系统
CN104780409B (zh) * 2015-03-20 2018-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遥控方法及终端遥控系统
CN105306714B (zh) * 2015-10-29 2019-04-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操控方法及终端
CN105306714A (zh) * 2015-10-29 2016-02-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操控方法及终端
CN106408926A (zh) * 2016-11-11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红外遥控功能的禁用装置和方法
CN106507007A (zh) * 2016-11-29 2017-03-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电视互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07007B (zh) * 2016-11-29 2020-01-1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电视互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46225A (zh) * 2017-06-29 2017-11-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Vr设备显示调节系统、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75460A1 (zh)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1029A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46548C (zh) 遥控器及应用该遥控器的数字信息系统
US20210014554A1 (en) Commercial Television-Interfacing Dong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US9955211B2 (en) Commercial television-interfacing dong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KR101172402B1 (ko) 이동통신기기와 디지털 tv 간의 tv 방송 프로그램 연계시청방법과, 그 이동통신기기 및 디지털 tv
CN102685582B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其便携式终端
US20160098099A1 (en)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986244B (zh) 用于双用途遥控装置的系统及方法
CN101316318A (zh) 连接到服务传递平台的设备的遥控装置
US9024894B1 (en) Remote control including touch-sensing surface
CN102802068A (zh) 智能电视遥控方法及系统
WO2001073720A1 (en) Remote control interface for converting radio remote control signals into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gnals
US20090322550A1 (en) Wireless home control system
CN102065335A (zh) 显示装置、客户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06124567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avigating content in an interactive ticker
CN203070208U (zh) 多屏互动系统
TW201120639A (en) Input device for switching multiple computer devices.
CN102081506A (zh) 遥控器手势输入方法
CN103257706A (zh) 电子设备、控制其的用户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1203908A (ja) 情報端末機器、受信装置および情報送受信方法
Kaowthumrong et al. Automated selection of the active device in interactive multi-device smart spaces
KR101864276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CN101377882A (zh) 具有模拟无线信号功能的遥控系统、装置与其信号传递方法
KR20090066367A (ko) 대화형 tv를 위한 마우스 기능을 갖는 리모컨과 그제어방법
CN104735510B (zh)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