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8907B -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8907B
CN102408907B CN201110299378.2A CN201110299378A CN102408907B CN 102408907 B CN102408907 B CN 102408907B CN 201110299378 A CN201110299378 A CN 201110299378A CN 102408907 B CN102408907 B CN 102408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eater
return air
combustion chamber
cr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93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8907A (zh
Inventor
牛晓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EC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牛晓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牛晓璐 filed Critical 牛晓璐
Priority to CN2011102993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8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8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8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8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8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尤其是一种利用裂解废旧橡胶、塑料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本发明主要采用设有回风腔和混风室的加热炉,对裂解余热以及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回用,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实现了换热后热风的回用,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尤其是一种利用裂解废旧橡胶、塑料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采用裂解釜将废旧塑料、橡胶催化裂解为低分子烃类,以燃油的形式回收利用,已成为废旧塑料、橡胶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裂解所需温度较高,人们通常采用加热炉对裂解釜进行加热。目前,常用的加热炉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仅仅是在炉膛外部设置保温层,将燃料置于炉膛内长期燃烧,从而提供保证釜内裂解所需温度。然而,催化裂解塑料、橡胶一般要求温度在400℃以上,所以加热炉内温度需要远远高于400℃,加热炉长期处于此高温环境下,很容易造成炉体材料变形、烧坏,缩短使用寿命。另一种是由燃烧室和燃烧室外的炉腔构成的加热炉,被加热流体在炉腔内被加热,该种加热炉通常引进的是冷流体,当冷流体进入炉腔时,很容易由于骤冷骤热,温差过大造成炉体损坏。而且,上述两种加热炉都是将加热后的热风直接排放,不能充分利用其热量,造成过多的能源浪费。
申请人在专利200910016783.1中曾经提到一种回用裂解余热进行加热的方法,虽然该方法是将裂解的余热与即将送入裂解器的高温热风直接混合,但是由于采用的加热炉仅仅是一层结构,在整个过程中回用的余热并没有通过吸收热量降低炉体壁温度,所以炉体仍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实现了裂解余热以及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的充分回用,节约资源。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是通过如下的加热炉实现:
该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内部设有燃烧室,炉体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加热装置I上设有可燃气进口和空气进口,炉体与燃烧室之间设有回风腔;燃烧室前设有混风室;回风腔与混风室相通;回风腔和混风室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炉体上设有与回风腔相通的热风进口以及与混风室相通的热风出口;
加热的主要步骤为: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首先回用至炉体前端加热装置I上的可燃气进口,与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对裂解器进行加热后的回风通过热风进口进入回风腔,通过吸收炉体内的热量降低炉体壁的温度,然后进入燃烧室前的混风室,与燃烧室中的获得的高温热风通过螺旋导流片混合,最后从与混风室相通的热风出口排出,进入裂解器;
所述的可燃气体为裂解气。
针对上述工艺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内部设有燃烧室,炉体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加热装置I上设有可燃气进口和空气进口,炉体与燃烧室之间设有回风腔;燃烧室前设有混风室;回风腔与混风室相通;回风腔和混风室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炉体上设有与回风腔相通的热风进口以及与混风室相通的热风出口。
炉体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
燃烧室外部为耐火层。
炉体外设有保温层。
具体工作时,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首先回用至炉体前端加热装置I上的可燃气进口,与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将空气在燃烧室内加热至所需温度,形成热风,通过热风出口进入裂解釜底部,对裂解釜进行加热,使得废旧塑料或者橡胶达到裂解所需温度;加热后的热风温度降低,达不到裂解温度要求,便通过炉体上的热风进口返回炉体与燃烧室之间的回风腔,在螺旋导流片的作用下,继续进入燃烧室前的混风室,与燃烧室中通过裂解气加热获得的热风混合均匀,达到裂解所需温度,经热风出口再次进入裂解釜的加热机构内如热风腔等,对裂解釜进行加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回风量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风量,实现调温。
一般回风温度为200-450℃,混合后的热风温度为400-600℃。
在该过程中,回风的温度低于燃烧室中温度,回风充满整个回风腔,使得腔体壁的温度低于燃烧室中的温度,避免了长期高温加热炉体造成的炉体过快损坏,延长了炉体寿命。
在该工作过程中,加热炉前端的加热装置I除了加热作用以外,还具有调节裂解釜内压力的作用,如果裂解釜中压力过大,则通过增大加热装置I中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达到减小裂解釜内压力的情况;同理,如果裂解釜中压力趋于平稳,则减小加热装置I中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即可。
炉体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辅助加热装置II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辅助加热装置,如果仅仅使用加热装置I达不到所需的温度时,可以同时使用辅助加热装置II,达到裂解所需温度。
燃烧室外部为耐火层,炉体外设有保温层,避免热量损失,能源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加热后的热风以及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回用,既避免能源浪费,又使得整个裂解过程中无污染外排;
2、对加热后的热风进行回用,而不采用直接引入冷风进行加热,避免了引入风与加热风之间温差过大造成的炉体损伤;
3、由于回风的温度低于燃烧室中直接产生的热风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炉体材料的表面温度,同时又使得燃烧室中无需剧烈加热即可达到所需温度,避免了炉体长时间处于剧烈加热状态,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
4、对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回用,实现了对裂解釜内压力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示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中:1为炉体,2为燃烧室,3为回风腔,4为混风室,5为螺旋导流片,6、热风进口,7为热风出口,8为保温层,9为耐火层,10为加热装置I,11为可燃气进口,12为空气进口,13为辅助加热装置II。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是通过如下的加热炉实现:
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部设有燃烧室2,炉体1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10,加热装置I10上设有可燃气进口11和空气进口12,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设有回风腔3;燃烧室2前设有混风室4;回风腔3与混风室4相通;回风腔3和混风室4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5;炉体1上设有与回风腔3相通的热风进口6以及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
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首先回用至炉体1前端加热装置I10上的可燃气进口11,与从空气进口12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对裂解器进行加热后的回风通过热风进口6进入回风腔3,通过吸收炉体1内的热量降低炉体壁的温度,然后进入燃烧室2前的混风室4,与燃烧室2中获得的高温热风通过螺旋导流片5混合,最后从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排出,进入裂解器;
所述的可燃气体为裂解气。
实施例2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是通过如下的加热炉实现:
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部设有燃烧室2,炉体1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10,加热装置I10上设有可燃气进口11和空气进口12,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设有回风腔3;燃烧室2前设有混风室4;回风腔3与混风室4相通;回风腔3和混风室4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5;炉体1上设有与回风腔3相通的热风进口6以及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炉体1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13。
具体工作时,裂解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首先回用至炉体1前端加热装置I10上的可燃气进口11,与从空气进口12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将空气在燃烧室2内加热,形成热风,通过热风出口7进入裂解釜底部,对裂解釜进行加热,使得废旧塑料或者橡胶达到裂解所需温度;加热后的热风温度降为200-250℃,达不到裂解温度要求,便通过炉体1上的热风进口6返回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的回风腔3,在螺旋导流片5的作用下,继续进入燃烧室2前的混风室4,与燃烧室2中获得的高温热风混合均匀,达到裂解所需温度400-450℃,经热风出口再次进入裂解釜的加热机构内如热风腔,对裂解釜进行加热。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回风量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风量,实现调温。
在该过程中,回风的温度低于燃烧室2中温度,回风充满整个回风腔3,使得腔体壁的温度低于燃烧室2中的温度,避免了长期高温加热炉体造成的炉体过快损坏,延长了炉体1寿命。
在该工作过程中,加热炉前端的加热装置I10除了加热作用以外,还具有调节裂解釜内压力的作用,如果裂解釜中压力过大,则通过增大加热装置I10中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达到减小裂解釜内压力的情况;同理,如果裂解釜中压力趋于平稳,则减小加热装置I10中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即可。
炉体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13,辅助加热装置II13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辅助加热装置,如果仅仅使用加热装置I10达不到所需的温度时,可以同时使用辅助加热装置II13,达到裂解所需温度。
实施例3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是通过如下的加热炉实现:
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部设有燃烧室2,炉体1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10,加热装置I10上设有可燃气进口11和空气进口12,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设有回风腔3;燃烧室2前设有混风室4;回风腔3与混风室4相通;回风腔3和混风室4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5;炉体1上设有与回风腔3相通的热风进口6以及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炉体1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13,燃烧室2外部为耐火层9,炉体1外设有保温层8。
具体工作时,裂解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首先回用至炉体1前端加热装置I10上的可燃气进口11,与从空气进口12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将空气在燃烧室2内加热,形成热风,通过热风出口7进入裂解釜底部,对裂解釜进行加热,使得废旧塑料或者橡胶达到裂解所需温度;加热后的热风温度降为400-450℃,达不到裂解温度要求,便通过炉体1上的热风进口6返回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的回风腔3,在螺旋导流片5的作用下,继续进入燃烧室2前的混风室4,与燃烧室2中获得的高温热风混合均匀,达到裂解所需温度550-600℃,经热风出口再次进入裂解釜的加热机构内如热风腔,对裂解釜进行加热。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回风量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风量,实现调温。
在该过程中,回风的温度低于燃烧室2中温度,回风充满整个回风腔3,使得腔体壁的温度低于燃烧室2中的温度,避免了长期高温加热炉体造成的炉体过快损坏,延长了炉体1寿命。
在该工作过程中,加热炉前端的加热装置I10除了加热作用以外,还具有调节裂解釜内压力的作用,如果裂解釜中压力过大,则通过增大加热装置I10中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达到减小裂解釜内压力的情况;同理,如果裂解釜中压力趋于平稳,则减小加热装置I10中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即可。
炉体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13,辅助加热装置II13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辅助加热装置,如果仅仅使用加热装置I10达不到所需的温度时,可以同时使用辅助加热装置II13,达到裂解所需温度,燃烧室2外部为耐火层9,炉体1外设有保温层8,避免热量损失,能源浪费。

Claims (6)

1.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的加热炉实现:
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部设有燃烧室(2),炉体(1)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10),加热装置I(10)上设有可燃气进口(11)和空气进口(12),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设有回风腔(3);燃烧室(2)前设有混风室(4);回风腔(3)与混风室(4)相通;回风腔(3)和混风室(4)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5);炉体(1)上设有与回风腔(3)相通的热风进口(6)以及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
加热的主要步骤为: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首先回用至炉体前端加热装置I上的可燃气进口,与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对裂解器进行加热后的回风通过热风进口(6)进入回风腔(3),通过吸收炉体内的热量降低炉体壁的温度,然后进入燃烧室(2)前的混风室(4),与燃烧室(2)中获得的高温热风通过螺旋导流片(5)混合,最后从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排出,进入裂解器;
所述的可燃气体为裂解气;
回风温度为200-500℃;
混合后的热风温度为400-600℃;
加热装置I通过调节回用的可燃气体流量调节裂解釜内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回风量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风量,实现调温。
3.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部设有燃烧室(2),炉体(1)前端设有加热装置I(10),加热装置I(10)上设有可燃气进口(11)和空气进口(12),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设有回风腔(3);燃烧室(2)前设有混风室(4);回风腔(3)与混风室(4)相通;回风腔(3)和混风室(4)的腔体壁内设有螺旋导流片(5);炉体(1)上设有与回风腔(3)相通的热风进口(6)以及与混风室(4)相通的热风出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前端设有辅助加热装置II(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燃烧室(2)外部为耐火层(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外设有保温层(8)。
CN201110299378.2A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Active CN102408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9378.2A CN102408907B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9378.2A CN102408907B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8907A CN102408907A (zh) 2012-04-11
CN102408907B true CN102408907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91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9378.2A Active CN102408907B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890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49762A (de) * 1972-09-21 1974-05-31 Bertrams Ag Hch Rohrschlangen - durchlauferhitzer.
JPH0752014B2 (ja) * 1986-03-20 1995-06-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ガスタ−ビン燃焼器
CN2038196U (zh) * 1988-07-11 1989-05-24 国家机械委第四设计研究院 换热式组合平焰燃烧器
CN201129932Y (zh) * 2007-11-14 2008-10-08 陈良朝 加热炉体的热能回收循环结构
CN101608130B (zh) * 2009-07-15 2012-11-21 牛斌 一种油化装备的防结焦工艺及自动清焦设备
CN202297490U (zh) * 2011-09-29 2012-07-04 牛晓璐 加热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8907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3063U (zh) 外热罐式型焦炭化炉
CN202297490U (zh) 加热炉
CN102408907B (zh) 一种利用裂解余热的加热方法及其设备
CN203010582U (zh) 余热动态补燃焚烧炉
CN208547256U (zh) 烧结机机上预热炉
CN103408008B (zh) 一种活化炉
CN105154113A (zh) 一种可燃气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206600801U (zh) 一种分级燃烧蓄热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CN207395190U (zh) 一种燃气热风炉
CN205133511U (zh) 连续式热解回收用热风循环系统
CN204058375U (zh) 一种催化加氢设备的进料加热装置
CN200972111Y (zh) 流化床及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空气床下点火系统
CN207936036U (zh) 一种高压燃烧注汽锅炉
CN207936075U (zh) 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
CN205473525U (zh) 一种提高炭黑燃烧室效能的节能装置
CN204958808U (zh) 一种可燃气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205975331U (zh) 一种高压气流引射式热辐射加热墙
CN206280959U (zh) 一种蓄热式多管束辐射管燃烧装置
CN206600802U (zh) 一种扁平联焰蓄热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CN201482469U (zh) 减水剂反应釜热风加热装置
CN108394902A (zh) 一种二硫化碳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9028985A (zh) 大型储罐高温气体循环预热系统及循环预热方法
CN201764820U (zh) 新型节能无喷嘴工业燃气炉窑
CN220793435U (zh) 一种热风炉
CN211886767U (zh) 反应釜体的热风循环加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7

Address after: 250032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Baotu Spring Road No. 6 blue business center

Patentee after: Ji'nan Shiji Huat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31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Shandong Road No. 38-1 celebrity Times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Niu Xiaolu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0031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Shandong Road No. 38-1 celebrity Times Building 4 floor

Patentee after: JINAN EC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32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Baotu Spring Road No. 6 blue business center

Patentee before: Ji'nan Shiji Huatai Technology Co., 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heat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using pyrolysis waste hea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Pledgee: Qilu Bank Co.,Ltd. Jinan Jiefang Road sub branch

Pledgor: NIUTECH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rp.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166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