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605A -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605A
CN102405605A CN2010800174836A CN201080017483A CN102405605A CN 102405605 A CN102405605 A CN 102405605A CN 2010800174836 A CN2010800174836 A CN 2010800174836A CN 201080017483 A CN201080017483 A CN 201080017483A CN 102405605 A CN102405605 A CN 102405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or
base station
power
transmitt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74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605B (zh
Inventor
浜口泰弘
横枕一成
中村理
后藤淳悟
高桥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01105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40560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5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站装置,具有多个发送天线(7)并且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PDCCH接收部(2),从基站装置接收用于指定所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的指定信息;PH计算部(5),计算出表示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基站装置中的所期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PH(功率余量空间);以及PUSCH发送部(6),使用由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目的发送天线,对基站装置发送包含PH的信号。据此,在削减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决定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天线数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来,作为第3.9代的移动电话的无线通信系统的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标准化大致完成,最近已经开始了作为使LTE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的LTE-A(LTE-Advanced,LTE-先进型、也被称为IMT-A)的标准化。在LTE系统中,考虑到上行线路的消耗功率而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方式(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并且移动站并不同时地使用多个天线来发送数据。
但是,在LTE-A系统中,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那样,在处理的数据量的规模较大的移动站中,为了实现上行线路上的大容量通信,决定引入使用多个收发天线在同一时刻/同一频率上复用不同的数据的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或为了改善蜂窝边缘的通信质量而使用多个发送天线来发送同一数据的发送分集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36.814
但是,在使用了多个发送天线的发送时,放大器、D/A(Digital toAnalog,数字到模拟)转换器等需要为发送天线的根数,这存在使移动站的消耗功率显著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能够在削减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描述了以下手段。也就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通信装置、以及接收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
由此,由于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所以能够在削减第一通信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2)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是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所具备的发送放大器的失真的参数。
由此,由于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是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所具备的发送放大器的失真的参数,因此能够在实现处理的简化和快速化并削减第一通信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3)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伴随着表示所述发送放大器的失真的参数的值发生恶化,使要使用的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增加。
由此,由于伴随着表示发送放大器的失真的参数的值发生恶化,使要使用的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增加,因此能够改善第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功率、降低数据的差错概率。
(4)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与用于决定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的参数的值不同的值。
由此,由于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与用于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的参数的值不同的值,因此,能够避免在发送了相同的值的情况下,在第二通信装置中分配的数据量的削减等吞吐量的恶化。
(5)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从多个通信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通信方式。
由此,由于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和通信方式,因此能够在削减第一通信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6)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决定可选择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中、频率利用效率最高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
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频率利用效率的提高。
(7)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决定可选择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中的消耗功率变为最少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
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消耗功率的削减。
(8)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变更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从使用中的全部发送天线对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了用于测量系统频带的传输路径状况的已知信号之后,变更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
根据该构成,能够掌握与发送天线的根数相对应的传输路径状况。
(9)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具有多个发送天线,并且与基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用于指定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的指定信息;PH计算部,计算出表示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述基站装置中的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PH(Power Headroom,功率余量空间);以及移动站侧发送部,使用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数目的发送天线,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包含所述PH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在基站装置中,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并且能够在削减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10)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具有多个发送天线,并且与基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PH计算部,计算出表示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述基站装置中的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PH(Power Headroom,功率余量空间);移动站侧发送天线数决定部,基于所计算出的PH来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移动站侧发送部,使用所决定的数目的发送天线,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信号。
根据该构成,在移动站装置中,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并且能够在削减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11)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与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移动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基站装置具备:PH检测部,检测出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的、表示所述移动站装置的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PH(Power Headroom,功率余量空间);基站侧发送天线数决定部,基于所检测出的PH来决定所述移动站装置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基站侧发送部,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表示所决定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的信息。
根据该构成,在基站装置中,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能够在削减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12)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一种由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从多个通信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中,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和通信方式。
由此,由于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所以能够在削减第一通信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使用多个发送天线来进行发送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发送功率来决定要使用的发送天线数,因此,能够在削减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移动站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移动站装置的另一构成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基站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尽管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消耗功率成为问题的上行线路作为对象,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尽管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将SC-FDMA或Clustered(群聚)DFT-S-OFDM用作通信方式的方法作为前提,但是其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在OFDM等其他通信方式下对发送天线数进行控制的情况。
DFT-S-OFDM也被称为DFT-Precoded(预编码)OFDM,并且在连续使用被称为资源块(RB)的频域的访问单位(RB由多个子载波构成)的情况下成为SC-FDMA(或者DFT-S-OFDM),而在离散地使用RB的情况下成为群聚DFT-S-OFDM。
一般地,SC-FDMA为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与平均功率比)特性较好的方式,而群聚DFT-S-OFDM与SC-FDMA相比,特性变得恶化。但是,当与普通的OFDM进行比较时,PAPR特性较好。还存在使用所谓的CM(Cubic Metric,立方度量)的值来代替该PAPR的情况。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移动站装置简称为移动站、将基站装置简称为基站。
[第一实施方式]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将说明根据作为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的功率余量空间(PH:Power Headroom)来控制发送天线数的方法。将表示在移动站的发送功率中存在何种程度的余量的PH作为数据的一部分进行发送。该PH是与发送放大器的失真有关的参数,通常,当该值成为0以下时,认为在发送信号中产生了失真,通常,移动站将根据从基站请求的参数而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与根据放大器的特性而考虑的最大发送功率进行比较,并且使用其中较小的一个来发送数据。此外,最大发送功率除了放大器的性能还依赖于通信方式,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放大器,当使用PAPR特性或CM特性较差的通信方式时,也产生将最大发送功率设定为较低的需要。
移动站根据下行线路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所包含的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检测出上行线路的频率分配信息(其是关于使用系统频带内的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用于通知上行线路的信息的是在LTE中名称为格式0的DCI)。通过使用所得到的频率分配,利用上行线路的被称为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信道来进行数据通信。此时,使用PUSCH等将PH从移动站通知给基站,该PH诸如相对于最大发送功率,以40dB~-23dB的每1dB来表现。根据该PH值来决定发送天线数。在下表中,示出了PH与所使用的天线的根数的关系。其中,将最大可发送天线根数设为4根,并且PH由一根发送天线处的PH来表示。
表1
  PH   >a   a~b   b~c   ≤c
  使用天线数   1   2   3   4
在上表中,a>b>c。也就是,在PH为较大的值时,认为基站与移动站的位置较近,考虑到移动站的消耗功率,将天线数设为1。
另一方面,在PH为较小的值时,认为基站与移动站处于较远的位置关系,通过从多个天线发送相同数据,可以期待对基站处的接收功率进行改善。特别地,在PH表示为负值时,由于接收功率不足,所以通过从多个天线发送数据,可以降低数据发生差错的概率。
此外,在天线根数为多根时,如果采用使用了STBC(Space TimeBlock Code,空时块码)或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空频块码)、预编码等的发送分集的通信方式,则可以进一步地改善通信性能。此外,当移动站与基站独立地根据PH来决定发送天线时,可以使用简单地增减总发送天线根数的方式、或者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循环延迟分集)等无需独立地估计传输路径的方式。在CDD等方式下,存在无需使作为用于估计通信频带的粗略质量的信号的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数较多的优点。
尽管上表中的a、b、c是系统设计时所决定的值,但是在不考虑发送分集增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为a=0,b=-3、c=-4.77,在PH=-6之前,防止平均接收功率在基站端不足。另外,在考虑发送分集增益时,可以通过从b、c中减去发送分集增益,来防止平均接收功率在基站端不足。
另外,在移动站独立地设定天线数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将通知给基站的PH与用于计算天线数的PH设为不同的值进行控制的方法。当将发送天线数设为1的情况下的PH用作PH时,在使用的天线数增加的情况下,尽管实际中PH得到改善,但是所通知的PH仍然成为较差的值。这是由于通过使用多个天线而存在与增加了最大发送功率Pmax相同的效果。此时,由于基站的控制,导致了削减分配的数据量等吞吐量(throughput)的恶化。因此,对于通知给基站的PH,通过通知考虑了所使用的天线数的PH或由预置系统设定的伪(dummy)PH,可以防止该恶化。
图1是示出了移动站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在图1中,示出了基站基于从移动站通知的PH来决定移动站使用的天线数的系统的示例。移动站由接收天线1、PDCCH接收部2、DCI检测部3、发送天线数检测部4a、PH计算部5、PUSCH发送部6、发送天线7构成。
根据由接收天线1所接收到的PDCCH信号,由PDCCH接收部2检测出其内部所包含的与控制信息有关的比特,并且由DCI检测部3检测在上行线路上所分配的频率的位置、传送频带宽度。同时,由发送天线数检测部4a检测复用到PDCCH中的发送天线数,并且输入到PUSCH发送部6。根据检测出的DCI,由PH计算部5计算出PH。PH作为移动站的最大发送功率与在基站中达到所期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表示为Pmax-Ptx。Pmax是移动站的最大发送功率,例如,23dBm等。Ptx是考虑到路径损耗或屏蔽、已分配的传送频带宽度而本来需要的传送功率,该差越大则功率越有余量,在该差较少的情况下没有余量。进而,在该差变为了负数的情况下,意味着无法得到所期望的接收功率。通过这样通知的天线数,根据PUSCH的传送方式(例如SC-FDMA)来将数据生成发送信号,并同时从发送天线7进行发送。
此外,因为发送天线7是可变的,所以尽管在图中仅图示了一根,但是在实际中使用由发送天线数检测部4a所检测出的发送天线数的发送天线来进行发送。此外,在从基站指定的定时(timing)或以一定的周期向基站通知所计算出的PH。
图2是示出了移动站装置的另一构成示例的框图。在图2中,示出了移动站装置独立地决定发送天线数的情况。与图1不同的是,在计算出PH之后,由发送天线数决定部4b来决定发送天线数。其他构成与图1相同,所以被赋予了相同的编号。
图3是示出了基站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在图3中,示出了基站基于从移动站通知的PH来决定移动站使用的天线数的系统的示例。基站装置由DCI生成部10、PDCCH发送部11、发送天线12、接收天线13、PUSCH接收部14、PH检测部15、发送天线数决定部16构成。
在基站装置中,根据由用于决定上行线路中的各移动站的分配频率的调度所决定的频率调度信息,由DCI生成部10生成所通知的DCI。由PDCCH发送部11将所生成的DCI与从发送天线数决定部16得到的与发送天线数有关的信息一起复用为PDCCH信号,并变换为发送信号由发送天线12发送。另一方面,由接收天线13接收从移动站发送的PUSCH信号,并且由PUSCH接收部14检测所发送的比特序列。由PH检测部15根据所得到的比特序列来检测PH,并且由发送天线数决定部16根据该值来决定发送天线数,并输入到PDCCH发送部11。
另外,未图示由移动站独立地决定发送天线数的情况,在图3中形成没有发送天线数决定部的构成。
由此,通过根据PH来决定要使用的发送天线数,可以进行考虑到了消耗功率的适当的多天线发送。另外,尽管在本发明中使用了表示发送功率的PH,但是除此之外,本发明中也包括通过发送功率或根据其计算出的参数而进行控制的方式。另外,本构成存在不会对与PH的通知有关的协议产生影响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在一个系统中使用SC-FDMA(DFT-S-OFDM)和群聚DFT-S-OFDM的系统中,移动站能够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具有独立的发送放大器)的情况。
在非专利文献R1-090020中,记载了以发送功率为基准来分别使用SC-FDMA和群聚DFT-S-OFDM的方法。在该文献中示出了:在小区中央等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的动作区域存在余量的情况下,即,在无需高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群聚DFT-S-OFDM从频率利用效率的观点来看性能优良,而在小区边缘等需要高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在PAPR特性上存在优点的SC-FDMA较为优良,通过对其进行切换,能够实现高吞吐量。
当考虑移动站可使用多个发送天线的情况时,从群聚DFT-S-OFDM切换到SC-FDMA、以及使发送天线根数增加可以期待所谓的能够延长通信距离(能够增加接收功率)的相同效果。
首先,示出假定为了切换使用PH,以与天线为一根时相同的计算方法来计算PH、Pmax、Ptx的情况。也就是,这意味着即使天线根数增加也不变更Pmax的值。在下表中,示出了伴随着PH的变化的通信方法和使用天线根数的变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将最大天线根数设为4根。
表2
Figure BDA0000100433200000091
在上表中,a>b>c>d>e>f>g,在方法A、方法B、方法C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值。表中的上排为通信方式,群聚表示群聚DFT-S-OFDM。下排为所使用的天线根数。与方法B、C相比,方法A是执行最精细的控制的方法。另外,可以说,方法A、方法C是使所使用的天线根数尽可能少的控制,并且是考虑了抑制移动站的消耗功率的控制方法。方法B是使通信方式尽可能为群聚DFT-S-OFDM的方式,是三种方法中最重视频率利用效率的方式。
进而,在由基站决定通信方式、天线根数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发送分集。另外,也存在并不将发送分集应用于群聚DFT-S-OFDM,而仅应用于SC-FDMA的方法。
接下来,说明由基站决定通信方式、由移动站决定使用天线根数的情况。基站根据PH的值为不足m(选择SC-FDMA)、m以上(选择群聚DFT-S-OFDM),来切换通信方式。移动站将使用天线根数设为n,并通过针对每个使用天线计算出PH来进行决定。
如上表1所示的方法B那样,示出了按照使频率利用效率尽可能高且系统可设计的方式来控制移动站使用的天线根数的情况。移动站计算出通信所需的所需发送功率Ptx。针对所使用的天线根数的每一个,根据PH(n、通信方式)=Pmax(n、通信方式)-Ptx,来计算出PH(n、通信方式)。在不存在使PH(n、群聚DFT-S-OFDM)为m以上的n的情况下,将PH(4、SC-FDMA)作为PH反馈到基站,并且使发送天线为4来进行通信。在并非如此的情况下,计算出PH(n、群聚DFT-S-OFDM),并且选择使PH(n、群聚DFT-S-OFDM)>0的最小n,使PH为m以上的值,并将伪数据通知给基站,并且使天线根数为n来进行通信。
这里,通知m以上的伪数据是由于PH(n、群聚DFT-S-OFDM)不足m,通过通知该值来防止基站所指定的通信方式被变更。因此,在设定了m=0的情况下,无需使用伪数据。当这样进行控制时,基站完全不控制天线的根数,并且通过由较多的移动站选择群聚DFT-S-OFDM,可以建立频率利用效率优良的通信系统。
接下来,示出了移动站如表1所示的方法C那样按照要使用的天线根数尽可能少的方式来进行控制的情况。移动站计算出通信所需的所需发送功率Ptx。针对所使用的天线根数的每一个,根据PH(n、通信方式)=Pmax(n、通信方式)-Ptx,来计算出PH(n、通信方式)。在PH(1、群聚DFT-S-OFDM)处于m以上的情况下,将PH(1、群聚DFT-S-OFDM)作为PH反馈到基站,并且使发送天线为1来进行通信。在PH(1、群聚DFT-S-OFDM)不足m的情况下,计算出PH(n、SC-FDMA),并且选择使PH(n、SC-FDMA)>0的最小n,使PH为m以下的值,并将伪数据通知给基站,并且使天线根数为n来进行通信。当这样进行控制时,基站完全不控制天线的根数,并且对于移动站而言,也可以高效率地(使天线根数尽可能少)进行通信。
另外,存在移动站按照使基站能够掌握整个系统频带的传输路径状态(频率响应)的方式,几毫秒一次地发送已知信号(SRS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移动站在任意的定时处更新天线根数时,存在传输路径状态发生变化,无法掌握与在执行通信的定时处所使用的天线根数相对应的传输路径状况的情况。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当移动站变更所使用的天线根数时,如果预先执行在发送SRS后的定时处对其进行变更的控制,则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瞬间地,产生了执行数据通信时所使用的天线数与发送SRS的天线数不同的定时。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估计通信时所使用的频带的传输路径状况(频率响应)而被发送的已知信号(DRS)由于将其通过与数据通信相同的帧进行发送的系统是一般性的,可以与数据通信同时地变更使用天线根数。
符号说明
1接收天线
2PDCCH接收部
3DCI检测部
4a发送天线数检测部
4b发送天线数决定部
5PH计算部
6PUSCH发送部
7发送天线
10DCI生成部
11PDCCH发送部
12发送天线
13接收天线
14PUSCH接收部
15PH检测部
16发送天线数决定部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通信装置、以及接收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的第二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是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所具备的发送放大器的失真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伴随着表示所述发送放大器的失真的参数的值发生恶化,使要使用的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在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与用于决定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的参数的值不同的值。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从多个通信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通信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决定可选择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中、频率利用效率变得最高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决定可选择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中的消耗功率变为最少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与通信方式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变更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从使用中的全部发送天线对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了用于测量系统频带的传输路径状况的已知信号之后,变更所述发送天线的数目。
9.一种移动站装置,具有多个发送天线,并且与基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
功率余量空间计算部,计算出表示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述基站装置中的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功率余量空间;以及
移动站侧发送部,不基于要使用的发送天线数,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包含将发送天线数设为1根而计算出的所述功率余量空间的信号。
10.一种移动站装置,具有多个发送天线,并且与基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
功率余量空间计算部,计算出表示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述基站装置中的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功率余量空间;以及
移动站侧发送部,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包含作为将发送天线数设为1根而计算出的所述功率余量空间的、考虑到了发送天线数的伪功率余量空间的信号。
11.一种移动站装置,具有多个发送天线,并且与基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
功率余量空间计算部,计算出表示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述基站装置中的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功率余量空间;
移动站侧发送天线数决定部,基于所计算出的功率余量空间来决定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
移动站侧发送部,使用所决定的数目的发送天线,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信号。
12.一种基站装置,与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移动站装置执行无线通信,所述基站装置具备:
功率余量空间检测部,检测出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的、表示所述移动站装置的最大发送功率与达到所希望的接收功率所需的发送功率的差的功率余量空间;
基站侧发送天线数决定部,基于所检测出的功率余量空间来决定所述移动站装置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
基站侧发送部,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表示所决定的发送天线的数目的信息。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由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通信装置、以及第二通信装置从多个通信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中,根据与发送功率有关的参数来决定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要使用的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通信方式。
CN201080017483.6A 2009-04-23 2010-04-14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405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5379 2009-04-23
JP2009105379 2009-04-23
PCT/JP2010/056688 WO2010122934A1 (ja) 2009-04-23 2010-04-14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605A true CN102405605A (zh) 2012-04-04
CN102405605B CN102405605B (zh) 2015-05-20

Family

ID=4301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7483.6A Active CN102405605B (zh) 2009-04-23 2010-04-14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49357B2 (zh)
EP (1) EP2424124B1 (zh)
JP (2) JP4945701B2 (zh)
CN (1) CN102405605B (zh)
EA (1) EA022236B1 (zh)
WO (1) WO20101229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435A (zh) * 2017-01-10 2019-08-0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4358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power control or power setting
JP5500894B2 (ja) * 2009-07-22 2014-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480776B (zh) * 2010-11-24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调整ue的上行授权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JP2013081088A (ja) * 2011-10-04 2013-05-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932197B1 (ko) * 2012-07-03 2018-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안테나 개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80744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WO2016165059A1 (en) * 2015-04-13 2016-10-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network element,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optimal use of high-number rx
CN115085773A (zh) * 2021-03-10 2022-09-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数目变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03087A2 (en) * 2006-06-29 2008-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ofdm-mimo and lfdm-simo
WO2008155469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method
WO2009041034A1 (ja) * 2007-09-27 2009-04-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1618A (en) 1998-05-29 1999-11-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a communication mode qua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859503B2 (en) 2001-04-07 2005-02-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in a transceiver for controlling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channel
WO2002091625A1 (fr) 2001-05-02 2002-11-14 Fujitsu Limited Systeme a diversite d'emission
JP2006165641A (ja) 2004-12-02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CN101189818A (zh) 2005-06-03 2008-05-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发送装置、无线接收装置及信号配置方法
JP4788436B2 (ja) * 2006-03-29 2011-10-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装置並びに基地局
JP2008017096A (ja) 2006-07-05 2008-01-24 Fujitsu Ltd 複数アンテナによる送信/受信を行う通信システム、その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4818942B2 (ja) * 2007-01-19 2011-1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4563415B2 (ja) * 2007-02-14 2010-10-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US8054837B2 (en) 2007-04-30 2011-11-08 Yim Tu Investments Ltd., Llc Multiuser scheduling for MIMO broadcast channels with finite rate feedback
US8724718B2 (en) * 2008-04-10 2014-05-13 Mediatek Inc. Pilot pattern design for small size resource block in OFDMA systems
WO2010048142A1 (en) * 2008-10-20 2010-04-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0085185A1 (en) * 2009-01-20 2010-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estimating path loss for a channel
JP5555763B2 (ja) * 2009-03-17 2014-07-23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srs)送信の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03087A2 (en) * 2006-06-29 2008-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ofdm-mimo and lfdm-simo
WO2008155469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method
WO2009041034A1 (ja) * 2007-09-27 2009-04-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ASONI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5》", 14 November 2008, article "System performance of uplink non-contiguous resource allocation", pages: 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435A (zh) * 2017-01-10 2019-08-0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99435B (zh) * 2017-01-10 2022-01-2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63341A1 (en) 2012-03-15
JP4945701B2 (ja) 2012-06-06
JP2012161079A (ja) 2012-08-23
US8649357B2 (en) 2014-02-11
WO2010122934A1 (ja) 2010-10-28
EA201101544A1 (ru) 2012-05-30
EP2424124A1 (en) 2012-02-29
JPWO2010122934A1 (ja) 2012-10-25
EP2424124B1 (en) 2019-08-14
JP5393825B2 (ja) 2014-01-22
EP2424124A4 (en) 2013-04-17
CN102405605B (zh) 2015-05-20
EA022236B1 (ru) 2015-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6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JP5500894B2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763463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多天线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873107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st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2083181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8924920A (zh) 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和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Han et al. Energy 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green radio
CN1985539A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724682A (zh) 一种基于有源天线的通信系统组网方法及装置
JP4904437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3348603A (zh) 用于优化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1138182A (zh) 用于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CN106656217A (zh) 一种多射频单元基站系统的全双工传输方法
CN103733669A (zh) 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KR201100855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230136608A (ko) 그룹 기반 빔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472298B (zh) 时分双工多入多出下行发射系统的用户调度方法和装置
JP560328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EP339686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49099B (zh) Lte多天线系统的多天线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2577545A (zh)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
CN102075479B (zh) 一种实现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空分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KR20100041908A (ko) 채널 상태를 이용하여 수신 안테나 모드를 선택할 수 있는 수신기 및 이의 수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KR20110137232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에 대한 상향 링크 전력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13364A1 (en) Usage of multiflow an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