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787A -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4787A
CN102404787A CN201010282012XA CN201010282012A CN102404787A CN 102404787 A CN102404787 A CN 102404787A CN 201010282012X A CN201010282012X A CN 201010282012XA CN 201010282012 A CN201010282012 A CN 201010282012A CN 102404787 A CN102404787 A CN 102404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ng
quantified precision
base stations
signal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2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4787B (zh
Inventor
迈克尔·利格
帕特里克·马什
楼群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820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47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4954 priority patent/WO20111378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4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4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涉及通信领域,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提升回程传输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非服务基站或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公共解码装置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基站间进行协作通信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主要受限于小区间的干扰。为克服此限制,众多研究者提出,在基站间进行协作,以利用跨越小区边界传播信号,该项技术已被证明能显著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覆盖;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基站间协作的主要代价是连接基站间的回程(Backhual)设施。因此为保证升级基站间回程基础设施的成本尽可能低,确定有效的回程协作策略是非常重大的挑战之一。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案是通过基站间的协作实现,包括:各基站分别接收用户发送的信号,并将该接收到的信号按照预定的统一量化精度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接收信号,将该量化后的接收信号在各基站间进行交换,并在某个基站处联合解码该量化后的接收信号。但是由于各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是预定的统一量化精度,而该预定的统一量化精度必须满足最高量化精度的要求,因此对一些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也要采用该预定的统一量化精度进行量化处理,从而使基站间在交换量化后的接收信号时,浪费一定不必要的回程传输容量,致使降低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非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所述非服务基站为与所述用户的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基站;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设备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非服务基站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接收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将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公共解码装置根据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以及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服务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第一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所述服务基站为与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服务基站;
第一量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预测到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量化单元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预测的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基站,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第三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预测单元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服务基站,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接收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三量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量化精度对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量化单元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公共解码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以及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至少包括服务基站和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非服务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是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非服务基站获取并且适合的量化精度;或者服务基站向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那么可以使得回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量化精度可以与实际信道信息相匹配,也可以降低传输的错误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非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公共解码装置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非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非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非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3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4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5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6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17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公共解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8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公共解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9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公共解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20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1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2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3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4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5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6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7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8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29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非服务基站的组成框图;
图30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31为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本发明实施以非服务基站根据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为例,阐述该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101、非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该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用户发送的信号称为用户信号。对于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除了为该用户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接收到之外,与该服务基站进行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也可以接到该用户信号。非服务基站在接收到该用户信号时,可以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传输该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将不再赘述。该非服务基站可以将该用户信号经过量化处理后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由公共解码装置对用户信号进行译码,上述所述的公共解码装置可以为独立的装置,也可以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此处的非服务基站可以是天线节点和/或基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非服务基站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所述实际信道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传输该用户信号的信道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信干噪比),该SINR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均衡前的SINR,一种是均衡后的SINR;均衡前的SINR是指接收机没有进行信道均衡(比如常见的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最小均方误差)均衡)时计算出来的SINR,均衡后的SINR是指经过信道均衡后计算得到的SINR,两者的差异在于,均衡后的SINR有接收机的均衡处理增益,更接近于译码解调性能。因为均衡后的SINR可以直接用于表征解调性能,该解调性能表现为译码是否正确和可靠。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非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当前传输用户信号的信道计算均衡后的SINR,并根据该均衡后的SINR预测本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也可以根据当前传输用户信号的信道计算均衡前的SINR,并根据该均衡前的SINR预测本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102、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如前所述,非服务基站所获取的实际信道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信干噪比;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该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可以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将该实际信道信息中包含的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信干噪比A与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信干噪比B进行比较,得到信干噪比差值,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信干噪比差值可以是A-B,也可以是B-A;在得到信干噪比差值后,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量化精度和信干噪比差值的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信干噪比差值的表示方法,可以分别维护量化精度和信干噪比差值的对应关系;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信干噪比比值(A/B或者B/A)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在得到信干噪比比值后,可以根据量化精度和信干噪比比值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采用上述实际信道信息中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量化精度,该实际信道信息中的其他信道参数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用以确定所述量化精度,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一一描述。
例如,当非服务基站根据量化精度与信干噪比差值的对应关系和该信干噪比差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时,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获得,包括:该非服务基站通过信道估计得到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信道系数,根据该信道系数计算出均衡后的SINR;由于该非服务基站已知用户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而每一种调制编码方式所需的SINR是预设定的,因此,将上述两个S INR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信干噪比差值,而根据该信干噪比差值就可以获得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例如,用户信号的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案)为16QAM 1/2,非服务基站根据当前SINR计算出来的均衡后SINR=2.1dB,近似为2dB,而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要的SINR为5dB,假设用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要的SINR减去非服务基站计算出来的均衡后SINR得到SINR差值,那么SINR差值为3dB;假设量化精度与SINR差值的对应关系为[3bit:1dB,6bit:2dB,12bit:3dB],则该非服务基站根据该实际信道信息预测得到的量化精度为12bit。那么,当采用信干噪比比值获取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可以与之类似,本实施例不一一举例。
103、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
此处,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公共解码装置根据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量化后的信号可以得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然后将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基站间的协作,非服务基站需要将其接收到的不是其服务的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发送给为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以实现用户信号的增益,但由于基站间的回程传输资源有限,因此可以由非服务基站将接收到的该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后再发送给服务基站,以便节省回程传输资源。但是由于非服务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是该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获取的,服务基站并不知道,为使该服务基站接收到该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后,成功对该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该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故该非服务基站在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的同时,也将该量化精度发送给该服务基站。
其中,该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可以是对时域信号进行量化处理,也可以是对频域信号进行量化处理。例如,当该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为频域信号时,根据其预测的量化精度,对该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当该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为时域信号时,根据其预测的量化精度对该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在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之前进行傅里叶变化。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对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202、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其接收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基站间的协作,当用户向基站发送上行用户信号时,为该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和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都会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而非服务基站接收到该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述的量化精度,并根据该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非服务基站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203、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译码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
204、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已有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公共解码装置根据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以及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服务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是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信号信道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非服务基站获取适合的量化精度,例如针对于对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可采用较低的量化精度对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容量,从而提升回程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以服务基站根据实际信道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为例,具体阐述该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401、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的具体方式与非服务基站获取实际信道信息的方式类似,可以参考图1中的步骤101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在此将不再赘述。
402、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可以参考图1中的步骤102中的相应描述,不同之处是将步骤102中的执行主体更换为服务基站,本发明实施在此将不再赘述。
403、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非服务基站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01、非服务基站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到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量化精度。
502、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503、将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公共解码装置根据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量化后的信号可以得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然后将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其中,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可以为独立的装置,也可以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服务基站获取适合的量化精度,可以使得回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量化精度可以与实际信道信息相匹配,也可以降低传输的错误概率。例如针对于对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可采用较低的量化精度对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容量,从而提升回程传输的效率。
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基站可以不用非服务基站的协作也可以实现用户信号的成功解码;为了节省回程传输资源,避免服务基站不用非服务基站的协作也可以实现用户信号的成功解码的情况下,仍要求非服务基站对其进行协作,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在服务基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先对该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解码,若解码不成功,则向与所述服务基站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发送量化精度,若解码成功则不向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量化精度,从而避免服务基站和非服务基站之间的信息传输,节省了一定的回程传输资源。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以公共解码装置为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为例,具体结合图6和图7阐述该方法,图6为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601、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602、服务基站解码所述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若解码不成功,则需要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协作,执行步骤603;若解码成功,则无需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协作,结束此次信号传输。
603、所述服务基站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其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基站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其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可以参考图1中的步骤101和步骤102中的描述,与步骤101和步骤102中的不同在于执行主体的不同,将步骤101和步骤102中的执行非服务基站替换为服务基站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604、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预测的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在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时,可以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其协作的所有非服务基站;进一步的,也可以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确定的与其协作的非服务基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在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之前,所述服务基站可以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中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在确定所述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之后,所述服务基站向选取的非服务基站发送所述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定质量门限为一经验值,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表明该非服务基站的信道质量比较好,若所述服务基站与该非服务基进行协作,可以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从而增大了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的概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服务基站确定与部分非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的协作时,只有接收到该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的非服务基站才对其接收的用户信号进行处理,没有接收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的非服务基站不对其接收的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因此非服务基站检测其自身是否接收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若所述非服务基站检测到接收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则根据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若所述非服务基站检测到没有接收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则不对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也不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
605、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其中,在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后,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把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606、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译码所述接收到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
607、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译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结束此次信号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服务基站获取适合的量化精度,那么针对于对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可采用较低的量化精度对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容量,从而提升回程传输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服务基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先对其接收到用户信号进行解码,当解码不成功时才根据传输该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并将该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避免了服务基站能够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情况下,仍然向非服务基站发送量化精度,使非服务基站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资源。
进一步的,当服务基站确定需要向非服务基站发送其预测的量化精度时,可以先根据该预测的量化精度和非服务基站实际信道信息确定向其发送量化精度的非服务基站,只有接收到该量化精度的非服务基站才向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避免了信道质量较差的非服务基站将不可用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节省了回程资源,进一步的提高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非服务基站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先预测服务基站是否可以成功解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若预测服务基站可以成功解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则非服务基站不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若预测服务基站不能成功解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以公共解码装置为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为例,结合如7和图2具体阐述该信号传输方法,如图7所述,该方法为非服务基站侧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701、非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发用户信号。
702、非服务基站根据服务基站的调制编码信息和所述非服务基站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若所述非服务基站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则结束本次信号传输;若所述非服务基站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则执行步骤703。
其中,所述调制编码信息可以为调制编码的阶数,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服务基站的调制编码信息和所述非服务基站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该方法包括: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非服务基站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其中,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非服务基站使用的MCS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计算MCS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根据该适用的MCS获取该适用的MCS对应的MCS的阶数,将所述获取的MCS的阶数与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中包含的适用的MCS的阶数进行比较,得到一个MCS阶数差值;若该MCS阶数差值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则确定所述非服务基站预测所述服务基站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否则,确定所述非服务基站预测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其中,所述预定阶数差值门限为一经验值,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时具体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703、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图1中的步骤102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将不在赘述。
704、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结束本次信号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服务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是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信号信道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非服务基站获取适合的量化精度,例如针对于对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可采用较低的量化精度对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容量,从而提升回程传输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先根据MCS信息和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只有到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用户信号成功解码时,才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避免了服务基站能够成功解码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仍然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的操作,节省了一定的回程传输资源。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由于信道环境非常恶劣,即使非服务基站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服务基站也无法成功解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使得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浪费了一定的回程传输的资源,降低了回程传输效率。为了提升回程传输效率,避免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将不必要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本发明的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服务基站在预测得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后,判断该预测的量化精度是否在服务基站实际可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该预测的量化精度不在服务基站实际可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其预测的量化精度,具体如图8所示,该方法为服务基站侧的方法,包括:
801、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802、所述服务基站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其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803、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说明只要非服务基站按照该量化精度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服务基站便可以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因此实施基站间协作,则执行步骤804;若所述量化精度不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说明目前的信号状况非常差,即使非服务基站根据该量化精度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也不能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因此基站间无需协作,则执行步骤808。
804、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非服务基站。
其中,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非服务基站的描述可以参考图6中的步骤604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805、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其中,在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后,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把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806、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译码所述接收到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
807、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结束此次信号传输。
808、所述服务基站不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非服务基站,即不进行基站间的协作,结束本次信号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基站预测得到量化精度后,先判断该量化精是否在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不在该范围内,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其接收的用户信号,避免了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给服务基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资源,提高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为了提升回程传输效率,避免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将不必要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本发明的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非服务基站在预测得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后,判断该预测的量化精度是否在服务基站实际可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该预测的量化精度不在服务基站实际可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根据所述量化精度进行量化处理得到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预测的量化精度,具体如图9所示,该方法为服务基站侧的方法,包括:
901、非服务基站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非服务基站在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时,可以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传输该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将不再赘述。而此处的非服务基站可以是天线节点和/或基站。其中,所述实际信道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SINR,关于SINR的描述,可以参考附图1中的步骤101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将不再赘述。
902、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的描述可以参考附图1中步骤102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903、所述非服务基站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说明只要非服务基站按照该量化精度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服务基站便可以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因此实施基站间协作,则执行步骤904;若所述量化精度不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说明目前的信号状况非常差,即使非服务基站根据该量化精度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也不能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因此基站间无需协作,则执行步骤905。
其中,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为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实际所需的量化精度,其取值为一经验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904、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设备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结束本次信号传输的流程。
905、所述非服务基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即不进行基站间的协作,结束本次信号传输的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服务基站在获取量化精度后,先判断该量化精是否在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不在该范围内,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其接收的用户信号,避免了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给服务基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资源,提高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可选的,当所述非服务基站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之后,所有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的非服务基站可以将其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给服务基站,进一步的,也可以由服务基站从所述满足需求的非服务基站中选取一定数量的非服务基站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当由服务基站从所述满足需求的非服务基站中选取一定数量的非服务基站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时,非服务基站可以将所述量化精度和/或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中的实际信道质量发送给服务基站,以便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和/或非服务基站的信道质量,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也就是说确定出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之后,可以由所述服务基站向确定的非服务基站发送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接收到的用户信号的通知消息,接收到该通知消息的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预测的量化精度对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从而避免了非服务基站的信号质量较差或者量化精度较大,可能导致公共解码装置即使接收到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用户信号,也不能成功解码,从而导致回程资源浪费的问题。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和/或非服务基站的信道质量,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的具体描述,具体可以包括:
若根据所述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包括: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选取量化精度低于预定量化精度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其中,所述预定量化精度门限为一经验值,该值的设定的原则为在保证服务基站能够成功解码的基础上,尽量节省回程传输资源;或者
若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包括: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其中,所述预定质量门限为一经验值,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表明该非服务基站的信道质量比较好,对传输信号的干扰较小,传输的信号比较好,从而提高了服务基站解码成功的概率;或者
若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所述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包括: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所述量化精度,选取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并且量化精度低于预定量化精度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上述的预定质量门限和预定量化精度门限如上所述,此处将不再赘述。
进一步可选的,为使该非服务基站或服务基站预测的量化精度更准确,可以在所述非服务基站或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后,对所述量化精度进行调整;其调整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通过调整量化精度使得传输达到所述特定参数的目标值。其中,此处的特定参数可以为初始误块率IBLER,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所述量化精度使得用户传输IBLER达到10%或20%,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特定参数还可以为其他参数,只要通过该参数对量化精度的调整后,使得量化精度更准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该特定参数不进行限制。在得到调整后的量化精度后,该非服务基站可以直接根据该调整后的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也可以进一步的先确定该调整后的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确定该调整后的量化精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则根据该调整后的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此处将不再赘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时,图6对应的实施例和图8对应的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可也以结合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另外图7对应的实施例和图9对应的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又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服务基站,该非服务基站可以为天线节点和/或基站,如图10所示,该非服务基站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001、第一获取单元1002、第一预测单元1003、第一量化单元1004和第一发送单元1005。
第一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用户发送的信号称为用户信号。
第一获取单元1002,用于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在该第一接收单元1001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时,该获第一取单元1002可以获取传输该用户信号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002可以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传输该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其中,所述实际信道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传输该用户信号的信道SINR;关于SINR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图1中的步骤101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将不再赘述。
第一预测单元1003,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1002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成功解码该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一量化单元10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单元1003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第一发送单元1005,用于将所述第一量化单元1004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以使得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其中,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为频域信号时,所述第一量化单元1004根据其预测的量化精度,对该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时,可以是对时域信号进行量化处理,也可以是对频域信号进行量化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例如,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为频域信号时,所述第一量化单元1004还用于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该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05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为时域信号时,所述第一量化单元1004用于根据其预测的量化精度对该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05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之前进行傅里叶变。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该第一预测单元1003包括:第一计算模块10031和第一确定模块10032。
当所述实际信道信息包括所述信道的信干噪比时,所述第一计算模块10031,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中包含的所述信干噪比与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信干噪比,得到信干噪比差值或信干噪比比值;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32,用于根据量化精度等级和所述第一计算模块10031得到的所述信干噪比差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差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或者用于根据量化精度等级和所述信干噪比比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比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基站可以不用非服务基站的协作也可以实现用户信号的成功解码;为了节省回程传输资源,避免服务基站不用非服务基站的协作也可以实现用户信号的成功解码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仍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非服务基站,即对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协作。如图12所示,该非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二预测单元1006。
第二预测单元1006,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002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之后,根据调制编码信息和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所述第一预测单元1003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预测单元1006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时,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预测单元1006包括:第二计算模块10061、获取模块10062、比较模块10063、判断模块10064和第二确定模块10065。
第二计算模块10061,用于根据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获取所述非服务基站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模块1006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计算模块10061获取的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比较模块10063,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10062获取的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与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中包含的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进行比较,得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判断模块10064,用于判断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是否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第二确定模块10065,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10064判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时,则定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其中,所述预定阶数差值门限为一经验值,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由于信道环境非常恶劣,即使非服务基站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服务基站也无法成功解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使得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浪费了一定的回程传输的资源,降低了回程传输效率。为了提升回程传输效率,避免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将不必要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如图14所示,该非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1007。
第一判断单元1007,用于在所述第一预测单元1003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所述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07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量化单元100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单元1003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05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07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05不向服务基站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即不进行基站间的协作。
进一步可选的,为使该非服务基站预测的量化精度更准确,可以在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后,对所述量化精度进行调整,如图15所示,该非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一调整单元1008。
第一调整单元1008,用于在所述第一预测单元1003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所述特定参数可以为初始误块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还可以为其他的特定参数值。
进一步,可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非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1009。
第二发送单元1009,用于在所述第一预测单元1003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将所述获取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在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时,图12记载的技术方案、图14记载的技术方案以及图15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当两者结合使用时,各功能单元的描述可参图12、图14及图15中相应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将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公共解码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处理单元1101。
处理单元1101,用于根据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以及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进一步的,当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时,如图18所示,该公共解码装置还包括:第五接收单元1102。
第五接收单元110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进一步的,当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如图19所示,该公共解码装置还包括:第六接收单元1103。
第六接收单元1103,用于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解码装置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所述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向所述确定的非服务基站发送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通知消息,以便接收到该通知消息的非服务基站,根据其预测的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处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
其中,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时,包括: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选取量化精度低于预定量化精度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或者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或者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所述量化精度,选取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并且量化精度低于预定量化精度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如图20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基站1201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1202,所述服务基站包含公共解码装置。
所述非服务基站1202,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1201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1201。
所述服务基站120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1102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12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非服务基站12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12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如图21所示,该系统包括:公共解码装置1301、服务基站1302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1303。
所述服务基站1302,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1302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1301;
所述非服务基站1303,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1302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1301。
所述公共解码装置1301,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1302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服务基站13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1303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进行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1303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非服务基站1303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服务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是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信号信道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非服务基站获取适合的量化精度,那么针对于对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可采用较低的量化精度对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容量,从而提升回程传输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先根据MCS信息和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只有到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用户信号成功解码时,才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避免了服务基站能够成功解码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仍然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的操作,节省了一定的回程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服务基站在获取量化精度后,先判断该量化精是否在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不在该范围内,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其接收的用户信号,避免了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给服务基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资源,提高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的又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可以为具有解码功能的基站,即包含公共解码装置的基站;也可以为没有解码功能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如图22所示,包括:第二接收单元1401、第二获取单元1402、第三预测单元1403和第三发送单元1404。
第二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第二获取单元1402,用于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第三预测单元1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1402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三发送单元1404,用于将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3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进一步的,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基站可以不用非服务基站的协作也可以实现用户信号的成功解码;为了节省回程传输资源,避免服务基站不用非服务基站的协作也可以实现用户信号的成功解码的情况下,仍要求非服务基站对其进行协作,如图23所示,该服务基站还包括:解码单元1405。
解码单元1405,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4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解码;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1402还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1405对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4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解码不成功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进一步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由于信道环境非常恶劣,即使非服务基站将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服务基站也无法成功解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使得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浪费了一定的回程传输的资源,降低了回程传输效率。为了提升回程传输效率,避免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将不必要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如图24所示,该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1406。
第二判断单元1406,用于在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3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判断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3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所述第三发送单元1404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406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时,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非服务基站。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信道质量不好的非服务基站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使的所述非服务基站即使接收到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用户信号,也不能成功解码,导致回程资源的浪费;如图25所示,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407。
第一确定单元1407,用于在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406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后,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中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所述第三发送单元1404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407确定的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所述量化精度。
进一步,为使该非服务基站预测的量化精度更准确,可以在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后,对所述量化精度进行调整,如图26所示,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二调整单元1408。
第二调整单元1408,用于在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2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以使得所述量化精度更精确。所述特定参数可以为初始误块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还可以为其他的特定参数值。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时,图23记载的技术方案、图24记载的技术方案、图25记载的技术方案以及图26记载的技术方案,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结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当结合使用时,当两者结合使用时,各功能单元的描述可参图23、图24、图25及图26中相应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将不再赘述。
进一步可选的,当公共解码装置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如图27所示,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1409、译码单元1410和合并解码单元1411。
第三接收单元1409,用于在所述第三发送单元1404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之后,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译码单元14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3预测的量化精度对所述第三接收单元1409接收到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
合并解码单元1411,用于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进一步,可选的,当公共译码装置为独立于所述服务基站的装置时,如图28所示,该服务基站还包括:第二量化单元1412和第四发送单元1413。
第二量化单元14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3预测得到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第四发送单元1413,用于将所述第三预测单元1403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和所述第二量化单元1412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以使得便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服务基站,如图29所示,该非服务基站包括:第四接收单元1501、第三量化单元1502和第五发送单元1503。
第四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接收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三量化单元1502,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接收单元1501接收到的量化精度对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第五发送单元1503,用于将所述第三量化单元1502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以使得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如图30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基站1601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1602,所述服务基站包含公共解码装置。
所述服务基站160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1601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1602。
所述非服务基站1602,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接收所述服务基站1301发送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非服务基站16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信息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1601。
所述服务基站1601还用于,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1602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16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非服务基站16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1601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如图31所示,该系统包括:公共解码装置1701、服务基站1702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1703。
所述服务基站1702,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1702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1703;并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服务基站17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1701。
所述非服务基站1703,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接收所述服务基站1702发送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非服务基站1703接收到的用户信号信息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1701;
所述公共解码装置1701,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1702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服务基站17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1703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进行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1703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非服务基站1703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1702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服务基站、非服务基站以及信号传输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具体交互过程和实现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参考图1至图9中的相应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信道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使服务基站获取适合的量化精度,那么针对于对量化精度要求低的信号可采用较低的量化精度对用户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回程传输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容量,从而提升回程传输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服务基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后,先对其接收到用户信号进行解码,当解码不成功时才根据传输该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并将该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避免了服务基站能够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情况下,仍然向非服务基站发送量化精度,使非服务基站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传输的资源。
进一步的,当服务基站确定需要向非服务基站发送其预测的量化精度时,先根据该预测的量化精度和非服务基站实际信道信息确定向其发送量化精度的非服务基站,只有接收到该量化精度的非服务基站才向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避免了信道质量不好的非服务基站将不可用的用户信号发送给服务基站,节省了回程资源,进一步的提高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基站预测得到量化精度后,先判断该量化精是否在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的量化精度范围内,若不在该范围内,则不向服务基站发送其接收的用户信号,避免了在信道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非服务基站发送不必要的用户信息给服务基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回程资源,提高了回程传输的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6)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所述非服务基站为与所述用户的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基站;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信道信息包括信道的信干噪比;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中包含的信干噪比与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信干噪比,得到信干噪比差值或信干噪比比值;
根据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和所述信干噪比差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差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和所述信干噪比比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比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和所述非服务基站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
若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和所述非服务基站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所述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包括: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获取所述非服务基站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
将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与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中包含的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进行比较,得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
判断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是否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
若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则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
若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则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中的实际信道质量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通过调整量化精度使得传输达到所述特定参数的目标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参数为初始误块率。
9.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基站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信道信息包括信道的信干噪比;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中包含的信干噪比与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信干噪比,得到信干噪比差值或信干噪比比值;
根据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和所述信干噪比差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差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和所述信干噪比比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比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解码;
若对所述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解码不成功,则执行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后续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
若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则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非服务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中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所述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非服务基站包括:向选取的非服务基站发送所述量化精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基站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通过调整量化精度使得传输达到所述特定参数的目标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参数为初始误块率。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
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在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量化精度和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
18.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服务基站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接收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预测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将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19.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解码装置根据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以及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时,所述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是根据接收的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得到的;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解码装置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所述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向所述确定的非服务基站发送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通知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选取量化精度低于预定量化精度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或者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或者
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所述量化精度,选取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并且量化精度低于预定量化精度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24.一种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第一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所述服务基站为与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服务基站;
第一量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预测到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量化单元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预测的量化精度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一个独立的装置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际信道信息包括所述信道的信干噪比时,所述第一预测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中包含的所述信干噪比与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信干噪比,得到信干噪比差值或信干噪比比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得到的所述信干噪比差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差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或者用于根据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和所述信干噪比比值,确定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其中,所述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信干噪比比值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预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之后,根据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是否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
所述第一预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预测单元预测到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时,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测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获取所述非服务基站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获取的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与服务基站调制编码信息中包含的适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进行比较,得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是否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的阶数差值大于预定阶数差值门限时,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不能够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成功解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测单元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所述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
所述第一量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将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的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测单元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通过调整量化精度使得传输达到所述特定参数的目标值。
31.一种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第三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预测单元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以使得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解码;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解码不成功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预测单元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判断所述量化精度是否在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时,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非服务基站。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定所述量化精度在所述预设的量化精度范围内后,根据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选取所述非服务基站的实际信道信息中实际信道质量大于预定质量门限的非服务基站,作为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所述量化精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预测单元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之后,根据特定参数的目标值调整所述量化精度,通过调整量化精度使得传输达到所述特定参数的目标值。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当公共解码装置为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将所述量化精度发送给非服务基站之后,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译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第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
合并解码单元,用于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当公共译码装置为独立于所述服务基站的装置时,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
第二量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预测单元预测得到的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预测单元预测的所述量化精度和所述第二量化单元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
38.一种非服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其接收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所述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第三量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量化精度对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量化单元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发送给公共解码装置,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
39.一种公共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服务基站接收的用户信号、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非服务基站对其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后的用户信号以及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其中,所述非服务基站进行所述量化处理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或者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公共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时,还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和根据所述量化精度量化后的用户信号;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公共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解码装置为独立的装置或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还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的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
42.根据权利要求39或41所述的公共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解码装置所述服务基站的一个功能模块时,所述服务基站用于,
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传输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所述量化精度为所述非服务基站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所述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和/或量化精度,确定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非服务基站;
向所述确定的非服务基站发送向所述公共解码装置发送量化后的用户信号的通知消息。
43.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1至36中的任一项所述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如权利要求38所述非服务基站。
44.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9或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公共解码装置、如权利要求31至35、以及权利要求37中的任一项所述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如权利要求38所述非服务基站。
45.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如权利要求24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服务基站;
所述服务基站,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接收所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所述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进行译码,得到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非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和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得到增益后的用户信号。
46.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9至42所述的公共解码装置、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基站间协作的如权利要求24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服务基站;
所述服务基站,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信号,并获取传输所述用户信号的实际信道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信道信息以及预设的信道信息与量化精度的对应关系,预测服务基站成功解码用户信号所需的量化精度;根据所述量化精度对所述服务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将所述量化后的用户信号和量化精度发送给所述公共解码装置。
CN201010282012.XA 2010-09-15 2010-09-15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Active CN102404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2012.XA CN102404787B (zh) 2010-09-15 2010-09-15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PCT/CN2011/074954 WO2011137849A1 (zh) 2010-09-15 2011-05-31 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2012.XA CN102404787B (zh) 2010-09-15 2010-09-15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4787A true CN102404787A (zh) 2012-04-04
CN102404787B CN102404787B (zh) 2014-07-09

Family

ID=44903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2012.XA Active CN102404787B (zh) 2010-09-15 2010-09-15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4787B (zh)
WO (1) WO20111378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5876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系统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200A (zh) * 2008-10-29 2010-06-09 美国博通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处理信号的方法和信号处理系统
CN101789811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1807973A (zh) * 2010-03-19 2010-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用于单用户多基站协作系统的低反馈量码本的形成方法
EP2219298A1 (en) * 2009-02-12 2010-08-18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quantized channel v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200A (zh) * 2008-10-29 2010-06-09 美国博通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处理信号的方法和信号处理系统
CN101789811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基站
EP2219298A1 (en) * 2009-02-12 2010-08-18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quantized channel vector
CN101807973A (zh) * 2010-03-19 2010-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用于单用户多基站协作系统的低反馈量码本的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5876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系统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37849A1 (zh) 2011-11-10
CN102404787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535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干渉軽減のために負荷指示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JP5299769B2 (ja) 無線システム、送信機、送信電力決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36298B2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干渉制御方法
US8711813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626588A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2754479A (zh) 在通信系统中分配通信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21800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and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during movement of base station
EP2993936B1 (en) Adaptive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for backhaul
EP3127377B1 (en) A method to save energy for mobile terminals in wireless network
KR20110101318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간섭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260847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modulating data
CN111418222A (zh) 降低通信装置功耗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通信装置
EP3425807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380798B (zh) 基于共享认证标签的非正交多址认证系统及参数优化方法
CN102404787B (zh)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9769258B (zh) 基于安全urllc通信协议的资源优化方法
CN101729121A (zh) 一种混合中继方法及其中继站
CN103929213A (zh) 通信模式转换方法以及装置
EP2701417B1 (en) Method fo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CN116349370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966348B (zh) 一种参考信息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449676B1 (en) Coverage extens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KR2016002262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낮은 복잡도로 복호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01662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수신신호 복호화 방법
CN112751647A (zh) 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