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759A -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4759A
CN102404759A CN2010102853640A CN201010285364A CN102404759A CN 102404759 A CN102404759 A CN 102404759A CN 2010102853640 A CN2010102853640 A CN 2010102853640A CN 201010285364 A CN201010285364 A CN 201010285364A CN 102404759 A CN102404759 A CN 102404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rab
denb
eps bearer
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53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4759B (zh
Inventor
陈思
奚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853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47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7612 priority patent/WO20120344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4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4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复用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同一条UE的EPS bearer复用到同一条RN的EPS bearer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中继节点/施主基站管理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其中,中继节点(或者施主基站)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给施主基站(或者中继节点)。所述复用关系由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共同指示。本发明可实现同一条UE EPS bearer复用到同一条RN EPS bearer上,复用方式更为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有一些地区由于地形或者环境原因无法进行普通基站的有线骨干网络连接,或者对一些覆盖死角或热点地区有临时性的无线覆盖需求,但架设有线连接的基站设备成本较高。对于这些无线覆盖需求,通常可以采用中继(Relay)设备来解决。如图1所示,Relay设备与现有网络基站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并对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服务,从而实现覆盖范围扩展,减少覆盖死角,转移热点地区负载等目的。
无线中继是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所支持的技术之一。在LTE-A中,与中继节点(Relay Node,RN)进行无线连接的基站称为施主基站(DeNB,Donor eNB),DeNB和RN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其空中接口称为Un接口。RN和UE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其空中接口称为Uu接口。RN对于其服务的UE充当一个基站的角色,而对于其DeNB则充当一个UE的角色。下行数据先到达DeNB,然后再传递给RN,RN再传输至UE,上行则反之。
引入RN后,RN的演进分组系统承载(EPS bearer)业务架构如图2所示,其中,Un承载(Un bearer)、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承载(E-RAB)、EPS bearer是一一对应的。Un bearer指的是在Un接口的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relay小区的UE的EPS bearer业务架构如图3所示,Uu承载(Uu bearer)、E-RAB、EPS bearer是一一对应的。Uu bearer指的是在Uu接口的DRB。因为RN需为所辖UE提供backhaul link,因此RN的部分EPS bearer需要承载UE的EPS bearer。而在考虑到DeNB对RN的空口资源管理方式基本与当前技术中对UE资源管理相同,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DeNB在Un接口管理的RN空口承载数量会少于RN在Uu接口管理的UE空口承载数量。因此RN的EPS bearer会承载多于一条的UE的EPS bearer,即复用RN的EPS bearer。因为LTE系统中,一条EPS bearer可同时服务于上行及下行业务,而在业务的上下行方向,分别由RN和DeNB这两个节点执行将UE的EPS bearer复用到RN的EPS bearer的操作。为了保证当前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架构以及UE的业务体验,RN和DeNB需要保证将同一条UE的EPS bearer复用到同一条RN的EPS bearer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用于实现将同一条UE的EPS bearer复用到同一条RN的EPS bearer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或者施主基站(DeNB)管理用户设备(UE)的演进分组系统承载(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
所述RN或者所述DeNB根据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信息确定所述复用关系,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质量(QoS)参数、QoS等级标识(QCI)。
所述复用关系通过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来共同指示。
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承载(E-RAB)标识、EPS bearer标识(eps-BearIdentity);
进一步地,RN管理所述复用关系时,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还包括: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u接口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n接口的DRB标识、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EPS bearer标识(eps-BearIdentity)。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UE的EPS bearer建立的过程中,所述RN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DeNB;
在UE的EPS bearer建立的过程中,所述DeNB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RN;
在UE的EPS bearer修改的过程中,所述RN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DeNB;
在UE的EPS bearer修改的过程中,所述DeNB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RN。
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1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所述S1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建立流程信令、E-RAB修改流程信令、初始上下文建立流程信令。
所述RRC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N专用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N专用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N Reconfiguration)。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系统,包括RN、DeNB,RN或DeNB管理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
所述复用关系通过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来共同指示;
所述RN或者所述DeNB根据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信息确定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之间的复用关系,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QoS参数、QCI。
本发明中,RN或DeNB通过控制信令管理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bearer的复用关系,从而实现同一条UE EPS bearer复用到同一条RN EPS bearer上,且复用方式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无线中继技术的网络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RN的EPS bearer架构示意图;
图3是relay小区的UE的EPS bearer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S1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RRC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S1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RRC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S1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RRC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示意图(S1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示意图(RRC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示意图(S1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示意图(RRC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示意图(S1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示意图(RRC信令携带复用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中继节点(RN)或者施主基站(DeNB)通过控制信令管理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同一条UE EPS bearer复用到同一条RN EPS bearer上,并且复用方式更为灵活。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可由DeNB管理所述复用关系,也可由RN管理所述复用关系。实施例一、二和三描述的是DeNB管理复用关系的流程,实施例四、五和六描述的RN管理复用关系的流程。
方案一、由RN管理所述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的技术方案中,RN指示DeNB新增或者修改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指的是携带指示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所述S1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建立响应消息、E-RAB修改响应消息、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指示DeNB删除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是E-RAB释放命令消息。
指示DeNB新增或者修改所述复用关系的RRC信令指的是携带指示所述复用关系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指示DeNB删除所述复用关系的RRC信令是指示释放/删除所述Un bearer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所述复用关系由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共同指示。其中,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u bearer标识(如DRB标识、逻辑信道标识)、与所述UE的EPS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如:E-RAB ID、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简称TEID))、UE的EPS bearer标识(eps-BearIdentity)。
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n bearer的标识(如DRB标识、逻辑信道标识)、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如:E-RAB ID、TEID)、RN的EPS bearer标识(如:eps-BearIdentity)。
方案二、由DeNB管理所述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的技术方案中,DeNB指示RN新增或者修改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指的是携带指示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所述携带指示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修改请求消息、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指示RN删除所述复用关系的S1信令是E-RAB释放命令消息。
指示RN新增或者修改所述复用关系的RRC信令指的是携带指示所述复用关系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指示RN删除所述复用关系的RRC信令是指示释放/删除所述Un bearer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所述复用关系由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共同指示。其中,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如:E-RAB ID、TEID),UE的EPS bearer标识(如:eps-BearIdentity)。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RN的EPSbearer一一对应的Un bearer的标识(如DRB标识、逻辑信道标识)、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如:E-RAB ID、TEID)、RN的EPSbearer标识(如:eps-BearIdentity)。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方案二新增Uu bearer的场景,具体流程参照图4和图5所示;
步骤101:UE的MME(UE’s MME)发送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SETUP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建立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UE’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接口接入点标识(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TEID)。
步骤102:DeNB根据所述S1 AP ID判断出是建立relay小区的UE相关的E-RAB,DeNB确定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与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103:DeNB通知RN新增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且本发明不限定所述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步骤103a:DeNB转发步骤101中的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 SETUPREQUEST)给RN,用于请求建立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TEID)。
步骤103b: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给RN,其中携带Un bearer的标识。
在所述步骤103a或103b中,DeNB把所述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传递给RN,即DeNB通过建立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建立请求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把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发送给RN。由于DeNB已知UE的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的QoS参数,又知道DeNB和RN之间有哪些Un bearer以及这些Un bearer可以承载什么样QoS的业务,因此DeNB可以判断UE的E-RAB应该由哪个Un bearer来承载,例如根据QoS进行判断即可。
DeNB(本地的RN’s P-GW)根据QoS参数判断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是否复用到已建立的Un bearer。如果复用到已建立的Un bearer且不需要修改已建立的Un bearer,则步骤103b是可选的步骤。如果复用到已建立的Un bearer且需要修改已建立的Un bearer,则步骤103b用于修改Unbearer。如果复用到新建立的Un bearer,则步骤103b用于新增Un bearer。
在修改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1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Upda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
在新增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1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Crea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 SETUP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建立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TEID)。
步骤104:通过以上步骤,RN获得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和Unbearer的复用关系,并保留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进一步地,RN可得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105~步骤106:RN通过反馈消息对新增所述复用关系进行确认;
例如:步骤103a中DeNB通过E-RAB建立请求消息发送所述复用关系给RN,RN则通过E-RAB建立响应消息发送确认信息给DeNB。再如:步骤103b中DeNB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发送所述复用关系给RN,RN则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确认信息给DeNB。
可选的,RN通过所述确认信息把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发送给DeNB。
除此之外,方案二中新增Uu bearer的场景还可以是:在UE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中,DeNB还通过S1信令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INITIALCONTEXT SETUP REQUEST)携带复用关系给RN。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方案二修改Uu bearer的场景具体流程参照图6和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称之为E-RAB a)与Un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a)已经建立复用关系,并且RN已知所述复用关系。RN获得所述复用关系的方法参见实施例一或四或五。
步骤201:UE’s 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E-RAB a。其中携带UE’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E-RAB a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
步骤202:DeNB根据所述S1 AP ID或者E-RAB ID判断是修改relay小区的UE相关的E-RAB,则DeNB确定所述E-RAB a与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
步骤203:DeNB通知RN修改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且本发明不限定所述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步骤203a:DeNB转发步骤201中的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REQUEST)给RN,用于请求修改E-RAB 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E-RAB 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
步骤203b: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给RN。
在所述步骤203a或203b中,DeNB把E-RAB a和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传递给RN,即DeNB通过修改E-RAB a的E-RAB修改请求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把E-RAB a和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发送给RN。
步骤204:在RN收到的E-RAB a和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与本地保留的复用关系不同(例如本地是E-RAB a和Un bearer a的复用关系)的情况下,RN先删除本地保留的复用关系(E-RAB a和Un bearer a的复用关系),保留收到的复用关系(E-RAB a和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
DeNB(本地的RN’s P-GW)根据QoS参数判断所述修改后的E-RAB a是否依然复用到Un bearer a。如果复用到Un bearer a且不需要修改所述Un bearera,则步骤203b是可选的步骤。如果复用到Un bearer a且需要修改所述Un bearera,则步骤203b用于修改Un bearer a。如果复用到其它已建立的Un 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b)且不需要修改所述Un bearer b,则步骤203b用于以下至少之一:修改复用关系、修改Un bearer b、修改Un bearer a、删除Un bearer a。如果复用到其它未建立的Un 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b),则步骤203b用于以下至少之一:修改复用关系、新增Un bearer b、修改Un bearer a、删除Un bearera。
步骤203b用于修改复用关系指的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携带E-RAB a与不同于Un bearer a的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在修改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2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Upda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
在新增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2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Crea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 SETUP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建立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TEID)。
在删除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2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Dele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 RELEASE COMMAND)给DeNB,用于请求释放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ID)。
通过以上步骤,RN获得E-RAB a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进一步地,RN可得与E-RAB a一一对应的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如果通过上述步骤RN没有获得复用关系,表示修改后的E-RAB a与Unbearer a的复用关系不变,即修改后的E-RAB a与Un bearer a保持复用关系。
步骤205~步骤206:RN通过反馈消息对修改所述复用关系进行确认。
例如:步骤203a中DeNB通过E-RA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所述复用关系给RN,RN则通过E-RAB修改响应消息发送确认信息给DeNB。再如:步骤203b中DeNB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发送所述复用关系给RN,RN则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确认信息给DeNB。
可选的,RN通过所述确认信息把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发送给DeNB。
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包括E-RAB相关的标识和Un bearer相关的标识。其中,
E-RAB相关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的标识。
Un bearer相关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n bearer的标识、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的标识、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的标识。
其中,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EPS承载标识(eps-BearerIdentity)。E-RAB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 ID、TEID。Un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RB标识(drb-Identity)、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ChannelIdentity)。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方案二删除Uu bearer的场景,如图8和图9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与Un bearer已经建立复用关系,并且RN已知所述复用关系。RN获得所述复用关系的方法参见实施例一或二或四或五。
步骤301:UE’s MME发送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 RELEASECOMMAND)给DeNB,用于请求释放与所述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UE’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 a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
步骤302:DeNB根据所述S1 AP ID或者E-RAB ID判断是释放relay小区的UE相关的E-RAB,DeNB确定所述E-RAB与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303:DeNB通知RN删除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且本发明不限定所述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步骤303a:DeNB转发步骤301中的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RELEASE COMMAND)给RN,用于请求释放所述E-RA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
步骤303b: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给RN。
DeNB(本地的RN’s P-GW)判断删除所述E-RAB是否影响与所述E-RAB存在复用关系的Un bearer。如果不需要修改所述Un bearer,则步骤303b用于删除复用关系或者无步骤303b。如果需要修改所述Un bearer,则步骤303b用于以下至少之一:删除复用关系、修改Un bearer。如果需要删除所述Un bearer,则步骤303b用于以下至少之一:删除复用关系、删除Un bearer。
步骤304:RN收到以下至少之一则删除保留的所述E-RAB和所述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指示释放所述E-RAB的消息(如E-RAB释放命令消息);
指示删除所述Un bearer的消息(如用于删除所述Un bearer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指示删除所述复用关系的消息(如用于删除所述复用关系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步骤303b用于删除复用关系指的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所述E-RAB的相关标识。
E-RAB相关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Uu bearer的标识。
其中,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eps-BearerIdentity。E-RAB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 ID、TEID。Un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rb-Identity、logicalChannelIdentity。
在修改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3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Upda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
在删除Un bearer的情况下,在步骤303b之前,DeNB(本地RN’sS-GW/P-GW)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Delete Bearer Request)给RN’s MME,从而RN’s MME发送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 RELEASE COMMAND)给DeNB,用于请求释放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RN’s MME与DeNB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ID)。
通过以上步骤,RN删除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进一步地,RN删除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305~步骤306:RN通过反馈消息对删除所述复用关系进行确认。
例如:步骤303a中DeNB通过E-RAB释放命令消息指示RN删除所述复用关系,RN则通过E-RAB释放响应消息发送确认信息给DeNB。再如:步骤303b中DeNB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RN删除所述复用关系,RN则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确认信息给DeNB。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方案一新增Uu bearer的场景,如图10和11所示;
步骤401:DeNB发送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 SETUP REQUEST)给RN,用于请求建立与所述新增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TEID)。
步骤402:RN确定所述E-RAB与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403:RN通知DeNB所述E-RAB与Un bearer的复用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且本发明不限定所述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步骤403a:RN发送E-RAB建立响应消息(E-RAB SETUP RESPONSE)给DeN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建立所述E-RA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TEID)。
步骤403b:RN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 mplete)消息给DeN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或新增Un bearer。
在确定所述E-RAB与已有Un bearer存在复用关系且不需要修改所述已有Un bearer的情况下,本步骤不包括步骤403b。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通知DeNB新增所述复用关系。
在确定所述E-RAB与已有Un bearer存在复用关系且需要修改所述已有Unbearer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403b,步骤4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所述Un bearer。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通知DeNB新增所述复用关系。
在确定所述E-RAB与新增Un bearer存在复用关系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403b,步骤4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新增所述Un bearer。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通知DeNB新增所述复用关系。
在修改(或者新增)Un bearer的情况下,在RN发送所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RN发送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消息(BEARER RESOURCE ALLOCATIONREQUEST)或者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消息(BEARER RESOURCEMODIFICATION REQUEST)给RN’s MME,用于请求修改或者新增与所述Unbearer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
RN’s MME修改或者新增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后,RN’s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或者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 SETUP 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或者新增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
DeNB修改或新增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后,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给RN,用于请求修改(或者新增)所述Un bearer。
RN修改或新增所述Un bearer后,执行所述步骤403b,即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给施主DeNB,用于通知施主DeNB已成功修改或新增Unbearer。
步骤404:DeNB保留E-RAB a和Un bearer a的复用关系;
通过以上步骤,DeNB获得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进一步地,DeNB可得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除此之外,方案一中新增Uu bearer的场景还可以是:在UE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中,RN还可以通过S1信令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INITIALCONTEXT SETUP RESPONSE)携带复用关系给DeNB。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方案二修改Uu bearer的场景,如图12和1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称之为E-RAB a)与Un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a)已经建立复用关系,并且RN已知所述复用关系。RN获得所述复用关系的方法参见实施例一或二或四。
步骤501:DeNB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给RN,用于请求修改E-RAB a。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E-RAB a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QoS参数)。
步骤502:RN确定E-RAB a与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503:DeNB通知DeNB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且本发明不限定所述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步骤503a:RN发送E-RAB修改响应消息(E-RAB MODIFY RESPONSE)给DeN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E-RAB a。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E-RAB a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
步骤503b:RN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 mplete)消息给DeN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或新增Un bearer。
在确定E-RAB a与Un bearer a存在复用关系且不需要修改Un bearer a的情况下,本步骤不包括步骤503b。可选的,RN通过所述E-RAB修改响应消息把所述复用关系通知给DeNB。
在确定E-RAB a与Un bearer a存在复用关系且需要修改Un bearer a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503b,步骤5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Un bearer a。可选的,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把所述复用关系通知给DeNB。
在确定E-RAB a与已有Un 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b)存在复用关系且不需要修改Un bearer b的情况下,本步骤不包括步骤503b。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通知DeNB修改复用关系。
在确定E-RAB a与已有Un 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b)存在复用关系且需要修改Un bearer b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503b,步骤5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Un bearer b。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通知DeNB修改复用关系。
在确定E-RAB a与新增Un bearer(称之为Un bearer b)存在复用关系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503b,步骤5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新增Un bearer b。RN通过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通知DeNB修改复用关系。
在上述修改复用关系的步骤中,修改复用关系指的是所述E-RAB建立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E-RAB a和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DeNB收到所述消息删除E-RAB a和Un bearer a的复用关系,保留E-RAB a和Un bearer b的复用关系。
在修改(或者新增)Un bearer的情况下,在RN发送所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RN发送承载资源分配请求消息BEARER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或者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消息BEARERRESOURCE MODIFICATION REQUEST给RN’s MME,用于请求修改或者新增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RN’s 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或者E-RAB建立请求消息E-RAB SETUPREQUEST)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或者新增)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给RN,用于请求修改(或者新增)所述Un bearer。
通过以上步骤,DeNB获得E-RAB a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进一步地,DeNB可得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如果通过上述步骤RN没有获得复用关系,表示修改后的E-RAB a与Unbearer a的复用关系不变,即修改后的E-RAB a与Un bearer a保持复用关系。
在实施例四、实施例五中,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包括E-RAB相关的标识和Un bearer相关的标识。其中,
E-RAB相关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Uu bearer的标识。
Un bearer相关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n bearer的标识,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的标识,与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的标识。
其中,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eps-BearerIdentity。E-RAB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 ID、TEID。Un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rb-Identity、logicalChannelIdentity。Uu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rb-Identity、logicalChannelIdentity。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方案一删除Uu bearer的场景,如图14和1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与Un bearer已经建立复用关系,并且RN已知所述复用关系。RN获得所述复用关系的方法参见实施例一或二或四或五。
步骤601:DeNB发送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 RELEASECOMMAND)给RN,用于请求释放与所述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
步骤602:RN确定所述E-RAB与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603:RN通知DeNB删除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且本发明不限定所述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步骤603a:RN发送E-RAB释放响应消息(E-RAB RELEASE RESPONSE)给DeN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释放所述E-RAB。其中携带DeNB与RN之间建立的S1连接的S1 AP ID、所述E-RAB的相关信息(如E-RAB ID)。
步骤603b:RN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给DeNB。
在不影响所述Un bearer的情况下,本步骤不包括步骤603b。RN通过所述E-RAB释放响应消息通知DeNB删除所述复用关系。
在需要修改所述Un bearer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6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修改所述Un bearer。RN通过所述E-RAB释放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通知DeNB删除所述复用关系。
DeNB根据指示成功修改所述Un bearer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删除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步骤: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给RN,指示RN修改所述Un bearer(步骤603b之前);DeNB收到RN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其中携带所述E-RAB的相关标识。
E-RAB相关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的标识,与E-RAB一一对应的Uu bearer的标识。
其中,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eps-BearerIdentity。E-RAB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 ID、TEID。Uu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rb-Identity、logicalChannelIdentity。
在需要删除所述Un bearer的情况下,本步骤包括步骤603b,用于通知DeNB已成功删除所述Un bearer。RN通过所述E-RAB释放响应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通知DeNB删除所述复用关系。
在修改(或者删除)Un bearer的情况下,在RN发送所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RN发送承载资源修改请求消息(BEARERRESOURCE MODIFICATION REQUEST)给RN’s MME,用于请求修改或者删除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PS bearer;RN’s MME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E-RAB MODIFY REQUEST)或者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RELEASE COMMAND)给DeNB,用于请求修改或者删除与所述Un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De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给RN,用于请求修改(或者删除)所述Un bearer。
在删除Un bearer的情况下,DeNB还可以在收到指示释放E-RAB的消息(如E-RAB释放命令消息E-RAB RELEASE COMMAND)之后删除与Uu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步骤604:DeNB删除所述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通过以上步骤,DeNB删除与Uu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进一步地,DeNB删除Uu bearer和Un bearer的复用关系。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RN或者所述DeNB根据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信息确定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之间的复用关系。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质量(QoS)参数、QoS等级标识(QCI)。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RN)或者施主基站(DeNB)管理用户设备(UE)的演进分组系统承载(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或者所述DeNB根据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信息确定所述复用关系,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质量(QoS)参数、QoS等级标识(QC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关系通过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来共同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承载(E-RAB)标识、EPS bearer标识(eps-BearIdentity)。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N管理所述复用关系时,
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还包括: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u接口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n接口的DRB标识、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EPS bearer标识(eps-BearIdentity)。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UE的EPS bearer建立的过程中,所述RN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DeNB;
在UE的EPS bearer建立的过程中,所述DeNB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RN;
在UE的EPS bearer修改的过程中,所述RN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DeNB;
在UE的EPS bearer修改的过程中,所述DeNB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R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1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建立流程信令、E-RAB修改流程信令、初始上下文建立流程信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RC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N专用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N专用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N Reconfiguration)。
11.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系统,包括RN、DeNB,其特征在于,
RN或DeNB管理UE的EPS bearer和RN的EPS bearer的复用关系;
所述复用关系通过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来共同指示;
所述RN或者所述DeNB根据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的信息确定所述UE的EPS bearer和所述RN的EPS bearer之间的复用关系,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QoS参数、QC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EPS bearer标识;
所述RN的EPS bearer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n接口的DRB标识、与所述RN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E-RAB标识、EPS bearer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RN管理所述复用关系时,
所述UE的EPS bearer的标识还包括:与所述UE的EPS bearer一一对应的Uu接口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所述复用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UE的EPS bearer建立的过程中,所述RN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DeNB;
在UE的EPS bearer建立的过程中,所述DeNB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RN;
在UE的EPS bearer修改的过程中,所述RN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DeNB;
在UE的EPS bearer修改的过程中,所述DeNB发送携带所述复用关系的控制信令给所述RN。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1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S1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E-RAB建立流程信令、E-RAB修改流程信令、初始上下文建立流程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RRC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N专用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N专用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N Reconfiguration)。
CN201010285364.0A 2010-09-16 2010-09-16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404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5364.0A CN102404759B (zh) 2010-09-16 2010-09-16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7612 WO2012034454A1 (zh) 2010-09-16 2011-07-26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5364.0A CN102404759B (zh) 2010-09-16 2010-09-16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4759A true CN102404759A (zh) 2012-04-04
CN102404759B CN102404759B (zh) 2016-03-02

Family

ID=4583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5364.0A Active CN102404759B (zh) 2010-09-16 2010-09-16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4759B (zh)
WO (1) WO20120344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934A (zh) * 2017-06-28 2017-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承载建立方法和系统
WO2022238246A1 (en) 2021-05-11 2022-11-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Method for relay selection based on composite multi-interface load metric
WO2023006546A1 (en) 2021-07-26 2023-02-0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Method for ue-to-ue relaying resource managem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N2015DN02303A (zh) * 2012-10-05 2015-08-28 Nec Corp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3952A1 (en) * 2000-02-22 2001-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status messag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207893A (zh) * 2006-12-22 2008-06-25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灵活的无线网络
CN101656983A (zh) * 2009-08-27 2010-02-24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增强技术中Un接口承载复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4226B2 (ja) * 2006-01-27 2010-06-16 Kddi株式会社 Ieee802.16を適用した中継局におけるサービス接続識別子の集約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中継局
CN100571211C (zh) * 2007-01-08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复用同一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70157B (zh) * 2007-08-15 2012-09-1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AMBR进行统计复用的e-MBMS系统及其方法
US8743770B2 (en) * 2008-09-10 2014-06-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upport for user equipment multiplexing in relay enhanced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3952A1 (en) * 2000-02-22 2001-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status messag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207893A (zh) * 2006-12-22 2008-06-25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灵活的无线网络
CN101656983A (zh) * 2009-08-27 2010-02-24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增强技术中Un接口承载复用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934A (zh) * 2017-06-28 2017-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承载建立方法和系统
WO2022238246A1 (en) 2021-05-11 2022-11-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Method for relay selection based on composite multi-interface load metric
DE102021204774A1 (de) 2021-05-11 2022-11-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zur Relaisauswahl basierend auf einer Verbundlastmetrik mehrerer Schnittstellen
WO2023006546A1 (en) 2021-07-26 2023-02-0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Method for ue-to-ue relaying resource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34454A1 (zh) 2012-03-22
CN102404759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149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ab handovers
KR101406058B1 (ko) 릴레이 노드를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098676B (zh) 一种实现完整性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833802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JP6177428B2 (ja) 小セルラー基地局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を実現する方法
CN101877860B (zh) 中继节点、服务网关、中继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566685B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JP6844649B2 (ja) 第1の無線局、制御プレーン機能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05228263B (zh)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1730032A (zh)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CN101998554A (zh) 基于移动中继的切换方法和移动无线中继系统
CN102238757B (zh) 一种通过专用数据无线承载进行前转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53217A (zh) 用于将控制消息映射在un接口上的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801822A (zh) 一种本地网关地址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0536477A (zh) 连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16350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stion of control node information
CN106559798A (zh) 一种无线中继方法、无线中继站及无线中继系统
CN102118810B (zh) 一种切换时避免路径转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998449B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2404759B (zh) 一种Un接口的承载复用方法及系统
KR101515101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중계국 모빌리티 관리 장치, 중계국 모빌리티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매체
KR20160043048A (ko) 연결 관리 방법 및 접속 네트워크 요소
CN102378393A (zh) 一种中继节点的非接入层过程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595499A (zh) 一种ue在多个小区建立混合承载的方法
CN103313326A (zh) 一种支持中继切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