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3603A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3603A CN102403603A CN2010102795039A CN201010279503A CN102403603A CN 102403603 A CN102403603 A CN 102403603A CN 2010102795039 A CN2010102795039 A CN 2010102795039A CN 201010279503 A CN201010279503 A CN 201010279503A CN 102403603 A CN102403603 A CN 1024036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docking section
- socket
- insulating body
- power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其中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及与对接部相对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对接部设有第一对接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第一对接面及第一安装面且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一开槽,并且插座电源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开槽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以提供较好的散热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业界通常采用相互配合的公电源连接器与母电源连接器实现电源的传输。当然,在公、母电源连接器相互配合过电的过程中,会有热产生(受导体阻抗影响)。如果这些热量受限在绝缘本体里,绝缘本体内部持续受高温影响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形,严重时会导致安全问题:
1.导体相互接触的部位,材质会有积碳、焦黑、融熔及弹性变异等现象。
2.绝缘本体会有变形、起泡、焦黑融熔、材质变异等情形。
3.客户端若有监控产品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有功能失效(当机)等问题。
2006年2月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6,994,598 B2揭示了一种现有结构的公电源连接器与母电源连接器,其中公电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母电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相互配合时均被封闭在对应的绝缘本体内,导致散热效果不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进行改良以使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突出基部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与第一对接面相对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对接部设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第一安装面且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开槽相互贯通进而使插座电源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开槽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及对接部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为狭长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开槽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设有与第二凹槽贯通且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及延伸出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安装部。
进一步地,对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插座电源端子连通的第一散热槽,并且该第一散热槽进一步延伸并贯穿第一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设有自第一安装面凹陷的安装槽,所述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收容于安装槽内以定位插座电源端子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与第一开槽对齐的若干散热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突出基部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对接面及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基部设有与第一对接面相对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对接部设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对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收容槽连通的第一散热槽,并且该第一散热槽进一步延伸并贯穿第一安装面以与外界空气连通,插座电源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散热槽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及对接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为狭长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第一安装面且与第一凹槽贯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开槽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地,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及插头电源连接器,其中:
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与对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及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对接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第一对接面;
插头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内且与插座电源端子相配合的插头电源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包括第二对接面、第二安装面及自第二对接面凹设且用以收容插座绝缘本体的收容腔;
所述插座绝缘本体的对接部设有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对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收容槽连通的第一散热槽,并且该第一散热槽进一步延伸并贯穿第一安装面;所述插头绝缘本体设有与收容腔连通且贯穿第二安装面的第二散热槽,并且第一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及延伸出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安装部;所述插头电源端子包括延伸入收容腔内且夹持于弹性接触臂之间的第二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安装部。
进一步地,在对接部的长度区间内,第二散热槽位于第一散热槽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且贯穿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开槽;所述插头绝缘本体设有贯穿第二对接面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第二开槽前后对齐且相互贯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中,插座电源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开槽、或者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散热槽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提高了热量与外界空气的对流,进而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使插座绝缘本体不会有变形、起泡、焦黑融熔、材质变异等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插座电源连接器与插头电源连接器相互分离。
图4为本发明插座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插座电源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插座电源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插座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插头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插头电源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沿第一剖面的立体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沿第二剖面的立体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沿第三剖面的立体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沿第四剖面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组件300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电源连接器100及插头电源连接器200。
请参照图3至图7所示,插座电源连接器100包括插座绝缘本体1、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插座电源端子2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1上且用以定位插座电源端子2的定位块3。
所述插座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及突出基部11的对接部12。所述基部11设有顶壁111、底壁112、前表面113及与前表面113相对的第一安装面114。所述对接部12是自基部11的前表面113一体向前延伸而成,且对接部12相对于基部11呈收缩状。所述对接部12包括上表面121、下表面122、第一侧面120a、第二侧面120b及第一对接面123,其中,第一、第二侧面120a、120b垂直于上、下表面121、122,第一对接面123均垂直于第一、第二侧面120a、120b及上、下表面121、122。基部11的顶壁111及底壁112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位于对接部12上、下表面121、122的外侧,即,基部11的顶壁111高于对接部12的上表面121,基部11的底壁112向下突出对接部12的下表面122。所述插座绝缘本体1设有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2的若干收容槽124及在横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收容槽124之间的第一开槽125。所述第一开槽125贯穿第一安装面114以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一开槽12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所述对接部12的上、下表面121、122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散热槽126(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上、下表面121、122均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散热槽126),其中,第一散热槽126与对应的收容槽124连通。请参图5所示,所述第一散热槽126进一步凹入基部11的顶壁111及底壁112内以扩大第一散热槽126的尺寸,进而形成更宽敞的散热空间。所述对接部12的上、下表面121、122对应位置形成的第一散热槽126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请参图4所示,所述第一散热槽126均未向前贯穿第一对接面123,其目的在于保证插座绝缘本体1具备足够的强度用以安装插座电源端子2。
另外,请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对接部12包括自第一对接面123凹设的若干凹槽127。所述凹槽127包括若干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的第一凹槽128及第二凹槽129。所述第一凹槽128为狭长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128至少贯穿对接部12的上、下表面121、122其中之一(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128均贯穿对接部12的上、下表面121、122)。所述第二凹槽129也是狭长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129至少贯穿对接部12的第一、第二侧面120a、120b其中之一(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29均贯穿对接部12的第一、第二侧面120a、120b)。所述第一凹槽128与第二凹槽129相互贯通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开槽125在前后方向上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28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开槽125沿水平方向延伸,进而与第一凹槽128相互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凹槽128贯穿第一对接面123,所述第一开槽125贯穿第一安装面114,且第一凹槽128与第一开槽125相互贯通。所述第二凹槽129与收容槽124相互贯通。插座电源端子2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128与第一开槽125、或者第一凹槽128与第一散热槽126,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所述基部11还包括自前表面113凹设的若干定位槽115及自第一安装面114凹设的安装槽116。所述定位槽115分布于基部11的四个角落,用以当插座电源连接器100插入插头电源连接器200内时,实现两者的相互定位。
请参图7所示,所述插座电源端子2排列成矩阵,其包括“U”形第一定位部21、自第一定位部21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前延伸而形成的一对弹性接触臂22、及自第一定位部21的下侧向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部23。其中,弹性接触臂22收容于收容槽124内且未突出第一对接面123。所述第一安装部23向后延伸超出第一安装面114,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
所述定位块3大致为长方体,其包括用以供插座电源端子2的第一安装部23穿过的若干定位孔31及对应于第一开槽125且与第一开槽125对齐的若干散热孔32。
请参图8及图10所示,插头电源连接器200包括插头绝缘本体4及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4内的若干插头电源端子5。所述插头绝缘本体4包括端部41及自端部41一体延伸的收容部42。所述收容部42包括顶壁421、底壁422、连接顶壁421与底壁422的两侧壁423、垂直顶壁421与底壁422的第二对接面424、以及自第二对接面424向内凹陷的收容腔425。所述端部41包括暴露于收容腔425内的前端面411、与前端面411相对的第二安装面412、以及贯穿前端面411与第二安装面412的若干第二开槽413。所述第二开槽41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所述第二开槽413与插座电源连接器100的第一开槽125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齐且相互贯通。
所述收容部42的顶壁421与底壁422内表面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向前贯穿第二对接面424的第二散热槽4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顶壁421与底壁422的内表面均设有第二散热槽43)。所述第二散热槽43与收容腔425连通,并且第二散热槽43进一步向后贯穿第二安装面412,进而使收容腔425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槽43在竖直方向上朝端部41的内部凹陷,进而形成更宽敞的散热空间。
所述插头绝缘本体4还包括突出第二对接面424的若干突块426。所述突块426收容于插座绝缘本体1的定位槽115内,以实现插座电源连接器100插入插头电源连接器200内时的定位。
所述插头电源端子5包括延伸入收容腔425内的平板状第二接触部51以及延伸出第二安装面412的平板状第二安装部52。请参图8所示,所述第二接触部51排列成若干相互平行的竖直列,所述第二开槽413与第二接触部51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开槽413位于相邻的竖直列之间。
请参图1至图3所示,当插座电源连接器100与插头电源连接器200相互配合时,插头绝缘本体4的突块426收容于插座绝缘本体1的定位槽115内,进而使插座电源连接器100的对接部12最终被收容于插头电源连接器200的收容腔425内。此时,插头电源端子5的第二接触部51被夹持于插座电源端子2的弹性接触臂22之间,以实现相互接触。请参图13所示,插座电源连接器100的第一开槽125与插头电源连接器200的第二开槽413对齐且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开槽125与第二开槽413用以增加散热的路径,以实现更理想的散热效果。请参图12所示,插座电源连接器100的第一散热槽126与插头电源连接器200的第二散热槽43贯通并且与外界空气连通。在对接部12的长度区间内,第二散热槽43位于第一散热槽126的上方。请参图11至图13所示,由于电源连接器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集中在端子接触部的位置,而本发明在端子接触部的位置开设了贯穿的第一、第二散热槽126、43,进而使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第二散热槽126、43及第一、第二开槽125、413释放到空气中,提高了散热速度。另外,请参照图14所示,插座电源连接器100的第一对接面123与插头电源连接器200的端部41的前端面411之间形成散热空间6。由于第一凹槽128及第二凹槽129的存在,且所述散热空间6与第一凹槽128及第二凹槽129连通,相当于增加了热量散发的空间。另外,所述散热空间6与第一、第二散热槽126、43连通,增加了插座电源端子2及插头电源端子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加强空气对流,进而便于热量的散发,使插座绝缘本体1及插头绝缘本体4不会有变形、起泡、焦黑融熔、材质变异等情形。此外,在散热空间6很窄的情况下,流通于第一、第二散热槽126、43的热量也可经由第一凹槽128流经第一、第二开槽125、413而与外界空间产生对流,进而将热量释放至空气中,仍可达到相同的功效。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突出基部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与第一对接面相对的第一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第一安装面且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开槽相互贯通进而使插座电源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开槽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及对接部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狭长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开槽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贯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有与第二凹槽贯通且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及延伸出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安装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插座电源端子连通的第一散热槽,并且该第一散热槽进一步延伸并贯穿第一安装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设有自第一安装面凹陷的安装槽,所述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收容于安装槽内以定位插座电源端子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与第一开槽对齐的若干散热孔。
9.一种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突出基部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对接面及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基部设有与第一对接面相对的第一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对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收容槽连通的第一散热槽,并且该第一散热槽进一步延伸并贯穿第一安装面以与外界空气连通,插座电源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及第一散热槽而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及对接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为狭长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贯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
14.如权利要求9至1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第一安装面且与第一凹槽贯通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开槽相互垂直。
15.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电源连接器及插头电源连接器,其中:
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座绝缘本体内的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与对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及用以收容插座电源端子的收容槽,所述对接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第一对接面;
插头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内且与插座电源端子相配合的插头电源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包括第二对接面、第二安装面及自第二对接面凹设且用以收容插座绝缘本体的收容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的对接部设有自第一对接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贯穿对接部的上表面与对接部的下表面其中之一,所述对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与收容槽连通的第一散热槽,并且该第一散热槽进一步延伸并贯穿第一安装面;所述插头绝缘本体设有与收容腔连通且贯穿第二安装面的第二散热槽,并且第一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相互贯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电源端子包括位于收容槽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及延伸出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安装部;所述插头电源端子包括延伸入收容腔内且夹持于弹性接触臂之间的第二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安装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对接部的长度区间内,第二散热槽位于第一散热槽的外侧。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且贯穿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开槽;所述插头绝缘本体设有贯穿第二对接面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一、第二开槽前后对齐且相互贯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79503 CN102403603B (zh) | 2010-09-13 | 2010-09-13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US12/952,800 US8038466B1 (en) | 2010-09-13 | 2010-11-23 | Power receptacle with enlarged heat dissipation path formed on mating face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thereof |
US13/233,763 US8177579B2 (en) | 2010-09-13 | 2011-09-15 | Power receptacle with enlarged heat dissipation path formed on mating face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79503 CN102403603B (zh) | 2010-09-13 | 2010-09-13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3603A true CN102403603A (zh) | 2012-04-04 |
CN102403603B CN102403603B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5885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795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3603B (zh) | 2010-09-13 | 2010-09-13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0360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99564Y (zh) * | 2008-05-20 | 2009-02-25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连接器 |
CN101505017A (zh) * | 2008-02-04 | 2009-08-12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源连接器组件 |
CN201413887Y (zh) * | 2009-03-11 | 2010-02-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矩形电源连接器及插头、插座 |
CN101794941A (zh) * | 2010-03-25 | 2010-08-04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电源连接器插头 |
CN201774047U (zh) * | 2010-09-13 | 2011-03-23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2010
- 2010-09-13 CN CN 201010279503 patent/CN1024036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5017A (zh) * | 2008-02-04 | 2009-08-12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源连接器组件 |
CN201199564Y (zh) * | 2008-05-20 | 2009-02-25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连接器 |
CN201413887Y (zh) * | 2009-03-11 | 2010-02-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矩形电源连接器及插头、插座 |
CN101794941A (zh) * | 2010-03-25 | 2010-08-04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电源连接器插头 |
CN201774047U (zh) * | 2010-09-13 | 2011-03-23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3603B (zh) | 2013-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3344B (zh) | 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65329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693002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102544796B (zh) |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8448302A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件 | |
TWM537321U (zh) | 高速連接器組件、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 |
CN102403602B (zh) | 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2356520A (zh) | 具有带肋的接地板的电连接器 | |
CN101048919A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101872916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13764922B (zh) | 电连接器 | |
TWM542264U (zh) | 電源連接器及其電源端子 | |
CN104300311A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1690080U (zh) | 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5390884A (zh) | 一种接触件模块及电连接器 | |
CN103390813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74046U (zh) | 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6856266A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1774047U (zh)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1994447U (zh) |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1505017A (zh) | 电源连接器组件 | |
CN205790497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102403603B (zh) | 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4810646A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481191U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