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7755B -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7755B
CN102397755B CN201010276467.0A CN201010276467A CN102397755B CN 102397755 B CN102397755 B CN 102397755B CN 201010276467 A CN201010276467 A CN 201010276467A CN 102397755 B CN102397755 B CN 102397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water
antisludg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64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7755A (zh
Inventor
郦和生
谢文州
王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0102764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7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7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7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7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7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其应用,阻垢剂是由组分a与组分b组成的,其中组分a为一种树枝状大分子,树枝状大分子结构式为:
Figure DSA00000262637300011
组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有机膦酸和/或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物质。本发明的复合阻垢剂用于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可解决反渗透膜上SiO2和硅酸盐的沉积问题,同时具有稳定CaSO4和CaCO3的性能。可有效地消除SiO2和硅酸盐、CaSO4和CaCO3沉积而带来的膜污染,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反渗透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垢剂及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其在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最早提出反渗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从此以后,反渗透膜的开发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膜材料从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发展到采用表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压力也扩展到高压(海水淡化)膜、中压(醋酸纤维素)膜、低压(复合)膜和超低压(复合)膜。膜组件的形式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中空纤维式、卷式、管式及板框式以外,又开发出回转平膜式、浸渍平膜式等。工业水处理上应用最多的是卷式膜,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越多的海水淡化市场。此外,中空纤维膜在海水淡化应用中也占有很高的份额。现在,全世界反渗透膜水处理装置的能力已达到每天千万吨以上。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反渗透膜,与国外起步时间相隔不远,但由于原材料及基础工业条件限制,发展速度较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反渗透膜的应用在我国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反渗透工艺主要用于电子、电力、食品、饮料和化工等领域的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少量的用于苦咸水淡化。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耗电低等优点,在工业水处理中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膜污染问题是影响该技术可靠性的决定性因素。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的现象称为膜污染。造成膜污染的机理大致包括形成泥饼、形成沉淀、形成凝胶层、吸附污染、堵塞污染等。
反渗透膜的污染大体可分为悬浮颗粒和胶体污染、无机沉积物污染、有机物污染和生物污染4类。当难溶盐在反渗透系统内被不断浓缩,其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超过其溶度积时,就会在反渗透膜表面上不断沉积而结垢,形成无机沉积物污染。当水源为苦咸水时,CaSO4、CaCO3、SiO2是产生垢类的主要难溶盐。在中水回用时,由于中水中含有大量的PO4 3-,易形成Ca3(PO4)2沉淀,其中硅沉积对膜影响很大,极难清洗。
国内对于反渗透膜阻垢剂的研究多集中于抑制碳酸钙垢和硫酸钙垢的沉积,对抑硅阻垢剂的研究较少。中国专利CN101244871A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复合阻垢剂,该阻垢剂由己二酸/端氨基聚醚/二乙烯三胺共聚物、聚环氧琥珀酸钠复配而成。该发明的复合阻垢剂所用的己二酸/端氨基聚醚/二乙烯三胺共聚物是一种含有醚键、仲胺键、肽键结构的非离子型聚合物,具有明显的阻止水中二氧化硅垢沉积的性能。中国专利CN1068801A公开了一种抑制水系统中生成硅垢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经选择的低分子量(甲基)丙烯酸或马来酸为基础的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单独用镁离子或所选用的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与铝离子或镁离子一起使用,或聚丙烯酸或聚马来酸与铝离子或镁离子一起使用。该方法能抑制水系统中硅垢的沉积。
国外在上个世纪已经开始了抑硅阻垢剂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专利US4532047公开了含有羟基、伯胺、仲胺等多极性的有机低分子水溶性化合物与硼酸或硼酸盐的复合物具有抑硅作用。多极性的有机低分子水溶性化合物与硼酸或硼酸盐的重量比优选为10∶1~1∶10,使用的最佳pH为8.0以上,投加有效浓度优选50ppm~100ppm。美国专利US6077440公开了一种由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和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聚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烯丙基羟基丙基磺酸盐其中的一种组成的复合药剂。这种复合药剂的阻硅垢效果效果明显好于单一药剂。美国专利US5300231公开了一种由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与羟基膦酸基乙酸或氨基三甲叉膦酸组成的复合药剂浓度在0.1~50mg/L时能够控制硅垢的生成,并且在高pH、高总溶解固体和高碳酸钙过饱和度下作用不受影响。
上述抑硅阻垢剂的共同特点是均为线型化合物,只适用于原水二氧化硅含量较低的反渗透系统,且水中的可溶性二氧化硅平衡浓度只能达到250mg/L左右。对于原水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且存在CaSO4、CaCO3结垢倾向的情况下,这类阻垢剂的应用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发明人研究发现:由树枝状大分子与至少一种有机膦酸和/或至少一种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组成的复合阻垢剂用于反渗透系统可解决反渗透膜上SiO2和硅酸盐的沉积问题,兼具一定的稳定CaSO4和CaCO3的性能。可有效地消除SiO2和硅酸盐、CaSO4和CaCO3沉积而带来的膜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反渗透系统的复合阻垢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阻垢剂应用于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特别适合于同时解决CaSO4、CaCO3、SiO2和硅酸盐沉积的反渗透水处理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是由组分a与组分b组成的,其中组分a为一种树枝状大分子,其结构式为:
Figure BSA00000262637500041
组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有机膦酸和/或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物质。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膦酸和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可选组分,但要至少选一种物质做为b组分。优选方案为:组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有机膦酸的物质和至少一种选自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物质。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膦酸选自羟基乙叉二膦酸、氨基三甲叉膦酸、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羟基膦酸基乙酸、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对二膦磺酸、甘氨酸二甲叉膦酸、谷氨酸二甲叉膦酸、氨基磺酸二甲叉膦酸、氨基乙磺酸二甲叉膦酸和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优选自羟基乙叉二膦酸、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和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羧酸类聚合物选自有机羧酸类均聚物、有机羧酸类二元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优选自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聚天门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马来酸酐/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马来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共聚物、丙烯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马来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更优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和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优选自丙烯酸C1-8酯,更优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羟丙酯(HPA)。
本发明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以反渗透系统内处理的水量为基准,所述树枝状大分子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10~100mg/L水。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膦酸(如果有的话)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0.5~6mg/L水。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如果有的话)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1~6mg/L水。
制备本发明的复合阻垢剂时,各组分的加料次序并不重要,树枝状大分子与至少一种有机膦酸和/或至少一种有机羧酸类聚合物按预定的比例混合配成一种药剂溶液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方法,其特点在于向反渗透系统中加入本发明所述的阻垢剂,阻垢剂可以在反渗透系统的任何位置加入,如可以向反渗透进水中加入本发明所述的阻垢剂。
在将本发明的阻垢剂用于反渗透系统时,在主要解决SiO2和硅酸盐的沉积问题时,针对不同的水质状况,树枝状大分子与至少一种有机膦酸和/或至少一种有机羧酸类聚合物添加的比例略有不同:当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为钙硬度与总碱度之和≤300mg/L的中低硬度、中低碱度水质时,阻垢剂主要解决的是SiO2和硅酸盐的沉积问题,兼顾CaSO4的沉积以及CaCO3所带来的危害,则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优选树枝状大分子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0~50mg/L水,有机膦酸(如果有的话)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0.5~2mg/L水,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如果有的话)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1~2mg/L水;当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为钙硬度与总碱度之和>300mg/L的高硬度、高碱度水质时,阻垢剂在主要解决SiO2和硅酸盐沉积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CaSO4的沉积以及CaCO3所带来的危害,则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优选树枝状大分子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0~50mg/L水,有机膦酸(如果有的话)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6mg/L水,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如果有的话)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6mg/L水。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阻垢剂用于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可解决反渗透膜上SiO2和硅酸盐的沉积问题,同时具有稳定CaSO4和CaCO3的性能。可有效地消除SiO2和硅酸盐、CaSO4和CaCO3沉积而带来的膜污染,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反渗透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有助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其范围。
试验原水水质见表1。
表1试验原水水质
  水质编号   Ca2+   总碱度   总硬度   Cl-   SO4 2-   SiO2
  1(中低硬度水)   120   130   360   50   560   100
  2(高硬度水)   260   330   500   140   790   120
注:pH无单位,电导率为μs/cm,其余单位为mg/L,Ca2+、总碱度、总硬度均以CaCO3计;Ca2+代表钙硬度,下同。
把试验原水水质指标提高为原来的5倍,得到试验用水,试验用水水质见表2。
表2试验用水水质
  水质编号   Ca2+   总碱度   总硬度   Cl-   SO4 2-   SiO2
  1   600   650   1800   250   2800   500
  2   1300   1650   2500   700   3950   600
注:pH无单位,电导率为μs/cm,其余单位为mg/L,Ca2+、总碱度、总硬度均以CaCO3计。
下述实施例所用的反渗透膜用阻垢剂的性能评定方法如下:
阻硅垢性能取试验用水,加入一定浓度的(以有效浓度计)反渗透膜阻垢剂,于60±1℃恒温水浴内保温10h,冷却后取样分析水中剩余硅含量,同时做空白样,并计算阻垢率。
阻垢率计算公式为:阻垢率=(C-C0)/(C1-C0)×100%
C:实测硅含量
C0:空白样的硅含量
C1:原水中的硅含量
阻碳酸钙垢性能取试验用水,加入一定浓度的(以有效浓度计)反渗透膜阻垢剂,于60±1℃恒温水浴内保温10h,冷却后取样分析水中剩余Ca2+的浓度,同时做空白样,并计算阻垢率。
阻垢率计算公式为:阻垢率=(C-C0)/(C1-C0)×100%
C:实测Ca2+的浓度-阻硫酸钙消耗的Ca2+浓度
C0:空白样的Ca2+的浓度
C1:原水中的Ca2+的浓度
阻硫酸钙垢性能取试验用水,加入一定浓度的(以有效浓度计)反渗透膜阻垢剂,于60±1℃恒温水浴内保温10h,冷却后取样分析水中剩余SO4 2-的浓度,同时做空白样,并计算阻垢率。
阻垢率计算公式为:阻垢率=(C-C0)/(C1-C0)×100%
C:实测SO4 2-的浓度
C0:空白样的SO4 2-的浓度
C1:原水中的SO4 2-的浓度
分析方法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1989年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写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第六章《非金属无机物的监测》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硅钼黄光度法。
Ca2+浓度测定方法参照GB/T 15452-1995;SO4 2-浓度测定方法参照GB/T6911.3-1986。
实施例1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20g,固含量为50%的羟基乙叉二膦酸10g,溶于20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0mg·L-1,羟基乙叉二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实施例2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固含量为50%的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8g,溶于42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2。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2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
实施例3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90g,固含量为50%的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2g,溶于8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3。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3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90mg·L-1,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1mg·L-1
实施例4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60g,固含量为50%的氨基三甲叉膦酸4g,溶于36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4。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4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60mg·L-1,氨基三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
实施例5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极限粘数为0.071dL·g-1、固含量为30%的聚丙烯酸6.67g,溶于43.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5。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5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聚丙烯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
实施例6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40g,极限粘数为0.072dL·g-1、固含量为30%的聚环氧琥珀酸16.67g,溶于43.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6。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6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0mg·L-1,聚环氧琥珀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实施例7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30g,极限粘数为0.075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的质量比为2∶1)13.33g,溶于6.67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7。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7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0mg·L-1,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
实施例8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80g,极限粘数为0.078dL·g-1、固含量为30%的聚天门冬氨酸10g,溶于10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8。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8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80mg·L-1,聚天门冬氨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mg·L-1
实施例9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20g,固含量为50%的甘氨酸二甲叉膦酸4g,固含量为50%的氨基磺酸二甲叉膦酸8g,溶于18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9。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9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0mg·L-1,甘氨酸二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氨基磺酸二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
实施例10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20g,固含量为50%的谷氨酸二甲叉膦酸2g,固含量为50%的氨基乙磺酸二甲叉膦酸10g,溶于18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0。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0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0mg·L-1,谷氨酸二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1mg·L-1,氨基乙磺酸二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实施例11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极限粘数为0.071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的质量比为2∶1)6.67g,极限粘数为0.073dL·g-1、固含量为30%的马来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马来酸/烯丙基磺酸的质量比为2∶1)13.33g,溶于30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1。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1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马来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
实施例12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极限粘数为0.072dL·g-1、固含量为30%的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共聚物(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的质量比为2∶1)6.67g,极限粘数为0.075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丙烯酸/烯丙基磺酸的质量比为2∶1)6.67g,溶于36.66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2。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2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丙烯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
实施例13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30g,固含量为50%的羟基膦酸基乙酸2g,极限粘数为0.070dL·g-1、固含量为30%的聚马来酸酐6.67g,溶于11.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3。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3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0mg·L-1,羟基膦酸基乙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1mg·L-1,聚马来酸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
实施例14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20g,固含量为50%的乙二胺四甲叉膦酸10g,极限粘数为0.076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2∶1∶1)13.33g,溶于6.67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4。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4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0mg·L-1,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
实施例15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20g,固含量为50%的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8g,极限粘数为0.074dL·g-1、固含量为30%的马来酸酐/苯乙烯磺酸共聚物(马来酸酐/苯乙烯磺酸的质量比为2∶1)10g,溶于12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5。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5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5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0mg·L-1,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马来酸酐/苯乙烯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mg·L-1
实施例16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固含量为50%的对二膦磺酸8g,极限粘数为0.075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磺酸的质量比为2∶1)16.67g,溶于25.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6。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6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对二膦磺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实施例17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80g,固含量为50%的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4g,极限粘数为0.073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乙烯磺酸的质量比为2∶1)6.67g,溶于9.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7。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7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80mg·L-1,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丙烯酸/乙烯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
实施例18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固含量为50%的羟基乙叉二膦酸4g,极限粘数为0.071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的质量比为2∶1)6.67g,极限粘数为0.074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的质量比为2∶1∶1)10g,溶于29.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8。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8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羟基乙叉二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mg·L-1
实施例19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固含量为50%的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4g,极限粘数为0.075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丙烯酸乙酯/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乙酯/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的质量比为2∶1∶1)10g,极限粘数为0.078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马来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马来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的质量比为2∶1∶1)6.67g,溶于29.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19。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19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丙烯酸/丙烯酸乙酯/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mg·L-1,丙烯酸/马来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2mg·L-1
实施例20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50g,固含量为50%的乙二胺四甲叉膦酸2g,固含量为50%的氨基三甲叉膦酸6g,极限粘数为0.074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的质量比为2∶1∶1)10g,溶于32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20。投加反渗透膜阻垢剂20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其中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0mg·L-1,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1mg·L-1,氨基三甲叉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mg·L-1,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3mg·L-1
对比例1
称取固含量为50%的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10g,溶于10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投加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20mg·L-1。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对比例2
称取固含量为50%的羟基乙叉二膦酸10g,固含量为50%的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8g,溶于2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投加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20mg·L-1。其中羟基乙叉二膦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
对比例3
称取极限粘数为0.075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的质量比为2∶1)16.67g,溶于3.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投加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20mg·L-1。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对比例4
称取固含量为50%的对二膦磺酸8g,极限粘数为0.075dL·g-1、固含量为30%的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磺酸的质量比为2∶1)16.67g,溶于5.33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投加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于试验用水2中,投加浓度为30mg·L-1。其中对二膦磺酸的投加有效浓度为4mg·L-1,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的投加有效浓度为5mg·L-1
对比例5
称取树枝状大分子60g,溶于40g水中,配成反渗透膜阻垢剂。投加该反渗透膜阻垢剂于试验用水1中,投加浓度为100mg·L-1。树枝状大分子的投加有效浓度为60mg·L-1
以上实施例、对比例的阻硅垢、阻硫酸钙垢及阻碳酸钙垢性能如下表:
Figure BSA00000262637500161
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说明,本发明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SiO2和硅酸盐沉积的性能,还具有一定的阻CaSO4垢和CaCO3垢性能。

Claims (12)

1.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是由组分a与组分b组成的,其中组分a为一种树枝状大分子,其结构式为:
Figure 203071DEST_PATH_IMAGE001
组分 b为至少一种选自有机膦酸和/或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组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有机膦酸的物质和至少一种选自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膦酸选自羟基乙叉二膦酸、氨基三甲叉膦酸、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羟基膦酸基乙酸、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对二膦磺酸、甘氨酸二甲叉膦酸、谷氨酸二甲叉膦酸、氨基磺酸二甲叉膦酸、氨基乙磺酸二甲叉膦酸和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膦酸选自羟基乙叉二膦酸、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和聚醚基多氨基亚甲基膦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有机羧酸类聚合物选自有机羧酸类均聚物、有机羧酸类二元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有机羧酸类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聚天门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马来酸酐/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马来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共聚物、丙烯酸/烯丙基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乙烯磺酸共聚物、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丙烯酸/马来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膦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有机羧酸类聚合物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烷磺酸共聚物和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树枝状大分子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10~100mg/L水。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有机膦酸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0.5~6mg/L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1~6mg/L水。
11.一种反渗透膜的阻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渗透系统中加入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阻垢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渗透膜的阻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为钙硬度与总碱度之和≤300mg/L的中低硬度、中低碱度水质时,树枝状大分子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0~50mg/L水,有机膦酸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0.5~2mg/L水,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1~2mg/L水;当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为钙硬度与总碱度之和>300mg/L的高硬度、高碱度水质时,树枝状大分子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0~50mg/L水,有机膦酸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6mg/L水,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有效浓度以活性物含量计为2~6mg/L水。
CN201010276467.0A 2010-09-09 2010-09-09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Active CN102397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6467.0A CN102397755B (zh) 2010-09-09 2010-09-09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6467.0A CN102397755B (zh) 2010-09-09 2010-09-09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7755A CN102397755A (zh) 2012-04-04
CN102397755B true CN102397755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880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6467.0A Active CN102397755B (zh) 2010-09-09 2010-09-09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7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4289B (zh) * 2013-08-16 2016-01-06 深圳市爱康泉水处理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其应用
RU2714069C2 (ru) 2015-02-11 2020-02-11 Сайтек Индастриз Инк. Мод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е амины, применяемые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кипи при получении фосфорной кислоты влажным способом
CN108295664B (zh) * 2018-02-07 2019-12-20 净沃(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用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770B (zh) * 2019-08-23 2021-08-27 南京大学 一种疏水基团修饰无磷树枝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7376A (en) * 1990-10-15 1992-02-11 Calgon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al scale inhibitors
CN1618743A (zh) * 2003-11-20 2005-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研究院 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796309A (zh) * 2004-12-30 2006-07-05 中国石化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渗透系统的复合阻垢剂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7376A (en) * 1990-10-15 1992-02-11 Calgon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al scale inhibitors
CN1618743A (zh) * 2003-11-20 2005-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研究院 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796309A (zh) * 2004-12-30 2006-07-05 中国石化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渗透系统的复合阻垢剂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反渗透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齐惜娟等;《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1231;第33卷(第6期);第5-8页 *
齐惜娟等.新型反渗透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第33卷(第6期),第5-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7755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7754B (zh)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CN101172718B (zh) 一种阻垢剂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2399018A (zh)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CN102397755B (zh)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CN106458651B (zh) 纯水制造装置及纯水制造方法
CN103394289B (zh)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其应用
Chen et al. Enhancing 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 performance with low-pressure nanofiltration pretreatment: Membrane fouling analysis and mitigation
CN101497481B (zh) 一种反渗透膜用的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0394A (zh) 一种地表水脱盐装置副产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Wang et al. Influences of sludge retention time on the performance of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with the addition of iron ion
CN103265696A (zh) 一种季戊四醇核端膦酸端基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azner et al. Forward osmo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from water reclamation: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fouling control
CN102397753B (zh) 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
CN100379691C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系统的复合阻垢剂及其应用
Wang et al. Effects on the purification of tannic acid and natura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by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WO2017163455A1 (ja) 逆浸透膜用スケール防止剤及び逆浸透膜処理方法
Xu et al. Mechanism insight into gypsum scaling of differently wettable membrane surfaces with antiscalants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
CN105597540B (zh) 一种正渗透汲取液及其应用、以及一种用于正渗透汲取液的有机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5980A (zh)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预处理工艺及系统
WO2020203527A1 (ja) 逆浸透膜用スケール防止剤及び逆浸透膜処理方法
CN105967295B (zh) 一种电镀废水同步除磷除氟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4428B (zh)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核端膦酸端基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261855A (zh) 一种反渗透阻垢剂
CN105753195B (zh) 一种海水淡化用膜阻垢剂以及海水淡化方法
CN102730849A (zh) 冷却水系统的垢防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