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2864B - 磁力避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力避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2864B
CN102392864B CN 201110351026 CN201110351026A CN102392864B CN 102392864 B CN102392864 B CN 102392864B CN 201110351026 CN201110351026 CN 201110351026 CN 201110351026 A CN201110351026 A CN 201110351026A CN 102392864 B CN102392864 B CN 102392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orce
induction
shock absorbing
bar magnet
absorb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510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2864A (zh
Inventor
张慧欣
杨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eling Magnetic Material &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eling Magnetic Material &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eling Magnetic Material &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eling Magnetic Material &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3510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2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2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2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2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2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避震装置,现有技术的筒式吸震器需要密封,会出现泄漏和污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磁场变化的电磁感应会产生涡电流,这种涡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的现象应用到一种磁力避震装置中,它包括磁棒座、磁棒、防护管、感应管、介质、感应管座、底板、螺栓a、面板、螺栓b、定位环、弹簧、支承面、调整螺栓和需避震工件。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磁力避震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筒式吸震器的泄漏和污染问题。并能有效地减小振幅、降低频率,达到有效避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磁力避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磁学技术的避震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弹簧吸震筒式的避震设计上,弹簧扮演支持工件重量,维持工件水平位置,保证工件免受刚性冲击,消除振动的作用。而筒式吸震器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外来冲击的能量。最理想的状况是利用避震器来把弹簧的弹跳限制在一次。避震器的阻力可分为压缩和回弹两部份,而回弹阻力则是发生在弹簧受外来冲击压缩后的反弹行程中。这是避震器存在的最大理由,它是用来抵挡弹簧压缩后再将工件抛回并超过原位的力量,减缓反弹的冲击并保持工件的平稳。现有技术的筒式吸震器实际上是一种筒式液(油)压减震器,用于利用油压,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密封,而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泄漏和污染。
发明内容
普通物理学关于电磁感应的实验和理论告诉我们: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利用磁场的作用,也能够产生电流。一个典型的电磁感应实验告诉我们:如果一根磁棒与一个线圈间发生相对运动,则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1833年,楞次总结了电磁感应的实验结果,得出了著名的楞次定律。这就是: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感生电流具有确定的方向,它总是使感生电流所产生的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去补偿或者反抗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如果大块金属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处在不断变化着的磁场中,金属体内部也要产生感生电流,这种电流又称为涡电流。这种涡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有磁场的变化。它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磁力避震装置是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上述磁场变化的电磁感应会产生涡电流,这种涡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有磁场的变化。它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的现象应用到一种磁力避震装置中,使回弹阻力发生在弹簧受外来冲击后的整个行程,这是磁力避震装置存在的最大理由,它用来减缓冲击和反弹,保持工件位置平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具体实现的:一种磁力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棒座、磁棒、防护管、感应管、介质、感应管座、底板、螺栓a、面板、螺栓b、定位环、弹簧、支承面、调整螺栓和需避震工件;
本发明磁力避震装置的磁力避震原理是这样的(见附图1):本发明中磁棒产生磁场,磁棒放在感应管中,当两者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管中出现涡电流,它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引起感应管升温,感应管通过其外侧的散热片把热量散发到介质中,介质是空气、油、水,或是其它导热流体,再通过防护管耗散到大气中去;防护管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和铁磁物质沾污磁力避震器,使之长期有效。因磁棒与感应管的相对运动,在感应管中会出现感生电流,并产生磁场,阻碍这种相对运动,即阻碍了与之相联接的面板和底板的震动——这就是磁力避震原理。如果底板和面板之间发生振动,只要用螺栓把避震装置的磁棒座,感应管座分别与底板和面板紧固连接,磁力避震装置就会阻碍底板把振动传递给面板,有效地减小振幅、降低频率,达到减震的目的。
根据所述的磁力避震原理制成的一种磁力避震装置(见附图2),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棒座、磁棒、防护管、感应管、介质、感应管座、底板、螺栓a、面板、螺栓b、定位环、弹簧、支承面、调整螺栓和需避震工件;
其中:磁棒座由∮10mm-∮25mm的金属或非全属材料制成,它与磁棒焊接或粘结;磁棒由∮8mm-∮200mm的稀土永磁或铁氧体永磁材料再外包不锈钢或内置相应直径的不锈钢棒制成,磁棒放在感应管中,两者是可自由滑动的间隙配合;感应管由铝或铜或非铁磁性金属或合金制成,其外侧布有散热翅片;防护管由金属或塑料件制成,其上端与磁棒座、下端与感应管座粘接或铆接;介质置于感应管和防护管的夹层中,用来传导感应管的散热翅片的热量,通过防护管散发到大气中,介质是空气、油、水,或是其它导热流体;感应管座由非铁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底板与感应管座通过螺栓旋接;磁力避震装置本身没有平衡位置,与传统弹簧吸震筒式避震装置一样,磁力避震装置为了保持在某一个平衡位置,需要依靠弹簧或弹簧板。弹簧旋合式的过盈配合在上、下定位环之间;面板和底板的中部用调整螺栓拧合,使左、右两独立的磁力避震装置组合成一个组合的磁力避震装置;借助螺栓的张紧力,调整螺栓的旋入深度,可以调整弹簧的预压负荷,改变避震装置的轴向刚度;多个螺栓b用来连接底板和支承面、连接面扳和需避震工件,实现对需避震工件的有效避震。
本发明磁力避震装置感应管和防护管的夹层中还可以安装一套带过滤器的单向阀,进冷的介质,出热的介质,以有利于散热。
本发明磁力避震装置可以由2个、或3个、或4个独立的磁力避震装置组合成一个组合磁力避震装置,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
如果底板和面板之间发生振动,只要用上、下螺栓a把避震装置的磁棒座,感应管座分别与底板和面板紧固连接,磁力避震装置就会阻碍底板把振动传递给面板,有效地减小振幅、降低频率,达到减震的目的。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磁力避震装置可以克服传统弹簧避震器的筒式液(油)压减震器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泄漏和污染问题。本发明利用磁场的作用,金属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处在不断变化着的磁场中,金属体内部也要产生感生电流,这种电流又称为涡电流。这种涡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有磁场的变化。它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本发明采用磁力避震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筒式吸震器的泄漏和污染问题。并能有效地减小振幅、降低频率,达到有效避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磁力避震装置原理图;
图2;本发明磁力避震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图例标记分别表示如下的意义:
1----磁棒座、         2----磁棒、           3----防护管、
4----感应管、         5----介质、           6----感应管座、
7----底板、           8----螺栓a、         9----面板、
10----螺栓b、        11----定位环、       12----弹簧、
13----支承面、       14----调整螺栓、     15----需避震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叙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车载仪器用磁力避震装置,包括磁棒座1、磁棒2、防护管3、感应管4、介质5、感应管座6、底板7、螺栓a8、面板9、螺栓b10、定位环11、弹簧12、支承面13、调整螺栓14和需避震工件,按附图1和附图2的结构装配好,其中:磁棒座1由∮150mm的金属材料制成,它与磁棒2焊接;技术参数为1.2T的磁棒2由∮100mm的稀土永磁材料再外包不锈钢制成,磁棒2放在感应管4中,两者是可自由滑动的间隙配合;感应管4由非铁磁性金属合金制成,其外侧布有散热翅片;防护管3由塑料件制成,其上端与磁棒座1、下端与感应管座6粘接;介质5置于感应管4和防护管3的夹层中,用来传导感应管4的散热翅片的热量,通过防护管3散发到大气中,介质5是空气,作为导热流体;感应管座6由金属材料制成;底板7与感应管座6通过螺栓8旋接;为弹簧12定位用的定位环11套在磁棒座2及感应管座6的外周侧面,分别与面板9和底板7焊接固定;磁力避震器本身没有平衡位置,与传统弹簧吸震筒式避震器一样,磁力避震器为了保持在某一个平衡位置,需要依靠弹簧或弹簧板。技术参数为5000kN弹簧12旋合式的过盈配合在上、下定位环11之间;面板9和底板7的中部用调整螺栓14拧合,使左、右两独立的磁力避震装置组合成一个车用磁力避震装置;借助螺栓14的张紧力,调整螺栓14的旋入深度,可以调整弹簧12的预压负荷,改变避震装置的轴向刚度;多个螺栓10用来连接底板7和支承面13、连接面扳9和避震议器15,实现对需避震工件的有效避震。
本发明磁力避震装置还可以安装一套带过滤器的单向阀,本实施例的单向阀就安装在连接感应管座6和底板7的螺栓8中,实现进冷的介质,出热的介质,以有利于散热。

Claims (3)

1.一种磁力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棒座、磁棒、防护管、感应管、介质、感应管座、底板、螺栓a、面板、螺栓b、定位环、弹簧、支承面、调整螺栓和需避震工件;如果面板和底板之间发生振动,只要用螺栓a把避震装置的磁棒座,感应管座分别与面板和底板紧固连接,磁力避震装置就会阻碍底板把振动传递给面板,有效地减小振幅、降低频率,达到减震的目的;其中:磁棒座由直径为∮10㎜-∮250㎜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它与磁棒焊接或粘结;磁棒由直径为∮8㎜-∮200㎜的稀土永磁或铁氧体永磁材料再外包不锈钢或内置相应直径的不锈钢棒制成,磁棒放在感应管中,两者是可自由滑动的间隙配合;感应管由铝或铜或非铁磁性金属或合金制成,其外侧布有散热片;防护管由金属或塑料件制成,其上端与磁棒座、下端与感应管座粘接或铆接;介质置于感应管和防护管的夹层中,用来传导感应管的散热片的热量,通过防护管散发到大气中,介质是空气、油、或水 ;感应管座由非铁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底板与感应管座通过螺栓a旋接;磁力避震装置本身没有平衡位置,磁力避震装置为了保持在某一个平衡位置,需要依靠弹簧或弹簧板,弹簧旋合式的过盈配合在上、下定位环之间;面板和底板的中部用调整螺栓拧合,使左、右两独立的磁力避震装置组合成一个组合的磁力避震装置;借助调整螺栓的张紧力及旋入深度,可以调整弹簧的预压负荷,改变避震装置的轴向刚度;多个螺栓b用来连接底板和支承面、连接面板和需避震工件,实现对需避震工件的有效避震;其中:所述的磁力避震装置的磁力避震原理是这样的:磁棒产生磁场,磁棒放在感应管中,当两者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管中出现涡电流,它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引起感应管升温,感应管通过其外侧的散热片把热量散发到介质中,介质是空气、油、或水,再通过防护管耗散到大气中去;防护管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和铁磁物质沾污磁力避震装置,使之长期有效;因磁棒与感应管的相对运动,在感应管中会出现感生电流,并产生磁场,阻碍这种相对运动,即阻碍了与之相联接的面板和底板的震动——这就是磁力避震原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管和防护管的夹层中安一套带过滤器的单向阀,进冷的介质,出热的介质,以有利于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避震装置由2个、或替换为3个或4个独立的磁力避震装置组合成一个组合磁力避震装置,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
CN 201110351026 2011-11-09 2011-11-09 磁力避震装置 Active CN102392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51026 CN102392864B (zh) 2011-11-09 2011-11-09 磁力避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51026 CN102392864B (zh) 2011-11-09 2011-11-09 磁力避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2864A CN102392864A (zh) 2012-03-28
CN102392864B true CN102392864B (zh) 2013-08-28

Family

ID=45860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51026 Active CN102392864B (zh) 2011-11-09 2011-11-09 磁力避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2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6607A (zh) * 2012-12-24 2013-04-03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装置
CN107165963A (zh) * 2017-05-09 2017-09-15 同济大学 一种半主动支撑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0A (zh) * 1992-09-25 1994-0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第一研究所 负弹性系数磁弹簧
JPH06217521A (ja) * 1993-01-11 1994-08-05 Aisin Seiki Co Ltd 電磁力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01328946B (zh) * 2007-06-19 2011-11-09 刘新广 自调磁减振器
CN101532381A (zh) * 2009-04-28 2009-09-16 北京六合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涡流感应技术的减振短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2864A (zh)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1587A (zh) 一种双层永磁体型轴向电涡流制退复进装置
CN108980263B (zh) 涡流动力吸振式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US200800537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powered magnetorheological-fluid damping
CN108591358B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高强度减震结构
US9457635B2 (en) Magnetic damper
CN105805205B (zh) 一种双板式直线运动电涡流阻尼器
CN107606041B (zh) 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阻尼器
CN105952975A (zh) 一种磁流变减振管夹
CN202091423U (zh) 电磁阻尼减振器
CN109899443A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减振装置
CN207333558U (zh) 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阻尼器
CN102392864B (zh) 磁力避震装置
CN104500635A (zh) 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
CN202484172U (zh) 一种磁力避震器
CN104393736A (zh) 采用磁性液体和永磁铁组合结构的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器
CN108583382B (zh) 一种半主动悬挂式防雷减震座椅
WO2016066094A1 (zh) 起落架缓冲支柱的缓冲装置
CN207080542U (zh) 一种双层永磁体型轴向电涡流制退复进装置
CN108343694A (zh) 一种采用双环串接式永磁铁的混合型动力吸振器
CN102661346B (zh) 双出杆磁流变弹性体板式减振器
CN202394670U (zh) 一种非晶合金线圈固定装置
WO2013088436A1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in hydraulic systems
CN105333043A (zh) 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
CN109114149A (zh) 一种轧机用分级阻尼减振装置
CN208767111U (zh) 一种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大型油浸式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