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8542A - 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8542A
CN102388542A CN2011800016004A CN201180001600A CN102388542A CN 102388542 A CN102388542 A CN 102388542A CN 2011800016004 A CN2011800016004 A CN 2011800016004A CN 201180001600 A CN201180001600 A CN 201180001600A CN 102388542 A CN102388542 A CN 102388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
reference signal
via node
base station
resourc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16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8542B (zh
Inventor
金学成
李大远
徐翰瞥
崔英燮
金沂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88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8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处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除用于基准信号(RS)的资源元素之外,以依照子载波索引的递升次序连续的四个资源元素(RE)为单位来配置中继资源元素组(R-REG);以中继资源元素组为单位向控制信号分配传输资源;并且通过使用分配的传输资源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其中,用于所述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包括用于信道状态信息-RS(CSI-RS)的资源元素,其包括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RS的资源元素。

Description

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意思是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的方案。可以借助MIMO方案来改进发送和接收效率。即,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端或接收端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提高能力并且改进吞吐量。以下,MIMO可以被认为是‘MIMO天线’。
MIMO天线技术并不取决于用于接收整个消息的信号天线路径。作为替代,在MIMO天线技术中,合并从多个天线接收的数据片段来完成数据。如果使用MIMO天线技术,可以在特定大小的小区区域内改进数据传输速率,或者可以以特定的数据传输速率来提高系统覆盖范围。MIMO天线技术还可以被广泛地用于移动通信的用户设备和中继节点。依照MIMO天线技术,可以克服在依照使用单个天线的相关技术的移动通信中传输速率的限制。
在图1中图示了常规的MIMO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1,在发送端提供了NT个发送天线,而在接收端提供了NR个接收天线。如果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那么与仅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任一端使用多个天线相比,能够更大地增加理论的信道传输能力。信道传输能力的增加与天线的数目成正比。据此,改进了传输速率,并且也改进了频率效率。假定当使用单个天线时最大传输速率是R0,那么如以下方程式1所表示地,可以把对应于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的传输速率在理论上增加通过把最大传输速率R0乘以速率增加量Ri所获得的值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Ri对应于NT和NR的较小值。
[方程式1]
Ri=min(NT,NR)
例如,在使用四个发送天线和四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信系统中,可以获得四倍于单个天线系统的传输速率。在1990年的年中已经证明了MIMO系统的这种理论能力增加之后,已经积极地研究各种技术来充分地改进数据传输速率。在诸如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无线LAN之类的各种无线通信标准中已经反映了一些技术。
当回顾与MIMO系统相关的近期研究趋势时,正在对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研究,诸如对在各种信道环境和多路接入环境下与MIMO通信能力计算相关的信息理论方面的研究,对MIMO系统的无线电信道测量和模型的研究,以及对用于改进传输可靠性和传输速率的时空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
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在MIMO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可以如下表示通信方法的数学建模。如图1中所图示,假定存在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首先,将描述发送信号。如果存在NT个发送天线,那么由于最大传输信息的数目为NT,所以传输信息可以由在如下方程式2中示出的向量来表示。
[方程式2]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021
同时,可以向每个传输信息s1,s2,…sNT施加各种传输功率。此时,假定每个传输功率是P1,P2,…PNT,那么用于控制传输功率的传输信息可以由在如下方程式3中所示出的向量来表示。
[方程式3]
s ^ = [ s ^ 1 , s ^ 2 , . . . , s ^ N T ] T = [ P 1 s 1 , P 2 s 2 , . . . , P N T s N T ] T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032
也可以使用对角矩阵P,由下面的方程式4来表示。
[方程式4]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033
同时,考虑向传输功率受控的信息向量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034
应用加权矩阵W,以便获得NT个发送信号x1,x2,…xNT。在这种情况下,加权矩阵用来根据传输信道状态来向每个天线适当地分送传输信息。这种发送信号x1,x2,…xNT可以使用向量X由下面的方程式5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Wij意思是在第i个发送天线和第j个信息之间的加权值。W可以被认为是加权矩阵或预编码矩阵。
[方程式5]
通常,信道矩阵中的秩在物理上可以意指可以从给定信道发送各种信息的行或列的最大数目。相应地,由于信道矩阵的秩由独立的行或列的最小数目来定义,所以它不会大于行或列的数目。例如,信道矩阵H的秩H受如下面的方程式6中所图示的限制。
[方程式6]
秩(H)≤min(NT,NR)
同样,使用MIMO技术发送的各种信息也将被定义为“运输流”或者更简单地被定义为“流”。此流可以被认为是“层”。在这种情况下,运输流的数目无法大于信道的秩,所述信道的秩对应于可以发送各种信息的最大数目。相应地,信道矩阵H可以由下列方程式7来表示。
[方程式7]
流的#≤秩(H)≤min(Nr,MR)
在这种情况下,“流的#”表示流的数目。同时应当理解,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来发送一个流。
可以存在用于把一个或多个流对应到几个天线的各种方法。如下可以根据MIMO技术的类型来描述这些方法。如果通过几个天线来发送一个流,那么这可以被认为是空间分集方案。如果通过几个天线来发送几个流,那么这可以被认为是空间复用方案。当然,可以存在空间分集方案和空间复用方案的混合方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据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处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其充分地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地加以阐明,并且当检验以下内容时对那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的部分将变得更加清楚,或者部分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来得知。本发明的目的及其它优点将借助在所描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并且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所体现和大致描述,提供一种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处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除基准信号(RS)的资源元素外,以依照子载波索引递升次序连续的四个资源元素(RE)为单位来配置中继资源元素组(R-REG);以所述中继资源元素组为单位,向控制信号分配传输资源;并且通过使用分配的传输资源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其中,用于所述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包括用于信道状态信息-RS(CSI-RS)的资源元素,其包括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RS的资源元素。
优选地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图案(pattern)信息。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除基准信号(RS)的资源元素之外,以依照子载波索引递升次序连续的四个资源元素(RE)为单位来配置中继资源元素组(R-REG),并且以中继资源元素组为单位,向控制信号分配传输资源;和发送模块,通过使用分配的传输资源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其中用于所述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包括用于信道状态信息-RS(CSI-RS)的资源元素,其包括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RS的资源元素。
优选地是,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图案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其中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一个或多个邻近基站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同样,中继资源元素组的索引标定(indexing)按每个时隙单位,依照时间优先模式执行。此外,通过使用8个逻辑天线端口来定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有益效果]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可以向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节点有效地发送控制信号。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以上概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所述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常规的MIMO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在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E-UTRAN和一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结构的图;
图3是图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物理信道发送常规信号的方法的图;
图4是图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图5是图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6是图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7是图示把代码字映射到层中的各种方法的图;
图8是图示在支持基于四个天线的下行链路传输的LTE系统中基准信号的结构的图;
图9是图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回程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配置的图;
图10是图示中继节点的资源划分的例子的图;
图11(a)是图示在3GPP版本8系统中基准信号图案的图;
图11(b)是图示在3GPP版本9系统或3GPP版本10系统中基准信号图案的图;
图12是图示常规的REG索引标定的顺序的图;
图13是图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R-PDCCH的R-REG索引标定的例子的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
图15是图示用于应用4TX SFBC的R-PDCCH传输的例子的图;
图16是图示用于应用4TX SFBC的R-PDCCH传输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17是图示R-REG或R-CCE的配置的图;
图18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或R-CCE的配置的图;
图19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例子的图;
图20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21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22是图示在考虑OFDM码元的位置的扩展的CP和R-REG索引标定的情况下,用于CSI-RS的OFDM码元位置的例子的图;
图23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更进一步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2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图示在扩展CP的情况下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图;
图25和图26是图示在配置R-REG的处理中用于维持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的方法的图;
图27是图示即便在按照频率优先模式配置所有R-REG的情况下用于维持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的方法的图;
图28是图示简化了图25到图27的原理的概念视图;
图29和图30是图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考虑CSI-RS静音方案的情况下用于配置R-REG的方法的图;和
图31是图示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操作及其它特征,在附图中图示了其例子。稍后描述的实施例是向3GPP系统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例子。
尽管根据LTE系统和LTE-A系统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LTE系统和LTE-A系统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被应用于对应于上述定义的所有通信系统。同样,尽管这里将只根据FDD模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FDD模式只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修改而被容易地应用于H-FDD模式或TDD模式。
图2是图示在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E-UTRAN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结构的图。控制面意思是其中发送控制消息的通路(passageway),其中,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中使用控制消息,以管理呼叫。用户面意思是其中发送在应用层中产生的数据的通路,其中,所述数据例如是语音数据或因特网分组数据。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使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了信息传送服务。物理层经由运输信道被连接到位于物理层之上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经由运输信道在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之间传送数据。经由物理信道在发送端的物理层和接收端的另一物理层之间传送数据。物理信道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特别地是,在下行链路中依照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来调制物理信道,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依照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案来调制物理信道。
第二层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在MAC层以上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送。RLC层可以被实现为MAC层内部的功能块。为了在具有窄带宽的无线电接口内,使用诸如IPv4或IPv6的IP分组来有效地发送数据,第二层(L2)的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层执行报头压缩,以便减小不必要的控制信息大小。
只在控制面中定义位于第三层最低部分上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以下简写为‘RRC’)层。RRC层与要负责控制逻辑、运输和物理信道的无线电载体(以下,简写为‘RB’)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RB意思是由第二层为在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所提供的服务。为此,用户设备和网络的RRC层互相交换RRC消息。如果用户设备的RRC层是与网络的RRC层连接的RRC,那么用户设备处于RRC连接模式。如果不是,那么用户设备处于RRC空闲模式。位于RRC层以上的非接入层(NAS)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管理之类的功能。
构成eNB的一个小区在1.25、2.5、5、10、15和20Mhz的带宽之一上建立,并且向几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服务。此时,不同的小区可以被配置为提供不同的带宽。
作为用于把数据从网络携带到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运输信道,提供了携带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携带寻呼消息的寻呼信道(PCH)、以及携带用户通信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可以经由下行链路SCH或附加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发送下行链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通信业务或控制消息。同时,作为把数据从用户设备携带到网络的上行链路运输信道,提供了携带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携带用户通信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作为位于运输信道之上并且与运输信道映射的逻辑信道,提供了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用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通信业务信道(MTCH)。
图3是图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物理信道发送常规信号的方法的图。
当用户设备新进入小区或通电时,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诸如与基站同步的初始小区搜索(S301)。为此,用户设备通过从基站接收主要同步信道(P-SCH)和辅助同步信道(S-SCH)来与基站同步,并且获取小区ID的信息等。然后,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从基站接收物理广播信道来获取小区内的广播信息。同时,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在初始小区搜索步骤中接收下行链路基准信号(DL RS)来识别下行链路信道的状态。
已经完成初始小区搜索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依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在所述PDCCH中携带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S302)。
同时,如果用户设备初始接入基站,或者如果不存在用于信号传输的无线电资源,那么用户设备执行基站的随机接入过程(RACH)(S303到S306)。为此,用户设备通过随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来发送特定序列的前导(S303和S305),并且通过PDCCH和对应于PDCCH的PDSCH接收所述前导的响应消息(S304和S306)。在基于竞争的RACH的情况下,可以另外执行竞争决定过程。
已经执行上述步骤的用户设备接收PDCCH/PDSCH(S307),并且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308),大体地作为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信号的过程。特别地是,用户设备通过PDCCH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包括诸如在用户设备上的资源分配信息之类的控制信息,并且根据其使用目的具有不同的格式。
同时,通过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或者从基站向用户设备接收的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上行链路ACK/NACK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秩指示符(RI)。在3GPPLTE系统的情况下,用户设备通过PUSCH和/或PUCCH发送诸如CQI/PMI/RI之类的上述控制信息。
图4是图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4,无线电帧具有10ms(327200·Ts)的长度,并且包括相等大小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具有1ms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0.5ms(15360·Ts)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Ts表示采样时间,并且由Ts=1/(15kHz×2048)=3.2552×10-8(大约33ns)表示。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码元,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在LTE系统中,一个资源块包括十二(12)个子载波×七个(或六个)OFDM码元。可以以一个或多个子帧的单位来确定作为数据的传输单位时间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无线电帧的上述结构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在无线电帧中包括的子帧数目或者在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目、或者在时隙中包括的OFDM码元数目方面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图5是图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5,下行链路无线电帧包括具有相等长度的十个子帧。在3GPP LTE系统中,以用于所有下行链路频率的分组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来定义子帧。每个子帧被划分为用于传输调度信息及其它控制信息的控制区域,和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数据的数据区域。控制区域开始于子帧的第一OFDM码元,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控制区域可以具有按每个子帧而独立设置的大小。控制区域用来发送L1/L2(层1/层2)控制信号。数据区域用来发送下行链路通信量。
图6是图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6,具有1ms长度的子帧600包括两个0.5ms的时隙601,所述1ms的长度是LTE上行链路传输的基本单位。在常规循环前缀(CP)长度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包括七个码元602,每个码元602对应于每个SC-FDMA码元。资源块(RB)603是对应于在频域中的十二(12)个子载波以及在时域中的一个时隙的资源分配单位。LTE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被分类为数据区域604和控制区域605。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区域意思是用于传输诸如被发送到每个用户设备的语音和分组数据的一系列通信资源,并且对应于除子帧内的控制区域之外的其它资源。控制区域意思是用于从每个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道质量报告、下行链路信号的ACK/NACK以及上行链路调度请求的一系列通信资源。
如图6中所图示,可以在一个子帧内发送的用于探测基准信号的间隔606是其中在一个子帧的时间轴上的最后位置的SC-FDMA码元存在的持续时间,并且通过在频率轴上的数据传输带来发送探测基准信号。几个用户设备的探测基准信号可以借助循环移位值来识别,所述探测基准信号被发送到相同子帧的最后SC-FDMA。同样,可以在一个子帧内发送解调(DM)探测基准信号的间隔607是其中在一个时隙上中间SC-FDMA码元(即,第四SC-FDMA码元和第十一SC-FDMA码元)存在的持续时间,并且通过在频率轴上的数据传输带来发送DM探测基准信号。
图7是图示把代码字映射到层中的各种方法的图。
参照图7,提供了用于把代码字映射到层中的各种方法。当执行MIMO传输时,发送器应当根据层来确定代码字的数目。参照数据序列的数目和信道的秩来确定代码字的数目,所述数据序列的数目和信道的秩与那些层数不同。发送器需要把代码字映射到层中。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基准信号。通常,对于信道测量来说,连同数据一起把发送器和接收器已知的基准信号从发送器发送到接收器。基准信号提供了调制方案以及信道测量,使得执行解调处理。基准信号被分类为用于基站和特定用户设备的专用基准信号(DRS)和公用基准信号(CRS),其中,所述专用基准信号(DRS)是用户设备特定基准信号,所述公用基准信号(CRS)是用于小区内的所有用户设备的小区特定基准信号。小区特定基准信号还包括用于向基站报告由用户设备测量的CQI/PMI/RI的基准信号,并且其被认为是信道状态信息-RS(CSI-RS)。
图8是图示在支持基于四个天线的下行链路传输的LTE系统中基准信号的结构的图。特别地是,图8的(a)图示了常规的循环前缀,并且图8的(b)图示了扩展的循环前缀。
参照图8,网格图案中的0到3意思是公用基准信号(CRS),其是用于信道测量和数据解调所发送的小区特定基准信号,以便分别对应于天线端口0到3。可以通过控制信息区域以及数据信息区域向用户设备发送小区特定基准信号CRS。
网格图案中的‘D’意思是下行链路解调RS(DM-RS),其是用户特定设备的RS,并且支持通过数据区域即PDSCH的单天线端口传输。通过上层向用户设备发信号,表示是否存在用户设备特定的RS。
同时,可以由下列方程式8到10来表示用于到资源块(RB)中的RS映射规则。下列的方程式8图示了CRS映射规则。并且方程式9图示了应用于常规CP的DRS映射规则,并且方程式10图示了应用于扩展CP的DRS映射规则。
[方程式8]
k=6m+(v+vshift)mod6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41
m = 0,1 , . . . , 2 · N RB DL - 1
m ′ = m + N RB max , DL - N RB DL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44
v shift = N ID cell mod 6
[方程式9]
k = ( k ′ ) mod N sc RB + N sc RB · n PRB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52
l = 3 l ′ = 0 6 l ′ = 1 2 l ′ = 2 5 l ′ = 3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54
m ′ = 0,1 , . . . , 3 N RB PDSCH - 1
v shift = N ID cell mod 3
[方程式10]
k = ( k ′ ) mod N sc RB + N sc RB · n PRB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58
l = 4 l ′ ∈ { 0,2 } 1 l ′ = 1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510
m ′ = 0,1 , . . . , 4 N RB PDSCH - 1
v shift = N ID cell mod 3
在方程式8到10中,k和p分别表示子载波索引和天线端口。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513
ns、
Figure BPA000014441898001514
分别表示被分配给下行链路的RB的数目、时隙索引的数目和小区ID的数目。考虑到频域,取决于Vshift的值来改变RS的位置。
预计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LTE-A系统将支持在现有标准中并不支持的多点协作(CoMP)系统,以便改进数据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CoMP系统意思是在其中两个或多个基站或小区彼此协作来与用户设备执行通信,以便改进在位于遮蔽区域的用户设备和基站(小区或扇区)之间的通信吞吐量的系统。
CoMP系统可以被分类为通过数据共享的协作MIMO型的CoMP联合处理(CoMP-JP)系统,和CoMP协同调度/波束成形(CoMP-CS/CB)系统。
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依照CoMP-JP系统,用户设备可以从执行CoMP的每个基站同时接收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把从每个基站接收的信号彼此组合来改进接收吞吐量。与CoMP-JP系统不同,依照CoMP-CS/CB系统,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波束成形从一个基站接收数据。
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依照CoMP-JP系统,每个基站可以从用户设备同时接收PUSCH信号。与CoMP-JP系统不同,依照CoMP-CS/CB系统,只有一个基站可以接收PUSCH。在这种情况下,CoMP-CS/CB系统由协作小区(或基站)来确定。
同时,当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很差时,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提供了中继节点(RN),借此可以向用户设备提供具有更杰出信道状态的无线电信道。在与基站具有差信道状态的小区边缘区域也提供了中继节点,借此可以以更高速度提供数据信道,并且可以扩展小区服务区域。依照这种方式,中继节点的技术已经被引入用来去除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波屏蔽区,并且目前被广泛地使用。
中继节点的技术近来被开发为与简单地放大信号并且发送放大的信号的中继器功能相比而更加智能的类型。此外,中继节点的技术降低了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安装基站的推广成本,以及回程网络的维护成本,同时被要求用于扩展服务覆盖范围并且改进数据处理速率。随着逐渐开发中继节点的技术,要求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应当支持在相关技术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中继节点。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高级(3GPP LTE-A)系统中,因为用于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连接的转发被引入到中继节点,所以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频带中的每一个应用具有不同属性的两类链路。在基站和中继节点的链路之间建立的连接链路部分被定义为回程链路。根据下行链路资源的频分双工(FDD)模式或时分双工(TDD)模式的传输将被定义为回程下行链路,并且根据上行链路资源的频分双工(FDD)模式或时分双工(TDD)模式的传输将被定义为回程上行链路。
图9是图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回程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9,因为把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连接的转发引入到中继节点,所以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频带中的每一个应用具有不同属性的两类链路。在基站和中继节点的链路之间建立的连接链路部分被定义为回程链路。如果使用下行链路频带的资源(在FDD的情况下)或下行链路子帧的资源(在TDD的情况下)执行回程链路的传输,那么所述回程链路可以被表示为回程下行链路。如果使用上行线路频带的资源(在FDD的情况下)或上行链路子帧的资源(在TDD的情况下)执行回程链路的传输,那么所述回程链路可以被表示为回程上行链路。
另一方面,在中继节点和一系列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链路部分将被定义为中继接入链路。如果使用下行链路频带的资源(在FDD的情况下)或下行链路子帧的资源(在TDD的情况下)执行中继接入链路的传输,那么所述中继接入链路可以被表示为接入下行链路。如果使用上行线路频带的资源(在FDD的情况下)或上行链路子帧的资源(在TDD的情况下)执行中继接入链路的传输,那么所述中继接入链路可以被表示为接入上行链路。
中继节点(RN)可以通过中继回程下行链路从基站接收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中继回程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信息。中继节点还可以通过中继接入下行链路向用户设备发送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中继接入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接收信息。
同时,关于中继节点的带(或频谱),如果在与接入链路相同的频带内操作回程链路,那么所述操作将被认为是‘带内’操作。如果在不同于接入链路的频带内操作回程链路,那么所述操作将被认为是‘带外’操作。在带内和带外中,依照现有的LTE系统(例如版本8)来操作的用户设备(以下被称为‘传统用户设备’)应当接入施主小区。
取决于用户设备是否识别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可以被分类为透明的中继节点和不透明中继节点。透明的中继节点意思是不能识别用户设备是否通过所述中继节点执行与网络的通信。不透明中继节点意思是可以识别用户设备是否通过所述中继节点执行与网络的通信。
关于控制来说,中继节点可以被分类为被配置为施主小区一部分的中继节点,和用于独自控制小区的中继节点。
尽管被配置为施主小区一部分的中继节点具有中继节点ID,不过它没有自己的小区身份。如果至少一部分无线电资源管理(RRM)由施主小区所属的基站来控制(即使RRM的其它部分位于中继节点中),那么它也被认为是作为施主小区一部分而被配置的中继节点。优选地是,此中继节点可以支持传统的用户设备。例如,此类中继节点的例子包括智能中继器、解码和转发中继器、L2(第二层)中继节点、和类型2中继节点。
用于独自控制小区的中继节点控制一个小区或几个小区,并且向由中继节点控制的每个小区提供唯一的物理层小区身份。相同的RRM机构也可以用于每个小区。从用户设备来看,在对由中继节点控制小区的接入和对由基站控制的小区的接入之间不存在差异。优选地是,由中继节点控制的小区可以支持传统用户设备。例如,此类中继节点的例子包括自回程中继节点、L3(第三层)中继节点、类型1中继节点、和类型1a中继节点。
类型1中继节点是带内中继节点并且控制多个小区,考虑到用户设备,每个小区被认为是与施主小区相区分的独立小区。同样,多个小区还分别具有它们的物理小区ID(用于定义din LTE版本8),并且中继节点可以发送其同步信道、基准信号等。在单小区操作的情况下,用户设备直接从中继节点接收调度信息和HARQ反馈,并且向中继节点发送其控制信道(调度请求(SR)、CQI、ACK/NACK等)。同样,考虑到(依照LTE版本8系统操作的)传统用户设备,类型1中继节点被认为是(依照LTE版本8系统操作的)传统基站。即,类型1中继节点具有向后兼容。同时,考虑到依照LTE-A系统操作的用户设备,类型1中继节点被认为是不同于传统基站的基站,借此可以提供吞吐量改进。
类型1a中继节点除带外操作之外具有与上述类型1中继节点相同的特征。类型1a中继节点可以依照如下方式配置,使得其操作不那么受或完全不受L1(第一层)操作的影响。
类型2中继节点是带内中继节点,并且没有独立的物理小区ID,因此并未形成新的小区。类型2中继节点相对于传统用户设备是透明的,并且传统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类型2中继节点。尽管类型2中继节点可以发送PDSCH,不过它不发送CRS和PDCCH。
同时,为了依照带内来操作中继节点,应当为回程链路准备时间-频率域中的一些资源,并且可以建立所述资源以免被用于接入链路。这被认为是资源划分。
如下将描述在中继节点的资源划分中的一般原理。可以依照TDM模式(即,对于具体时间只启用回程下行链路或接入下行链路中的一个)在一个载波频率上复用回程链路和接入下行链路。类似地,可以依照TDM模式(即,对于具体时间只启用回程上行链路或接入上行链路中的一个)在一个载波频率上复用回程上行链路和接入上行链路。
依照在FDD模式中的回程链路复用,在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回程下行链路传输,并且在上行线路频带中执行回程上行链路传输。依照在TDD模式中的回程链路复用,在基站和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回程下行链路传输,并且在基站和中继节点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回程上行链路传输。
在带内中继节点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在预定频带中执行来自基站的回程下行链路接收以及到用户设备的接入下行链路发送,那么可以在中继节点的接收器中接收从中继节点的发送器发送的信号,由此在中继节点的RF前端可能出现信号干扰或RF干扰(RF jamming)。类似地,如果同时在预定频带中执行来自用户设备的接入上行链路接收和到基站的回程上行链路发送,那么在中继节点的RF前端可能出现信号干扰。据此,除非在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之间提供足够的间隔(例如,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彼此局部相互间隔(例如,发送天线被安装在地上并且接收天线被安装在地面以下)),否则很难在中继带的一个频带内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
用于解决信号干扰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操作中继节点,以免当从施主小区接收信号时向用户设备发送信号。换句话说,在从中继节点到用户设备的传输中出现间隙,并且可以配置用户设备(包括传统用户设备),从而不会在该间隙预期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任何传输。所述间隙可以由多播广播单频率网络(MBSFN)子帧来配置。
图10是图示中继节点的资源划分的例子的图。
在图10中,第一子帧是常规子帧,并且从中继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即,接入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第二子帧是MBSFN子帧,并且从中继节点向下行链路子帧的控制区域中的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但是不从中继节点向下行链路子帧的其它区域中的用户设备发送信号。由于传统用户设备期望来自所有下行链路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传输(即,由于中继节点需要支持在其区域中的传统用户设备,以便接收每个子帧的PDCCH,并且执行测量功能),所以对于传统用户设备的正常操作来说,所有下行链路子帧需要发送PDCCH。据此,即便在为从基站到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即,回程下行链路)传输而配置的子帧(第二子帧1020)上,中继节点也需要对所述子帧的第一N个(N=1,2或3)OFDM码元间隔执行接入下行链路传输而不是回程下行链路接收。由于从中继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PDCCH,所以可以在第二子帧的控制区域中提供对由中继节点服务的传统用户设备的向后兼容。对于未执行从中继节点到用户设备的传输时的时间,中继节点可以从第二子帧的其它区域中的基站接收传输。据此,通过此资源划分,在带内中继节点中无法同时执行接入下行链路发送和回程下行链路接收。
将更详细地描述作为MBSFN子帧的第二子帧。第二子帧的控制区域可以被认为是中继节点不听取间隔(no-hearing interval)。中继节点不听取间隔是指所述中继节点没有接收回程下行链路信号,而是发送接入下行链路信号。如上所述,此间隔可以被设置为1、2或3个OFDM长度。对于中继节点不听取间隔,所述中继节点执行到用户设备的接入下行链路发送,并且从其它区域中的基站接收回程下行链路。此时,由于中继节点无法同时在相同的频带中执行发送和接收,所以它要求时间来把中继节点的发送模式切换到中继节点的接收模式。据此,对于回程下行链路接收区域的第一某个间隔来说要求保护时间(GT),使得中继节点执行发送/接收模式切换。类似地,即便在中继节点可操作来从基站接收回程下行链路,并且向用户设备发送接入下行链路的情况中,也可以设置中继节点的接收/发送模式切换的保护时间(GT)。保护时间的长度可以由时域值给出。例如,保护时间的长度可以由k(k≥1)个时间采样(TS)值或者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长度给出。并且,如果连续地或者取决于预定子帧的定时对准来设置中继节点的回程下行链路子帧,那么可能不能定义或设置子帧的最后部分的保护时间。可以只在为回程下行链路子帧发送所设置的频域中定义保护时间,以便保持向后兼容(如果在接入下行链路间隔中设置保护时间,那么无法支持传统用户设备)。对于除保护时间之外的回程下行链路接收间隔来说,中继节点可以从基站接收PDCCH和PDSCH。从专用于中继节点的物理信道来看,PDCCH和PDSCH可以被认为是中继PDCCH(R-PDCCH)和中继PDSCH(R-PDSCH)。
用于配置R-PDCCH和交织几个R-PDCCH的基本单位是R-REG。尽管在LTE系统中REG包括四个RE,但是可以依照与REG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来配置中继节点的回程下行链路的R-REG。
图11(a)是图示在3GPP版本8系统中基准信号图案的图,并且图11(b)是图示在3GPP版本9系统或3GPP版本10系统中基准信号图案的图。
参照图11(a),对于每个天线端口0、1、2和3来说存在CRS。被分配给用于天线端口0和1的CRS的RE的数目不同于被分配给用于天线端口2和3的CRS的RE的数目。特别地是,被分配给CRS的许多RE存在于可以作为回程资源使用的OFDM码元索引#0和#1中。
尽管图11(b)另外图示了DM-RS,并且图示了码元索引#0到#2无法用于回程数据发送,但是可以改变无法被使用的码元的数目。
图12是图示常规的REG索引标定的次序的图。
参照图12,通常依照如(a)所示的时间优先模式或如(b)所示的频率优先模式来执行REG索引标定。作为变型例子,可以考虑混合方法,其中,对特定数目的码元进行分组,然后依照时间优先模式或频率优先模式来对分组的码元执行索引标定。
图13是图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R-PDCCH的R-REG索引标定的例子的图。
在图13的(a)中,CRS和DM-RS均存在,并且一个R-REG包括四个RE。在图13的(a)中,码元索引3和4被分组到一个组中,并且码元索引5和6被分组为到一个组中,因此按分组的索引执行索引标定。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回程信道的码元可从索引号3的码元中使用。如果可用的码元索引是可变的,那么还可以改变用于开始索引标定的码元索引。依照这种方式定义了R-REG索引,其中在R-REG组中包括除RS之外的空RE。据此,可以取决于布置的RS的数目来改变R-REG的图案、位置和索引。可以向第二时隙应用相同的规则以便执行R-REG索引标定。在第二码元组(l=5,6)中,可以依照从k的较大值到k的较小值的次序执行索引标定。
尽管图13的(b)图示的是,在以四个RE为单位的回程子帧的第一时隙中定义R-REG并且执行R-REG索引标定,但是DM-RS的一些端口并未被分配。图13的(b)其特征在于存在两个未被占用的RE。在图13的(b)中,未被占用的RE位于(l,k)=(5,10),(6,1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使在R-REG中相应的四个RE之间的距离最小化,所以这是有益的。
在图13的(c)和(d)中,对属于一个R-REG的两个RE执行配对。即,排除在对角线方向上的配对。例如,尽管位于图13的(b)中(4,2)的RE属于R-REG#1,不过它属于在图13的(c)和(d)中的R-REG#0。在这种情况下,以2个RE单位更有益于传输分散性。特别地是,图13的(d)图示了用于DM-RS的少量RE。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剩余2个RE与邻近的RB分组在一起,以便配置一个R-REG。如果使用奇数RB或者没有配置2个RB单位的R-REG,那么可以使用或者不使用2个RE作为最后索引。如果2个RE被设置为最后索引,那么它们可以用来再次发送在先前R-REG中携带的信息。
图13的(e)图示的是,依照频率优先模式以码元单位执行R-REG索引标定,并且图13的(f)图示的是,依照频率优先模式对码元l=3,4以及依照时间优先模式对码元l=5,6(其中存在许多DM-RS)执行R-REG索引标定。参照图13的(e)和(f),应当注意,当以2个RB的单位执行索引标定时可以更有利地配置R-REG。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14,应当注意,存在于由点标记的区域中的RS是仅用于天线端口#0和#1的CRS。如果R-PDCCH仅存在于该区域中,并且应当取决于CRS来执行解调,那么建议使用仅用于天线端口#0和#1的CRS来对R-PDCCH执行解调。即,建议执行只使用天线端口0和1的R-PDCCH解码。依照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解码等待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四个CRS天线端口的状态中,可以考虑限于只使用CRS端口#0和#1的以下两个方法。第一方法是基于两个CRS端口的运输格式被用于R-PDCCH传输,并且其意指具体物理信道R-PDCCH使用如下的运输格式,其中向所述运输格式应用与小区特定的物理信道的天线端口数目不同的天线端口数目。第二方法是基站根据用于R-PDCCH传输的四个CRS端口来使用运输格式,并且从CRS端口#2和#3发送空(null)信号。基站可以通过上层信号向中继节点通知它使用上述运输格式。假设从CRS端口#2和#3没有发送任何信号,那么中继节点解码R-PDCCH信号。
同时,为了执行空频分组编码(SFBC)方案,如果可能的话,则R-REG应当由一个码元内的RE来配置。可以取决于2TX SFBC或4TXSFBC来改变在一个R-REG中包括的RE的数目。
图15是图示用于应用4TX SFBC的R-PDCCH传输的例子的图。特别地是,图15图示了码元索引l=3和4只用于R-PDCCH传输,以便应用4TX SFBC。图15的(a)图示了频率优先模式并且图15的(b)图示了时间优先模式。
特别地是,由于在一个RB中R-REG的数目是5,所以优选的是,以多个RB进行分组,以便发送R-PDCCH。例如,如果使用十个R-REG作为用于R-PDCCH传输的基本单位,那么优选的是分配两个RB。当然,在回程信道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只基于五个R-REG的R-PDCCH传输。
图16是图示用于应用4TX SFBC的R-PDCCH传输的另一例子的图。特别地是,图16图示了一种通过从第一码元中选择两个码元,并且从第二码元中选择两个码元(l=3,4,7,8)来用于R-PDCCH传输的方法来作为用于解决取决于DM-RS的存在而改变R-REG图案和R-REG数目的问题的方法之一。同样,图16的(a)图示了频率优先模式,并且图16的(b)图示了时间优先模式。
特别地是,由于R-REG的数目是18,所以以现有LTE系统的CCE为单位来获得两个CCE,因此可以使得在R-PDCCH分配期间,当并未配置R-REG组时所浪费的资源最小化。由于一个RB形成九个R-REG,即一个CCE,所以也可以维持与现有LTE相同大小的CCE。
图17是图示R-REG或R-CCE的配置的图。特别地是,图17的(a)图示了在一个R-REG或R-CCE中包括的RE的数目是2,并且图17的(b)图示了在一个R-REG或R-CCE中包括的RE的数目是4。
通常,R-REG配置试图用于以诸如SFBC之类的RE对(例如,2个RE、4个RE和8个RE)为单位来应用资源分配技术。当应用此技术时,如果任何一个RE被损坏(例如,与从服务小区中发送的CSI-RS位置重复,或与由服务小区击穿的RE位置重复,以便接收从邻近小区发送的CSI-RS),则其将影响R-REG。如果被发送诸如CSI-RS之类的信号的RE位于几个R-REG上,那么其将影响相应的RE所属的所有R-REG(参见图18的常规配置)。为了解决此问题,优选当设计CSR-RS的位置/图案时考虑REG配置。
首先,建议由从一个小区发送的CSI-RS占据的RE被设计成变为存在于相同R-REG(或相同R-CCE)中的RE。例如,如果一个小区使用四个RE来发送四个端口的CSI-RS,并且由四个RE来配置一个R-REG,如图17的(b)中所图示,那么确定CSI-RS传输图案以致用于CSI-RS传输的RE变为在一个R-REG中存在的RE。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这点。
图18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或R-CCE的配置的图。特别地是,在图18中,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RS)存在用于R-REG或R-CCE的配置。为便于描述,在一个附图中图示了常规的配置和建议的配置。
即便在服务小区对对应于邻近小区的CSI-RS的RE执行击穿,以便接收邻近小区的CSI-RS的情况中,击穿的RE也被设计成变为在相同的R-REG中存在的RE。还建议从支持小区间协作通信(诸如CoMP)的几个小区中发送的多小区CSI-RS集(例如,从小区1、小区2和小区3接收的每个CSI-RS)存在于相同的R-REG(或相同的R-CCE)中(参见图18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执行来自特定RE的CSI-RS传输或者执行依照CSI-RS传输的击穿,那么可以使多个R-REG的损坏最小化。
还建议当被发送R-PDCCH的RE与CSI-RS冲突时,执行CSI-RS传输。换句话说,代替R-PDCCH,发送CSI-RS。同样,即便在服务小区对被发送邻近小区的CSI-RS的RE执行击穿的情况下,也对用于R-PDCCH传输的RE执行击穿。可以由预先定义的规则或信令来执行此击穿。向接收器通知是否已经发送CSI-RS,由此可以改进信道估计执行。中继节点还通过上层信号识别向特定R-REG的RE发送CSI-RS而不是R-PDCCH,并且把相应的RE从R-PDCCH解码中排除。
同时,由于CSI-RS取决于信道状态并未在每个子帧发送,而是在五个子帧的周期或五个子帧以上的另一周期发送,所以所有子帧被划分为被发送CSI-RS的子帧,以及并未被发送CSI-RS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考虑CSI-RS的存在来改变R-PDCCH REG配置,或者不向CSI-RS的位置发送R-PDCCH。换句话说,在被设置为用于发送CSI-RS的子帧处,可以考虑当为与CSI-RS RE(包括静音RE(为邻近小区的CSI-RS击穿的RE))或CSI-RS REG(由2、4和8端口配置的RE组)的位置重复的R-REG执行R-PDCCH映射时的跳过方法(R-PDCCH REG级最新匹配),或用于跳过相应的R-REG索引标定的方法(R-PDCCH REG级击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理解,静音表明用于发送相应RE的传输功率是0。可以根据CSI-RS传输时段或通过独立的专用信令来执行上述操作。
图19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例子的图。特别地是,图19图示的是,当C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是4时DM-RS和CRS均存在,以及当C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是4时只有CRS存在的情况。图19还图示的是,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是4,以及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是2的情况。
在图19的(a)中,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是4,并且DM-RS和CRS均存在。特别地是,在图19的(a)中,由于DM-RS的位置在两个码元上配置第一时隙的R-REG #7和第二时隙的R-REG #14,并且在R-REG #2和#3以及R-REG #5和#6的情况下间断定位的RE构成一个R-REG。在图19的(b)中,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也是2,并且只有CRS存在。
在图19的(c)中,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是2,并且DM-RS和CRS均存在。特别地是,在图19的(c)中,在两个码元上配置的R-REG(R-REG #7,#13,#14和#27)存在,以便避免由于DM-RS的位置而间断定位的RE构成一个R-REG。并且,在图19的(d)中,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也是2,并且只有CRS存在。
在图19的(e)到(g)中,假定在第一时隙处考虑全部四个端口的DM-RS,而在第二时隙处使用两个或较少端口的DM-RS。如果如图19的(e)和(f)中所图示由四个RE配置一个R-REG,那么两个RE在不属于R-REG的情况下保持在第二时隙。
图20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另一例子的图。特别地是,图20图示的是,当C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是1时DM-RS和CRS均存在,以及当C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是2时只有CRS存在的情况。并且,图20图示的是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是4,以及构成一个R-REG的RE的数目是2的情况。
图21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又一例子的图。特别地是,图21图示了用于固定用于CSI-RS传输的专用OFDM码元的方法。
在图21的(a)和(b)中,由中继节点接收的CSI-RS在第一时隙并不存在。由于在第一时隙存在的可用RE的数目小于在第二时隙的可用RE的数目,所以如果在第一时隙布置CSI-RS,那么这意味着相对减少了可以用于传输被发送到第一时隙的控制信息(即,R-PDCCH)的RE的数目。据此,建议由中继节点接收的CSI-RS始终位于第二时隙。
特别地是,在正常CP的情况下,第九和第十码元优选被固定为用于CSI-RS传输的专用OFDM码元。在扩展CP的情况下,第八码元优选被固定为用于CSI-RS传输的专用OFDM码元。这是因为在相应的OFDM码元处不存在RS,并且优选的是,考虑用于CSI-RS的端口数目来布置码元。特别地是,可以对即便在其中不存在CSI-RS的子帧中也被用作CSI-RS的码元进行操作,以免将其用于R-PDCCH传输。另一方面,被发送到中继节点的数据可以使用除了CSI-RS所使用的RE之外的RE,即便在被用为CSI-RS的码元处。换句话说,数据信道对CSI-RS RE执行清空或速率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第二时隙均匀地维护R-PDCCH可用的RE的数目是有益的。第一时隙的可用RE的数目可以与第二时隙的可用RE的数目相匹配也是有益的。因此,如果向第一时隙发送下行链路授权,并且向第二时隙发送上行链路授权,那么由于由所述下行链路授权占据的RE的数目类似于由所述上行链路授权占据的RE的数目,所以第一时隙可以在与第二时隙类似的信道状态下,维持与第二时隙类似的编码率和小区覆盖范围。
作为另一方法,考虑到用于CSI-RS的OFDM码元限于其中存在CSI-RS的子帧,如图21中所图示,但是相应的OFDM码元在其中不存在CSI-RS的子帧处,被用于除CSI-RS传输之外的其他使用目的。
专用于CSI-RS的这些OFDM码元对R-REG配置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配置是非常有用的。在图21的(a)中,专用于CSI-RS的OFDM码元的R-REG索引是#2、#3、#7、#8、#12和#18。应当注意,在码元#9和#10内的所有R-REG的边界与相应的码元正确地匹配。据此,如果以R-REG为单位执行资源映射,那么可以在即便没有码元#9和#10的情况下也执行R-REG单位的映射。特别地是,如果码元#9和#10被用为专用于CSI-RS的OFDM码元,那么不可以对码元#9和#10执行R-REG索引标定。
然而,在可以取决于在子帧处的CSI-RS的存在来使用相应码元的第二方法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设计。换句话说,如果CSI-RS并不存在,那么执行包括码元#9和#10的正常的R-REG索引标定。如果CSI-RS存在,那么除码元#9和#10之外执行R-REG索引标定。即,取决于CSI-RS传输来定义和自动地改变两种类型的R-REG索引标定方法。由于中继节点知道其中CSI-RS存在的子帧,所以可以知道何时应当根据哪个R-REG索引标定方法来执行解映射和解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没有独立的信令的情况下使用建议的方法。
在图21的(c)中,多个小区的CSI-RS端口存在于一个R-REG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取决于存在多少重新使用因素来改变CSI-RS端口的布置。如果四个小区彼此协作,那么一个R-REG(=4个RE)包括对应于四个小区的四个天线端口的CSI-RS。
特别地是,如果以R-REG为单位执行映射,那么在向其分配CSI-RS的OFDM码元并不存在的假设下执行的R-REG索引标定,如图21的(d)中所图示,以及对应于如图21的(e)中所图示的向其分配CSI-RS的OFDM码元的REG索引标定可以被考虑。在REG索引标定中,考虑被分配CSI-RS的OFDM码元,可以在数据映射期间跳过相应的码元。即便以R-REG级为单位也可以执行此映射方法。
图22是图示在考虑OFDM码元的位置的扩展的CP和R-REG索引标定的情况下,用于CSI-RS的OFDM码元的位置的例子的图。特别地是,图22的(a)图示了DM-RS和CRS均存在,并且图22的(b)图示了只有CRS存在。在图22中,即便第八码元被固定为用于CSI-RS的码元,对相应的码元执行R-REG索引标定,但是R-PDCCH或R-PDSCH未被映射到相应的码元中。然而,在用于发送CSI-RS的码元的子帧的情况下,可以在R-REG索引标定期间跳过相应码元的REG。
图23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又一例子的图。图23图示的是,专用于CSI-RS传输的OFDM码元被固定。特别地是,图23的(a)图示了DM-RS和CRS均存在,并且图23的(b)图示了只有CRS存在。
在图23中,建议在R-REG索引标定期间,最后分配用作CSI-RS的码元。在这种情况下,不管CSI-RS存在与否都依照索引次序执行映射,并且可以通过标识CSI-RS的存在来执行最后CSI-RS码元的映射。
图2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示在扩展CP的情况下R-REG的配置和索引标定的图。特别地是,图24的(a)图示了DM-RS和CRS均存在,并且图24的(b)图示了只有CRS存在。
参照图24,不管CP长度如何,对于第一时隙的相同的R-REG配置和R-REG索引标定,如果使用扩展CP,那么R-PDCCH的开始点被设置为第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等地执行其中存在下行链路授权的第一时隙的R-REG配置和R-REG索引标定,而不管CP长度如何,并且可以设计使用相同的资源而不管CP长度如何的下行链路授权。
图25和图26是图示在配置R-REG的处理中用于维持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的方法的图。应当理解,图25和图26中的R-REG索引标定只是示例性的,并且上述索引标定方法可以被应用于本发明。
如果具有四个天线的基站通过使用常规LTE系统的分集方案来执行R-PDCCH传输,那么以四个码元为单位执行预编码。换句话说,在预编码器的输出当中,只通过第0天线和第2天线发送第0码元和第一码元,并且只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发送第二码元和第三码元。据此,对于在各自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来说重要的是同时通过不同的频率发送作为预编码器的输入单位的四个码元。
由于向没能在频率上获得四个RE的R-REG应用频率优先映射是不适当的,所以建议向相应的REG应用时间优先映射。参照图25的(a),由于由相同OFDM码元的四个RE来配置REG,所以向R-REG索引0应用频率优先映射,而向第一时隙的R-REG索引#5、#6和#7和第二时隙的R-REG索引#12、#13和#14应用时间优先映射。
图26是图示用于使被应用时间优先映射的R-REG最小化的方法的图。借助相同码元的RE来配置第一时隙的R-REG索引#5和#6,使得向其应用常规的频率优先映射。然而,由于无法由相同码元的RE来配置R-REG索引#7,所以向两个码元应用时间优先映射。
图27是图示用于即便在按照频率优先方法来配置所有R-REG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的方法的图。特别地是,在图27中,依照不同的次序向RB应用频率优先方法,以便维持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换句话说,不同于RB#2中的天线映射次序来设置RB#1中的天线映射次序,由此可以执行按每个天线的均匀功率分布。
图28是图示简化了图25到图27的原理的理论视图。特别地是,图28的(a)示例性地图示了如果使用传输分集那么实际上怎样取决于频率优先映射或时间优先映射来执行天线映射。
图28的(b)图示的是,当在频率优先映射的情况下出现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失衡时,应当按每个REG不同地设置R-REG的RE映射次序。如果每个RB都存在有问题的R-REG(像图27的R-REG#7),那么应当取决于RB来改变RE映射次序。由于如图28的(c)中所图示在时间优先映射的情况下解决了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失衡,所以可以对于要求时间优先映射的R-REG维持相同的RE映射次序。
图29和图30是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考虑CSI-RS静音方案来配置R-REG的方法的图。优选地是,应当理解,静音表明用于发送相应RE的传输功率是0。
特别地是,图29图示了五个CSI-RS图案(分别为八个天线端口)。相应的天线端口由0、1、…、7表示。具有相同图案的RE组是一个CSI-RS图案,其中RE的天线端口由所写的数字来标识。CSI-RS其特征在于根据特定子帧来周期地进行发送。可以与CSI-RS的周期相关联地执行用于使邻近小区的CSI-RS静音的处理。例如,如果如图29和图30中所图示,五个小区使用五个不同的CSI-RS图案并且具有相同的传输周期,那么包括静音邻近小区的CSI-RS图案的五个CSI-RS图案中没有一个RE可以在被发送CSI-RS的特定子帧处发送R-PDCCH或R-PDSCH。相应地,应当考虑以上特征来设计R-REG。
图29图示的是,通过从OFDM码元索引#5、#6、#12、#13中排除CSI-RS RE来配置R-REG。在码元索引#5处,配置排除静音CSI-RS端口#0和#4的一个R-REG,以及排除静音CSI-RS端口#2和#6的另一个R-REG。在这种情况下,由总共四个可用的RE来配置所有R-REG。并且,即使通过跳过CSI-RS RE来配置一个R-REG,由于在R-REG内的两个邻近RE被配置为彼此邻接,所以在SFBC操作中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另一方面,图30图示的是通过包括CSI-RS RE来配置一个R-REG。例如,在码元索引#5处,配置三个R-REG,其中,第一和第三R-REG中的每个被配置为包括CSI-RS端口#6、#2、#4、#0。如果发送CSI-RS,那么包括CSI-RS的REG只发送由两个RE配置的R-REG。如上所述,由于在频率上以两个RE的两个邻近子载波为单位配置SFBC,所以即使作为CSI-RS RE使用的两个RE被击穿,在解调中也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然而,中继节点应当定义基站的操作以便识别此状态。特别地是,天线端口应当被配置成用于在天线之间的功率平衡。换句话说,如果天线端口#0和#1在一个OFDM码元处被击穿,那么优选地是,天线端口#2和3被同样地击穿。
可以根据R-REG单位的时间优先索引标定或者可以根据R-REG单位的频率优先索引标定来执行R-REG索引标定。然而,由于在R-PDSCH中存在并未交织的R-PDCCH,所以依照与R-PDSCH相同的方式对R-PDCCH执行频率优先映射。适当地,为了维持与频率优先映射的相似性,优选对R-PDCCH执行频率优先索引标定。如果在一个R-REG内的一些RE与CSI-RS冲突,那么也可以考虑只有相应的RE被击穿。
同时,为了使得服务小区使用于邻近小区的CSI-RS的RE静音,所述邻近小区优选通过X2接口向服务小区发信号表示CSI-RS的图案信息。作为选择,可以考虑网络操作者通过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服务器向服务小区直接发信号表示图案信息。
图31是图示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参照图31,用户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10、存储器1220、射频(RF)模块1230、显示模块1240、和用户接口模块1250。
为便于描述,图示了用户设备1200,并且可以省略用户设备1200的某些模块。用户设备12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所需的模块。此外,用户设备1200的一些模块可以被划分为分段的模块。处理器1210被配置为执行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参考附图图示了此操作。
详细地,处理器1210可以执行用于多路复用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所需的操作。对于处理器1210的详细操作,参照图1到图30的描述。
存储器1220与处理器1210连接,并且在其中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程序代码、数据等。RF模块1230与处理器1210连接,并且把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或反之亦然。为此,RF模块1230执行模拟转换、放大、滤波、频率解链转换或相反过程。显示模块1240与处理器1210连接,并且显示各种信息。显示模块1240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LCD(液晶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户接口模块1250与处理器1210连接,并且可以按照诸如键盘和触摸屏之类的公知用户接口组合来配置。
通过依照预定类型组合本发明的结构元件和特征来实现上述实施例。除非分别指定,否则应当认为每个结构元件或特征是选择性的。每个结构元件或特征可以在不与其它结构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施。一些结构元件和/或特征也可以彼此组合以便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改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次序。一个实施例的一些结构元件或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实施例中,或者可以被替换为另一实施例的相应结构元件或特征。此外,显然可以在提交申请之后借助修正把涉及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与涉及除所述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其它权利要求的另一权利要求组合,以便构成实施例或者增加新的权利要求。
已经根据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被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视情况可以由基站的上节点来执行。换句话说,为了与网络中的用户设备通信所执行的各个操作显然可以由基站或除所述基站之外的多个网络节点来执行,其中,所述网络包括基站以及多个网络节点。所述基站可以被替换为诸如固定站、节点B、eNode B(eNB)和接入点之类的术语。用户设备还可以被替换为诸如移动站(MS)和移动用户站(MSS)之类的术语。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借助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如果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硬件实现,那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实现。
如果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借助固件或软件来实现,那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借助用于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或功能类型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内部或外部,以便通过公知的各种手段来向和从处理器发送和接收数据。
对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特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从而,以上实施例在各个方面被认为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通过合理地解释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落入本发明等效范围的所有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工业实用性]
尽管已经根据3GPP LTE系统描述了用于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处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上述方法及其设备,不过所述方法和设备也可以应用于除3GPP LTE系统之外的各种MIMO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0)

1.一种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除了用于基准信号(RS)的资源元素外,以依照子载波索引递升次序连续的四个资源元素(RE)为单位来配置中继资源元素组(R-REG);
以所述中继资源元素组为单位,向所述控制信号分配传输资源;并且
通过使用所分配的传输资源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用于所述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包括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RS)的资源元素,其包括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一个或多个邻近基站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继资源元素组的索引标定在每个时隙单位依照时间优先模式执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图案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通过使用8个逻辑天线端口来定义。
6.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除基准信号(RS)的资源元素之外,以依照子载波索引递升次序连续的四个资源元素(RE)为单位来配置中继资源元素组(R-REG),并且以所述中继资源元素组为单位向控制信号分配传输资源;和
发送模块,通过使用分配的传输资源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用于所述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包括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RS)的资源元素,其包括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被分配有为0的传输功率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一个或多个邻近基站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中继资源元素组的索引标定在每个时隙单位依照时间优先模式执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图案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通过使用8个逻辑天线端口来定义。
CN201180001600.4A 2010-01-28 2011-01-28 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Active CN1023885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932510P 2010-01-28 2010-01-28
US61/299,325 2010-01-28
US30082010P 2010-02-02 2010-02-02
US61/300,820 2010-02-02
US34979610P 2010-05-28 2010-05-28
US61/349,796 2010-05-28
US35237610P 2010-06-07 2010-06-07
US61/352,376 2010-06-07
US35319910P 2010-06-09 2010-06-09
US61/353,199 2010-06-09
US35602810P 2010-06-17 2010-06-17
US61/356,028 2010-06-17
US39292310P 2010-10-13 2010-10-13
US61/392,923 2010-10-13
KR10-2011-0004024 2011-01-14
KR1020110004024A KR101053635B1 (ko) 2010-01-28 2011-01-14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릴레이 노드로 제어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CT/KR2011/000614 WO2011093671A2 (en) 2010-01-28 2011-01-28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to relay node at base station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542A true CN102388542A (zh) 2012-03-21
CN102388542B CN102388542B (zh) 2015-08-12

Family

ID=4493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600.4A Active CN102388542B (zh) 2010-01-28 2011-01-28 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8767610B2 (zh)
EP (1) EP2529491A4 (zh)
JP (1) JP2012520048A (zh)
KR (1) KR101053635B1 (zh)
CN (1) CN102388542B (zh)
CA (1) CA2759660C (zh)
MX (1) MX2011008951A (zh)
WO (1) WO2011093671A2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310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272613A (zh) * 2012-04-30 2015-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69960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配置方法与装置
CN104488201A (zh) * 2012-06-09 2015-04-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916A (zh) * 2013-04-04 2015-12-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站以及无线终端
CN106664174A (zh) * 2014-05-22 2017-05-10 Lg电子株式会社 Mimo发射器形成re组的方法
WO2019024756A1 (zh) * 2017-07-31 2019-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中继设备
CN109525449A (zh) * 2017-09-18 2019-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视频服务器的用户承载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JP2019508926A (ja) * 2016-01-12 2019-03-2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参照信号パターン
CN109565858A (zh) * 2016-08-10 2019-04-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用户装置及信号发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3338B1 (ko) *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22227B1 (ko) * 2009-07-26 2016-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기를 위한 제어 정보 및 시스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587458B1 (ko) * 2010-02-18 2016-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계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참조 심볼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072083B2 (en) * 2010-02-24 2015-06-30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SI-R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advance systems
CN102300270B (zh) * 2010-06-25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12021018A2 (ko) * 2010-08-11 2012-02-16 (주)팬택 뮤팅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채널 상태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US8780766B2 (en) * 2010-08-16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leaving for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US9344246B2 (en) 2010-10-08 2016-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relay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9130725B2 (en) 2010-11-02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action of PDSCH resource mapping, CSI-RS, and muting
US20120188955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Zte (Us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sfbc signals with csi-rs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muting in lte-advance systems
JP5437310B2 (ja) * 2011-05-02 2014-03-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792924B2 (en) * 2011-05-06 2014-07-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ell access
CN107196742B (zh) * 2011-08-12 2020-05-2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集成电路
JP6031105B2 (ja) 2011-08-16 2016-11-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基地局が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を多重化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6877988B (zh) * 2011-08-19 2020-04-21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发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EP2763339B1 (en) * 2011-09-28 2020-04-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plurality of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61837B1 (en) * 2011-09-30 2022-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25087B2 (en) * 2011-10-22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der compression
CN102413090B (zh) * 2011-11-04 2014-10-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JP5809530B2 (ja) * 2011-11-07 2015-11-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KR101922597B1 (ko) 2011-12-27 2019-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dd 모드로 동작하는 거대 mimo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기준신호를 전송하고 수신하기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3105811A1 (ko) * 2012-01-11 201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신호를 이용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US9608699B2 (en) 2012-03-06 2017-03-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91619B (zh) * 2012-05-09 2016-12-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网络中进行ePDCCH资源元素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US9083479B2 (en) * 2012-05-11 2015-07-14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10339B2 (en) * 2012-06-19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via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984972B1 (ko) 2012-06-22 2019-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874451B1 (en) 2012-08-02 2020-04-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6055627B2 (ja) * 2012-08-14 2016-12-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9072065B2 (en) * 2012-09-13 2015-06-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power control 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562694B1 (ko) * 2012-09-18 2015-10-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송수신포인트의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그 송수신포인트, 단말의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03686987A (zh) * 2012-09-26 2014-03-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同步信道、广播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CN104885514B (zh) * 2012-11-01 2019-05-21 英特尔公司 在LTE-A网络中发送QoS要求以及UE功率偏好的信号
US9843427B2 (en) * 2012-11-28 2017-12-12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process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US8873455B2 (en) * 2013-02-15 2014-10-28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US8929277B2 (en) * 2013-02-15 2015-01-06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US9603100B2 (en) * 2013-05-09 2017-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9603113B2 (en) * 2013-10-29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CN105490787B (zh) * 2014-09-15 2019-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导频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US11343680B2 (en) * 2014-09-29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cessing a cell using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735155B2 (en) * 2014-11-03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around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386654B2 (ja) * 2015-02-20 2018-09-0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6143411A1 (ja) * 2015-03-09 2016-09-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WO2016143410A1 (ja) * 2015-03-09 2016-09-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装置
WO2017135044A1 (ja) * 2016-02-02 2017-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7135882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52405A1 (zh) * 2016-03-10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分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439663B2 (en) * 2016-04-06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noise estimation in data symbol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CN107733592B (zh) 2016-08-10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83260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hort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pdcch) mapping design
KR101971972B1 (ko) * 2017-01-09 2019-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20057831A (ja) * 2017-02-03 2020-04-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WO2018199684A1 (ko) 2017-04-28 2018-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151886B (zh) * 2017-06-16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632151B2 (en) * 2018-06-20 2023-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sive MU-MIMO
US11463949B2 (en) * 2019-06-13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s with beam-specific repeater operation
TWI746083B (zh) * 2020-07-24 2021-11-11 聯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訊號中繼系統
CN117768558A (zh) * 2022-09-19 202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管理方法、通信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7173A1 (en) * 2003-12-30 2005-07-21 Noki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 base stations with asymmetric data links
EP1804442A1 (en) * 2006-01-03 2007-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relaying in a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US20100008317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US20110244877A1 (en) * 2009-10-08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3010B2 (en) 2004-06-03 2007-01-16 Soff-Cut International, Inc. Skid plate for concrete saw
US8208851B2 (en) 2006-07-03 2012-06-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9344259B2 (en) * 2007-06-20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trol channel provisioning and signaling
KR100921330B1 (ko) 2007-07-10 2009-10-13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중계기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CN101159470B (zh) * 2007-11-02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信道到物理资源的映射方法
US8259630B2 (en) 2007-12-21 2012-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relay enhanced cellular systems with resource reuse
US8340605B2 (en) * 2008-08-06 2012-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between cells of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355734B2 (en) 2008-08-07 2013-01-15 Apple Inc. Wireless system
US8369206B2 (en) 2009-03-25 2013-0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ell-specific shift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s
US8929303B2 (en) * 2009-04-06 2015-0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for advanced relay operation
US8649281B2 (en) 2009-04-27 2014-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design for backhaul relay to support multiple HARQ processes
EP2465225B1 (en) * 2009-08-13 2018-08-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014080B2 (en) 2009-10-30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lay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9708B2 (en) * 2010-01-14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feedback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7173A1 (en) * 2003-12-30 2005-07-21 Noki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 base stations with asymmetric data links
EP1804442A1 (en) * 2006-01-03 2007-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relaying in a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US20100008317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US20110244877A1 (en) * 2009-10-08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n the need of interleaving of R-PDC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9》, 13 November 2009 (2009-11-13), pages 1 - 2 *
ZTE: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Control Channel for Backhaul Link", 《TSG-RAN WG1 #59》, 13 November 2009 (2009-11-13), pages 2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279A (zh) * 2012-04-30 2018-09-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13A (zh) * 2012-04-30 2015-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40279B (zh) * 2012-04-30 2021-10-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13B (zh) * 2012-04-30 2018-07-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86590B (zh) * 2012-06-09 2022-09-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4488201A (zh) * 2012-06-09 2015-04-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86590A (zh) * 2012-06-09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4488201B (zh) * 2012-06-09 2019-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788261B2 (en) 2012-06-09 2017-10-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reduc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N103856310B (zh) * 2012-12-06 2016-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856310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122916A (zh) * 2013-04-04 2015-12-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站以及无线终端
US10440734B2 (en) 2013-09-25 2019-10-08 Zte Corporation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469960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配置方法与装置
CN106664174A (zh) * 2014-05-22 2017-05-10 Lg电子株式会社 Mimo发射器形成re组的方法
CN106664174B (zh) * 2014-05-22 2020-04-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形成re组的方法和mimo发射器
JP2019508926A (ja) * 2016-01-12 2019-03-2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参照信号パターン
CN109565858A (zh) * 2016-08-10 2019-04-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用户装置及信号发送方法
WO2019024756A1 (zh) * 2017-07-31 2019-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中继设备
US11109392B2 (en) 2017-07-31 2021-08-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CN109525449A (zh) * 2017-09-18 2019-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视频服务器的用户承载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525449B (zh) * 2017-09-18 2021-1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视频服务器的用户承载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542B (zh) 2015-08-12
CA2759660A1 (en) 2011-08-04
KR101053635B1 (ko) 2011-08-03
WO2011093671A3 (en) 2011-12-08
US9054771B2 (en) 2015-06-09
MX2011008951A (es) 2011-09-29
CA2759660C (en) 2015-01-20
EP2529491A2 (en) 2012-12-05
WO2011093671A2 (en) 2011-08-04
US20140286232A1 (en) 2014-09-25
US8767610B2 (en) 2014-07-01
US8761075B2 (en) 2014-06-24
EP2529491A4 (en) 2013-07-24
US20120057519A1 (en) 2012-03-08
JP2012520048A (ja) 2012-08-30
US20120002596A1 (en) 201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8542B (zh) 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44990B (zh) 在多用户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6866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9900B (zh) 用于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1820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83049B (zh) 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设备
CN10284499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中继节点的搜索空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16900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6580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复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664182A (zh) 在d2d通信中发送终端的d2d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1878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中继节点报告信道质量指示符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43046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81690B (zh) 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准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50150A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44147A (zh) 用于增强控制信道解调的主小区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80579A (zh) 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回程链路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4499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控制信道传输到中继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14008409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제어 정보를 다중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3074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channel measurement through a receiving en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6588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14001041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릴레이 노드 간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40019386A (ko)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단말로 제어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