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126A -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8126A
CN102378126A CN201010262757XA CN201010262757A CN102378126A CN 102378126 A CN102378126 A CN 102378126A CN 201010262757X A CN201010262757X A CN 201010262757XA CN 201010262757 A CN201010262757 A CN 201010262757A CN 102378126 A CN102378126 A CN 102378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packet
packet terminal
digital
vibr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27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627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81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8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1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在上述方法中,数字集群终端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当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PTT键的灵敏度不高且容易因为误操作而导致话权释放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更易操作、更易切换、减少误操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技术是一种用于指挥调度的信道共享的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丰富了移动通信的内容,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因而倍受关注。它的主要特点是呼叫接续快、群组内用户共享前向信道、半双工方式、即按即讲(Push To Talk,简称为PTT)方式等。集群业务的发展趋势是共网集群,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利用频率资源、网络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并且可以大力改善网络覆盖,符合集群技术发展的趋势。 
其中,PTT是集群呼叫的一种形式,在用户按下PTT键申请话权并得到授权提示后,用户即可以对群组中成员讲话。从按键到讲话的过程非常迅速,用户无需长时等待。基于这种快速呼叫的特点,将其与机器人调度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快速调度。 
在集群通话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动作,话权切换就是用户从说的状态申请变为听或者空闲,反之则是从听或者空闲申请为说,终端只有在获得相应权限后才能操作各种动作。 
相关技术中,用户按住或松开PTT键来申请和释放话权。但是,由于有些PTT键的灵敏度不高,导致用户操作不便。并且当用户对其他群组成员讲话时,容易因为误操作而导致话权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包括:数字集群终端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当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集群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集群终端包括:振动感应装置,用于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处理装置,用于在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集群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集群系统包括:数字集群终端,用于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在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通过本发明,采用快速振动(或摇动)终端,并通过感应器感应,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快速申请话权切换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PTT键的灵敏度不高且容易因为误操作而导致话权释放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更易操作、更易切换、减少误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集群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数字集群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数字集群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数字集群终端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 
步骤S104:当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其中,上述阈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的一个门限值,它是与振动强度大小相关的一个门限值,上述振动感应值也反映振动强度大小,当振动感应值小于上述阈值时,数字集群终端不会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只有当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即振动强度到达一定强度时,数字集群终端才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通过上述方法,即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终端话权切换,振动一下终端,终端就会自动的执行话权切换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PTT键的灵敏度不高且容易因为误操作而导致话权释放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需要设置触发上述振动机制的开关,在用户确定开启该开关时,才可以启用上述切换话权方案。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该开关,有效避免了由于不必要的振动引发的话权切换。 
优选地,上述步骤S102中,数字集群终端获取振动操作的振动感应值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数字集群终端中的重力加速度感应器根据振动操作的振动强度获取振动感应值。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可以在上述数字集群终端中设置重力加速度感应器,使用重力加速度感应器可以快速灵敏的感应到终端的振动,即通过感应终端在某个方向上的加速度从而反应终端在这方向上的振动,且实现较为简单。 
优选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上述申请切换话权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1)当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发话状态时,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释放话权操作。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数字集群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释放的请求后,接收来自于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的话权释放指令后释放话权。 
(2)当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话权操作。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数字集群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申请的请求后,接收来自于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的发话指令进入发话状态。 
(3)当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监听状态时,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话权操作。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3.1)数字集群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申请的请求。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判断数字集群终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当前发话用户所对应的终端的优先级。 
(3.2)如果是,则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向数字集群终端返回发话指令。 
(3.3)如果否,则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向数字集群终端返回等待指令。 
由此可见,终端会根据自身的状态执行相应的话权切换申请操作,而不是通过用户的不同动作来执行不同的话权切换操作,从而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减少了误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切换的请求,数字集群管理平台会根据终端的状态和终端发出的话权切换请求做出不同响应,例如,给予终端许可或命令终端等待。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数字集群管理平台都会对发出申请的终端的合法性进行鉴权,以判定该终端是本集群的合法成员,以及该终端是否有资格提出该申请,从而有效提高了切换可靠性。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202:在终端启动组呼的情况下,用户开启触发振动机制的开关,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触发振动机制。 
步骤S204:终端接收到快速振动提示响应。 
步骤S206:终端判断振动感应值是否大于临界感应值,如果是,则转至步骤S208,否则流程结束。 
步骤S208:终端判断目前所处状态,根据不同状态,分别转至步骤S210,步骤S212和步骤S214。 
步骤S210:终端处于“讲”状态(即发话状态)时,终端申请释放话权。 
步骤S212: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终端申请话权。 
步骤S214:终端处于“听”状态时,终端申请话权。 
步骤S216: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对终端的申请进行鉴权。 
步骤S218:当终端处于“讲”状态时,数字集群管理平台返回话权释放指令。 
步骤S220: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数字集群管理平台返回发话指令。 
步骤S222:当终端处于“听”状态时,数字集群管理平台需要判断发出申请的终端的优先级是否比当前发话的终端的优先极高。 
步骤S224:如果是,则数字集群管理平台返回发话指令。 
步骤S226,如果否,则数字集群管理平台返回等待指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字集群终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集群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数字集群终端包括: 
振动感应装置30,用于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 
处理装置32,用于在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通过上述装置,即可时用户通过摇晃(振动)终端机体来启动话权切换操作,具体的状态判断及切换由终端自动完成,使用更为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上述振动感应装置30可以为重力加速度感应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振动感应装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可以在终端中设置重力加速度感应器,重力加速度感应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感应振动,该方案实现起来也较为简单。 
优选地,如图4所示,处理装置32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322,用于在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发话状态时,执行申请释放话权操作。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当上述用户处于发话状态时,第一处理模块322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释放的请求后,接收来自于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的话权释放指令后释放话权。 
第二处理模块324,用于在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或监听状态时,执行申请话权操作。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当上述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二处理模块324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申请的请求后,接收来自于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的发话指令。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当上述用户处于监听闲状态时,第二处理模块324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申请的请求;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判断该数字集群终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当前发话用户所对应的终端的优先级;如果是,则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向数字集群终端返回发话指令;如果否,则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向数字集群终端返回等待指令。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终端可以处于3种状态(发话、空闲和监听),第一处理模块322和第二处理模块324可以根据发出申请请求的终端的当前状态确定执行何种申请操作。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在接收来自于数字集群终端的请求后,还可以执行鉴权操作以判断数字集群终端的合法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字集群系统。该数字集群系统主要包括: 
数字集群终端50,用于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在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上述系统中,对数字集群终端进行了改进,数字集群终端的结构具体可以参见图3和图4的描述,此处不在赘述,通过上述改进,提高了整个系统使用的便利性、稳定性,并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数字集群系统中的数字集群终端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5中示出了多个数字集群终端)。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数字集群终端50可以包括:重力加速度感应器500,用于根据振动操作的振动强度获取振动感应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重力加速度感应器500感应操作的振动强度获取振动感应值较为快速准确,在实现上也较为简单。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数字集群管理平台52,与数字集群终端相连接,用于在用户处于监听状态时,接收来自于数字集群终端的话权申请请求,判断数字集群终端的优先级 是否大于当前发话用户所对应的终端的优先级,如果是,则向数字集群终端返回发话指令,如果否,则向数字集群终端返回等待指令。 
当终端处于监听状态时,说明此时有其他的终端正在发话,此时若本终端想要发话,就需要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52申请话权,数字集群管理平台52则需对比这两个终端的优先级,给与优先级高的终端发话权。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数字集群管理平台52还负责终端的合法性鉴权,以判定该终端是本集群的合法成员,以及该终端是否有资格提出申请。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数字集群系统中,使数字集群终端的话权切换操作更为简单方便。终端在讲话时不需要按PTT键,减少了误操作地发生,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字集群终端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所述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
当所述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所述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集群终端获取所述振动操作的振动感应值包括:所述数字集群终端中的重力加速度感应器根据所述振动操作的振动强度获取所述振动感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所述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包括以下之一:
当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发话状态时,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释放话权操作;
当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或监听状态时,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话权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处于发话状态时,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释放话权操作包括:所述数字集群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释放的请求后,接收来自于所述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的话权释放指令后释放话权;
当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话权操作包括:所述数字集群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申请的请求后,接收来自于所述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的发话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处于监听状态时,所述数字集群终端执行申请话权操作包括:
所述数字集群终端向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发送话权申请的请求;
所述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判断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当前发话用户所对应的终端的优先级;
如果是,则所述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向所述数字集群终端返回发话指令;
如果否,则所述数字集群管理平台向所述数字集群终端返回等待指令。
6.一种数字集群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感应装置,用于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所述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
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执行所述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集群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重力加速度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字集群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发话状态时,执行申请释放话权操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或监听状态时,执行申请话权操作。
9.一种数字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字集群终端,用于响应用户的振动操作,获取所述振动操作对应的振动感应值,在所述振动感应值大于阈值时,执行申请切换话权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集群终端包括:重力加速度感应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操作的振动强度获取所述振动感应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字集群管理平台,用于在所述用户处于监听状态时,接收来自于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话权申请请求,判断所述数字集群终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当前发话用户所对应的终端的优先级,如果是,则向所述数字集群终端返回发话指令,如果否,则向所述数字集群终端返回等待指令。
CN201010262757XA 2010-08-24 2010-08-24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Pending CN1023781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2757XA CN102378126A (zh) 2010-08-24 2010-08-24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2757XA CN102378126A (zh) 2010-08-24 2010-08-24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126A true CN102378126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2757XA Pending CN102378126A (zh) 2010-08-24 2010-08-24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812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950A (zh) * 2004-04-29 2007-11-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免提即按即说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US20100167715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cial Network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950A (zh) * 2004-04-29 2007-11-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免提即按即说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US20100167715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cial Network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364B (zh) 一种组呼业务实现方法
US10820374B2 (en) Gateway de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707745B (zh) 一种选择通话群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2058979A1 (zh) 一种单站模式下实现集群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44385B (zh) 集群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及用户设备
KR100817018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패킷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2215465B (zh) 终端被叫处理、测试方法以及长期演进系统
CN100377604C (zh) 集群系统中实现实时发言的方法及系统
US8406684B1 (en) Two-way radio device with combined mobil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CN100370849C (zh) 对PoC发言请求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9718B (zh) 一种PoC时延优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8126A (zh) 申请切换话权的方法、数字集群终端及系统
EP1838043A2 (e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th channel assignment method
CN105592426A (zh) Ptt通话中话权申请的方法、装置及集群核心网
CN108874515B (zh) 一键通ptt建立方法及系统
JP2001352341A (ja)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1453789B (zh) 一种集群组呼被叫接续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JP6224779B2 (ja) 基地局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272547B (zh) 用于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建立方法
JP6218937B2 (ja) クラスタリングシステムに基づくサービス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記憶媒体
JP597712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7697451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send response
CN115086886B (zh) 群组内点到多点通信业务的话权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1127963B (zh) 一种结束组呼通话的方法
CN103139715A (zh) 一种手持通话器及其集群呼叫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