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4393A -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4393A
CN102374393A CN2010102532245A CN201010253224A CN102374393A CN 102374393 A CN102374393 A CN 102374393A CN 2010102532245 A CN2010102532245 A CN 2010102532245A CN 201010253224 A CN201010253224 A CN 201010253224A CN 102374393 A CN102374393 A CN 102374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diode module
light
suppo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3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隆
方瑞文
黄仲志
莫欣郿
黄艾可
陈慧芳
林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Shanghai Inc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Shanghai Inc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Shanghai Inc,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Shanghai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253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4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照明装置,用于照射具有大面积的被照射物,所述被照射物具有照射面,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灯具,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于照亮所述照射面,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支撑杆及连接于支撑杆的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照射面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照射面的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被照射物在第一、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上述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两种不同的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相互搭配,从而使得投射于看板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及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凭借其发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各个领域当中,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
然而,发光二极管属于指向性光源,其光源张角小于钠灯等传统光源,对于大面积的被照射物,如广告牌等,其离发光二极管较远的区域很难被照到(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从而很难满足高均匀度的照明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光照均匀度的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一种照明装置,用于照射具有大面积的被照射物,所述被照射物具有照射面,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灯具,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于照亮所述照射面,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支撑杆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照射面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照射面的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被照射物在第一、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于照亮具有大面积的被照射物,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支撑杆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被照射物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被照射物的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被照射物在第一、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
上述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中,通过两种不同的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相互搭配,从而使得投射于所述看板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及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有利于提高投射于看板上的光的均匀度,提升照明装置的照明品质。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照明装置中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经过软件测试形成的等照度分布图。
图5为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的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经过软件测试形成的等照度分布图。
图6为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经过软件测试形成的等照度分布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看板              10
照射面            11
发光二极管灯具    20
支撑杆            21
固定架            22
第一固定板        221
第二固定板        222
基板              2211、2221
侧板              2212、2222
通孔              2213
开口              2223
光源驱动              23
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    24
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    25
灯罩                  241、251
底罩                  2411、2511
前罩                  2412、2512
电路板                242、252
发光二极管            243、253
安装平面              2431、2531
透镜                  244、254
夹角                  α、β
第一区域              I
第二区域              II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其用于照射一被照射物。该照明装置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灯具20。
在本实施例中,该被照射物为一看板10,如广告牌、宣传板等,该看板10具有一照射面11,该照射面11具有较大面积,本实施例中其面积为29m x8m。
这些发光二极管灯具20装设于该看板10上,其用于照亮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发光二极管灯具20分为上下两排,分别位于该看板10的顶侧与底侧。当然,这些发光二极管灯具20也可只设一排,且还可位于该看板10的顶侧上方或底侧下方一段距离。每一排中的光二极管灯具20相互等距离间隔,其间隔距离为1.5~2.5m,如1.8m、2.2m等,本实施例中为2.0m。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每一发光二极管灯具20包括一支撑杆21、连接于该支撑杆21上的一固定架22、设于该固定架22上的一光源驱动23、及结合于该固定架22上三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与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
该支撑杆21为柱状金属杆体,其一端固定于该看板10上,而该固定架22固定于该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上。该支撑杆21与该看板10垂直,其长度为1~3m,如1.5m、2.5m等,本实施例中为1.8m。该固定架22包括一第一固定板221及与该第一固定板221一体成型的一第二固定板222,该第一固定板221远离该支撑杆21,该第二固定板222靠近该支撑杆21。该第一、第二固定板221、222均呈片状,且均包括一基板2211、2221及由该基板2211、2221的两侧分别垂直向外延伸的两侧板2212、2222,该第一、第二固定板221、222的基板2211、2221之间形成钝角。该第一固定板221的基板2211上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2213,该第二固定板222的基板2221上设有一方形的开口2223,这些通孔2213、开口2223有利于对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散热及便于连接该光源驱动23与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的导线(图未示)通过。
该光源驱动23用于驱动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以使其产生照射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的光。该光源驱动23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板221的基板2211上,且位于该基板2211背向侧板2212的一侧上。
这些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板221的基板2211上,且收容于基板2211与侧板2212之间。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固定于该第二固定板222的基板2221上,且收容于基板2221与侧板2222之间。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较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更靠近该支撑杆21。这些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类似,均包括一灯罩241、251、一电路板242、252、与该电路板242、252电连接的若干发光二极管243、253、及设于每一发光二极管243、253上的一透镜244、254。
该灯罩241、251包括一底罩2411、2511及结合于该底罩2411、2511上的一透明的前罩2412、2512,该底罩2411、2511收容该电路板242、252、发光二极管243、253、透镜244、254于其内,该前罩2412、2512罩设于发光二极管243、253、透镜244、254前方。该底罩2411、2511上还可设置与发光二极管243、253热连接的散热体(图未示),从而对发光二极管243、253散热。这些发光二极管243、253分别安装于一安装平面2431、2531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发光二极管243、253分别安装于电路板242、252上,该电路板242、252安装发光二极管243、253的表面即为发光二极管243、253的安装平面2431、2531,该安装平面2431、2531与该第一、二固定板221、222的基板2211、2221平行。
这些发光二极管243、253的安装平面2431、2531均与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倾斜设置。其中发光二极管243的安装平面2431与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形成一夹角α,该夹角α的范围为0~90度,优选为15~41.5度,如22度、30度、40度等,本实施例中为35度。发光二极管253的安装平面2531与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形成一夹角β,该夹角β大于该夹角α,该夹角β的范围为0~90度,优选为65~85度,如70度、78度等,本实施例中为82度。该安装平面2431与该安装平面2531之间形成钝角。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通过与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形成不同夹角α、β,从而照射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的不同区域。请再参照图1,该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产生的光投射于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的第一区域I上,即靠近该支撑杆21的区域,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产生的光投射于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的第二区域II上,即远离该支撑杆21的区域,该第一区域I的面积较该第二区域II的面积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区域II为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位于中央附近的位置,而该第一区域I为该看板10的照射面11位于中下部的位置。
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通过发光二极管243、253与透镜244、254的不同配合,从而产生不同形状的光场,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产生的光强较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产生的光强小。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产生的光的张角较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产生的光的张角大,即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产生的光较该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产生的光更为集中,如图4与图5所示。该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4产生的光虽不能投射较远距离但分布更为均匀、投射范围大,而该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5产生的光虽不能投射较大范围但投射较远距离仍能保持一定亮度。由于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从而使得该看板10靠近该支撑杆21的第一区域I上的光的照度与远离该支撑杆21的第二区域II上的光的照度较为均匀,即基本相同,如图6所示,有利于提高投射于具有大面积的看板10上的光的均匀度,提升照明装置的照明品质。
当然,上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的数量并无限制,其可根据实际需要照射的照射面11的面积适当变化,如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24、25的数量均为两个等。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用于照射具有大面积的被照射物,所述被照射物具有照射面,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灯具,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于照亮所述照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支撑杆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照射面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照射面的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被照射物在第一、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均包括电路板、设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及设于发光二极管上的透镜,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通过发光二极管与透镜的不同配合从而产生不同形状的光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均具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均与所述照射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平面与所述照射面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平面与所述照射面形成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较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靠近所述支撑杆。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与支撑杆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板均包括基板,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板的基板上。
6.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用于照亮具有大面积的被照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支撑杆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被照射物靠近支撑杆的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产生的光投射于被照射物的远离支撑杆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被照射物在第一、第二区域上的光的照度均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均包括电路板、设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及设于发光二极管上的透镜,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通过发光二极管与透镜的不同配合从而产生不同形状的光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均具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均与所述被照射物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平面与所述被照射物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平面与所述被照射物形成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较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靠近所述支撑杆。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与支撑杆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板均包括基板,所述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板的基板上。
CN2010102532245A 2010-08-13 2010-08-13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Pending CN102374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32245A CN102374393A (zh) 2010-08-13 2010-08-13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32245A CN102374393A (zh) 2010-08-13 2010-08-13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4393A true CN102374393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32245A Pending CN102374393A (zh) 2010-08-13 2010-08-13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43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127A (en) * 1992-07-16 1994-04-12 Sidney Kosann Lighting fixture
CN2201565Y (zh) * 1994-05-18 1995-06-21 金德奎 投光式景物变色装置
JPH08298004A (ja) * 1995-02-28 1996-11-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装置
US6561665B1 (en) * 2002-03-14 2003-05-13 Kim In-Chul Lighting signboard having a curved structure
CN200958693Y (zh) * 2006-10-19 2007-10-10 东莞卡斯特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投射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127A (en) * 1992-07-16 1994-04-12 Sidney Kosann Lighting fixture
CN2201565Y (zh) * 1994-05-18 1995-06-21 金德奎 投光式景物变色装置
JPH08298004A (ja) * 1995-02-28 1996-11-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装置
US6561665B1 (en) * 2002-03-14 2003-05-13 Kim In-Chul Lighting signboard having a curved structure
CN200958693Y (zh) * 2006-10-19 2007-10-10 东莞卡斯特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投射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6320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US8287152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2004492B1 (ko) 상품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led 발광 조립체 및 발광 방법
JP4173183B1 (ja) 広域照明装置
JP4365453B2 (ja) 机上照明装置
US20130120991A1 (en) Lighting module for illuminating traffic routes, and traffic route luminaire
WO2009147473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US9791116B2 (en) Modular light engine for variable light pattern
JP6425066B2 (ja) 照明器具
US10295151B2 (en) Optical member for spot flood lights
KR101228926B1 (ko) 엘이디 보안등의 방열구조체
CN102563465B (zh) 远距离射灯
CN201401679Y (zh) 发光装置
CN103383087A (zh) 一种led天幕灯
CN102374393A (zh) 照明装置及其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2972632U (zh) 一种led灯泡
KR101325793B1 (ko) 직관형 엘이디램프
CN103883896B (zh) 大角度发光照明灯
CN203309558U (zh) 大角度发光照明灯
JP2014515549A (ja) 街路灯用照明装置
KR20120083074A (ko) 배광이 향상된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JP2012226913A (ja) 照明器具
KR100955321B1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CN207935856U (zh) 一种反射型led泛光灯
JP2013008488A (ja) 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