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9771A - 用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9771A
CN102369771A CN2009801584229A CN200980158422A CN102369771A CN 102369771 A CN102369771 A CN 102369771A CN 2009801584229 A CN2009801584229 A CN 2009801584229A CN 200980158422 A CN200980158422 A CN 200980158422A CN 102369771 A CN102369771 A CN 102369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door base
indoor
outdoor
operator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4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又平
张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369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7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室内基站中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与室外基站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室内基站以及室外基站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之中,并适于在无线帧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适于交替地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进入第一同步模式;向室外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从室外基站接收FPACH调整信息;根据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来同步相位和频率;以及将模式改变至第二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用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针对室内时分双工基站实现同步的机制。
背景技术
在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中的时分双工(TDD)以及长期演进(LTE)中的TDD等技术中,基站或者(又可被称之为)NodeB需要以预定义的频率精度和相位精度彼此同步。
对于TDD,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率并且不能同时传输。然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可以以灵活的方式共享时间,并且通过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配不同的时间量(如,无线帧的时隙的数目),可以适应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非对称业务和资源需求。
表述“上行链路”在这里被用于命名从终端(例如移动电话)到基站的传输路径;“下行链路”被用于命名从基站到终端的传输路径。
频率同步指在频率上对齐时钟,该过程被称之为同步。相位同步意味着在相位上对齐两个时钟,该过程也被称之为相对时间同步。相位同步还被称之为实时(time-of-day)同步或挂钟(wall-clock)同步,其中,所讨论的时钟可源于一个公共、通用的时基,例如通用协调时间。注意,如果两个时钟在相位上同步,那么它们在频率上也同步。对于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频分双工(FDD)WCDMA等技术,频率同步可以满足要求;对于TDD WCDMA、TD-SCDMA以及TDD-LTE,可能要求频率和相位同步的结合。
在TD-SCDMA、TDD WCDMA、码分多址(CDMA)、CDMA2000以及移动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中,这些3G TDD系统均要求预定范围内的相位和频率精度。对于例如TD-SCDMA,时间对齐精度是+/-1.5微秒以及频率精度是50ppb以内。
TDD WCDMA、CDMA2000以及TD SCDMA的当前频率参考是GPSPP1S。虽然GPS可以高达50ns的精度传递频率和时间并且该精度在GPS处长期保持,然而需要昂贵的振荡器来保持频率和相位。
E1/T1传输仅仅提供频率精度,然而不能传递用于TD精度的相位信息。
有线同步方法(例如IEEE 1588v2)向终端用户提供小于1us的相位精度。然而,电信运行商还没有大量部署实施该标准的产品。
在室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可以在用户的家中安装室内微微/毫微微基站。室内用户将使用室内微微/毫微微基站连接来进行例如呼叫。
根据统计数据,在不久的将来,估计90%的3G数据业务来自于室内基站。对于室内覆盖,基本上存在三种场景:
在第一种场景中,来自室外TDD基站的接收信号电平低于A dBm,其中,“A”可以是例如95dBm。然而,对于不同的供应商以及不同的标准,该数字可能不同。因此,对于室外TDD基站,没有室内覆盖,并且以该电平,无法从室外TDD基站接入基本的R4业务。
根据第二种场景,来自室外TDD基站的接收信号电平在B dBm和AdBm之间,其中,“B”可以是例如85dBm。然而,对于不同的供应商以及不同的标准,该数字可能不同。从室外TDD基站可以接入低数据速率R4以及语音业务。
此外,在第三种场景中,接收信号电平大于B dBm,这意味着可以从室外基站接入高数据速率。
为了改进室内数据业务,通常将部署微微/毫微微TDD基站。对于第一种场景,可以部署相同的频率。对于第二种以及第三种场景,对室内基站应该部署不同的频率,以避免来自室外基站的干扰。
现有方案的问题在于:室内TDD基站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参考,进而要求在建筑外面安装一根天线。还需要高度稳定的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在无法获得GPS信号时,恒温晶体振荡器用来锁定由压控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VCTCXO)所产生的输出无线电频率。
针对室内基站安装GPS天线以及GPS接收器以及昂贵的OCXO将为TDD基站带来额外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一个目的在于消除以上缺点中的至少某些缺陷,以及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提供一种改善机制。
根据第一方面,该目的是通过一种室内基站的方法来实现的,所述方法用于与室外基站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室内基站和室外基站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之中并适于在无线帧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适于交替地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以及第二操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进入第一同步模式,所述第一同步模式包括从室外基站接收DwPTS和TS0。所述方法还包括:向室外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室外基站接收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调整信息。另外,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来同步相位和频率。此外,所述方法包括:将模式改变至第二操作模式。
根据第二方面,本目的是通过一种室内基站的装置来实现的,所述装置用于与室外基站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室内基站和室外基站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之中并适于在无线帧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适于交替地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以及第二操作模式。所述装置包括:切换单元,适于在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适于向室外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此外,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适于从室外基站接收时间调整信息。此外,所述装置包括同步单元。所述同步单元适于根据接收到的调整信息来同步相位和频率。
采用本方法和装置,无需依赖于室内基站中包括的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和/或GPS天线/接收器,就可以使室内基站与室外基站同步。这是通过从室外基站接收FPACH调整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以及来自时隙0的中导码同步相位和频率来实现的。从而,为室内无线基站节省了昂贵的硬件组件。因此,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同步机制。
根据以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势以及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用户场景的示意框图。
图2是示出了无线帧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TDD基站切换点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工作在不同模式下的室内TDD基站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室内基站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室内基站中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被定义为可以在下述实施例中实施的室内基站中的方法、以及装置。然而,本方案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理解为局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和完整的,并且将完全表达本方案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并非意在将本方法和装置局限于所公开的任何特定形式,相反,本方法以及装置在于涵盖落在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方案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等效方案、以及可替换方案。
当然,在不背离本方案的本质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采用除此处明确描述的方式以外的方式来实施本方案。本实施例在各个方面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意在将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效范围内所有修改包含于此。
图1是对无线通信网络100的示意说明。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室内基站110并且被配置为包括移动终端120。室内基站110可以向位于室内基站110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120发送无线信号以及从终端120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网络100还包括室外基站130。室内基站110以及终端120可以位于建筑物140内,而室外基站130可以位于建筑物140外,但是室内基站110位于其覆盖区域内。
虽然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两个基站110、130,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例如移动交换中心以及其它网络节点连接基站收发机的另一配置,以定义无线通信网络100。
室内基站110可以是例如微微基站或者毫微微基站。
此外,依赖于例如所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以及术语,室外基站130可以被称作是例如宏基站、远端射频单元、接入点、Node B、演进Node B(eNodeB)、无线基站(RBS)、基站收发机、接入点基站和/或基站路由器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终端120可以由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终端、移动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终端、移动台(MS)、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电脑、用户设备(UE)、计算机(PC)或能够管理无线资源的任何其它类型的设备来表示。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基于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HSUPA)、高速数据速率(HDR)高速分组数据接入(HSPA)、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等技术。以上仅仅提到了少数任意而非限制性的示例。
此外,如此处所用的,根据某些实施例,无线通信网络100还可以指代无线局域网(WLAN)(如,无线保真(WiFi))以及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蓝牙或者根据任意其它无线通信技术。
然而,根据某些实施例,室外基站130可以是TDD基站。
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本方案绝不仅仅限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0内的无线接口来执行,而可以在某些节点以无线方式连接以及某些节点具有有线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100中执行。
终端120还可以经由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的基站110与其它终端(例如未在图1中示出的其它终端)进行通信。
本方法以及装置可以涵盖之前所讨论的三种室内安装场景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种场景中,来自室外基站130的接收信号电平低于A dBm,其中,依赖于所用技术、不同硬件制造商、不同标准等,“A”可以是例如95dBm。在第二种场景中,来自室外基站130的接收信号电平可以是在BdBm和A dBm(95dBm)之间,其中,依赖于所用技术、不同硬件制造商、不同标准等,“B”可以是85dBm。在第三种场景中,接收信号电平大于B dBm(85dBm)。
此外,根据某些实施例,本方法和装置可以使用室外基站130的时隙0(TS0)以及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而不是GPS,来实现相位和频率精度。
当从室外基站130获取相位和频率时,室内基站110可以在一个无线子帧中的一段时间(TS0加上DWPTS)内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或者移动台(MS)模式)下。根据某些实施例,获取频率和相位的时段可以依赖于VCTCXO的稳定性。
在此处所述的示例实施例中,1.28Mcps TDD低码片速率(LCR)被用作非限制性示例。然而,例如,对于TDD LTE和/或TDD HCR,过程是相似的。
根据本方法,在室内微微/毫微微基站110中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一个是第一同步模式(或移动台(MS)模式),以及一个是第二操作模式(常规RBS模式)。在RBS模式中,室内基站110可以作为常规基站工作,以向小区中的终端120提供业务。在MS模式中,室内基站110可以监听室外基站130的DwPTS以及TS0,以进行频率和相位校正。
当室内微微/毫微微基站110开机时,室内基站110首先进入小区搜索,其中,室内基站110作为TDD移动台工作,即,室内基站110工作在MS模式。这是室内基站110和室外基站130之间的下行链路同步的基础。
详细的小区搜索过程可以参考3GPP 25.2243.84Mcps HCR的附录C以及LCR的附录CA。在初始室外基站小区搜索中,室内微微/毫微微基站110可以确定DwPTS同步、扰码、以及基本中导码(midamble code)标识。可以通过粗频率偏移调整以及精确频率偏移调整两个步骤来实现频率同步。接收的下行链路同步SYNC-DL可以被用于粗略地估计室内基站110和室外基站130之间的频率偏移,以及解调的加扰和基本中导码可以被用于获取精确的频率同步。频率调整是通过自动频率控制(AFC)信号来调谐VCTCXO。
对于相位同步,由于室内微微/毫微微基站110偶尔工作在MS模式,起移动终端的作用,因此它可以在开机之后通过发送Synch-UL向室外基站130发起上行链路同步。在搜索窗口中检测到SYNC-UL序列之后,室外基站130可以估计定时,并且通过向室内基站110发送调整信息来修改其下一次传输的定时。这可以在接着的4个子帧内使用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来完成。包含在FPACH中的TAul提前时间(单位是1/8码片)可以由基站130根据来自室内基站110的接收SYNCH_UL进行计算,并且可以被用作调整偏移,以导出空中帧起始时间从而避免干扰其它基站110、130。由于在TDD RBS中,可以使用GPS时间来计算系统帧号(SFN),所有基站130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SFN号。还可以从BCH中来解码当前无线帧的SFN号码(SFNprime),并且可以由室内基站110使用当前无线帧的SFN号码。
一旦通过从室外基站130获取定时信息确定了室内基站110的相位和频率,室内基站110就可以被切换至操作RBS模式。依赖于不同的场景,通过例如可选的控制节点(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室内基站110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的/相同的频率。
考虑网络规划,室内基站110的频率可以被配置为两类:一种是与为室外基站130部署的频率相同的频率,也就是之前描述的第一种场景的情况。另一种是不同的频率,可以是之前描述的第二种以及第三种场景。
图2示出了室内基站110(例如多载波TDD基站)的射频硬件的一般描述。切换器S2被用于与室外基站130的不同的频率配置。切换器S1被用于针对时分双工模式从上行链路切换至下行链路,或者反之亦然。可以通过从空中帧导出的信号同步来控制S1切换时间。可以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现数字下变频器(DDC)块。DCC的功能是将IF数据向下转换至基带数据。然而,应当注意的是,使用DCC来实施该功能的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实施例的示例。还可以通过例如FPGA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而不是DCC来执行与DCC相同的功能。
使用逻辑电路图或采用硬件描述语言的源代码来对FPGA进行编程,以指定芯片如何工作。FPGA包括可以被称作逻辑块的可编程逻辑组件,以及允许所述块互连的可配置互连体系。逻辑块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复杂的组合功能,或逻辑门等(与和异或)。逻辑块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单元。
如果对室内基站110和室外基站130配置相同的频率,可以使用外部天线。当需要针对频率和相位重新同步室外基站130时,切换器S2可以被切换至外部天线。室内基站110在TS0和DwPTS时间以及UpPTS期间可以工作在MS模式下。在MS模式下,在TS6的保护时段,切换器S2可以被切换至外部天线以及切换器S1可以被切换至上行链路。将结合图3A和3B的描述进一步讨论相对于正常无线帧结构的室内基站110的切换时间S1以及S2。
在对无线基站110和室外基站130配置不同频率的情况下,根据某些实施例,可以仅仅将切换器S2切换至内部天线。可以将室外频率配置给DCC作为一个接收载波。控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切换点S1的同步信号可以在TS6的保护时段触发切换器S1,以从室外基站130接收TS0和DWPTS。
图3A示出了TDD环境中的10ms持续时间的无线帧300。此外,每个10ms无线帧被划分为两个5ms持续时间的子帧,其中,每个子帧310具有七个业务时隙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
时隙编号从0到6,在本上下文中,将被称作TS0-TS6。TS0总是被分配为下行链路方向并传达控制消息(例如广播信道(BCH)),而TS1总是被分配为上行链路。第一切换点(例如从下行链路至上行链路的转换)位于TS0和TS1之间。第一切换点在保护时段(GP)处,保护时段(GP)位于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之间。
从上行链路至下行链路的第二切换点可以发生在TS1结束和TS6结束之间的任何位置。该第二切换点确定特定子帧310的业务性质,即,对称或非对称。在非对称模式下,必须为业务分配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时隙和一个下行链路时隙,例如,分配TS0用于下行链路以及TS1用于上行链路。无论非对称程度如何,DwPTS、GP、以及UpPTS的位置总是位于TS0和TS1之间。
UpPTS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并且可以由基站130用于确定从工作在MS模式下的室内基站110的接收定时。为了减少对室外无线基站130的干扰,从工作在基站模式下的室内基站110的空中帧传输可以与室外基站130相位对齐。室内基站110的UpPTS传输所用的定时可以在解码来自室外基站130的BCH之后,从接收的DwPTS进行估计。基站130可以接着检测在UpPTS中发送的SYNC-UL请求(一共128个码),并可以向室内基站110发出定时命令,用于以1/8码片精度来调整新的传输时间。
GP用于创建在DwPTS和UpPTS(即,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时段)之间保护时段。保护时段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长度,以避免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之间的干扰,并且通常基于所支持的小区半径来选择保护时段。在图3A中的所示示例中,保护时段是96码片长度,并且可以支持高达大约11km的小区半径,用于上行链路同步操作。UpPTS偏移使GP包括TS1在内并变成96+864+32=996码片,将具有更大的小区。
保护时段确保发送UpPTS的终端120不干扰其它邻近终端接收DwPTS。
DwPTS用于下行链路同步。在小区搜索过程中,室内基站110或者终端120通过与在DwPTS中传输的SYNC-DL进行相关,可以获取DwPTS的定时。室内基站110或者终端120可以识别使用了32个SYNC-DL可能序列中的哪个SYNC-DL。由于每个SYNC-DL被映射至总共128个基本中导码中的四个基本中导码,室内基站110或者终端120可以识别出在基站130处使用了哪个基本中导码。知道了基本中导码还可以识别出唯一的相关联的扰码。
图3B示出了包括时隙的无线子帧310,其中,示出了切换器S1从上行链路切换至下行链路传输的切换点以及相反情况的切换点。对于时分双工模式,切换器S1被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至下行链路或相反的情况。根据某些实施例,S1切换时间可以由根据空中时间导出的信号同步来控制。
图3C示出了交替地工作在第一同步模式(MS模式)以及工作在第二操作模式(RBS模式)下的室内基站110的无线子帧310。根据某些实施例,切换器S2可以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使得室内基站110周期地在TS0和DwPTS中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MS模式),以及在其余时间工作在第二操作模式(RBS模式)。因此,由室内基站110服务的终端120将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图3C示出了相对于如图3B中所示的常规无线帧结构的室内基站110的切换点S1和S2,即,适于切换切换器S1和S2的时刻。
室内基站110工作在第一同步模式的时段可能依赖于VCTCXO的稳定性。可以预先设置推荐时间,并在室内基站110中将其存储为同步定时器。当同步定时器到时时,室内基站110可以被设置成第一同步模式,以重新同步频率和帧相位,如图4所列。
图4是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本方法的示意流程图。示出了室内基站110从第一同步模式切换至第二操作模式的功能切换。
可以在BCH上广播分别针对寻呼信道(PCH)以及前向接入信道(FACH)分配的时隙和码。为了防止针对所服务的终端120的寻呼信息的丢失,已被用于传输PCH和FACH的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可以被映射至不同于TS0的时隙,例如,TS1-TS6。
在第一步骤中,室内基站110的电源被打开。室内基站110进入第一同步模式,MS模式。接着,可以发起和执行下行链路同步,以进行频率校正。
此外,还可以从广播信道解码当前无线帧的系统帧号(SFNPrime),并且可以由室内基站110使用当前无线帧的系统帧号。接着,当室内基站110还处于第一同步模式(MS模式)时,可以执行上行链路同步,以得到TAul提前时间,并存储用于空中时间偏移调整。包含在FPACH中的TAul提前时间可以由基站130根据来自室内基站110的接收SYNCH UL时间进行计算,并且可以由室内基站110用作调整偏移,以导出空中帧起始时间,从而避免干扰其它基站130。接着,切换器S2可以切换至第二操作RBS模式。此刻,启动倒计时定时器同步定时器并开始倒计时。当同步定时器到时时,室内基站110再次被设置成第一同步模式,MS模式。可以在保护时段TS6进行该切换,以开始接收室外基站130 TS0以及DwPTS信号。此外,可以执行对AFC的调整,以校正频率漂移。接着,室内基站110可以再次进入第二操作模式,RBS模式。可以在DwPTS以及UpPTS之间的保护时段进行该切换。
使用所述方案实施的室内基站110不需要昂贵的OCXO,并且室内基站110可以在常规条件下工作。
根据本方案的室内基站110可以不需要安装GPS天线/接收机,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图5是示出了在室内基站130中执行的方法步骤501-511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方法的目标在于:与室外基站130同步相位和频率。室内基站110以及室外基站130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并适于在无线帧300中发送和接收数据。此外,室内基站110适于交替地工作在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下。
根据某些实施例,室内基站110还可以包括:内部天线210以及外部天线220,以及切换单元S2,所述切换单元S2适于从通过内部天线210发送/接收改变至通过外部天线220发送/接收以及相反的情况,并且其中从第一同步模式至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式改变是通过将切换单元S2从通过外部天线发送/接收改变至通过内部天线210发送/接收来实施的,以及其中从第二操作模式至第一同步模式的模式改变是通过将切换单元S2从通过内部天线210发送/接收改变至通过外部天线220发送/接收来实施的。
为了适当地与室外基站130同步室内基站110的相位和频率,本方法可以包括若干步骤501-511。
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所述方法步骤501-511中的某些是可选的,并且仅仅包括在某些实施例中。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可以以任意时间顺序执行方法步骤501-511,并且可以同时执行,或者以改变的、任意重新排列的、分解的或甚至完全相反的时间顺序来执行其中的某些步骤(例如步骤502以及步骤503),或甚至全部步骤501-511。本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
室内基站110进入第一同步模式。
步骤502
该步骤是可选的,并且只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
可以从室外基站130接收广播,其中,广播包括系统帧号。根据某些实施例,可选地,可以在从室内基站110向室外基站130发送随机接入室外基站130的请求的步骤之前,执行该步骤。
步骤503
该步骤是可选的,并且只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
接收到的系统帧号用于调整要由室内基站110发送的无线帧300的帧号。根据某些实施例,可选地,可以在从室内基站110向室外基站130发送随机接入室外基站130的请求的步骤之前,执行该步骤。
步骤504
从室内基站110向室外基站130发送随机接入室外基站130的请求。
步骤505
从室外基站130接收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调整信息。
步骤506
根据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来同步相位和频率。
步骤507
该步骤是可选的,并且只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
接收到的空中时间偏移可以被用于调整要由室内基站110发送的无线帧300的空中时间偏移。
步骤508
模式被改变至第二操作模式。
可以在无线帧300的时隙0和下行链路导频时隙之间的保护时段中执行从第一同步模式至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式改变。
步骤509
该步骤是可选的,并且只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
可以在将模式从第一同步模式改变至第二操作模式的时刻启动同步定时器610。
步骤510
该步骤是可选的,并且只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
当同步定时器610到时时,室内基站110可以进入第一同步模式。
可以在无线帧300的时隙6和时隙0之间的保护时段中执行从第二操作模式至第一同步模式的模式改变。
步骤511
该步骤是可选的,并且仅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
接收到的时隙0和下行链路导频时隙信号可以被用于调整室内基站110的相位和频率。
图6是示出了位于室内基站110中的装置600的实施例的框图。装置600被配置为执行方法步骤501-510,以同室外基站130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室内基站110以及室外基站130包含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室内基站110和室外基站130还适于在无线帧300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110适于交替地工作在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下。
为了清楚起见,图6中省略装置600的并非执行本方法所绝对必需的任何内部电子设备。
装置600包括切换单元S2。切换单元S2适于在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可能仅仅在先前所述的第一场景中执行该切换。对于以上第二以及第三场景,仅仅需要内部天线。
因此,S2状态可能并非必须实际改变。此外,装置600包括发送单元604。发送单元604适于向室外基站130发送对调整信息的请求。装置600还包括接收单元605。接收单元605适于从室外基站130接收调整信息。此外,装置600包括同步单元606。同步单元606适于根据所接收的调整信息同步相位和频率。
根据某些实施例,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20。处理单元620可以由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器、微处理器、或可以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其他处理逻辑来表示。处理单元620可以执行用于输入、输出和数据处理的所有数据处理功能以及设备控制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接口控制等),所述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缓存。
可选地,处理600还可以包括同步定时器610。同步定时器610可以适于开始从预先设置的时间值倒计时至零。当定时器为零时,室内无线基站110可以将模式从第二操作模式改变至MS模式。此外,根据某些实施例,装置6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607。获取单元607可以适于获取系统帧号,所述系统帧号可以用于调整要由室内基站110发送的无线帧300的帧号。
此外,根据某些实施例,可选地,装置600可以包括或至少被附接至内部天线210以及外部天线220。切换单元S2适于在通过内部天线210传输和通过外部天线220传输之间交替地切换。
应当注意的是,包括在装置600中的所述单元S2-620可以被视为单独的逻辑实体,但是不是必须为单独的物理实体。S2-620的任意、某些或全部单元可以被包括或一起布置在同一物理单元内。然而,为了便于理解装置600的功能,在图6中,所包括的单元S2-620被示意为单独的物理实体。
因此,根据某些实施例,发送单元604以及例如接收单元605可以被包括在一个物理实体(收发机)内,收发机可以包括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并且根据模式分别经由可选天线210、220中的任一个发送传出射频信号以及接收传入射频信号。在不背离本装置的范围下,天线210、220可以是嵌入式天线、可伸缩天线或其它任意天线。
某些实施例
可以通过室内基站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620并结合用于执行室内基站110中的方法步骤501-511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执行步骤501-511。因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室内基站110中的方法步骤501-511的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包括在室内基站110之中的处理单元620上运行时,可以执行用于与室外基站130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的方法。
以上所提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例如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的形式来提供,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用于在被加载到处理单元620中时执行根据本方案的方法步骤501-511。数据载体可以是例如硬盘、CD-ROM盘、记忆棒、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能够保持机器可读数据的任意其它合适的介质,如盘或磁带。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以被提供为服务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并通过例如互联网或内联网连接远程下载到室内基站110中。
室内基站110以及室外基站130被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之中,并适于在无线帧300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110适于交替地工作在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下。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进入第一同步模式的指令。此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向室外基站130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指令。此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从室外基站130接收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调整信息的指令。此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根据所接收的FPACH调整信息同步相位和频率的指令。此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包括在室内基站110中的处理单元620上运行时将模式改变成第二操作模式的指令。
在对附图所示的特定示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用的术语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
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这个”意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专门另作说明。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特征组、整体组、步骤组、操作组、元素组、组件组。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元素被称为“连接”或“耦合”至另一元素时,该元素可以与另一元素直接连接或耦合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素。此外,这里所使用的“连接”或“耦合”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合。如这里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以及全部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室内基站(110)中的方法,用于与室外基站(130)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室内基站(110)以及室外基站(130)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之中并适于在无线帧(300)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110)适于交替地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进(501)第一同步模式;
向室外基站(130)发送(504)随机接入请求;
从室外基站(130)接收(505)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调整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来同步(506)相位和频率;
将模式改变(508)至第二操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从室外基站(130)接收(502)广播,所述广播包括系统帧号,以及
使用(503)接收到的系统帧号,来调整室内基站(110)所要发送的无线帧(300)的帧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包括空中时间偏移,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使用(507)接收到的空中时间偏移,来调整室内基站(110)所要发送的无线帧(300)的空中时间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到的FPACH调整信息包括时隙0和下行链路导频时隙信号,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使用(511)接收到的时隙0以及下行链路导频时隙信号,来调整室内基站(110)的相位和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将模式改变为第二操作模式的时刻,启动(509)同步定时器(610),以及
当同步定时器(610)到时时,进入(510)第一同步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二操作模式至第一同步模式的模式改变是在无线帧(300)中的时隙6和时隙0之间的保护时段中执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一同步模式至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式改变是在无线帧(300)中的时隙0和下行链路导频时隙之间的保护时段中执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室内基站(110)还包括内部天线(210)和外部天线(220)以及切换单元(S2),所述切换单元(S2)适于从通过内部天线(210)发送/接收改变为通过外部天线(220)发送/接收并且反之亦然,并且从第一同步模式至第二操作模式的模式改变是通过将切换单元(S2)从通过外部天线(220)发送/接收改变为通过内部天线(210)发送/接收来执行的,并且从第二操作模式至第一同步模式的模式改变是通过将切换单元(S2)从通过内部天线(210)发送/接收改变为通过外部天线(220)发送/接收来执行的。
9.一种室内基站(110)中的装置(600),用于与室外基站(130)进行相位和频率同步,室内基站(110)以及室外基站(130)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之中并适于在无线帧(300)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室内基站(110)适于交替地工作于第一同步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所述装置(600)包括:
切换单元(S2),适于在第一同步模式以及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
发送单元(604),适于向室外基站(130)发送调整信息的请求;
接收单元(605),适于从室内基站(130)接收调整信息;
同步单元(606),适于根据接收到的调整信息来同步相位和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600),其中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同步定时器(610),适于在将模式改变至第二操作模式的时刻,开始从预先设置的时间值倒计时至零。
CN2009801584229A 2009-04-01 2009-04-01 用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3697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09/050346 WO2010114442A1 (en) 2009-04-01 2009-04-01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base station synchronis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9771A true CN102369771A (zh) 2012-03-07

Family

ID=4282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4229A Pending CN102369771A (zh) 2009-04-01 2009-04-01 用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9771A (zh)
WO (1) WO201011444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387A (zh) * 2014-06-23 2014-09-03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基站及其自动校准频率方法
CN104159287A (zh) * 2014-08-22 2014-11-19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空口同步信号接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4468011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测试终端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11511012A (zh) * 2020-03-26 2020-08-07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gps时间信号时延补偿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5291B2 (en) * 2017-01-12 2019-09-03 Google Llc Base station time offset adjust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6801B (en) * 1999-08-24 2004-03-24 Roke Manor Research A method of locating a mobile station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cell forming part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689544B1 (ko) * 2004-10-23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단말기에서 안테나를 선택하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US7844289B2 (en) * 2006-03-06 2010-11-3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base stations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011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测试终端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4468011B (zh) * 2013-09-22 2018-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测试终端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4023387A (zh) * 2014-06-23 2014-09-03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基站及其自动校准频率方法
CN104023387B (zh) * 2014-06-23 2018-01-30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微型基站及其自动校准频率方法
CN104159287A (zh) * 2014-08-22 2014-11-19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空口同步信号接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4159287B (zh) * 2014-08-22 2018-05-01 福建三元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空口同步信号接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1511012A (zh) * 2020-03-26 2020-08-07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gps时间信号时延补偿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14442A1 (en) 2010-10-07
WO2010114442A9 (en)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07349A1 (en) Measurement synchroniz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8062850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단말의 동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410797B1 (en) Air interfac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ome nodeb
KR100547804B1 (ko) 시스템간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이동국의 셀 탐색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7007285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단말의 동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641402B1 (en) Exchange of synchronis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 periods between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s
JP2013527722A (ja) マイクロ基地局間同期の実現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369771A (zh) 用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TW201210396A (en) Effective timing measurements by a multi-mode device
CN112586046A (zh) 一种协调测量配置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JP2020530949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1357314A (zh) 一种邻区关系的维护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US20120003972A1 (en) Low-Cost Multimode GSM Monitoring from TD-SCDMA
CN104853427A (zh) 一种家庭基站同步方法及家庭基站
US20180270773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703806A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
EP373997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KR100952189B1 (ko) 셀룰러 통신 네트워크에 있어서 동기 방법, 핸드 오버방법, 관련 단말기 및 기지국
CN114501610B (zh) 小区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4303428A (zh) 确定时间戳的方法、终端设备、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设备
CN110741686B (zh)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2585912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2715036A (zh) 在电信系统中执行测量
JP6377682B2 (ja) 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2640517A (zh) 配置测量间隙模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