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5646A - Rfid硬标签的编码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Rfid硬标签的编码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5646A
CN102365646A CN2010800140115A CN201080014011A CN102365646A CN 102365646 A CN102365646 A CN 102365646A CN 2010800140115 A CN2010800140115 A CN 2010800140115A CN 201080014011 A CN201080014011 A CN 201080014011A CN 102365646 A CN102365646 A CN 102365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label
label
hard
programm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40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5646B (zh
Inventor
M·亚历克西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t Services LLC
Tyco Fire and Securit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filed Critical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365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5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6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95Testing the sensing arrangement, e.g. testing if a magnetic card reader, bar code reader, RFID interrogator or smart card reader functions proper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硬标签编程的系统和方法,该硬标签包括可编程的RFID元件,该系统包括界定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的平台;用于将硬标签馈送至该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内的馈送器;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的天线,该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可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以及在硬标签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使硬标签通过天线编程的RFID处理器。

Description

RFID硬标签的编码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库存安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对安全系统的“硬”标签编程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系统用于多种多样的应用中,并且提供了跟踪、识别和认证人员或物体的便利机制。RFID系统典型地包括布置于装置中的选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读取器(通常也称为询问器)。读取器典型地布置于希望控制或接收关于带有RFID标签(通常也称为标记物或发射机应答器)或与其关联的物体或人员的信息的地方。例如,可以布置读取器以使其覆盖入口和出口、库存控制点、交易终端等。每个读取器能够接收来自RFID标签的信息,每个标签典型地与物体或人员关联。标签可以固定于它所关联的物体上或者嵌入其内,或者是给人的徽章、卡片或令牌的一部分。在标签和读取器之间传送的信号允许读取器感测标签上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例如认证或识别信息,或者可以包括指令,例如将要对带有该标签的物体执行的处理或操作的序列。
每个标签可以包括与读取器无线通信的存储信息。标签典型地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的板载存储器或者诸如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的非易失性可编程存储器上携带信息,并且信息量的范围可以是从单个比特到数千比特,甚至更多。单个比特的标签典型地用作监控器件,例如防盗标签。数量达几比特或数十比特的信息可以用作标识符,例如可以在徽章或智能卡中找到的那种,而数量达数千比特的信息可以包括能够用于识别、通信或控制的便携式数据文件。例如,读取器可以从标签中提取出信息并将该信息用于识别,或者可以存储该信息或将该信息传送给责任方。作为选择,数据文件可以包括可以在没有关于在别处所存储的信息的资源或者没有与在别处所存储的信息协调的资源的情况下启动或控制处理或动作的指令集。
标签典型地包括能够将所存储的信息以无线方式传送到读取器的无线通信器件,例如,发射器或接收机应答器。标签可以独立地或者响应于从读取器接收到的信号(例如,询问信号)而传送信息。有源和无源标签两者在本技术领域中都是已知的。有源标签具有板载电源,而无源标签可以在没有内部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其从读取器所生成的场中获得其工作功率。无源标签比有源标签更轻且廉价,并且可以提供实际上无限制的工作寿命。但是,无源标签典型地具有比有源标签更短的读取范围并且需要较高功率的读取器。无源标签还在其存储数据的容量以及其在电磁噪声环境中正常运行的能力方面受到约束。
某些标签包含RFID和EAS技术的组合并且能够支持电子产品代码(“EPC”),即识别供应链上的物品的全局唯一序列号。EPC允许进行关于物品的单个实例的查询,而无论它在供应链中的什么地方。EPC包含关于制造商、物体类型及物体的具体序列号的信息。EPC还能够与诸如物品的起源点或其生产日期那样的动态数据相关联。
零售店典型地使用包含EAS元件或者EAS和RFID元件的组合的“硬标签”。这些硬标签的优点是它们能够重新使用并重新编程。为了重新使用这些硬标签,它们在附着于新产品时必须以新的EPC编号重新编码。这个处理可以发生于制造场所、配送中心或零售商店。但是,与传统的RFID签条和悬挂标签不同,这些硬标签不能够在标准的便携式打印/编码机(如在百货商店所找到的那些一样)中编码。当前,重新编程标签的唯一方式是手动地将硬标签布置于传统的读取器/天线前面来重新编程,或者使用移动手持读取器来编码。这是非常耗时的,并且要求目标硬标签处于附近没有其他标签的隔离状态,已知存在着无意地编码了在正编码的硬标签附近的其他硬标签的风险。因为用户不能够仅仅通过将编码器放置于包含产品(包括具有需要重新编程的硬标签的产品)的陈列架前面来重新编程硬标签,因此隔离硬标签的要求使得这种方法不方便且效率低。相反,为了重新编程硬标签,具有硬标签的产品必须与包含硬标签的所有其他产品分开放置。
因此,需要通过隔离标签从而使得重新编程不干扰附近的其他标签来自动且高效地对硬标签重新编程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硬标签编程的系统,其中硬标签包括可编程的RFID元件。该系统具有界定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的平台。馈送器将硬标签馈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天线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可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当硬标签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RFID处理器使硬标签通过天线编程。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硬标签编程的方法,其中硬标签包括可编程的RFID元件。硬标签被容纳于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其中硬标签编程区域包括天线。当硬标签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以商品标识符来对硬标签进行编程。根据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安全硬标签中的RFID元件编程的系统,其中硬标签包括EAS元件和RFID元件。平台界定了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馈送器将硬标签馈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天线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其中天线被布置成基本上在硬标签编程区域内发送编程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每一个都可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当硬标签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RFID处理器使天线以电子产品代码(“EPC”)来对硬标签的可编程的RFID元件进行编程。
附图说明
在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时结合附图来考虑,将更容易获得对本发明及其所附带的优点和特征的更全面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示例性RFID硬标签编程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图1的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形;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图1的系统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形;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RFID硬标签编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之前,应当指出,实施方式主要在于与实现用于对在库存安全系统的硬标签中的RFID元件编程的系统和方法相关的装置部件和处理步骤的组合。因此,系统和方法的组成在附图中由传统的符号适当地表示,图中只示出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理解有关的那些具体细节,以免对于受益于本文的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细节混淆本公开内容。
如在此所使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可以单独使用,用于使一个实体或元件与另一个实体或元件区分开,而不必定要求或暗示此类实体或元件之间的任意物理的或逻辑的关系或顺序。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有利地提供了用于对包括可编程的RFID元件的硬标签编程的系统和方法。编程硬标签可以通过使用以下所描述的硬标签编程系统及方法以最小的付出在几个时点中的任一时点执行,例如,在接收存货时,在库存中,在将商品放置于货架上之前等。硬标签的EPC允许在存储的过程中以及在物品被移动到不同的商店或仓库时跟踪物品。EPC可以包括几个部分,例如,版本号、标识制造商的代码、产品的序列号等。编程系统可以对全新的EPC或者EPC的一部分编程。
现在参照附图,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指示符指示相同的元件,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示例性标签编程系统的图形,并且其总体上标示为“10”。编程系统10包括一个或多个硬标签馈送器,例如馈送器12。馈送器12接收要编程的硬标签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馈送器12连接至通信基础设施14,例如,通信总线、交叉开关互连、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14使编程系统10的元件彼此电连接。
编程系统10包括近场编程(“NFP”)天线16,该NFP天线16能够使用例如EPC兼容通信(compliant communication)将从通信基础设施14(或者从没有示出的帧缓冲器)接收到的文本及其他数据编程至硬标签40内。NFP天线16对硬标签40编程,而没有对附近的任何其他标签编程。馈送器12将硬标签40馈送到平台18上。平台18可以是容纳将要编程的硬标签40的移动的或固定的平台。编程系统10包括转发来自通信基础设施14(或者来自没有示出的帧缓冲器)的图形、文本和其他数据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用户接口20。
接口2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允许软件和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或者从用户处接收数据。通信接口的实例可以包括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例如,以太网卡)、通信端口、PCMCIA槽和卡、无线收发器/天线等。通过通信接口/模块传输的软件和数据采用信号的形式,例如,该信号可以是能够由通信接口接收的电子、电磁、光或其他信号。这些信号经由通信链路(例如,信道)提供给通信接口,所述通信链路传送信号并且可以使用导线或电缆、光纤、电话线、蜂窝电话链路、RF链路和/或其他通信信道来实现。
编程系统10包括存储编程指令和命令的RFID编程单元22。RFID编程单元22能够包括主存储器,优选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且还可以包括用于此类存储的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驱动器和/或可移动存储驱动器,例如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可移动存储驱动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读和/或写可移动存储介质。可移动存储介质由可移动存储驱动器来读取或写入。应当理解,可移动存储介质能够包括其中已经存储了编程软件和/或数据的计算机可使用的存储介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存储器是由编程系统10的元件所共用的全系统存储器,并且不必使该存储器作为RFID编程单元22的一部分而被包括。
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也称为计算机控制逻辑)能够存储于RFID编程单元22的存储器内。计算机程序还可以经由通信基础设施14来接收。此类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系统能够执行在此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功能。在另选的实施方式中,辅助存储器可以包括其他类似的装置,以便允许计算机程序或其他指令被装载到计算机系统之内并且存储数据。此类装置可以包括例如可移动存储单元和接口。此类的实例可以包括程序盒(program cartridge)和盒式接口(例如,在视频游戏设备中所找到的盒式接口)、闪速存储器、可移动存储芯片(例如,EPROM、EEPROM或PROM)和所关联的插口,以及允许软件和数据从可移动存储单元传输到其他设备的其他可移动的存储单元和接口。
编程系统10还包括测试器24。测试器24允许编程系统10测试硬标签40是否被正确地编程。测试器24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测试标签的编程是否成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器24丢弃被不正确地编程了的硬标签40,以防止硬标签40被附着于产品。如以下所讨论的,测试器24可以包括将所丢弃的标签转移到废料箱(reject bin)36内的门控机构34。
编程系统10还包括处理器26。图1示出了控制编程系统10的分离的处理器26,但是,处理器26可以是RFID编程单元22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是RFID处理器。特别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26能够执行相应的编程系统和方法的功能。因此,此类计算机程序表示相应的设备的控制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6具有(经由数字I/O或串行接口)将触发信号发送到外部机械系统以及接收来自外部机械系统的触发信号以使硬标签40在自动生产线中能够自动编码的能力。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示例性编程系统28的实施方式的图形。根据本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将硬标签40馈送至平台18的硬标签定位区域44之上的馈送器12。诸如振动馈送器(没有示出)的机构能够使每个硬标签40定向并且将硬标签40布置于平台18的传送带42或传送器内。平台18使每个标签前进到硬标签编程区域46,即,包含NFP天线16的编程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平台18是由处理器26(图1)所控制的电机30来使之移动的移动平台。平台18通过与平台18耦接的传送器系统使每个硬标签定位区域44前进到硬标签编程区域46。
平台18包括用于阻挡RF能量的屏蔽系统32,由此防止NFP天线16非有意地对邻近的标签编码。屏蔽系统32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防止对其他标签的编码,并且因而屏蔽系统32可以使编程区域之外的或者可能造成干扰的区域降低敏感性,由此降低NFP天线16与邻近的硬标签的无线通信的质量。屏蔽系统32还可以隔离所发射的RF信号,或者能够在硬标签编程区域46与周围区域之间提供某种程度的隔离。屏蔽系统32通过取消全部的RFID信号或其中一部分,通过减弱信号,过滤信号,降低信号的幅值,降低信号的功率等来提供所编程的硬标签40与邻近标签之间的隔离。屏蔽系统32可以消除、取消或最小化RFID信号。由于环境是非理想的,一部分发射信号可能泄漏到或流入周围的区域之内,但是屏蔽系统32确保该信号并没有强到足以对邻近的硬标签重新编程。
NFP天线16以所期望的EPC代码或者其他标准的RFID编号方案或标识来对硬标签40编程。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分离的NFP天线16可以用来对硬标签40编程。即使在分离的NFP天线16被用来发射RF信号时,经由NFP天线的RF信号广播也并不对其他邻近的硬标签重新编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程系统28具有馈送并编码多种硬标签形状、设计以及自动地或通过用户的简单的机械调整来适应这些设计的能力。
接口20可以是接收来自主机系统、条形码扫描系统或用户的命令、编码信息、序列号等的计算机接口。编程系统28可以接收单一物品编号和连续的编号范围这两者,这赋予了编程系统28在不需要干预且不必保持例如计算机接口20与外部主机之间的连接的情况下编码一长串相同的物品的能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口20模拟通常用来对传统的RFID签条和票编程的工业标准的打印/编码设备的接口。
接口20能够允许编程系统28升级,具体而言,RFID读取器/编码器编程单元22能够通过新的固件来升级以适应新的RFID标准和技术改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口20需要密码或安全锁,以便防止对硬标签40的未授权编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口20示出了可见信号或听觉信号,用于向用户提供被编程的数据,关于所编码的硬标签的数量的连续统计,未能编码的硬标签的数量,序列号问题等反馈。
测试器24检查硬标签40是否已正确编程,以及揭示硬标签40的编程错误。测试器24对硬标签40执行质量保证,找出可能在编程阶段中发生的错误、缺陷及其他问题。测试器24可以是小功率测试器,并且可以激活在硬标签40上的读取和写入程序的不同组合并且分析结果。读取程序能够模拟读取硬标签40的便携式扫描器,就像百货商店中所使用的便携式扫描器那样。测试器24还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来执行综合的协议和参数测试。测试器24能够使用例如RF波或固定频率的脉冲来测试多种配置的可能性。
成功编程的硬标签40被分发给用户,准备用于附着于产品。没有正确编码的硬标签40通过门控机构34来丢弃并且被转移至废料箱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器24具有以可见标记来标记所丢弃的硬标签40以防止其在将来使用的能力。任选地,硬标签40能够以以下的方式来分发,即硬标签40能够通过使用分离的馈送机构(没有示出)而自动地附着于产品或外表(garment),该馈送机构使将硬标签附着于产品所需的附着钉、系索或夹子定向并且提供它们。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器24验证硬标签40中的EAS元件的工作是否正确,并且如果EAS功能没有正确地工作则丢弃硬标签40。
编程系统28包括条形码签条敷贴器(“BCA”)38,该敷贴器38在硬标签40的表面上打印在硬标签40中所编程的新代码的可见指示物。BCA 38可以将新代码的可见指示物打印于签条内,并且将所打印的签条附着于硬标签40,而不是将签条打印于硬标签上。可见指示物将赋予用户识别在对硬标签40编程中已经使用了哪个代码的能力。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平台18是固定的平台,而馈送器12、NFP天线16、BCA 38和测试器24不是固定的,而是可通过受控于例如处理器26的电机相对平台18移动的。NFP天线16朝着硬标签40前进,以用新的EPC来对硬标签40编程。在硬标签40被编程之后,测试器24朝着硬标签40前进,以对硬标签40执行测试。如果测试成功,BCA 38则朝着硬标签40前进,以用硬标签40的新代码的可见指示物来标记硬标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编程系统1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例性的编程系统48包括界定了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44的圆形平台18、用于将硬标签40馈送到该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44中的一个区域内的馈送器12、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46的NFP天线16、接口20、RFID编程单元22、测试器24、屏蔽系统32、门控机构34、废料箱36和BCA 38。
NFP天线16是可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46之内,在该硬标签编程区域46内RFID处理器26使硬标签40被编程。近场编程天线16可以被配置用于对硬标签40进行无线编程。包括EAS元件的硬标签40以例如EPC代码或者包括制造商代码、产品序列号及跟踪编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商品标识符来编程。
圆形平台18耦接至振动机构(没有示出)以使硬标签40适当地定向于该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44之内。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编程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NFP天线16可以是固定天线或可移动天线之一。RFID处理器26使可移动天线移至硬标签40,以便对硬标签40编程。编程系统10与配置用于确定硬标签40是否已经正确编程的测试器24耦接。不正确编程的硬标签40被标记以防止其在将来使用,并且将其丢弃并被转移至废料箱36。RFID处理器26记录所编程的硬标签40的数量,正确编程的硬标签40的数量,以及不正确编程的硬标签40的数量。
此外,条形码签条敷贴器38被配置用于将条形码签条附着于硬标签40。硬标签40在被标注并被测试之后被自动附着于产品。屏蔽系统32将平台划分成硬标签定位区域44。屏蔽系统32具有防止对邻近正被编程的硬标签的其他硬标签40编程的屏蔽性质。当测试器24确定硬标签40被不正确地编程时,标记硬标签40以防止其在将来使用并将它送到废料箱36。应当指出,图3所示的平台18是示例性的圆形平台,而在此所公开的发明并不限定于平台18的特定设计或类型。
图4是示出了用于对硬标签40编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42。该编程处理这样开始:使馈送器12将硬标签40馈送至平台18内(步骤S100)。硬标签40被定位于平台18的硬标签编程区域46之内,以被编程。获得将用来对硬标签40编程的新的EPC代码(步骤S102)。新的EPC代码能够从RFID编程单元22中获得,并且能够反复地用于编程其他硬标签40,或者可以只用于特定的硬标签40一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程系统10读取每个硬标签40的现有的旧的EPC代码,并且根据现有的旧的EPC代码是什么,编程系统28能够相应地对硬标签40进行编程。以新的EPC代码来对硬标签40进行编程(步骤S104)。
测试器24评估硬标签40以确定硬标签40是否已经正确编程(步骤S106)。硬标签编程区域46包括确保编程系统10只对目标硬标签40编程而不对任何其他邻近的标签编程的屏蔽系统32。如果硬标签40未被正确编程,则丢弃硬标签40(步骤S108)。所丢弃的标签由门控机构34送至废料箱36,在废料箱36中它能够稍后被重新利用,被丢掉等。编程系统10发出警告声以向操作者报警:硬标签40已经被丢弃。否则,确定硬标签40已正确编程,并且因此硬标签40可附着于产品(步骤S1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BCA 38在硬标签40附着于商品之前以人可读的指示物来标注硬标签40。
多种硬标签40的编程实施方式根据示例性的标签编程系统10进行了描述。在阅读了该描述之后,如何使用其他系统和方法来实现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将变得显而易见。还应当理解,所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部件的容量和数量可以根据标签、要支持的标签量以及在标签与编程部件之间的预期的相互作用而改变。例如,对用于配置和管理的编程系统的访问可以设计为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远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包含显示接口。
本发明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任何类型的计算系统或者适用于执行在此所描述的方法的其他装置都适合于执行在此所描述的功能。
硬件和软件的典型组合可以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的专用或通用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于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装载并执行时,其控制计算机系统,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执行在此所描述的方法。本发明还可以嵌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使在此所描述的方法能够实现的所有特征,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装载于计算系统中时能够执行这些方法。存储介质指的是任何易失性的或非易失性的存储设备。
计算机程序或应用在本文中指的是指令集采用任何语言、代码或符号的任意表示,该指令集旨在使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系统直接地或者在下列操作之一或两者之后执行特定的功能:a)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代码或符号;b)以不同的材料形式重新生产。
另外,除非上面另有说明,否则应当指出,所有附图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基本属性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因此,应当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面的说明书,来指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对硬标签编程的系统,所述硬标签包括可编程的RFID元件,所述系统包括:
界定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的平台;
用于将所述硬标签馈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一个内的馈送器;
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处的天线,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可定位于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以及
在所述硬标签定位于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使所述硬标签通过所述天线编程的RFID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天线是配置为以无线方式对所述硬标签进行编程的近场编程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硬标签包括EAS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硬标签以EPC代码来编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平台耦接至振动机构,以使所述硬标签适当地定向到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天线是固定天线和可移动天线中的一个,其中所述RFID处理器使所述可移动天线去往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与配置为确定所述硬标签是否已经被正确编程的测试器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沿所述平台定位的废料箱,其中不正确编程的硬标签被丢弃并且被转移至所述废料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RFID处理器记录编程的硬标签数、正确编程的硬标签数以及不正确编程的硬标签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为将条形码签条附着于所述硬标签的条形码签条敷贴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平台划分成硬标签定位区域的屏蔽体,所述屏蔽体具有防止对邻近正被编程的硬标签的其他硬标签编程的屏蔽性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不正确编程的硬标签被标记以防止将来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平台是圆形平台。
14.一种用于对硬标签编程的方法,所述硬标签包括可编程的RFID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将硬标签容纳于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之内;
使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包括天线;以及
在所述硬标签定位于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利用商品标识符来对所述硬标签进行编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商品标识符包括制造商代码、产品序列号和跟踪号码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条形码签条敷贴器将条形码签条附着于所述硬标签。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商品标识符是EPC代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与所述平台耦接的振动机构来定向所述硬标签,以使所述硬标签适当地定向于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之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每个硬标签定位区域前进至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
20.一种用于对安全硬标签中的RFID元件编程的系统,所述硬标签包括EAS元件和RFID元件,所述系统包括:
界定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的平台;
用于将所述硬标签馈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一个内的馈送器;
定位于硬标签编程区域的天线,所述天线被布置成基本上在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内发射编程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硬标签定位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可定位于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以及
RFID处理器,所述RFID处理器在所述硬标签定位于所述硬标签编程区域之内时使所述天线以电子产品代码(EPC)来对所述硬标签的可编程RFID元件进行编程。
CN201080014011.5A 2009-02-24 2010-01-26 Rfid硬标签的编码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5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91,853 US20100214080A1 (en) 2009-02-24 2009-02-24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hardtag encode and feed system
US12/391,853 2009-02-24
PCT/US2010/000218 WO2010098810A1 (en) 2009-02-24 2010-01-26 Rfid hard tag en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5646A true CN102365646A (zh) 2012-02-29
CN102365646B CN102365646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900A (zh) * 2015-08-18 2015-12-02 青岛橡六方腾胶带有限公司 智能橡胶带及其定位监测系统
CN105930752A (zh) * 2016-04-15 2016-09-07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无源可计算rfid系统的无线重编程方法
CN109582333A (zh) * 2018-11-28 2019-04-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生产线和生产线上冰箱软件升级的方法、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291A (en) * 1998-01-09 2000-08-15 Intermec Ip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RFID tags
US6598730B1 (en) * 1999-05-07 2003-07-29 Mikron Sa Boudry Parts feed device
CN1627194A (zh) * 2003-11-28 2005-06-15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
US20050280537A1 (en) * 2004-06-22 2005-12-22 Feltz John F RFID printer and antennas
WO2006050407A1 (en) * 2004-11-02 2006-05-11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a combination eas/rfid tag with a detach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291A (en) * 1998-01-09 2000-08-15 Intermec Ip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RFID tags
US6598730B1 (en) * 1999-05-07 2003-07-29 Mikron Sa Boudry Parts feed device
CN1627194A (zh) * 2003-11-28 2005-06-15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
US20050280537A1 (en) * 2004-06-22 2005-12-22 Feltz John F RFID printer and antennas
WO2006050407A1 (en) * 2004-11-02 2006-05-11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a combination eas/rfid tag with a detach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900A (zh) * 2015-08-18 2015-12-02 青岛橡六方腾胶带有限公司 智能橡胶带及其定位监测系统
CN105930752A (zh) * 2016-04-15 2016-09-07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无源可计算rfid系统的无线重编程方法
CN105930752B (zh) * 2016-04-15 2018-05-2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无源可计算rfid系统的无线重编程方法
CN109582333A (zh) * 2018-11-28 2019-04-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生产线和生产线上冰箱软件升级的方法、介质
US11816467B2 (en) 2018-11-28 2023-11-14 Hefei Hualing Co., Ltd. Refrigerator production line, method for upgrading refrigerator software on production line and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01705B1 (en) 2014-03-12
WO2010098810A1 (en) 2010-09-02
JP2012518853A (ja) 2012-08-16
EP2401705A1 (en) 2012-01-04
ES2457566T3 (es) 2014-04-28
MX2011008937A (es) 2011-11-04
KR20110124311A (ko) 2011-11-16
CA2753357A1 (en) 2010-09-02
US20100214080A1 (en) 2010-08-26
JP5736322B2 (ja) 2015-06-17
AU2010218474A1 (en) 2011-09-22
BRPI1007866A2 (pt) 2017-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6322B2 (ja) Rfidハードタグエンコーディ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602298B2 (en) Security zones for casino gaming
US8717145B2 (en) RFID portal system with RFID tags having various read ranges
EP185938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rfid devices
US7520424B2 (en) Identification storage medium arrangement, a read apparatus and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KR100687744B1 (ko) Reid를 이용한 수화물 분실 방지 장치 및 수화물 분실방지 방법
US20070109103A1 (en) Commercial product activation and monitoring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CN103797520A (zh) 用于访问地方的方法及系统
EA200702137A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и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алкогольной продукции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ов
US20060287078A1 (en)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a casino game
US20070106574A1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852507B1 (ko) Rfid를 이용한 제품의 생산 및 유통의 관리 방법
WO1999046940A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rfid system including tags having different memory sizes
KR101325007B1 (ko) Rfid를 이용한 선반 내 물품 위치 확인 방법 및 시스템
Nemeth et al. Adopting RFID in supply chains
WO2005105235A1 (en)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a casino game
KR101861304B1 (ko) Rfid 방식의 휴대용 sku 번호 검출기 및 그 검출방법
CN1897017B (zh) 用于设置在通信网络中的现场工作站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65646B (zh) Rfid硬标签的编码系统和方法
CN101609512A (zh) 基于射频识别的通用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0719748B2 (en) RFID screw specifically for use on eyeglass frames
CN102376112A (zh) 带gps功能的电子尾箱管理系统及方法
TW200504547A (en) Method of applying RFID system to medicine management
CN118095321A (zh) 一种rfid资产管理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KR20100026183A (ko) Rfid 시스템의 동작 상태 확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38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DT SERVICE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ENSOR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804

Owner name: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DT SERVICE LLC

Effective date: 201508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04

Address after: Switzerland Rhine falls Neuhausen

Applicant after: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Address before: Switzerland Rhine falls Neuhausen

Applicant before: ADT Services LL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04

Address after: Switzerland Rhine falls Neuhausen

Applicant after: ADT Services LL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Florida

Applicant before: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