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8695A -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8695A
CN102358695A CN2011102266909A CN201110226690A CN102358695A CN 102358695 A CN102358695 A CN 102358695A CN 2011102266909 A CN2011102266909 A CN 2011102266909A CN 201110226690 A CN201110226690 A CN 201110226690A CN 102358695 A CN102358695 A CN 102358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obe
predrying
temperature
sintering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66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8695B (zh
Inventor
李鸿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Wanwei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2266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8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8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8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该工艺具体为:一、将一次码坯后的砖坯送入预干燥系统中进行加压预干燥,然后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二、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二次码坯;三、将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送入干燥系统中,先进行排潮处理,然后进行加压干燥;四、将加压干燥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中,在隧道窑的预热段将砖坯中的剩余水分排出;然后通过加压系统一使砖坯上下温度均匀;再将砖坯送入隧道窑的高温烧结段进行烧结;接着通过加压系统二使砖坯均匀烧结;最后将烧结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的冷却段中冷却。本发明工艺简单可靠,不需要复杂设备,具有投资少、产量高、节能环保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砖坯烧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砖瓦生产企业近7万家,年产量约10000亿块(折标砖)。其中年产6000万块以上厂家约占1%,年产5000~6000万块厂家约占3%,年产3000~5000万块厂家约占30%,年产1000~3000万块厂家约占21%,年产1000万块以下厂家约占45%。全部采用传统的一次/二次码烧工艺,该工艺投资大,生产效率低。其中隧道窑产量是制约砖瓦企业产能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6.9米隧道窑年产量5000万块(折标砖),4.6米隧道窑年产量3000万块(折标砖),3.6米隧道窑年产量小于3000万块(折标砖),而投资占整个企业投资的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可靠,不需要复杂设备,投资少、产量高、节能环保的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待烧结的砖坯为一次码坯后的砖坯,所述一次码坯为对采用常规成型工艺成型后的砖坯进行的首次码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一次码坯后的砖坯送入预干燥系统中,通过向预干燥系统中通入压力为200Pa~1000Pa,温度为室温~80℃,相对湿度为50%~90%的潮湿热风对一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加压预干燥,然后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使得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0%~14%;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二次码坯,即在预干燥后的砖坯上再码8~18层步骤一中经成型处理后的砖坯,并将二次码坯后的砖坯整理整齐;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送入干燥系统中,先对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然后通过向干燥系统中通入压力为200Pa~2000Pa,温度为60℃~150℃的干燥热风对砖坯进行加压干燥,使得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3%~6%;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加压干燥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中,在隧道窑的预热段将砖坯中的剩余水分排出;然后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和高温烧结段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加压系统一将压力为300Pa~2000Pa,温度为300℃~6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排出剩余水分的砖坯上下温度均匀;再将砖坯送入隧道窑的高温烧结段,在烧结温度为900℃~1200℃的条件下烧结;接着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末端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加压系统二将压力为300Pa~2000Pa,温度为600℃~9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最后将烧结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的冷却段中,通过引入的冷空气进行冷却。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步骤一中所述预干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预干燥室和排潮室一,所述预干燥室前后两侧进风口一处设置有与热风管道一相连通的热风支管一,热风支管一上位于进风口一处设置有用于对热风支管一中的潮湿热风进行加压并送入预干燥室的增压机构一,所述预干燥室顶部设置有排潮管道一,所述排潮室一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排潮管道二,排潮管道一和排潮管道二均通过管道与排潮总管一相通,排潮总管一末端设置有用于将预干燥系统中产生的潮气强制排出的风机一。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所述预干燥室前后两侧设置有与热风支管一相连通的循环管道一,循环管道一上设置有阀门,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潮气通过循环管道一通入热风支管一中与来自热风管道一的热风混合并调节热风的湿度。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所述预干燥室的进风口一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一,以及测量相应位置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步骤三中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排潮室二和前后两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多个进风口二的干燥室,所述排潮室二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排潮管道三,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二处设置有与热风管道二相连通的热风支管二,热风支管二上位于进风口二处设置有用于对热风支管二中的干燥热风进行加压并送入干燥室的增压机构二,所述干燥室顶部设置有排潮管道四,排潮管道三和排潮管道四均通过管道与排潮总管二相连通,排潮总管二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系统中产生的潮气强制排出的风机二。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二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二。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步骤四中所述预热段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排烟总管相连通的排烟管道一,预热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预热段产生的烟气排出的风机三,风机三通过管道与排烟总管相连通;所述加压系统一的进风口三与设置于隧道窑前后两侧的循环管道二相连通,循环管道二上设置有高温风机,高温风机将隧道窑中位于加压系统一下方的热空气抽出并通过循环管道二送入加压系统一中;所述加压系统二的进风口四与热风管道三相连通,从热风管道三通入的冷空气经过冷却段被冷却段的窑壁加热后形成热风送入加压系统二中。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所述加压系统一和加压系统二均包括加压风机和设置于加压风机底部且与隧道窑顶部相通的喷嘴。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所述喷嘴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步骤四中所述冷却段上方设置有排风管道一,高温烧结段的上方设置有与排风管道一相连通的排风管道二,高温烧结产生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道二排入排风管道一中,与排风管道一中冷却烧结砖坯后产生的余热混合后送入隧道窑预热段、预干燥系统的热风管道一和干燥系统的热风管道二中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工艺简单可靠,不需要复杂设备,具有投资少、产量高、节能环保等特点。
2、本发明对一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预干燥,然后再在预干燥后的砖坯上进行二次码坯,码坯总层数可达16~30层(常规工艺码坯层数为8~12层),产量可提高67%~225%。
3、本发明采用加压预干燥和加压干燥的方式对一次码坯后的砖坯依次进行预干燥和干燥,大大降低了砖坯中的水分,避免了烧结过程中砖坯的坍塌和开裂,保证了烧结的质量。
4、本发明采用加压系统对预热后的砖坯进行加压,使窑内温度均匀,减少砖坯的上下温差,防止砖坯开裂、坍塌。
5、本发明采用加压系统对烧结的砖坯进行加压,可使砖坯均匀烧结,避免了生砖、焦砖的出现,提高了产品质量。
6、本发明的预干燥系统、干燥系统以及隧道窑预热段的热风均来自隧道窑高温烧结段产生的热空气和冷却段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了热能,节能环保,符合国家政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隧道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隧道窑与加压系统一或加压系统二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干燥室;           2-排潮室一;         3-热风管道一;
4-热风支管一;         5-增压机构一;       6-排潮管道一;
7-排潮管道二;         8-排潮总管一;       9-风机一;
10-循环管道一;        11-阀门;            12-排潮室二;
13-干燥室;            14-排潮管道三;      15-热风管道二;
16-热风支管二;        17-增压机构二;      18-排潮管道四;
19-排潮总管二;        20-风机二;          21-预热段;
22-高温烧结段;        23-冷却段;          24-加压系统一;
25-加压系统二;        26-排烟管道一;      27-风机三;
28-循环管道二;        29-高温风机;        30-热风管道三;
31-加压风机;          32-喷嘴;            33-排烟总管;
34-排风管道一;        35-排风管道二;      36-砖坯;
37-输送机;            38-二次码坯后的砖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煤矸石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步骤一、按照常规煤矸石烧结砖的原料配比进行配料,采用常规方法将配好的原料粉碎后陈化,接着对陈化后的原料按照常规成型工艺进行成型处理得到砖坯,再对砖坯进行一次码坯,一次码坯层数为12层砖坯;
步骤二、采用输送机37将步骤一中一次码坯后的砖坯36送入预干燥系统中,通过向预干燥系统中通入压力为600Pa,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70%的潮湿热风对砖坯进行加压预干燥,然后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使得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2%(每100g砖坯中含水12g);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步骤所述预干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预干燥室1和排潮室一2,所述预干燥室1前后两侧进风口一处设置有与热风管道一3相连通的热风支管一4,热风支管一4上位于进风口一处设置有用于对热风支管一4中的潮湿热风进行加压并送入预干燥室1的增压机构一5,所述预干燥室1顶部设置有排潮管道一6,所述排潮室一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排潮管道二7,排潮管道一6和排潮管道二7均通过管道与排潮总管一8相通,排潮总管一8末端设置有用于将预干燥系统中产生的潮气强制排出的风机一9,所述预干燥室1前后两侧设置有与热风支管一4相连通的循环管道一10,循环管道一10上设置有阀门11,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潮气通过循环管道一10通入热风支管一4中与来自热风管道一3的热风混合并调节热风的湿度,所述预干燥室1的进风口一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一,以及测量相应位置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二次码坯,即在预干燥后的砖坯上再码18层步骤一中经成型处理后的砖坯,并将二次码坯后的砖坯整理整齐;
步骤四、采用输送机37将步骤三中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38送入干燥系统中,先对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然后通过向干燥系统中通入压力为1000Pa,温度为100℃的干燥热风对砖坯进行加压干燥,使得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4%(每100g砖坯中含水4g);
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步骤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排潮室二12和前后两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多个进风口二的干燥室13,所述排潮室二1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排潮管道三14,所述干燥室13的进风口二处设置有与热风管道二15相连通的热风支管二16,热风支管二16上位于进风口二处设置有用于对热风支管二16中的干燥热风进行加压并送入干燥室13的增压机构二17,所述干燥室13顶部设置有排潮管道四18,排潮管道三14和排潮管道四18均通过管道与排潮总管二19相连通,排潮总管二19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系统中产生的潮气强制排出的风机二20,所述干燥室13的进风口二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二;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加压干燥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中,在隧道窑的预热段21将砖坯中的剩余水分排出;然后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21和高温烧结段22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加压系统一24(优选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将压力为1500Pa,温度为5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排出剩余水分的砖坯上下温度均匀;再将砖坯送入隧道窑的高温烧结段22,在烧结温度为1200℃的条件下烧结;接着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22末端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加压系统二25(优选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将压力为2000Pa,温度为9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最后将烧结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的冷却段23中,通过引入的冷空气进行冷却;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步骤所述隧道窑包括预热段21、高温烧结段22和冷却段23,所述预热段21前后两侧设置有排烟管道一26,预热段21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预热段21产生的烟气排出的风机三27,风机三27通过管道与排烟总管33相连通;所述加压系统一24的进风口三与设置于隧道窑前后两侧的循环管道二28相连通,循环管道二28上设置有高温风机29,高温风机29将隧道窑中位于加压系统一24下方的热空气抽出并通过循环管道二28送入加压系统一24中,所述加压系统二25的进风口四与热风管道三30相连通,从热风管道三30通入的冷空气经过冷却段被冷却段的窑壁加热后形成热风送入加压系统二25中,如图11所示,所述加压系统一24和加压系统二25均包括加压风机31和设置于加压风机31底部且与隧道窑顶部相通的喷嘴32,喷嘴32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三,所述冷却段23上方设置有排风管道一34,高温烧结段22的上方设置有与排风管道一34相连通的排风管道二35,高温烧结产生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道二35排入排风管道一34中,与排风管道一34中冷却烧结砖坯后产生的余热混合后送入隧道窑预热段21、预干燥系统的热风管道一3和干燥系统的热风管道二15中进行回收利用。
实施例2
页岩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本实施例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按照常规页岩烧结砖的原料配比进行配料,一次码坯的层数为12层砖坯;预干燥系统中通入的潮湿热风的压力为1000Pa,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60%,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后的砖坯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0%(每100g砖坯中含水10g);二次码坯的层数为14层;干燥系统中通入的干燥热风的压力为1500Pa,温度为70℃,加压干燥后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3%(每100kg砖坯中含水3kg);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21和高温烧结段22之间的加压系统一24将压力为2000Pa,温度为6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烧结温度为1050℃;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22末端上方的加压系统二25将压力为1000Pa,温度为8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
实施例3
炉渣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本实施例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按照常规炉渣烧结砖的原料配比进行配料,一次码坯的层数为10层砖坯;预干燥系统中通入的潮湿热风的压力为200Pa,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50%,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后的砖坯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4%(每100g砖坯中含水14g);二次码坯的层数为12层;干燥系统中通入的干燥热风的压力为2000Pa,温度为150℃,加压干燥后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6%(每100g砖坯中含水6g);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21和高温烧结段22之间的加压系统一24将压力为1000Pa,温度为3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烧结温度为1000℃;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22末端上方的加压系统二25将压力为1500Pa,温度为7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
实施例4
粘土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本实施例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按照常规粘土烧结砖的原料配比进行配料,一次码坯的层数为9层砖坯;预干燥系统中通入的潮湿热风的压力为500Pa,温度为室温,相对湿度为90%,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后的砖坯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4%(每100g砖坯中含水14g);二次码坯的层数为10层;干燥系统中通入的干燥热风的压力为200Pa,温度为80℃,加压干燥后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5%(每100g砖坯中含水5g);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21和高温烧结段22之间的加压系统一24将压力为300Pa,温度为4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烧结温度为900℃;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22末端上方的加压系统二25将压力为800Pa,温度为6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
实施例5
粉煤灰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本实施例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按照常规粉煤灰烧结砖的原料配比进行配料,一次码坯的层数为8层砖坯;预干燥系统中通入的潮湿热风的压力为800Pa,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85%,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后的砖坯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2%(每100g砖坯中含水12g);二次码坯的层数为8层;干燥系统中通入的干燥热风的压力为1200Pa,温度为60℃,加压干燥后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6%(每100g砖坯中含水6g);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21和高温烧结段22之间的加压系统一24将压力为1200Pa,温度为6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烧结温度为1020℃;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22末端上方的加压系统二25将压力为300Pa,温度为8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
本发明对一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预干燥,然后再在预干燥后的砖坯上进行二次码坯,码坯层数可达16~30层,产量可提高67%~225%;采用加压预干燥和加压干燥的方式对一次码坯后的砖坯依次进行预干燥和干燥,大大降低了砖坯中的水分,避免了烧结过程中砖坯的坍塌和开裂,保证了烧结的质量。烧结过程中采用加压系统对预热后的砖坯进行加压,使窑内温度均匀,减少砖坯的上下温差,防止砖坯开裂、坍塌,并采用加压系统对烧结的砖坯进行加压,可使砖坯均匀烧结,避免了生砖、焦砖的出现,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本发明的预干燥系统、干燥系统以及隧道窑预热段的热风均来自隧道窑高温烧结段产生的热空气和冷却段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了热能,节能环保,符合国家政策。本发明的工艺是对烧结砖生产的一次巨大改革,它将替代现有的烧结砖生产工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待烧结的砖坯为一次码坯后的砖坯,所述一次码坯为对采用常规成型工艺成型后的砖坯进行的首次码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一次码坯后的砖坯送入预干燥系统中,通过向预干燥系统中通入压力为200Pa~1000Pa,温度为室温~80℃,相对湿度为50%~90%的潮湿热风对一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加压预干燥,然后对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使得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10%~14%;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加压预干燥后的砖坯进行二次码坯,即在预干燥后的砖坯上再码8~18层步骤一中经成型处理后的砖坯,并将二次码坯后的砖坯整理整齐;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送入干燥系统中,先对经二次码坯后的砖坯进行排潮处理,然后通过向干燥系统中通入压力为200Pa~2000Pa,温度为60℃~150℃的干燥热风对砖坯进行加压干燥,使得砖坯的含水率按质量百分比计降至3%~6%;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加压干燥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中,在隧道窑的预热段(21)将砖坯中的剩余水分排出;然后通过设置于隧道窑预热段(21)和高温烧结段(22)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加压系统一(24)将压力为300Pa~2000Pa,温度为300℃~6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排出剩余水分的砖坯上下温度均匀;再将砖坯送入隧道窑的高温烧结段(22),在烧结温度为900℃~1200℃的条件下烧结;接着通过设置于高温烧结段(22)末端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加压系统二(25)将压力为300Pa~2000Pa,温度为600℃~900℃的热风通入隧道窑中,使砖坯均匀烧结;最后将烧结后的砖坯送入隧道窑的冷却段(23)中,通过引入的冷空气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预干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预干燥室(1)和排潮室一(2),所述预干燥室(1)前后两侧进风口一处设置有与热风管道一(3)相连通的热风支管一(4),热风支管一(4)上位于进风口一处设置有用于对热风支管一(4)中的潮湿热风进行加压并送入预干燥室(1)的增压机构一(5),所述预干燥室(1)顶部设置有排潮管道一(6),所述排潮室一(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排潮管道二(7),排潮管道一(6)和排潮管道二(7)均通过管道与排潮总管一(8)相通,排潮总管一(8)末端设置有用于将预干燥系统中产生的潮气强制排出的风机一(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干燥室(1)前后两侧设置有与热风支管一(4)相连通的循环管道一(10),循环管道一(10)上设置有阀门(11),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潮气通过循环管道一(10)通入热风支管一(4)中与来自热风管道一(3)的热风混合并调节热风的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干燥室(1)的进风口一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一,以及测量相应位置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排潮室二(12)和前后两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多个进风口二的干燥室(13),所述排潮室二(1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排潮管道三(14),所述干燥室(13)的进风口二处设置有与热风管道二(15)相连通的热风支管二(16),热风支管二(16)上位于进风口二处设置有用于对热风支管二(16)中的干燥热风进行加压并送入干燥室(13)的增压机构二(17),所述干燥室(13)顶部设置有排潮管道四(18),排潮管道三(14)和排潮管道四(18)均通过管道与排潮总管二(19)相连通,排潮总管二(19)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系统中产生的潮气强制排出的风机二(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3)的进风口二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预热段(21)前后两侧设置有与排烟总管(33)相连通的排烟管道一(26),预热段(21)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预热段(21)产生的烟气排出的风机三(27),风机三(27)通过管道与排烟总管(33)相连通;所述加压系统一(24)的进风口三与设置于隧道窑前后两侧的循环管道二(28)相连通,循环管道二(28)上设置有高温风机(29),高温风机(29)将隧道窑中位于加压系统一(24)下方的热空气抽出并通过循环管道二(28)送入加压系统一(24)中;所述加压系统二(25)的进风口四与热风管道三(30)相连通,从热风管道三(30)通入的冷空气经过冷却段被冷却段的窑壁加热后形成热风送入加压系统二(25)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加压系统一(24)和加压系统二(25)均包括加压风机(31)和设置于加压风机(31)底部且与隧道窑顶部相通的喷嘴(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2)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相应位置温度和压力的压力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冷却段(23)上方设置有排风管道一(34),高温烧结段(22)的上方设置有与排风管道一(34)相连通的排风管道二(35),高温烧结产生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道二(35)排入排风管道一(34)中,与排风管道一(34)中冷却烧结砖坯后产生的余热混合后送入隧道窑预热段(21)、预干燥系统的热风管道一(3)和干燥系统的热风管道二(15)中进行回收利用。
CN 201110226690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Active CN102358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26690 CN102358695B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26690 CN102358695B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8695A true CN102358695A (zh) 2012-02-22
CN102358695B CN102358695B (zh) 2013-03-27

Family

ID=4558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26690 Active CN102358695B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869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4197A (zh) * 2013-11-22 2014-03-26 恩平市汉邦陶瓷有限公司 挤出式陶土瓦辊道式快速干燥及卧式快速烧成新工艺
CN108489263A (zh) * 2016-07-06 2018-09-04 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窑热风循环方法
CN115073137A (zh) * 2022-07-23 2022-09-20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硫酸锰废渣生产轻质环保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5895A (zh) * 2005-08-19 2007-02-21 杨金华 一种烧结砖的制备方法
CN201377983Y (zh) * 2009-04-14 2010-01-06 刘汉泽 节能抗倒一次码烧湿坯轮窑
CN102032775A (zh) * 2010-11-26 2011-04-27 王宏伟 高产高效隧道窑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5895A (zh) * 2005-08-19 2007-02-21 杨金华 一种烧结砖的制备方法
CN201377983Y (zh) * 2009-04-14 2010-01-06 刘汉泽 节能抗倒一次码烧湿坯轮窑
CN102032775A (zh) * 2010-11-26 2011-04-27 王宏伟 高产高效隧道窑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4197A (zh) * 2013-11-22 2014-03-26 恩平市汉邦陶瓷有限公司 挤出式陶土瓦辊道式快速干燥及卧式快速烧成新工艺
CN103664197B (zh) * 2013-11-22 2015-04-22 恩平市汉邦陶瓷有限公司 挤出式陶土瓦辊道式快速干燥及卧式快速烧成工艺
CN108489263A (zh) * 2016-07-06 2018-09-04 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窑热风循环方法
CN115073137A (zh) * 2022-07-23 2022-09-20 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硫酸锰废渣生产轻质环保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8695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4647B (zh) 余热循环利用的球团焙烧生产工艺及其系统
CN106854684B (zh) 一种用于铁矿石磁化焙烧隧道窑及铁矿石磁化焙烧方法
CN103148700B (zh) 节能辊道窑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80083A (zh) 辊道窑余热利用系统
CN102358695B (zh) 一种烧结砖的烧结工艺
CN203196350U (zh) 喷雾干燥设备
CN204224467U (zh) 石灰窑及电石生产系统
CN103615885A (zh) 一种配风系统设在窑底的周转窑
CN101479552A (zh) 用于烧制陶瓷物品的隧道式窑
CN212620048U (zh) 一种节能高效红砖连续焙烧生产窑
CN203163478U (zh) 一种新型节能窑炉
CN102344133A (zh) 细颗粒高体密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及敞开式环式焙烧炉
CN101749950B (zh) 用于页岩砖生产的回风式节能轮窑以及生产方法
CN102748926A (zh) 一种建筑陶瓷单层快速干燥器设备
CN202955937U (zh) 粉煤烘干设备
CN205228143U (zh) 一种砖坯烘干烧结的系统
CN205228132U (zh) 一种助燃风加热蓄能的节能辊道窑
CN209341701U (zh) 一种用于烧结砖多次干燥码烧的干燥设备及其生产系统
CN208313013U (zh) 一种烧结地砖隧道窑
CN102538448A (zh) 一种隧道窑
CN201876146U (zh) 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101738081A (zh) 竖窑
CN206512136U (zh) 一种分段加热复热式捣固焦炉
CN205262172U (zh) 一种节能平顶隧道窑
CN201302383Y (zh) 用于余热发电的水泥窑窑头冷却机多级取废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7

Address after: 710000, 21st Floor, Unit 2, Building 1, Liangli Business Complex, Gaoxin Fourth Road, Xinche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Wanwei Hengy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68 China Standard Industry Group Co., Ltd., No. 335 Taibai South Roa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Hong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