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6756A -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6756A
CN102356756A CN2011102629368A CN201110262936A CN102356756A CN 102356756 A CN102356756 A CN 102356756A CN 2011102629368 A CN2011102629368 A CN 2011102629368A CN 201110262936 A CN201110262936 A CN 201110262936A CN 102356756 A CN102356756 A CN 102356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er
seedling
pond
acanthopoma
eleotr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2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6756B (zh
Inventor
裴宝平
许长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DONGYUAN NEW R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DONGYUAN NEW R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DONGYUAN NEW R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DONGYUAN NEW R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29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6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6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塘鳢亲本→按比例雌雄建配对→强化培育→病害防治→繁殖→苗种培育。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包括水体净化池,产卵池,育苗池,以及在育苗池中设有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本发明通过营造塘鳢繁殖期间的自然状况的各种条件因素,加以繁殖前的育养,提高塘鳢的精液、卵泡的出苗率,进一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并且在各个环境中采取消毒措施,减少幼苗的患病率。以及设置的简易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苗的培育。减少养殖的使用空间,减少成本开销。适用于低成本养殖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塘鳢鱼科鱼类约有16属30种。分布于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常见的属有乌塘鳢鱼属、塘鳢鱼属、沙塘鳢鱼属、锯塘鳢鱼属、美塘鳢鱼属、鲈塘鳢鱼属等。塘鳢科鱼类为小型食用鱼类,有些种类肉细嫩,鲜美,如中华乌塘鳢鱼产于南海及台湾海峡,营养价值高,是名贵的滋补品。尖头塘鳢鱼产于中国闽江、珠江及台湾。沙塘鳢鱼产于中国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及台湾到东北等地。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由质量型向营养型的演变,塘鳢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现已成为各大酒店和饭庄招揽客人的特色菜。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塘鳢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资源量剧减,这使塘鳢的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价格现已涨至80元/kg左右,并且供不应求。适应市场需求,投资塘鳢养殖业将大有可为。
当前,市场上的塘鳢为大部分野捕于河流或水泡的野生种,人工养殖的塘鳢比例还比较低。塘鳢人工养殖方式也以混养为主,受制于人工繁殖技术没有形成,苗种多采集野外,作为“配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在同一池塘内,养殖规模较小,鱼的规格、产量以及品质难以保证,经济效益难以估算。
塘鳢由于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耐低氧,耐低温,对水深要求不高。天然水域内的昆虫幼虫、小的鱼虾、甚至鱼卵都可作为饵料;人工养殖条件下,动物内脏、畜禽加工的下脚料和鲜杂鱼配以豆饼和玉米粉可加工成饲料,简单驯化后可替代天然饵料。就养殖方式而言,利用塘鳢的底栖和摄食习性可以与传统鱼类混养,提高饲料和水体的利用率;塘鳢也可发展高密度的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北方地区仅辽宁省的池塘面积为37333hm2,稻田种植面积达668000hm2。此外,一些“水泡”加以改造也可用于塘鳢的养殖,这为发展塘鳢规模化养殖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塘鳢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尤其在生境调查、繁殖生物学、胚胎发育、人工饵料等领域的研究还未深入,这制约了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在深入了解塘鳢生物学特性,特别是繁殖生物学的基础上开展人工苗种生产研究,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如申请号201110086648.1所公布的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性成熟的雌雄沙塘鳢若干对置于产卵池;其次,在产孵池中放置数量大于所述对数的沙塘鳢产卵器,所述的产卵器采用木质卧置梯形筒体作为雌雄沙塘鳢交配场所,在梯形筒体的两斜边内侧面上放置用于供沙塘鳢产卵的网布;第三,控制产卵池所处环境的光照度不大于50勒克斯,环境噪音不超过50分贝,控制水温在18-29℃,直至雌沙塘鳢离开产卵器,产卵结束;第四,将产有鱼卵的网布从产卵器中取出,水平搭置在矩形支架的两边上置于孵化池中,使产有鱼卵的网布离水面的距离均不小于5厘米,向孵化水体中通氧,同时控制孵化水温在25-30℃之间,
又如申请号:200610050357.6公布的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其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亲鱼选育、产卵受精、孵化和鱼苗培育各步骤,亲鱼择优强化培育后,采用温度调控、流水刺激等方法促进亲鱼群体同步产卵和受精,然后将附着有受精卵的瓦片消毒后放置在专门设计的孵化装置中孵化,孵化后的鱼苗幼体收集到鱼苗专用水泥池中精心培育;本发明的人工孵化装置是一长方体孵化槽,它设置有遮光板、增氧循环水泵、水位、水流、水量控制机构,操作管理方便,占用空间小,易于转移搬运。本发明整套技术是在室内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操作方便、规范、稳定可靠,不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能确保苗种的稳定生产,较好地解决了沙塘鳢苗种规模化商品化生产难题。
上述两篇专利所公布的人工繁殖塘鳢中都公布了塘鳢的育苗中的孵化装置。其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组件较多,自然环境模拟性不强,对塘鳢本身的生长影响不大,而且造价较高,不能适应低成本养殖。并且上述两篇专利所公布的人工繁殖塘鳢育苗养殖的方式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塘鳢育苗方法,解决以往塘鳢育苗方法中孵化率不高,幼苗的体型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以及出卵后的幼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育苗装置的造价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塘鳢亲本→按比例雌雄建配对→强化培育→病害防治→繁殖→苗种培育;
所述的选择塘鳢亲本,在鳢繁殖期前20~30天选择性腺发育成熟、体型健硕,无病害,肢体健全,两年或两年以上育龄期的塘鳢种鱼;
所述的按比例雌雄建配对是按照1∶3的雌雄比例的塘鳢放入消毒后的产卵池;
所述的强化培育是配对后的塘鳢亲体投以育种营养饲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5~18天;
所述的病害防治是配对后的塘鳢亲体每2~3天进行产卵池池体以及塘鳢亲体消毒;
所述的苗种培育是采集产卵池塘鳢亲体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体保持流动,育苗池中的水温24~30℃,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为7.5~9,待幼苗孵化出卵,减少水体流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至8mg/L~10mg/L,在此之间育苗池中架设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按每平方放置2~3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在幼体孵化后的3~10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15~25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0~15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25~40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5~25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40~60克的臂尾轮虫;在幼体孵化后的25~40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70~120克的切碎的面包虫;在此之间,为3~4天抽放池体的污水;
所述的苗种选育是出卵后40天的幼鱼,分选出体型健硕,鳞片发育完整,无病害的幼鱼,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饲养10~15天后育成塘鳢规格育苗,体型硕小的幼鱼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继续饲养。
进一步,所述的采集塘鳢亲体的受精卵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具体的,所述的苗种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体经24~28小时的沉淀,再经二次过滤。
作为选优,所述的选择塘鳢亲本中塘鳢亲本为沙塘鳢。
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体净化池,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卵池,以及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育苗池,所述的净化池设有进水管路对接产卵池、育苗池,所述的产卵池、育苗池的底部各设置排水管路连通一个污水处理池。
具体的,所述的育苗池中设有塘鳢幼苗占养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包括设置可沉于水中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多根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连接倾斜设置一块幼苗停留板,在停留板上均布多个横向设置的长条孔,所述的幼苗停留板最上部设有投食面。
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杆和幼苗停留板为多组设置在底座上;并参差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污水处理池中设置植物污水处理层。
作为选优,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设置在露天或是设置在温室大棚中
本发明通过营造塘鳢繁殖期间的自然状况的各种条件因素,加以繁殖前的育养,提高塘鳢的精液、卵泡的出苗率,进一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并且在各个环境中采取消毒措施,减少幼苗的患病率。以及设置的简易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苗的培育。减少养殖的使用空间,减少成本开销。适用于低成本养殖需要。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实用效果图。
图中:1.水体净化池、2.产卵池、3.育苗池、4.进水管路、5.排水管路、6.污水处理池、7.底座、8.伸缩杆、9.停留板、10.投食面、11.长条孔、12.植物污水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塘鳢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塘鳢亲本→按比例雌雄建配对→强化培育→病害防治→繁殖→苗种培育;
选择沙塘鳢亲本中沙塘鳢亲本为为例:
选择沙塘鳢亲本,在沙塘鳢繁殖期前30天选择性腺发育成熟、体型健硕,无病害,肢体健全,两年或两年以上育龄期的沙塘鳢种鱼。按比例雌雄建配:按照1∶3的雌雄比例的沙塘鳢放入消毒后的产卵池。强化培育:配对后的沙塘鳢亲体投以育种营养饲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5天。病害防治:配对后的沙塘鳢亲体每2天进行产卵池池体以及沙塘鳢亲体消毒;苗种培育:采集产卵池沙塘鳢亲体的受精卵,采集沙塘鳢亲体的受精卵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体保持流动,育苗池中的水温24~30℃,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为7.5,待幼苗孵化出卵,减少水体流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至8mg/L,在此之间育苗池中架设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按每平方放置3组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在幼体孵化后的3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15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0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25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5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40克的臂尾轮虫。在幼体孵化后的25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70克的切碎的面包虫。在此之间,为3天抽放池体的污水。苗种选育:出卵后40天的幼鱼,分选出体型健硕,鳞片发育完整,无病害的幼鱼,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饲养10天后育成沙塘鳢规格育苗,体型硕小的幼鱼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继续饲养。
具体的,所述的苗种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体经24~28小时的沉淀,再经二次过滤。
实施例2,一种塘鳢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塘鳢亲本→按比例雌雄建配对→强化培育→病害防治→繁殖→苗种培育;
选择沙塘鳢亲本中沙塘鳢亲本为为例:
选择沙塘鳢亲本,在沙塘鳢繁殖期前20天选择性腺发育成熟、体型健硕,无病害,肢体健全,两年或两年以上育龄期的沙塘鳢种鱼。按比例雌雄建配:按照1∶3的雌雄比例的沙塘鳢放入消毒后的产卵池。强化培育:配对后的沙塘鳢亲体投以育种营养饲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8天。病害防治:配对后的沙塘鳢亲体每3天进行产卵池池体以及沙塘鳢亲体消毒;苗种培育:采集产卵池沙塘鳢亲体的受精卵,采集沙塘鳢亲体的受精卵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体保持流动,育苗池中的水温30℃,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为9,待幼苗孵化出卵,减少水体流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至10mg/L,在此之间育苗池中架设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按每平方放置3组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在幼体孵化后的3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25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0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40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5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60克的臂尾轮虫。在幼体孵化后的25天,以沙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120克的切碎的面包虫。在此之间,为3天抽放池体的污水。苗种选育:出卵后40天的幼鱼,分选出体型健硕,鳞片发育完整,无病害的幼鱼,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饲养15天后育成沙塘鳢规格育苗,体型硕小的幼鱼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继续饲养。
具体的,所述的苗种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体经28小时的沉淀,再经二次过滤。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体净化池1,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卵池2,以及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育苗池3,所述的净化池1设有进水管路4对接产卵池2、育苗池3,所述的产卵池2、育苗池3的底部各设置排水管路5连通一个污水处理池6,所述的育苗池3中设有塘鳢幼苗占养装置。
如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包括设置可沉于水中的底座7,在底座7上设置多根伸缩杆8,伸缩杆8上端连接倾斜设置一块幼苗停留板9,在停留板9上均布多个横向设置的长条孔11,所述的幼苗停留板最9上部设有投食面10。
如图3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杆8和幼苗停留8板为多组设置在底座7上;并参差设置。
如图1所示,具体的,所述的污水处理池6中设置植物污水处理层12。
作为选优,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设置在露天或是设置在温室中。
本发明通过营造塘鳢繁殖期间的自然状况的各种条件因素,加以繁殖前的育养,提高塘鳢的精液、卵泡的出苗率,进一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并且在各个环境中采取消毒措施,减少幼苗的患病率。以及设置的简易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受精卵的孵化和幼苗的培育。减少养殖的使用空间,减少成本开销。适用于低成本养殖需要。
本发明的未涉及的部分,加以现有技术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塘鳢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塘鳢亲本→按比例雌雄建配对→强化培育→病害防治→繁殖→苗种培育;
所述的选择塘鳢亲本,在鳢繁殖期前20~30天选择性腺发育成熟、体型健硕,无病害,肢体健全,两年或两年以上育龄期的塘鳢种鱼;
所述的按比例雌雄建配对是按照1∶3的雌雄比例的塘鳢放入消毒后的产卵池;
所述的强化培育是配对后的塘鳢亲体投以育种营养饲料早晚各一次,投喂15~18天;
所述的病害防治是配对后的塘鳢亲体每2~3天进行产卵池池体以及塘鳢亲体消毒;
所述的苗种培育是采集产卵池塘鳢亲体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中的水体保持流动,育苗池中的水温24~30℃,溶氧量保持在7mg/L,pH值为7.5~9,待幼苗孵化出卵,减少水体流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至8mg/L~10mg/L,在此之间育苗池中架设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按每平方放置2~3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在幼体孵化后的3~10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15~25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0~15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25~40克的熟蛋黄;在幼体孵化后的15~25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40~60克的臂尾轮虫;在幼体孵化后的25~40天,以塘鳢幼苗占养装置每平方投放70~120克的切碎的面包虫;在此之间,为3~4天抽放池体的污水;
所述的苗种选育是出卵后40天的幼鱼,分选出体型健硕,鳞片发育完整,无病害的幼鱼,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幼苗池中饲养10~15天后育成塘鳢规格育苗,体型硕小的幼鱼再次消毒后放回育苗池中继续饲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塘鳢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塘鳢亲体的受精卵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塘鳢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种培育中育苗池中的水体经24~28小时的沉淀,再经二次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塘鳢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塘鳢亲本中塘鳢亲本为塘鳢。
5.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体净化池,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卵池,以及至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育苗池,所述的净化池设有进水管路对接产卵池、育苗池,所述的产卵池、育苗池的底部各设置排水管路连通一个污水处理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池中设有塘鳢幼苗占养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塘鳢幼苗占养装置包括设置可沉于水中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多根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连接倾斜设置一块幼苗停留板,在停留板上均布多个横向设置的长条孔,所述的幼苗停留板最上部设有投食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和幼苗停留板为多组设置在底座上;并参差设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池中设置植物污水处理层。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设置在露天或是设置在温室大棚中。
CN2011102629368A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Active CN102356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29368A CN102356756B (zh)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29368A CN102356756B (zh)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756A true CN102356756A (zh) 2012-02-22
CN102356756B CN102356756B (zh) 2013-11-27

Family

ID=4558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29368A Active CN102356756B (zh)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67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1245A (zh) * 2013-09-17 2013-12-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鲥鱼亲鱼自然产卵池及受精卵收集系统
CN103688894A (zh) * 2014-01-09 2014-04-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鲆鲽鱼类分苗装置
CN107347773A (zh) * 2017-03-17 2017-11-17 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沙塘鳢幼苗培育设施
CN111557256A (zh) * 2020-06-16 2020-08-21 杭州强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鱼卵消毒和水体净化功能的水产养殖用孵化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2570A (zh) * 2005-09-27 2006-03-08 吴光明 褐塘鳢育苗方法
CN1742571A (zh) * 2005-09-27 2006-03-08 陈永乐 褐塘鳢亲鱼生态繁殖方法
CN1846480A (zh) * 2006-04-14 2006-10-18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CN101933477A (zh) * 2010-08-12 2011-01-05 常熟理工学院 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方法
CN202232553U (zh) * 2011-09-07 2012-05-30 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2570A (zh) * 2005-09-27 2006-03-08 吴光明 褐塘鳢育苗方法
CN1742571A (zh) * 2005-09-27 2006-03-08 陈永乐 褐塘鳢亲鱼生态繁殖方法
CN1846480A (zh) * 2006-04-14 2006-10-18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CN101933477A (zh) * 2010-08-12 2011-01-05 常熟理工学院 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方法
CN202232553U (zh) * 2011-09-07 2012-05-30 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1245A (zh) * 2013-09-17 2013-12-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鲥鱼亲鱼自然产卵池及受精卵收集系统
CN103461245B (zh) * 2013-09-17 2015-08-1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鲥鱼亲鱼自然产卵池及受精卵收集系统
CN103688894A (zh) * 2014-01-09 2014-04-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鲆鲽鱼类分苗装置
CN103688894B (zh) * 2014-01-09 2015-10-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鲆鲽鱼类分苗装置
CN107347773A (zh) * 2017-03-17 2017-11-17 江苏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沙塘鳢幼苗培育设施
CN111557256A (zh) * 2020-06-16 2020-08-21 杭州强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鱼卵消毒和水体净化功能的水产养殖用孵化桶
CN111557256B (zh) * 2020-06-16 2022-01-18 安源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鱼卵消毒和水体净化功能的水产养殖用孵化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756B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004B (zh) 一种区块式仿生态池塘繁殖育苗设备及方法
CN100396177C (zh) 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CN103493759B (zh) 一种石斑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3404462B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2379254A (zh) 一种红螯光壳螯虾可控化同步抱卵繁育方法
CN104012435B (zh) 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高效繁殖方法
CN104115775A (zh) 一种洄游型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2106326B (zh) 一种双齿围沙蚕立体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9699537B (zh) 一种花刺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5340833A (zh) 一种大鲵弱光养殖方法
CN111758632B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早秋繁育苗的方法
CN112741024A (zh) 一种加州鲈反季节繁育与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2356756B (zh)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CN113711953B (zh) 一种膨腹海马繁殖和育苗方法
CN103493767A (zh) 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
CN102919186B (zh)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8901950B (zh) 一种工厂化鲈鱼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方法
CN106719185A (zh) 一种利用高温期进行岩牡蛎生态育苗的方法
CN102487867B (zh) 一种金乌贼和半滑舌鳎苗种混合培育方法
CN102077790B (zh)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6035176A (zh) 一种青虾的养殖技术
CN202760008U (zh)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CN102090357A (zh) 古蚶贝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US11547097B2 (en) Hybridization method of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and car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