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512A -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 Google Patents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512A
CN102355512A CN2011102964614A CN201110296461A CN102355512A CN 102355512 A CN102355512 A CN 102355512A CN 2011102964614 A CN2011102964614 A CN 2011102964614A CN 201110296461 A CN201110296461 A CN 201110296461A CN 102355512 A CN102355512 A CN 102355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supporter
spring
hanging part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64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5512B (zh
Inventor
郁皎
朱欣
黄波
吴鹏
邹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64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5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5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5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1395 priority patent/WO2013044737A1/zh
Priority to EP12837402.2A priority patent/EP2675139B1/en
Priority to US14/132,939 priority patent/US918519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其中,弹簧模组包括:支撑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的第一挂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的第二挂接件;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体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挂接件,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所述安装孔移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装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挂接件,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沿所述安装孔移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套装第二弹簧。本发明简化了弹簧模组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特别涉及一种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背景技术
目前,滑盖手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年轻时尚一族。而弹簧模组作为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滑盖和下滑盖之间的配件,可以说是滑盖手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所起的作用是,在推收滑盖的过程中,通过弹簧模组的收放施力,实现滑盖手机的半自动打开或闭合。
现有技术中的弹簧模组,通常包括相互配合滑动的两个板状金属片以及设置于该两个金属片之间的压簧。其中,一个金属片的两侧边缘设有滑槽,另一个金属片的两侧边缘设有与滑槽配合滑动的滑轨;两个金属片分别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连接滑盖手机的两个机壳。其作用原理是,当用手推动滑盖手机的上下机壳时,与机壳连接的上述两个金属片也通过相配合的滑槽和滑轨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与金属片连接的压簧可以通过其弹力作用,实现两个金属片的半自动相对滑动,从而最终实现滑盖手机的开合效果。
上述弹簧模组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是:该弹簧模组包括两个金属片以及压簧,结构和加工工艺均很复杂,且制造成本高;并且两个金属片的存在也使得该弹簧模组占用很多的厚度空间,不能满足手机轻薄化的要求;此外,该弹簧模组中的压簧内部有很多弹簧钢,结构也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以简化弹簧模组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模组,包括:支撑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的第一挂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的第二挂接件;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体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挂接件,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所述安装孔移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装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挂接件,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沿所述安装孔移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套装第二弹簧。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包括:上机壳、下机壳以及所述弹簧模组;
所述上机壳设置有滑轨,所述下机壳设置有滑槽;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一挂接件连接所述滑盖手机的上机壳,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挂接件连接所述滑盖手机的下机壳。
本发明的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通过在弹簧模组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用于直接连接滑盖手机机壳的挂接件等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簧模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简化了弹簧模组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挂接件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二中的弹簧自由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二中的弹簧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滑盖手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支撑体;        12-第一支撑杆;    13-第二支撑杆;
14-第一挂接件;    15-第二挂接件;    16-第一弹簧;
17-第二弹簧;      18-第一支杆;      19-第二支杆;
20-第一折弯处;    21-第三支杆;      22-第四支杆;
23-第二折弯处;    24-第一卡槽;      25-第二卡槽;
26-通孔;          27-第一支撑体;    28-第二支撑体;
29-第三弹簧;      30-卡接头;        31-上机壳;
32-下机壳;        33-弹簧模组;      34-滑轨;
35-滑槽;          36-第一卡接件;    37-第二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该图示意出了弹簧模组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可以包括支撑体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一挂接件14、第二挂接件15、第一弹簧16和第二弹簧17;
其中,支撑体11上设置有安装孔(未图示),该安装孔可以贯通支撑体,即由支撑体11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支撑体11的两侧,且各自在另一端连接一挂接件。
具体的,第一支撑杆12的一端连接第一挂接件14,另一端插接在支撑体11上的安装孔中,并且,该第一支撑杆12上套装第一弹簧16;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连接第二挂接件15,另一端插接在支撑体11上的安装孔中,该第二支撑杆13上套装第二弹簧17。其中,第一挂接件14可以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第二挂接件15可以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或者,第一挂接件14也可以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相应的,第二挂接件15可以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
第一挂接件14在受力时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杆12,使得第一支撑杆12沿支撑体11的安装孔移动,第二挂接件15也可以在受力时带动第二支撑杆13,使得第二支撑杆13沿支撑体11的安装孔移动。
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其工作原理为,例如,当要打开滑盖手机时,用手对滑盖手机的上机壳施加推动力,由于挂接件与机壳连接(具体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见上面所述),上机壳就可以在手的推动力的作用下,带动与其连接的挂接件运动;同时,由于上述的挂接件又与支撑杆连接,且支撑杆在支撑体的安装孔中是可动插装方式,即支撑杆可以在该安装孔中移动,则挂接件可以带动支撑杆一起,朝向支撑体方向移动,支撑杆会从支撑体的另一端被推出来,在此过程中,在挂接件与支撑体之间的弹簧受力压缩;当压缩弹力到达一定限度时,弹簧就可以反弹,将挂接件推开,继而带动上机壳运动,从而使得上机壳和下机壳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实现机壳的滑动效果。
例如,假设滑盖手机完全打开时,上机壳和下机壳之间的最大相对滑动距离为A,则例如,当用手仅推动A*1/3的距离时,支撑杆上的弹簧就已经到达压缩弹力极限;此时,弹簧反弹,推动连接件,继而带动机壳继续相对滑动;比如,第一弹簧16反弹,推动第一挂接件14带动上机壳运动,第二弹簧17反弹,推动第二挂接件15带动下机壳运动,使得上机壳和下机壳的滑轨和滑槽相配合滑动,从而达到上述的相对滑动距离为A。即,在滑盖手机的打开过程中,弹簧模组中的弹簧依靠其弹力实现了机壳的半自动打开效果。滑盖手机在关闭时的作用原理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去除了两个板状的金属片,可以直接和滑盖手机的机壳连接,大大简化了弹簧模组的结构和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的结构比现有技术中的压簧结构简单;此外,该弹簧模组省去了原来的金属片所占用的很多厚度空间,满足了手机轻薄化的需求。
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用于直接连接滑盖手机机壳的挂接件等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簧模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简化了弹簧模组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一具体的结构实例对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弹簧模组的大致结构原理与实施例一是相同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为U型。其中,
第一支撑杆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以及连接该两杆的第一折弯处20;该第一折弯处20与第一挂接件14连接;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上分别套装有第一弹簧16。具体的,可以在每一支杆上各套一根第一弹簧16。
第二支撑杆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支杆21、第四支杆22,以及连接该两杆的第二折弯处23;该第二折弯处23连接第二挂接件15,第三支杆21和第四支杆22上分别套装第二弹簧17。具体的,可以在每一支杆上各套一根第二弹簧17。
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第三支杆21和第四支杆22是交错插装在支撑体上的。通过设置U型的支撑杆,可以具有四根支杆,支杆较多且交错插装的结构,可以使得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结构更加平稳而且受力平衡,在使用中会有更好的手感,也使得弹簧模组的寿命会更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中,挂接件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可以参见图4所示,图4为图2中的挂接件结构的剖视图。该图4以第一挂接件14为例进行说明;该第一挂接件14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一卡槽24和第二卡槽25。其中,第一支撑杆12的第一折弯处20卡接在第一卡槽24中;第二卡槽25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例如可以连接上机壳设置的一凸壁。其中,厚度方向是如图4中所示的S方向,该S方向指的是从挂接件的第一表面s1至第二表面s2的方向,或者是从挂接件的第二表面s2至第一表面s1的方向。
第二挂接件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结构相同,具体的,第二挂接件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三卡槽以及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的第四卡槽;第二支撑杆的第二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上述的挂接件的连接结构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挂接件上设置两个卡槽即可,在分别与支撑杆和机壳连接时,也仅仅需要将支撑杆和机壳上的某零件卡固在上述的卡槽中,制造工艺简单,且装配简单快捷。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挂接件,沿厚度方向还设置有贯通两个端面的通孔26,该通孔26用于穿设安装工具,可以使得镊子等工具插入进去,便于整个弹簧模组与滑盖手机机壳的组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体可以有两个,即包括第一支撑体27和第二支撑体28;该两个支撑体上设置有用于插装支撑杆的安装孔,且该两个支撑体上的安装孔一一相对设置,以使得支撑杆能够同时穿入该两个支撑体上的安装孔中。
具体的,第一支撑杆由第一支撑体27上的安装孔穿入,由第二支撑体28上的安装孔穿出;第一弹簧16套装于第一挂接件14和第一支撑体27之间的第一支撑杆上。
第二支撑杆由第二支撑体28上的安装孔穿入,由第一支撑体27上的安装孔穿出;第二弹簧17套装于第二挂接件15和第二支撑体28之间的第二支撑杆上。
并且,第一支撑体27和第二支撑体28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弹簧29。该第三弹簧29套装于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且相对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整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体27和第二支撑体28上可以分别设置四个安装孔,该四个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a、第二安装孔b、第三安装孔c和第四安装孔d。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分别穿设于第二安装孔b和第四安装孔d中,第三支杆21和第四支杆22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孔a和第三安装孔c中。
本实施例可以设置两个第三弹簧29,其中一个套装在第一支撑体27和第二支撑体28之间的第三支杆21上,另一个套装在第一支撑体27和第二支撑体28之间的第二支杆19上。该两个第三弹簧29相对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整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该纵向中心线即为第三支杆21和第二支杆19之间的中心线,该中心线与第三支杆21、第二支杆19平行,且第三支杆21、第二支杆19相对于该中心线对称。进一步,还可以设置四根第三弹簧29,即在第一支撑体27和第二支撑体28之间的第一支杆18、第四支杆22上也套装第三弹簧29,使用四根与使用两根相比,可以使得弹簧模组的受力更加均衡和安稳,整个弹簧模组的寿命会更长。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撑体相比设置一个支撑体效果更好;因为,如果设置一个支撑体,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如果支撑体做的太窄,则整个模组的平整度很难保证,产品出来很容易扭曲变形,在使用中可能出现与机壳刮擦,且受力也很不均匀,影响滑动手感。如果支撑体做的太宽,在制作时注塑成型工艺会有问题,由于注射不饱而有缺陷,从而也影响整个模组的强度与寿命;并且,采用一个支撑体时,为了保持模组受力平衡,避免受力出现扭转,支撑杆连同弹簧均需要穿过整个支撑体的内部,为了成型,在支撑体内通孔的外侧就需有足够的塑胶壁厚,而这样就使得支撑体的整体厚度要增加,从而引起弹簧模组的厚度增加,导致手机的整机厚度要增加;而本实施例的结构只在支撑体外侧设置弹簧,两个支撑体之间可以不设置弹簧,因此,支撑体的整体厚度不需要增加,利于手机的轻薄化要求。
而且,本实施例中,支撑杆穿设于支撑体上贯通的安装孔中,支撑体是可以沿支撑杆滑动的,假设不在两个支撑体之间设置第三弹簧29,则整个弹簧模组的受力平衡性和稳定性就不太好,而且,当机壳带动挂接件挤压弹簧时,弹簧会推动两个支撑体沿支撑杆运动而相互靠近,如此就造成弹簧不容易达到较大的压缩弹力,继而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反弹,使用效果不好,影响推动手感;通过在两个支撑体之间设置第三弹簧29,则对称设置的第三弹簧29不仅可以使得模组更加稳定,而且,当机壳带动挂接件挤压弹簧时,该第三弹簧29可以抵顶住支撑体,使得支撑体对弹簧也施加挤压力,从而可以使得弹簧更快的达到压缩弹力极限,反应快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穿出支撑体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卡接头30,该卡接头30可以使得支撑杆固定在支撑体上。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先将支撑杆穿入支撑体的安装孔中,然后再将伸出支撑体的端头部分制作成如图2、图3中所示结构的卡接头30,例如可以将端头挤压成片状,就可以作为卡接头30。
进一步的,为了节省成本,本实施例支撑体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另外,由于挂接件需要和机壳连接,并且不断承受挤压力等,可以采用金属材料的挂接件,以增强弹簧模组的强度和寿命。
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类似,具体结合图5和图6对该弹簧模组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图5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二中的弹簧自由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弹簧模组实施例二中的弹簧压缩状态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以打开滑盖手机的过程为例,假设滑盖手机完全打开时,上机壳和下机壳之间的最大相对滑动距离为A。当未开始打开过程时,弹簧模组的弹簧是处于图5中所示的自由状态的(不完全是自由状态,会有大约1mm左右的预压)。
当开始打开过程时,用手推动滑盖手机的上机壳,以使得上机壳和下机壳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在上机壳和下机壳之间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与上机壳连接的第一挂接件14在上机壳的带动下朝向第一支撑体27运动,以及与下机壳连接的第二挂接件15在下机壳的带动下朝向第二支撑体28运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在支撑体的安装孔中是可动插装方式,即支撑杆可以在该安装孔中移动,所以在上述的挂接件的移动过程中,第一支撑体27端头的卡接头30明显相对于图5更加伸出支撑体,同样,第二支撑体28端头的卡接头30也明显相对于图5更加伸出支撑体。如图6所示,在第一挂接件14和第一支撑体27之间的第一弹簧16以及在第二挂接件15和第二支撑体28之间的第二弹簧17,均处于受力压缩状态。
假设当用手仅推动A*1/3的距离时,支撑杆上的弹簧就已经到达压缩弹力极限;此时,弹簧就可以反弹,弹簧的弹力会将挂接件推开,使得挂接件朝向远离支撑体的方向移动,继而挂接件可以带动所连接的机壳运动。即,第一弹簧16反弹,推动第一挂接件14带动上机壳运动,第二弹簧17反弹,推动第二挂接件15带动下机壳运动,使得上机壳和下机壳的滑轨和滑槽相配合滑动,从而达到上述的相对滑动距离为A。即,在滑盖手机的打开过程中,弹簧模组中的弹簧依靠其弹力实现了机壳的半自动打开效果。滑盖手机在关闭时的作用原理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模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用于直接连接滑盖手机机壳的挂接件等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簧模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简化了弹簧模组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三
图7为本发明滑盖手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滑盖手机可以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弹簧模组。
如图7所示,该滑盖手机包括上机壳31、下机壳32以及弹簧模组33。其中,上机壳31设置有滑轨34,下机壳设置有滑槽35,当滑盖手机打开或者闭合时,上述的滑轨34和滑槽35可以相互配合滑动,从而实现上机壳31和下机壳32的相对滑动。上述的滑轨和滑槽可以在机壳设计的时候直接设计出来,比较简单;通过将滑轨和滑槽设置在机壳上,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片,降低了手机的整体厚度,使得手机更加轻薄。
本实施例中,弹簧模组33中的第一挂接件14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31上,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挂接件15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32。当用手推动上机壳31或者下机壳32时,与该机壳相连接的对应的挂接件能够在机壳带动下运动,进而带动相连接的支撑杆沿支撑体的安装孔移动,从而压缩支撑杆上套装的弹簧;弹簧受力压缩到达一定限度时,就可以反弹而将挂接件推开,带动上机壳和下机壳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实现了机壳的半自动打开效果。
通过设置上述的弹簧模组,并将该弹簧模组与手机的机壳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化了弹簧模组的结构,降低了滑盖手机的制造成本;而且满足了滑盖手机轻薄化的需求。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中,上述弹簧模组中的支撑杆、挂接件以及机壳的连接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例如,如图7所示,弹簧模组中的第一挂接件14沿厚度方向可以相隔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弹簧模组中的第一支撑杆的第一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中;可以在上机壳31上设置第一卡接件36,该第一卡接件36可以卡固在第一挂接件14的第二卡槽中。
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挂接件15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支撑杆的第二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可以在下机壳32上设置第二卡接件37,该第二卡接件37可以卡固在第二挂接件15的第四卡槽中。
本实施例的滑盖手机,通过将滑轨和滑槽设置在机壳上,并且弹簧模组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用于直接连接滑盖手机机壳的挂接件等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簧模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简化了弹簧模组和滑盖手机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的第一挂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的第二挂接件;所述支撑体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体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挂接件,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所述安装孔移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套装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挂接件,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体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沿所述安装孔移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套装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为U型;
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第一折弯处;所述第一折弯处连接所述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套装所述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支杆、第四支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第二折弯处;所述第二折弯处连接所述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分别套装所述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交错插装在支撑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接件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一卡槽以及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上机壳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中;
所述第二挂接件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三卡槽以及用于连接滑盖手机的下机壳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的沿厚度方向设置有贯通两个端面的用于穿设安装工具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且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安装孔一一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杆由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安装孔穿入,由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安装孔穿出;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且位于所述第一挂接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体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杆由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安装孔穿入,由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安装孔穿出;所述第二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且位于所述第二挂接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整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穿出所述支撑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塑胶材料的支撑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为金属材料的挂接件。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壳、下机壳以及所述弹簧模组;
所述上机壳设置有滑轨,所述下机壳设置有滑槽;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一挂接件连接所述滑盖手机的上机壳,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挂接件连接所述滑盖手机的下机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盖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一挂接件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一支撑杆的第一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卡槽连接所述滑盖手机的上机壳;
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挂接件沿厚度方向相隔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弹簧模组中的第二支撑杆的第二折弯处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四卡槽连接所述滑盖手机的下机壳。
CN201110296461.4A 2011-09-27 2011-09-27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Active CN102355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6461.4A CN102355512B (zh) 2011-09-27 2011-09-27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PCT/CN2012/081395 WO2013044737A1 (zh) 2011-09-27 2012-09-14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EP12837402.2A EP2675139B1 (en) 2011-09-27 2012-09-14 Spring module and slide phone with the same
US14/132,939 US9185195B2 (en) 2011-09-27 2013-12-18 Spring structure and slide phone using spring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6461.4A CN102355512B (zh) 2011-09-27 2011-09-27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512A true CN102355512A (zh) 2012-02-15
CN102355512B CN102355512B (zh) 2014-05-07

Family

ID=4557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6461.4A Active CN102355512B (zh) 2011-09-27 2011-09-27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5195B2 (zh)
EP (1) EP2675139B1 (zh)
CN (1) CN102355512B (zh)
WO (1) WO20130447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737A1 (zh) * 2011-09-27 2013-04-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CN108402778A (zh) * 2018-03-19 2018-08-17 苏立峰 一种配力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0030B (zh) * 2015-09-18 2019-06-07 王剑锋 多功能智能手机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1491A (zh) * 2004-09-15 2007-05-09 株式会社M2Sys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US20070218963A1 (en) * 2006-03-14 2007-09-20 Diabell Co., Ltd. Sliding apparatus and mobile phone having the same
JP2009124669A (ja) * 2007-10-23 2009-06-04 Strawberry Corporation 相対移動付勢装置並びに相対移動付勢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1710908A (zh) * 2009-11-04 2010-05-19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用全金属弹簧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29474A (ko) * 2006-09-29 2008-04-03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슬라이딩 장치
KR20090040491A (ko) * 2007-10-22 2009-04-27 케이. 에이. 이 (주)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힌지장치
WO2009145558A2 (ko) * 2008-05-30 2009-12-03 Choo Jong Chul 슬라이드식 휴대폰용 탄성구조체
CN201282488Y (zh) * 2008-10-27 2009-07-2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滑盖手机及其滑动装置
CN201523403U (zh) * 2009-11-04 2010-07-07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用全金属弹簧模组
CN102355512B (zh) * 2011-09-27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1491A (zh) * 2004-09-15 2007-05-09 株式会社M2Sys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US20070218963A1 (en) * 2006-03-14 2007-09-20 Diabell Co., Ltd. Sliding apparatus and mobile phone having the same
JP2009124669A (ja) * 2007-10-23 2009-06-04 Strawberry Corporation 相対移動付勢装置並びに相対移動付勢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1710908A (zh) * 2009-11-04 2010-05-19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用全金属弹簧模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737A1 (zh) * 2011-09-27 2013-04-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US9185195B2 (en) 2011-09-27 2015-11-10 Huawei Device Co., Ltd. Spring structure and slide phone using spring structure
CN108402778A (zh) * 2018-03-19 2018-08-17 苏立峰 一种配力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06830A1 (en) 2014-04-17
CN102355512B (zh) 2014-05-07
EP2675139B1 (en) 2017-01-04
WO2013044737A1 (zh) 2013-04-04
US9185195B2 (en) 2015-11-10
EP2675139A4 (en) 2014-05-14
EP2675139A1 (en)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351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953470B (zh) 滑动模块和具有该滑动模块的移动终端
KR20040003257A (ko) 슬라이딩 타입 무선 단말기
US8265720B2 (en) Sliding device for cellular phone
CN102355512A (zh) 弹簧模组以及采用该弹簧模组的滑盖手机
CN101166203B (zh) 一种多重扭转弹簧以及使用其的半自动滑动装置
KR100800808B1 (ko)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 모듈
KR100524515B1 (ko) 슬라이드형 휴대폰의 반자동 분리형 슬라이딩 모듈
CN101616559B (zh) 滑盖装置
KR100827740B1 (ko) 박형 탄성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폰의슬라이드 장치
KR20080028252A (ko) 슬라이딩 타입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의 반자동 슬라이딩장치
KR100660782B1 (ko) 핸드폰용 슬라이딩 텐션장치
KR100798705B1 (ko) 슬라이드 힌지장치
KR20090131839A (ko) 휴대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 힌지용 스프링모듈
KR20080032400A (ko) 슬라이드식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 구동장치
CN201219278Y (zh) 滑动枢接模组
JP5795121B2 (ja) 携帯式電子設備ターミナルのスライド板ヒンジ
KR101132259B1 (ko) 휴대폰용 슬라이드형 힌지구동체
KR20100047117A (ko) 스프링 모듈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09072701A1 (en) Elasticity lever mechanism for mobile phone and slid type cover opening and shu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20010852A (ko) 탄성부재 모듈
KR20110016336A (ko) 슬라이딩 모듈용 탄성구동체
KR20100103203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힌지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슬라이드식 덮개 개폐장치
KR101021806B1 (ko) 슬라이드 힌지 장치
KR20120045577A (ko) 슬림형 슬라이드 힌지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7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