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0386A -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0386A
CN102340386A CN2010102347545A CN201010234754A CN102340386A CN 102340386 A CN102340386 A CN 102340386A CN 2010102347545 A CN2010102347545 A CN 2010102347545A CN 201010234754 A CN201010234754 A CN 201010234754A CN 102340386 A CN102340386 A CN 102340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dicator channel
channel
harq indicator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47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0386B (zh
Inventor
孙伟民
严振亚
杜立可
韩志学
喻晓冬
张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347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40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40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0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3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和组内复用;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对每个发射天线,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后发送;接收方每个接收天线对接收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资源抽取,根据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服务基站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由此得到空间信道矩阵,并构造基于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干扰消除矩阵;接收方根据该干扰消除矩阵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发送方的逆处理得到HARQ指示。

Description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简称为PHICH)的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数据率在小区中心和小区边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容量,而且会导致用户在不同的位置得到的服务质量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很多无线通信系统都将提高小区边缘性能作为主要的需求指标之一。
小区之间的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简称为ICI)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固有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采用频率复用的方式。在进行频率复用时,复用系数只有特定的几个值可供选择,例如,可以选择1、3、7等。其中,当复用系数等于1时,表示相邻小区都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此时,在小区边缘的干扰会很严重,如果采用较大的复用系数,例如,采用3或7,则可以有效的抑制ICI,但是此时的频谱效率将会相应地降低至原频谱效率的1/3或1/7。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及后续系统采用了PHICH,该信道携带HARQ信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ACK/NACK,用于指示eNode B是否正确接收到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的传输,ACK表示正确应答,NACK表示否定应答。
PHICH信道上携带着多个用户的HARQ信息,形成多组PHICH。每组PHICH包含多个ACK/NACK。同一组内每个ACK/NACK进行3次重复后经BPSK调制成复值信号,多个ACK/NACK调制信号通过正交沃尔什序列进行扩频复用形成一个PHICH组。多组PHICH在按照下述规则映射到时频资源块。(以下以FDD为例)
zm (p)(i)=〈ym (p)(4i),ym (p)(4i+1),ym (p)(4i+2),ym (p)(4i+3)〉,i=0,1,2
m = 0,1 , . . . , N PHICH group - 1
ym为天线p上传输的长度12的BPSK符号的一个PHICH组,ym序列中顺序的四个数值组成一个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s,简称为REG)REG,ym序列共有3个REG。
zm (p)(i)(i=0,1,2)表示y序列中对应的REG序号。
zm (p)(i)按下述位置映射:
z(m) (p)(0)映射到时频资源块上的起始位置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22
z(m) (p)(1)映射到时频资源块上的起始位置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23
z(m) (p)(2)映射到时频资源块上的起始位置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25
表示PHICH的组数;n0为时频资源块上0号OFDM符号上未被使用的REG个数;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26
为时频资源块上0-2OFDM符号上未被使用的REG个数;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27
表示小区ID(Cell ID);其中,该信道位于每个子帧的0-2 OFDM符号上,为半静态配置。
目前,虽然PHICH考虑了小区边缘干扰的问题,采用了不同小区的PHICH根据Cell ID进行配置的方式。但在小区边缘,即使采用了上述配置方式,PHICH仍旧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其他小区基站其他控制信道的干扰,严重的小区间干扰问题会使得PHICH的检测和接收过程出现高概率的误判,而控制信道不采用自动重传,因此在接收时错误的译码结果会导致对HARQ指示出现误判,从而出现错误的重传或漏传,增加系统开销的增加。因此,改善PHICH信道的可靠性对LTE系统等通信系统(例如,LTE-Advanced系统等)的稳健性和降低系统开销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PHICH受到强小区间干扰导致接收方无法正确解调进而影响正常UE通信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能够有效消除和减少小区间干扰对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影响,使得接收方能够正确检测并接收HARQ指示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该方法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以及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
该方法包括: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所述发送方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所述发送方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所述发送方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所述编码速率和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所述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并发送映射后的所述数据和参考信号;接收方的每个接收天线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所述每个接收天线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方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并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预定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所述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所述HARQ指示。
其中,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包括:
所述每个接收天线对资源抽取得到的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进行分离和估计,得到所有发射天线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物理信道,根据重复处理方式对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排列,构成该接收天线对应的空间信道矢量;
所述接收方根据接收天线的序号对所有或部分的接收天线对应的空间信道矢量进行排列,构成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
并且,在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预定交织方案对重复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数据作为待映射的数据;
并且,所述每个接收天线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包括:所述接收方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根据所述预定交织方案对所述资源抽取的数据进行逆交织;
并且,在所述接收方根据重复处理方式对每个接收天线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排列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预定的交织方案对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逆交织。
此外,构造基于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包括: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所述发送方发射天线的个数、所述接收方接收天线的个数、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以及所述干扰基站的个数确定所述干扰消除矩阵的维度;以及对于所述空间信道矩阵中的每个信道元素,根据该信道元素的接收天线的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重复处理的序号和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所述干扰消除矩阵中的第一维度序号,并根据该信道元素的基站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和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所述干扰消除矩阵中的第二维度序号。
此外,重复处理的次数N、所述编码速率R、进行扩频的扩频系数Q、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M、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O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I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51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干扰基站的个数,预先确定对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N,其中,N≥B+1,B为干扰基站的个数。
此外,将参考信号以及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包括:将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数据划分为三个数据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四个数据组所需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k1=(m)mod n1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52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53
其中,k1为第一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2为第二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3为第三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54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055
表示物理HARQ指示信道组数;n1为预定的时间单元内前3个QFDM符号时频资源块上未被使用的资源粒子组个数。
另外,在所述发送方将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发送方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所需映射的资源位置进行预留,其中,在映射过程中,预留的资源位置仅用于映射参考信号。
此外,在所述发送方利用单个发射天线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发送的情况下,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为单天线发送方案;在所述发送方利用多个发射天线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发送的情况下,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为传输分集发送方案。
可选地,上述预定检测准则包括以下之一:最大似然,最小均方误差、最小二乘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系统,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以及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该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包括:编码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调制和扩频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预编码和复用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重复模块,用于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所述编码速率和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映射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至少一个发射天线,用于发送映射后的所述数据和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其中,每个接收天线用于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装置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装置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并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消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预定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所述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所述HARQ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发送装置,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
该发送装置包括:编码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调制和扩频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预编码和复用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重复模块,用于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所述编码速率和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映射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至少一个发射天线,用于发送映射后的所述数据和参考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接收装置,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
该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其中,每个接收天线用于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装置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装置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并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发送装置采用的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消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发送装置采用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所述HARQ指示。
借助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HARQ指示进行编码、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复用、重复处理并发送、以及在接收方构建基于预编码方案的干扰消除矩阵,能够有效消除其他基站对服务基站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使得接收方能够正确检测并获取HARQ指示,避免由于干扰导致HARQ指示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应用于LTE系统后发送方侧处理实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应用于LTE系统后发送方侧处理实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应用于LTE系统后接收方侧的处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应用于LTE系统时进行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号、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s,简称为RS)、和数据映射的示意图;
图6是强干扰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数据传输方法与传统方案的误包率对比示意图;
图7是无干扰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与传统方案的误包率对比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的传输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物理HARQ指示信道受到强小区间干扰导致接收方无法解调HARQ指示从而影响接收方正常通信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由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编码、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和组内复用,之后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之后,发送方对参考信号和重复后的数据进行映射后发送,由接收方根据空间信道矩阵构建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并利用干扰消除矩阵和检测准则消除其他基站的干扰,得到服务基站发送的HARQ指示。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该方法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以及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1,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
步骤S103,发送方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
步骤S105,发送方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
步骤S 107,发送方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
步骤S109,对于每个发射天线,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并发送映射后的数据和参考信号;
步骤S111,接收方的每个接收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
步骤S113,每个接收天线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接收方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并根据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
步骤S 115,接收方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
步骤S117,接收方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HARQ指示。
借助于上述处理,通过对HARQ指示进行编码、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复用、重复处理并发送、以及在接收方构建基于预编码方案的干扰消除矩阵,能够有效消除其他基站对服务基站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使得接收方能够正确检测并获取HARQ指示,避免由于干扰导致HARQ指示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
其中,在根据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时,每个接收天线对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进行分离和估计,得到所有发射天线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物理信道,根据重复处理方式对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排列,构成该接收天线对应的空间信道矢量;之后,接收方根据接收天线的序号对所有或部分的接收天线对应的空间信道矢量进行排列,构成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
也就是说,例如,假设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接收天线的数量均为4个,则4个接收天线中的每个接收天线均能够得到来自所有4个发射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构成的空间信道矩阵可以包括所有接收天线得到的所有空间信道矢量,也可以包括其中部分接收天线得到的所有空间信道矢量(例如,可以仅选择4个接收天线中2个接收天线得到的所有空间信道矢量构成空间信道矩阵)。
并且,在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之前,可以根据预定交织方案对重复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数据作为待映射的数据;
并且,每个接收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时,接收方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根据预定交织方案对资源抽取的数据进行逆交织;
并且,在接收方根据重复处理方式对每个接收天线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排列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预定的交织方案对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逆交织。
此外,在构造基于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时,可以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送方发射天线的个数、接收方接收天线的个数、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以及干扰基站的个数确定干扰消除矩阵的维度;以及
对于空间信道矩阵中的每个信道元素,根据该信道元素的接收天线的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重复处理的序号和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干扰消除矩阵中的第一维度序号(该序号可以是行序号),并根据该信道元素的基站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和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干扰消除矩阵中的第二维度序号(该序号可以是列序号)。
此外,上述第一维度序号也可以是干扰消除矩阵的列序号,此时,第二维度序号为干扰消除矩阵的行序号。
此外,在上述处理中,重复处理的次数N、编码速率R、进行扩频的扩频系数Q、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M、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O和HARQ指示的长度I满足以下条件:
O = I · Q · N R · M .
也就是说,在O和I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公式选择N、Q、R和M的取值,从而保证映射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与LTE通信系统的要求相符合。此外,如果O过大而超出了系统要求,则可以对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进行截取,之后再进行映射;而如果O过小而未达到系统要求,则可以对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补充(例如,将“0”补充到重复后得到的数据中),之后再进行映射。
并且,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干扰基站的个数,预先确定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N,其中,N≥B+1,B为干扰基站的个数。
为了有效保证上述处理消除小区间干扰的效果,在将参考信号以及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时,可以将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划分为三个数据组;之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三个数据组所需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k1=(m)mod n1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21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22
其中,k1为第一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2为第二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3为第三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23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24
表示物理HARQ指示信道组数;n1为预定的时间单元内前3个OFDM符号时频资源块上未被使用的资源粒子组个数。
应当注意,这里所示出的映射方案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实例,其目的在于对本发明的资源映射进行解释,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上述公式所表示的映射方案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对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映射方案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在发送方将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所需映射的资源位置进行预留,其中,在映射过程中,预留的资源位置仅用于映射参考信号。
此外,在发送方利用单个发射天线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发送的情况下,预定的预编码方案为单天线发送方案;在发送方利用多个发射天线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发送的情况下,预定的预编码方案为传输分集发送方案。
可选地,在步骤S117中,所采用的预定检测准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最大似然,最小均方误差、最小二乘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上述检测准则或其他更多的检测准则,具体如何选择检测准则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检测准则进行检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下面将以LTE系统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在LTE系统中降低或消除干扰的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描述的应用过程仅仅用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Advanced系统等),以及其他系统中用于传输HARQ指示的控制信道,均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达到降低或消除干扰的目的,从而使得终端能够正确检测并获取HARQ指示。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在发送端的处理过程。
如图2所示,在发送端采用单天线进行HARQ指示发送的情况下,发送端的处理过程如下:
假设来自PHICH信源(ACK/NACK信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长度为1bit,为了保证PHICH的结构和映射到时频资源块上的数据长度能够满足LTE系统的要求,可以对重复码编码方案的编码速率、后续进行调制的阶数和重复处理的次数进行选择,例如,在本实例中,可以采用编码速率为1(即,不编码),BPSK进行调制,调制符号长度为1。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加扰,并使用长度为4的沃尔什正交码进行扩频,扩频信号长度为4。扩频后的数据经过预编码处理后,进行多组PHICH复用。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31
是单天线传输时多组复用后的数据,m为任意一组PHICH,且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32
i为数据序号且i=1,2,3,4,k为基站序号且k=1∶K。将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33
重复3次后可以表示为:
[ S m 1 k : S m 12 k ] = [ ( S m 1 k : S m 4 k ) , ( S m 1 k : S m 4 k ) , ( S m 1 k : S m 4 k ) , ( S m 1 k : S m 4 k ) ] ;
LTE协议中分配给每组PHICH信道的资源长度为12,通过上述处理,能够保证映射信号的长度为12不变,符合LTE系统的要求。将重复的数据经过交织器后可以得到:
[ X ml : m 12 k ] = [ f Inter _ 1 k ( S ml k : S m 4 k ) , f Inter _ 2 k ( S m 5 k : S m 8 k ) , f Inter _ 3 k ( S m 9 k : S m 12 k ) ] ,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36
表示基站k的针对重复数据块j的交织器,j=1∶3。
如图3所示,在发送端采用多天线进行HARQ指示发送的情况下,编码、调制、加扰和扩频的过程与单天线情况下的处理过程相同,区别在于多天线传输方式下,需要对预编码后对应每个天线端口的数据分别进行重复,并且可以采用传输分集进行发送。
具体地,在采用2个天线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可以设为经过传输分集预编码后的数据,i为数据序号且i=1,2,3,4,k为基站序号且k=1∶K,[Sm1 Sm2]是天线1在子载波f和子载波f+1发射的信号,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
是天线2在子载波f和子载波f+1发射的信号。将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2
每个天线上的数据分别重复3次后可以表示为: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3
将重复的数据经过交织器后可以得到:
[ X m 1 : m 12 k ] = [ f Inter _ 1 k ( S m 1 k : S m 4 k ) , f Inter _ 2 k ( S m 5 k : S m 8 k ) , f Inter _ 3 k ( S m 9 k : S m 12 k ) ] ,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5
表示基站k的针对重复数据块j的交织器,j=1∶3。天线1和天线2的发射数据可以表示为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6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对编码速率和重复次数的选择,可以使重复后的PHICH映射数据的长度满足LTE系统的要求;此外,在上述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干扰消除的效果,应当将多个小区的PHICH组映射在相同位置的频域资源上,因此将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7
按照相同Cell ID的映射规则映射到不同天线端口的时频资源上,同时维持映射长度不变,映射规则如下: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8
i=0,1,2,其中,zm (p)(i)表示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9
序列中对应的REG序号,具体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表示如下:
k1=(m)mod n1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0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1
其中,k1为第一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2为第二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3为第三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2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3
表示物理HARQ指示信道组数;n1为预定的时间单元内前3个OFDM符号时频资源块上未被使用的REG个数。
下面将结合图4描述接收端的处理过程。如图4所示,接收端的处理过程如下:
在接收端,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4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415
是第l个接收天线上的接收信号,经过与发端对应的资源抽取,逆交织,可以得到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1
其中,是接收端第l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经重复后发送的重复数据块中序号i的数据对应的接收信号。之后,进行服务基站和临近基站(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抽取,进而可以估计来自不同基站的信道,其中包括来自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的空间信道矢量,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3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4
表示接收天线l上接收到的、来自基站k的第j个重复数据块中序号为i的数据对应的信道估计,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5
表示接收天线l上高斯噪声,此时,即完成了对服务基站和临近基站的信道估计。
具体地,如果发射端是单天线模式发送,则可以将接收信号表示为:
Y i l Y i + 4 l Y i + 8 l = H ^ i l 1 H ^ i l 2 · · · H ^ i lK H ^ i + 4 l 1 H ^ i + 4 l 2 · · · H ^ i + 4 lK H ^ i + 8 l 1 H ^ i + 8 l 2 · · · H ^ i + 8 lK l S i 1 S i 2 · · · S i K + N i l ,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7
表示天线l上接收到的、来自基站k,第j个重复数据块、序号为i的数据对应的信道估计,此时的干扰消除矩阵可以表示为:
Ω ^ i lK = H ^ i l 1 H ^ i l 2 · · · H ^ i lK H ^ i + 4 l 1 H ^ i + 4 l 2 · · · H ^ i + 4 lK H ^ i + 8 l 1 H ^ i + 8 l 2 · · · H ^ i + 8 lK l ,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9
表示在第l个接收天线估计的干扰消除矩阵。对于单一接收天线而言,矩阵的行数和数据块的重复次数一致,矩阵的列数和基站的个数一致。
假设是已知的噪声方差矩阵,可以利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Square Error,简称为MMSE)估计准则得到估计的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11
S ^ i 1 S ^ i 2 · · · S ^ i K = W K Y i l Y i + 4 l Y i + 8 l ,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13
对于多个接收天线,可以扩展干扰消除矩阵的行: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514
另一方面,如果发射端是多天线传输分集,以2发射天线系统为例,结合传输分集和本方案,接收信号模型可以重构为:
Y 1 _ 1 l ( Y 2 _ 1 l ) * Y 1 _ 2 l ( Y 2 _ 2 l ) * Y 1 _ 3 L ( Y 2 _ 3 1 ) * = H 11 _ 1 l 1 - H 21 _ 1 l 1 H 11 _ 1 l 2 H 21 _ 1 l 2 0 0 H 11 _ 1 l 3 H 21 _ 1 l 3 0 0 ( H 21 _ 1 l 1 ) * ( H 11 _ 1 l 1 ) * 0 0 ( H 12 _ 1 l 2 ) * ( H 22 _ 1 l 2 ) * 0 0 ( H 12 _ 1 l 3 ) * ( H 22 _ 1 l 3 ) * H 11 _ 2 l 1 - H 21 _ 2 l 1 H 11 _ 2 l 2 H 21 _ 2 l 2 0 0 H 11 _ 2 l 3 H 21 _ 2 l 3 0 0 ( H 21 _ 2 l 1 ) * ( H 11 _ 2 l 1 ) * 0 0 ( H 12 _ 2 l 2 ) * ( H 22 _ 2 l 2 ) * 0 0 ( H 12 _ 2 l 3 ) * ( H 22 _ 2 l 3 ) * H 11 _ 3 l 1 - H 21 _ 3 l 1 H 11 _ 3 l 2 H 21 _ 3 l 2 0 0 H 11 _ 3 l 3 H 21 _ 3 l 3 0 0 ( H 21 _ 3 l 1 ) * ( H 11 _ 3 l 1 ) * 0 0 ( H 12 _ 3 l 2 ) * ( H 22 _ 3 l 2 ) * 0 0 ( H 12 _ 3 l 3 ) * ( H 22 _ 3 l 3 ) * S 1 l 1 ( S 2 l 1 ) * S 11 l 2 S 21 l 2 ( S 12 l 2 ) * ( S 22 l 2 ) * S 11 l 3 S 21 l 3 ( S 12 l 3 ) * ( S 22 l 3 ) * + N 1 _ 1 l N 2 _ 1 l N 1 _ 2 l N 2 _ 2 l N 1 _ 3 l N 2 _ 3 l ,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62
表示天线l接收到的重复数据块j中序号i的数据,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63
表示天线l接收到的来自基站k,发射天线n,重复数据块j,序号i的数据对应的信道估计。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64
指天线l上接收到的,来自基站k的,序号i的信号。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65
表示天线l接收到的重复数据块j中序号i的数据对应的高斯噪声,对应的干扰消除矩阵可以表示为:
Ω ^ i lK = H 11 _ 1 l 1 - H 21 _ 1 l 1 H 11 _ 1 l 2 H 21 _ 1 l 2 0 0 H 11 _ 1 l 3 H 21 _ 1 l 3 0 0 ( H 21 _ 1 l 1 ) * ( H 11 _ 1 l 1 ) * 0 0 ( H 12 _ 1 l 2 ) * ( H 12 _ 1 l 2 ) * 0 0 ( H 12 _ 1 l 3 ) * ( H 22 _ 1 l 3 ) * H 11 _ 2 l 1 - H 21 _ 2 l 1 H 11 _ 2 l 2 H 21 _ 2 l 2 0 0 H 11 _ 2 l 3 H 21 _ 2 l 3 0 0 ( H 21 _ 2 l 1 ) * ( H 11 _ 2 l 1 ) * 0 0 ( H 12 _ 2 l 2 ) * ( H 22 _ 2 l 2 ) * 0 0 ( H 12 _ 2 l 3 ) * ( H 22 _ 2 l 3 ) * H 11 _ 3 l 1 - H 21 _ 3 l 1 H 11 _ 3 l 2 H 21 _ 3 l 2 0 0 H 11 _ 3 l 3 H 21 _ 3 l 3 0 0 ( H 21 _ 3 l 1 ) * ( H 11 _ 3 l 1 ) * 0 0 ( H 12 _ 3 l 2 ) * ( H 22 _ 3 l 2 ) * 0 0 ( H 12 _ 3 l 3 ) * ( H 22 _ 3 l 3 ) * ;
具体地,在构建干扰消除矩阵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67
时,可以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送方发射天线的个数、接收方接收天线的个数、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以及干扰基站的个数确定干扰消除矩阵的维度;并且,对于空间信道矩阵中的每个信道元素,根据该信道元素的接收天线的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重复处理的序号和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干扰消除矩阵中的行序号,并根据该信道元素的基站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和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干扰消除矩阵中的列序号。
应当注意,这里所给出的干扰消除矩阵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68
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实例,对上述干扰消除矩阵的结构进行改变、并利用改变后的干扰消除矩阵进行后续处理后,同样能够达到降低小区边缘干扰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满足消除干扰基站的发送数据的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对上述干扰消除矩阵中的部分信道元素进行位置改变或位置交换,相应地,接收信号模型中的其他部分的表达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此外,对于4天线发送和接收以及其他数量天线的情况,同样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得到干扰消除矩阵,具体的变换方式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接收端采用多个接收天线进行接收,则矩阵的行数最大可以和数据块的重复次数乘接收天线的个数一致。之后,可以借助检测准则进行干扰消除,此时,假设将MMSE作为检测准则进行均衡处理,设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71
是已知的噪声方差矩阵,利用MMSE估计准则可以得到估计的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72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73
其中,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74
对于多个接收天线,可以扩展干扰消除矩阵的行:
Figure BSA00000202375100175
对接收端而言,如果N≥k可以得到满足,干扰消除矩阵是满秩(Full Rank)矩阵,N是数据块的重复次数。干扰消除矩阵的满秩保证了可以根据不同的准则正确估计
期望信号经过解层映射、解复用、解扩、BPSK解调、译码后(即,执行发送端进行编码、调制、扩频、层映射等处理的逆处理)即可得到正确的ACK/NACK信息,根据ACK/NACK信息可以控制HARQ进程。
下面将对参考信号映射位置预留的处理进行描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LTE PHICH中干扰小区的干扰信号的消除,终端需要更为准确的估计来自多个小区的信道响应。为了达到多小区的信道估计的可靠性,可以在进行参考信号映射时对参考信号所需映射的资源位置进行预留。图5是LTE下行时隙中的PHICH信号、参考信号、业务数据信号映射的示意图,图5中示出了3个基站的PHICH信号、参考信号和业务数据的分布。其中,基站1、基站2和基站3的PHICH信号、参考信号在频域正交,相互不干扰。但在小区边缘,如果处于不同小区的用户使用了相同的频谱资源,则下行数据信号会存在严重的相互干扰,用户会收到来自不同基站的在同一个频谱资源的信号,此时,信干比(SIR)通常会低于0dB,相应地,PHICH信号同样会受到其他基站的其他控制信道的干扰,参考信号会受到来自不同基站的数据信号的干扰,从而严重降低信道估计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干扰消除的效果,使来自不同基站的信号可以正确解调,相邻基站的发送端均需要使用上述的发送方案(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发送方案,具体过程可以参照图1的步骤S 101至步骤S109),而且要对已知的这些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所需映射的位置进行预留,保证用户可以分离出不同基站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因此,在图5中所示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将不再映射业务数据信号,从而提高信道估计的效果,进而改善干扰消除的效果。
图6是在小区边缘强干扰环境下采用根据本实施例的PHICH的传输方案与采用传统PHICH传输方案的误包率比较的示意图。图6中横坐标为信噪比(SNR)即信号和高斯噪声的比值,纵坐标为误包率(BLER)。信干比表示服务基站和相邻的两个干扰基站的功率比,SIR=[0dB 0dB]表示服务基站和相邻的两个干扰基站的功率比是0dB,即,三个基站的功率是相同的,表示当前环境下存在很强的干扰。该仿真所基于的条件为:LTE正常循环前缀、FDD双工、理想信道估计。通过图6所示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小区边缘强干扰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PHICH传输方案,则无论是单天线模式还是多天线传输分集模式,只要PHICH受到来自其他基站其他控制信道的干扰,误包率始终维持在10%以上,并且,即使提高信噪比,误包率曲线仍旧没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PHICH传输方案,高概率的误判会给系统带来很多的开销和延迟;而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提出的PHICH传输方案,在单天线模式和多天线传输分集模式下,误包率均能够下降到1%以下,能够很明显地消除来自其他基站的干扰,降低系统开销和延迟。
图7是在无干扰环境下采用根据本实施例的PHICH的传输方案与采用传统PHICH传输方案的误包率比较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PHICH传输方案,在单天线模式和多天线传输分集模式下,误包率也接近采用传统PHICH传输方案本方案时的误包率,并且,在单天线的情况下,小区误包率还会由于传统方案下的误包率,即,采用根据本实施例的PHICH方案后,能够有效保证小区中心的性能不受影响。
应当注意,尽管之前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LTE-Advanced系统等)中传输HARQ指示信息的信道,同样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上述处理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
借助于上述处理,通过对HARQ指示进行编码、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复用、重复处理并发送、以及在接收方构建基于预编码方案的干扰消除矩阵,能够在不影响小区中心性能、且尽可能少地改变原系统的前提下,有效消除其他基站对服务基站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使得接收方能够正确检测并获取HARQ指示,避免由于干扰导致HARQ指示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使得接收方在信干比低于0dB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PHICH进行正确解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以及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系统包括发送装置81和接收装置82。
具体地,如图8所示,发送装置81包括:
编码模块811,用于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
调制和扩频模块812,用于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
预编码和复用模块813,用于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
重复模块814,用于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
映射模块815,用于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
至少一个发射天线816,用于发送映射后的数据和参考信号;
接收装置82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天线821,其中,每个接收天线用于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接收装置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
构造模块822,用于根据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装置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并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
消除模块823,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HARQ指示。
借助上述系统,通过对HARQ指示进行编码、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复用、重复处理并发送、以及在接收方构建基于预编码方案的干扰消除矩阵,能够有效消除其他基站对服务基站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使得接收方能够正确检测并获取HARQ指示,避免由于干扰导致HARQ指示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在系统重传HARQ指示产生的数据时延和系统开销。
此外,对于干扰消除矩阵的构造以及基于干扰消除矩阵和检测准则进行干扰消除的过程已经在之前进行了描述,这里不再重复。
类似地,上述系统同样能够进一步引入其他处理模块从而具有对数据进行交织和解交织、参考信号位置预留等多种功能;并且,该系统同样能够应用于诸如LTE系统的多种无线通信系统,并达到与方法实施例部分描述的类似干扰消除效果。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HARQ指示进行编码、调制、扩频、预编码处理、复用、重复处理并发送、以及在接收方构建基于预编码方案的干扰消除矩阵,能够在不影响小区中心性能、且尽可能少地改变原系统的前提下,有效消除其他基站对服务基站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使得接收方能够正确检测并获取HARQ指示,避免由于干扰导致HARQ指示无法正确检测而需要重新发送的问题,使得接收方在信干比低于0dB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PHICH进行正确解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以及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
所述发送方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
所述发送方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
所述发送方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所述编码速率和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
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所述发送方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并发送映射后的所述数据和参考信号;
接收方的每个接收天线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
所述每个接收天线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方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并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
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
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预定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所述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所述HARQ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方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包括:
所述每个接收天线对资源抽取得到的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进行分离和估计,得到所有发射天线到接收方该接收天线的物理信道,根据重复处理方式对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排列,构成该接收天线对应的空间信道矢量;
所述接收方根据接收天线的序号对所有或部分的接收天线对应的空间信道矢量进行排列,构成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定交织方案对重复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交织,并将交织后的数据作为待映射的数据;
并且,所述每个接收天线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包括:所述接收方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根据所述预定交织方案对所述资源抽取的数据进行逆交织;
并且,在所述接收方根据重复处理方式对每个接收天线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排列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预定的交织方案对估计的物理信道进行逆交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基于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所述发送方发射天线的个数、所述接收方接收天线的个数、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以及所述干扰基站的个数确定所述干扰消除矩阵的维度;以及
对于所述空间信道矩阵中的每个信道元素,根据该信道元素的接收天线的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重复处理的序号和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所述干扰消除矩阵中的第一维度序号,并根据该信道元素的基站序号、发射天线的序号和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确定该信道元素在所述干扰消除矩阵中的第二维度序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处理的次数N、所述编码速率R、进行扩频的扩频系数Q、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M、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O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I满足以下条件:
O = I · Q · N R · M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干扰基站的个数,预先确定对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N,其中,N≥B+1,B为干扰基站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参考信号以及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包括:
将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所述数据划分为三个数据组;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四个数据组所需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k1=(m)mod n1
Figure FSA00000202375000032
Figure FSA00000202375000033
其中,k1为第一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2为第二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k3为第三个数据组的数据映射的频域起始位置;
Figure FSA00000202375000035
表示物理HARQ指示信道组数;n1为预定的时间单元内前3个QFDM符号时频资源块上未被使用的资源粒子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方将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方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的参考信号所需映射的资源位置进行预留,其中,在映射过程中,预留的资源位置仅用于映射参考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方利用单个发射天线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发送的情况下,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为单天线发送方案;在所述发送方利用多个发射天线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发送的情况下,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为传输分集发送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检测准则包括以下之一:最大似然,最小均方误差、最小二乘法。
11.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传输系统,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以及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编码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
调制和扩频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
预编码和复用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
重复模块,用于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所述编码速率和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
映射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
至少一个发射天线,用于发送映射后的所述数据和参考信号;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其中,每个接收天线用于根据所述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装置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
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装置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并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
消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预定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所述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所述HARQ指示。
12.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发送装置,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编码速率对HARQ指示进行重复码编码处理;
调制和扩频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
预编码和复用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对扩频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对预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
重复模块,用于对复用后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进行重复处理,其中,重复处理的次数、所述编码速率和所述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由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长度和所述HARQ指示的长度确定;
映射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发射天线,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将参考信号和经重复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映射到该发射天线的物理资源块;
至少一个发射天线,用于发送映射后的所述数据和参考信号。
13.一种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接收装置,用于实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其中,每个接收天线用于根据预定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案对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和参考信号进行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并用于根据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资源抽取得到的参考信号计算出所述接收装置所属的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该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
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到接收装置的所有或部分接收天线的空间信道矢量得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并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空间信道矩阵,构造基于发送装置采用的预定的预编码方案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其中,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预定的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重复处理、服务基站以及干扰基站为特征进行建模得到;
消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HARQ指示信道的干扰消除矩阵以及预定的检测准则消除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发送装置采用的调制方式、扩频、HARQ指示组内多个HARQ指示的复用和重复码编码处理的逆处理得到所述HARQ指示。
CN201010234754.5A 2010-07-20 2010-07-20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0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754.5A CN102340386B (zh) 2010-07-20 2010-07-20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754.5A CN102340386B (zh) 2010-07-20 2010-07-20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386A true CN102340386A (zh) 2012-02-01
CN102340386B CN102340386B (zh) 2014-06-11

Family

ID=4551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47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0386B (zh) 2010-07-20 2010-07-20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4038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64A (zh) * 2012-03-12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516639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估计装置和接收机
WO2016112695A1 (zh) * 2015-01-13 2016-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harq-ack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58543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CN108352877A (zh) * 2015-10-23 2018-07-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共享参考信号的动态预编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863A (zh) * 2005-12-02 2007-06-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和数据中继方法
CN201312315Y (zh) * 2008-09-18 2009-09-16 王智 一种消除临近基站干扰的系统、发射、接收装置
WO2010011083A2 (ko) * 2008-07-22 2010-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시, 다중 코드워드 기반 단일 사용자 mimo가 사용되는 시스템에 있어서, phich 할당 및 참조 신호 생성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863A (zh) * 2005-12-02 2007-06-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和数据中继方法
WO2010011083A2 (ko) * 2008-07-22 2010-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시, 다중 코드워드 기반 단일 사용자 mimo가 사용되는 시스템에 있어서, phich 할당 및 참조 신호 생성 방법
CN201312315Y (zh) * 2008-09-18 2009-09-16 王智 一种消除临近基站干扰的系统、发射、接收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64A (zh) * 2012-03-12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312464B (zh) * 2012-03-12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516639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估计装置和接收机
CN103516639B (zh) * 2012-06-30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估计装置和接收机
WO2016112695A1 (zh) * 2015-01-13 2016-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harq-ack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52877A (zh) * 2015-10-23 2018-07-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共享参考信号的动态预编码
CN108352877B (zh) * 2015-10-23 2021-04-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解调和解码数据符号的接收机装置和发射机装置及其方法
WO2018058543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US10833813B2 (en) 2016-09-30 2020-11-10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386B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0370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68990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确认和Category 0比特的发射分集
CN103039031B (zh) 执行harq处理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2946301B (zh) 通信系统中接收/发送确认/否定确认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39916B (zh) 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34508B (zh) 终端装置及基站装置
CN107113100A (zh) 用于对干扰消除友好的新型空中接口的资源元素映射
CN106063314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5409146A (zh) 用于干扰消除的旁侧信息的解调制参考信号(dmrs)
CN102340371B (z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5359607A (zh) 消除相邻小区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5122701A (zh)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9117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消除干扰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9361437B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84741A (zh) 用于具有较高干扰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955A (zh) 用于对干扰消除友好的具有速率分裂的速率指定
CN101933303A (zh) 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广播与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JP2010519882A (ja) F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アクセス用送信スキーム
CN107210898A (zh) 用于对干扰消除友好的新型空中接口的辅助信息和用户设备反馈
US20130195275A1 (en) Resolving ue reference signal port ambiguities
CN102332965B (zh) 基于传输分集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340386B (zh) 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EP2745483A1 (en) Flexibl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CN104935396A (zh) 干扰消除或抑制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905346A (zh) 一种干扰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LIAN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1 HAIDIAN, BEIJING TO: 116600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5

Address after: Dalian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116600 double double D port 14 D5 street, SEMI Building 2 floor

Applicant after: Dalian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No. 12 building four Room 403 Huantai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ilandwe Communication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