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8923A - 广视角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广视角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8923A
CN102338923A CN2010102320877A CN201010232087A CN102338923A CN 102338923 A CN102338923 A CN 102338923A CN 2010102320877 A CN2010102320877 A CN 2010102320877A CN 201010232087 A CN201010232087 A CN 201010232087A CN 102338923 A CN102338923 A CN 102338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viewing angle
wide viewing
angle pick
thi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2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8923B (zh
Inventor
谢东益
汤相岐
蔡宗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320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8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8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及一第二透镜;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藉由上述的镜组配置方式,可有效扩大该广视角摄像镜头的视场角,降低系统的敏感度,并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广视角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大视角且小型化的广视角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光学摄像镜头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手机相机、电脑网路相机、车用镜头、安全影像监控及电子娱乐等产业,而一般摄像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由于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面积缩小,摄像镜头逐渐往高像素及小型化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一般应用于汽车、影像监控及电子娱乐装置等方面的摄像镜头,因考量需要单次撷取大范围区域的影像特性,其镜头所需的视场角较大。习见的大视角摄像镜头,多采前群透镜为负屈折力、后群透镜为正屈折力的配置方式,构成所谓的反摄影型(Inverse Telephoto)结构,藉此获得广视场角的特性,如美国专利第7,446,955号所示,系采前群负屈折力、后群正屈折力的四片式透镜结构,虽然如此的透镜配置形式可获得较大的视场角,但由于后群仅配置一片透镜,较难以对系统像差做良好的补正。再者,近年来汽车配备倒车影像装置的普及,搭载有高解析度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急需一种具备有广视场角与高成像品质,且不至于使镜头总长度过长的广视角摄像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及一第二透镜;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靠近物侧的具屈折力透镜为该第一透镜,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0.50<f/f4<1.00;|f1/f2|<0.60;0.02<T23/f<0.68;及-3.50<R7/R8<-0.5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一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其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f1/f2|<0.60;0.02<T23/f<0.68;及0.93<ImgH/f<2.30。
再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一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2|<0.60。
本发明藉由上述的镜组配置方式,可有效扩大该广视角摄像镜头的视场角,降低系统的敏感度,并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
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凹面,系可有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该第二透镜可为具正屈折力透镜或具负屈折力透镜,其可有效修正该第一透镜所产生的像差;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及该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系提供系统主要的屈折力,可有利于缩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的总长度,并藉由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分配系统所需的屈折力,系有助于降低系统的敏感度;该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系可对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产生的像差做补正,且同时有利于修正系统的色差;其中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可互相接合为双合透镜(Doublet)或个别分开为单一透镜。
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可为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的新月形透镜,系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且对于入射光线的折射较为缓和,可避免像差过度增大,因此较有利于在扩大系统视场角与修正像差中取得良好的平衡;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可为凸面,可有助于修正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为一曲率较强的凹面时所产生的像差;该第三透镜可为一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的新月形透镜,系可有助于修正系统的像散(Astigmatism);且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周边位置的曲率可以较中心位置的曲率强,以有效压制系统周边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系有助于提升系统感光的灵敏性;该第四透镜为一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的双凸透镜,系可有效加强该第四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进而使得该广视角摄像镜头的总长度变得更短;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系可有助于平衡具双凸的该第四透镜产生的像差,且有利于修正系统的色差。
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可置于该前群镜组与该后群镜组之间或者是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广角光学系统中,特别需要对歪曲(Distortion)以及倍率色收差(Chromatic Aberration of Magnification)做修正,其方法为将光圈置于系统光屈折力的平衡处,因此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将光圈置于该前群镜组与该后群镜组之间,其目的在于利用配置至少两片透镜的该前群镜组使系统获得充足的视场角,而配置至少三片透镜的该后群镜组则可有效对系统的像差作补正,以获得广视场角与高成像品质的特性,且如此的配置方式可有助于降低系统的敏感度;较佳地,该光圈系设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系有利于在缩短镜头体积与扩大系统视场角间取得更佳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4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6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7为表一,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8为表二,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9为表三,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0为表四,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1为表五,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2为表六,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3为表七,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4为表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5为表九,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6为表十,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7为表十一,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图18为表十二,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图19为表十三,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圈        100、200、300、400、500、600
第一透镜    110、210、310、410、510、610
物侧表面    111、211、311、411、511、611
像侧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
第二透镜    120、220、320、420、520、620
物侧表面    121、221、321、421、521、621
像侧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
第三透镜    130、230、330、430、530、630
物侧表面    131、231、331、431、531、631
像侧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
第四透镜    140、240、340、440、540、640
物侧表面    141、241、341、441、541、641
像侧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
第五透镜    150、250、350、450、550、650
物侧表面    151、251、351、451、551、651
像侧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260、360、460、560、660
成像面      170、270、370、470、570、670
保护玻璃    180
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
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
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
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
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
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
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
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
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
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
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
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
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
光圈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
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及一第二透镜;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靠近物侧的具屈折力透镜为该第一透镜,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0.50<f/f4<1.00;|f1/f2|<0.60;0.02<T23/f<0.68;及-3.50<R7/R8<-0.50。
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可有利于在扩大系统视场角与缩短镜头总长度中取得平衡。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50<f/f4<1.00,该第四透镜的屈折力大小配置较为平衡,可有效控制系统的总长度,并且可同时避免高阶球差(High Order SphericalAberration)的过度增大,以提升系统成像品质。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f1/f2|<0.60,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合适,可有利于获得广泛的视场角且有效修正系统的像差。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02<T23/f<0.68,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较为合适,可避免距离过短而造成组装上的困难,或距离过长而影响镜头的小型化。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3.50<R7/R8<-0.50,有利于系统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的补正;进一步,较佳系满足下列关系式:-2.80<R7/R8<-1.20。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较佳地,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不超过六片,合适的透镜数目可使镜头总长度不至于过长,且可降低镜头组装的复杂性与生产成本;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系具正屈折力的透镜,且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可有助于修正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为一曲率较强的凹面时所产生的像差,以提升系统的成像品质;较佳地,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周边位置的曲率较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中心位置的曲率强,系有利于压制系统周边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有助于提升系统感光的灵敏性;较佳地,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有效降低镜头的总长度。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较佳地,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93<ImgH/f<2.30。当ImgH/f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有助于控制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具备有充足的视场角;进一步,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1.05<ImgH/f<1.70。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1.07<(R1+R2)/(R1-R2)<2.50。当(R1+R2)/(R1-R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有效控制该第一透镜的透镜形状为新月形,以有利系统在扩大视场角时,对于入射光线的折射较为缓和,可避免像差过度增大。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20.0<V1-V2<42.0。当V1-V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有助于提升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修正色差的能力。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05<R6/R5<0.75。当R6/R5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系有利于修正系统的像散与高阶像差,以提升系统的解像力。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50<SL/TTL<0.78。当SL/TTL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系有利于在缩短镜头体积与扩大系统视场角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5.2。当TTL/ImgH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系有利于维持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一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其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f1/f2|<0.60;0.02<T23/f<0.68;及0.93<ImgH/f<2.30。
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可有利于在扩大系统视场角与缩短镜头总长度中取得平衡。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f1/f2|<0.60,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合适,可有利于获得广泛的视场角且有效修正系统的像差。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02<T23/f<0.68,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较为合适,可避免距离过短而造成组装上的困难,或距离过长而影响镜头的小型化。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93<ImgH/f<2.30,可有助于控制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具备有充足的视场角;进一步,较佳系满足下列关系式:1.05<ImgH/f<1.70。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系具正屈折力的透镜,且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可有助于修正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为一曲率较强的凹面时所产生的像差,以提升系统的成像品质;较佳地,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有效降低镜头的总长度。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较佳地,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光圈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光圈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50<SL/TTL<0.78。当SL/TTL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在缩短镜头体积与扩大系统视场角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1.07<(R1+R2)/(R1-R2)<2.50。当(R1+R2)/(R1-R2)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有效控制该第一透镜的透镜形状为新月形,以有利系统在扩大视场角时,对于入射光线的折射较为缓和,可避免像差过度增大。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05<R6/R5<0.75。当R6/R5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系有利于修正系统的像散与高阶像差,以提升系统的解像力。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30<R9/R10<0.30。当R9/R1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使该第五透镜具有合适的负屈力,可有效平衡修正该第四透镜产生的像差,以提升系统的成像品质。
再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一第二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2|<0.60。
当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f1/f2|<0.60,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的屈折力配置较为合适,可有利于获得广泛的视场角且有效修正系统的像差。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较佳地,该第二透镜系具正屈折力的透镜,可有助于修正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为一曲率较强的凹面时所产生的像差,以提升系统的成像品质;较佳地,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周边位置的曲率较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中心位置的曲率强,系有利于压制系统周边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有助于提升系统感光的灵敏性;较佳地,该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有效降低镜头的总长度。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78<f/f1<-0.25。当f/f1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有利于在扩大系统视场角与缩短镜头总长度中取得平衡。
本发明前述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较佳地,系满足下列关系式:0.05<R6/R5<0.75。当R6/R5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系有利于修正系统的像散与高阶像差,以提升系统的解像力。
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并可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总长度。
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若透镜表面系为凸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将藉由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1A,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1B。第一实施例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主要由五片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100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10,其物侧表面1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112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20,其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30,其物侧表面1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及像侧表面13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三透镜130的像侧表面132的周边位置的曲率较中心位置的曲率强;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40,其物侧表面141及像侧表面14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50,其物侧表面15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152为平面,其材质为玻璃,其中该第四透镜140的像侧表面142与该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互相接合;
该光圈100系置于该第二透镜120与该第三透镜130之间;
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filter)160置于该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与一成像面170之间及一保护玻璃(Cover-glass)180置于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与该成像面1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及该保护玻璃180的材质皆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
上述的非球面曲线的方程式表示如下:
X ( Y ) = ( Y 2 / R ) / ( 1 + sqrt ( 1 - ( 1 + k ) * ( Y / R ) 2 ) ) + Σ i ( Ai ) * ( Y i )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的相对高度;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k:锥面系数;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2.56(毫米)。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08。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79.7(度)。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2.1。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0.58。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其关系式为:f/f4=0.74。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其关系式为:|f1/f2|=0.34。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13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其关系式为:R6/R5=0.46。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14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2.03。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00。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11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R1-R2)=1.38。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二透镜120与该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T23/f=0.33。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170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ImgH/f=1.24。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1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72。
第一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3.41。
第一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7表一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8表二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2A,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2B。第二实施例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主要由五片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200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210,其物侧表面2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21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及像侧表面212皆为非球面;及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220,其物侧表面22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2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220的物侧表面221及像侧表面222皆为非球面;
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230,其物侧表面2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2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230的物侧表面231及像侧表面23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三透镜230的像侧表面232的周边位置的曲率较中心位置的曲率强;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240,其物侧表面241及像侧表面24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250,其物侧表面251及像侧表面252皆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其中该第四透镜240的像侧表面242与该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251互相接合;
该光圈200系置于该第二透镜220与该第三透镜230之间;
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置于该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252与一成像面2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
第二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2.45(毫米)。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40。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80.9(度)。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2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2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4.5。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2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0.61。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240的焦距为f4,其关系式为:f/f4=0.67。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2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220的焦距为f2,其关系式为:|f1/f2|=0.29。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23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23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其关系式为:R6/R5=0.32。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四透镜2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24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1.68。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25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16。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21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R1-R2)=1.55。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二透镜220与该第三透镜2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T23/f=0.38。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270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ImgH/f=1.31。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2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71。
第二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3.69。
第二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9表三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0表四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3A,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3B。第三实施例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主要由五片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300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310,其物侧表面3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312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320,其物侧表面32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2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320的物侧表面321及像侧表面322皆为非球面;及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330,其物侧表面3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330的物侧表面331及像侧表面332皆为非球面;
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340,其物侧表面341及像侧表面34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350,其物侧表面35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352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其中该第四透镜340的像侧表面342与该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351互相接合;
该光圈300系置于该第三透镜330与该第四透镜340之间;
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60置于该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352与一成像面3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
第三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2.81(毫米)。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05。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70.4(度)。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3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3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2.1。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3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0.49。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340的焦距为f4,其关系式为:f/f4=0.81。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3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320的焦距为f2,其关系式为:|f1/f2|=0.20。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33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33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其关系式为:R6/R5=0.93。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四透镜3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34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2.11。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35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35。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31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R1-R2)=1.41。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二透镜320与该第三透镜3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T23/f=0.16。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370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ImgH/f=1.00。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3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48。
第三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7.29。
第三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1表五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2表六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4A,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4B。第四实施例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主要由五片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400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410,其物侧表面4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12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420,其物侧表面42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4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420的物侧表面421及像侧表面422皆为非球面;
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430,其物侧表面4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4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430的物侧表面431及像侧表面43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三透镜430的像侧表面432的周边位置的曲率较中心位置的曲率强;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440,其物侧表面441及像侧表面44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441及像侧表面442皆为非球面;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450,其物侧表面451及像侧表面452皆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451及像侧表面452皆为非球面;
该光圈400系置于该第二透镜420与该第三透镜430之间;
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60置于该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452与一成像面4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
第四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2.52(毫米)。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20。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81.8(度)。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4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4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31.3。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4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0.60。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440的焦距为f4,其关系式为:f/f4=0.97。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4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420的焦距为f2,其关系式为:|f1/f2|=0.26。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43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43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其关系式为:R6/R5=0.60。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44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1.42。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45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17。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41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R1-R2)=1.19。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二透镜420与该第三透镜4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T23/f=0.23。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470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ImgH/f=1.13。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4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55。
第四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5.06。
第四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3表七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4表八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5A,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5B。第五实施例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主要由五片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500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510,其物侧表面5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512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520,其物侧表面52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5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520的物侧表面521及像侧表面522皆为非球面;
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530,其物侧表面5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5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530的物侧表面531及像侧表面53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三透镜530的像侧表面532的周边位置的曲率较中心位置的曲率强;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540,其物侧表面541及像侧表面54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550,其物侧表面55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552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其中该第四透镜540的像侧表面542与该第五透镜550的物侧表面551互相接合;
该光圈500系置于该第二透镜520与该第三透镜530之间;
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60置于该第五透镜550的像侧表面552与一成像面5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
第五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2.36(毫米)。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40。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82.6(度)。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5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5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26.2。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5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0.62。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540的焦距为f4,其关系式为:f/f4=0.77。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5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520的焦距为f2,其关系式为:|f1/f2|=0.30。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53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53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其关系式为:R6/R5=0.08。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四透镜5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54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2.38。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5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55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07。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51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R1-R2)=1.57。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二透镜520与该第三透镜5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T23/f=0.13。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570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ImgH/f=1.31。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5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5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65。
第五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5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4.40。
第五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5表九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6表十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6A,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6B。第六实施例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主要由五片透镜构成,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600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该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610,其物侧表面61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612为凹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620,其物侧表面621为凸面及像侧表面622为凹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二透镜620的物侧表面621及像侧表面622皆为非球面;
该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630,其物侧表面63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632为凸面,其材质为塑胶,该第三透镜630的物侧表面631及像侧表面632皆为非球面,且该第三透镜630的像侧表面632的周边位置的曲率较中心位置的曲率强;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640,其物侧表面641及像侧表面642皆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650,其物侧表面651为凹面及像侧表面652为凸面,其材质为玻璃,其中该第四透镜640的像侧表面642与该第五透镜650的物侧表面651互相接合;
该光圈600系置于该第二透镜620与该第三透镜630之间;
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包含有一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60置于该第五透镜650的像侧表面652与一成像面670之间;该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60的材质为玻璃且其不影响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
第六实施例非球面曲线方程式的表示式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型式。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f=2.53(毫米。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no,其关系式为:Fno=2.10。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关系式为:HFOV=79.7(度)。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610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6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为:V1-V2=26.2。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610的焦距为f1,其关系式为:f/f1=-0.68。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640的焦距为f4,其关系式为:f/f4=0.75。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610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620的焦距为f2,其关系式为:|f1/f2|=0.07。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三透镜63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该第三透镜63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其关系式为:R6/R5=0.26。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四透镜64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该第四透镜64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其关系式为:R7/R8=-2.17。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五透镜65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65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其关系式为:R9/R10=0.07。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610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其关系式为:(R1+R2)/(R1-R2)=1.53。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二透镜620与该第三透镜6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T23/f=0.10。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670处,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其关系式为:ImgH/f=1.25。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光圈600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6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关系式为:SL/TTL=0.65。
第六实施例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该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611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为:TTL/ImgH=4.51。
第六实施例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7表十一所示,其非球面数据如图18表十二所示,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HFOV定义为最大视角的一半。
表一至表十二(分别对应图7至图18)所示为本发明广视角摄像镜头实施例的不同数值变化表,然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数值变化皆属实验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数值,相同结构的产品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故以上的说明所描述及图式仅做为例示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表十三(对应图19)为各个实施例对应本发明相关关系式的数值资料。

Claims (25)

1.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及一后群镜组,其中:
所述的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及
一第二透镜;
所述的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最靠近物侧的具屈折力透镜为所述的第一透镜,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的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的第二透镜与所述的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所述的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所述的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78<f/f1<-0.25;
0.50<f/f4<1.00;
|f1/f2|<0.60;
0.02<T23/f<0.68;及
-3.50<R7/R8<-0.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93<ImgH/f<2.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不超过六片。
4.如权利按要求3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所述的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1.07<(R1+R2)/(R1-R2)<2.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所述的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8,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2.80<R7/R8<-1.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的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20.0<V1-V2<4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周边位置的曲率系较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中心位置的曲率强,且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所述的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05<R6/R5<0.7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所述的光圈至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50<SL/TTL<0.78。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1.05<ImgH/f<1.70。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系具正屈折力的透镜,且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而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5.2。
14.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
其中,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系设置于成像面处,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的第二透镜与所述的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78<f/f1<-0.25;
|f1/f2|<0.60;
0.02<T23/f<0.68;及
0.93<ImgH/f<2.3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系具正屈折力的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且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另设置有一光圈于所述的第二透镜与所述的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的光圈至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50<SL/TTL<0.78。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所述的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2,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1.07<(R1+R2)/(R1-R2)<2.50。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所述的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05<R6/R5<0.75。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1.05<ImgH/f<1.70。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9,所述的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10,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30<R9/R10<0.30。
21.一种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
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2|<0.60。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整体广视角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78<f/f1<-0.25。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周边位置的曲率系较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中心位置的曲率强,且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中至少包含二片具非球面的透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系具正屈折力的透镜。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广视角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6,所述的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5,系满足下列关系式:
0.05<R6/R5<0.75。
CN 201010232087 2010-07-16 2010-07-16 广视角摄像镜头 Active CN102338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2087 CN102338923B (zh) 2010-07-16 2010-07-16 广视角摄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2087 CN102338923B (zh) 2010-07-16 2010-07-16 广视角摄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923A true CN102338923A (zh) 2012-02-01
CN102338923B CN102338923B (zh) 2013-03-27

Family

ID=4551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2087 Active CN102338923B (zh) 2010-07-16 2010-07-16 广视角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8923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921A (zh) * 2012-11-08 2013-03-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车载、监控、视讯会议系统的光学系统
CN103777323A (zh) * 2013-09-30 2014-05-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TWI454730B (zh) * 2013-09-30 2014-10-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which the optical imaging lens is applied
CN104280862A (zh) * 2013-07-02 2015-01-14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广角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CN106908939A (zh) * 2017-05-04 2017-06-30 威海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用高像素广角镜头
CN107065146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威海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用广角镜头系统
WO2018113071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捷西迪(广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装置
WO2019033755A1 (zh) * 2017-08-15 2019-02-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CN109828348A (zh) * 2018-12-27 2019-05-3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045192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11323889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014945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WO2021127825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US11092776B2 (en) 2017-04-10 2021-08-17 Kantatsu Co., Ltd. Imaging lens
CN114609755A (zh) * 2022-03-17 2022-06-10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场高成像稳定性相机的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522751A (ja) * 2017-06-02 2020-07-30 アウル ラブス、インク. 周辺視野イメージング用の広角レンズとカメラ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290A (zh) * 2006-10-09 2008-04-1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CN101339288A (zh) * 2007-07-05 2009-01-07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US20090141368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Noriyuki Iyama Image forming optical system
JP2009145839A (ja) * 2007-12-18 2009-07-02 Olympus Corp 魚眼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201434932Y (zh) * 2009-06-09 2010-03-3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百万像素广角镜头
CN101738707A (zh) * 2008-11-10 2010-06-1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摄影光学镜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290A (zh) * 2006-10-09 2008-04-1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CN101339288A (zh) * 2007-07-05 2009-01-07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US20090141368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Noriyuki Iyama Image forming optical system
JP2009145839A (ja) * 2007-12-18 2009-07-02 Olympus Corp 魚眼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1738707A (zh) * 2008-11-10 2010-06-1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四片式摄影光学镜组
CN201434932Y (zh) * 2009-06-09 2010-03-3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百万像素广角镜头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921A (zh) * 2012-11-08 2013-03-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车载、监控、视讯会议系统的光学系统
CN104280862A (zh) * 2013-07-02 2015-01-14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广角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CN103777323A (zh) * 2013-09-30 2014-05-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TWI454730B (zh) * 2013-09-30 2014-10-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which the optical imaging lens is applied
CN103777323B (zh) * 2013-09-30 2016-03-0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WO2018113071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捷西迪(广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装置
US11092776B2 (en) 2017-04-10 2021-08-17 Kantatsu Co., Ltd. Imaging lens
CN106908939A (zh) * 2017-05-04 2017-06-30 威海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用高像素广角镜头
CN107065146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威海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用广角镜头系统
WO2019033755A1 (zh) * 2017-08-15 2019-02-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US11226471B2 (en) 2017-08-15 2022-01-18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Camera lens assembly
CN111323889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828348B (zh) * 2018-12-27 2021-06-22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28348A (zh) * 2018-12-27 2019-05-3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014945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WO2021127825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045192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14609755A (zh) * 2022-03-17 2022-06-10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场高成像稳定性相机的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609755B (zh) * 2022-03-17 2024-04-12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场高成像稳定性相机的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923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8923B (zh) 广视角摄像镜头
CN202443161U (zh) 影像透镜组
CN202166776U (zh) 影像拾取光学镜头
CN202330849U (zh) 光学影像拾取镜头
CN202149967U (zh) 影像拾取镜头组
CN202166775U (zh) 影像拾取光学镜头组
CN202383347U (zh) 影像镜头组
CN202339435U (zh) 光学影像拾取镜头组
CN202217101U (zh) 影像撷取光学镜头
CN202494827U (zh) 摄像镜头组
CN102466865B (zh) 光学成像镜头组
CN201852987U (zh) 广视角取像镜组
CN102213816B (zh) 光学摄影镜头
CN101957492B (zh) 摄影镜头
CN102866479A (zh) 拾像光学系统
CN202583577U (zh) 拾像镜组
CN102253470B (zh) 摄影光学镜头
CN102269861B (zh) 摄像光学镜片组
CN102466867A (zh) 光学摄像透镜组
CN102466858B (zh) 广视角取像镜组
CN102193177B (zh) 可变焦距成像镜头
CN102466854A (zh) 光学透镜系统
CN102466864A (zh) 光学摄像系统
CN102213819B (zh) 影像撷取透镜系统
CN201852989U (zh) 光学透镜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