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9430A -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9430A
CN102329430A CN201110212842A CN201110212842A CN102329430A CN 102329430 A CN102329430 A CN 102329430A CN 201110212842 A CN201110212842 A CN 201110212842A CN 201110212842 A CN201110212842 A CN 201110212842A CN 102329430 A CN102329430 A CN 102329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ing body
spun glass
glass fib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2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9430B (zh
Inventor
邱军
王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2128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9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9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9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9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94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后,再进行羧基化后,得到表面接有羧基的碳纳米管,再将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与玻璃纤维反应,得到玻璃纤维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再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浸入偶联剂溶液中处理,得到碳纳米管接枝改性功能化玻璃纤维的多尺度增强体;然后利用此多尺度增强体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玻璃纤维,改善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风力发电以及机械电子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马来酰亚胺由于其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已广泛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双马来酰亚胺的纯固化物脆性很大,往往需要采用各种增韧措施后方可使用。在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意外发现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管身由六边形碳环微结构单元组成,端帽部分由含五边形的碳环组成的多边形结构,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它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为0.34nm,直径一般为2~20nm。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碳纳米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最大地区,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界面粘结牢固的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纳米管经过纯化,羧基化后,得到表面接有羧基的碳纳米管,再将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与玻璃纤维反应,得到玻璃纤维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再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浸入偶联剂溶液中处理,得到碳纳米管接枝改性功能化玻璃纤维的多尺度增强体;然后利用此多尺度增强体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0.1~1×10g干燥的碳纳米管和10~1×104mL无机酸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或10 r/min~106 r/min的离心速度搅拌下处理0.1~24小时,然后加热至20~150℃,反应1~48小时,经去离子水稀释洗涤,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在温度为25~150℃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碳纳米管0.1~1×10g和强氧化性酸1~1×103mL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下处理0.1~80小时,然后加热到25~120℃,搅拌并回流反应1~80小时,经去离子水稀释洗涤,超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酸化的碳纳米管;
(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0.1~1×10g和1~1×103mL有机溶剂混合,以1~120kHz超声波或搅拌处理1分钟~24小时,使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在5~120℃温度下,加入0.1~1×103g干燥的玻璃纤维,反应1分钟~96小时后,抽滤并反复洗涤,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0.1~4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4)将步骤(3)所得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0.1~1×103g浸入1~1×103mL偶联剂溶液中,在5~120℃温度下,反应1分钟~96小时后,抽滤并在25~200℃温度下干燥0.1~4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5)将步骤(4)所得的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0.1~1×103g和双马来酰亚胺1~1×103g,经真空除泡复合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碳纳米管为电弧放电、化学气相沉淀、模板法、太阳能法或激光蒸发法中的任一种制备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或以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无机酸为1~20%重量酸浓度的硝酸、1~60%重量酸浓度的硫酸或1~37%重量酸浓度的盐酸中任一种或其混合液。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强氧化性酸为1~90%重量酸浓度硝酸、1~98%重量酸浓度硫酸、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硝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硫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盐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硝酸混合液或15~95%重量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玻璃纤维为单向长纤维布、双向编织纤维布、三相编织纤维布或无规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丁基甲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乙二醇醚、二氯甲烷、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乙醚、环氧丙烷、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腈、吡啶、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偶联剂为铬络合物偶联剂、锆类偶联剂、硅烷类偶联剂、钛酸脂类偶联剂、铝酸酯类偶联剂、马来酸酐及其接枝共聚物类偶联剂、聚氨酯类偶联剂或嵌段聚合物类偶联剂中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采用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二苯醚型双马来酰亚胺、烷基型双马来酰亚胺、对苯撑型双马来酰亚胺、间苯撑型双马来酰亚胺、邻苯撑型双马来酰亚胺、二苯砜型双马来酰亚胺或联二苯型双马来酰亚胺中任一种。
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玻璃纤维,改善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本发明制备的增强体开辟了玻璃纤维新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4中羧基化碳纳米管的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l:以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OD<8nm)和玻璃纤维为最初原料,多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和酸化后与玻璃纤维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抽滤并干燥后,再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浸入偶联剂KH550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然后利用此多尺度增强体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1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100mL、20%硝酸溶液,在10kHz超声波下处理4小时,然后加热至20℃,反应48小时,用ψ0.45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65℃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1.0g和100mL、60%重量浓度浓硝酸,经60kHz超声波处理0.5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48小时,用ψ0.22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80℃真空干燥48小时后,得到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1g和50mL丙酮溶剂混合,以40kHz超声波处理15分钟,使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丙酮溶剂中,在50℃温度下,加入10g干燥的玻璃纤维,反应1小时后,抽滤并反复洗涤,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4):将步骤(3)所得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10g浸入100mL硅烷偶联剂KH550溶液中,在50℃温度下,反应1小时后,抽滤并在60℃温度下干燥8小时,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10g和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100g,在210℃温度下,反应8小时后,经真空除泡复合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分析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为8.1%。
实施例2: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OD<8nm)和玻璃纤维为最初原料,单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和酸化后与玻璃纤维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抽滤并干燥后,再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浸入偶联剂KH560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然后利用此多尺度增强体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5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100mL、20%硝酸溶液,在40kHz超声波下处理1小时,然后加热至60℃,反应18小时,用ψ0.45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6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4g和100mL、60%重量浓度浓硝酸,经10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2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48小时,用ψ0.22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80℃真空干燥48小时后,得到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3g和100mL丙酮溶剂混合,以40kHz超声波处理25分钟,使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环己烷溶剂中,在40℃温度下,加入100g干燥的玻璃纤维,反应2小时后,抽滤并反复洗涤,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4):将步骤(3)所得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100g浸入100mL硅烷偶联剂KH560溶液中,在50℃温度下,反应1小时后,抽滤并在60℃温度下干燥8小时,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10g和二苯砜型双马来酰亚胺100g,在200℃温度下,反应10小时后,经真空除泡复合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XPS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为8.3%。
实施例3:以激光蒸发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OD<1nm)和玻璃纤维为最初原料,单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和酸化后与玻璃纤维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抽滤并干燥后,再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浸入偶联剂KH570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然后利用此多尺度增强体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1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0.5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100mL、20%硝酸溶液,在1kHz超声波下处理24小时,然后加热至70℃,反应48小时,用ψ0.45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65℃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已装有搅拌器的10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0.4g和100mL、60%重量浓度浓硝酸,经7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65℃,搅拌并回流下反应24小时,用ψ0.22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80℃真空干燥12小时后,得到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0.3g和30mL丙酮溶剂混合,以40kHz超声波处理30分钟,使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乙醇溶剂中,在40℃温度下,加入50g干燥的玻璃纤维,反应2小时后,抽滤并反复洗涤,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4):将步骤(3)所得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50g浸入100mL硅烷偶联剂KH570溶液中,在50℃温度下,反应1小时后,抽滤并在60℃温度下干燥8小时,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50g和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300g,在210℃温度下,反应10小时后,经真空除泡复合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XPS分析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为7.8%。
实施例4:以激光蒸发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OD<10nm)和玻璃纤维为最初原料,单壁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和酸化后与玻璃纤维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抽滤并干燥后,再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浸入偶联剂KH550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然后利用此多尺度增强体与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加成反应,生成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步骤(1):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1g经干燥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和100mL、20%硝酸溶液,在60kHz超声波下处理1小时,然后加热至20℃,反应48小时,用ψ0.45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65℃下真空干燥24小时后,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2):在已装有搅拌器的250mL单颈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原料2.0g和100mL、60%重量浓度浓硝酸,经120kHz超声波处理1小时后加热到80℃,搅拌并回流下反应48小时,用ψ0.22μm聚偏四氟乙烯微孔滤膜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0次至滤液呈中性,80℃真空干燥48小时后,得到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2g和100mL丙酮溶剂混合,以40kHz超声波处理15分钟,使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丙酮溶剂中,在50℃温度下,加入100g干燥的玻璃纤维,反应2小时后,抽滤并反复洗涤,在6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4):将步骤(3)所得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100g浸入200mL硅烷偶联剂KH550溶液中,在70℃温度下,反应3小时后,抽滤并在60℃温度下干燥8小时,得到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100g和二苯砜型双马来酰亚胺500g,在220℃温度下,反应8小时后,经真空除泡复合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XPS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为8.6%。
图1给出了羧基化碳纳米管的透射电镜。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0.1~1×10g干燥的碳纳米管和10~1×104mL无机酸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或10 r/min~106 r/min的离心速度搅拌下处理0.1~24小时,然后加热至20~150℃,反应1~48小时,经去离子水稀释洗涤,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在温度为25~150℃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纯化碳纳米管0.1~1×10g和强氧化性酸1~1×103mL混合,在1~120kHz超声波下处理0.1~80小时,然后加热到25~120℃,搅拌并回流反应1~80小时,经去离子水稀释洗涤,超微孔滤膜抽滤,反复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1~48小时,得到酸化的碳纳米管;
(3)将步骤(2)所得酸化的碳纳米管0.1~1×10g和1~1×103mL有机溶剂混合,以1~120kHz超声波或搅拌处理1分钟~24小时,使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在5~120℃温度下,加入0.1~1×103g干燥的玻璃纤维,反应1分钟~96小时后,抽滤并反复洗涤,在25~200℃温度下真空干燥0.1~4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4)将步骤(3)所得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0.1~1×103g浸入1~1×103mL偶联剂溶液中,在5~120℃温度下,反应1分钟~96小时后,抽滤并在25~200℃温度下干燥0.1~48小时,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
(5)将步骤(4)所得的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功能化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0.1~1×103g和双马来酰亚胺1~1×103g,经真空除泡复合成型,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弧放电法、太阳能法、模板法或激光蒸发法中的任一种制备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或以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无机酸为1~20%重量酸浓度的硝酸、1~60%重量酸浓度的硫酸或1~37%重量酸浓度的盐酸中任一种或其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强氧化性酸为1~90%重量酸浓度硝酸、1~98%重量酸浓度硫酸、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高锰酸钾和硝酸混合溶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硫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盐酸混合液、1∕100~100∕1摩尔比过氧化氢和硝酸混合液或15~95%重量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玻璃纤维为单向长纤维、无规短纤维、双向编织纤维布或三相编织纤维布中的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丁基甲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乙二醇醚、二氯甲烷、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乙醚、环氧丙烷、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腈、吡啶、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中的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偶联剂为铬络合物偶联剂、锆类偶联剂、硅烷类偶联剂、钛酸脂类偶联剂、铝酸酯类偶联剂、马来酸酐及其接枝共聚物类偶联剂、聚氨酯类偶联剂或嵌段聚合物类偶联剂中任一种或其多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双马来酰亚胺采用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二苯醚型双马来酰亚胺、烷基型双马来酰亚胺、对苯撑型双马来酰亚胺、间苯撑型双马来酰亚胺、邻苯撑型双马来酰亚胺、二苯砜型双马来酰亚胺或联二苯型双马来酰亚胺中任一种。
CN 201110212842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9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2842 CN102329430B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2842 CN102329430B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9430A true CN102329430A (zh) 2012-01-25
CN102329430B CN102329430B (zh) 2013-02-13

Family

ID=4548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28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9430B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94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7457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广东联讯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电缆护套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637A (zh) * 2008-11-21 2009-04-1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9112A (zh) * 2009-12-18 2010-05-19 同济大学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双马来酰亚胺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87128A (zh) * 2010-02-04 2010-07-28 同济大学 碳纤维/碳纳米管/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637A (zh) * 2008-11-21 2009-04-1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9112A (zh) * 2009-12-18 2010-05-19 同济大学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双马来酰亚胺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87128A (zh) * 2010-02-04 2010-07-28 同济大学 碳纤维/碳纳米管/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国建等: "嵌段共聚物修饰多壁碳纳米管", 《新型炭材料》, vol. 25, no. 6,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pages 426 - 430 *
邱军等: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原位取向方法与技术", 《高分子通报》, no. 11, 30 November 2009 (2009-11-30), pages 10 - 1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7457A (zh) * 2021-08-30 2021-11-30 广东联讯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电缆护套料
CN113717457B (zh) * 2021-08-30 2024-04-30 广东联讯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电缆护套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9430B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2319B (zh)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12248B (zh) 功能化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fiber
CN102220000B (zh) 功能化玻璃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Zou et al. Functionalization of MWNTs using polyacryloyl chloride and the properties of CNT–epoxy matrix nanocomposites
McIntosh et al. Nanocomposite fiber systems processed from fluorin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a polypropylene matrix
Lin et al. Polymeric carbon nanocomposites from carbon nanotubes functionalized with matrix polymer
Huang et al. Sonication-assisted functionalization and solubi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Thostenson et al. Nanocomposites in context
Shofner et al. Process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luorinated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 polyethylene composites
Umek et al. Addition of carbon radicals generated from organic peroxides to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s
CN102140230A (zh) 碳纳米管及功能化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43425B (zh) 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及制备方法
CN101104512A (zh) 一种高分子修饰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20866A (zh) 石墨及功能化碳纤维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81155B (zh) 聚四氟乙烯及功能化碳纤维改性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avagna et al.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material by chemical grafting of carbon nanotubes onto carbon fibers
CN102181153B (zh) 碳纳米管及功能化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104668A (zh) 一种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20882B (zh) 碳纳米管及功能化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104511A (zh) 一种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82320B (zh) 一种碳纳米管接枝玻璃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12266B (zh) 功能化玻璃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88754A (zh) 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Carbon and polymer nanofiber reinforcements in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