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7419A -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7419A
CN102327419A CN201110282534A CN201110282534A CN102327419A CN 102327419 A CN102327419 A CN 102327419A CN 201110282534 A CN201110282534 A CN 201110282534A CN 201110282534 A CN201110282534 A CN 201110282534A CN 102327419 A CN102327419 A CN 102327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tissue
wound
ul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2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胜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282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7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7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是由乳香5—9份,末药3—7份,儿茶4—7份,象皮5—8份,冰片2—5份,血竭10—14份,珍珠5—8份和石膏50—7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构成。本发明对于各种创口快速祛腐生肌,见效快,根据创口大小和感染程度,可在3—10天生肌。生产成本低,疗效显著,使用方法简单,不复发,治疗费用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一般产品作用 :
如碘酊等,单纯杀菌,或者单纯促进组织再生效果良好,但是需要联合用产品才能达到既杀菌又促进组织再生的目标,配伍及使用均较麻烦,另外一般产品还存在见效慢,解决率低的缺点。
物理疗法:
如氧疗、气垫床疗法和人工护理等,虽然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操作繁琐,实际护理中,由于病人行动不便,很难保证皮肤清洁,作用效果较差。  
外科手术
对于大面积、深达骨质的褥疮,可以考虑采用外科作用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但是外科手术风险大、成本高。某些不明原因造成的不愈合,手术不能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该药对褥疮、手术伤口久不愈合和刀伤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是由乳香5—9份,末药3—7份,儿茶4—7份,象皮5—8份,冰片2—5份,血竭10—14份,珍珠5—8份和石膏50—7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构成。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
用于治疗褥疮,手术后伤口久不愈合和刀伤等。
用法用量:
对创口进行酒精或双氧水消毒后,取少量本品直接涂于创口即可,一日一次。
方解
乳香
【性味】辛苦,温。
①《别录》:"微温。"
②《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
③李杲:"味苦辛,热。"
【归经】入心、肝、脾经。
①   朱震亨:"入手少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少阴,兼入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
②《本草拾遗》:"疗耳聋,中风口噤,妇人血气,能发酒,理风冷,止大肠泄澼,疗诸疮令内消。"
③《日华子本草》:"止霍乱,心腹痛。煎膏止痛长肉。"
④《证类本草》:"治不眠。"
⑤《珍珠囊》:"定诸经之痛。"
⑥《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妇人难产,折伤。"
⑦《本草从新》:"治癫狂,止泄痢。"
⑧《要药分剂》:"赤白痢腹痛不止者,加入乳香无不效。"
末药
【性味】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 
1、关节疼痛。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2、筋骨损伤。用米粉四两,炒黄,加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痛处。 
3、刀伤。用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便半碗、酒半碗,温化服下。 
4、妇女务晕。用没药末一钱,酒送服。 
5、产后恶血。用没药、血竭末各一钱,童便、温酒各半碗,煎开后送服。过一阵再服一次,恶血自下。
儿茶
【性味】苦、涩,微寒。归肺经。
【工艺】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除去杂质。用时打碎。置干燥处,防潮。
【功用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象皮
【性状】
性状鉴别 树皮呈扁平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6-1.5cm。外表面灰棕色或淡褐色,龟裂,粗糙,易剥落,剥去栓皮后,内皮黄棕色,具条形沟槽或凹洼;内表面淡黄褐色,粗糙,具纵直纹理。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层状。气微,味微苦辣。枝条圆柱形,有的具叶。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28cm,宽2-11cm,光滑,先端圆或钝,基部楔形,全缘,发绿色,羽状脉于边缘处连结;叶柄短,革质,不易破碎。气微,味微苦,有毒。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20-50列切向排列的长方形细胞,含有红棕色物皮层。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散有石细胞群乃乳汁管,射线宽约2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粉末特征:灰黄色。①石细胞众多,淡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呈类圆形、类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孔沟明显,层纹可见,直径40-170μm,壁厚20-40μm。②木栓细胞多角形,内含红棕色色素。③草酸钙方晶直径10-40μm。此外,可见乳汁块。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其内为1列下皮细胞。栅栏组织1列细胞,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下表皮1列细胞,外壁呈绒毛状突起,外被角质层。主脉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双韧型,外韧部有纤维鞘,呈环状排列,木质部略呈弯月形;维管束上、下两侧有椭圆形乳汁管。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粉末特征:灰绿色。①下表皮细胞具类圆形乳突,直径10-20μm。②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7个。③纤维多成束,直径10-20μm,壁木化,可见纹孔,纤维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④草酸钙方晶直径10-30μm。⑤螺纹、梯纹、网纹导管直径10-50μm。⑤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大小不一。
⑺乳管碎片及到汁块。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浸泡过夜不时振摇,滤过,滤液加活性炭1g,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稀盐酸2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发生红棕色絮状沉淀;另取滤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发生粉白色絮状沉淀。(检查生物碱)(2)取醇浸液置于滤纸上,挥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无荧光反应。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湿灯下观察,则显亮黄色荧光。(检查黄酮类)(3)取醇浸液1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2-4滴,水浴上加热,溶液显红色。(检查黄酮类)
【化学成份】
不同地区糖胶树树皮及叶所含生物碱成分有所不同。树皮所含生物碱有:鸡骨常山碱(echitamine),17-O-乙酰基鸡骨常山碱(17-O-acetylechitamine),6,7-断-6-去甲基狭叶鸭脚树洛平碱B(losbanine),6,7-断狭叶鸭脚树洛平碱(6,7-secoangustilobine)B,Nb-去甲基鸡骨常山碱(Nb-demethylechi-tamine),土波台文碱(tubotaiwine),土波台文碱-N-氧化物(tubo-tawine-N-oxide),鸭脚树叶碱(picrinine),羟基-19,20-二氢阿枯米辛碱(hydroxy-19,20-dihydroakuammicine),18或19-羟基-19,20-二氢阿枯米辛碱(18 or 19-hydroxy-19,20-ddihydroakuam-micine)[1,2],还含喜树次碱葡萄糖甙(venoterpine glucoside)[3]等。
叶所含生物碱有:土波台文碱,立波台文碱-N-氧化物,19-羟基土波台文碱(lagunamine),灯台树次碱(scholaricine),19-表灯台树次碱(19-epischolaricine),Nb-甲基灯台树次碱(Nb-methylscholaricine),鸭脚树叶碱,鸭脚树叶醛碱(picralinal),灯台树明碱(alschomine),异灯台树明碱(isoschomine),糖胶树碱(nareline),伪-阿枯米京碱(pseudo-akuammigine),伪-阿枯米京碱Nb-氧化物(pseudo-akuammigine Nb-oxide),阿枯米定碱(akuammidine),Na-甲基-17-二氢鸭脚树叶醛碱(Na-methylbur-namine),匹克拉林碱(picraline),去-O-甲基狭叶鸭脚树洛平碱B(angustilobine B acid),6,7-断狭叶鸭脚树洛平碱B,6,7-断-6-去甲基狭叶鸭脚树洛平碱B,瓦来萨明碱(vallesamine),瓦来萨明碱Nb-氧化物(vallesamine Nb-oxide),6,7-断-19,20-环氧狭叶鸭脚树洛平碱(6,7-seco-19,20-epoxyangustilobine)B,留柯诺内酰胺(leuconolam)[4],鸭脚木明碱(alstonamine)及拉兹马宁碱(rhazimanine)[5]等。
【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作用 家兔灌服象皮木水溶液(系用树皮、叶及树枝混合做成浸膏的水溶液)10g/kg,有显着的祛痰作用(酚红法)。麻醉猫用电刺激喉上神经引咳法证明,腹腔注射象皮木水溶液20g/kg,对咳嗽频率略有降低,对咳嗽强度影响不显着。
2.平喘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象皮木水溶液80g/kg,能对抗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对组织胺喷雾者可延长其翻倒时间,但不能防止死亡。
3.对抗乙酰胆碱及组织胺的作用 在离体豚鼠回肠试验中,大剂量象皮木水溶液能对抗高浓度乙酰胆碱对肠管的兴奋作用,也能对抗小量组织胺的兴奋作用。家兔在位小肠试验,静脉注射象皮木水溶液不能对抗组织胺对家兔的致死作用,但能使致死量以下的组织胺对小肠活动出现轻微的反转作用,对乙酰胆碱的作用也有同样影响。
4.退热作用 家兔灌服象皮木水溶液4g/kg,对人工发热家兔有短时间的退热作用。狄他树皮碱有箭毒样作用,大量可降低血压。其树皮曾用以代替辛可那树皮以治疟,但实验(猴)及临床上不能证实,仅狄他树皮碱有轻度的治疗作用。对大鼠离体小肠,象皮木中所含之总碱能引起张力下降、运动停止,以后又出现节律运动及振幅增加;此总碱与奎宁皆有桔抗乙酞胆碱及钡化合物的作用。对离体大鼠、豚鼠子宫,总碱的作用不恒定。给猫静脉注射20mg,可使怀孕子宫显着收缩。对离体蛙心1:5000-10000可降低振幅而不改变心率。整体猫静脉注射3-5mg/kg可使血压骤降而心率不变,大量则出现心律不整、传导阻滞甚至室颤。在注入总碱后5-10分钟,再注射肾上腺素可引起降压反应。0.8mg/kg总碱可使完整大的横纹肌张力起初降低,而后有轻微上升。同属植物Aistonia venenata中所含之生物碱Alstove-nine有去甲肾上腺素样作用,还有某些安定作用。
冰片
冰片的功效:
   1、用于闭证神昏。本品有开窍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须为用。然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用治热病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常与牛黄、麝番、黄连等配伍,如安宫牛黄丸。若与温里祛寒及性偏温热的开窍药配伍,也可以治疗寒闭。
   2、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本品苦寒,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治疗风热喉痹,《濒湖集简方》以之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 
3、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本品亦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以本品与银朱、香油制成红褐色药膏外用,可治烫火伤;与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疗疮疡溃后不敛,如生肌散。近代以本品搅溶于核桃油中滴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较好疗效。 
此外,本品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齿痛,有一定疗效。 
冰片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脑或异龙脑、合成冰片250mg/kg腹腔注射,对热板法的实验小鼠,能显著延长其舔足时间;200mg/kg腹腔注射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实验表明有明显镇痛和镇静作用,异龙脑的作用比龙脑强。培养液中加冰片有促进雪旺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作用,其最佳浓度为40mg/100ml。
2、抗炎作用 5%龙脑或异龙脑乳剂涂耳对2%巴豆油合剂涂耳所致小鼠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中异龙脑作用显著。5%龙脑或异龙脑乳剂3.5ml/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异龙脑作用较强。异龙脑抗炎作用比龙脑强,可能因异龙脑脂溶性较高。 
3、抗菌作用 龙脑、异龙脑和人工合成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在试管内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三者的抗菌作用相似,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梅片对猪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 
4、抗生育作用 给妊娠早期(7-9日)、中期(10-14日)和晚期(16-18日)小鼠腹腔注射1/4,1/8和1/16 LD50的冰片乳剂1次,对妊娠早期无明显引产作用,对妊娠中期和晚期有显著引产作用。
5、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内酯、葡萄糖醛酸钠和抗坏血酸能拮抗腹腔注射2g/kg龙脑对大鼠的致死作用,葡萄糖醛酸在尿中的排出量也有所增加。给大鼠先灌胃冰片5mg/kg,能明显提高四甲基吡嗪(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增加曲线下面积,可能与冰片促进四甲基吡嗪的胃肠道吸收或减少后者的体内分布有关。冰片(BO)和水杨酸(SA)的低共熔物(BO·SA)的大白鼠离体皮肤透过实验表明,BO-SA的透过速度比单纯混合物和单一BO分别大3.5倍和8.5倍。
6、其他作用 龙脑和异龙脑200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异龙脑的作用较龙脑强。龙脑能部分拮抗乙酰胆碱所致大鼠十二指肠的收缩。局部应用,冰片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及某些止痛和防腐作用。
血竭
【药性】甘、咸,平。归肝经。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在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临床研究::口服血竭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g/次,每日4次,温开水调服。致大便隐血试验转阴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1g。共治疗270例,有效249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92.2%(浙江中医杂志,1984,(7):303)。用复方血竭注射液治疗陈旧性心机梗死兼心绞痛19例,有效率84.2%(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4):216)。162)。另有用血竭粉治疗急性外痔、慢性结肠炎。
石膏
  石膏的功效和石膏的作用
石膏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
煅敷生肌敛疮。
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石膏的功能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
1《药性论》记录:石膏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
2《日华子本草》记录:石膏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
3《本草蒙筌》记录:石膏胃脘痛甚,吞服。
4《别录》记录:石膏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
亦可作浴汤。
5《长沙药解》记录:石膏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6杨士瀛记录:石膏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
7《珍珠囊》记录:石膏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
8《本草再新》记录:石膏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9《用药心法》记录:石膏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
10《本经》记录:石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 
11《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
综上所述,说明本发明选材合理,功能确切,治疗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是由乳香5份,末药3份,儿茶4份,象皮5份,冰片2份,血竭10份,珍珠5份和石膏5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是由乳香9份,末药7份,儿茶7份,象皮8份,冰片5份,血竭14份,珍珠8份和石膏7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是由乳香7份,末药5份,儿茶6份,象皮6份,冰片3份,血竭12份,珍珠7份和石膏6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治愈情况:
褥疮
褥疮的病因:
(一)压迫 褥疮产生最主要原因是机体组织特别是骨突表面组织长期或过度受压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因此,受压组织缺血和坏死主要发生在骨面而不是皮肤表面。 武警总医院烧伤整形科白晓东
在临床上造成组织长期受压的任何原因均可导致褥疮的发生。截瘫病人由于截瘫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不能自己调整体位,身体长期处于一种位置,最易发生褥疮。外伤性截瘫.脊髓休克初期呈现软瘫,病人常取仰卧位,这种体位,常使枕、肩胛、骶、足跟等部位骨隆起处受压,如不采取预防措施,这些部位将迅速发生褥疮。非横断性脊髓损伤的病人,几周后损伤平面以下可有部分功能恢复,出现痉孪性瘫痪,常向一例翻身,股骨大粗险粗隆处受压,容易发生大粗隆褥疮。如果病人取坐位,如低位截瘫病人长时期坐轮椅,易发生坐骨结节褥疮。大面容烧伤,深度昏迷,长时间全身麻醉,石膏绷带包扎过紧的病人,一般亦易发生褥疮。此外如慢性消耗,营养不良,负氮平衡等长期卧床不起者,由于体质极度衰弱,即使有不舒适,亦无力变换体位,容易使缺乏皮下组织及肌肉群的骨突起部受压而发生褥疮。
(二)潮湿 潮湿本身不会直接引起褥疮,但受压部位皮肤若同时浸渍在尿液和汗水中,由于这些身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对病人皮肤有刺激性,可对皮肤产生特殊损害,从而加快受压组织褥疮的发生。 
(三)摩擦 组织受压同时若有摩擦运动可加快褥疮发生。因摩擦产生的应力可拉长或缩短到皮肤的肌肉穿支血管,结果导致继发性局部缺血坏死。 
(四)感染 无论是皮肤的局部感染还是全身的脓毒血症均可引起压迫侧皮肤局部感染,脓肿形成,炎症扩大,造成较大血管的血栓形成,随后是大片组织坏死。 
(五)身体 一般状况不良 病人全身情况与褥疮发生有关,加高龄病人,因创伤或疾病所造成病人认知力,感觉和运动性的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消瘦等对褥疮的形成起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因素。因为由于事故或疾病而被突然制动的健康青 壮年同样可以出现褥疮。机体的代谢受到干扰与褥疮的长期不愈有关。
病理变化:
大体病理 虽然一般认为褥疮形成是一种慢性损害过程,但仍然有一个急性期,由于压迫形成红斑和充血,通过水肿、水泡、渗出、紫绀阶段,开始出现组织坏死。如果伴有感染,则有脓肿形成。在慢性溃疡中,受累组织一般破坏较深,从皮肤脂肪经过筋膜、肌肉、滑膜,甚至可侵入到骨和关节,造成骨和关节破坏,引起侵袭性骨髓炎和关节感染,进而产生脱位和骨折。 
长期存在的慢性溃疡经过反复愈合时期,边缘由致密疤痕组织形成围绕带,这层带光而薄,由生长的疤痕上皮组成。肉芽组织呈白色,有脓性分泌物,一些慢性溃疡由于新生上皮停止由褥疮边缘向中央生长,结果引起向内卷曲的边缘,特别在一些较深的溃疡,由于肉芽组织不可能向上生长,溃疡边缘的上皮带也不生长,使这个袋状溃疡不通过外科手术就不能自行愈合。同时由于细菌的侵入和组织破坏,使褥疮创面形成一种恶臭味的脓液,脓液沿筋膜向四周扩展,可出现巨大的厚壁腔隙及分支窦道、瘘管,管壁厚实,其间肉芽组织增,引流不畅脓液积聚,这些脓性分泌物也破坏了新的上皮形成。常见的感染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核等,且往往是混合感染,脓液的特点主要由感染菌而定,由于褥疮溃疡疤痕形成,腔壁血管栓塞,抗生素很难奏效。另外持续的蛋白分解物质自创面流出,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病人全身状况低下,体质虚弱,也是造成褥疮不易愈合的原因。
总之,压迫性褥疮形成的溃疡有两种形式一种可能仅损害皮肤及皮下组织,这时如果造成组织受压、缺血的因素解除,恢复组织血液循环,增加氧的供给,褥疮的情况是可逆的,可以通过保守方法治疗。第二种形式表现为受压部位皮肤可见小开放或完全没有开放的充血区,然后在皮下,所谓圆锥形区域广泛的破坏已损害到组织各层甚至包括骨组织,这种类型褥疮通常需要外科治疗。
(二)组织学改变 压迫性溃疡的组织学改变除病变程度外,这种损害同其它非特异性慢性溃疡难以区别。在充血水肿早期阶段,有血管扩张,问质水肿,上皮分裂,毛细血管栓塞,出血,肌肉蜡样变,空泡祥变和组织细胞死亡。在受影响约组织中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作用增加并通过坏死周围间质渗出而形成一个分界线。溃疡周围基底部肉芽组织中有胶原沉淀。有时可见由于较大的血管栓塞,而造成大片组织坏死,在这些坏死组织中可见到钙的沉着。
压迫性溃疡一旦形成有如下转归:①吸收和再生 较小的坏死灶或仅个别细胞的坏死,通过细胞崩解所释出的酶使蛋白质碎块分解液化,也可由白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并随淋巴液运走。吸收后,缺损的组织通过周围健康组织细胞的再生予以修复,重新恢复原有的组织结构。②机化 如果坏死组织范围较大,不能被组织完全吸收,此时由周围反应区产生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及幼稚结缔组织向坏死灶内生长,并逐渐代替坏死灶,最后使坏死灶变成结缔组织瘢痕。③包裹 更大的坏死区域,不能被结缔组织完全代替,由新生的结缔组织包围起来,使坏死区域局限化,中间残留的坏死灶则有时会发生钙化或骨化。④感染和腐离 由于坏死灶周围炎症中渗出的大量白细胞或由于化脓感染,使坏死组织边缘溶解液化,最后坏死组织与用围正常组织完全脱离。
临床表现:
全身情况除原发疾病或创伤引起的症状体征外,可以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及反复发烧等。局部情况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感染和溃疡形成。
根据褥疮发生的病理变化,临床过程可以分为三期:
1.第一期 红斑期。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压后,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缺氧。小动脉反应性扩张,局部充血,皮肤呈现红班。压力解除后可以恢复。受压若继续存在,酸性代谢产物组胺增多,血管、神经营养发生障碍,小静脉反应性扩张,局部淤血,皮肤呈现青紫,细胞开始变性,组织呈轻度硬结,此期若能及时处理,短时期内尚能自愈,但不主张局部加热,因加热可使新防代谢增加,反而使组织缺氧,促使病变加重。
2.第二期 水泡期。此期为毛织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皮水泡形成或脱落,真皮及皮下组织肿胀,绀色加深,硬结明显,若及时解除受压,改善血运,清洁创面,仍可防止病变进—步发展。
3.第三期 溃疡期。
(1)浅度溃疡 此期溃疡表浅,仅局限于皮肤全层破坏。如果范围小,创面及时处取得当,通过上皮细胞生长,创面仍能愈合。若继发感染,局部有脓性分泌物及脂肪坏死,组织将继续破坏,并向深部侵犯。溃疡长期存在,边缘可长出疤痕上皮,形成厚厚发亮的疤痕组织,
阻止了创口的收缩,而无法自愈。由于肉芽渐渐缺乏血液供应,基底有厚厚的疤痕组织,肉芽组织呈现苍白而高出,有些慢性溃疡,上皮明显的不生长,边缘卷屈,形成腔穴
(2)深度溃疡 感染继续侵入筋膜和肌肉,肌肉内部血栓形成,呈现黑色,坏死组织脱落后就会形成深度溃疡,如侵犯滑膜、关节、骨组织,可引起滑膜炎、骨髓炎。
根据褥疮范围及病变程度,可将褥疮分为四度。 
1.Ⅰ度 受压部位皮肤发红,表皮糜烂,有少量渗出。
2.Ⅱ度 皮肤全层破溃,但皮下组织尚未累及。
3.Ⅲ度 皮肤破溃深达皮下组织,累及筋膜和肌肉,但深层骨组织未受累。
4.Ⅳ度 皮肤破溃深达骨组织,同时伴有骨坏死和骨感染。
经过本药品治疗的褥疮患者有32例,其中25例溃烂创口全部愈合,经过护理没有发生复发,5例见效,创口生长出新的肌肉组织,只有上皮层愈合较慢,病人患有糖尿病,可能由此原因造成。其余两例效果不明显,只是稍有好转,溃烂组织脱落,新生组织生长缓慢。
手术伤口久不愈合
病因  
1.手术消毒不严格,致邪毒之气残留,导致伤口感染 创面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最常见的原因,除了一般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感染外,还存在着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及真菌感染的可能。
2.病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导致邪气乘隙入侵伤口。全身营养不良 患有肿瘤、糖尿病、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多数全身营养差,集体抵抗力弱,因此影响伤口的愈合。特别是经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伤口愈合更为困难。
3.手术中刀剪损伤过度或伤口内残留异物,机体被锐利的钉、木刺、玻璃等物伤害后进行清创时(尤其在急诊包扎处理时)很可能有细小异物遗留于伤口内,这种留有异物的伤口很难愈合,虽经反复换药,但创面的红、肿、疼痛无好转,分泌物也不减少影响组织正常生长,导致伤口发炎,组织坏死。伤口长时间难以愈合。
4.除此以外,伤口内的血肿、引流不畅、缝合口皮肤对合不良等因素,亦是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的原因。
经过本药品治疗的患者有21例。创口完全愈合者13例(3—6天创口愈合,只有轻微疤痕)4例愈合缓慢(15天左右愈合,患者有糖尿病,身体虚弱)4例愈合不完全,表皮组织愈合缓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对于各种创口快速祛腐生肌,见效快,根据创口大小和感染程度,可在3—10天生肌。生产成本低,疗效显著,使用方法简单,不复发,治疗费用低。 

Claims (4)

1.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乳香5—9份,末药3—7份,儿茶4—7份,象皮5—8份,冰片2—5份,血竭10—14份,珍珠5—8份和石膏50—7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乳香5份,末药3份,儿茶4份,象皮5份,冰片2份,血竭10份,珍珠5份和石膏5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乳香9份,末药7份,儿茶7份,象皮8份,冰片5份,血竭14份,珍珠8份和石膏7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乳香7份,末药5份,儿茶6份,象皮6份,冰片3份,血竭12份,珍珠7份和石膏60份粉碎,搅拌、混合均匀。
CN201110282534A 2011-09-22 2011-09-22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Pending CN102327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2534A CN102327419A (zh) 2011-09-22 2011-09-22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2534A CN102327419A (zh) 2011-09-22 2011-09-22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7419A true CN102327419A (zh) 2012-01-25

Family

ID=4547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2534A Pending CN102327419A (zh) 2011-09-22 2011-09-22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741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2320A (zh) * 2013-08-08 2013-12-11 张大星 一种促使开放性伤口和痈疽疮肿破溃愈合的外用祛腐生肌散
CN103751461A (zh) * 2014-01-29 2014-04-30 黑龙江省传奇生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治疗褥疮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90A (zh) * 2014-05-25 2014-08-06 张勇 一种治疗褥疮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5497113A (zh) * 2016-01-27 2016-04-20 张永锋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83035A (zh) * 2015-01-28 2016-10-05 曾正 一种治疗溃疡性创口的中药粉雾剂
CN107812089A (zh) * 2017-11-21 2018-03-20 陈溉 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65041A (zh) * 2018-07-03 2018-08-31 兰久海 一种治疗皮肤溃烂及烧烫伤的药膏
CN108686078A (zh) * 2018-08-10 2018-10-23 贾玮 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2320A (zh) * 2013-08-08 2013-12-11 张大星 一种促使开放性伤口和痈疽疮肿破溃愈合的外用祛腐生肌散
CN103751461A (zh) * 2014-01-29 2014-04-30 黑龙江省传奇生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治疗褥疮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90A (zh) * 2014-05-25 2014-08-06 张勇 一种治疗褥疮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3961690B (zh) * 2014-05-25 2016-01-20 张勇 一种治疗褥疮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5983035A (zh) * 2015-01-28 2016-10-05 曾正 一种治疗溃疡性创口的中药粉雾剂
CN105497113A (zh) * 2016-01-27 2016-04-20 张永锋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812089A (zh) * 2017-11-21 2018-03-20 陈溉 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65041A (zh) * 2018-07-03 2018-08-31 兰久海 一种治疗皮肤溃烂及烧烫伤的药膏
CN108686078A (zh) * 2018-08-10 2018-10-23 贾玮 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
CN108686078B (zh) * 2018-08-10 2021-07-20 贾玮 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药散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1203B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7419A (zh) 一种治疗伤口愈合的外用药
CN104288828A (zh) 一种医用生物抑瘢除皱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33B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278A (zh) 一种芦笋养生茶
CN10428850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609A (zh) 一种治疗胃火炽盛型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978B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4659B (zh)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中药酊剂
CN103933509B (zh) 用于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287A (zh)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2996A (zh) 治疗月经相关性痤疮的中药面膜
CN103933405A (zh) 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烧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2271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CN10287233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348B (zh) 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药油
CN104161871B (zh) 白秃疮(白癣)外用搓涂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355B (zh) 急救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685A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3478B (zh) 一种治疗ⅲ期脉管炎的外敷药膏
CN106334176B (zh) 一种可以消肿止痛止痒的冻疮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4045B (zh) 一种外用治疗牛皮癣的药物
CN110624032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040A (zh) 一种用于创口杀菌消炎的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