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6358B -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6358B
CN102326358B CN2009801451975A CN200980145197A CN102326358B CN 102326358 B CN102326358 B CN 102326358B CN 2009801451975 A CN2009801451975 A CN 2009801451975A CN 200980145197 A CN200980145197 A CN 200980145197A CN 102326358 B CN102326358 B CN 102326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cc
clc
cluster
switch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51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6358A (zh
Inventor
朱建波
范灵强
王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A20081021873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394309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801451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6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6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9Powe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interconnections 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are redundant
    • G06F11/2007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interconnections 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are redundant using redundant communication medi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35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out idle spare hard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所述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框CCC。新增集群线卡框(CLC)与所述CCC连接以形成集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控制平台,并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以便所述CCC能够对新增CLC进行管理。还公开了一种集群线卡装置、集群中央交换装置以及集群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本申请要求了2008年10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810218731.8、发明名称为“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以及要求了2008年11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810181547.0、发明名称为“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集群线卡装置、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及集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用户带宽高速增长,运营商们发现在许多的核心应用场景中,单台路由器的容量、槽位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而超级核心节点已经实际上成为了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发展业务的瓶颈。路由器作为网络集群系统,为电信运营商提供高可靠的数据传输,要求高可靠性,同时要求具有可扩展性。
现有路由器设备的交换平面都是采用单级交换;而路由器集群设备都由集群中央交换框(Cluster Central Chassis,CCC)和集群线卡框(Cluster Line-card Chassis,CLC)组成。现有的路由器集群设备采用3级Clos结构,实现三级交换机制,CLC中进行1级和3级交换,CCC完成框间2级交换。现有的路由器集群设备的管理平面由每一个CLC通过两条链路(形成主备关系的两条链路)与CCC连接而形成数据通道,通过这个数据通道完成CCC对CLC的管理和相关路由的处理和下发。
路由器集群又叫路由器矩阵或多机框互联(Multi-Chassis),简单来说,就是将多台路由器互联起来,形成一套逻辑上一体的路由器系统。集群技术的产生,主要有两个直接的原因:首先,单机容量逐步发展到极限;其次,超级节点的产生使得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维护管理难度加大。
集群技术在路由器领域的引入,目的是将两台或两台以上普通核心路由器通过某种方式连接,使得这些核心路由器能够进行设备间协同工作和并行处理,实现系统容量的平滑扩展,并且对外只表现为一台逻辑路由器。用户希望尽量在不影响原有设备业务的情况下扩展某些节点的容量和槽位,形成一个路由器集群设备以满足用户更高容量,即要求能做到平滑扩容。在现有技术中,CLC和CCC要作为一套集群设备,扩容过程是在没有业务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将两者之间的线缆连接好,并在两台设备上做好配置,通过重新启动的方式来形成一套集群。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新增CLC,还是新增CCC,设备扩容都是在中断CLC业务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做到在数据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平滑扩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集群线卡装置、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及集群系统,可在不影响现网运行路由器设备的业务的情况下,在线将路由器设备扩容为路由器集群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所述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框CCC,新增集群线卡框CLC与所述CCC连接形成集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控制平面;
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以使所述CCC对所述新增CLC进行管理。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群线卡装置,所述集群线卡装置为集群线卡框CLC,所述CLC与集群中央交换框CCC进行连接,所述CLC包括:
端口(11),用于与所述CCC连接;
控制平面建立单元(12),用于建立控制平面;
切换单元(13),用于将所述CLC上的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以使所述CCC对所述CLC进行管理。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群中央交换装置,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与集群线卡框CLC之间进行连接而形成集群系统,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包括:
CLC端口(41),用于与所述CLC连接;
注册单元(42),用于通过主用端口或者备用端口中的空闲的端口向所述CLC注册,注册为所述CLC的从框;
备份关系处理单元(43),用于通知所述CLC可以接受更改备份关系;
管理单元(44),用于当所述CLC完成控制切换后对所述CLC进行管理。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和新增的集群线卡装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中断CLC现网运行设备业务的情况下,做到在数据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平滑扩容,而且在这扩容过程中无需更换硬件设备,可以减少用户在设备上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线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集群线卡装置的控制平面建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集群线卡装置的切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集群系统扩容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集群系统扩容方法中的建立控制平面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7的集群系统扩容方法中的切换设备管理权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集群系统扩容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集群中央交换框CCC用于监控、管理和维护整个集群设备,连接各CLC,并提供多个CLC之间的交换平面的数据交换通道。CCC可以包含主控板(Main Processing Unit,MPU)(以下简称MPU板)、内部通信板(Internal Communication Unit,ICU)(以下简称ICU板)、交换网板(Switch Fabric Unit,SFU)(以下简称SFU板)、电交叉板(Electric Cross Unit,ECU)(以下简称ECU板)及ECU板上面的光灵活插卡(Optical Flexible Card,OFC)(以下简称光子卡OFC)等单板。其中,
MPU板是系统控制和管理核心,同时又作为维护管理单元,完成了控制平面和交换平面的功能,集群中央交换框一般包含两块MPU板,形成备份以确保可靠性;
SFU板作为集群中央交换框的交换网模块,主要实现不同集群线卡框之间的业务交换功能;光子卡OFC为ECU板上的接口卡用于光电、电光转换功能,光子卡OFC可以实现集群中央交换框和各集群线卡框之间的流量中继,形成CCC与CLC之间的数据通道;
ECU板与光子卡OFC、SFU板配合实现多框集群路由器的业务通道,ECU板作为集群中央交换框业务处理的一部分,完成SFU板与OFC之间的中继;
ICU板用于实现集群中央交换框和集群中央交换框之间、集群中央交换框和集群线卡框之间可靠的控制信息传输,例如,在CCC-1系统中(即1台集群中央交换框),集群中央交换框上的ICU板,可以通过以太网口和4台集群线卡框的主控板相连,将集群线卡框主控板的控制信息上送到集群中央交换框主控板,同时将集群中央交换框主控板的控制信息下发到各集群线卡框的主控板。在CCC-2系统中(即有2台集群中央交换框)ICU板不仅完成集群中央交换框和集群线卡框之间的控制通道,还实现两台集群中央交换框之间的控制通道,因此,ICU板上可以包括CLC接口,例如以太网类型的接口,用于连接CLC主控板上的级联接口;还包括CCC接口,例如以太网类型的接口,用于连接其他CCC,各集群中央交换框的ICU板可以通过该接口连接起来构成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apid Ring ProtectionProtocol,RRPP)环。例如,CCC-2的系统中,一个CCC上只要一个CCC接口就可以与CCC-2系统中的另一个CCC相连,但是,在集群系统扩展到CCC-4或者更多的集群中央交换框时,每个CCC上可能需要两个CCC接口,与集群系统中的其他CCC连接,所有CCC形成一个环。
在多框,即多个路由器,组成的集群路由器中,每个单框被称为集群线卡框CLC。每个集群线卡框可以包括MPU板、SFU板和线路接口处理板(Line interface processing unit,LPU)等单板,其中,MPU是主控交换单元,负责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以及数据交换,一般每个集群线卡框可以包含两块MPU板,形成备份以确保可靠性。交换网板SFU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快速交换。LPU用于完成业务的快速处理和转发,以及链路协议、业务转发用表的维护管理等功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线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集群线卡装置为集群线卡框CLC,该CLC与CCC连接,如图1所示,该CLC包括:
端口11,用于与CCC连接,可以是一个,也可是两个,如果是两个,其中一个是用于与CCC连接的主用端口,另一个是用于与CCC连接的备用端口。具体实现时,以上端口可以是以太网类型的端口,例如,GE(Gigabit Ethernet)端口、FE(Fast Ethernet)端口等。
控制平面建立单元12,用于建立控制平面;
切换单元13,用于将CLC上的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以使CCC对CLC进行管理。当CLC与CCC通过主备链路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主备链路中的空闲链路将CLC上的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具体地,切换单元13把MPU板主备倒换,把新增CLC的工作模式改为三级交换模式。
其中,如图2所示的控制平面建立单元12的结构示意图,控制平面建立单元12包括:
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用于更改CLC上MPU板备份关系;
备份单元121,用于将CLC上的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CCC的主用MPU板。即把CLC的备用MPU板改为CCC上主用MPU板,此时,CLC上的主用MPU板仍然是原CLC上的主用MPU板,但是,CLC的备用MPU板是CCC上的主用MPU板。
其中,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包括:
工作模式设置单元1200,用于将CLC的工作模式更改为多框工作模式。
接收注册单元1201,用于在工作模式设置单元1200更改工作模式为多框工作模式之后,通过主用端口或者备用端口中的空闲的端口接收来自CCC的注册,将CCC注册为CLC的从框。
用户可以直接在CLC上操作,触发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更改备份关系。
其中,如图3所示的切换单元13的结构示意图,切换单元13包括:控制平面切换单元130和交换平面切换单元131;
控制平面切换单元130,用于将其主用MPU板切换为CCC的主用MPU板,把MPU板进行主备倒换,此时,CCC上的主用MPU板成为CLC的主用MPU板,完成控制层面切换;
交换平面切换单元131,用于将CLC的SFU板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三级交换模式。
用户可以直接在CLC上操作,触发切换单元13工作,也可以在CCC上,通过主用端口或者备用端口中的空闲的端口接收来自CCC的信号,触发切换单元13工作。
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还用于集群系统扩容后更改主控板备份关系。在集群系统扩容过程中,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实现了集群系统中跨框的MPU板的1:1备份,即1块主用MPU板(CLC上的主用MPU板),1块备用MPU板(CCC上的主用MPU板)。在集群系统扩容完成后,可以继续延用该备份关系,也可以更改该备份关系。例如把备份关系更改为1:N备份,例如,以CCC-2集群系统为例说明,CCC-2集群系统中有2个CCC,且每个CCC上为了达到可靠性要求一般都有2块MPU板做主备备份,所以在CCC-2集群系统中实际上共有4块MPU板,如果只实现跨框的MPU板的1:1备份时,集群系统中实际上有2块MPU板空闲,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且避免资源浪费,可以把空闲的2块MPU板也利用上,分别作为次备用MPU板和次次备份MPU板,实现跨框的MPU板的1:3备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LC包括MPU板,上述端口及单元可以设置于该MPU板上。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集群中央装置为集群中央交换框CCC,该CCC与集群线卡框CLC连接,可选地,CCC可以通过主备链路与CLC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该CCC包括:
CLC端口41,用于与CLC连接,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是两个时,其中一个是用于与CLC连接的主用端口,另一个是用于与CLC连接的备用端口。具体实现时,以上端口可以是以太网类型的端口,例如,GE(Gigabit Ethernet)端口、FE(Fast Ethernet)端口等。
注册单元42,通过主用端口或者备用端口中的空闲的端口向CLC注册,注册为CLC的从框。
备份关系处理单元43,用于通知CLC可以接受更改备份关系。例如,当通过高可靠性(High Available,HA)手段实现时,该模块更改CCC的HA状态为多框批量备份状态,构建并发送通知消息给新增CLC,以便CLC收到该通知消息后更改主控板备份关系。
管理单元44,用于当CLC完成控制切换后对CLC进行管理。
当该集群系统中有新增CCC时,原CCC还可以包括:
CCC端口45,用于与集群系统中的CCC连接,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是两个时,可以使集群系统的CCC连接成环;
工作模式更改单元46,用于更改新增CCC的工作模式;
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47,更改CCC上MPU板的主备关系,具体为把当前CCC的备用MPU板设置为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即当前CCC上主用MPU板保持不变,当前CCC把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当成自己的备用MPU板,进而,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即当前CCC把主用MPU板上的数据备份到备用MPU板,即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
相应地,ICU卡还包括通信单元,当集群系统中有两个以上CCC时,用于与集群系统中的其他CCC通信,选出主用CCC。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CC包括MPU板,上述端口及单元可以设置于该MPU板上。
图5是本发明的集群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框CCC和新增集群线卡框CLC,该CCC如图4所示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该CLC如图1所示的集群线卡装置,CCC与CLC连接,其中,新增CLC用于更改自身MPU板备份关系,将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CCC的主用MPU板,以及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CCC用于管理集群系统。
图6是本发明的集群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一个CCC及n个CLC(n为大于1的自然数),组成CCC+nCLC的集群系统,其工作原理及扩容方法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在CCC+CLC集群系统的基础上增加CLC扩展为CCC+nCLC集群系统,则新增CLC只需直接连接CCC。其中,CLC如同上述图1所示的集群线卡装置,CCC如同上述图4所示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对上述装置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7是本发明的集群系统扩容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通过往CCC中新增CLC实现扩容,该方法中,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框CCC,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701,建立控制平面;更改CLC上MPU板备份关系,把CLC上的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CCC的主用MPU板。CCC与新增CLC之间通过主备链路连接,CCC和CLC之间的主备链路主要是用于内部管理信息的交互,包括备份信息,两条链路是相互备份使用的,在一条链路故障时,管理信息仍然可以通过另外一条交互。其中,CCC与CLC通过两条链路连接,具体实现时,上述主备链路的连接形式可以用网线直接连接CLC和CCC即可。
此时CLC的管理权仍在CLC上面,CLC+CCC形式的集群系统的相关路由的处理和下发还必须由CLC完成,因而需要将CLC上的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通过CCC来管理整个CLC+CCC。
702,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以使CCC对新增CLC进行管理。因为此时新增CLC的管理权仍在CLC上面,新增CLC与CCC之间尚无信息交互,主备链路都处于空闲状态,可以通过主备链路中的任意链路切换控制权,优选地,当主备链路都空闲时,也可以优选主用链路。702可通过高可靠性(High Available,HA)手段实现,HA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702过程的具体实现,可由用户在CLC上手工配置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或者是,通过CLC或CCC自动检测后进行对设备管理权的自动切换。以上所述切换方法可达到设备管理权切换的目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不再赘述。在将设备管理权通过主备链路中的空闲链路切换到CCC上后,CCC对新增CLC进行管理。具体为,CCC通过其MPU板对CLC+CCC集群设备进行管理。
上述701建立控制平面的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
7011,CCC与新增CLC连接,把新增CLC改为多框工作模式,CLC的工作模式包括单框和多框两种。当然,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此时CCC的工作模式也应该是多框工作模式,CCC的工作模式可以有很多中,用于表示集群系统包含几个CCC,例如当CCC的工作模式是CCC-1时表示整个集群系统包含一个CCC的多框工作模式。可选地,CCC与CLC之间通过主备链路连接。
7012,CCC向多框工作模式的CLC注册,CCC注册为CLC上的一个框,此时CLC认为CLC自己是主框,CCC是CLC的从框。CCC向当前运行的CLC注册后,这样用户可以从CLC登陆CCC查看整个集群系统的状态,更改配置等。
7013,更改新增CLC上MPU板备份关系,把新增CLC上的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CCC的主用MPU板。即把CLC的备用MPU板改为CCC上主用MPU板,此时,CLC的主用MPU板仍然是原CLC上的主用MPU板,但是,CLC的备用MPU板是CCC上的主用MPU板。通过高可靠性(High Available,HA)手段把CLC上的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CCC的主用MPU板,即CCC上的主用MPU板。
上述702中CLC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具体包括切换控制平面和切换交换平面,如图9所示。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7021,切换控制平面;新增CLC将MPU板主备倒换,此时,CCC上的主用MPU板成为CLC的主用MPU板,控制层面完成切换。
7022,切换交换平面;新增CLC把自己的工作模式改为三级交换模式。切换交换平面即切换数据转发,因为新增CLC本来是一级交换模式,现在需要把其工作模式改为三级交换模式,即CCC作为2级交换网设备,线卡框的SFU则作为1或3级交换网,构成多个设备级联、用户流量三级交换的集群路由器系统,使得各业务板之间都能够进行数据交换。具体实现时,因为新增CLC包含N+1块SFU板,其中N块SFU板负责交换数据,1块SFU板作为上述N块SFU板的备份,那么,因为有备份SFU板的存在,可以确保N块SFU板可以逐个改为多框工作模式。
在将CLC上的设备管理权切换到CCC上后,由CCC上的MPU板管理整个CLC+CCC集群设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CCC下新增CLC来平滑扩容,不需要重启就可实现平滑扩容,提高了集群系统平滑扩容的可靠性。
以上可以称为CCC+nCLC集群系统,实际应用中,因为每个CCC下可以连接的CLC是有限制的,例如,一般情况下,一个CCC可能最多支持连接4个CLC,当CCC下已经连接了CLC时,系统容量仍然不够用,需要进一步扩容时,可能需要通过新增CCC实现,形成2CCC+nCLC集群系统。
因此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群系统,图10是本发明的集群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系统为mCCC+nCLC(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的集群系统,其中,CLC如同图1的集群线卡装置,CCC如同图4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这里不再赘述。
相应地,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如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集群系统扩容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若集成系统还包括新增CCC,新增CCC与CCC连接,新增CCC与新增CLC连接,该方法还包括:
1101,更改新增CCC和CCC的工作模式,新增CCC向主用CCC注册。更改新增CCC和原CCC的工作模式为CCC-2,因为CCC-1系统中仅有一个CCC,所以,原CCC也可以被视为主用CCC,新增CCC向原CCC注册,注册成原CCC的一个框。例如,原来是CCC-1系统,现在需要新增一台CCC,形成CCC-2系统,新增CCC向原集群系统中原CCC注册,注册成原CCC的一个框,同理,如果原来是CCC-m系统,如果需要新增一台CCC,形成CCC-(m+1)系统时,把原来的m个CCC和新增CCC的工作模式都设置为CCC-(m+1),新增CCC向主用CCC注册即可。
1102,更改主用CCC上MPU板的主备关系,具体为把主用CCC的备用MPU板设置为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即主用CCC上主用MPU板保持不变,主用CCC把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当成自己的备用MPU板,进而,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即主用CCC把主用MPU板上的数据备份到备用MPU板,即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
如果集群系统中只有2个CCC,2个CCC之间是主备关系,某一时刻只有一个CCC上的MPU板在工作,此时,也称原CCC为主用CCC,新增CCC为备用CCC。主用CCC进行整个系统的控制,包括设备级的管理和路由、协议等的控制,在主用CCC出现故障后,会有备用CCC进行接管,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起到备份的作用。当主用CCC上的主用MPU板出现故障时,主用CCC的备用MPU板,即备用CCC上的主用MPU板,接管相应的工作。实际上,此刻是备用CCC接管主用CCC的工作。
如果集群系统中有N(N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个CCC时,这N个CCC之间还可以两两连接形成环网,通过运行环网协议,例如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RPR)协议,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以确保CCC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CLC和CCC之间都是通过主备两路链路连接,这是为了提高CLC和CCC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显然,也可以只用一条链路连接。
因为新增CLC或者新增CCC的时间顺序并不受限制,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分别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
上述实施例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还包括,集群系统扩容后更改主控板备份关系。在集群系统扩容过程中实现了集群系统中跨框的MPU板的1:1备份,即1块主用MPU板(CLC上的主用MPU板),1块备用MPU板(CCC上的主用MPU板)。在集群系统扩容完成后,可以继续延用该备份关系,可以更改该备份关系。例如把备份关系更改为1:N备份,例如,以CCC-2集群系统为例说明,CCC-2集群系统中有2个CCC,且每个CCC上为了达到可靠性要求一般都有2块MPU板做主备备份,所以在CCC-2集群系统中实际上共有4块MPU板,如果只实现跨框的MPU板的1:1备份时,集群系统中实际上有2块MPU板空闲,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且避免资源浪费,可以把空闲的2块MPU板也利用上,分别作为次备用MPU板和次次备份MPU板,实现跨框的MPU板的1:3备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闲链路可以是主备链路中的主用链路或者是备用链路,当主用链路和备用链路都空闲时,可以优选主用链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系统,新增CCC或者新增CLC时,可以在不中断CLC现网运行设备业务的情况及数据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实现平滑扩容,在这扩容过程中无需更换硬件设备,可以减少用户在设备上的投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Read-Only Memory,ROM/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因此依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框CCC,新增集群线卡框CLC与所述CCC连接形成集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控制平面;
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以使所述CCC对所述新增CLC进行管理,其中,
所述建立控制平面,具体包括:
更改所述新增CLC上主控板MPU板备份关系;将所述新增CLC上的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所述CCC的主用MPU板;
所述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具体包括:
将所述新增CLC的主用MPU板切换为所述CCC的主用MPU板;
将所述新增CLC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三级交换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改所述新增CLC上MPU板备份关系,具体包括:
将所述新增CLC的工作模式更改为多框工作模式;
接收来自所述CCC的注册,将所述CCC注册成为所述新增CLC上的从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CLC通过主备链路与所述CCC连接,所述将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具体为:将设备管理权通过所述主备链路中的空闲链路切换到所述CCC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新增CCC,所述新增CCC通过主备链路与所述CCC连接,所述新增CCC通过主备链路与所述新增CLC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改所述新增CCC和所述CCC的工作模式,所述新增CCC向所述CCC进行注册,成为所述CCC的从框;
更改所述CCC上MPU板的主备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改CCC上MPU板的主备关系具体为:
把所述CCC的备用MPU板设置为所述新增CCC上的主用MPU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集群系统包括至少三个CCC,则多个所述CCC之间两两连接形成环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集群系统中跨框的MPU板的备份关系更改为1:N备份。
8.一种集群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线卡装置为集群线卡框CLC,所述CLC与集群中央交换框CCC进行连接,所述CLC包括:
端口(11),用于与所述CCC连接;
控制平面建立单元(12),用于建立控制平面;所述控制平面建立单元(12)包括: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用于更改所述CLC上MPU板备份关系;备份单元(121),用于将所述CLC的主用MPU板的配置信息备份到所述CCC的主用MPU板;
切换单元(13),用于将所述CLC上的设备管理权切换到所述CCC上,以使所述CCC对所述CLC进行管理;
所述切换单元(13)包括:
控制平面切换单元(130),用于将所述CLC的主用MPU板切换为所述CCC的主用MPU板;
交换平面切换单元(131),用于将所述CLC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三级交换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群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包括:
工作模式设置单元(1200),用于将所述CLC的工作模式更改为多框工作模式;
接收注册单元(12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CCC的注册信息,将所述CCC注册成为所述CLC的从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群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120)还用于将所述CLC及CCC上MPU板的备份关系更改为1:N备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群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LC与所述CCC通过主备链路进行连接,则所述切换单元(13),用于将所述CLC上的设备管理权通过主备链路中的空闲链路切换到所述CCC上,以使所述CCC对所述CLC进行管理。
12.一种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与集群线卡框CLC之间进行连接而形成集群系统,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包括:
CLC端口(41),用于与所述CLC连接;
注册单元(42),用于通过主用端口或者备用端口中的空闲的端口向所述CLC注册,注册为所述CLC的从框;
备份关系处理单元(43),用于通知所述CLC可以接受更改备份关系;
管理单元(44),用于当所述CLC完成控制切换后对所述CLC进行管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集成系统包括新增集群中央交换框CCC,则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还包括:
CCC端口(45),用于与所述集群系统中的新增CCC连接;
工作模式更改单元(46),用于更改所述新增CCC的工作模式;
主控板备份关系更改单元(47),用于更改CCC上MPU板的主备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与所述CLC通过主备链路连接,所述新增CCC与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通过主备链路连接,所述新增CCC与所述CLC通过主备链路连接。
15.一种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群中央交换装置和新增的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集群线卡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中央交换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集群中央交换装置。
CN2009801451975A 2008-10-29 2009-10-27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Active CN102326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801451975A CN102326358B (zh) 2008-10-29 2009-10-27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187318A CN101394309A (zh) 2008-10-29 2008-10-29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CN200810218731.8 2008-10-29
CN200810181547 2008-11-18
CN200810181547.0 2008-11-18
PCT/CN2009/074629 WO2010048875A1 (zh) 2008-10-29 2009-10-27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CN2009801451975A CN102326358B (zh) 2008-10-29 2009-10-27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6358A CN102326358A (zh) 2012-01-18
CN102326358B true CN102326358B (zh) 2013-12-04

Family

ID=4212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1975A Active CN102326358B (zh) 2008-10-29 2009-10-27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65417B2 (zh)
CN (1) CN102326358B (zh)
WO (1) WO20100488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31300B1 (en) * 2011-07-21 2019-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face register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device to join cluster system
CN103188173B (zh) * 2011-12-28 2016-04-2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设备
CN106470219A (zh) * 2015-08-17 2017-03-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计算机集群的扩容和缩容方法及设备
CN106789679B (zh) 2015-11-24 2020-02-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框、多框集群路由器、选路及报文处理方法
CN106789753B (zh) 2015-11-24 2020-06-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框、多框集群路由器、及报文处理方法
CN107547257B (zh) * 2017-07-14 2021-08-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8011849B (zh) * 2017-11-29 2021-06-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表项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1371600B (zh) * 2020-02-26 2022-06-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扩容合理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53498B (zh) * 2020-07-31 2022-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841A (zh) * 2006-05-11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级连系统及实现备份的方法
US7236453B2 (en) * 2002-06-27 2007-06-26 Jeremy Benjamin, Trustee High available method fo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sion 4
US7304940B2 (en) * 2002-09-05 2007-12-04 World Wide Packets, Inc. Network switch assembly, network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8649A (en) * 1993-04-30 1995-04-18 Quotron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data access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database access processors with one-for-N redundancy
US6195687B1 (en) * 1998-03-18 2001-02-27 Netschool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ter-slave control in a educational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3559757B2 (ja) * 2000-08-22 2004-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6732215B2 (en) * 2001-02-05 2004-05-04 Total Impact Super scalable multiprocessor computer system
JP2002259352A (ja) * 2001-03-01 2002-09-13 Handotai Rikougaku Kenkyu Center:Kk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装置
US6934300B2 (en) * 2001-05-04 2005-08-23 M&S Systems, L.P. Initialization method for an entertainment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438302B2 (en) * 2002-08-22 2013-05-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plitting and sharing routing information among several routers acting as a single border router
CN1214583C (zh) * 2002-08-23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虚拟私有网络及其构建方法
US7483998B2 (en) * 2003-11-14 2009-01-27 Alcatel Lucent Software configurable cluster-based router using heterogeneous nodes as cluster nodes
CN1284336C (zh) * 2004-01-16 2006-11-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环的大容量可扩展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US7724778B2 (en) * 2005-01-28 2010-05-25 I/O Controls Corporation Control network with data and power distribution
US7330965B2 (en) * 2005-02-09 2008-02-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tiered boot list
CN100396058C (zh) * 2005-10-21 2008-06-18 清华大学 区分服务网络域内支持不同服务质量的ip组播方法
US20070220301A1 (en) * 2006-02-27 2007-09-20 Dell Products L.P. Remote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module
US7904589B2 (en) * 2007-05-19 2011-03-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computer network routing using logically centralized, physically distributed servers distinct from network routers
CN101394309A (zh) * 2008-10-29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US8904028B2 (en) * 2009-07-17 2014-12-02 Intel Corporation Scalable cluster rou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6453B2 (en) * 2002-06-27 2007-06-26 Jeremy Benjamin, Trustee High available method fo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sion 4
US7304940B2 (en) * 2002-09-05 2007-12-04 World Wide Packets, Inc. Network switch assembly, network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983841A (zh) * 2006-05-11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级连系统及实现备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6358A (zh) 2012-01-18
US9465417B2 (en) 2016-10-11
US20110208844A1 (en) 2011-08-25
WO2010048875A1 (zh) 2010-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6358B (zh)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US76396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CN102148677B (zh) 一种更新地址解析协议表项的方法及核心交换机
CN102823205B (zh) 聚合来自接入域的数据业务
US6678268B1 (en) Multi-interface point-to-point switching system (MIPPSS) with rapid fault recovery capability
US6426952B1 (en) Multi-interface point-to-point switching system (MIPPSS) having an internal universal signal format
US20080068985A1 (en) Network redundancy method and middle switch apparatus
CN101394309A (zh) 一种集群系统扩容方法、装置及集群系统
EP2608459A2 (en) Router, virtual cluster router system and establishion method thereof
CN101471885A (zh) 具有状态同步的集群的虚拟组播路由
US9054983B2 (en) Centralize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planes for different independent switching domains
RU2513918C1 (ru) Кластерный маршрутизатор и способ кластерной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и
WO2012019464A1 (zh) 路由器集群中板间互联的装置及方法
CN1937782B (zh) 一种机框设备及其报文发送方法
US6580720B1 (en) Latency verification system within a multi-interface point-to-point switching system (MIPPSS)
US20080304477A1 (en) Carrier Class Resilience Solution For Switched Ethernet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CN100420217C (zh) 框间互连的通信系统及其数据交换方法
JP6383232B2 (ja)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CN105530205B (zh) 一种微波设备汇聚的装置和方法
CN106533771A (zh) 一种网络设备以及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WO2021159936A1 (zh) 连接结构及设备安装方法
US6628648B1 (en) Multi-interface point-to-point switching system (MIPPSS) with hot swappable boards
US6526048B1 (en) Multi-interface point-to-point switching system (MIPPSS) under unified control
CN101466033A (zh) 分布式的数字非压缩视频交换设备和方法
US6580692B1 (en) Dynamic switch path verification system within a multi-interface point-to-point switching system (MIPP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