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5314B -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5314B
CN102325314B CN201110269835.3A CN201110269835A CN102325314B CN 102325314 B CN102325314 B CN 102325314B CN 201110269835 A CN201110269835 A CN 201110269835A CN 102325314 B CN102325314 B CN 102325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all
mmi
app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98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5314A (zh
Inventor
张芬
芦跃霞
黄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698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5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5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3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5204 priority patent/WO201303721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5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若为第一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若为第二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本发明通过判断当前使用的平台,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相应地呼叫处理,从而可以使得不论采用哪种平台,上层APP/MMI都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节省了APP/MMI的开发及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USAT(USIM Application Toolkit,USIM应用工具箱)在原来的SIM卡(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卡)被动式的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了SIM卡新的主动式操作的能力。它允许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中的应用与支持该应用的ME(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操作,即支持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与ME之间的主动式对话,从而使移动用户拥有个人化附加业务。其中,UICC可以发起一个由ME执行的操作,例如,利用UICC中的号码建立语音呼叫,即USAT语音呼叫。
根据3GPP协议以及中国移动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UICC-终端接口USAT技术规范定义,SETUP CALL(建立呼叫)命令和过程如图1所示:
步骤S101、UICC发送发起呼叫SETUP CALL命令至ME;
该SETUP CALL命令包含被叫用户号码,性能配置参数(请求呼叫的承载能力)和被叫用户子地址。ME在向网络请求呼叫建立时需使用这些参数。在呼叫已经连接后,ME还可将命令中给出的DTMF(双音多频)值发送给网络。
步骤S102、ME判断该命令是否可以执行;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
如果发生ME忙于其他呼叫或SS(supplementary service补充业务)事务、或者ME不支持UICC命令中的性能配置参数,则判断不能执行SETUP CALL命令;否则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
步骤S103、发送TERMINAL RESPONSE(终端响应)命令给UICC,命令中包含失败原因值;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S104、ME提示用户确认;
如果UICC提供第一个α标识符且不是空数据对象,ME就用此标识符通知用户确认。若UICC没有提供第一个α标识符或是空数据对象,ME可以给用户提供信息。
步骤S105、用户没有接受呼叫或结束该会话,ME发送TERMINAL RE SPONSE命令给UICC,命令中包含拒绝原因值,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S106、用户接受呼叫,ME将呼叫信息发送给USIM卡,由USIM卡进行呼叫控制;
USIM卡具有允许、禁止和修改呼叫的能力,该USIM卡根据呼叫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禁止或者修改该呼叫,并作出相应的呼叫控制。
步骤S107、ME根据呼叫控制结果,进行相应地呼叫处理;
例如,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该呼叫,ME则用响应数据中给出的目的地址、相关性能配置参数和被叫子地址(假如UICC提供)建立一个呼叫。
步骤S108、当ME收到网络返回的呼叫建立成功信息,则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通知UICC“命令已经成功执行”。
当网络返回呼叫建立成功信息后,ME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通知UICC“命令已经成功执行”,其后的呼叫操作正常执行。
虽然协议规定了SETUP CALL的命令和过程,但不同的手机平台实现方法不同,导致APP/MMI(应用程序)的流程也会不一致。
目前使用的平台有两种做法,一种仅仅实现UICC和ME之间的命令透传,APP/MMI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过程来完成操作;另一种只需要用户进行确认,用户接受UICC发起的呼叫后,由平台来完成USIM卡呼叫控制以及拨号的过程。因此,针对不同的手机平台,作为移动终端的生产商开发不同的APP/MMI,如此既增加了开发成本,而且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旨在节省APP/MMI的开发成本及维护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
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应用程序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其中,
实现UICC和ME之间的命令透传,APP/MMI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过程来完成操作的平台称为第一平台;只需要用户进行确认,用户接受UICC发起的呼叫后,由平台完成USIM卡呼叫控制以及拨号的过程的平台称为第二平台。
优选地,所述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的步骤之前包括:
接收平台上报的建立呼叫SETUP CALL命令,并将该命令通知APP/MMI;
若APP/MMI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则提示用户确认是否接受呼叫。
优选地,所述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接受呼叫后,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发送包含命令成功执行信息的终端响应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优选地,所述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优选地,所述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呼叫建立成功后,根据APP/MMI发起的响应SETUP CALL请求,发送包含命令执行成功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装置,包括语音呼叫适配模块及USAT应用适配模块,其中,
USAT应用适配模块,用于在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语音呼叫适配模块,用于若平台为第一平台、且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其中,
实现UICC和ME之间的命令透传,APP/MMI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过程来完成操作的平台称为第一平台;只需要用户进行确认,用户接受UICC发起的呼叫后,由平台完成USIM卡呼叫控制以及拨号的过程的平台称为第二平台。
优选地,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接收平台上报的SETUP CALL命令,并将该命令通知APP/MMI;
若APP/MMI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则提示用户确认是否接受呼叫。
优选地,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在用户接受呼叫后,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发送包含命令成功执行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优选地,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
优选地,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在呼叫建立成功后,根据APP/MMI发起的响应SETUP CALL请求,发送包含命令执行成功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本发明通过判断当前使用的平台,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相应地呼叫处理,从而可以使得应用完全符合3GPP协议和中国移动规范的同时,不论采用哪种平台,上层APP/MMI都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节省了APP/MMI的开发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根据3GPP协议及中国移动TD-SCDMA UICC-终端接口USAT技术规范定义的USAT语音呼叫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方便后面描述,仅仅实现UICC和ME之间的命令透传,APP/MMI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过程来完成操作的平台称为第一平台;只需要用户进行确认,用户接受UICC发起的呼叫后,由平台来完成USIM卡呼叫控制以及拨号的过程的平台称为第二平台。
图2是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2,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需要在应用程序APP/MMI与平台之间增加适配层,以实现一套APP/MMI适用不同的手机平台上的USAT语音呼叫,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执行步骤S120;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执行步骤S140;
步骤S120、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
用户接受呼叫后,APP/MMI将SETUP CALL命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发送至适配层,请求USIM进行呼叫控制。若平台为第一平台时,适配层根据SETUP CALL命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平台收到ENVELOPE命令后,上报呼叫控制结果。该呼叫控制结果包括允许呼叫、修改呼叫、禁止呼叫。
步骤S130、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APP/MMI则利用SETUP CALL中的呼叫信息,发起语音拨号请求,则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修改呼叫,APP/MMI则利用SETUP CALL中修改的呼叫信息,发起语音拨号请求,则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APP/MMI则通知适配层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给平台,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S140、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适配层发送命令成功执行信息的TERMINAL RE SPONSE命令至平台,且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步骤S150、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
APP/MMI收到适配层返回的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后,利用SETUP CALL中的呼叫信息,发起语音拨号请求,则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
本发明通过判断平台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相应地呼叫处理,从而可以使得应用完全符合3GPP协议和中国移动规范的同时,不论采用哪种平台,上层APP/MMI都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节省了APP/MMI的开发及维护成本。
参照图3,上述步骤S110之前包括:
步骤S160、适配层接收平台上报的发起呼叫SETUP CALL命令,并将该命令通知应用程序APP/MMI;
UICC发起SETUP CALL命令,手机平台通过适配层上报至APP/MMI。该SETUP CALL命令为UICC主动式命令。该SETUP CALL命令包括被叫用户号码、性能配置参数及被叫用户子地址等等。
步骤S170、APP/MMI判断是否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8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90;
若ME忙于其他呼叫或SS事务,或者APP/MMI不支持SETUP CALL命令中的性能配置参数,则判断不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否则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
步骤S180、适配层发送包含拒绝原因值的终端响应TERMINAL RESP ONSE命令给平台,并结束本流程;
当APP/MMI判断不可执行SETUP CALL命令时,通过适配层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给平台,该TERMINAL RESPONSE命令包括拒绝原因值,表示对应的拒绝原因。例如“ME不能执行命令”、“ME目前呼叫正忙”、“网络目前无法处理命令”等等。
步骤S190、适配层提示用户确认是否接受呼叫;如果用户接受呼叫,则执行步骤S110;否则执行步骤S200;
上述SETUP CALL还可以包括标识符。当SETUP CALL中包括α标识符且α标识符不是空数据对象,APP/MMI利用该标识符并通过适配层通知用户确认;当SETUP CALL中不包括α标识符或包括α标识符但其是空数据对象,则APP/MMI仍然要通过适配层通知用户确认。
步骤S200、适配层发送包含用户拒绝操作信息的TERMINAL RESPON SE命令给平台。
若用户没有接受该呼叫,适配层则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给平台,该TERMINAL RESPONSE命令包含用户拒绝操作信息。
在呼叫建立期间,平台将不断上报消息,适配层会通知APP/MMI,APP/MMI可以显示信息通知用户当前正在连接还是对方震铃中。
一旦呼叫建立成功,APP/MMI则发送响应SETUP CALL请求,通知适配层响应SETUPCALL命令,适配层根据当前使用的平台类型,如果是第一平台,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通知平台“命令已经成功执行”,如果为第二平台,不做任何处理。
适配层记录了这路呼叫的信息,对于APP/MMI来说,该路呼叫与普通呼叫没有任何区别,用户可以像普通呼叫一样进行挂断、挂起、恢复等操作。
图4是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本发明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装置,即方法实施例中的适配层,包括语音呼叫适配模块110及USAT应用适配模块120,其中,
USAT应用适配模块120,用于在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手机平台的类型;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语音呼叫适配模块110,用于若平台为第一平台、且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
用户接受呼叫后,APP/MMI将SETUP CALL命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发送至适配层,请求USIM进行呼叫控制。若平台为第一平台时,适配层根据SETUP CALL命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平台收到ENVELOPE命令后,上报呼叫控制结果。该呼叫控制结果包括允许呼叫、修改呼叫、禁止呼叫。
若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APP/MMI则利用SETUP CALL中的呼叫信息,发起语音拨号请求,则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呼叫控制结果为修改呼叫,APP/MMI则利用SETUP CALL中修改的呼叫信息,发起语音拨号请求,则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APP/MMI则通知适配层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给平台,并结束本流程。
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APP/MMI利用SETUP CALL中的呼叫信息,发起语音拨号请求,则适配层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
本发明通过判断平台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相应地呼叫处理,从而可以使得应用完全符合3GPP协议和中国移动规范的同时,不论采用哪种平台,上层APP/MMI都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节省了APP/MMI的开发及维护成本。
USAT应用适配模块120还用于:
接收平台上报的建立呼叫SETUP CALL命令,并将该命令通知应用程序APP/MMI;若APP/MMI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则提示用户确认是否接受呼叫。
UICC发起SETUP CALL命令,平台通过适配层上报至APP/MMI。该SETUP CALL命令为UICC主动式命令。该SETUP CALL命令包括被叫用户号码、性能配置参数及被叫用户子地址等等。
当ME忙于其他呼叫或SS事务,或者APP/MMI不支持SETUP CALL命令中的性能配置参数时,则判断不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否则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当APP/MMI判断不可执行SETUP CALL命令时,通过适配层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给平台,该TERMINAL RESPON SE命令包括拒绝原因值,表示对应的拒绝原因。例如“ME不能执行命令”、“ME目前呼叫正忙”、“网络目前无法处理命令”等等。
上述SETUP CALL还可以包括标识符。当SETUP CALL中包括α标识符且α标识符不是空数据对象,APP/MMI利用该标识符并通过适配层通知用户确认;当SETUP CALL中不包括α标识符或包括α标识符但其是空数据对象,则APP/MMI仍然要通过适配层通知用户确认。
USAT应用适配模块120还用于:
在用户接受呼叫后,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发送包含命令成功执行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上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120还用于:
若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信息的TERMINALRESPONSE命令。
若用户没有接受该呼叫,适配层则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给平台,该TERMINAL RESPONSE命令包含用户拒绝操作信息。
上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120还用于:
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在呼叫建立成功后,根据APP/MMI发起的响应SETUP CALL请求,发送包含命令执行成功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一旦呼叫建立成功,APP/MMI则发送响应SETUP CALL请求,通知适配层响应SETUPCALL命令,适配层根据当前使用的平台类型,如果是第一平台,发送TERMINAL RESPONSE命令通知平台“命令已经成功执行”,如果为第二平台,不做任何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
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应用程序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
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其中,
实现UICC和ME之间的命令透传,APP/MMI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过程来完成操作的平台称为第一平台;只需要用户进行确认,用户接受UICC发起的呼叫后,由平台完成USIM卡呼叫控制以及拨号的过程的平台称为第二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的步骤之前包括:
接收平台上报的建立呼叫SETUP CALL命令,并将该命令通知APP/MMI;
若APP/MMI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则提示用户确认是否接受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接受呼叫后,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发送包含命令成功执行信息的终端响应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呼叫建立成功后,根据APP/MMI发起的响应SETUP CALL请求,发送包含命令执行成功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6.一种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语音呼叫适配模块及USAT应用适配模块,其中,
USAT应用适配模块,用于在用户接受呼叫后,判断平台的类型;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呼叫控制请求,发送ENVELOPE命令至平台,等待平台返回呼叫控制结果;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返回允许呼叫的呼叫控制结果;
语音呼叫适配模块,用于若平台为第一平台、且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允许呼叫,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发送ATD拨号命令进行拨号;若平台为第二平台,则根据APP/MMI发起的语音拨号请求,保存呼叫路线信息;其中,
实现UICC和ME之间的命令透传,APP/MMI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过程来完成操作的平台称为第一平台;只需要用户进行确认,用户接受UICC发起的呼叫后,由平台完成USIM卡呼叫控制以及拨号的过程的平台称为第二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接收平台上报的建立呼叫SETUP CALL命令,并将该命令通知APP/MMI;
若APP/MMI判断可以执行SETUP CALL命令,则提示用户确认是否接受呼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在用户接受呼叫后,若平台为第二平台时,发送包含命令成功执行信息的TERMINALRESPONSE命令至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若平台返回的呼叫控制结果为禁止呼叫,发送包含呼叫控制交互不允许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AT应用适配模块还用于:
若平台为第一平台,则在呼叫建立成功后,根据APP/MMI发起的响应SETUP CALL请求,发送包含命令执行成功信息的TERMINAL RESPONSE命令至平台。
CN201110269835.3A 2011-09-13 2011-09-13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325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9835.3A CN102325314B (zh) 2011-09-13 2011-09-13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2/075204 WO2013037212A1 (zh) 2011-09-13 2012-05-08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9835.3A CN102325314B (zh) 2011-09-13 2011-09-13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5314A CN102325314A (zh) 2012-01-18
CN102325314B true CN102325314B (zh) 2017-08-08

Family

ID=45452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9835.3A Active CN102325314B (zh) 2011-09-13 2011-09-13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5314B (zh)
WO (1) WO2013037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314B (zh) * 2011-09-13 201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3606A1 (de) * 2002-07-24 2004-0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Datensystem zum Anbinden eines drahtlosen lokalen Netzwerks an eine UMTS-Endstation
CN101478724A (zh) * 2008-12-31 2009-07-08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im卡的交互式小区广播实现方法及系统
EP2101522A1 (en) * 2001-06-27 2009-09-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s, devices and software programs for processing and/or evaluating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messages
CN101651948A (zh) * 2009-06-30 2010-02-17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usat数据业务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314B (zh) * 2011-09-13 201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1522A1 (en) * 2001-06-27 2009-09-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s, devices and software programs for processing and/or evaluating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messages
DE10233606A1 (de) * 2002-07-24 2004-0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Datensystem zum Anbinden eines drahtlosen lokalen Netzwerks an eine UMTS-Endstation
CN101478724A (zh) * 2008-12-31 2009-07-08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im卡的交互式小区广播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651948A (zh) * 2009-06-30 2010-02-17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usat数据业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37212A1 (zh) 2013-03-21
CN102325314A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4126B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t network
JP414965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閉じたユーザグループの音声メールサービス
AU701486B2 (en)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from a home location register to an external node
CN100574498C (zh) 专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处理方法和设备
TWI378708B (en)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implemente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1081971B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telephone cal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628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ent-base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nditioned on personal calendar information
CN107920160B (zh) 呼叫转移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5472760B (zh) 一种用于gsm-r的双卡双通呼叫方法及gsm-r双卡双通手机
JP5212071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移動端末
CN10285794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业务网络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09740A (zh) 一种电话来电处理方法、系统和电话终端与控制台
CN102325314B (zh) 实现usat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087165A1 (en)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portable terminal and system therefor
CN110266895B (zh) 一种通话回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881633B (zh) 一种网络电话与本地电话相互通信方法、系统及电话网关
CN105120525B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4114016A1 (zh) 实现主题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EP2501198A1 (en) Local exchange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local call
CN101072437A (zh) 一种多模终端选择不同待机号码执行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472186A (zh) 以号码传递方式而建立的通讯方法与通讯系统
CN104125552A (zh) 基于网络传输原理实现号码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38702C (zh) 一种在呼叫失败时通知用户的方法
CN100574537C (zh) 在用户终端拒绝呼叫时网络反馈原因的方法
CN106341425A (zh) 一种网络电话接通方法及网络电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