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8421A - 用于无线通信的带有冲突检测及缓解的传输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的带有冲突检测及缓解的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8421A
CN102318421A CN2010800078523A CN201080007852A CN102318421A CN 102318421 A CN102318421 A CN 102318421A CN 2010800078523 A CN2010800078523 A CN 2010800078523A CN 201080007852 A CN201080007852 A CN 201080007852A CN 102318421 A CN102318421 A CN 102318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signal
resource element
resource bloc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7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8421B (zh
Inventor
T·J·理查德森
吴新州
Y·王
S·R·塔维伊尔达
李君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18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8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04W74/0825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carrier sensing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以检测和/或对抗干扰的方式在共享资源上传送信号的各种技术。在一方面,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信号,并且至少一个不带有信号的空资源元素可用于检测信号的冲突。在另一方面,不同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同时传送它们的信号。这些不同的资源元素子集可以是伪随机选择的以使干扰随机化。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确定要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选择该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子集,并在所选资源元素上传送该信号,例如,传送该信号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以用于对等通信。该信号可以是对等方发现信号、寻呼信号、等等。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的带有冲突检测及缓解的传输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尤其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传输技术。
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服务。这些无线网络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无线网络的示例包括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终端可在与其他终端共享的无线电资源上传送信号。由该终端在该共享资源上传送的信号可能与由其他终端传送的信号相冲突。当多个终端使用相同无线电资源传送它们的信号时发生冲突,这些信号可能彼此干扰。期望在共享资源上有效地传送信号。
概述
本文描述了用于以检测和/或对抗干扰的方式在共享资源上传送信号的各种技术。在一方面,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信号,并且至少一个不带有信号的空资源元素可用于检测信号的冲突。在另一方面,不同终端可同时在资源块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它们的信号。这些不同的资源元素子集可以是伪随机选择的以使干扰随机化。
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确定用于由该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该资源块可包括多个资源元素,而每个资源元素可以是时间和频率单元。该终端可选择该资源块中的这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该终端可随后在资源块中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该信号,例如,传送该信号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以用于对等通信。
在一种设计中,该信号可以是由终端传送的对等方发现信号以指示该终端的存在。该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传送信号。将从所选择的资源元素子集中省略这一个或多个空资源元素并且这一个或多个空资源元素可用于检测信号的冲突。该终端可基于这一个或多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冲突。
在另一设计中,该信号可以是发送到另一终端的寻呼信号,例如,来向那个终端寻呼或发送信息。该接收终端可在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的一些资源元素上检测强干扰。该接收终端可对从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接收到的码元进行解码,并擦除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恢复该寻呼信号。
以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和特征。
附图简述
图1示出无线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示例传输结构。
图3示出示例对等方发现帧。
图4示出由两个终端进行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传输。
图5示出示例寻呼帧以及由两个终端进行的寻呼信号的传输。
图6示出用于传送信号的过程。
图7示出用于传送信号的装置。
图8示出了用于接收信号的过程。
图9示出用于接收信号的装置。
图10示出两个终端的框图。
详细描述
本文中描述的传输技术可用于诸如WWAN、WMAN、WLAN等各种无线通信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常被可互换地使用。WWAN可以是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等。CDMA网络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TDMA网络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Flash-OFDM
Figure BPA00001422408100031
等无线电技术。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即将发布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并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WLAN可实现IEEE 802.11标准族(其也被称作Wi-Fi)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标准、Hiperlan等。WMAN可实现IEEE 802.16标准族(其也被称作WiMAX)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标准。文本所描述的传输技术可用于以上提及的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他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
图1示出无线通信网络100,其可包括任何数目个基站和任何数目个终端。为简单化,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基站110和4个终端120a、120b、120c和120d。基站可以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站且还可被称作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等。基站可提供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通信覆盖。术语“蜂窝小区”可指基站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基站子系统。
终端120可分散遍及该网络,且每个终端可以是不动的或移动的。终端也可被称作接入终端、移动站、用户装备(UE)、订户单元、站等。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等。终端可与基站进行通信和/或可接收来自基站的信息(例如,定时信息)。替换地或补充地,终端可与其他终端对等地通信。
图2示出了可用于无线网络100的传输结构200的设计。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分割成以帧为单位。每个帧可覆盖固定或可变的时间历时,例如1毫秒(ms)等。在图2所示的设计中,在不同帧中可发送不同类型的信息。一些帧可用于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并且可被称为对等方发现帧。一些帧可被用于传送寻呼信号,并且可被称为寻呼帧。许多或大多数帧可被用于传送数据,并且可被称为数据帧。也可定义其他类型的帧。这些对等方发现帧可被间隔开TPD秒,其可以是合适选择的历时。这些寻呼帧可被间隔开TP秒,其也可以是合适选择的历时。不同类型的帧可具有不同的周期性。
图3示出可用于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对等方发现帧的设计。在此设计中,对等方发现帧可被分割成具有索引1到N的N个时隙,其中N可以是任何整数值。每个时隙包括具有索引1到S的S个码元周期,其中S可以是任何整数值。这N个时隙可以是连续的(如图3所示),或者可以是时间上分开的(图3中未示出)。
可用系统带宽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或一些其他复用方案下可被分割为多个(K个)副载波。可定义具有索引1到M的M个副载波集,其中M可以是等于或小于K的任何整数值。每个副载波集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副载波。
可基于对等方发现帧中的可用时间和频率单元来定义资源元素。资源元素是可用于传输的时间和频率的最小单元。在一种设计中,资源元素可覆盖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并且可被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码元,该调制码元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在一种设计中,每个副载波集包括一个副载波,在每个时隙中有S*M个资源元素可用,而在对等方发现帧中有S*M*N个资源元素可用。
可基于可用资源元素来定义各个资源块。资源块是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块,其可被选择使用并包括多个资源元素。资源块也可称作段、时频块、瓦片等。在图3中所示的设计中,资源块覆盖一个时隙中的S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在该设计中,每个时隙中有M个资源块可用,而在对等方发现帧中有总共M*N个资源块可用。
在一种示例设计中,对等方发现帧覆盖64个时隙中的56个副载波集,每个时隙包括11个码元周期,并且每个副载波集包括一个副载波。该对等方发现帧包括总共3584个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包括11个资源元素,并且每个资源元素对应于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对等方发现帧、资源块、以及资源元素还可具有其他维度。
一般而言,资源元素可具有时间和频率的任何维度,并且资源块还可具有任何维度并包括任何数目的资源元素。为简单化,以下很多描述假定(i)资源元素覆盖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集以及(ii)资源块覆盖一个时隙中的一个副载波集并包括S个资源元素。对等方发现帧中的每个资源块可由索引(m,n)唯一地标识,该索引包括副载波集索引m和时隙索引n。给定资源块中的每个资源元素可由资源元素索引s标识。
对于对等通信,终端可通过周期性地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来向其附近的其他终端宣告其存在性。该终端还可基于由其附近其他终端传送的对等方发现信号来检测这些其他终端的存在性。在一种设计中,该终端可选择要使用的特定资源块来在每个对等方发现帧中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该对资源块的选择可基于终端的标识符(ID)或一些其他ID和/或可基于该终端以及附近的其他终端知晓的跳跃函数。该终端可选择用于跳跃函数的有关参数,例如,当该终端初始上电或移动到新区域时。该终端随后在每个对等方发现帧中的所选资源块上周期性地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
单个终端可选择给定资源块并可在其资源块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在此情形中,其他终端可以能够正确解码来自该终端的对等方发现信号。但是,多个终端可能选择相同资源块并可能在该资源块上传送它们的对等方发现信号。此对相同资源块进行选择可能是由于这多个终端不知晓彼此的存在(例如,由于距离很远)、或者在相同资源块上传送并能够以半双工操作在任何给定时刻仅传送或接收。当多个终端在相同资源块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时发生冲突。这些对等方发现信号可能在接收终端处彼此干扰并且可能不能被接收终端解码。
在一方面,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可被保留不使用,并且每个未使用的资源元素可称为空资源元素。这一个或多个空资源元素可被伪随机地选择或者基于ID和时间被选择并可用于检测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冲突。
图4示出由两个终端A和B进行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示例传输。在该示例中,每个资源块包括4个资源元素1到4。每个终端在每个对等方发现帧中选择要使用的特定资源块。每个终端进一步在所选资源块中的4个资源元素中选择要使用的3个资源元素。
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终端A和B均从对等方发现帧t中的所有可用资源块中选择了相同资源块(m1,n1)。终端A选择资源元素1、3和4使用,而资源元素2是空资源元素。终端A在资源元素1、3和4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而在空资源元素2上不传送信号。终端B选择资源块1、2和4使用,而资源元素3是空资源元素。终端B在资源元素1、2和4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而在空资源元素3上不传送信号。
终端C可在对等方发现帧t中的资源块(m1,n1)上从终端A和B两者接收对等方发现信号。如果没有冲突则终端C期望资源块(m1,n1)中的一个空资源元素并进一步期望该空资源元素上的低收到功率。终端C可以或可以不具有关于空资源元素的位置的先验知识。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终端C在资源元素1和4上从终端A和B两者接收对等方发现信号。终端C在资源元素2上从终端A接收对等方发现信号并在资源元素3上从终端B接收对等方发现信号。
如果在资源块(m1,n1)上仅终端A已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则终端C可仅在资源元素1、3和4上获得高收到功率。类似地,如果在资源块(m1,n1)上仅终端B已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则终端C可仅在资源元素1、2和4上获得高收到功率。但是,如果终端C在资源块(m1,n1)中的4个资源元素中的每一个获得高收到功率,如图4所示,则终端C可检测到在至少两个终端之间已发生冲突。在资源块(m1,n1)中检测到空资源元素将不会保证还没有发生冲突,因为终端A和B可(偶然地)选择相同的空资源元素。但是,在资源块(m1,n1)中检测到没有空资源元素可指示冲突的高度可能性。
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终端A和B均可在下一个对等方发现帧t+1中选择相同资源块(m2,n2)。例如,如果终端A与B两者均使用相同跳跃函数和相同参数值,则这种情况可能发生。终端A选择使用资源元素1、2和3,在资源元素1、2和3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而在空资源元素4上不传送信号。终端B选择使用资源元素1、3和4,在资源元素1、3和4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而在空资源元素2上不传送信号。
接收终端C可使用空资源元素来检测由多个终端A和B在相同资源块上传送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冲突。在一种设计中,终端C简单地丢弃带有检测出的冲突的资源块并处理下一个对等方发现帧以检测对等方终端。在另一种设计中,终端C可向终端A和B通知检测出的冲突。终端C可获知由终端A和B用于选择对等方发现帧t中的资源块(m1,n1)的跳跃函数。终端C可使用该跳跃函数来确定由终端A和B将在下一个对等方发现帧t+1中选择资源块(m2,n2)。终端C随后可在资源块(m2,n2)中所有四个资源元素上传送通知信号,如图4所示。终端A和B中每一个可基于由终端C传送的通知信号来检测它们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冲突。终端C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向终端A和B通知资源块(m1,n1)中检测出的冲突。
发射终端A和B还可使用空资源元素来检测它们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冲突。可以若干种方式来实现由发射终端进行的冲突检测。
在一种设计中,发射终端可在选择使用的每个资源元素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并可在空资源元素上监听来自其他发射终端的对等方发现信号。在图4所示示例中,在对等方发现帧t期间,终端A可在资源块(m1,n1)中的资源元素1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并随后可在空资源元素2上监听其他对等方发现信号。如果终端A在空资源元素2上获得足够高的收到功率,则它可以检测出与其他终端(例如,终端B)的冲突。
如果在空资源元素2上检出冲突,则终端A可采取校正动作,例如,改变为不同ID和/或对跳跃函数使用新参数值并在将来的对等方发现帧中选择不同资源块,等等。终端A可使用各种手段来选择不同的资源块。例如,终端A可监视对等方发现帧中所有资源块的收到功率并选择具有最低的总收到功率的资源块。
如果在空资源元素2上没有检测出冲突,则终端A可继续在资源元素3和4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该设计假定终端A在空资源元素2上可获得对于终端B的足够高的收到功率。
在另一种设计中,发射终端可在选择使用的每个资源元素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并在空资源元素上监听来自接收终端的通知信号。回顾图1,终端A和B可相隔足够远,并且每个终端可以相对较低的收到功率接收其他终端的对等方发现信号。在该情况中,终端A可在空资源元素上获得对于终端B的低收到功率并可能基于对于终端B的该低收到功率检测不出冲突。但是,终端C可位于终端A与B之间,可获得对于终端A与B两者的高收到功率,并可检测出终端A与B之间的冲突。终端C随后可在下一个终端A使用的资源块(m2,n2)中所有资源元素上传送通知信号。终端A随后可在下一个资源块的空资源元素上从终端C获得高收到功率并可以能够用来自终端C的辅助来检测冲突。终端A可随后采取校正动作。终端B可以类似方式来检测冲突。
发射或接收终端可基于资源块中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检测冲突。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标识资源块中具有最低收到功率的资源元素。该终端随后可将该最低收到功率与阈值相比较,如果该最低收到功率超过该阈值则声明已发生冲突。该阈值可以是噪声功率、资源块中至少一个剩余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对等方发现帧中其他资源块的收到功率等的函数。
终端可在资源块中选择资源元素子集来以各种方式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基于伪随机函数来选择资源元素子集。等效地,该终端可基于该伪随机函数在资源块中选择一个或更多个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子集随后可在该资源块中排除(一个或多个)非空资源元素。在任何情况中,伪随机函数可用终端的ID、帧索引、和/或其他信息作种子。不同终端可用基于其ID和/或其他信息获取的不同种子来选择不同的资源元素子集。该终端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在资源块中选择资源元素子集。
终端可以不同方式在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将信息(例如,终端ID)编码并调制以在对等方发现信号中发送,并获得调制码元序列,例如,资源块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一个调制码元。如果对应资源元素被选择使用,则终端可随后将每个调制码元映射到该对应资源元素上,而如果对应资源元素是空资源元素,则可穿刺或删除该调制码元。接收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所有资源元素上接收码元并可对收到码元解调并解码以恢复对等方发现信号。在该设计中,该接收终端可以不需要知道资源块中空资源元素的位置。在另一种设计中,发射终端可对信息编码并调制,并获得对应于被选择使用的资源元素子集的调制码元。该终端可随后将每个调制码元映射到对应的被选择的资源元素上。该终端还可以用其他方式传送其对等方发现信号。
用于在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子集上进行传送的技术可用于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如以上所述。这些技术也可用于在共享资源上传送其他信号。例如,这些技术可用于传送随机接入信号以接入无线网络,传送资源请求信号以请求资源,等等。这些技术可用于检测冲突,如以上所述。
对于对等通信,第一终端可在例如图2中所示的寻呼帧中在共享资源上向第二终端传送寻呼信号。寻呼信号还可称作寻呼、寻呼消息等。寻呼信号可用于请求第二终端以建立与第一终端的通信,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和/或用于其他目的。一般而言,任何数目的终端可同时在共享资源上传送寻呼信号。期望传送寻呼信号使得在即使有冲突的情况下它们还是能以足够高的概率被正确解码。
图5示出可用于传送寻呼信号的寻呼帧的设计。在此设计中,寻呼帧可被分割为具有索引1到Q的Q个时间单元,其中Q可以是任何整数值。每个时间单元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码元周期。可基于总共K个副载波来形成具有索引1到P的P个副载波集,其中P可以是等于或小于K的任何整数值。每个副载波集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副载波。
可基于寻呼帧中的可用时间和频率单元来定义资源元素。一般而言,资源元素可具有任何维度的时间和频率。在一个设计中,资源元素可覆盖一个时间单元中的一个副载波并可由索引(p,q)来标识,该索引由副载波集索引p和时间单元索引q组成。在图4所示设计中,寻呼帧中总共有T=P*Q个资源元素可用。
在一方面,终端可在寻呼帧中的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寻呼信号。该终端可基于发射该寻呼信号的终端和该寻呼信号的接收终端两者均已知的函数来以伪随机的方式选择资源元素子集。不同终端可伪随机地选择不同的资源元素子集。当多个终端在相同寻呼帧中传送它们的寻呼信号时,这可随后缓解由冲突引起的不利影响。
图5还示出由两个终端A和B在相同寻呼帧中对寻呼信号的示例传输。如图5所示,终端A可在寻呼帧中的T个可用资源元素中伪随机地选择R个资源元素,其中R可以是小于T的合适值。由终端A选择的这R个资源元素可以遍布寻呼帧分布。终端A可在R个所选的资源元素上向终端C传送寻呼信号。
终端B还可在寻呼帧中的T个可用资源元素中伪随机地选择R个资源元素。终端B可在R个所选的资源元素上向终端D传送寻呼信号。由终端B选择的这R个资源元素的一些可能也被终端A选择,如图5所示。终端A和B将在共同选择的资源元素上传送它们的寻呼信号。终端C在共同选择的资源元素上可接收来自终端A的寻呼信号并可观察到来自终端B的干扰。类似地,终端D在共同选择的资源元素上可接收来自终端B的寻呼信号并可观察到来自终端A的干扰。但是,该共同选择的资源元素可能仅仅是由终端A和B的每一个选择的R个资源元素的子集。终端C由此可能能够正确解码来自终端A的寻呼信号,即使在共同选择的资源元素上存在来自终端B的干扰的情况下亦是如此。类似地,终端D可能能够正确解码来自终端B的寻呼信号,即使在共同选择的资源元素上存在来自终端A的干扰的情况下亦是如此。
终端C可确定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并可标识由终端A使用但被来自其他终端的干扰损害的资源元素。在一个设计中,终端C可对未被终端A使用用于传输的所有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分等级。如果没有来自其他终端的干扰,则未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可接近于噪声功率电平PN。但是,如果该资源块还被另一终端B使用,则未被终端A使用的每一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在该资源元素也未被终端B使用的情况下可接近于PN,而在该资源元素被终端B使用的情形下接近于PB,其中PB是在终端C处对于终端B的收到功率。如果终端A使用M-PSK(M进制相移键控)用于其寻呼信号,则在终端C处在仅由终端A使用的资源元素上的收到功率可接近于PA,而在终端C处在终端A和B两者均使用的资源元素上的收到功率可接近于PA+PB-PN。终端C可基于所有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阈值并使用该阈值来确定由终端A使用的资源元素是否被来自终端B的干扰损害。例如,如果PN<PB<PA,则终端C可如下确定阈值:
P threshold = P A + P B - P N 2 ,
其中,Pthreshold是阈值。
终端C可将由终端A使用的每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与该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由终端A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超过该阈值,则该资源元素可被认为是被终端B损害。终端C可通过将来自被损害的资源元素的收到码元当作擦除码来对由终端A发送的寻呼信号进行解码。
寻呼帧可被定义为包括总数目(T)充足的资源元素,其可取决于各种因素,诸如,期望在寻呼帧中传送寻呼信号的终端的数目、每个寻呼信号中要发送的信息量、期望的最差情形的信道条件,等等。可基于各种因素(诸如,由终端要在寻呼信号发送的信息量、每个资源元素的大小、期望的最差情形的信道条件,等等)来确定由终端选择的资源元素的数目(R)。在任何给定资源元素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可取决于期望在寻呼帧中传送寻呼信号的终端的数目、每个终端选择的资源元素的数目、以及寻呼帧中资源元素的总数目。
在一个示例性设计中,寻呼帧覆盖14个时间单元中的56个副载波集,从而包括总共784个资源元素。每个副载波集包括一个副载波,每个时间单元覆盖一个码元周期,而每个资源元素对应于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终端在总共784个资源元素中选择280个资源元素。寻呼帧和资源元素还可具有其他维度。资源元素的总数目和所选资源元素的数目也可不同于以上给出的值。
终端B可以用各种方式在寻呼帧中的总共T个资源元素中选择R个资源元素。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基于伪随机函数伪随机地选择R个不同的资源元素。在另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伪随机地选择P个副载波集的子集和Q个时间单元的子集。随后可通过所选副载波集和所选时间单元来确定R个资源元素。对于以上描述的寻呼帧中有56个副载波集和14个时间单元的例子,终端可伪随机地在56个副载波集中选择40个副载波集并在14个时间单元中选择7个时间单元。随后可通过这40个所选副载波集和这7个所选时间单元来确定280个所选资源元素。该终端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在总共T个资源元素中选择R个资源元素。
在一种设计中,可基于可在寻呼消息的发射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共享的伪随机函数来选择资源元素子集。在图5所示示例中,终端A与C可共享伪随机函数,而终端B与D可共享伪随机函数。在一种设计中,所有终端可使用单个伪随机函数,而通过发射终端与接收终端(例如,通过这些终端的ID)来定义种子。在该设计中,不同终端可使用不同的资源元素子集来向给定终端X传送寻呼信号。终端X可在由每个对等方终端可用的资源元素子集上检测来自该对等方终端的寻呼信号。该设计可允许多个终端在相同寻呼帧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同时向终端X传送寻呼信号。该设计还可避免对于寻呼信号的冲突检测的需要。
在另一设计中,可基于适用于接收终端的伪随机函数来选择资源元素子集。在一种设计中,所有终端可使用单个伪随机函数,而通过接收终端(例如,通过接收终端ID)来定义种子。在该设计中,给定终端X可在终端X可用的资源元素子集上监听由其他终端向终端X传送的寻呼信号。该设计可简化接收机操作,因为终端X仅需要在每个寻呼帧中的一个资源元素子集上检测寻呼信号。多个终端可在给定寻呼帧中的相同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寻呼信号。一种方案可用于检测冲突。例如,如果终端Y向终端X传送寻呼信号而没有接收到响应,则终端Y可假定已发生冲突并可等待伪随机的时间量后向终端X重传该寻呼信号。
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选择资源元素子集。在所选的资源元素的一些上可能有冲突。但是,该冲突可以是伪随机的,即使在一些资源元素上具有干扰,接收终端仍然可以能够正确地解码寻呼信号。不同终端可能彼此干扰,尽管影响程度较小。
在帧中的资源元素子集上进行传送的技术可用于传送寻呼信号,如以上所述。这些技术也可用于在共享资源上传送其他信号。例如,这些技术可用于传送随机接入信号以接入无线网络,传送资源请求信号以请求资源,等等。这些技术可用于缓解冲突的影响,如以上所述。
图6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传送信号的过程600的设计。过程600可由终端(如以下所描述的)或由某一其他实体来执行。该终端可确定要用于由该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框612)。该资源块可包括多个资源元素,而每个资源元素可以是时间和频率单元。该终端可选择该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框614)。该终端可在该资源块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信号(框616)。该终端可在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传送信号(框618)。这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可从所选的资源元素子集中被省略并可用于检测信号的冲突。
该终端可向至少一个其他终端传送信号以用于对等通信。在一种设计中,该信号可包括指示该终端的存在的对等方发现信号。该终端可在不同帧中的不同资源块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周期性地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如以上所述。在另一设计中,该信号可包括由该终端传送的寻呼信号以寻呼另一终端。
在一种设计中,该终端可确定该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该终端可基于这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信号的冲突是否已发生。例如,该终端可将这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与阈值相比较,并且如果该收到功率超过该阈值则确定已发生信号的冲突。
在资源块选择的一种设计中,该终端可基于ID(例如,终端ID)从多个资源块中选择该资源块。如果在该资源块中检测到信号的冲突,则终端可改变该ID。在资源元素选择的一种设计中,终端可基于ID和时间的函数从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中选择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的资源元素。在资源元素选择的另一设计中,资源块可包括Q个时间单元中的P个副载波集,其中P和Q可大于1。终端可选择P个副载波集的子集,选择Q个时间单元的子集,并基于由副载波集的所选子集和时间单元的所选子集定义的资源元素来确定资源元素的子集。终端还可以用其他方式选择资源块和资源元素。
图7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传送信号的装置700的设计。装置700包括用于确定要用于由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的模块712,该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而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用于选择该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的模块714,用于在该资源块中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信号的模块716,用于在该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传送信号的模块718,这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从所选的资源元素子集中被省略并可用于检测信号的冲突。
图8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接收信号的过程800的设计。过程800可由终端(如以下所述)或由某一其他实体来执行。该终端可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框812)。该资源块可包括多个资源元素,而每个资源元素可以是时间和频率单元。该信号可包括对等方发现信号、寻呼信号、等等。该终端可确定该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框814)。该终端可基于这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检测信号(框816)。
该终端可基于这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信号的冲突(框818)。在一种设计中,该终端可在该资源块中的这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中确定最低收到功率。该终端还可基于该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阈值。该终端随后可基于该最低收到功率和该阈值来确定信号的冲突是否已发生。如果在该资源块中已发生信号的冲突,则终端可传送通知信号。如果该信号被检测且未发生信号的冲突,则该终端可基于从该资源块接收的码元来恢复该信号(例如,对等方发现信号)(框820)。
图9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接收信号的装置900的设计。装置900包括用于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的模块912,该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用于确定该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的模块914,用于基于这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检测信号的模块916,用于基于这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信号的冲突的模块918,以及用于如果该信号被检测且未发生信号的冲突,则基于从该资源块接收的码元来恢复该信号的模块920。
图10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接收信号的过程1000的设计。过程1000可由终端(如以下所述)或由某一其他实体来执行。该终端可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框1012)。该资源块可包括多个资源元素,而每个资源元素可以是时间和频率单元。该信号可包括对等方发现信号、寻呼信号、等等。该终端可(例如,基于该终端的ID)确定可用于信号的资源块中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框1014)。
该终端可标识该资源元素子集中具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框1016)。在一种设计中,该终端可基于资源元素子集中的每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和阈值来确定该资源元素是否具有强干扰。该终端可基于该资源块中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该阈值。该终端可处理资源元素子集中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恢复该信号(框1018)。在一种设计中,该终端可对从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接收到的码元进行解码,并擦除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恢复该寻呼信号。
图11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接收信号的装置1100的设计。装置1100包括用于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的模块1112,该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用于确定可用于信号的资源块中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的模块1114,用于标识该资源元素子集中具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的模块1116,用于处理资源元素子集中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来恢复该信号的模块1118。
图7、9和11中的模块可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其任何组合。
图12示出作为图1中无线网络100中的两个终端的终端120a和120b的设计的框图。在此设计中,终端120a装备有U个天线1234a到1234u,而终端120b装备有V个天线1252a到1252v,其中一般U≥1且V≥1。
在终端120a处,发射处理器12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121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240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包括终端ID、要在对等方发现信号中发送的信息、要在寻呼信号中发送的信息等。发射处理器1220可以分别处理(例如,编码、交织、以及调制)数据和控制信息并提供数据码元和控制码元。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1230可在适用的场合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和/或导频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将U个输出码元流提供给U个调制器(MOD)1232a到1232u。每个调制器1232可以处理各自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SC-FDM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一调制器12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到模拟、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该输出采样流以获得射频(RF)信号。来自调制器1232a到1232u的U个RF信号可以分别经由U个天线1234a到1234u被发射。
在终端120b处,天线1252a到1252v可接收来自终端120a的RF信号,并且可将收到信号分别提供给解调器(DEMOD)1254a到1254v。每个解调器12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各自的收到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解调器1254可进一步处理该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SC-FDM等)以获得收到码元。MIMO检测器1256可获得来自所有V个解调器1254a到1254v的收到码元,在适用的场合对这些收到码元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出码元。接收处理器1258可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将经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阱1260,以及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280。
在终端120b处,来自数据源126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280的控制信息可由发射处理器1264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TX MIMO处理器1266预编码,由调制器1254进一步处理,并经由天线1252发射。在终端120a处,来自终端120b的RF信号可被天线1234接收,由解调器1232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MIMO检测器12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12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经解码的由终端120b发射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每个终端120可生成并发射对等方发现信号、寻呼信号、和/或其他信号,例如在终端120a处使用发射处理器1220、TX MIMO处理器1230、和调制器1232来实现。每个终端120还可检测来自其他终端的对等方发现信号、寻呼信号、和/或其他信号,例如在终端120b处使用解调器1252、MIMO检测器1256、和接收处理器1258来实现。每个终端120还可接收并处理来自基站和/或其他发射机站的信号用于通信和/或以获得定时信息。
控制器/处理器1240和1280可以分别指导终端120a和120b处的操作。每个终端处的处理器1240和128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执行或指导图6中的过程600、图8中的过程800、图10中的过程1000、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1242和1282可以存储分别用于终端120a和120b的数据和程序代码。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技术和技艺来表示。例如,以上描述通篇引述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设计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碟和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碟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盘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先前的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4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用于由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
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
在所述资源块中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所述信号;以及
在所述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传送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从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被省略并用于检测所述信号的冲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所述信号包括从所述终端向至少一个其他终端传送所述信号以用于对等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指示所述终端的存在的对等方发现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不同帧中的不同资源块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周期性地传送所述对等方发现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由所述终端传送以寻呼所述另一终端的寻呼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与阈值相比较,以及
如果所述收到功率超过所述阈值则确定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资源块包括基于标识符来从多个资源块当中选择所述资源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如果在所述资源块中检测到所述信号的冲突,则改变所述标识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包括基于标识符和时间的函数从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中选择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的资源元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包括Q个时间单元中的P个副载波集,其中P和Q大于1,并且其中所述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包括
选择P个副载波集的子集,
选择所述Q个时间单元的子集,以及
基于由副载波集的所选子集和时间单元的所选子集定义的资源元素来确定所述资源元素子集。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要用于由所述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在所述资源块中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发送所述信号,并且在所述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发送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从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被省略并用于检测所述信号的冲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指示所述终端的存在的对等方发现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在不同帧中的不同资源块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周期性地发送所述对等方发现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并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所述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基于标识符从多个资源块中选择所述资源块,并且如果在所述资源块中检测到所述信号的冲突则改变所述标识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基于标识符和时间的函数从资源块中的多个资源元素中选择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的资源元素。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要用于由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的装置,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
用于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资源块中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传送所述信号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传送信号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从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被省略并用于检测所述信号的冲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指示所述终端的存在的对等方发现信号,所述设备还包括:
用于在不同帧中的不同资源块中的不同资源元素子集上周期性地传送所述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所述资源块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标识符从多个资源块中选择所述资源块的装置,以及
用于如果在所述资源块中检测到信号的冲突则改变所述标识符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标识符和时间的函数从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中选择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的资源元素的装置。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确定要用于由终端传送信号的资源块的代码,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选择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的代码,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在所述资源块中的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上发送所述信号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在所述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上不发送信号的代码,所述至少一个空资源元素从所选资源元素子集中被省略并用于检测所述信号的冲突。
2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
确定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
基于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检测所述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包括
确定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中的最低收到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最低收到功率和阈值来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包括基于所述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所述阈值。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信号被检测且未发生信号的冲突,则所述终端基于从所述资源块接收的码元来恢复对等方发现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如果在所述资源块中已发生信号的冲突,则传送通知信号。
2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确定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基于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所述收到功率来检测所述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是否已发生信号的冲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从所述资源块中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所述收到功率中确定最低收到功率,并基于所述最低收到功率和阈值来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如果所述信号被检测且未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则从所述资源块恢复对等方发现信号。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如果所述资源块中已发生所述信号的冲突则发送通知信号。
3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
确定可用于信号的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
标识所述资源元素子集中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
处理所述资源元素子集中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恢复所述信号。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所述子集包括基于所述信号发往的终端的标识符来确定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所述子集。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包括基于所述资源元素子集中的每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和阈值来确定该资源元素是否具有强干扰。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包括基于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来确定所述阈值。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包括,对从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接收的码元进行解码,并擦除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获得寻呼信号。
3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要检测的可用于传送信号的资源块,所述资源块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是时间和频率单元,确定可用于所述信号的所述资源块中的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子集,标识所述资源元素子集中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并处理所述资源元素子集中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恢复所述信号。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进一步基于所述信号发往的终端的标识符来确定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的所述子集。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基于所述资源元素子集中的每个资源元素的收到功率和阈值来确定该资源元素是否具有强干扰。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对从没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接收的码元进行解码,并擦除有强干扰的资源元素以获得寻呼信号。
CN201080007852.3A 2009-02-12 2010-02-12 用于无线通信的带有冲突检测及缓解的传输 Active CN1023184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70,092 2009-02-12
US12/370,092 US8743823B2 (en) 2009-02-12 2009-02-12 Transmission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CT/US2010/024030 WO2010093874A1 (en) 2009-02-12 2010-02-12 Transmission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8421A true CN102318421A (zh) 2012-01-11
CN102318421B CN102318421B (zh) 2014-12-03

Family

ID=4211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852.3A Active CN102318421B (zh) 2009-02-12 2010-02-12 用于无线通信的带有冲突检测及缓解的传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823B2 (zh)
EP (1) EP2397010B1 (zh)
JP (1) JP5436580B2 (zh)
CN (1) CN102318421B (zh)
TW (1) TW201101906A (zh)
WO (1) WO2010093874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969A (zh) * 2013-01-09 2013-04-2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wlan网络中的信号碰撞处理方法
WO2014101797A1 (zh) * 2012-12-26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发现方法及终端
CN105027590A (zh) * 2013-01-18 2015-11-04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发现
CN105453455A (zh) * 2013-08-05 2016-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发现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12796A (zh) * 2014-01-23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5940744A (zh) * 2014-01-31 2016-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594075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及方法
CN106105354A (zh) * 2014-03-19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WO2017084022A1 (en) 2015-11-17 2017-05-26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59320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029019A (zh) * 2015-09-2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933658A (zh) * 2014-01-29 2020-03-2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发现或通信的资源选择
CN113630899A (zh) * 2014-08-19 2021-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与同步传送的冲突避免
US11546923B2 (en) 2014-03-19 2023-0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7405B1 (en) 1999-04-28 2004-10-19 Isco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maintain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of a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narrow band interference
US8385483B2 (en) 2008-11-11 2013-02-26 Isco International, Llc Self-adaptive digital RF bandpass and bandstop filter architecture
EP2404385B1 (en) * 2009-03-04 2019-07-24 Assia Spe, Llc Dsl noise cancellation
CN101873601A (zh) 2009-04-27 2010-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系统
US8208434B2 (en) * 2009-04-28 2012-06-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of signaling particular types of resource el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54148A1 (zh) * 2009-11-06 2011-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1058944A1 (ja) * 2009-11-10 2011-05-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US8923198B2 (en) * 2009-11-30 2014-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er terminal for MIMO
US9258807B2 (en) * 2010-05-03 2016-02-09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US10250678B2 (en) * 2010-07-07 201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modes for peer discovery
US8812676B2 (en) * 2010-09-03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elect and to reselect a resource for peer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9084232B2 (en) * 2010-12-10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resource collision in wireless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880106B2 (en) * 2011-02-03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ion of devices supporting multiple SIMs
US20130010618A1 (en) * 2011-07-07 201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lexibility in peer discovery range and frequency of updates
WO2013012222A2 (ko) * 2011-07-21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기기들 사이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무선 기기
US8923897B2 (en) * 2011-09-09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pagin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to improve power efficiency and setup latencies
US20130083684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3098849A2 (en) 2011-12-07 2013-07-04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A system and method establishing an adhoc network for enabling broadcasting
US9743343B2 (en) * 2011-12-12 2017-08-22 Intel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2862377B1 (en) * 2012-06-19 2016-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2d discovery
CN104429130B (zh) * 2012-07-05 2018-06-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终端检测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136619B1 (en) * 2012-07-13 2020-12-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iscovery method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US9686666B2 (en) 2012-09-17 2017-06-20 Telefon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ling D2D communication
EP2898734A1 (en) 2012-09-18 2015-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device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RU2629430C2 (ru) 2013-01-16 2017-08-29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Генерация и прием сигнала обнаружения
KR20140102958A (ko) * 2013-02-15 2014-08-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접속 무선 채널에서 충돌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30091A1 (en) 2013-02-22 2014-08-2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and traffic routing
US20140241219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with lte wwan communication on downlink
US20160007335A1 (en) * 2013-03-05 2016-01-07 Lg Electronics Inc. Slot-based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319916B2 (en) 2013-03-15 2016-04-1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JP6286133B2 (ja) * 2013-04-04 2018-02-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衝突検出方法
JP6168835B2 (ja) * 2013-05-02 2017-07-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発見リソース選択方法
JP2015019177A (ja) 2013-07-09 2015-01-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326122B2 (en) * 2013-08-08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CN105393470B (zh) 2013-08-08 2018-11-02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电子下倾角调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051852B1 (en) * 2013-09-27 2019-11-27 Kyocera Corporation User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processor
WO2015065281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ollision resolution
CN105723643B (zh) * 2013-11-12 2020-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网络中的盲传输(重传)的设备和方法
KR102163480B1 (ko) 2013-12-12 2020-10-0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에서 탐색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단말 간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RU2643349C1 (ru) * 2014-01-29 2018-02-01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Выбор ресурса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связи от устройства к устройству
TWI683557B (zh) * 2014-01-31 2020-01-2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及方法
US9794888B2 (en) 2014-05-05 2017-10-1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KR20240051333A (ko) * 2015-04-08 2024-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d2d 신호를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51386B1 (en) 2015-05-04 2023-08-23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CN107736064B (zh) * 2015-07-03 2021-12-3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终端之间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609679B2 (en) * 2015-07-28 2020-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for device-to-device positioning
KR102513274B1 (ko) * 2015-08-21 2023-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재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GB201515307D0 (en) 2015-08-28 2015-10-14 Purelifi Ltd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7066681A1 (en) * 2015-10-15 2017-04-20 Docomo Innovations, Inc. Uplink pilot reuse and user-proximity det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EP3402112B1 (en) * 2016-01-05 2019-12-04 LG Electronics Inc. -1- Reliable and stable v2x communication
US10736076B2 (en) * 2016-02-04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in unlicens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U2017214603B2 (en) * 2016-02-05 2019-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44491B2 (en) 2016-03-14 2018-08-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performing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10848214B2 (en) * 2016-05-05 2020-11-24 Ntt Docomo, Inc. Mechanism and procedure of base station selection based on uplink pilot and distributed user-proximity detection
CA3024175A1 (en) 2016-06-01 2017-12-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gnal conditioning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detect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80974A4 (en) 2017-02-13 2020-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RESOURCES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S
US10298279B2 (en) 2017-04-05 2019-05-21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communication nodes
US10812121B2 (en) 2017-08-09 2020-10-2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84313B2 (en) 2017-08-09 2019-05-07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etecting, testing, diagnosing and/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8057032A (ja) * 2017-12-04 2018-04-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ユーザ端末
JP6728263B2 (ja) * 2018-04-06 2020-07-22 エイチエムディー グローバル オーユーHmd Global Oy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発見
US20200351070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Low papr computer generated sequence pair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6699A1 (en) * 2003-06-30 2005-01-20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ckwards 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dm-based preamble structures
CN1855745A (zh) * 2005-04-08 2006-1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具有定向天线的无线站的新方案
WO2009009572A2 (en) * 2007-07-10 200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use of wan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p2p)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1447A (ja) 1984-07-23 1986-02-13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熱可塑性木質材組成物
US4675863A (en) * 1985-03-20 1987-06-23 International Mobile Machines Corp. Subscriber RF telephone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ple speech and/or data signals simultaneously over either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RF channels
US7415548B2 (en) * 1991-05-13 2008-08-1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a plurality of bridging nodes which transmits a polling message with backward learning technique to determine communication pathway
EP0854619A1 (en) 1997-01-15 1998-07-22 Alcatel Method to allocate data bits,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ing the method, and related allocation message generator
US6130894A (en) * 1998-03-09 2000-10-10 Broadcom Homenetworking, Inc. Off-line broadband network interface
RU2262202C2 (ru) * 1999-11-29 2005-10-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назначения общего пакетного ка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мдкр
EP1190496B1 (en) * 2000-02-17 2004-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 common packet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AU765694B2 (en) * 2000-04-10 2003-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confusion rate of a common packet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170916B1 (en) 2000-07-05 2006-12-27 Sony Deutschland GmbH Channel estimator for OFDM system
JP3625280B2 (ja) * 2001-11-02 2005-03-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6993334B2 (en) * 2002-04-30 2006-01-31 Qualcomm Inc. Idle handoff with neighbor list channel replacement
US6791995B1 (en) * 2002-06-13 2004-09-14 Teray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ultichannel, multimode DOCSIS headend receiver
US7263377B1 (en) * 2002-07-25 2007-08-28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igning priority to remote units in a collision free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JP4109556B2 (ja) * 2003-01-31 2008-07-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Ofdm信号の衝突位置検出装置、ofdm受信装置及びofdm信号の衝突位置検出方法及びofdm受信方法
US8274961B2 (en) * 2003-10-24 2012-09-25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of adjusting a RTS/CTS transmission protocol
EP1530316A1 (en) * 2003-11-10 2005-05-11 Go Networks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97618B2 (en) 2004-06-09 2010-04-13 Alcatel-Lucent Usa Inc. Multiplexing scheme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WO2006089568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Ntt Docomo, Inc.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for a network having a non-centraliz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JP4526977B2 (ja) * 2005-03-02 2010-08-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機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US7697620B2 (en) * 2005-11-14 2010-04-13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Equalizer for AM in-band on-channel radio receivers
US8457260B2 (en) 2006-12-04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si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31249B2 (en) * 2007-07-10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peer to peer system where device communications may partially interfere with one another
US8687479B2 (en) * 2007-07-10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rate feedback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US8432786B2 (en) * 2007-07-10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design to support one-to-one, many-to-one, and one-to-many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7876701B2 (en) * 2007-07-10 2011-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design to support one-to-one, many-to-one, and one-to-many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8005091B2 (en) 2007-07-10 2011-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hybrid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IDs) for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US8233428B2 (en) * 2008-08-13 2012-07-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ing a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to send quick paging signals
US9014104B2 (en) * 2008-11-04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based on receiver gain set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331965B2 (en) * 2009-06-12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787280B2 (en) * 2011-09-09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AN assisted contention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in peer to pee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6699A1 (en) * 2003-06-30 2005-01-20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ckwards 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dm-based preamble structures
CN1855745A (zh) * 2005-04-08 2006-1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具有定向天线的无线站的新方案
WO2009009572A2 (en) * 2007-07-10 200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use of wan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p2p) network

Cited B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797A1 (zh) * 2012-12-26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发现方法及终端
CN103067969A (zh) * 2013-01-09 2013-04-2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wlan网络中的信号碰撞处理方法
CN105027590A (zh) * 2013-01-18 2015-11-04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发现
US10757558B2 (en) 2013-01-18 2020-08-25 Hmd Global Oy Discover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27590B (zh) * 2013-01-18 2019-05-31 Hmd全球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发现
US11611862B2 (en) 2013-01-18 2023-03-21 Hmd Global Oy Discover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53455B (zh) * 2013-08-05 2018-12-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发现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53455A (zh) * 2013-08-05 2016-03-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发现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9924341B2 (en) 2013-08-05 201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discovery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12796A (zh) * 2014-01-23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5612796B (zh) * 2014-01-23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基站
US11516776B2 (en) 2014-01-29 2022-11-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source selec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or communication
US11910362B2 (en) 2014-01-29 2024-02-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source selec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or communication
CN110933658B (zh) * 2014-01-29 2022-11-1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发现或通信的资源选择
CN110933658A (zh) * 2014-01-29 2020-03-2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发现或通信的资源选择
US10660131B2 (en) 2014-01-30 2020-05-1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collision avoidance on shared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CN105940744B (zh) * 2014-01-31 2019-09-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594075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及方法
US10251160B2 (en) 2014-01-31 2019-04-02 Lg Electronics Inc. D2D operat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US11224070B2 (en) 2014-01-31 2022-01-1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collision avoidance on shared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CN105940744A (zh) * 2014-01-31 2016-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5940752B (zh) * 2014-01-31 2020-08-28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及方法
US10791544B2 (en) 2014-01-31 2020-09-29 Lg Electronics Inc. D2D operat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US11546923B2 (en) 2014-03-19 2023-0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US10397766B2 (en) 2014-03-19 2019-08-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operation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CN106105354A (zh) * 2014-03-19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13630899A (zh) * 2014-08-19 2021-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与同步传送的冲突避免
US11601958B2 (en) 2015-09-24 2023-03-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880909B2 (en) 2015-09-24 2020-12-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029019A (zh) * 2015-09-2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006797B1 (ko) 2015-11-17 2019-08-02 레노보 이노베이션스 리미티드 (홍콩)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충돌 회피
CN108293244B (zh) * 2015-11-17 2021-10-15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冲突避免
US10575327B2 (en) 2015-11-17 2020-02-25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293244A (zh) * 2015-11-17 2018-07-17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冲突避免
KR20180069866A (ko) * 2015-11-17 2018-06-25 레노보 이노베이션스 리미티드 (홍콩)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충돌 회피
US11765766B2 (en) 2015-11-17 2023-09-19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84022A1 (en) 2015-11-17 2017-05-26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73430B2 (en) 2016-09-27 2020-1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59320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1906A (en) 2011-01-01
EP2397010A1 (en) 2011-12-21
EP2397010B1 (en) 2019-03-20
JP5436580B2 (ja) 2014-03-05
WO2010093874A1 (en) 2010-08-19
JP2012517784A (ja) 2012-08-02
US8743823B2 (en) 2014-06-03
US20100202400A1 (en) 2010-08-12
CN102318421B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42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带有冲突检测及缓解的传输
CN101981957B (zh) 用于促进自动邻区关系功能的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04365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接收机增益设置的发射功率控制
CN103916962B (zh) 获得用于调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单元
RU2477924C2 (ru) Передача и прием выделенных опорных сигналов
US9264976B2 (en)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EP3562086B1 (en) Search space monito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946473B (zh) 具有冲激性干扰的无线系统中的信道估计
CN102265512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自动增益控制
CN102017664B (zh) 用共用导频传递分开的单播信息和广播信息
BRPI0620965A2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comutação de canal em redes sem fio
CN102884854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具有增强型覆盖情况下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5488A (zh) 无线通信中用于生成和解码短控制帧的系统和方法
EA032516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связ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US20090129333A1 (en)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CN102474884A (zh) 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动态选择
CN102077482A (zh) 用于选择和处理来自源站和中继站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36351A (zh) 根据子带负荷进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4094633A (zh) 在tdd-lte中禁用短随机接入信道(rach)
CN102405611A (zh) 缓解通信网络中的干扰
CN102474473A (zh) 有助于无线通信中的噪声估计
CN111132350B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KR102535440B1 (ko) Nr tdd 라디오 프레임 구성 및 cli 민감도의 gnb-간 xn 시그널링
CN107926044A (zh) 用于高效利用wlan资源的wlan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CN10140136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的去指派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