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400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14008A CN102314008A CN2011102620151A CN201110262015A CN102314008A CN 102314008 A CN102314008 A CN 102314008A CN 2011102620151 A CN2011102620151 A CN 2011102620151A CN 201110262015 A CN201110262015 A CN 201110262015A CN 102314008 A CN102314008 A CN 1023140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display device
- blooming piece
- buffer element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Methyl 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C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372 Plexigla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发光元件、导光板、光学膜片与支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源经由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导引,进而产生均匀的光线。支架的第一侧承接一显示面板,缓冲元件通过一连接面连接于第二侧并位于第二侧与光学膜片之间。连接面具有凸起部,凸起部的顶端具有一接触区,连接面的面积大于接触区的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液晶显示器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等优势,因此液晶显示器相关的产品呈现跳跃性的成长。
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层本身并不会产生光线,因此液晶显示器会依靠背光源才提供光线。背光源一般可区分为侧光式与直下式。其中侧光式因为具有轻薄的优势,并且在成本上低于直下式的光源,因此侧光式的背光源在市场上广泛的被采用。
侧光式的背光源中需依赖导光板与光学膜片来导引发光源所产生的光线并且均匀的发射至液晶面板。一般而言,液晶面板则是通过一支架设置于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之上。为了避免光学膜片与支架之间的碰撞而造成光学膜片的损毁,支架在靠近光学膜片的一侧可设置有一缓冲元件,以吸收支架与光学膜片碰撞时产生的撞击力。
然而,当发光源发出光线时,发光源除了会产生光能以外,同时也会产生热能。此热能会使光学膜片的温度升高,而产生热膨胀的现象。当光学膜片产生膨胀时,会因为缓冲元件的钳制而使光学膜片产生波浪状的变形,使得光学膜片均匀光线的能力下降并影响光学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框体、显示面板、发光元件、导光板、光学膜片、支架与缓冲元件。
显示面板位于框体内,且框体具有至少一入光侧。入光侧配置有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用以发射一光源,此光源被导光板接收,并且光源会被传递至显示面板。
支架连接于框体,支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并且第一侧承接显示面板。
光学膜片配置于导光板上。
缓冲元件设置于支架的第二侧与光学膜片之间。缓冲元件具有一连接面与从连接面延伸出的一凸起部。缓冲元件以连接面连接于支架。凸起部的顶端具有一接触区,连接面的面积大于接触区的面积。光学膜片在第一温度时,光学膜片与缓冲元件之间具有一缓冲距离,且光学膜片在第二温度时,缓冲元件以接触区与光学膜片接触,其中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
因为缓冲元件的接触区的面积小于连接面的面积,因此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当光学膜片在膨胀并且光学膜片与缓冲元件接触时,光学膜片因为接触到面积较小,因此光学膜片波浪状的形变可被减少而降低形变对光学膜片的均匀光线的能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A为第一温度下显示装置剖视局部放大图;
图2B为第二温度下显示装置剖视局部放大图;
图2C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剖视局部放大图;
图3A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3B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3C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图;以及
图4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显示装置
22 框体
23 框体
24 框体
26 固定件
28 散热元件
30 显示面板
32,34 吸震元件
40 发光元件
42 导光板
44 光学膜片
46 反射板
50 支架
51 第一侧
52 第二侧
60 缓冲元件
62 连接面
64 凸起部
65 接触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显示装置10包括框体22、23、24、显示面板30、发光元件40、导光板42、光学膜片44、支架50与缓冲元件60。
框体22、23、24包围形成一中空的容置空间。框体22位于前侧(即朝向出光面或观视面的一侧或是朝向Z轴正向方向),框体23位于侧边,框体24则位于背侧(即朝向显示装置10的背侧或是朝向Z轴负向方向)。前侧具有一开口,此开口与容置空间连通。框体22、23、24的材质可为但不限于塑胶或是金属。
显示面板30位于框体22、23、24内,并且面向开口处。显示面板30与框体22之间以吸震元件32相连。显示面板30可以为但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
框体22、23、24具有至少一入光侧,以供发光元件40配置于入光侧,详细来说,发光元件40位于框体23的内侧。发光元件40可为冷阴极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或是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ed diode,LED),发光元件40发出光源,此光源可为可见光。发光元件40若为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ed diode,LED),发光元件40可设置于散热元件28上,并经由散热元件28连接至框体24。散热元件28可由一固定件26固定于框体24。
导光板42接收发光元件40所发出的光源,并且导引光源方向,可提高光辉度及控制亮度均匀。导光板42的材料可为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 methylmethacrylate,PMMA)。
光学膜片44配置于导光板42上,光学膜片44可将导光板42所导引的光线扩散或增亮,并使光源分布成均匀明亮的面光源。
在导光板42相对于光学膜片44的一侧具有反射板46,反射板46可反射导光板42所散射出的光线并将之再反射回导光板42,以增加光线的辉度。
支架50连接于框体23。支架5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51与第二侧52。第一侧51可经由吸震元件34承接显示面板30。
缓冲元件60设置于支架的第二侧52与光学膜片44之间。缓冲元件60具有弹性,在被挤压后可恢复成原本形状。在此实施例中,缓冲元件60可为橡胶、硅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
请参照图2A与图2B,图2A为第一温度下显示装置剖面局部放大图,图2B为第二温度下显示装置剖面局部放大图。
缓冲元件60具有连接面62与凸起部64。凸起部64从连接面62延伸出。凸起部64的顶端具有接触区65。顶端指的是朝向并较接近光学膜片44的区域。接触区65与连接面62为缓冲元件60相对的两侧。连接面62的面积大于接触区65的面积。缓冲元件60以连接面62连接于支架50。
在此实施例中,缓冲元件60为弧形元件。也就是说,缓冲元件60的凸起部64的形状为弧形。弧形元件具有底面与连续弧面。连接面62即为底面,凸起部64为弧形元件60的连续弧面,接触区65则位于连续弧面的顶部。
缓冲元件60可设置于支架50邻近入光侧的部分。在图2A中,当显示装置10未通电时或是发光元件40被关闭时,发光元件40并不会因为发光而产生热能。发光元件40周围的元件,比如说光学膜片44,此时的温度为常温,也就是第一温度。在第一温度之下,光学膜片44与缓冲元件60之间具有缓冲距离D1。此缓冲距离D1可以避免光学膜片44与其他元件之间的碰撞。在此实施例中,缓冲距离为0.1mm~0.5mm。第一温度为常温或者室温,一般定义为摄氏25度。然而此定义并不为本发明的限制。
在图2B中,当发光元件40发出光线时,发光元件40也会一并产生热能,而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光学膜片44会因为温度升高而产生热胀的现象,因此光学膜片44会向支架50的方向膨胀,此膨胀包含朝向图面的水平方向(X轴)的膨胀及垂直方向(Z轴)上的膨胀。也就是说,随着光学膜片44温度的上升,光学膜片44与缓冲元件60之间的缓冲距离D1(Z轴上的距离)会而逐渐缩小。直到光学膜片44的温度到达第二温度时,光学膜片44会接触到缓冲元件60的接触区65。因为接触区65的面积小于连接面62的面积,因此在接触区65上所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其后,若温度持续上升,光学膜片44仍会在水平方向上持续膨胀,由于光学膜片44因为接触到面积较小的接触区65,因此光学膜片44与凸起部64间的摩擦力也相对较小,如此一来,光学膜片44即可能仍能在水平方向产生小量膨胀,而避免或减少光学膜片44的波浪状形变(水平方向膨胀所造成的波浪状形变)。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可为但不限于摄氏60度。也就是说,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然而,第二温度的数值并不以摄氏60度为限,第二温度的数值会根据发光元件40与散热元件28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关于前述接触区65面积的大小,可以视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光学膜片44的材质、及缓冲元件60的材质而定;例如,当光学膜片44的材质与缓冲元件60的材质改变时,热膨胀系数及接触区65与光学膜片44间的摩擦系数即跟着改变,在相同的升温范围下,光学膜片44与缓冲元件60的膨胀量也跟着改变,光学膜片44与缓冲元件60在接触后的正向力也跟着改变,而接触区65的面积愈大,接触区65与光学膜片44间的摩擦力也增加,因此,实施者可通过缓冲元件60材质、光学膜片44材质、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缓冲距离、及接触区65的适当设计,而降低光学膜片44的波浪状变形,以维持光学膜片44均匀光线的能力。
缓冲元件60除了可为弧形以外,缓冲元件60的外形也可依实际情况调整。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元件60可为三角柱。请参照图2C,图2C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剖面放大图。
在剖面图中,三角柱的剖面会具有三个顶点与三个底边。此三角柱在平行的二条剖面线上,所剖切出的形状是相近似的。
而在三维的空间中,接触区65为三角柱的一棱边。缓冲元件60可以此棱边与光学膜片44相接触。连接面62则为一长条状的矩形平面,也就是说连接面62为三角柱中的与该棱边相对的一底面。
另一方面,缓冲元件60可为金字塔形元件。金字塔型的缓冲元件60具有一个底面与一顶点。底面与顶点为相对且不相邻。底面可为三边形、四边形或是其他多边形或是不规则形。连接面62为金字塔形元件的一底面,接触区65为金字塔形元件的一顶点。
请参照图3A,其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图。显示装置10的入光侧配置有连续长条状的缓冲元件60。连续长条状代表缓冲元件为长条状的外形,连续长条之间并没有被切割。在图3A中,缓冲元件60是两个平行且并列的连续长条。连续长条状的缓冲元件60可为弧形元件或是三角柱。形状为弧形元件或是三角体的缓冲元件60的连接面62可为图中虚线所示的长条状的矩形。接触区65则为一线状接触区。
另一方面,连续长条状的缓冲元件60对应的形状也可为金字塔型。多个金字塔型的连接面62可互相连接在一起而形成长条状的矩形。接触区65则为多个点。
请参照图3B,其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图。缓冲元件60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缓冲块。分离的缓冲块为不连续的长条。这些彼此分离的多个缓冲块排列于一直线上。
在此实施例中,每个缓冲块的一底部宽度(本图X轴方向上缓冲元件60的宽度或是缓冲元件60在图2A至图2C上的宽度)在0.5mm(Millimeter,毫米)~2.5mm之间,每个缓冲块的一底部长度在30mm~60mm(本图Y轴方向上缓冲元件60的长度),并且相邻的两个缓冲块的距离(本图Y轴方向上的距离)在100mm~150mm之间。
请参照图3C,其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图。缓冲块交错排列于两条不同的直线上。交错排列代表相邻的两个缓冲块位于不同直线。举例而言,在图3C有左线与右线等两条不同的直线,顺序为奇数的缓冲块位于右线,而顺序为偶数的缓冲块则位于左线。
请参照图4,其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缓冲元件60除了可以设置于入光侧以外,也可选择性地设置于非入光侧。在图4中,缓冲元件60环绕显示面板30。也就是说,缓冲元件60设置于显示面板30的四周。缓冲元件60除了可为连续长条状以外,也可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缓冲块。
虽然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之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框体,具有至少一入光侧;
显示面板,位于该框体内;
发光元件,配置于该入光侧,该发光元件用以发射一光源;
导光板,该导光板接收该光源并将该光源朝该显示面板传递;
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配置于该导光板上;
支架,连接于该框体,该支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第一侧承接该显示面板;以及
缓冲元件,设置于该支架的该第二侧与该光学膜片之间,该缓冲元件具有一连接面与从连接面延伸出的一凸起部,该凸起部的顶端具有一接触区,该连接面的面积大于该接触区的面积,该缓冲元件以该连接面连接于该支架,该光学膜片在一第一温度时,该光学膜片与该缓冲元件之间具有一缓冲距离,且该光学膜片在一第二温度时,该缓冲元件以该接触区与该光学膜片接触,其中该第二温度高于该第一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元件包括一三角柱,该连接面为该三角柱的一底面,该接触区为该三角柱的一棱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元件为一金字塔形元件,该连接面为该金字塔形元件的一底面,该接触区为该金字塔形元件的一顶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元件为一弧形元件,该连接面为该弧形元件的一底面,该凸起部为该弧形元件的一连续弧面,该接触区为该连续弧面的一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元件设置于该支架邻近该入光侧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含一吸震元件,该吸震元件配置于该支架的该第一侧,以承接该显示面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元件为一连续长条状的方式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元件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缓冲块,每个缓冲块的一底部宽度在0.5毫米~2.5毫米之间,每个缓冲块的一底部长度在30毫米~60毫米,相邻的两个缓冲块的距离在100毫米~150毫米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缓冲块排列于一直线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缓冲块交错排列于两条不同的直线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缓冲距离为0.1毫米~0.5毫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24344 | 2011-07-08 | ||
TW100124344A TWI444717B (zh) | 2011-07-08 | 2011-07-08 | 顯示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14008A true CN102314008A (zh) | 2012-01-11 |
CN102314008B CN102314008B (zh) | 2014-05-14 |
Family
ID=4542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620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4008B (zh) | 2011-07-08 | 2011-09-06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14008B (zh) |
TW (1) | TWI44471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7539A (zh) * | 2013-10-01 | 2015-04-1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928052A (zh) * | 2019-12-25 | 2020-03-27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屏背光模组 |
CN114360366A (zh) * | 2020-10-13 | 2022-04-15 | 苏州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5597A (zh) * | 2006-07-12 | 2008-01-16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285963A (zh) * | 2008-06-06 | 2008-10-1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1886778A (zh) * | 2010-07-27 | 2010-11-17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2011
- 2011-07-08 TW TW100124344A patent/TWI44471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9-06 CN CN201110262015.1A patent/CN10231400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5597A (zh) * | 2006-07-12 | 2008-01-16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285963A (zh) * | 2008-06-06 | 2008-10-1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1886778A (zh) * | 2010-07-27 | 2010-11-17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7539A (zh) * | 2013-10-01 | 2015-04-1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4517539B (zh) * | 2013-10-01 | 2017-04-1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928052A (zh) * | 2019-12-25 | 2020-03-27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屏背光模组 |
CN114360366A (zh) * | 2020-10-13 | 2022-04-15 | 苏州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CN114360366B (zh) * | 2020-10-13 | 2024-07-05 | 苏州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14008B (zh) | 2014-05-14 |
TWI444717B (zh) | 2014-07-11 |
TW201303437A (zh) | 201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55037C (zh) | 背光模组 | |
KR101109581B1 (ko) | 엘이디 광확산용 확장형 아이시클타입 광 조정렌즈 | |
CN100395623C (zh) | 背光模组 | |
US8287172B2 (en) |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1893190B (zh) | 区域调光背光模块与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5334669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 | |
CN101725908B (zh) | 背光模块及其导光板 | |
TW201319691A (zh) | 背光模組 | |
TWI255948B (en) | Backlight unit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2314008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30025638A (ko) | 광학 시트 | |
CN201787495U (zh) |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照明装置 | |
CN202382107U (zh) |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 |
CN204285310U (zh) | 光学透镜、灯条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
US8858056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corresponding backlight module | |
CN102650394A (zh) | 一种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 |
CN103175033B (zh) | 侧光源led背光模组 | |
CN102374493A (zh) |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照明装置 | |
CN101725902A (zh) | 平面光源装置 | |
CN106959554B (zh) | 一种反射式散光透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330920A (zh) |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 |
JP2005234402A (ja) | バックライト | |
CN204740364U (zh) | 一种光学元件及照明装置 | |
CN202371568U (zh) | 一种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 |
CN102506356A (zh) | 背光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