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3760B -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3760B
CN102313760B CN201110193040.9A CN201110193040A CN102313760B CN 102313760 B CN102313760 B CN 102313760B CN 201110193040 A CN201110193040 A CN 201110193040A CN 102313760 B CN102313760 B CN 102313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al
temperature
adiabatic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30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3760A (zh
Inventor
黄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930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3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3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3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3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定引领自燃发火期,煤样量小于200g,控温满足条件:炉温=煤温+引领温差;(2)采用双曲线拟合经验公式法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3)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法综合评价煤的自燃危险性、自燃倾向性和引燃难易性,采用绝热自燃发火期作为唯一指标鉴定煤的自燃危险等级。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采用小煤量从常温开始升温、可以控制实验周期并确保测试重复性的绝热自燃发火期测定技术,构建一种绝热自燃三角形用于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克服国内外片面强调自燃倾向性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综合评价煤炭自燃危险性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关于煤的自燃危险性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通常采用术语“煤的自燃倾向性”强调煤在常温下自热升温的难易性,现场采用统计发火期粗略评估现场煤的自燃危险性;实际上煤炭自燃存在一种自热引燃难易性,未被揭示。
我国国标《GB/T 2004-2006》定义煤的自燃倾向性为“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采用“每克干煤吸附流态氧的量”作为判断煤层自燃倾向性的主要指标。煤炭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煤氧复合、发热、自热的持续升温过程,涉及煤的氧化发热性、蓄热升温性和过程持续性。吸附流态氧的量属于物理吸附量,与氧化发热、蓄热升温和过程持续基本无关,不能充分反映煤炭自燃的本质属性。
国内外已有采用活化能评价煤的自燃倾向性和利用活化能换算自燃发火期的研究。煤的自燃性是一种化学物理综合特性,活化能概念及活化能公式源于两种物质之间的纯化学反应,难以反映煤炭自燃的多组分特性和热物理特性。
绝热自燃发火期是不存在加热与散热只存在氧化自热条件下的自燃发火期,是煤固有的自燃特性参数,是煤矿现场的理论最短自燃发火期,是煤矿现场自燃危险的安全底线。但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没有有效解决绝热自燃发火期实测问题。通常采用的百克级小煤量绝热氧化法测定绝热自燃发火期因氧化发热量小不能从常温开始测定;有人尝试采用近吨级大煤量进行绝热氧化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热惯性成了精确控温的大忌;而且,无论是采用小煤量还是采用大煤量进行绝热氧化实验,因为煤的绝热自燃发火期通常都在几十个小时以上,即使能够测到绝热自燃发火期也都存在实验周期太长干扰加剧、很难重复的实际问题,测定较难自燃的煤样问题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采用小煤量从常温开始升温、可以控制实验周期并确保测试重复性的绝热自燃发火期测定技术,构建一种综合反映煤炭内在自燃属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用于综合评价煤的自燃危险性,克服国内外片面强调自燃倾向性的弊端。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定引领自燃发火期;
(2)采用双曲线经验公式法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
(3)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法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
所述的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采用的测试装置包含有可以自动控温的煤炭自燃仿真炉,煤样装于仿真炉中的反应器中,煤样量小于200g,供给常温洁净空气,全程满足控温条件:
炉温 = 煤温 + ⊿TZ                           (1)
所述⊿T Z为指定引领温差,⊿T=常数;所述炉温包括进入反应器的空气温度和反应器的器壁温度;所述煤温为反应器中煤样的温度。
所述的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双曲线经验公式法在引领自燃发火期t与引领温差⊿T之间采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取引领温差⊿T=0建立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经验公式:
t0 = 1/(1/tZ - K⊿TZ)                       (2)
根据指定引领温差⊿TZ和指定引领温差下测得的引领自燃发火期tZ,直接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t0;公式(2)中比例系数K事先统计确定。
所述的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法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包括:
采用绝热自燃发火期(绝热燃三角形的底边)作为唯一指标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等级;采用绝热自燃升温率(绝热燃三角形斜边的斜率)评价煤的自燃倾向性;采用自燃点(对应于绝热燃三角形的竖边)评价煤的自热引燃难易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采用小煤量从常温开始升温、可以控制实验周期并确保测试重复性的绝热自燃发火期测定技术,解决了大煤量绝热氧化实验和小煤量绝热氧化实验都无法解决的控制实验周期的技术难题;
(2)绝热自燃发火期是不存在加热与散热只存在氧化自热的条件下的自燃发火期,是煤固有的自燃特性参数,采用绝热自燃发火期直接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指标单一,标准统一,结果唯一,无盲区,无歧义,结合实际;
(3)基于煤的自燃点和绝热自燃发火期构建的绝热自燃三角形综合反映了煤的内在自燃危险特性,为综合评价煤的自燃危险性、自燃倾向性和自热引燃难易性提供了科学工具;
(4)现场可能自燃发火期是绝热自燃发火期的函数,绝热自燃发火期的确定为预测现场可能自燃发火期提供了简捷途径和科学依据;
(5)现场实际自燃发火期与绝热自燃发火期之比可以用于评价煤矿现场抗自燃灾害的能力;
(6)与色谱仪联机,可以优选自燃发火气体预兆,为预报剩余发火期提供依据;
(7)增测阻化煤样的引领自燃发火期,可以预测阻化措施的发火期延长率和延长期,优选阻化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采用的煤炭自燃仿真装置仿真炉炉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平行实验输出的煤温变化曲线和引领自燃三角形;
图3是本发明的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所测引领自燃三角形构成图解;
图4是本发明的经验公式法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双曲线模型拟合实例;
图5是本发明的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经验公式法图解;
图6是本发明的煤炭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与等级鉴定图表。
在图1中,1仿真炉外壳、2炉膛、3反应器、4加热器、5炉温传感器、6煤温传感器、7空气进口、8尾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 采用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定引领自燃发火期,包括以下步骤:
(1)制样:按制样规程制备实验煤样及备份煤样,煤样量小于200g,煤样粒度为50~100目;
(2)装样:将上述煤样装入煤炭自燃仿真装置的自燃仿真炉的反应器中;
所述的煤炭自燃仿真装置包括自燃仿真炉、控温系统、供排气系统和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自燃仿真炉炉体包括反应器、空气入口和尾气出口、加热器、煤温传感器和炉温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如图1所示。
(3)供气:启动煤炭自燃仿真装置的供气系统,按规定流量向仿真炉供给常温洁净空气;
(4)控温:启动煤炭自燃仿真装置的控温系统,设置引领温差⊿T等于统一指定值⊿TZ,开始测试,测试全程满足公式(1)所示控温条件。
(5)输出:启动煤炭自燃仿真装置的智能测试系统输出模块输出并打印煤温变化曲线、引领自燃三角形和引领自燃发火期,如图2所示。
所述煤温变化曲线包括缓慢升温、加速升温、急剧升温和着火燃烧的煤炭自燃全过程。急剧升温段在煤炭自燃全过程中所占时间极短;
所述引领自燃三角形是由缓慢升温趋势线、自燃点纵坐标线和起始温度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
所述自燃点是缓慢升温趋势线和急剧升温趋势线的交点,自燃点具有恒值性;实验证明,自燃点(温度值)T与引领温差⊿T之间存在良好的恒值关系:
T = F(⊿T)≈ 常数                          (3)
所述缓慢升温趋势线为经过煤温变化曲线100℃点并与煤温变化曲线初期隆起段相切的直线;所述急剧升温趋势线为包含煤温变化曲线最大升温速率段的直线;所述起始温度线温度等于统一指定起点温度TC的水平线;
所述引领自燃发火期为从缓慢升温趋势线与起始温度线的交点开始升温、在引领与自热共同作用下达到自燃点所经历的时间。引领自燃发火期等于引领自燃三角形的底边长。实验证明,引领自燃发火期t与引领温差⊿T之间存在良好的双曲线拟合关系:
t = f(⊿T)= 1/[K(⊿T+A)]                     (4)
公式(4)中K与A均为常数。
所述引领自燃三角形的斜边的斜率亦即煤温变化曲线中缓慢升温趋势线的斜率为引领自热升温率V,
V = tgβ =(TZ- TC)/ tZ                        (5)
(6)平行实验:采用步骤(1)制备的备份煤样重复步骤(2)、(3)、(4)和(5)进行平行实验。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取平行实验算术平均值,规定两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规定值ε。
2. 采用双曲线经验公式法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包括以下步骤:
(1)定义煤的自燃危险度W为引领自燃发火期t的倒数,
W = 1/t                             (6)
根据所测引领自燃发火期tZ求得对应的自燃危险度WZ
实验证明,自燃危险度W与引领温差⊿T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W =  K⊿T+ W0                         (7)
公式(7)中K为比例系数,W0为绝热条件下的自燃危险度。
所述的比例系数K在统一规定的测试条件下选择N个不同的引领温差⊿Ti采用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得N个不同的引领自燃发火期ti求得N个不同的自燃危险度Wi进行线性拟合预先确定,其中N≥3,且i=1,2,…,N。例如采用4个不同⊿T进行实验和拟合测得比例系数K=0.0135363,相关系数高达0.999994,如图4所示。
(2)构建双曲线拟合模型。所述双曲线拟合模型如公式(4)所示,实验证明引领自燃发火期t与引领温差⊿T之间存在的良好的双曲线拟合关系,如图5所示。此双曲线的纵向渐近线沿横轴负向平移距离A,过点A,绝热自燃发火期t0取值于此双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危险度W与引领温差⊿T之间的关系直线过点A,绝热自燃危险度W0取值于此直线与纵轴的交点。
(3)建立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经验公式。在引领自燃发火期t与引领温差⊿T之间采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取引领温差⊿T=0建立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经验公式如公式(2)所示。
根据指定引领温差⊿TZ和指定引领温差下测得的引领自燃发火期tZ,可以直接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t0
公式(2)中比例系数K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通用性,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煤种事先统计确定。例如采用另一种不同的煤样(煤样B)分别指定⊿TZ=5和指定⊿TZ=6分别测得引领发火期t5= 13.3和t6=11.3,采用公式(9)预先选定比例系数K=0.0135363分别求得的绝热自燃发火期t5=133.2h和137.4,相对误差仅为1.55%。
3. 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法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综合评价坐标系:以绝热自燃发火期为横坐标,以自燃点为纵坐标建立综合评价坐标系,如图6所示。任一煤样根据所测绝热自燃发火期和自燃点在此坐标系有且仅有一个对应的坐标点,并唯一构成一个对应的绝热自燃三角形。绝热自燃三角形是煤炭内在自燃性的综合表示。
(2)综合评价:采用绝热燃三角形的底边即绝热自燃发火期评价煤的自燃危险性;采用绝热燃三角形斜边的斜率即绝热自燃升温率评价煤的自燃倾向性;采用绝热燃三角形的竖边对应的自燃点评价煤的自热引燃难易性。
(3)煤炭自燃危险等级鉴定:采用绝热自燃发火期作为唯一指标鉴定煤的自燃危险等级。
所述绝热自燃发火期是不存在加热与散热只存在氧化自热的条件下的自燃发火期,是煤固有的自燃特性参数;绝热自燃发火期也是煤矿现场的理论最短自燃发火期,反映煤矿现场最大自燃危险性;
所述煤炭自燃危险等级可以根据煤的绝热自燃发火期与煤炭自燃的现场危险表现和可供推荐的防治对策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煤的自燃危险性分为几类,例如分为三级:Ⅰ—很危险——特殊防治;Ⅱ—较危险——加强防治;Ⅲ—较不危险——一般防治。根据测定的绝热自燃发火期可以确定煤的自燃危险等级,同时可以找到对应推荐的的防治配置。
(4)确定煤矿现场可比自燃危险度ω:
ω= WX /W0 = t0/tX                   (8)
公式(8)中WX为现场自燃危险度,tX为现场自燃发火期(参见图5)。采用现场可比自燃危险度ω可以评价和对比不同煤矿现场的自燃危险性。1/ω反映煤矿现场抗自燃灾害的能力。
(5)预测煤矿现场可能自燃发火期:现场可能自燃发火期tX是绝热自燃发火期的函数,两者之间具有比较简单的关系(参见图5):
tX =[ A /(A-X)]t0 = pt0               (9)
公式(9)中p、A和X常数。p为现场散热系数,反映现场散热状态,可以统计确定。
因为在现场条件下总是存在散热的,所以
tX  > t0                          (10)

Claims (1)

1.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定引领自燃发火期;(2)采用双曲线经验公式法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3)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法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
其中,所述的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采用的测试装置包含有可以自动控温的煤炭自燃仿真炉,煤样装于仿真炉中的反应器中,煤样量小于200g,供给常温洁净空气,满足控温条件:
炉温 = 煤温 + ⊿TZ                           (1)
所述⊿T Z为指定引领温差,⊿T=常数;所述炉温包括进入反应器的空气温度和反应器的器壁温度;所述煤温为反应器中煤样的温度;
所述小煤量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定引领自燃发火期还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煤炭自燃仿真装置的智能测试系统输出模块输出并打印煤温变化曲线、引领自燃三角形和引领自燃发火期,所述煤温变化曲线包括缓慢升温、加速升温、急剧升温和着火燃烧的煤炭自燃全过程;所述引领自燃三角形是由缓慢升温趋势线、自燃点纵坐标线和起始温度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自燃点是缓慢升温趋势线和急剧升温趋势线的交点,自燃点具有恒值性;所述缓慢升温趋势线为经过煤温变化曲线100℃点并与煤温变化曲线初期隆起段相切的直线;所述急剧升温趋势线为包含煤温变化曲线最大升温速率段的直线;所述起始温度线温度等于统一指定起点温度TC的水平线;所述引领自燃发火期为从缓慢升温趋势线与起始温度线的交点开始升温、在引领与自热共同作用下达到自燃点所经历的时间;引领自燃发火期等于引领自燃三角形的底边长;
所述采用双曲线经验公式法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包括以下步骤:
(1)定义煤的自燃危险度W为引领自燃发火期t的倒数,
W = 1/t                             (6)
根据所测引领自燃发火期tZ求得对应的自燃危险度WZ
自燃危险度W与引领温差⊿T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W =  K⊿T+ W0                         (7)
公式(7)中K为比例系数,W0为绝热条件下的自燃危险度;
所述的比例系数K在统一规定的测试条件下选择N个不同的引领温差⊿Ti采用等温差引领氧化法测得N个不同的引领自燃发火期ti求得N个不同的自燃危险度Wi进行线性拟合预先确定,其中N≥3,且i=1,2,…,N;
(2)构建双曲线拟合模型,所述双曲线拟合模型如公式(4)所示:
t = f(⊿T)= 1/[K(⊿T+A)]                     (4)
引领自燃发火期t与引领温差⊿T之间存在的良好的双曲线拟合关系,此双曲线的纵向渐近线沿横轴负向平移距离A,过点A,绝热自燃发火期t0取值于此双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危险度W与引领温差⊿T之间的关系直线过点A,绝热自燃危险度W0取值于此直线与纵轴的交点;
(3)建立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的经验公式,在引领自燃发火期t与引领温差⊿T之间采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取引领温差⊿T=0建立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t0的经验公式如公式(2)所示:
t0 = 1/(1/tZ - K⊿TZ)                    (2)
根据指定引领温差⊿TZ和指定引领温差下测得的引领自燃发火期tZ,直接确定绝热自燃发火期t0,公式(2)中比例系数K事先统计确定;
所述的采用绝热自燃三角形法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性包括:(1)采用绝热自燃发火期作为唯一指标评价与鉴定煤的自燃危险等级;(2)采用绝热自热升温率评价煤的自燃倾向性;(3)采用自燃点评价煤的自热引燃难易性。
CN201110193040.9A 2011-07-12 2011-07-12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3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3040.9A CN102313760B (zh) 2011-07-12 2011-07-12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3040.9A CN102313760B (zh) 2011-07-12 2011-07-12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3760A CN102313760A (zh) 2012-01-11
CN102313760B true CN102313760B (zh) 2014-09-24

Family

ID=4542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304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3760B (zh) 2011-07-12 2011-07-12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37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3592A (zh) * 2015-10-13 2015-12-3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化学品等温储存试验方法
CN105823796A (zh) * 2016-03-11 2016-08-0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煤场储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方法
CN107621480B (zh) * 2017-09-08 2023-07-21 西安科技大学 基于引领绝热的煤自燃发火周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243860B (zh) * 2019-05-23 2021-07-2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炭自燃预测方法
CN110308173B (zh) * 2019-07-03 2021-07-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危险指数分析的生物质堆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CN110208498A (zh) * 2019-07-17 2019-09-06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水分动态机理的土壤给水度原位测试方法
CN113960243B (zh) * 2021-11-02 2023-07-07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快速确定煤绝热自然发火期的对照实验系统与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2451B2 (ja) * 1994-08-11 2001-09-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知方法
CN101206211A (zh) * 2007-12-18 2008-06-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方法
CN101271053A (zh) * 2007-12-07 2008-09-2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煤的自燃危险性判定方法
CN101650287A (zh) * 2009-05-14 2010-02-1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式柱形原煤自燃试验设备及方法
CN101726511A (zh) * 2009-12-23 2010-06-0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一种动态调控风温的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快速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063A (ja) * 1984-07-03 1986-01-25 Nippon Kokan Kk <Nkk> 自然発火予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2451B2 (ja) * 1994-08-11 2001-09-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知方法
CN101271053A (zh) * 2007-12-07 2008-09-2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煤的自燃危险性判定方法
CN101206211A (zh) * 2007-12-18 2008-06-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方法
CN101650287A (zh) * 2009-05-14 2010-02-1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式柱形原煤自燃试验设备及方法
CN101726511A (zh) * 2009-12-23 2010-06-0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一种动态调控风温的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快速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17063A 1986.01.25
JP特许第3212451号B2 2001.09.25
煤的自燃点及其影响因素考察;黄翰文 等;《煤矿安全》;20090228;第65-66,69页 *
绝热氧化法研究煤的自燃特性;陆伟 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0331;第34卷(第2期);第213-217页 *
陆伟 等.绝热氧化法研究煤的自燃特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第34卷(第2期),第213-217页.
黄翰文 等.煤的自燃点及其影响因素考察.《煤矿安全》.2009,第65-66,69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3760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3760B (zh) 一种综合评价与鉴定煤炭自燃危险性的绝热自燃三角形法
Pagni et al. Excess pyrolyzate
ES2633162T3 (es) Método para almacenar energía térmica como regulación y sistema acumulador de energía térmica regulador
CN107781978A (zh) 一种具有变升功能的智能燃气热水器
CN204359729U (zh) 一种材料保温隔热性能测试对比装置
CN103884736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热传导试验装置
Young et 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thermosyphon solar domestic hot water system
CN202453313U (zh) 墙体试块热性能检测环境仓
CN205090631U (zh) 基于单片机的磁能即热式热水器恒温系统
US856802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heat flux from radiant heater
Wang 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particle size on self-ignition temperature of low-rank coal excavated from inner Mongolia, China
CN204115023U (zh) 可实现精确测温的电磁炉结构
CN106680312B (zh) 一种膜式壁结构锅炉散热损失测试装置
CN203672806U (zh) 用于矿物粉体材料隔热效果评价装置
US9080777B2 (en) Reflector for radiant tube heater
CN202077210U (zh) 电磁温度控制装置
CN205642049U (zh) 一种铁芯处理炉温度控制装置
CN211140345U (zh) 一种防干烧单井储油罐
CN204923410U (zh) 电热水器
CN203350208U (zh) 基于催化传感器的可燃混合气体智能分析系统
CN210689817U (zh) 黑体辐射源
CN207456676U (zh) 适合于高温条件下的压力传感器
CN203454249U (zh) 加热系统及其蓄热体结构
US20240280292A1 (en) Heating devices and systems
Zhang et al. Design of water bath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18B2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