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8441A - 照明连接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连接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8441A
CN102308441A CN2010800067919A CN201080006791A CN102308441A CN 102308441 A CN102308441 A CN 102308441A CN 2010800067919 A CN2010800067919 A CN 2010800067919A CN 201080006791 A CN201080006791 A CN 201080006791A CN 102308441 A CN102308441 A CN 102308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ower casing
upper casing
casing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67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8441B (zh
Inventor
罗仲炜
罗扬文
李炳权
梁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08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8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1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13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by means of interconnecting elements
    • H01R12/616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by means of interconnecting elements having contact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for making contact with conductors, e.g. needle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照明连接器,包括(a)上壳,该上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及(b)下壳,该下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将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照明连接器: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至少一个耦接,并且将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器插脚导引孔的至少一个耦接。

Description

照明连接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序列号为61/174,980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该临时申请申请日为2009年5月1日,在此将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全文中,引用了若干个专利申请和参考文献,在此,这些专利申请和参考文献的公开内容整体上通过引用合并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连接器设备,具体地,涉及彼此之间成各种角度地将照明装置的各部分(例如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这些部分由封装物(例如:在于2007年9月12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1/854,145的美国专利和于2009年1月1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2/355,655的美国专利中描述的整体形成的单件发光二极管(“LED”)灯线)、保护套、保护层罩或保护层保护)机械连接或电连接的这些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照明连接器,该照明连接器包括:(a)上壳,该上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及(b)下壳,该下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将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照明连接器: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至少一个耦接,并且将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器插脚导引孔的至少一个耦接。
在另一方面,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每一个包括位于所述上壳内的内嵌部分以及多个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至少一个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中各自对应的一个耦接。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方便与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结合的形状,以便在将上壳和下壳耦接而形成照明连接器时,将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彼此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在另一方面,与所述连接器结合的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的每一段包括封装物以及至少一条内置于所述封装物中的导电母线,并且,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耦接时,所述每一连接器插脚的凸起部分穿过至少一个照明装置的封装物,从而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至少一条导电母线触接并在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之间产生电耦合。
在另一方面,所述下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孔,用以容纳一段照明装置的端部。
在另一方面,垫片位于至少一个开口的内壁上。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两个照明装置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以直角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L形分支的照明连接器。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两个照明装置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大体上直线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I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所述连接器和彼此以大体成直线取向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照明装置的端部结合、并且有利于所述连接器和与上述直线大体垂直取向的第三段照明装置的纵向部分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和下壳耦接时形成X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连接器和第一段照明装置的端部结合、并且有利于所述连接器和照明装置的大体上与所述第一段照明装置垂直的第二段照明装置的纵向部分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所述连接器与两个照明装置的端部相互平行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在另一方面,所述连接器插脚中的每一个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另一方面,每一个连接器插脚的内嵌部分嵌件成形在所述上壳之中。
在另一方面,所述连接器插脚的每一个的凸起部件包括:有倒刺的尖端、倒V形的尖端或者U形尖端。
在另一方面,所述上壳与下壳由热塑料制成。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连接器将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方法,其中每一段具有至少一条导电母线,该连接器具有: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的上壳、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下壳、内植于所述上壳内的连接器插脚、以及成形于所述下壳内的一个或者多个孔和/或槽,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第一段的端部耦接到一个或多个孔和/或槽中至少一个中;将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第二段耦接到一个或多个孔和/或槽中的至少一个中;以及按压上壳和下壳,以将上壳的相应的联锁沟槽耦接到下壳的联锁锁舌部件中,从而将连接器插脚穿入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以接触各自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
在另一方面中,至少两段照明装置包括封装物,并且在按压步骤中,连接器插脚穿入到该封装物中。
在另一方面中,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的各个段的穿入产生了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的至少一条导电母线之间的电连接。
在再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照明连接器,包括:(a)第一和第二上壳,每个上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b)第一和第二下壳,每个下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以及(c)将第一下壳的内侧与第二下壳的内侧电连接的柔性连接器,第一下壳可与第一上壳连接,并且第二下壳可与第二上壳连接,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照明连接器: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至少一个耦接,并且将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器插脚导引孔的至少一个耦接。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每一个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上壳中的一个内的内嵌部分以及多个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至少一个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中各自对应的一个耦接。
在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上壳及下壳中的每一个成形为方便与一段照明装置的端部结合的形状,以便在将上壳和下壳耦接而形成照明连接器时,将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彼此机械连接或电连接。
在另一方面,与所述连接器结合的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的每一段包括封装物以及至少一条内置于所述封装物中的导电母线,并且,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耦接时,所述每一连接器插脚的凸起部分穿过至少一段照明装置的封装物,从而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至少一条导电母线触接并在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之间产生电耦合。
在又一方面,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连接器。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图示说明,并且没有必要依据比例绘制。然而,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能最好的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经拆解后的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另一分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壳X射线视图;
图4A-4C、5A和5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分解后的分解视图和X射线视图;
图6A和6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组合后的X射线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分解后的立体图,图示了各段照明装置如何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经分解后的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视图;
图9A和9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经分解后的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附加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上壳X射线视图;
图11A和11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各段照明装置如何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的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14A、14B和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L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上壳的X射线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L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各段照明装置如何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图18A和18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组合的L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19A、19B和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X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上壳的X射线视图;
图22A和22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X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各段照明装置如何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图23A和23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组合的X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24A、24B、25A和25B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I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上壳的X射线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I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各段照明装置如何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组合的I形分支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29、30A和图30B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I字延展形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上壳的X射线视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I字延展形照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各段照明装置如何与照明连接器连接;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组合的I字延展形照明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34和3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电源延长线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组合的电源延长线连接器的X射线视图;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经拆解后的电源延长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8是使用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方式的照明连接器的照明系统的平面图;及
图39是表示了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各段照明装置的连接器插脚的取向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用上壳和下壳以及连接器插脚形成了照明连接器。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成形于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位于上壳内部,使得当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多个刚性的以及/或者柔性的照明连接器的段或者部分(比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配置于其间,由连接器插脚在照明装置的各部分之间产生电学连接和机械连接。
如图1-图7所示,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10由上壳12及下壳14形成。上壳12具有连接器插脚16和插脚17。连接器插脚16包括从上壳延伸的突起部分和内嵌部分16a,内嵌部分16a以虚线表示,成形于垂直于并且连接突起部分的壳内。类似地,连接器插脚17包括突起部分和内嵌部分17a。正如下面会更为详细的描述的,每个连接器插脚在从第一方向与连接器连接的第一照明装置31与从第二方向与连接器连接的第二照明装置32之间形成连接。
上壳包括联锁沟槽20和垫片22。联锁沟槽20与下壳14中的联锁锁舌2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垫片22用于确保当连接器装配完毕时壳体和照明装置的紧密配合。尽管在图中示出为与上壳12结合,垫片可以单独地提供,并在装配连接器时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例如如图5A所示的那样。
下壳14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24、由壁27形成的槽26、以及开口58。在T形分支实施方式中,第一段照明装置31的端部插入到开口28中以连接到第二段照明装置32上,该第二段照明装置32位于槽26中,垂直于第一段照明装置,如在图6A、6B和7中具体示出的那样。举例来说,如图4B、4C、5B和6B中所示,开口垫片29填入下壳中的开口28中。下壳14还包括垫片沟槽30。举例来说,开口垫片29防止下壳14和插入到开口2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10,上壳12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20和锁舌21与下壳14耦接。当将上壳12和下壳14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16和17中的每一个的一端与下壳中的相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24相配合。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另一端穿入照明装置32中。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6所示的导电母线31a或32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当组装连接器10时,由联锁沟槽20和锁舌2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16和17通过开口垫片2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12和下壳14之间、开口垫片29和照明装置31之间、上壳12和照明装置32之间(在第一实施方式的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设备的情况下)的防水密封。具体地,上壳垫片22紧密地压在相应的垫片沟槽30和/或照明装置上,由此形成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2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2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16和17穿入照明装置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
如图6A、6B和7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16和17穿过照明装置31和32的封装物,以分别与导电母线31a和32a接触,导致在导电母线31a和32a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电能在照明装置31和32之间传递并安全地将照明装置连接在一起。
如图8-13所示,根据第二优选实施方式,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40由上壳42和下壳44形成。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U形分支连接器以大体上类似于上述的T形分支连接器10的方式工作,除了U形分支连接器配置为将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照明装置的端部电和机械连接以形成U形连接之外。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连接器插脚46和47位于上壳42中。连接器插脚46和47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壳上的内嵌部分46a和47a。
上壳包括联锁沟槽50和垫片52。联锁沟槽50与下壳44中的联锁锁舌5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垫片52用于确保当连接器装配完毕时壳体的紧密配合。尽管在图中示出为与上壳42结合,垫片可以单独地提供,并在装置连接器时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
下壳44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54和开口58。在U形分支实施方式中,第一段照明装置61的端部插入到开口58中的一个中,并且,第二段照明装置62的端部插入到开口58中的另一个中,如在图12和13中具体示出的那样。开口垫片59填入下壳中的开口58中。下壳44优选地包括垫片沟槽60。开口垫片59防止下壳44和插入到开口5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40,上壳42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50和锁舌51与下壳44耦接。当将上壳42和下壳44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46和47与下壳中的相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相配合。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13所示的导电母线61a或62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当组装连接器40时,由联锁沟槽50和锁舌5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46和47通过开口垫片5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42和下壳44之间、开口垫片59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防水密封。具体地,上壳垫片52紧密地压在相应的垫片沟槽60上,由此形成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5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5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46和47穿入照明装置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
如图12和13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46和47穿过照明装置61和62的封装物,以分别与导电母线61a和62a接触,导致在导电母线61a和62a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电能在照明装置61和62之间传递并安全地将照明装置连接在一起。
如图14-18B所示,根据第三优选实施方式,L形分支照明连接器70由上壳72和下壳74形成。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L形分支连接器70以大体上类似于上述的U形分支连接器40的方式工作,除了L形分支连接器70配置为将第一段90和第二段92照明装置的端部电和机械连接以形成直角连接之外。如在第一到第二实施方式中一样,连接器插脚76和77位于上壳72中。插脚76和77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壳中的内嵌部分76a和77a。
上壳包括联锁沟槽80,联锁沟槽80与下壳74中的联锁锁舌8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垫片82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用于确保当连接器装配完毕时壳体的紧密配合。
下壳74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84和开口88。在L形分支实施方式中,第一段照明装置91的端部插入到开口88中的一个中,并且,第二段照明装置92的端部插入到开口88中的另一个中,如在图17、18A和18B中具体示出的那样。开口垫片89填入下壳中的开口88中。开口垫片89防止下壳74和插入到开口8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70,上壳72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80和锁舌81与下壳74耦接。当将上壳72和下壳74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76和77与下壳中的相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84相配合。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18A和18B所示的导电母线91a或92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当组装连接器70时,由联锁沟槽80和锁舌8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76和77通过开口垫片8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72和下壳74之间、开口垫片89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防水密封。具体地,上壳垫片82紧密地压在下壳上,由此形成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8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8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76和77穿入照明装置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
如图18A和18B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76和77穿过照明装置91和92的封装物,以分别与导电母线91a和92a接触,导致在导电母线91a和92a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电能在照明装置91和92之间传递并安全地将照明装置连接在一起。
如图19A-23B所示,根据第四优选实施方式,X形分支照明连接器100由上壳102和下壳104形成。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X形分支连接器100以大体上类似于上述的L形分支连接器70的方式工作,除了X形分支连接器100配置为将第一段照明装置121与第二段照明装置122的端部和第三段照明装置123的端部电和机械连接以形成X形连接之外。如在第一到第三实施方式中一样,连接器插脚106和107位于上壳102中。连接器插脚106和107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壳中的内嵌部分106a和107a。
上壳包括联锁沟槽110。联锁沟槽110与下壳104中的联锁锁舌11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垫片112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用于确保当连接器装配完毕时壳体的紧密配合。
下壳104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114、开口118和槽116。在X形分支实施方式中,第一段照明装置121位于槽116中,完全穿过连接器100。第二段照明装置122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18中的一个中,并且,第三段照明装置123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18中的另一个中,如在图22和23中具体示出的那样。开口垫片119填入下壳中的开口118中。开口垫片119防止下壳104和插入到开口11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100,上壳102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110和锁舌11与下壳104耦接。当将上壳102和下壳104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106和107中靠外的插脚与下壳中的相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114相配合。靠里的插脚位于照明装置121之上,以便于在装配时穿入照明装置。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23A和23B所示的导电母线121a、122a和123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当组装连接器100时,由联锁沟槽110和锁舌11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106和107通过开口垫片11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102和下壳104之间、开口垫片119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防水密封。具体地,垫片112紧密地压在下壳和照明装置121上,由此形成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11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11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106和107中靠外的插脚穿入照明装置122和123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连接器插脚中靠里的插脚将穿入照明装置121。
如图23A和23B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106和107穿过照明装置121、122和123的封装物,以分别与导电母线121a、122a和123a接触,导致在导电母线121a、122a和123a(例如,如图23A所示,照明装置121、122和123中的两根靠外的导电母线)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电能在照明装置121、122和123之间传递并安全地将照明装置连接在一起。
如图24A-28所示,根据第五优选实施方式,I形分支照明连接器130由上壳132和下壳134形成。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I形分支连接器130以大体上类似于上述的L形分支连接器70的方式工作,除了I形分支连接器配置为将第一段照明装置151的端部和第二段照明装置152的端部电和机械连接以形成直线连接之外。如在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中一样,连接器插脚136和137位于上壳132中。连接器插脚136和137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壳上的内嵌部分136a和137a。
上壳包括联锁沟槽140,联锁沟槽140与下壳134中的联锁锁舌14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垫片142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用于确保当连接器装配完毕时壳体的紧密配合。
下壳134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144和开口148。在I形分支实施方式中,第一段照明装置151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48中的一个中,并且,第二段照明装置152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48中的另一个中,如在图27和28中具体示出的那样。开口垫片149填入下壳中的开口148中。开口垫片149防止下壳134和插入到开口14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130,上壳132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140和锁舌141与下壳134耦接。当将上壳132和下壳134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136和137与下壳中对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144相配合。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被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28所示的导电母线151a或152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当组装连接器130时,由联锁沟槽140和锁舌14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136和137通过开口垫片14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132和下壳134之间、开口垫片149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防水密封。具体地,垫片142紧密地压在下壳上,由此形成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14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14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136和137穿入照明装置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
如图28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136和137穿过照明装置151和152的封装物,以分别与导电母线151a和152a接触,导致在导电母线151a和152a(例如,如图28所示,两根靠外的导电母线151a和152a)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电能在照明装置151和152之间传递并安全地将照明装置连接在一起。
如图29-33所示,根据第六优选实施方式,I形延长部照明连接器160由上壳162a和162b、下壳164a和164b以及优选的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形成,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用于将下壳电连接在一起。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I形延长部连接器以大体上类似于上述的I形分支连接器130的方式工作,除了I形延长部连接器配置为将照明装置的第一段181和第二段182的端部电连接或机械连接在一起。但是,通过在下壳164a和164b之间提供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可实现柔性连接,该柔性连接不限于直线连接。如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一样,每个上壳在其中具有连接器插脚166和167。但是,I形延长部连接器160包括两个上壳,162a和162b,每个上壳连接到下壳164a和164b中对应的一个上。连接器插脚166和167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壳上的内嵌部分166a和167a。
每个上壳包括联锁沟槽170,联锁沟槽170与相应下壳174a或174b中的联锁锁舌17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相应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如图30B所示,垫片172可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以类似于其他实施方式所示的方式),用于确保当连接器160装配完毕时壳体的紧密配合。
下壳164a和164b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174和开口178。在I形延长部实施方式中,第一段照明装置181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78中的一个中,并且,第二段照明装置182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78中的另一个中,如在图32和33中具体示出的那样。开口垫片179可用于填入下壳中的开口188中。开口垫片179防止下壳164a和164b与插入到开口17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160,上壳162a和162b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170和锁舌171与相应的下壳164a和164b耦接。当将上壳162a和162b和下壳164a和164b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166和167与下壳中对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174相配合。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33所示的导电母线151a或152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当组装连接器160时,由联锁沟槽170和锁舌17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166和167通过开口垫片14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162a和162b和下壳164a和164b之间、开口垫片179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防水密封。具体地,垫片172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提供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17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17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166和167穿入照明装置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
如图32和33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166和167中最外面的插脚穿过照明装置181和182的封装物。连接器插脚166和167中最里面的插脚穿入下壳的内部中,以与下述部件接触:(a)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中的导线电连接的导电引脚;(b)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出来的导线;或(c)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内的导线(通过穿过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并接触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内的导线)。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可具有与每个下壳的内部的导电引脚电连接的一条或多条导线。上述的每个可能的连接通过将下壳彼此电连接而使得在导电母线181a和182a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电能在照明装置181和182之间传递并安全地将照明装置连接在一起。在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中,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63中的导线直接或间接连接的连接器插脚的尖端是U形的。
如图34-37所示,根据第七优选实施方式,电源延长部连接器190由上壳192、下壳194、电源插头195以及优选的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形成,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形成用于将下壳与电源插头195电连接在一起。
如在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中一样,连接器插脚196和197位于上壳192上。连接器插脚196和197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壳上的内嵌部分196a和197a。
上壳192和下壳194大体上与结合I形延长部实施方式描述的上壳162b和下壳164b一样。电源延长部连接器190和I形延长部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并不为了与另一段照明装置连接而在另一组上壳和下壳中终止,在第七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终止于电源插头195,电源插头195将电力供应到与电源延长部连接器190相连接的照明装置中。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仅有单独的一对上壳和下壳,而不是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两对。电源插头195优选地包括内孔连接器220,其可以与任何常规电源配合,以为照明装置供电。当然,连接器不限于内孔连接器,可以采用任何已知的电连接方式,例如取决于电源供给线的配置。
上壳包括联锁沟槽200,联锁沟槽200与下壳194中的联锁锁舌201配合,以当装配连接器时形成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安全连接(例如,搭扣配合)。垫片202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用于确保当连接器装配完毕时壳体的紧密配合。
下壳194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204和开口208。照明装置211的第一段的端部插入到开口208中的一个中,如在图36和37中具体示出的那样。开口垫片209填入下壳中的开口208中。开口垫片209防止下壳194和插入到开口208中的照明装置之间漏水。
为了装配连接器190,上壳192通过对应的联锁沟槽200和锁舌201与下壳194耦接。当将上壳192和下壳194压在一起时,上壳中的连接器插脚196和197与下壳中的相应的连接器插脚导引孔204相配合。连接器插脚/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允许对应的联锁沟槽和锁舌轻易耦接的方式引导上壳和下壳。
优选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尖端配置为增加连接器插脚和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导电母线例如图36所示的导电母线211a。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尖端可以是倒“V”或倒“U”的形状。
如在I形延长部实施方式中一样,举例来说,当组装连接器190(具体地,上壳和下壳)时,由联锁沟槽200和锁舌201的耦接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连接器插脚196和197通过开口垫片209穿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而形成上壳192和下壳194之间、开口垫片209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防水密封。垫片202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提供紧密的压力密封。此外,开口垫片209经由照明装置压力插入到开口208中以及连接器插脚196和197穿入照明装置中而紧密的压住照明装置。
如图36所示,当组装连接器时,连接器插脚196和197的每一个的一端(图36中的最左端)穿过照明装置211的封装物,以与导电母线211a接触。最靠内的连接器插脚196和197穿入下壳的内部中,以与下述部件接触:(a)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中的导线电连接的导电引脚;(b)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出来的导线;或(c)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内的导线(通过穿过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并接触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内的导线)。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可具有一条或多条与下壳的内部的导电引脚连接的导线。上述的每个可能的连接使得在导电母线211a和电源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允许电信号和/或功率从电源插头195传递到照明装置211。在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中,与柔性连接器延长部193中的导线直接或间接连接的连接器插脚的尖端是U形的。
当利用一个或多个照明连接器设备形成照明系统时,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插入到下壳中各自的开口或槽中,然后,上壳被按压到下壳上。连接器插脚将穿过一段照明装置的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并与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电连接;由此,将段电连接起来。
因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照明系统可通过利用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将多段照明装置连接起来而形成。例如,图38示出了照明装置的利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L形分支连接器202、I形分支连接器203、X形分支连接器204、T形分支连接器205和U形分支连接器206彼此连接的多个段,从而形成照明系统。整个设备的电源可由电源连接器设备207提供,例如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源连接器。
上述实施方式的每个连接器插脚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布置在任意给定的上壳中,连接器插脚也可改为彼此交错地形成在上壳中,只要插脚之间间隙能够防止例如连接短路。优选地,在这种交错配置中,在上壳内的插脚的内嵌部分之间应该具有大约1-2mm的间隙,如图39所示。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易于装配的连接器设备,所述连接器设备将刚性的和/或柔性的照明装置的段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起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连接器设备可以在室内以及户外使用。
本发明涉及照明连接器设备,其具有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该上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上壳垫片和以及至少一个收纳联锁沟槽;下壳,该下壳通过将上壳中的至少一个联锁沟槽与下壳中的至少一个联锁锁舌相连接而与上壳耦接,该下壳包括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至少一个垫片沟槽、至少一个开口、至少一个开口内的至少一个开口垫片、以及至少一个联锁锁舌。联锁沟槽和锁舌的位置是可交换的,例如,联锁沟槽和锁舌可分别位于上壳和下壳上,或者其结合。
优选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上壳和下壳由热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类似物。
位于壳体和开口垫片之间的垫片优选地由防水橡胶(例如硅树脂或类似物)、塑料、泡沫或其他任何已知的防水材料制成。用于上壳垫片和开口垫片的优选防水材料是硅树脂。上壳垫片或开口垫片可以是独立的部分或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与上壳或开口一起模制,例如与上壳或下壳双注入。至于开口垫片,其可覆盖开口的整个内部或一部分。上壳可具有容纳上壳垫片的沟槽。
开口垫片可以是可选的,这是因为本发明的开口(例如,开口28、58、88、118、148、178、208)可制成为形成与照明装置的紧密配合。
连接器插脚由导电材料(例如:铜、钢或包铜钢)制成。导电材料可以电镀有锡以提供导电性并防止氧化。举例来说,连接器插脚可以是有倒刺的,以更好的穿过入照明装置(例如LED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的任何封装物、保护套、保护罩或保护层,并防止连接器插脚滑出其对应的穿入点,由此允许连接器插脚保持与照明装置的导电总线的电接触,同时保护上壳和下壳的耦接。连接器插脚可以是注入成形到上壳中,以最大化耐久性。
举例来说,通过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照明装置可以是灯线、线缆、排灯或灯管,例如但不限于:
来自OptiLED Lighting International Ltd.的CabLEDTM(http://cabled.optiled.com/;http://cabled.optiled.com/MyImage/image/Web/CabLED%20brochure%20final.pdf);
来自Light Engine Ltd.的Rigid Light StripTM(http://www.lightengine-tech.com/en/generallighting3_detail.asp?ID=38&CATID=38;http://www.lightengine-tech.com/upload/PRODUCTG_PL38.pdf);以及
来自Light Engine Ltd.的Flexible Light StripTM(http://www.lightengine-tech.com/en/generallighting3_detail.asp?ID=40&CATID=40;http://www.lightengine-tech.com/upload/PRODUCTG_PL40.pdf)。
照明装置可以是固态照明装置,包括但不限于LED照明装置。
尽管本文展示和描述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种改变和/或等价实施可替代所示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旨在覆盖此处讨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任何修改或改变。因此,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限制。

Claims (23)

1.一种照明连接器,该照明连接器包括:
(a)上壳,该上壳具有:
多个连接器插脚,以及
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及
(b)下壳,该下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
通过下述方式将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照明连接器: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至少一个耦接,并且将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器插脚导引孔的至少一个耦接。
2.如权利要求1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每一个包括位于所述上壳内的内嵌部分以及多个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至少一个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中各自对应的一个耦接。
3.如权利要求2的照明连接器,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方便与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结合的形状,以便在将上壳和下壳耦接而形成照明连接器时,将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彼此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的照明连接器,其中,与所述连接器结合的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的每一段包括封装物以及内置于所述封装物中的至少一条导电母线,并且,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耦接时,所述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凸起部分穿过至少一个照明装置的封装物,从而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至少一条导电母线触接并在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之间产生电耦合。
5.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所述下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孔,用以容纳一段照明装置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的照明连接器,还包括位于至少一个开口的内壁上的垫片。
7.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两个照明装置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以直角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L形分支的照明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两个照明装置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大体上直线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I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9.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所述连接器和彼此以大体成直线取向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照明装置的端部结合、并且有利于所述连接器和与上述直线大体垂直取向的第三段照明装置的纵向部分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和下壳耦接时形成X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10.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连接器和第一段照明装置的端部结合、并且有利于所述连接器和大体上与所述第一段照明装置垂直的第二段照明装置的纵向部分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T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11.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成形为有利于所述连接器与两个照明装置的端部相互平行结合的形状,以便在所述上壳与下壳耦接时,形成U形分支照明连接器。
12.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插脚中的每一个由导电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每一个连接器插脚的内嵌部分嵌件成形在所述上壳之中。
14.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插脚的每一个的凸起部件包括:有倒刺的尖端、倒V形的尖端或者U形尖端。
15.如权利要求4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由热塑料制成。
16.一种利用连接器将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方法,其中每一段具有至少一条导电母线,该连接器具有: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的上壳、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下壳、内置于所述上壳内的连接器插脚、以及成形于所述下壳内的一个或者多个孔和/或槽,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第一段的端部耦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和/或槽中至少一个中;
将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第二段耦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孔和/或槽中的至少一个中;以及
按压上壳和下壳,以将上壳的相应的联锁沟槽耦接到下壳的联锁锁舌部件,从而将连接器插脚穿入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以接触各自照明装置的导电母线。
17.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包括封装物,并且在按压步骤中,连接器插脚穿入到该封装物中。
18.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的各个段的穿入产生了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的至少一条导电母线之间的电连接。
19.一种照明连接器,包括:
(a)第一和第二上壳,每个上壳具有:
多个连接器插脚,以及
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
(b)第一和第二下壳,每个下壳具有多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以及
(c)将第一下壳的内侧与第二下壳的内侧电连接的柔性连接器,
第一下壳可与第一上壳连接,并且第二下壳可与第二上壳连接,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照明连接器:将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联锁锁舌部件的至少一个耦接,并且将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器插脚导引孔的至少一个耦接。
20.如权利要求19的照明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器插脚的每一个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上壳中的一个内的内嵌部分以及多个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至少一个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插脚导引孔中各自对应的一个耦接。
21.如权利要求20的照明连接器,第一和第二上壳及下壳中的每一个成形为与一段照明装置的端部结合的形状,以便在将上壳和下壳耦接而形成照明连接器时,将至少两段照明装置彼此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的照明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结合的所述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中的每一段包括封装物以及至少一条内置于所述封装物中的导电母线,并且,当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耦接时,每个连接器插脚的凸起部分穿过至少一段照明装置的封装物,从而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至少一条导电母线触接并在至少两段照明装置之间产生电耦合。
23.一种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连接器。
CN201080006791.9A 2009-05-01 2010-04-30 照明连接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8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498009P 2009-05-01 2009-05-01
US61/174,980 2009-05-01
PCT/EP2010/055909 WO2010125184A1 (en) 2009-05-01 2010-04-30 Lighting connector devices and uses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8441A true CN102308441A (zh) 2012-01-04
CN102308441B CN102308441B (zh) 2013-10-30

Family

ID=42562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67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8441B (zh) 2009-05-01 2010-04-30 照明连接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6) US8187021B2 (zh)
EP (1) EP2425491A1 (zh)
CN (1) CN102308441B (zh)
HK (1) HK1161435A1 (zh)
TW (1) TW201103205A (zh)
WO (1) WO2010125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0190B2 (en) 1998-05-11 2002-05-21 Offshore Energy Services, Inc. Tubular filling system
US8142200B2 (en) * 2007-03-26 2012-03-27 Liposonix, Inc. Slip ring spacer and method for its use
US8187021B2 (en) 2009-05-01 2012-05-29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Lighting connector devices and uses thereof
US8187022B2 (en) 2009-05-01 2012-05-29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Lighting connector devices and uses thereof
US8517759B1 (en) * 2011-02-15 2013-08-27 Blue Sun Energy, Inc. Ribbon flex light connector system
DE102012000079A1 (de) 2012-01-04 2013-07-0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Dornverbinder
DE102012208249A1 (de) * 2012-05-16 2013-11-21 Osram Gmbh Verbindungsmodul, Stromversorgungsmodul und Verbindungssatz für Leuchtbänder
WO2018008035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Simon Sigler Connection apparatus for flat conductors
EP3575672B1 (en) * 2017-05-24 2021-10-27 Suzhou Opple Lightin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odule and lamp assembly
KR102302096B1 (ko) * 2019-02-25 2021-09-1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부스바용 커넥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1592A (en) * 1989-05-26 1994-06-14 Fonderal S.R.L. Low voltage outdoors lighting system installed by hand without tools
US7156686B1 (en) * 2005-12-27 2007-01-02 Gelcore Llc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splice connector
US20080081507A1 (en) * 2006-09-22 2008-04-03 Kamal Mahajan Insulation-displacement connector
CN101223676A (zh) * 2005-07-13 2008-07-16 吉尔科有限公司 Led串灯引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0843A (en) 1955-03-29 1958-01-21 Sperry Rand Corp Cross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US4841420A (en) 1988-06-20 1989-06-20 Woodhead Industries, Inc. String lights for construction sites
US5041953A (en) 1990-08-10 1991-08-20 Dannatt Norbert H W Light fixture
GB9103902D0 (en) 1991-02-25 1991-04-10 Raychem Sa Nv Electrically-protected connector
US5179339A (en) * 1991-08-16 1993-01-12 Volk Jr Robert C Holiday light bulb tester with light bulb socket insertable probes
US20070109710A1 (en) * 1992-07-23 2007-05-17 Henry Milan Modular Outlet Strip
US7029312B2 (en) * 2003-04-18 2006-04-18 Oops-Oops, Inc. Double male two-pro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US7397384B1 (en) * 2005-02-11 2008-07-08 Genlyte Thomas Group, Llc Track lighting system current limiting device
US7572027B2 (en) * 2005-09-15 2009-08-11 Integrated Illumination Systems, Inc.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 having mortise and tenon connection features
US20070249204A1 (en) 2006-04-18 2007-10-25 Richard Peters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ystem
CA2751510C (en) * 2006-09-12 2015-05-19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Integrally formed single piece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wire
US8052303B2 (en) * 2006-09-12 2011-11-08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Integrally formed single piece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wire and uses thereof
US8764475B2 (en) 2009-01-14 2014-07-01 Molex Incorporated Weather-resistant cable connector, electrical modules and weather-resistant assemblies thereof
US8187021B2 (en) 2009-05-01 2012-05-29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Lighting connector devices and us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1592A (en) * 1989-05-26 1994-06-14 Fonderal S.R.L. Low voltage outdoors lighting system installed by hand without tools
CN101223676A (zh) * 2005-07-13 2008-07-16 吉尔科有限公司 Led串灯引擎
US7156686B1 (en) * 2005-12-27 2007-01-02 Gelcore Llc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splice connector
US20080081507A1 (en) * 2006-09-22 2008-04-03 Kamal Mahajan Insulation-displacement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8117A1 (en) 2012-09-20
US8480425B2 (en) 2013-07-09
US8408936B2 (en) 2013-04-02
US20120238115A1 (en) 2012-09-20
US20120238116A1 (en) 2012-09-20
EP2425491A1 (en) 2012-03-07
US20120238128A1 (en) 2012-09-20
HK1161435A1 (en) 2012-08-24
TW201103205A (en) 2011-01-16
US20100279539A1 (en) 2010-11-04
US8187021B2 (en) 2012-05-29
US8408937B2 (en) 2013-04-02
US8496498B2 (en) 2013-07-30
US20120238129A1 (en) 2012-09-20
CN102308441B (zh) 2013-10-30
WO2010125184A1 (en) 2010-11-04
US8414325B2 (en) 2013-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8441B (zh) 照明连接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ES2369560T3 (es) Dispositivo de conexión eléctrica y procedimiento para su producción y línea eléctrica y disposición modular solar con un dispositivo de conexión de este tipo.
US9638380B2 (en) Bendable LED strip
US8393915B2 (en) Lighting connector devices and uses thereof
CN103891060B (zh) 插座电连接器以及多导体导电线缆和插座连接器的组合装置
KR20100072050A (ko) 와이어링 하네스용 전기 접합 어셈블리
CN107554445A (zh) 线束
CN104067459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101562281B (zh) 电缆连接插头和具有该插头的电分配器
US20150235735A1 (en) Sleeve seal
CN104521075A (zh) 用于车辆装置的互连组件以及互连方法
CN214428380U (zh) 一种多通道耐高温发动机舱电缆
KR102134880B1 (ko) 접지기능을 구비한 금속형 프리와이어링 커넥터
CN107268860B (zh) 一种导电天花龙骨
JPH08195231A (ja) 線状発熱体と被覆電線と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Yunshan Road No. 21 building 7

Applicant after: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Yunshan Road No. 21 building 7

Applicant before: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14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14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229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Chen Jiangyuan Hui Road No. 9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Yunshan Road No. 21 building 7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