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308A -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308A
CN102300308A CN2010102193496A CN201010219349A CN102300308A CN 102300308 A CN102300308 A CN 102300308A CN 2010102193496 A CN2010102193496 A CN 2010102193496A CN 201010219349 A CN201010219349 A CN 201010219349A CN 102300308 A CN102300308 A CN 102300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ending
timing
symbol
relay stat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93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枫
毕峰
吴栓栓
杨瑾
袁明
袁弋非
夏树强
戴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193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0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0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实现中继站的下行定时配置。所述方法包括: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对中继站或者中继站自身进行下行定时配置,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简化中继站的定时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中继站工作效率和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中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被视为B3G/4G的关键技术。由于未来无线通信或蜂窝系统要求增加覆盖范围,支持更高速率传输,这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系统建造和维护的费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传输速率及通信距离的增加,电池的耗能问题也变得突出,而且未来的无线通信将会采用更高频率,由此造成的路径损耗衰减更加严重。通过中继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单跳链路分成多个多跳链路,由于距离缩短,这将极大地减小路径损耗,有助于提高传输质量,扩大通信范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快速更优质的服务。
在中继网络中,中继站参与服务的用户与中继站间的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中继站与基站间的链路被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基站参与服务的用户和基站之间的链路被称为直传链路(Direct Link),如图1所示。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其后续演进通信系统中,1个下行子帧或者上行子帧的标准时间长度为Tsubframe=30720·Ts=1毫秒。若在子帧中采用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其中cyclic prefix简称CP),则1个下行或者上行子帧包含1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即从符号0直到符号13。将CP长度计算在内,符号0和符号7的长度为2208·Ts,其他符号的长度为2192·Ts;若在子帧中采用扩展CP(Extended cyclic prefix),则1个子帧包含12个符号,将CP长度计算在内,每个符号的长度为2560·Ts。其中,Ts表示一个时间单元的长度,
Figure BSA00000178343400021
毫秒。本发明描述中,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可以简称为符号,在子帧中,符号标识从0开始。以下讨论若无说明,均假设为普通CP配置。
对于带内中继(In-band relaying),回程链路、接入链路和直传链路都工作在相同的频谱上。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中继站自身的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产生干扰,对于带内中继,规定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上不能同时进行下行或者上行的传输,而必须在时间上错开。因此,对于中继站来说,中继子帧分为回程子帧和接入子帧,中继站的回程链路下行和上行传输分别在下行和上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和上行传输分别在下行和上行接入子帧上进行。对于下行回程子帧,中继站需要在该子帧前1或2个OFDM符号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即通过下行接入链路向用户进行下行发射,并且在剩余可用资源上进行回程链路的下行接收,即通过下行回程链路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传输。
并且,由于中继站在进行下行发射与下行接收之间,需要一定时间长度的保护间隔用于射频转换,并且该下行发射到下行接收的转换过程无法在CP内完成,因此,保护间隔就会占用一部分回程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为了保证尽量高的回程资源的利用率,目前的一致结论是限制回程子帧的回程链路可用资源,并调整接入链路的定时和保护间隔的配置,从而实现资源浪费的减少。具体的,不同的回程链路可用资源限制方案、接入链路定时调整程度以及保护间隔的配置,体现在不同的定时场景中。这里定时是指,网络节点进行发射或接收的时间起点时刻或终点时刻。目前,中继站下行定时的可能场景有两个,下行场景1和下行场景3。
对于中继站下行定时,设在下行回程子帧上,中继站从OFDM符号m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n结束,并且k为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所使用的符号数。那么对中继站下行定时场景的定义如下:
下行场景1:在下行回程子帧上,中继站从OFDM符号m=k+1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该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当采用普通CP时,n=13;当采用扩展CP时,n=11)结束,此时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延迟一段时间(下行固定时延)。
下行场景3:在下行回程子帧上,中继站从OFDM符号m≥k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n<13结束(依赖于基站到中继站的传播时延和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此时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同步。
对于下行场景3来说,其定时特征受到传播时延的影响很大,使得中继站定时和下行回程子帧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使中继站定时配置非常复杂,并且按照下行场景3的规定,当传播时延增加到某一程度后,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随着传播时延的增加而持续减少,从而造成回程链路可用资源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实现中继站的下行定时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包括: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对中继站或者中继站自身进行下行定时配置,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进一步地,当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低于或不高于门限值TH时,所述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为下行定时场景3;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进一步地,当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不低于或高于门限值TH时,所述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为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链路传输包括:下行接入链路的发送;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或下行链路的发送和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3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1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延迟第一时延ΔDL,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其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同步;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提前第二时延Δ′DL,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其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延迟所述传播时延;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ΔDL+Δ′DL=Tsymbol,所述ΔDL为下行定时场景1中的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所述Δ′DL为下行定时场景5中的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TH的取值根据所述中继站下行回程子帧所采用的CP配置以及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进一步地,当所述CP配置为普通CP时,所述TH取值为:TH=2192·Ts-Tswitch;当所述CP配置为扩展CP时,所述TH取值为:TH=2560·Ts-Tswitch;其中,所述Tswitch为中继站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表示1个时间单元的长度,
Figure BSA00000178343400051
毫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系统,包括:配置模块和链路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对中继模块进行下行定时配置;
所述链路传输模块,用于指示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低于或不高于门限值TH时,向所述链路传输模块发送第一消息;判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不低于或高于门限值TH时,向所述链路传输模块发送第二消息;所述链路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指示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以及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指示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简化中继站的定时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中继站工作效率和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中继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行场景3中各子场景的下行回程子帧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下行定时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下行定时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下行定时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下行定时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目前下行场景3的定义,在下行场景3中,由于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一般会规范为一个固定值,因此,此时下行回程子帧中的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仅依赖于中继站与基站间的传播时延。具体的,例如当传播时延约为0~624Ts时,中继站从OFDM符号k+1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普通CP)或符号10(扩展CP)结束,这种情况可称作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A;当传播时延约为624Ts~1568Ts(普通CP)或624Ts~1936Ts(扩展CP)时,中继站从OFDM符号k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普通CP)或符号10(扩展CP)结束,这种情况可称作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B;当传播时延超过约1568Ts(普通CP)或1936Ts(扩展CP)时,中继站从OFDM符号k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n<12结束,并且随着传播时延的增加,n会减小,这种情况可称作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C。如图2所示。
设TP为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Tswitch为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ΔDL为第一下行固定时延,并且ΔDL的大小依赖于CP配置和Tswitch,TH为下行场景3中的子场景所对应的传播时延区分门限。则上述各下行定时场景及其子场景可以描述为表1。
表1下行定时场景
Figure BSA00000178343400081
如上所述,中继站每个下行定时场景及其子场景中都对应着其各自的定时特征,包括下行回程子帧结构、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下行保护间隔的配置,以及所对应的传播时延等。因此,中继站需要由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或其本身进行定时配置,否则中继站将无法正常工作,该定时配置指为中继站进行相关定时特征的配置。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是:E-UTRAN对中继站或者中继站自身进行下行定时配置,所述中继站按照该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E-UTRAN可通过下发索引的方式为中继站配置。
所述下行定时配置形如表2所示。本文所示表2仅为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针对此表2内容进行缩减。
表2改进的下行定时配置
Figure BSA00000178343400082
表2中Δ′DL与ΔDL类似,也是依赖于CP和射频转换时延确定。ΔDL和Δ′DL分别可以是初始设定的静态值,或者是系统可调的动态值。二者都满足:Tswicth≤ΔDL,Δ′DL≤Tsymbol-Tswicth,其中Tsymbol表示符号长度。优选地,ΔDL+Δ′DL=Tswmbol
由表2可见,本发明改进了下行场景3的定时配置方案,包括限制下行场景3所支持的传播时延的范围,取消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C;以及新定义了改进的下行场景2和下行场景5,当传播时延所达到的程度无法采用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A和B时,中继站下行定时采用下行场景1或者新定义的下行场景5和改进的下行场景2。
当使用下行场景1或者改进的下行场景2或者下行场景5来替换目前的下行场景3的传播时延较大的场景(子场景C)时,可以将回程子帧中被保护间隔占用的符号数控制在1个或2个,不会随着传播时延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有效保证资源利用率。而不是像下行场景3那样随着传播时延的增加而有越来越多的符号无法被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具体地:
当传播时延低于或不高于门限值TH时,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为下行定时场景3;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当传播时延不低于或高于门限值TH时,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为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为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下行链路传输包括:下行接入链路的发送;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或下行链路的发送和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
所述TH的取值根据中继站下行回程子帧所采用的CP配置以及射频转换时延确定。优选地,当CP配置为普通CP时,TH取值可以是TH=2192·Ts-Tswitch;当CP配置为扩展CP时,TH取值可以是TH=2560·Ts-Tswitch,其中所述Tswitch为中继站射频转换时延。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3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1结束;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延迟第一时延ΔDL,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具体地:ΔDL的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链路的传输。例如,对于下行回程链路,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1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3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1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1结束。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同步。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链路的传输。例如,对于下行回程链路,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或k+1(根据基站到中继站的传播时延和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决定)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或k+1(依赖于基站到中继站的传播时延和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0结束。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提前第二时延Δ′DL,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具体地:Δ′DL的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链路的传输。例如,对于下行回程链路,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0结束。
●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延迟所述传播时延TP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链路的传输,例如,对于下行回程链路,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1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中继站可以从符号k+1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0结束。
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配置模块和链路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对中继模块进行下行定时配置;
所述链路传输模块,用于指示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低于或不高于门限值TH时,向所述链路传输模块发送第一消息;判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不低于或高于门限值TH时,向所述链路传输模块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链路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指示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包括下行接入链路的发送和/或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以及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指示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包括:中继站下行固定时延ΔDL、上行固定时延ΔUL以及传播时延TP等的取值仅作为参考用例,不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间的传播时延可能直接表现为时间长度,也可能间接表现为基站与中继站间的距离,或者中继站的部署位置。
以下实施例均以TH=1568Ts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TH也可取其他值。实施例中中继站的下行定时场景配置可以是中继站自己配置或者是E-UTRAN进行配置的。
实施例一
中继站(RN)下行传输采用普通CP,并且RN与基站间的传播时延为1024Ts,此时传播时延低于门限值1568Ts,则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如图4所示,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所使用的符号数为2,则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从符号3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3结束,并且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延迟624Ts
实施例二
中继站RN下行传输采用普通CP,并且RN与基站间的传播时延为1024Ts,此时传播时延不高于门限值1568Ts,则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3,如图5所示,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所使用的符号数为2,则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从符号2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结束,并且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同步。
本实施例以采用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B为例进行说明,根据需要RN也可用下行场景3的子场景A进行下行接入链路的发送和/或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
实施例三
中继站RN下行传输采用普通CP,并且RN与基站间的传播时延为2016Ts,此时传播时延高于门限值1568Ts,则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5,如图6所示,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所使用的符号数为2,则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从符号2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结束,并且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提前1568Ts
实施例四
中继站RN下行传输采用普通CP,并且RN与基站间的传播时延为2016Ts,此时传播时延高于门限值1568Ts,则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如图7所示,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进行接入链路的下行发射所使用的符号数为2,则RN在下行回程子帧s上从符号3开始接收回程链路下行传输直到符号12结束,并且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基站下行发射定时延迟2016Ts,中继站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同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包括: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对中继站或者中继站自身进行下行定时配置,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低于或不高于门限值TH时,所述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为下行定时场景3;
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不低于或高于门限值TH时,所述中继站下行定时配置为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为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
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传输包括:下行接入链路的发送;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或下行链路的发送和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3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1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延迟第一时延ΔDL,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其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同步;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提前第二时延Δ′DL,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其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延迟所述传播时延;
所述中继站按照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中相应链路的定时特征进行相应下行链路的传输。
11.如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ΔDL+Δ′DL=Tsymbol,所述ΔDL为下行定时场景1中的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所述Δ′DL为下行定时场景5中的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1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H的取值根据所述中继站下行回程子帧所采用的CP配置以及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CP配置为普通CP时,所述TH取值为:TH=2192·Ts-Tswitch
当所述CP配置为扩展CP时,所述TH取值为:TH=2560·Ts-Tswitch
其中,所述Tswitch为中继站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表示1个时间单元的长度,毫秒。
14.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系统,包括:配置模块和链路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对中继模块进行下行定时配置;
所述链路传输模块,用于指示中继站按照所述下行定时配置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低于或不高于门限值TH时,向所述链路传输模块发送第一消息;判断所述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不低于或高于门限值TH时,向所述链路传输模块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链路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指示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3进行下行链路传输;以及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后,指示所述中继站按照下行定时场景1或者下行定时场景5或者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进行下行链路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1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3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1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延迟第一时延ΔDL,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其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3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或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与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同步。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定时场景5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下行回程链路的接收定时提前第二时延Δ′DL,所述Δ′DL根据CP长度以及所述中继站的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Δ′DL是预先配置给所述中继站,或者由E-URTANE通知给所述中继站的,其取值范围为:Tswicth≤Δ′DL≤Tsymbol-Tswicth,其中,所述Tswitch为射频转换时延,所述Y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进的下行定时场景2包括: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和/或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其中:
所述下行回程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普通循环前缀(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2结束;当下行回程子帧采用扩展CP时,所述下行回程链路可用资源从符号k+1开始直到符号10结束;所述k为所述中继站在该下行回程子帧上进行接入链路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符号数;
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包括:所述下行接入链路的发射定时相比基站的下行发射定时延迟所述传播时延。
22.如权利要求17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ΔDL+Δ′DL=Tsymbol,所述ΔDL为下行定时场景1中的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所述Δ′DL为下行定时场景5中的下行接入链路的定时特征,所述Tsymbol为符号长度,根据CP长度确定。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TH的取值根据所述中继站下行回程子帧所采用的CP配置以及射频转换时延确定。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CP配置为普通CP时,所述TH取值为:TH=2192·Ts-Tswitch
当所述CP配置为扩展CP时,所述TH取值为:TH=2560·Ts-Tswitch
其中,所述Tswitch为中继站射频转换时延,所述Ts表示1个时间单元的长度,毫秒。
CN2010102193496A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2300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3496A CN102300308A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3496A CN102300308A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308A true CN102300308A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93496A Pending CN102300308A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03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461A (zh) * 2011-05-26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回程子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2801461B (zh) * 2011-05-26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回程子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52A (zh) * 2006-08-17 2008-0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站、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CN101127554A (zh) * 2006-08-17 2008-0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站、无线电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52A (zh) * 2006-08-17 2008-0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站、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CN101127554A (zh) * 2006-08-17 2008-0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站、无线电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US20080045141A1 (en) * 2006-08-17 2008-02-21 Fujitsu Limited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461A (zh) * 2011-05-26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回程子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2159534A1 (zh) * 2011-05-26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回程子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2801461B (zh) * 2011-05-26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回程子帧结构配置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4277B2 (en) Power control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KR101148412B1 (ko) 무선 전송을 위한 릴레이를 지원하는 프레임 구성을 사용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베이스 스테이션
US8913548B2 (en) Method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upporting relay system
EP189040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lay service in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80747B2 (ja) マルチホップリレー方式の広帯域無線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921492B2 (ja) 多重ホップ中継方式の広帯域無線アクセ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20100132427A (ko) 펨토 기지국의 저부하 모드 동작 방법
CN103733695A (zh) 用于蜂窝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资源管理系统
ATE487291T1 (de) Wlan-kapazitäts-erweiterung durch verwendung von sdm
US9001799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10535677B (zh) 一种定时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11208A (zh) 一种第一类中继站接收系统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0237771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91815B (zh) 一种中继网络的定时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2347815B (zh) 一种中继网络的pucch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2300308A (zh) 一种中继站下行链路传输方法和系统
KR101349788B1 (ko) 다중 홉 중계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접속통신시스템에서 멀티 프레임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10381583A (zh)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节点
CN102781089A (zh) 下行子帧边界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EP2448352B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in relay network
Zhang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f energy harvesting relay-aided cooperative networks
CN102469573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468904B (zh) 回程子帧配置指示方法及系统
WO2013021526A1 (ja) 中継局、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バックホールリンク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Koo et al. Dynamic Cell Coverage Control for Power Saving in IEEE802. 16 Mobile MultihopRelay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