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270A -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270A
CN102300270A CN2010102184798A CN201010218479A CN102300270A CN 102300270 A CN102300270 A CN 102300270A CN 2010102184798 A CN2010102184798 A CN 2010102184798A CN 201010218479 A CN201010218479 A CN 201010218479A CN 102300270 A CN102300270 A CN 102300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plus resources
resource unit
unit
ofdm symbol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84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270B (zh
Inventor
刘珂珂
沈祖康
潘学明
王立波
肖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2184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70B/zh
Priority to KR1020127024438A priority patent/KR101546963B1/ko
Priority to EP11797567.2A priority patent/EP2587873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4990 priority patent/WO2011160536A1/zh
Priority to US13/703,627 priority patent/US951664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30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引入DMRS和CSI-RS的情况,将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用以传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丢弃处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相应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案,兼顾规范设计简单与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进行灵活设计和配置。

Description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通过有线接口连到核心网(Core Net,CN),RN(Relay Node,中继节点)通过无线接口连到eNB,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无线接口连到RN或eNB。
通常,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即通常所说的版本8)中有两类导频信号,即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公共导频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CRS)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Dedicated ReferenceSignal,DRS)。
公共导频信号是全带宽发送的,具体配置与小区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有关,也就是一个小区内,其公共导频信号的模式是相同的。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仅仅能够用公共导频信号来解调,因为PDCCH是多个用户同时检测的,其导频信号必须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见,并且是相同的。
在LTE-A系统中,引入了用于用户数据解调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导频信号)和用于UE上报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的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信号)。DM-RS实际上与LTE系统的用户专用导频信号非常类似,区别主要是DM-RS支持多个端口多个数据流的传输,而LTE系统的用户专用导频仅仅支持单端口单数据流的传输。但是由于RN的时分双工工作模式需要消耗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作为收发切换时间,导致backhaul(回程链路)中子帧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无法使用,因此,现在有方案提出使用shifted(切换)DMRS图样。而CSI-RS则一般为小区专属的导频。目前LTE-A中对于CSI-RS的导频图样还没有完全确定,目前对于CSI-RS的导频图样有时域码分(CDMT)和频域码分(CDMF)两类候选方案,但是具体的导频所在的位置也尚未确定。
在中继回程链路中,由于每个子帧最后一个OFDM符号需要用作RN的收发切换时间,故无法用于backhaul传输,因此,目前提出了两种修正的DMRS传输方案,即shifted DMRS图样和punctured DMRS图样,以避免其在最后一个OFDM符号出现,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4端口CRS和shifted DMRS导频图样,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4端口CRS和punctured DMRS导频图样。
对于In-band relay(带内中继),由于backhaul链路和eNB-macro UE链路共享频带资源,因此,其控制信道无法沿用原有R8的规范,需要进行重新设计backhaul链路的控制信道R-PDCCH。目前经过3GPP RANl标准会议的讨论,对于R-PDCCH的设计已经达成如下结论:eNB从第4个符号开始发送R-PDCCH,其中Downlink grant在第一个时隙发送,Uplink grant在第二个时隙发送。R-PDSCH,R-PDCCH,PDSCH,PDCCH的复用方式如图4所示。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在LTE-A系统中,还没有明确给出具体的R-PDCCH中存在CSI-RS和DM-RS的情况下的控制资源配置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针对引入DMRS和CSI-RS的情况提出R-PDCCH资源的配置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所述资源单元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具体包括:
组成模块,用于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处理模块,用于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所述组成模块所组成的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所述组成模块所组成的资源单元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具体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处理模块,用于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引入DMRS和CSI-RS的情况,将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用以传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丢弃处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相应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案,兼顾规范设计简单与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进行灵活设计和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A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4端口CRS和shifted DMRS导频图样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4端口CRS和punctured DMRS导频图样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R-PDSCH,R-PDCCH,PDSCH,PDCCH的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在发送端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在接收端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7至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的场景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LTE-A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版本10),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增加网络覆盖引入了中继节点(RN)。中继节点与eNB之间的链路称之为backhaul链路(回程链路)。在backhaul链路上eNB使用专门的控制信道R-PDCCH向中继传输相关的控制信令。R-PDCCH区域内超过2个端口的DMRS导频信号位置始终存在,同时也可能会存在CSI-RS,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原有的版本8的映射方案,将无法把R-PDCCH的可用区域全部映射到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资源单元组)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给出这种情况下R-PDCCH的具体的资源配置方案,以简化规范设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进行中继链路控制信道的灵活设计和配置。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的资源单元组的组成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或其中的多种方案的组合:
方案一、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进一步的,根据此种OFDM符号中剩余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区别,此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2)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全部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方案二、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进一步的,根据此种OFDM符号中剩余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区别,此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粒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2)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分别将各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3)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步骤S502、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所述资源单元组。
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组成了多个资源单元组时,本步骤中,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可以对所有的资源单元组采用相同的处理策略,即可以设置所有的资源单元组都用来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也可以将所有的资源单元组均进行放弃处理。
另一方面,本步骤中,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也可以分别对于各资源单元组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例如: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同时,还可以放弃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
但是本步骤中,对于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的策略均为丢弃。
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侧的实现流程,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技术方案在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侧的实现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与前述技术方案的步骤S501中的情况相对应,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识别到的资源单元组的组成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或其中的多种方案的组合:
方案一、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进一步的,根据此种OFDM符号中剩余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区别,此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所组成的一个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2)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将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的全部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方案二、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进一步的,根据此种OFDM符号中剩余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区别,此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还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2)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分别在各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3)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步骤S602、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识别到多个资源单元组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但是本步骤中,对于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的策略均为放弃通过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引入DMRS和CSI-RS的情况,将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用以传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丢弃处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相应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案,兼顾规范设计简单与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进行灵活设计和配置。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针对R-PDCCH的区域引入DMRS和CSI-RS后的情况提出新的R-PDCCH资源配置方案,以保证R-PDCCH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正常处理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将基站配置的CSI-RS端口占用的RE全部预留。由于DMRS是UE专属导频,eNB为不同RN可能会配置不同端口数的DM-RS。为了保证对于所有RN的控制资源配置方法统一,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将4个DM-RS端口占用的RE全部预留。由于CRS和CSI-RS,以及CRS和DMRS都不能在同一个OFDM符号中复用,因此对于存在DMRS和CSI-RS的OFDM符号,可以分成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某一个OFDM符号中只存在CSI-RS,并且与该符号相邻的backhaul链路OFDM符号中不存在CSI-RS。
对于这种情况,有两种R-PDCCH配置方案:
方案一、将该OFDM符号中的其余的超过4个的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配置给R-PDCCH,并将上述配置后剩余的不足4个的RE舍弃。举例如图7、8和9所示:
其中,在图7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有8个RE在传输CSI-RS,剩余了4个RE,因此,将此4个RE组成REG,用于传输R-PDCCH。
在图8所示的方案中,第二时隙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有4个RE在传输CSI-RS,剩余了8个RE,因此,将这8个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
在图9所示的方案中,在第二时隙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有2个RE在传输CSI-RS,剩余了10个RE,因此,在前8个RE中,将每4个RE组成一个REG,一共组成2个REG,用于传输R-PDCCH,而将后两个RE舍弃。
方案二、舍弃该OFDM符号中的其余所有RE,不用于传输R-PDCCH。举例如图10、11所示:
其中,在图10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有8个RE在传输CSI-RS,剩余了4个RE,因此,将此4个RE组成REG,并进行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
在图11所示的方案中,在第二时隙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有2个RE在传输CSI-RS,剩余了10个RE,因此,将前8个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一共组成2个REG并全部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并且同时也舍弃最后两个RE。
情况二、某连续两个OFDM符号中都至少存在DM-RS和/或CSI-RS。
对于这种情况,有三种R-PDCCH配置方案:
方案一、对于每个PRB,将这连续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内的超过4个的可用RE中的每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而将经过上述配置后的每个OFDM符号所剩余的不足4个的RE舍弃。举例如图12、13、14,15所示。
在图12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为DM-RS进行了预留,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6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选择前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此外,在每个OFDM符号中还剩余了2个RE,将这些RE进行舍弃,而不用于传输R-PDCCH,在图12中,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2个REG用于传输R-PDCCH。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12中,第二时隙中还存在一个OFDM符号在传输CSI-RS,可采用前述情况一中的相关方案进行处理,这样的两种方案并存进行处理组合方式可以更好的丰富资源配置方案,具体应用哪种方案进行组合,以及组合的具体形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图13所示的方案中,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CSI-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4个RE在传输CSI-RS,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8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将剩余的8个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经上述配置后已无剩余RE。在图13中,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4个REG,用于传输R-PDCCH。
在图14所示的方案中,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CSI-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2个RE在传输CSI-RS,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10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将剩余的10个RE中的前8个RE中的每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经上述配置后每个符号剩余2个RE,两个OFDM符号中共剩余4个RE,将这4个RE进行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在图14中,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4个REG,用于传输R-PDCCH,并且丢弃了4个RE。
在图15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中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其中左侧的OFDM符号还进行CSI-RS的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为DM-RS进行预留,同时左侧的OFDM符号还有4个RE进行CSI-RS的传输。因此,左侧OFDM符号中剩余了2个RE,不足4个,故将这2个RE舍弃。右侧OFDM符号剩余6个RE,将前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而将后2个RE舍弃。在图15中,第一时隙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1个REG,用于传输R-PDCCH,并且丢弃了4个RE。
方案二、对于每个PRB,将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内的超过4个的可用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经上述配置后如果这两个OFDM符号剩余的RE的总数不少于4个,则将这两个OFDM符号剩余的RE放在一起每4个RE组成一个REG,最后将上述配置后剩余的RE舍弃。举例如图16、17、18所示。
在图16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各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对于第一时隙中传输DM-RS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为DM-RS进行预留,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6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选择前4个RE组成一个REG,此外,在每个OFDM符号中还剩余了2个RE,两个OFDM符号一共剩余4个RE。因此,将第一时隙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后两个RE放在一起组成REG,上述各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对于第二时隙中传输DM-RS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传输DM-RS的同时,还有8个RE传输了CSI-RS,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只剩余了2个RE,两个OFDM符号一共剩余4个RE。因此,将第二时隙中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2个RE(合计4个RE)组成1个REG,用于传输R-PDCCH。在图16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4个REG,其中,4个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
在图17所示的方案中,第二时隙中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CSI-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的各有1个RE在传输CSI-RS,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11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将前8个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此外,在每个OFDM符号中还剩余了3个RE,两个OFDM符号一共剩余6个RE。因此,将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前两个RE放在一起组成一个REG,此时每个OFDM符号还剩余一个RE,一共剩余两个RE,将这两个RE进行舍弃。上述各REG均用于传输R-PDCCH。在图17中,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5个REG,其中,5个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并且丢弃了2个RE。
在图18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中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其中左侧的OFDM符号还进行CSI-RS的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为DM-RS进行预留,同时左侧的OFDM符号还有4个RE进行CSI-RS的传输。右侧OFDM符号剩余6个RE,将前4个RE组成一个REG,剩余2个RE,左侧OFDM符号中也剩余2个可用RE,因此将这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一共4个RE组成一个REG,用于传输R-PDCCH。在图18中,第一时隙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2个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
方案三、舍弃这两个OFDM符号中的所有RE,均不用于传输R-PDCCH。举例如图19、20、21和22所示。
在图19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各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在传输DM-RS,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6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选择前4个RE组成一个REG,此外,在每个OFDM符号中还剩余了2个RE,因此,分别将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后两个RE组成REG,上述各REG全部丢弃,而不用于传输R-PDCCH,在图19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6个REG,其中,6个REG全部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19中,第一时隙中还存在一个OFDM符号在传输CSI-RS,可采用前述情况一中的相关方案进行处理,这样的两种方案并存进行处理组合方式可以更好的丰富资源配置方案,具体应用哪种方案进行组合,以及组合的具体形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图20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各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在传输DM-RS,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6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选择前4个RE组成一个REG,此外,在每个OFDM符号中还剩余了2个RE,因此,分别将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后两个RE组成REG,从而,在图20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6个REG,其中,第一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3个REG全部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而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3个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20中,第一时隙中还存在一个OFDM符号在传输CSI-RS,可采用前述情况一中的相关方案进行处理,这样的两种方案并存进行处理组合方式可以更好的丰富资源配置方案,具体应用哪种方案进行组合,以及组合的具体形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图21所示的方案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各有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DM-RS传输。对于第二时隙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每个OFDM符号有6个RE为DM-RS进行预留的同时,还有4个RE传输了CSI-RS,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只剩余了2个RE,两个OFDM符号一共剩余4个RE。因此,将第二时隙中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2个RE组成1个REG,但进行舍弃,不用于传输R-PDCCH。对于第一时隙,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6个RE为DM-RS进行预留,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6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选择前4个RE组成一个REG,此外,在每个OFDM符号中还剩余了2个RE,两个OFDM符号一共剩余4个RE。因此,将第一时隙每个OFDM符号中剩余的后两个RE放在一起组成REG。在图21中,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了4个REG,其中,第一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3个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而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1个REG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
在图22所示的方案中,第二时隙中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进行CSI-RS传输,每个OFDM符号中各有2个RE在传输CSI-RS,因此,每个OFDM符号中各剩余了10个RE,因此,在每个OFDM符号中将剩余的10个RE中的前8个RE每4个RE组成一个REG,经上述配置后每个符号剩余2个RE,共剩余4个RE,将这4个RE组成一个REG。因此在第二时隙相邻两个传输CSI-RS的OFDM符号中共组成5个REG,但全部丢弃,不用于传输R-PDCCH。对于第一时隙的两个相邻的传输DM-RS的OFDM符号,按照方案二的方法一共配置了3个REG,用于传输R-PDCCH。在图22中,每个时隙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一共组成了8个REG,其中第一时隙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3个REG全部用于传输R-PDCCH,第二时隙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5个REG全部丢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引入DMRS和CSI-RS的情况,将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用以传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丢弃处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相应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案,兼顾规范设计简单与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进行灵活设计和配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具体包括:
组成模块231,用于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组成模块231的资源单元组的组成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或其中的多种方案的组合:
方案一、组成模块231将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或,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全部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方案二、组成模块231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将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分别将各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231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处理模块232,用于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组成模块231所组成的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组成模块231所组成的资源单元组。
当组成模块231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组成了多个资源单元组时,处理模块232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具体包括:
识别模块241,用于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识别模块241所识别到的资源单元组的组成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或其中的多种方案的组合:
方案一、识别模块241在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在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所组成的一个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在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全部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方案二、识别模块241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在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还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分别在各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241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处理模块242,用于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识别模块241所识别的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识别模块241所识别的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当识别模块241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识别到多个资源单元组时,处理模块242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引入DMRS和CSI-RS的情况,将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用以传输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丢弃处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相应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案,兼顾规范设计简单与资源充分利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进行灵活设计和配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所述资源单元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包括: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和/或,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全部剩余资源单元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粒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分别将各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所述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组成了多个资源单元组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
6.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组成模块,用于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处理模块,用于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通过所述组成模块所组成的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所述组成模块所组成的资源单元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组成模块将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和/或,
所述组成模块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模块将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将所述OFDM符号中的全部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模块将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将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分别将各所述OFDM符号中的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组成模块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确定为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组成模块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组成了多个资源单元组时,所述处理模块丢弃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并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发送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
11.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包括: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和/或,
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所组成的一个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粒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将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的全部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还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分别在各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所述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具体为:
当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识别到多个资源单元组时,所述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16.一种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处理模块,用于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通过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或放弃通过所述识别模块所识别的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在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和/或,
所述识别模块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在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并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在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所组成的一个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仅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且相邻OFDM符号不包含传输CSI-RS的资源单元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在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全部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在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识别资源单元组,具体为: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而另一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在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大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小于四个的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还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分别在各所述OFDM符号中识别到每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一个资源单元组,如果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组成资源单元组后所余下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当一个物理资源块中包含传输CSI-RS和/或DM-RS的资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OFDM符号中的两个OFDM符号中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分别小于四个,但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的剩余资源单元的数量之和大于四个时,所述识别模块在所述两个OFDM符号中识别到四个剩余资源单元组成资源单元组,以及余下的剩余资源例子所组成的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识别模块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识别到多个资源单元组时,所述处理模块放弃通过所述OFDM符号中没有组成资源单元组的剩余资源单元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并分别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和/或放弃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组接收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
CN201010218479.8A 2010-06-25 2010-06-25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00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8479.8A CN102300270B (zh) 2010-06-25 2010-06-25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KR1020127024438A KR101546963B1 (ko) 2010-06-25 2011-05-31 백홀 링크 제어 채널 정보의 자원 배치방법 및 장치
EP11797567.2A EP2587873B1 (en) 2010-06-25 2011-05-31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f backhaul 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PCT/CN2011/074990 WO2011160536A1 (zh) 2010-06-25 2011-05-31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US13/703,627 US9516644B2 (en) 2010-06-25 2011-05-31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backhaul 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8479.8A CN102300270B (zh) 2010-06-25 2010-06-25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270A true CN102300270A (zh) 2011-12-28
CN102300270B CN102300270B (zh) 2015-01-14

Family

ID=4536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8479.8A Active CN102300270B (zh) 2010-06-25 2010-06-25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16644B2 (zh)
EP (1) EP2587873B1 (zh)
KR (1) KR101546963B1 (zh)
CN (1) CN102300270B (zh)
WO (1) WO201116053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91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资源通知及信令解调方法和设备
WO2013138980A1 (zh) * 2012-03-19 2013-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分布式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634918A (zh) * 2013-12-19 2014-03-1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LTE系统中TTI Bundling的资源分配方法
WO2014183680A1 (zh) * 2013-05-17 2014-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55988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信号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复用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WO2018090327A1 (zh) * 2016-11-18 2018-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831286A (zh) * 2012-08-01 2019-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192769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4013B2 (ja) 2009-06-30 2014-07-0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器の優先順位付け動作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58878B1 (ko) * 2013-05-16 2019-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27598A1 (zh) * 2014-02-26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和一种实现数据回传的系统及方法
JP2015177497A (ja) * 2014-03-18 2015-10-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ポイントツーポイント無線装置、モバイルバックホール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41485B (zh) * 2014-09-25 2023-06-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发送方法
US10511421B2 (en) * 2016-05-18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RS design with dynamic subframe structure
US10334533B2 (en) * 2016-11-02 2019-06-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on-orthogonal desig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a 5G air interface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terfaces
US10237032B2 (en) 2017-01-06 2019-03-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s for a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320512B2 (en) 2017-01-08 2019-06-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EP3664553B1 (en) * 2017-08-10 2023-10-0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djustment,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401515B (zh) * 2018-04-2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US11936599B2 (en) * 2020-03-11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duplex index modul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2495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o resource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the mapp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33415A1 (en) * 2007-04-27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control channel to physical resource using block interlea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97535A (zh) * 2009-10-29 2010-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6223B2 (en) 2007-03-2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01222272B (zh) * 2008-01-28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CN101534265B (zh) 2008-03-15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专用导频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JP5163415B2 (ja) * 2008-10-07 2013-03-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階層型変調方法、階層型復調方法、階層型変調を行う送信装置、階層型復調を行う受信装置
US8514768B2 (en) 2008-12-11 2013-08-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performed by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49401A2 (ko) * 2009-10-25 2011-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국의 백홀 하향링크 신호 디코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중계국
EP2529498B1 (en) * 2010-01-28 2018-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via relay backhaul link
KR101053635B1 (ko) * 2010-01-28 2011-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릴레이 노드로 제어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638464B2 (en) * 2011-04-01 2020-04-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2495A1 (en) * 2007-03-21 200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o resource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the mapp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33415A1 (en) * 2007-04-27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control channel to physical resource using block interlea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97535A (zh) * 2009-10-29 2010-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9》", 13 November 2009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5140A1 (zh) * 2012-03-12 2013-09-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资源通知及信令解调方法和设备
CN103313391B (zh) * 2012-03-12 2016-03-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资源通知及信令解调方法和设备
CN103313391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资源通知及信令解调方法和设备
WO2013138980A1 (zh) * 2012-03-19 2013-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分布式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831286A (zh) * 2012-08-01 2019-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31286B (zh) * 2012-08-01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4183680A1 (zh) * 2013-05-17 2014-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168610A (zh) * 2013-05-17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168610B (zh) * 2013-05-17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634918A (zh) * 2013-12-19 2014-03-1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LTE系统中TTI Bundling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3634918B (zh) * 2013-12-19 2016-09-2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LTE系统中TTI bundling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655988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信号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复用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6559880B (zh) * 2015-09-25 202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信号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复用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TWI737844B (zh) * 2016-11-18 2021-09-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傳輸參考信號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US11128418B2 (en) 2016-11-18 2021-09-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8090327A1 (zh) * 2016-11-18 2018-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736250B2 (en) 2016-11-18 2023-08-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192769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46963B1 (ko) 2015-09-16
EP2587873A1 (en) 2013-05-01
EP2587873B1 (en) 2021-01-13
CN102300270B (zh) 2015-01-14
US20130208669A1 (en) 2013-08-15
WO2011160536A1 (zh) 2011-12-29
US9516644B2 (en) 2016-12-06
KR20120127650A (ko) 2012-11-22
EP2587873A4 (en)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0270B (zh)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JP6339119B2 (ja) 特定タイプのリソースエレメント群を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伝達する方法
EP2352328B1 (e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mappin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sysytem thereof
JP6883566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データの重複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9912398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detec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control channels of a relay system
CN107733511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58046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788926B (zh) 一种降低网络延迟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846707B (zh) 一种免授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KR20170109015A (ko) 비-직교 다중 접속 송신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기기
US10375689B2 (en) Control channel architecture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distributed over multiple subframes on different carriers
CN105379347A (zh) 消除相邻小区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2584508B (zh) 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分配指示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7819714B (zh) 一种支持可变的子载波间距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55689B (zh) 回程链路上解调导频的发送及信道解调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04191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verhead reduction
CN107454673B (zh) 共享下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13874A (zh)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1784114B (zh) 多小区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3169373A2 (en) Signaling scheme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CN109818726B (zh) 一种利用非授权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2346B (zh) 一种数据映射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2230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2204118A (zh) 中继的干扰管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