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9130A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130A
CN112469130A CN202011401800.6A CN202011401800A CN112469130A CN 112469130 A CN112469130 A CN 112469130A CN 202011401800 A CN202011401800 A CN 202011401800A CN 112469130 A CN112469130 A CN 112469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source
time slo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m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18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威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18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9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9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04L5/0025Spatial division following the spatial signature of th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9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the access point control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然后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这样确定出来的第二资源可以使得第一节点接入链路与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了链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已经变得格外紧张。目前尚未分配的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非常有限,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未来的基站部署将会更加密集,密集的基站部署就会要求基站的回传链路需要有相应的传输能力。然而,在很多场景下,例如,光纤的部署成本非常的高,会增大未来无线基站的部署成本。为此,采用无线中继(relay,RN)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未来密集基站的部署问题。
中继节点通过无线链路与基站建立回传连接,节省了普通有线收发节点的光纤部署成本。带内中继是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共享相同频段的中继方案,由于没有使用额外的频谱资源,带内中继具有频谱效率高及部署成本低等优点。带内中继一般具有半双工的约束,具体地,中继节点在接收自身的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传输时不能向自身的下级节点发送下行传输,而中继节点在接收自身的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传输时不能向自身的上级节点发送上行传输。
在半双工约束下,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基于灵活双工的空分多址接入(spatialdivided multiple access,SDMA)技术提升频谱效率。具体地,中继节点可以在自身的回传链路进行上行传输的同时在自身的接入链路上对所服务的用户设备或下级节点进行下行传输,或在接收自身的回传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同时接收自身的接入链路上的上行传输。但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在实现空分复用的同时制造了更为复杂的干扰场景,其中就存在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用以解决带内中继技术存在DMRS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即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然后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这里的第二资源指的是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第一接入链路所占用的至少一个DMRS端口,而且至少一个DMRS端口是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
这样,通过第二节点预先为第一节点分配可用的DMRS端口,实现半静态的DMRS端口协调,使得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可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了链路性能。
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的不同内容,第一节点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第三资源,这样第一节点就可以从第三资源中选择部分或者全部资源与用户设备通信。因第三资源中的DMRS端口未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资源是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当第一节点从第三资源中选择部分与用户设备通信时,第二资源就是第三资源的子集;当第一节点从第三资源中选择全部与用户设备通信时,第二资源就是第三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占用的第四资源,第一节点就可以从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端口与用户设备通信。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资源也是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因第四资源中的DMRS端口已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第一节点从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端口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隙是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所谓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具体来说,回传链路可能设置固定的配置周期,例如一个配置周期内包括10个时隙,在这10个时隙中可能设置部分空分复用的时隙,这样,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就可以共享这一时隙,实现空分复用。因上述资源配置方法是针对空分复用的时隙,所以在实现带内中继的同时,解决了带内中继因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造成的干扰问题。
一般,第一时隙的位置信息可通过第一配置信息通知至第一节点,也可以通过其他配置消息进行通知至第一节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不难理解,用于传输第一时隙可基于第一节点的请求进行配置。例如,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分配空分复用时隙,然后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在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第一时隙的指示信息。
在其它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CDM组标识、OCC码标识。第一时隙信息的参数信息可以是第一时隙的索引号,第一时隙的子载波间隔等,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通常有配置类型1和配置类型2等。因DMRS端口的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本申请第二节点通过将上述DMRS端口的标识或者索引号等信息下发至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被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或者未被占用的DMRS端口,从而才能选择与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正交的DMRS端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其中,第二资源为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DMRS端口。这里,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
这样,第二节点通过第一配置信息通知第一节点可用的DMRS端口或者已用的DMRS端口,第一节点才能够确定出正交化的DMRS端口,从而实现半静态的DMRS端口协调,使得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可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了链路性能。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第三资源,也可以指示第四资源,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DMRS配置类型信息等,第一时隙为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任意一个,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
其中,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第一接入链路为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这样,第一节点通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才能确定可用的DMRS端口或者已用的DMRS端口,从而确定出正交化的DMRS端口,使得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可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了链路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第三资源,第三资源为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且第二资源是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因第三资源中的DMRS端口未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且第二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全部或者部分端口。因第四资源中的DMRS端口已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第一节点从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端口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隙是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因上述资源配置方法是针对空分复用的时隙,所以在实现带内中继的同时,解决了带内中继因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造成的干扰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因DMRS端口的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本申请第二节点通过将上述DMRS端口的标识或者索引号等信息下发至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被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或者未被占用的DMRS端口,从而才能选择与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正交的DMRS端口。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节点,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第一接入链路为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未占用的第三资源,第三资源为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且第二资源是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因第三资源中的DMRS端口未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第四资源,第四资源为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且第二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全部或者部分端口。因第四资源中的DMRS端口已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第一节点从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端口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隙是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因上述资源配置方法是针对空分复用的时隙,所以在实现带内中继的同时,解决了带内中继因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造成的干扰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因DMRS端口的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本申请第二节点通过将上述DMRS端口的标识或者索引号等信息下发至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被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或者未被占用的DMRS端口,从而才能选择与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正交的DMRS端口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该装置和其他装置(例如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收发。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应用于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第二节点,用于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向第一节点发送该第一配置信息,第一节点,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出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这样在实现带内中继的同时,解决了带内中继因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造成的干扰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第三资源,第三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且第二资源是所述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因第三资源中的DMRS端口未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且第二资源为DMRS端口集合中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全部或者部分端口。因第四资源中的DMRS端口已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第一节点从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端口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隙是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因上述资源配置方法是针对空分复用的时隙,所以在实现带内中继的同时,解决了带内中继因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造成的干扰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因DMRS端口的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本申请第二节点通过将上述DMRS端口的标识或者索引号等信息下发至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被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或者未被占用的DMRS端口,从而才能选择与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正交的DMRS端口。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具体包括第五方面中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的功能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可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可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主要是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使得第一节点利用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可用于与下级节点进行通信的DMRS端口,因为确定出来的DMRS端口与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所使用的端口能够实现DMRS端口正交化,所以避免了DMRS干扰,提升了链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MA技术上行干扰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MA技术下行干扰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分复用的时隙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MRS的频域图案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的配置信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应用在中继系统中。中继系统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其中,节点1(宿主节点)不直接将信号发送给节点4(用户设备),而是先发送给节点2(中继节点),由节点2转发给节点3(中继节点),再由节点3转发给节点4(用户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中继系统可以是单跳的,也可以是多跳的,单跳的中继系统仅通过一个中继节点转发信号,多跳的中继系统可以通过多个中继节点转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中继系统可以是各类通信系统,例如,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是第五代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or 5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5G),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
其中,中继系统中,宿主节点为宿主节点的下级节点提供服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下级节点指的是中继节点,宿主节点的下级节点可以是一个中继节点,也可以是多个中继节点。宿主节点可以是普通的基站,如Node B或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B)、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5G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 B,gNB)、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新无线基站、射频拉远模块、微基站、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接收点(transceiver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中继节点是一种网络设备,通过接入链路为该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提供数据连接等服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下级节点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与一般网络设备不同的是,中继节点通过回传链路与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上级节点可以是宿主节点,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举例来说,中继节点可以是LTE网络中的RN。在新一代无线通信(New Radio,NR)中,中继节点可能被命名为中继传输接收点(relay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rTRP),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access and backhaul,IAB)节点等。此外,在部分场景中,用户设备也可以作为中继节点。结合图1来说,通常,把提供回传链路的资源的节点(如节点1),称为中继节点(如节点2)的上级节点,而节点3则称为节点2的下级节点。通常,下级节点可以被看作是上级节点的一个用户设备。应理解,图1所示的中继系统中,一个中继节点连接一个上级节点,但是在未来的中继系统中,为了提高回传链路的可靠性,一个中继节点可以有多个上级节点同时为该中继节点提供服务。
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节点、消息的名称仅仅是本申请为描述方便而设定的名称,在实际网络中的名称可能不同,不应理解本申请限定各种节点、消息的名称,相反,任何具有和本申请中用到的节点或消息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名称都视作本申请的方法或等效替换,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词做些说明。
1)、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用户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2)、节点指的是网络设备,比如可以是基站,基站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用户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g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TRP、rTRP、TP。此外,还可以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3)、本申请中涉及的时间单元,可以是时隙或mini-slot,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子帧、符号。
4)、本申请中涉及的上行传输指的是用户设备向上级节点(如中继节点或者宿主节点)传输数据或信号,也可以是下级节点向上级节点传输数据或信号。本申请中涉及的下行传输指的是上级节点(即中继节点或者宿主节点)向下级节点传输数据或信号,下级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用户设备。
5)、本申请中继系统中,回传链路指的中继节点与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之间的链路,接入链路指的是中继节点与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之间的链路,或中继节点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基站/宿主节点与它所服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是站在不同网元的角度来看的,例如,对上级节点来说,为其所服务的用户设备或中继节点提供数据传输的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而从下级节点(如中继节点)的角度,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之间的链路则被称为回传链路。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所适用的中继系统采用带内中继技术,带内中继具有半双工的约束,即中继节点在接收自身的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时不能向自身的下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而中继节点在接收自身的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时不能向自身的上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在半双工的约束下,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基于灵活双工的空分多址接入(spatial divided multiple access,SDMA)技术提升频谱效率。具体实现方式是,中继节点可以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进行上行传输的同时,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向中继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该下级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UE。如图2,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向宿主节点进行上行传输的同时,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向UE2发送下行数据。
或者,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进行下行接收的同时,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接收来自该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的上行传输,该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UE。如图3,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接收来自宿主节点的下行数据的同时,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接收来自UE2的上行数据。
对于图2所示场景,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进行上行传输的同时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进行下行传输,这种场景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同时为所服务的小区内的UE1和中继节点进行调度,但UE1与中继节点同时发送上行数据时所采用的DMRS端口可实现正交化,所以此时不会发生干扰。
(2)、UE1和UE2位于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小区具有不同的DMRS初始化参数,因此图2中不同小区间的链路干扰为随机干扰;
(3)、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对UE2的下行传输会对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的上行传输造成干扰,因为中继节点同时在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造成干扰的主要原因是:虽然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的下行传输是向中继节点所服务的UE2发送的,但其能量依然可能泄露至宿主节点,尤其是当中继节点给UE2传输数据的波束和在回传链路上给上级节点(如宿主基站)传输数据的波束隔离度不足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会采用不同的DMRS序列,实现DMRS随机化,但回传链路要求的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通常较高,随机化的DMRS产生的干扰可能导致回传链路无法满足通信性能需求。
对于图3所示场景,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进行下行接收的同时,接收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的上行传输,这种场景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因宿主节点同时调度UE1与中继节点,宿主节点一般为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因此,宿主节点向中继节点和UE1所发送的DMRS信号可实现正交化,所以此时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和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不会发生干扰;
(2)、UE1和UE2位于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小区具有不同的DMRS初始化参数,因此图3中不同小区间的链路干扰为随机干扰;
(3)、UE2在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上的上行传输会对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上的下行传输造成干扰。而在中继节点同时接收回传链路的下行传输以及UE2的上行传输的时候,无论UE2处于哪个位置,中继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都可能产生干扰。因为中继节点同时在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造成干扰的主要原因是: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会采用不同的DMRS序列,实现DMRS随机化,但回传链路要求的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SINR)通常较高,随机化的DMRS产生的干扰可能导致回传链路无法满足通信性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2和图3示例中,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为宿主节点,但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也可以是另一中继节点,另外,图2和图3示例中,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为UE,但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也可以是另一中继节点,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从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场景中可见,带内中继技术实现的中继系统需要重点解决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之间的干扰问题。理论上,当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如宿主节点,在回传链路上对中继节点进行调度时,中继节点可以在收到宿主节点的上行或下行调度信息后决策自身的接入链路的调度,从而简单的实现DMRS端口正交化,然而,通过中继的调度来避免DMRS干扰随机化并不可行,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1)中继节点在回传链路上收到上级节点的调度信息后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没有传输机会)调度下级节点。2)宿主节点的调度可能将共享的时隙中的所有DMRS端口占用了,使得中继节点没有可供选择的DMRS端口。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具体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即第二节点先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二节点是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第二节点可以对应上文中的宿主节点,亦可以是另一中继节点,第一节点则对应上文中的宿主节点下级节点中的一个中继节点。因为第一配置信息指示了第一时隙中第一节点可用于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的DMRS端口,或者,第一配置信息指示了第二节点给第一节点在回传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时所占用的DMRS端口,所以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出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为描述方便,将第一时隙内所有可用于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DMRS端口称为DMRS端口集合,并将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称为第一接入链路。第二资源即为第一接入链路占用的一个或多个DMRS端口,并且第二资源是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通过这样的资源配置之后,就使得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所使用的DMRS端口实现正交化,从而避免了DMRS信号干扰。
上述DMRS的信号干扰通常是指在一个时间单元内,如一个时隙或一个子帧,因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DMRS端口非正交而造成的干扰。第一时隙是指第一节点的空分复用的一个时间单元,即,第一节点同时接收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数据,或者第一节点同时在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上进行数据发送。应理解,所述第一时隙可以是一个时间单元。虽然本实施例以第一时隙作为例子,但是不应理解本申请的方法仅限于一个时隙,而恰恰相反,本申请可以包含多个时隙的资源配置方法。因资源配置方法是针对空分复用的时隙,所以在实现带内中继的同时,解决了带内中继因灵活双工的SDMA技术造成的干扰问题。
进一步来说,为描述方便,本申请把第一配置信息所指示的第一节点的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一个或多个DMRS端口称为第三资源,也就是说将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没有占用且也没有被数据占用的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称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是DMRS端口集合的一部分,即,第三资源包括的一个或多个DMRS端口也是DMRS端口集合的一部分。当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三资源时,第一节点就从第三资源中选择出第二资源来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通信。当选择出来的第二资源是第三资源的部分时,第二资源也就是第三资源的子集,当选择出来的第二资源是第三资源的全部资源时,第二资源就是第三资源。因第三资源中的DMRS端口未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同样地,为描述方便,本申请把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一个或多个DMRS端口称为第四资源,第四资源是DMRS端口集合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资源和第四资源在第一时隙中没有交集。当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是第四资源时,那么第一节点就从第一时隙的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来与用户设备通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隙通常是第二节点在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之前预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或者在配置第一配置信息的同时配置了空分复用的时隙。所谓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因第四资源中的DMRS端口已被回传链路占用,所以第一节点从DMRS端口集合中选择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端口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实现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的正交化,避免链路发生干扰。
考虑到DMRS端口的资源映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组(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标识、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标识。其中,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时隙的时域位置,例如,第一时隙的时隙索引号,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时隙的子载波间隔等;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可以是配置类型1或配置类型2等。
具体来说,方式一,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索引号为1的时隙中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号,或者索引号为1的时隙中接入链路可用的DMRS端口号;比如说,当DMRS端口在时域上占用单个符号,在单个符号上可复用4个DMRS端口。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指示该时隙中的第1,2端口为接入链路可用的DMRS端口。方式二,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索引号为1的时隙中DMRS配置类型、以及该时隙中回传链路占用的CDM标识,或者接入链路可用的CDM标识;方式三,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是索引号为1的时隙中DMRS配置类型、以及该时隙中回传链路占用的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标识和CDM组标识,或者以及该时隙中接入链路可用的OCC标识和CDM组标识;方式四,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是索引号为1的时隙中DMRS配置类型、以及该时隙中回传链路占用的OCC标识,或者以及该时隙中接入链路可用的OCC标识。因DMRS端口的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本申请第二节点通过将上述DMRS端口的OCC标识、CDM组标识或者索引号等信息下发至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被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或者未被占用的DMRS端口,从而才能选择与回传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正交的DMRS端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例子仅以时隙索引号来指示第一时隙的时域位置,实际上,第一时隙时域位置可能还包含第一时隙的周期信息,而所述索引号指示的是第一时隙在一个周期内的时域位置。所述周期可以是一个协议默认周期,例如,半个或一个无线帧,20个时隙等,所述周期还可以由第一配置信息或其余配置信息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接入链路可用DMRS端口采用零功率DMRS的方式加以通知,即第二节点通知第一节点若干DMRS端口为零功率,第一节点在收到此通知后,可将零功率DMRS对应的端口用于接入链路传输。
针对不同的DMRS端口的资源映射,下文以NR的DMRS的资源映射方式对DMRS配置类型,以及CDM组标识和OCC标识进行简要介绍。
NR的DMRS资源映射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例如,DMRS的频域图案具有配置类型1(configuration type 1)及配置类型2(configuration type 2)两种配置,如图7所示。应注意,图7仅给出了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内的DMRS频域图案,相同的频域图案可扩展至多个RB的情况。
DMRS configuration type 1(DMRS配置类型1):对于单符号的DMRS设计,即DMRS端口在时域上跨一个符号,该符号内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可通过频域位置分为两组,即图7中DMRS配置类型1标为0和1的RE集合,每组RE在频域呈梳状排列。在协议中,两组RE分别被称为码分复用组0(CDM group 0)和码分复用组1(CDM group 1)。在现阶段的协议中,每个CDM组可通过码分复用两个DMRS端口。因此,一个RB内的DMRS频域图案可复用4个DMRS端口,例如端口1000、1001、1002、1003。其中,属于不同CDM组的DMRS端口通过频分复用正交,而属于同一个CDM组通过(频域)码分实现正交。
DMRS configuration type 2(DMRS配置类型2):首先对于单符号的DMRS设计,该符号内的RE可通过频域位置分为三组,即图7中DMRS配置类型2标为0、1和2的RE集合,每组RE在频域两两相邻,在协议中,分别被称为码分复用组0(CDM group 0)、码分复用组1(CDMgroup 1)和码分复用组2(CDM group 2)。在现阶段的协议中,每个CDM组可通过码分复用两个DMRS端口。因此,一个RB内的DMRS频域图案可复用6个DMRS端口,分别记为端口1000、1001、1002、1003、1004、1005。其中,属于不同CDM组的DMRS端口通过频分复用正交,而属于同一个CDM组通过(频域)码分实现正交。
进一步地,对于两符号的DMRS设计,即DMRS端口在时域上跨2个符号,这时一个DMRS端口占用连续两个时域符号上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时,可以进一步引入时域OCC码{1,1}和{1,-1}。通过在时域连续两个DMRS符号使用OCC码,可以将正交端口数目翻倍。例如对于DMRS配置类型1,通过时域OCC码可用DMRS端口数增加至8个,而对于DMRS配置类型2,通过时域OCC码可用端口数增加至1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单符号的DMRS设计或双符号的DMRS设计指的是一个时隙内的连续的前置(front-loaded)DMRS符号数目,并不包括additional DMRS(额外DMRS),所谓额外DMRS通常是针对高速或者高多普勒频偏场景,为了使信道估计更准确,所增加的DMRS。本申请中,第一配置信息适用于NR的前置DMRS,同样也适用于前置DMRS加额外DMRS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RRC的DMRS配置包含最大DMRS符号数目配置,现有协议中,最大DMRS符号数目可以为1或2。在最大DMRS符号的约束下,基站通过DCI确定具体的DMRS符号数目:当最大DMRS符号数目为1时,基站始终调度1个DMRS符号;而当最大DMRS符号数目为2时,基站可调度1或2个DMRS符号。为在空分复用场景内使得DMRS正交,上述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需要具有同样的DMRS符号。因此,第一配置消息还可能包含第一时隙所占用DMRS符号数目的信息。
为了更加详细地阐述上述资源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进行说明,图4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402,第一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
也就是说,宿主节点预先向中继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在第一配置信息中指示第一节点可用于接入链路的DMRS端口或者第二节点在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所占用的DMRS端口,即,第一配置信息中指示第三资源或者第四资源。中继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二资源,并在第一时隙调度时,从第二资源中选择可用的DMRS端口用于接入链路的传输,这样可以实现半静态的DMRS端口协调,使得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可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链路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401的同时,第二节点需要确定用于空分复用的时隙,其中第一时隙就是确定出来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一个,即第一节点在第一时隙上同时接收回传链路的下行传输和接入链路的上行传输,或者第一节点在第一时隙上同时在接入链路发送下行传输和在回传链路上发送上行传输。如图5所示,通过结合第二节点确定空分复用的时隙的过程和DMRS端口对应资源的配置过程,较为系统地说明资源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传输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的时隙,或者说请求空分复用的时隙。
具体地,例如在请求信息中包括请求可能上报所需空分复用的时隙的数目和位置。如图6所示,一个回传链路配置周期中有10个时隙,第1、3、4、5时隙是被配置了传输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的时隙。第一节点可以请求第3、4时隙用于传输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或者说请求将第3、4时隙配置为空分复用的时隙。
步骤502,第二节点根据请求信息为第一节点确定用于空分复用的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
如图6所示,第二节点在收到中继节点的请求信息后,将第3时隙、第4时隙配置为空分复用的时隙,即第一节点可以在第3、第4时隙上同时传输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且为第3和第4时隙均配置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
步骤503,第二节点确定出空分复用的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后,将确定的空分复用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通过第一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应理解,空分复用的时隙的配置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可以是在不同消息发送给第一节点的,也可以是在同一消息发送给第一节点的,本申请不做限制。
具体来说,针对第二节点所分配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一时隙(对应图6,第一时隙可以是第3时隙,或者是第4时隙),假设第一时隙所配置的多个DMRS端口构成了DMRS端口集合,第二节点在上下行调度前预先为第一节点从DMRS端口集合中分配可用于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可以使用的DMRS端口,或者第二节点在上行或下行调度前限制第二节点在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上所占用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DMRS端口,然后将分配的可用于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可以使用的DMRS端口或者第二节点在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上所占用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DMRS端口通过第一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
步骤504,第一节点根据收到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
如果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是第三资源,那么第二资源可以是第三资源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或是说,第二资源是第一时隙中的可以用于第一节点在接入链路上和它的下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时占用的DMRS端口。假设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是第四资源,那么所述第二资源可以为DMRS端口集合中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全部或者部分DMRS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可以在回传链路上进行上行或下行调度之前,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为第一节点配置第一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子层控制元素信令(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发送。此外,第一配置信息还可能通过其余高层信令发送,本申请不对其加以限制
应理解,以上仅是一个示例。在某些情况下,第一节点不需要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信息,当第一节点接入到第二节点时,第二节点识别到第一节点为中继节点,则自动为第一节点配置第一配置信息,所以此时,步骤501不是必须的。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第二节点根据第一节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动态改变第一节点的回传链路的空分复用的时隙的配置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所有这些都应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可能的实现方式,都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以单符号的DMRS配置类型1为例加以说明。第二节点(如宿主节点)在第二节点的接入链路上进行上行或下行调度时,会为第二节点所服务的UE或第一节点分配一个或多个DMRS端口。而当第二节点为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调度的DMRS端口并没有占用被调度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所有CDM组时,该时隙剩余CDM组可能被调度数据,也可能置零。根据现有协议,UE或中继节点在收到来自第二节点的上下行调度前,UE或中继节点无法知道被配置的DMRS端口,也无法知道未被占用CDM组是否会调度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采用DMRS配置类型1,并仅分配单符号DMRS时,第二节点可通过第一配置信息通知第一节点针对该空分复用的时隙可用于在第一节点的第一接入链路的DMRS端口,如,{1000,1001}。在后续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第一节点在第一接入链路上调度时采用的DMRS端口均来自于{1000,1001}。其中,DMRS端口{1000,1001}可用CDM组通知,例如,直接通知DMRS端口{1000,1001}对应于CDM组0。当采用两个DMRS符号并配置了时域OCC时,所述DMRS端口{1000,1001}也可以通过在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CDM组标识加OCC码标识的方式通知至中继节点,或者以通过在第一配置信息中携带CDM组标识通知至中继节点。当通知了用于在第一节点的第一接入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的DMRS端口{1000,1001}后,该DMRS端口{1000,1001}中的端口一定不会被回传链路占用,同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也需要约定该DMRS端口{1000,1001}中的端口不会被映射数据。
综上,宿主节点预先向中继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在第一配置信息中指示接入链路可用的DMRS端口或者回传链路已占用的DMRS端口,中继节点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选择可用的DMRS端口与下级节点通信,这样可以实现半静态的DMRS端口协调,使得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可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链路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发送了多个配置消息,不同配置消息对应不同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例如,图8给出了连续的20个时隙的示意图,配置信息0对应时隙7和时隙8,配置信息1对应时隙13,配置信息2对应时隙17和时隙18。也就是说时隙7和时隙8配置了回传链路、时隙13配置了回传链路、时隙17和时隙18配置了回传链路,这样第二节点对这些配置了回传链路的时隙进行DMRS端口的配置,并将配置结果通过配置信息0、配置信息1和配置信息2发送至第一节点,然后第一节点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接入链路对应的DMRS端口,例如确定出配置信息0对应的时隙7和时隙8中第一接入链路占用的DMRS端口。当然,第二节点也可以在同一个配置消息中发送多个时隙的配置,例如,配置在一个周期内的多个时隙上的配置信息,例如一个周期可以是一个无线帧(如10毫秒)内配置的空分复用时隙的配置信息,本申请不限制周期的长度,也可以是其他的配置方式,如2个或4个无线帧中空分复用时隙以及配置的周期的起始的无线帧的位置等。图8仅是一个示例,不应理解是对多个空分复用时隙配置的限制。
针对上述方法流程,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节点,具体执行内容可参照上述第一节点所执行的方法步骤,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节点9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单元901、处理单元902,其中: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处理单元902,基于接收单元901所接收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
这里的第二资源指的是该装置所对应网络设备服务的下级节点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链路所占用的至少一个DMRS端口,而且至少一个DMRS端口是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
这样,通过第二节点预先为第一节点分配可用的DMRS端口,实现半静态的DMRS端口协调,使得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DMRS端口可实现正交化,从而提升了链路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资源配置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903,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传输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的时隙,或者说请求空分复用的时隙。然后第二节点根据请求信息为第一节点确定用于空分复用的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第三资源,这样处理单元902就可以从第一配置信息所指示的第三资源中选择部分或者全部资源与下级节点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回传链路所占用的第四资源,这样处理单元902就可以从DMRS端口集合中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端口集合中选择部分或者全部资源与用户设备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隙是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具体来说,回传链路可能设置固定的配置周期,例如一个配置周期内包括10个时隙,在这10个时隙中可能设置部分空分复用的时隙,这样,同一节点的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就可以共享这一时隙,实现空分复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DMRS的资源映射方式存在多种配置类型,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CDM组标识、OCC码标识。第一时隙信息的参数信息可以是第一时隙的索引号,第一时隙的子载波间隔等,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通常有配置类型1和配置类型2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资源配置装置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一节点所执行的方法,该资源配置装置中未详尽描述的实现方式及其技术效果可参见图4所示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一节点所执行的方法。
参见图10,在硬件实现上,上述接收单元901可以为接收器,处理单元902可以为处理器,发送单元903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通信接口。
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处理器10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通信接口1003,通信装置10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003和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002和处理器1001耦合。处理器1001可能和存储器1002协同操作。处理器1001可能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001中。示例的,处理器1001用于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下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其中,如果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是第三资源,那么第二资源可以是第三资源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如果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是第四资源,那么所述第二资源可以为DMRS端口集合中除了第四资源之外的全部或者部分DMRS端口。
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通信接口1003可以是电路、总线、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用于进行信息交互的装置。其中,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基站、UE或中继节点。处理器1001可以利用通信接口1003收发数据,示例的,通信接口1003用于与第二节点间的数据收发,具体来说,通信接口1003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中指示第三资源或者第四资源,以及在接收第一配置信息之前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空分复用的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003、处理器1001以及存储器10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0中以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以及通信接口1003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在图10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上述通信接口和上述处理器,用于支持装置1000实现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第一节点执行的任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第二节点,具体执行内容可参照上述第二节点所执行的方法步骤,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资源配置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单元1101、发送单元1102,其中:
处理器单元1101,用于确定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
发送单元1102,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103,其中:
接收单元1103,用于接收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传输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的时隙,或者说请求空分复用的时隙。然后处理单元1101根据请求信息为第一节点确定用于空分复用的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并将确定结果携带在第一配置信息中。
具体来说,第二资源为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DMRS端口。这里,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第三资源,也可以指示第四资源,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DMRS配置类型信息等,第一时隙为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任意一个,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方法示例中的描述。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节点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二节点所执行的方法,该资源配置装置中未详尽描述的实现方式及其技术效果可参见图5所示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二节点所执行的方法。
参见图12,在硬件实现上,上述接收单元1103可以为接收器,处理单元1101可以为处理器,发送单元1102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通信接口。
该通信装置1200中包括处理器12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二节点的功能。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202和处理器1201耦合。处理器1201可能和存储器1202协同操作。处理器1201可能执行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存储器1202中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201中。示例的,处理器1201用于根据第一节点发来的请求信息,为第一节点配置空分复用的时隙,以及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并生成携带上述配置结果的第一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节点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的配置结果与每个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第三资源或第四资源信息可以在同一个配置信息中下发至第一节点,也可以在不同的配置信息中,本申请不做限制。
其中,处理器1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通信装置1200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203,装置12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203和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通信接口1203可以是电路、总线、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用于进行信息交互的装置。其中,示例性地,该其它设备可以是基站、UE或中继节点。处理器1201可以利用通信接口1203收发数据,示例的,通信接口1203用于与第一节点间的数据收发。具体来说,通信接口1203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中指示第三资源或者第四资源,以及在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之前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请求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203、处理器1201以及存储器12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2中以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1以及通信接口1203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在图12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上述通信接口和上述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200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第二节点执行的任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如图13所示,该通信系统1300包含上述第一节点1000和上述第二节点1200。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0)

1.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所述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为所述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接入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所述第三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一时隙中没有交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
5.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确定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所述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为所述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接入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所述第三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一时隙中没有交集。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
9.一种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所述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为所述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接入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所述第三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一时隙中没有交集。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
13.一种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能够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所述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为所述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接入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所述第三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一时隙中没有交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用于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第二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为第一接入链路占用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所述至少一个DMRS端口为第一时隙所对应的第三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为所述第一接入链路能够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接入链路为所述第一节点服务的下级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所配置的空分复用的时隙中的其中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空分复用的时隙指同一节点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上能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占用的第四资源,所述第四资源为所述DMRS端口集合中的部分端口,所述第三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一时隙中没有交集。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时隙的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时隙的DMRS配置类型信息、码分复用CDM组标识、正交覆盖OCC码标识。
CN202011401800.6A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Pending CN112469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1800.6A CN112469130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1458.6A CN110401515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202011401800.6A CN112469130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1458.6A Division CN110401515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130A true CN112469130A (zh) 2021-03-09

Family

ID=6829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1800.6A Pending CN112469130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201810371458.6A Active CN110401515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1458.6A Active CN110401515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1356B2 (zh)
EP (1) EP3780466B1 (zh)
CN (2) CN112469130A (zh)
BR (1) BR112020021615A2 (zh)
WO (1) WO20192059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237A1 (en) * 2021-07-05 2023-01-12 Zte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s forwarded by a wireless device
WO2023011518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612B (zh) * 2018-06-21 2021-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节点及存储介质
US20220287062A1 (en) * 2019-07-04 2022-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mrs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CN114731576A (zh) * 2019-11-28 2022-07-08 苹果公司 用于空闲或非活动用户装备的链路选择
US11690054B2 (en) * 2020-01-22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p enhance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3260050B (zh) * 2020-02-11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Iab网络的复用调度方法和iab节点
CN115136658A (zh) * 2020-02-14 2022-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3709866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以及网络节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286A (zh) * 2009-08-12 2012-07-1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类型2中继中的上行链路协作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设计
US20130208669A1 (en) * 2010-06-25 2013-08-15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backhaul 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CN104703159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辅助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20160105874A1 (en) * 2013-05-31 2016-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receiving epdcch from small cell having low transmission power
CN105634708A (zh) * 2010-04-22 2016-06-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8714B1 (en) * 2007-05-04 2019-08-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ggregated harq report
WO2011019960A2 (en) * 2009-08-12 2011-02-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type ii relay using a punctur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US9059818B2 (en) * 2009-10-16 2015-06-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ulti-user MIMO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relay
CN103166880A (zh) * 2011-12-15 2013-06-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移动中继
WO2016127309A1 (en) * 2015-02-10 2016-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mrs enhancement for higher order mu-mimo
CN106470087B (zh) * 2015-08-19 2020-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7889127B (zh) * 2016-09-30 2022-08-16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小区簇的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0594456B2 (en) * 2017-06-16 2020-03-17 Ofinno, Llc Distributed unit status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286A (zh) * 2009-08-12 2012-07-1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类型2中继中的上行链路协作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设计
CN105634708A (zh) * 2010-04-22 2016-06-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208669A1 (en) * 2010-06-25 2013-08-15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backhaul 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US20160105874A1 (en) * 2013-05-31 2016-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receiving epdcch from small cell having low transmission power
CN104703159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辅助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237A1 (en) * 2021-07-05 2023-01-12 Zte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s forwarded by a wireless device
WO2023011518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515B (zh) 2020-12-15
EP3780466B1 (en) 2024-04-10
WO2019205970A1 (zh) 2019-10-31
EP3780466A1 (en) 2021-02-17
US20210044404A1 (en) 2021-02-11
CN110401515A (zh) 2019-11-01
BR112020021615A2 (pt) 2021-01-26
EP3780466A4 (en) 2021-06-09
US11451356B2 (en)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1515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111884777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RU256010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ofdm
US11363499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27741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US9686785B2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10831187B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11523384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ckhaul link and access link
CN11097227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65457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10119551A (ko) Ofdm 방식의 계층 셀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의 셀 간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152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based on channel state indicator-reference signal
CN113711669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82843A1 (en)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103453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U2017420053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4451033A (zh) 一种资源的动态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5066950A (zh) 一种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399585A (zh) 一种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5136658A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6686358A (zh) 基于接入回传一体化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20047612A (ko) 자원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15996472A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30121656A (ko)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