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279B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279B
CN110972279B CN201811142553.5A CN201811142553A CN110972279B CN 110972279 B CN110972279 B CN 110972279B CN 201811142553 A CN201811142553 A CN 201811142553A CN 110972279 B CN110972279 B CN 110972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source
backhaul
subcarrier interval
backhau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25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2279A (zh
Inventor
刘凤威
陈磊
邱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25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79B/zh
Priority to EP19865571.4A priority patent/EP384926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494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8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79A/zh
Priority to US17/213,484 priority patent/US2021021853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2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9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the access point control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获取参考信息,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第一节点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回传资源是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在多种子载波间隔的场景下,能够提高中继节点或IAB节点传输数据时的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未来的基站部署将会更加密集。此外,密集部署还可以避免覆盖空洞的出现。在传统蜂窝网络架构下,基站通过光纤与核心网建立连接。然而在很多场景下,光纤的部署成本非常高昂。无线中继节点(relay node,RN)通过无线回传链路与核心网建立连接,可节省部分光纤部署成本。
一般情况下,中继节点与一个或多个上级节点建立无线回传链路,并通过上级节点接入核心网。上级节点可通过多种信令对中继节点进行一定的控制(例如,数据调度、定时调制、功率控制等)。另外,中继节点可为多个下级节点提供服务。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
中继节点与上级节点进行通信的链路被称为回传链路,而与下级节点通信的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处于同一频段的中继节点被称为带内中继。在LTE中,宿主基站(donor)或RN均采用固定的15KHz带宽子载波间隔进行数据收发,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一定具有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也具有相同的符号长度。而NR协议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回传与接入链路可能具有不相同的子载波间隔。LTE的RN解决方案无法适用于NR场景。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适用于中继节点或IAB节点在多种子载波间隔场景下的传输方案,以保证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通过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一节点获取参考信息,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第一节点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回传资源是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通过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M小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这里,M的取值是由第二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决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子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时间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在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发送DMRS。
因此,由于子资源中包括了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第一节点可以使用这些时间资源发送DMRS信号。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开始于所述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其中,可用符号是指能够传输数据或信号的符号。
其中,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可以位于子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的部分符号中,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获取参考信息,包括: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参考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因此,第一节点可以通过第二节点发送的信令获取参考信息,获取方式比较灵活。
可选地,上述参考信息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第一节点无需从其他节点获取,获取方式比较灵活。
可选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因此,第一节点根据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能够更准确地得知第二回传资源。
可选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携带于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其中,TDD上下行配置信令用于指示TDD上下行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可与TDD上下行配置所采用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相同。
可选地,第二回传资源中包括用于第一节点发送同步信号块SSB的时隙。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对特殊时隙仍然适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同。可选地,当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采用多个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与其中一个子载波间隔相同,例如,数据信道(PDSCH和/或PUSCH)所采用的最小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二节点获取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参考信息,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参考信息用于确定第一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回传资源,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回传资源是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使得第一节点可以基于上述参考信息在第二回传资源传输数据,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M小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这里,M的取值是由第二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决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回传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使得第一节点根据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能够更准确地得知第二回传资源。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第一节点(比如IAB节点或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第一节点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一节点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设置于第一节点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第二节点(比如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第二节点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二节点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设置于第二节点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或者第一节点)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通信装置(例如,第一节点或者第二节点)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种子载波间隔符号的示意图。
图3是TDD时隙结构配置的周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回传资源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聚合时隙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隙中用于发送DMRS的符号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5ms内的SSB候选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回传资源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不同子载波间隔下回传链路的可用符号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或“多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至少一个”可以替换为“一个或多个”。
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节点、消息的名称仅仅是本申请为描述方便而设定的名称,在实际网络中的名称可能不同,不应理解本申请限定各种节点、消息的名称,相反,任何具有和本申请中用到的节点或消息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名称都视作本申请的方法或等效替换,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不再赘述。
考虑到未来无线网络的高带宽,5G新空口(new radio,NR)考虑引入IAB方案以进一步降低部署成本,提高部署灵活性,并由此引入一体化的接入和回传的中继,本申请将支持一体化的接入和回传的中继节点称为IAB节点(IAB node)以区分LTE(long termevolution,LTE)的中继,包含IAB节点的系统又称为中继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网络架构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WLAN)系统、LTE系统、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5G之后的通信系统,如NR、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给出了一体化的接入和回传IAB系统。一个IAB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基站100,及基站100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terminal)101,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IAB节点,及该IAB节点110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11。通常基站100被称为宿主基站(donor next generation node B,DgNB),IAB节点110通过无线回传链路113连接到基站100。宿主基站在本申请中也称为宿主节点,即,Donor节点。基站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ase,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eLTE(evolved LTE,eLTE)基站、NR基站(next generationnode B,gNB)等。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移动台以及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中的任意一种。IAB节点是中继节点的特定的名称,不对本申请的方案构成限定,可以是一种具有转发功能的上述基站或者终端设备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设备形态。
一体化的接入和回传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其他IAB节点,例如IAB节点120和IAB节点130,IAB节点120是通过无线回传链路123连接到IAB节点110以接入到网络的,IAB节点130是通过无线回传链路133连接到IAB节点110以接入到网络的,IAB节点120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21服务,IAB节点130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31服务。图1中,IAB节点110和IAB节点120都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网络。在本申请中,所述无线回传链路都是从中继节点的角度来看的,比如无线回传链路113是IAB节点110的回传链路,无线回传链路123是IAB节点120的回传链路。如图1所示,一个IAB节点,如120,可以通过无线回传链路,如123,连接另一个IAB节点110,从而连接到网络,而且,中继节点可以经过多级无线中继节点连接到网络。应理解,本申请中用IAB节点仅仅出于描述的需要,并不表示本申请的方案仅用于NR的场景,在本申请中,IAB节点可以泛指任何具有中继功能的节点或设备,本申请中的IAB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使用应理解具有相同的含义。
为描述方便,以下定义本申请中用到的基本术语或概念。
上级节点:把提供无线回传链路资源的节点,如110,称为IAB节点120的上级节点;
下级节点:把使用回传链路资源向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或者接收来自网络的数据的节点称为下级节点,如,120则称为中继节点110下级节点,网络为核心网或者其他接入网之上的网络,如因特网,专网等。
接入链路:接入链路是指某个节点和它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无线链路,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链路。接入链路上的上行传输也被称为接入链路的上行传输,下行传输也被称为接入链路的下行传输。其中的节点包括但不限于前述IAB节点。
回传链路:回传链路是指某个节点和它的上级节点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无线链路,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链路。回传链路上的上行传输也被称为回传链路的上行传输,下行传输也被称为回传链路的下行传输。其中的节点包括但不限于前述IAB节点。
在另外一种描述中,IAB节点与上级节点的链路被称为上级回传链路,IAB与其下级IAB节点之间的链路被称为下级回传链路,而IAB与下属UE之间的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但在本申请中,为描述方便,IAB节点与上级节点的链路被称为回传链路,IAB节点与下级IAB节点和/或UE的链路被统称为接入链路。
通常,下级节点可以被看作是上级节点的一个终端设备。应理解,图1所示的一体化接入和回传系统中,一个IAB节点连接一个上级节点,但是在未来的中继系统中,为了提高无线回传链路的可靠性,一个IAB节点,如120,可以有多个上级节点同时为一个IAB节点提供服务,如图中的IAB节点130还可以通过回传链路134连接到IAB节点120,即,IAB节点110和IAB节点120都为IAB节点130的上级节点。IAB节点110,120,130的名称并不限制其所部署的场景或网络,可以是比如relay,RN等任何其他名称。本申请使用IAB节点仅是方便描述的需要。
在图1中,无线链路102,112,122,132,113,123,133,134可以是双向链路,包括上行和下行传输链路,特别地,无线回传链路113,123,133,134可以用于上级节点为下级节点提供服务,如上级节点100为下级节点110提供无线回传服务。应理解,回传链路的上行和下行可以是分离的,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不是通过同一个节点进行传输的。所述下行传输是指上级节点,如节点100,向下级节点,如节点110,传输信息或数据,上行传输是指下级节点,如节点110,向上级节点,如节点100,传输信息或数据。所述节点不限于是网络节点还是终端设备,例如,在D2D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充当中继节点为其他终端设备服务。无线回传链路在某些场景下又可以是接入链路,如回传链路123对节点110来说也可以被视作接入链路,回传链路113也是节点100的接入链路。应理解,上述上级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下级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具有中继功能的终端设备,如D2D场景下,下级节点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图1所示的中继节点,如110,120,130,可以有两种存在的形态:一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接入节点存在,可以独立管理接入到中继节点的终端设备,此时的中继节点通常具有独立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这种形态的中继通常需要有完全的协议栈功能,比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功能,这种中继通常被称为层3中继;而另一种形态的中继节点和Donor节点,如Donor eNB,Donor gNB,属于同一个小区,用户的管理是由宿主基站,如Donor节点来进行管理的,这种中继通常被称为层2中继。层2中继在NR的控制和承载分离(central unit and Distributed unit,CU-DU)架构下通常作为基站DgNB的DU而存在,通过F1-AP(F1application protocol)接口或者隧道协议和CU进行通信,其中隧道协议可以是例如GTP(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tunneling protocol,GTP)协议,不再赘述。Donor节点是指通过该节点可以接入到核心网的节点,或者是无线接入网的一个锚点基站,通过该锚点基站可以接入到网络。锚点基站负责接收核心网的数据并转发给中继节点,或者接收中继节点的数据并转发给核心网。通常,把中继系统中的Donor节点称为IAB Donor,即宿主节点,本申请中两个名词可能会交替使用,应理解,不应理解IAB donor和宿主节点是具有不同功能的实体或网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节点(如IAB节点)或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或概念进行解释。
NR中的多基础参数集(multiple numerology)
在NR中,子载波间隔,CP长度等波形相关参数被称为numerology。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子载波间隔。
NR的子载波间隔为2μ·15KHz,μ的取值和子载波间隔有如下表1所示关系。
表1
μ 子载波间隔(KHz)
0 15
1 30
2 60
3 120
4 240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有不同的适用频段。例如,在普通CP下,低频(低于6GHz)数据和控制信道(包括PDCCH,PDSCH,PUCCH,和PUSCH等)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和30KHz;而高频数据信道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和120KHz。此外,当采用扩展CP时,低频数据信道还可采用60KHz的子载波间隔。本申请主要考虑普通CP的情况。图2给出了多种子载波间隔符号的示意图。图2中是时间长度为1ms,对应于15KHzSCS的一个时隙,即14个符号,也对应于30KHz SCS的两个时隙,60KHz SCS的四个时隙。类似地,时间长度为1ms也可对应于120KHz SCS的八个时隙(图2中未示出)。由上述内容可知,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下,时隙和符号的长度不同。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当给出一个时隙时,需要同时给出此时隙是基于哪一种子载波间隔的。
TDD时隙格式配置
在LTE中,TDD系统的帧结构(下行子帧,上行子帧,特殊子帧)配置由RRC信令配置,该配置具有固定的七种格式。在NR中,为了实现更为灵活的时分双工操作,并适应多SCS的特性,TDD的帧结构配置,或称为时隙格式配置,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网络设备可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为UE配置时隙格式。
1.广播消息:小区级(cell-specific)的上下行配置,配置一个周期内时隙和符号的传输方向,在一个周期内,以下行时隙起始,最后一个下行时隙之后时隙的起始若干个符号可以为下行符号;以上行时隙结尾,第一个上行时隙之前时隙的结尾若干个符号可以为上行符号。除此之外的时隙和符号为灵活(flexible)时隙和符号,灵活时隙和符号指未确定传输方向的时隙和符号。在广播消息中的上下行配置中,上述周期是可配置的。此外,上下行配置还可以为双周期配置,每个周期的配置方式如上所描述,得到的最终配置时隙图案如图3所示。
以双周期的配置为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解释,如图3所示,周期1的持续时间为P,而周期2的持续时间为P2,在协议中,周期的单位为毫秒(ms)。每个周期中包括上行时隙(对应图3中U所指示的资源)、下行时隙(对应图3中D所指示的资源)和灵活时隙(对应图3中F所指示的资源)。除了周期,广播的时隙配置还包含了参考子载波间隔,上述配置中的时隙,符号均以参考子载波间隔为基准。两个周期内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相同,且参考子载波间隔小于或等于UE被配置BWP上的子载波间隔。应注意,图3所示上下行配置图案会进行周期性的重复。应理解,这里只是以图3中的TDD格式为例进行描述,TDD并不对造成限定。
2.RRC单播消息:网络设备可通过单播的RRC信令为UE配置时隙和符号的上下行方向。在该配置中,网络设备同时指示所配置时隙的编号和该时隙内符号的上下行配置。应注意,在现有协议中,RRC信令只能配置广播信令中的灵活时隙或符号。
3.DCI消息:网络设备可通过DCI format 2-0为UE指示时隙格式。在DCI配置的灵活时隙或符号,UE不进行高层配置半静态信号(例如周期CSI-RS,SRS等)的接收和发送。
由于NR中存在多种子载波间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多种子载波间隔场景下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案,下面将详细描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400的示意性交互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400包括:
S410,第一节点获取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可以理解为参考子载波间隔。其中,第一回传资源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进行配置,或者说,配置第一回传资源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例如,第一节点被配置的第一回传资源为一个或多个时隙,所述时隙以第一子载波间隔为基准。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比如IAB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可与TDD上下行配置所采用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可携带于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其中,TDD上下行配置信令是用于发送TDD上下行配置的信令,这里进行统一说明。这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可携带于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可以有多种解释:可以是第一子载波间隔直接携带于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比如,60KHz;或者,也可以是用于间接指示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携带于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比如μ(参见上述表1)的取值携带于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比如,μ的取值为2时表示第一子载波间隔为60KHz,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也就是说,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可以比较灵活,只要能指示第一子载波间隔即可,具体是什么内容并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TDD上下行配置对应的信令为TDD-UL-DL-ConfigCommon,其参考子载波间隔携带于信元referenceSubcarrierSpacing中。当第一子载波间隔与TDD上下行配置所采用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相同时,可简化第一节点和/或上级节点的资源配置与协调。
可选地,所述TDD上下行配置信令可以是第一节点发送给下级节点的。
应理解,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可以携带在某一现有的信令中,也可以携带于新的信令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所述参考信息中和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可以分别携带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也可以只在参考信息中携带,也可以只在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携带,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息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或者,可选地,S410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所述参考信息。相应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参考信息。也就是说,所述参考信息可以是第二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给第一节点的。
可选地,所述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也可以是第二节点发送的。
可选地,第二节点可以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可选地,上级节点可以是IAB节点或网络设备(比如,宿主donor基站),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可选地,当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采用多个子载波间隔时,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与其中一个子载波间隔相同,例如,数据信道(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所采用的最小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同。可选地,第一节点可以向上级节点上报第一节点与下级节点进行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
应注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第一节点获取第一子载波间隔时,第一节点还未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建立连接,即不存在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在这种情形下,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可提前确定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进行通信的子载波间隔。
示例性地,上述参考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以及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其中,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可以独立配置,也可以与TDD上下行配置采用的周期相关联。例如,若TDD上下行配置采用单一周期,周期长度为P时,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可以选择N*P,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又例如,若TDD上下行配置采用双周期,周期长度分别为P和P2,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可以选择N*(P+P2),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若P=P2,则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可以选择N*P。应理解,这里的TDD上下行配置的周期,可以是第二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的,也可以是第一节点向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发送的,对此不作限定。其中,N的取值可以由协议规定,或者由上级节点通知给第一节点,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可以是时隙编号和/或符号编号,其中,编号也可以理解为索引号。应理解,第一节点在得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后,可能还需要通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或侧链控制信息SCI,来确认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所指示的回传资源是否被实际调度。由于被配置的第一回传资源可能不被调度,因此第一回传资源可以视为可选的回传资源,即进行回传传输时实际可能被调度的回传资源。
S420,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M是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参考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这里,“第一节点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可以解释为:第一节点在第二回传资源上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信道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下行,也适用于上行,对此不作限定。
这里,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比如,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二回传资源中包括的子资源,可以是由M个资源单元组合而成。比如,每个子资源由多个连续的时隙组成。可选地,在本申请中,M个资源单元中的一个资源单元表示基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一个时隙或符号。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第二节点在进行回传传输时实际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例如,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为60KHz,实际进行回传传输所采用的BWP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为120KHz。
可选地,所述M是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或者,可选地,所述M是小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的整数。或者,可选地,M可以是协议预定义或第二节点配置的值,但需要满足条件:M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
可选地,对于时域而言,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可以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的子集。其中,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的子集,是指:第二回传资源的对应的时域资源可以包括于所述第一回传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中,或少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对应的时域资源。
下面结合图5中的例子描述回传资源的示意图。图5中的第一行是TDD上下行资源配置,该TDD上下行资源配置中包括10个时隙。第二行是基于60KHz(参考子载波间隔或第一子载波间隔)的回传资源配置(第二行所指示的回传资源可以对应于上述第一回传资源),其中,基于60KHz的回传资源BH(即实线部分)对应于第一行中TDD上下行资源配置中的时隙1、时隙3、时隙6和时隙8。第三行是基于120KHz(实际使用的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回传资源配置(第三行可以对应于上述第二回传资源),其中,基于120KHz的回传资源BH可以参考60KHz的回传资源BH。这里,M=2,从图5中可以看出,120KHz的回传资源配置中,每两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子资源,即一个资源单元为一个时隙。从图5中可知,以第一回传资源是基于60KHz的回传资源配置为例,一个周期的BH资源包括编号时隙1、时隙3、时隙6和时隙8对应的资源。也就是说,图5示出了基于60KHz的其中一个周期的BH资源,下一个周期的时隙1、时隙3、时隙6和时隙8对应的资源是下一个周期的第一回传资源。
应注意,在图5中,假设第一子载波间隔与TDD上下行资源配置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相同,但本申请并不受限于此假设,也就是说,第一子载波间隔与TDD上下行资源配置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也可以不同,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M个资源单元的每个资源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可用符号。
下面给出第二回传资源的配置及调度过程。可选地,上级节点可通过BWP等配置为第一节点指示实际数据传输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例如,上级节点为第一节点配置了一个上行BWP或下行BWP,其中,上行BWP可以指示PUSCH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或下行BWP可以指示PDSCH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可选地,当上级节点指示第一节点在部分资源,例如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一个时隙,采用上述BWP进行传输时,此资源可被称为第二回传资源。
在第二回传资源处,第一节点采用M个资源单元组合成的子资源进行通信。这里,M个资源单元的组合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资源单元为基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时隙为例进行说明。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M个时隙聚合成一个聚合时隙(或者,也可以理解为M个时隙组合成一个时隙组),且上级节点采用单个DCI调度此聚合时隙。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中,M个时隙聚合成一个聚合时隙,但上级节点采用独立的DCI调度每个分量时隙,可选地,第一节点在分量时隙之间不进行切换,例如,对于下行链路,第一节点连续接收分量时隙m的最后一个符号与分量时隙m+1的第一个符号,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0至M-1,该取值范围包括端点值。
以M=2为例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一个聚合时隙可以包括两个分量时隙,分别为分量时隙0和分量时隙1,其中,每个分量时隙中包括14个符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时隙”与“时隙组”可以等价替换,也就是说,“M个时隙聚合成一个聚合时隙”可以等价于“M个时隙组合成一个时隙组”,这里进行统一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聚合时隙可以有以下的解释,1).M个基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构成的一个子资源,此子资源由单一DCI调度;2).M个基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时隙构成的一个子资源,每个分量时隙由单独的DCI调度。具体的聚合方法可以由协议规定,也可以由上级节点配置,对此不作限定。
在6GHz以下频段,数据信道所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或30KHz,而对于6GHz以上频段,数据信道所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或120KHz。由于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可以增加回传资源的频谱效率,且回传链路的信道条件一般较好,可以支撑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因此,可以考虑为IAB节点引入更大的子载波间隔。例如,在6GHz以下频段引入60KHz的数据信道子载波间隔,或在6GHz以上频段引入240KHz的数据信道子载波间隔。引入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可以增加回传资源的频谱效率,且回传链路的信道条件一般较好,可以支撑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图7中的例子示出了不同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结构。这里进行统一说明:图7中的DLTx表示下行发送、DL Rx表示下行接收;UL Tx表示上行发送、UL Rx表示上行接收。
结合图7以基于60KHz子载波间隔的时隙为例进行说明,即假设第一子载波间隔为60KHz,此时隙也可被称为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时隙。如图7所示,第一行表示上级节点(parent node)的发送资源(以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一个时隙包括14个符号为例);第二行至第四行均表示IAB节点的回传接收对应的资源,其中,第二行以子载波间隔为60KHz(即第二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一个子资源包括1个时隙为例,第三行以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即第二子载波间隔为120KHz)、一个子资源包括2个时隙为例,第四行以子载波间隔为240KHz(即第二子载波间隔为240KHz)、一个子资源包括4个时隙为例;第五行表示IAB节点的接入和/或下级回传链路发送对应的资源(以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一个时隙包括14个符号为例)。应注意,这里假设了IAB节点的接入和/或下级回传链路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同,但本申请并不受限于此假设,也就是说,IAB节点的接入和/或下级回传链路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对于下行链路,第一节点可能在时隙的起始位置发送接入链路的PDCCH,比如,如图7所示,对于接入链路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资源(第二行的资源配置),IAB节点在时隙的前两个符号发送PDCCH。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第一节点也有可能在时隙头部不发送PDCCH,或者,即使发送PDCCH,PDCCH所占用的符号数目也可能不等于2。由于收发冲突,第一节点在此两个符号所占用的时域位置不能进行回传链路的接收。例如,当回传链路的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回传链路被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也是两个符号;而当第二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回传链路被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四个符号;当第二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时,回传链路被PDCCH占用的时域资源也是八个符号。因此,对于不同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回传链路在一个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时隙内的起始符号位置可能不同。
另外,由于可能存在从发送至接收的切换,第一节点可能还需要至少一个基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符号作为切换保护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级节点可获知第一节点在全部或部分时隙头部发送PDCCH的符号数目,将发送PDCCH的符号数目记作K(特殊的,发送PDCCH的符号数目为0的情形,即K=0,对应于时隙头部无PDCCH符号的情况),将发送PDCCH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称为第三子载波间隔,并记作
Figure BDA0001816123220000123
另外,这里将第二子载波间隔记作
Figure BDA0001816123220000124
当K不等于0时,回传链路的起始符号对应的索引应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1816123220000121
其中,符号
Figure BDA0001816123220000122
表示向上取整,而k0表示用于切换的符号数目,在图7中,假设k0等于1。
以图7中第二行所示的下行链路的资源配置说明,IAB节点发送的接入链路(对应第二行所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与IAB节点接收的上级回传资源(对应第一行所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回传资源的前两个符号(具体即符号0和符号1)由于与接入链路的发送符号冲突,因此不能被使用,而符号2需用于从发送至接收的切换,符号13需用于从接收至发送的切换,因此符号2和符号3均不能被使用。此外,用于发送DMRS的符号还将造成开销。因此,在此时隙中,除去接入链路占用的两个符号,剩余资源为12个符号,而开销和DMRS可能共占用3个符号(如果DMRS占用的符号数目为1个),因此大约有1/4的资源不可用或被浪费。应理解,这里的开销是基于一定假设得到的值,实际中的开销可能有所不同,例如,DMRS占用的符号数目可能不为1,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开销占用的符号数量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形确定。也就是说,对于第二行所示的回传资源,可用符号为符号3至符号12。
对于第三行所示的资源配置以及第四行所示的资源配置,可用符号如图7中阴影部分所示。类似地,对于第三行所示的资源配置(即子载波间隔为120KHz),IAB节点的发送至接收切换、接收至发送切换,DMRS切换均占用一个符号,然而由于此时的符号长度更短,造成开销降低一半至1/8(即大约有1/8的资源不可用或被浪费)。类似地,对于第四行所示的资源配置(即子载波间隔为240KHz),开销降至1/16(即大约有1/16的资源不可用或被浪费)。因此,从图7可以看出,由于IAB节点所特有的切换开销,增加子载波间隔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减少不可用或被浪费的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于上行链路,第一节点可能在时隙的尾部接收下级节点或UE的PUCCH等上行信号,此时,第一节点的上行回传链路也应避开所述PUCCH占用的时域位置,以及发送至接收的切换间隔。图7中下面的图示出了上行链路的回传时隙结构,如图7下方的图所示,IAB节点在基于60KHz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接收下级节点或UE的PUCCH等上行信号,因此,若IAB节点采用12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发送,则IAB节点无法在基于120KHz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个分量时隙的最后两个符号进行上行回传发送,因为这两个符号与IAB节点接收PUCCH等上行信号的符号重叠;此外,IAB节点也无法在基于120KHz子载波间隔的第二个分量时隙的倒数第三个符号进行上行回传发送,因为此符号需用作IAB节点的发送至接收切换。
对于上行链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可选地,第二节点可获知第一节点在所有或部分时隙接收PUCCH等上行信号的数目和子载波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回传资源中存在用于发送DMRS信号的时间资源(比如符号),下面将详细进行描述。
可选地,所述子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时间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域位置发送DMRS。
其中,一个子资源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也可以理解为M个资源单元中一共有至少一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
也就是说,在子资源中包括用于传输DMRS的符号,第一节点可以在这些符号上发送DMRS。
对于上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在子资源中的起始位置,可以位于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即M个资源单元中的第一个资源单元中的第一个可用符号),也可以不是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比如,可以是M个资源单元中除了第一个资源单元外其他资源单元中任一资源单元中的可用符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开始于所述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其中,所述可用符号是指能够传输数据或信号的符号。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结合下面的例子进行描述。
图8中的第一行至第六行是单独前置DMRS的情况,即一个分量时隙仅包含一个或连续多个DMRS符号;第七行至第十行是具有额外DMRS的情形即除了一个或连续两个前置DMRS外,还可能包含多个额外DMRS符号。
对于图8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如图8所示,DMRS起始符号置于分量时隙0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如图8中所示的分量时隙0符号5。在第二行中,分量时隙0中可以包括一组DMRS符号(连续2个DMRS符号)。在此示例中,一个聚合时隙仅包含一个或一组(两个)DMRS符号,因此DMRS的开销很少,使得回传链路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同时,DMRS符号位于时隙头部,使得第一节点可以快速进行数据解调。
或者,对于图8中的第三行和第四行,DMRS起始符号置于分量时隙1的正常DMRS起始位置,即分量时隙1符号2。在第四行中,分量时隙1中可以包括连续2个DMRS符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正常DMRS位置是指网络设备或上级节点为第一节点和/或UE配置的DMRS符号起始位置,特别地,该DMRS位置对应于基于时隙(slot-based)调度的时域资源映射,即NR中PDSCH或PUSCH的时域映射类型A(Type A)。例如,正常DMRS位置可以由NR中配置信令dmrs-TypeA-Position所指示。在此示例中,一个聚合时隙仅包含一个或一组(两个)DMRS符号,因此DMRS的开销很少,使得回传链路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同时,由于DMRS符号位于正常DMRS位置,使得IAB节点可以与UE共享DMRS符号,实现空分复用。
或者,对于图8中的第五行和第六行,在分量时隙0将DMRS起始位置符号放置在第一个回传可用符号,在分量时隙1将DMRS符号放置在正常DMRS起始位置。在第六行中,分量时隙0中可以包括连续2个DMRS符号,并且,分量时隙1中也可以包括连续2个DMRS符号。在此示例中,DMRS符号数量更多,可以有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下面是具有额外DMRS的情况。这里假设仅具有一组额外DMRS符号(一个或两个),且起始符号为符号9(单DMRS)或符号10(双DMRS),具体如下:
对于图8中的第七行和第八行,分量时隙0仅包含前置DMRS;分量时隙1不仅包含前置DMRS符号,还包含额外DMRS。在第八行中,分量时隙0中可以包括连续2个DMRS符号;分量时隙1中可以包括连续2个前置DMRS符号,以及连续2个额外DMRS符号。
或者,对于图8中的第九行和第十行,分量时隙0仅包含额外DMRS;分量时隙1不仅包含前置DMRS符号,还包含额外DMRS。在第十行中,分量时隙0中可以包括连续2个前置DMRS符号,以及连续2个额外DMRS符号;分量时隙1中可以包括连续2个DMRS符号。对于第七行至第十行的示例,DMRS符号的数量更多,可以达到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图8中的连续的DMRS符号的个数不作限定,图8中的例子只是以连续两个DMRS符号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图8中的例子可以灵活地调整DMRS符号的位置和/或连续DMRS符号的个数,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还应理解,这里只是以图8中的例子为例进行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量时隙0的起始位置符号不大于正常DMRS起始位置符号。具体包括以下实现方式:1.各分量时隙独立配置DMRS符号;2.仅在分量时隙0配置DMRS符号;3.在分量时隙0配置前置DMRS,在后面的分量时隙配置额外DMRS。
上述回传资源的配置方式对特殊时隙仍然适用,比如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时隙,从而提高发送SSB时的资源利用率,在这里,SSB是SS/PBCH block(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的简称,其中,SSB时隙表示用于第一节点发送SSB的时隙。下面具体进行描述。一般在高频段,5毫秒(ms)间隔内具有64个SSB的候选位置,即第一节点或网络设备在5ms内最多可发送64个SSB。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回传资源中包括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同步信号块SSB的时隙。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图9至图11中的示意图进行描述。
图9示出了5ms内的SSB的候选位置所占用时隙。如图9所示,在40个时隙内,有32个时隙中包含了SSB的候选位置(Slot with SSB canditate)。由于回传数据对时延的要求较高,且不包含SSB的时隙可能需要用于上行传输,第一节点极有可能在SSB时隙中接收下行回传数据。
图10是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回传资源配置。第一行是60KHz的回传资源配置,第二行是120KHz的回传资源配置,第三行是240KHz的回传资源配置。对于连续两个120KHz的SSB时隙,在时域上可对应于一个60KHz的时隙或者四个240KHz的时隙。图10中第二行符号中阴影部分所占的符号,4个符号组成一个SSB候选位置,例如,符号4、符号5、符号6和符号7组成一个SSB候选位置,符号8、符号9、符号10和符号11组成一个SSB候选位置,等等即图10中120KHz的回传资源中包括了2个SSB时隙,每个SSB时隙又包含了2个SSB候选位置,一共有4个SSB候选位置。
如果第一节点需要在上述4个SSB候选位置进行SSB发送,若考虑了收发冲突以及切换时间,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下回传链路可用的符号数目不同。图11示出了在SSB时隙,不同子载波间隔下回传链路的可用符号数目。在此示例中,第一子载波间隔为60KHz。如图11所示,若第二子载波间隔为60KHz,第一节点仅可使用1个符号,如图11中第一行符号中的符号0;若第二子载波间隔为120KHz,且M=2,第一节点可使用7个符号,如图11中120KHz的回传资源中第一个分量时隙中的符号0、符号1、符号2和符号13,以及,第二个分量时隙中的符号0、符号11和符号12;若第二子载波间隔为240KHz,且M=4,第一节点可使用18个符号。从图11可以看出,随着子载波间隔的提高,回传链路可用资源增多。当回传资源位于SSB时隙时,上级节点在调度第一节点时,应避开第一节点的用于发送SSB的符号和切换符号。例如,如图11所示,上级节点在映射PDSCH的调制符号时,应在时域位置避开第一节点的用于发送SSB的符号和切换符号。或者说,第一节点不期望在发送SSB的符号和切换符号接收到PDSCH。
应注意,以子载波间隔为120KHz为例,上述示例是假设第一节点在两个时隙的所有SSB候选位置进行SSB发送,而在实际中,第一节点可能仅在部分SSB候选位置进行SSB发送。如果第一节点仅在部分SSB候选位置进行SSB发送,那么回传资源可占用那些用于发送SSB的SSB候选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级节点知道第一节点进行SSB发送的SSB候选位置。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上报进行SSB发送的SSB候选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隙聚合方案(即M个分量时隙聚合为一个聚合时隙)在所述SSB时隙能取得更大增益,因此,在具体实现时,可将时隙聚合方案仅用于SSB时隙,即前述第二回传资源中可仅包含所述SSB时隙。
应理解,图5至图11中的例子仅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非要将本申请实施例限于例示的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图5至图11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案可以进行合理的组合使用,并且实施例中出现的各个术语的解释或说明可以在各个实施例中互相参考或解释,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结合图1至图11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2至图1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应理解,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12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12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中继节点或中继节点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1200包括:
获取模块1210,用于获取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收发模块1220,用于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M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时间资源,所述收发模块1220还用于: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发送DMRS。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开始于所述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其中,所述可用符号是指能够传输数据或信号的符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210用于获取参考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所述参考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携带于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回传资源中包括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同步信号块SSB的时隙。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1220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200可对应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的方法,比如,图4中的方法,并且装置12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的方法的相应步骤,因此也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还应理解,装置1200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形式实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换言之,装置1200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可选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装置1200可以采用图13所示的形式。获取模块1210可以通过图13所示的处理器1301实现。收发模块1220可以通过图13所示的收发器1303来实现。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可选地,当所述装置1200是芯片时,那么收发模块1210的功能和/或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比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图13所的存储器1302。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3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0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301用于调用接口执行以下动作:获取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资源配置信息;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资源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时域资源的子集。
应理解,所述处理器1301可以调用接口执行上述收发动作,其中,调用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物理接口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可选地,所述装置1300还包括收发器1303。
可选地,所述装置1300还包括存储器1302,存储器1302中可以存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程序代码,以便于处理器1301调用。
具体地,若所述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则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收发器1303可以是在同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能分别在不同的芯片实现,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功能组合在一个芯片中实现。该存储器13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301调用存储器13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装置1300的相应功能。
应理解,所述装置13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4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14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14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中继节点或中继节点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1400包括:
获取模块1410,用于获取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收发模块1420,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所述参考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回传资源,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420还用于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回传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400可对应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的方法,比如,图4中的方法,并且装置14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的方法的相应步骤,因此也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还应理解,装置1400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形式实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换言之,装置1400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可选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装置1400可以采用图15所示的形式。获取模块1410可以通过图15所示的处理器1501实现。收发模块1420可以通过图15所示的收发器1503来实现。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可选地,当所述装置1400是芯片时,那么收发模块1410的功能和/或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比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图15所的存储器1502。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15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0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501用于调用接口执行以下动作:获取第一回传资源的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资源配置信息。
应理解,所述处理器1501可以调用接口执行上述收发动作,其中,调用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物理接口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可选地,所述装置1500还包括收发器1503。
可选地,所述装置1500还包括存储器1502,存储器1502中可以存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程序代码,以便于处理器1501调用。
具体地,若所述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则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收发器1503可以是在同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能分别在不同的芯片实现,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功能组合在一个芯片中实现。该存储器15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501调用存储器15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装置1500的相应功能。
应理解,所述装置15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第二节点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号“第一”、“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为了区分不同的节点或者资源,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获取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时间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发送DMR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开始于所述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其中,所述可用符号是指能够传输数据或信号的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参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所述参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携带于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9.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获取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所述参考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回传资源,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回传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
12.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收发模块,用于采用第二子载波间隔在第二回传资源上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时间资源,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发送DMRS。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DMRS的时间资源开始于所述子资源的第一个可用符号,其中,所述可用符号是指能够传输数据或信号的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考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所述参考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携带于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信令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通信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20.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
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参考信息,所述参考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回传资源的信息,所述参考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回传资源,所述第二回传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由M个资源单元组成,M为大于1的整数,M是根据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回传资源是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子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与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回传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周期和所述第一回传资源的时域位置指示。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25.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42553.5A 2018-09-28 2018-09-28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972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2553.5A CN110972279B (zh) 2018-09-28 2018-09-28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19865571.4A EP3849265A4 (en) 2018-09-28 2019-09-27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PCT/CN2019/108494 WO2020063839A1 (zh) 2018-09-28 2019-09-27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7/213,484 US20210218534A1 (en) 2018-09-28 2021-03-26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2553.5A CN110972279B (zh) 2018-09-28 2018-09-28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279A CN110972279A (zh) 2020-04-07
CN110972279B true CN110972279B (zh) 2022-07-26

Family

ID=6995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2553.5A Active CN110972279B (zh) 2018-09-28 2018-09-28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18534A1 (zh)
EP (1) EP3849265A4 (zh)
CN (1) CN110972279B (zh)
WO (1) WO2020063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581B (zh) * 2018-05-29 2021-12-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962196A4 (en) * 2019-04-26 2022-11-16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US11690054B2 (en) * 2020-01-22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p enhance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6326064A (zh) * 2020-10-23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096490A1 (en) * 2021-01-14 2023-03-3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 multiplexing with downlink and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 52.6 ghz
EP4305789A4 (en) * 2021-07-05 2024-05-01 Zte Corp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WIRELESS DEVICE
CN116997013A (zh) * 2022-04-21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跳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65541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指示方法、转发器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70857C (en) * 2009-08-12 2016-04-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type ii relay using a punctur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EP2465236B1 (en) * 2009-08-12 2018-05-09 BlackBerry Limit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n type ii relay
CN105491666B (zh) * 2014-09-15 2019-02-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待更换子帧配置的确定方法、更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304351A (zh) * 2015-05-27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213386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Lg Electronics Inc. A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using full duplex in nr
US10644818B2 (en) * 2016-07-12 2020-05-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ini-subframe based alignment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30812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echanisms for flexible duplex operations at symbol lev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78162A (zh) * 2016-08-12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89236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6376050B (zh) * 2016-09-30 2022-03-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子载波间隔的设置/确定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6455103B (zh) * 2016-11-30 2022-12-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CN11083118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40601A (zh) * 2018-09-19 2021-04-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时隙格式配置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279A (zh) 2020-04-07
EP3849265A1 (en) 2021-07-14
US20210218534A1 (en) 2021-07-15
WO2020063839A1 (zh) 2020-04-02
EP3849265A4 (en) 202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227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8494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s in advanced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2527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for common control
US11239970B2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JP6891296B2 (ja) 時間周波数リソースの伝送方向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207110B (zh) 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884777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19904A (zh) 用于新无线电无执照(nr-u)中的子带接入的带宽部分(bwp)配置
US9496994B2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determining size of transmission blocks in subframe
CN111867074B (zh) 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方法、通信装置
CN113711669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36089B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40516A (zh) 用于在免授权频带中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9585B (zh) 一种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
WO2022021241A1 (zh) 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53010A (zh) 用于物理控制信道可靠性增强的控制信令
CN115136658A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22077352A1 (en) Technologies for reliable physical data channel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1161485A1 (ja) 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107405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11632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5344A1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监测方法及其装置
US20230254836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89705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62359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