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768B -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768B
CN102299768B CN201110255308.7A CN201110255308A CN102299768B CN 102299768 B CN102299768 B CN 102299768B CN 201110255308 A CN201110255308 A CN 201110255308A CN 102299768 B CN102299768 B CN 102299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null
address
sub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53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9768A (zh
Inventor
区洋
朱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553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9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9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9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包括步骤:计算出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并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一个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得到码块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后,记录向量长度,并使用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与向量中的NULL比特地址进行比较,直到找到首个NULL比特地址大于等于传输首地址,记录下该NULL比特地址在向量中的地址;得到三个参数: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传输首地址条件下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有效首地址、NULL比特地址向量长度;利用这三个参数,进行解速率匹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解速率匹配装置,提高了解速率匹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技术演进)通信系统通过速率匹配机制支持多种速率的数据传输,在传输块分块操作及速率匹配子块交织过程中会引入填充比特即NULL比特。在发射端,可以把NULL比特标识为特殊比特,和正常比特一起经过交织、收集处理,在速率匹配输出时从圆周BUFFER中通过检测特殊比特的方法删除;在接收端,在软比特合并时需要把发送端删除的NULL比特给补充到圆周BUFFER相应位置,进行解速率匹配处理。
但是如果在接收端重新进行一次发送端速率匹配过程以获得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位置,然后再进行解速率匹配处理,这样需要遍历所有数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解速率匹配的效率,降低时延。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包括步骤:
(1)接收到0th码块,根据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以及0th码块指示,计算系统比特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
(2)根据所述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以及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获得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3)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4)对所述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进行比特收集,并对比特收集结果进行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一个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K;以及计算所述K的长度L;
(5)根据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k0,从所述K中搜索首个大于等于所述k0的NULL比特地址t,并记录所述t在所述K中的地址k1;
(6)利用所述K、所述L以及所述k1进行解速率匹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解速率匹配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以及0th码块指示,计算系统比特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以及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获得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第三计算模块,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比特收集模块,对所述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进行比特收集;
第四计算模块,对比特收集结果进行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一个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K;以及计算所述K的长度L;
搜索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k0,从所述K中搜索首个大于等于所述k0的NULL比特地址t,并记录所述t在所述K中的地址k1;
解速率匹配模块,利用所述K、所述L以及所述k1进行解速率匹配。
本发明首先计算出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并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一个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得到码块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后,记录向量长度,并将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与向量中的NULL比特地址进行比较,直到找到首个NULL比特地址大于等于传输首地址,记录下该NULL比特地址在向量中的地址;得到三个参数: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传输首地址条件下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有效首地址(fst_addr)、NULL比特地址向量长度;获取这三个参数后进行解速率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实时计算NULL比特位置的方法,省资源,适应性强;只对NULL比特进行圆周BUFFER地址计算,不需要遍历所有的数据比特,大大降低计算量和实现的复杂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时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比特合并的一个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软比特合并模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
请参考图1,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包括步骤:
101、计算各码流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接收到0th码块,根据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以及0th码块指示,计算系统比特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
根据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以及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获得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使用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其中R=32;得到A0;其中,A0为系统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系统比特的交织花样对A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A1,其中A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A1,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使用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其中R=32;得到B0;其中,B0为第一校验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第一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对B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B1,其中B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B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子块交织矩阵中包含NULL比特的列,其中P1=[31、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若子块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存在NULL比特,则该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为第二校验比特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的最后一个地址;若子块交织矩阵中除第一列外的其他列存在NULL比特,则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102、进行比特收集以及搜索有效NULL比特首地址;
对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进行比特收集,得到一个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K;以及计算K的长度L;
根据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k0,从K中搜索首个大于等于k0的NULL比特地址t,并记录t在K中的地址k1。
103、解速率匹配。
利用K、L以及k1进行解速率匹配。
本发明首先计算出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并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一个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得到码块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后,记录向量长度,并将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与向量中的NULL比特地址进行比较,直到找到首个NULL比特地址大于等于传输首地址,记录下该NULL比特地址在向量中的地址;得到三个参数: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传输首地址条件下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有效首地址(fst_addr)、NULL比特地址向量长度;获取这三个参数后进行解速率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实时计算NULL比特位置的方法,省资源,适应性强;只对NULL比特进行圆周BUFFER地址计算,不需要遍历所有的数据比特,大大降低计算量和实现的复杂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时延。
为了分担对各码流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排序工作,可在交织处理的步骤中,分别对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对于图1实施例,由于系统比特码流与第一校验比特码流的NULL比特数及子块交织的处理过程完全一样,因此这两个码流经过子块交织后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完全相同,把系统比特码流经过子块交织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计算与第一校验比特码流经过子块交织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计算合并成处理,其输出的交织后NULL比特地址向量记为X1。第二校验比特码流的NULL比特数及子块交织处理过程与上述两个码流不同,因此单独计算其交织后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即为Y2。
X1向量的计算流程的输入参数: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0-th码块指示,子块交织矩阵的行数R,交织花样P,其中交织花样P值为[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31]。
计算过程如下:
step1:计算X1的向量长度;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61
step2:计算交织后的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71
step3:计算X1向量。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72
Y2向量的计算流程的输入参数: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子块交织矩阵的行数R,交织花样P1,其中交织花样P1值为[31,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
计算过程如下:
step1:计算交织后哪一列存在NULL比特,每一列最多只存在1个NULL比特;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73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81
step2:计算Y2向量;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82
在得到三个码流(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子块交织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后,分别计算三个码流在比特收集后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系统比特码流经过比特收集后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为Q1,第一校验比特码流经过比特收集后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为W1,第二校验比特码流经过比特收集后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为W2。
Q1向量的比特收集流程如下:
Q1=X1;
W1向量的比特收集流程如下:
W1=X1*2+32*R;
W2向量的比特收集流程如下:
W2=Y2*2+32*R+1;
由于W1和W2的向量长度不同及子块交织算法不同,需要对W1和W2进行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组合,组合成一个记为Q2的NULL比特向量。然后把Q1向量和Q2向量进行级联成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的地址向量K,并且从低到高排序。
W1和W2向量排序计算流程如下:
由于W1及W2向量在各自向量内数据已经是从小到大排列,因此对两个进行逐个比对完成组合排序。
step1:计算Q2的向量长度;
Q2_len=W1_len+W2_len;
step2:组合排序,计算Q2向量;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091
Figure BDA0000088012680000101
step3:计算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的地址向量K。
K=[Q1,Q2];//Q1与Q2级联
图1实施例中,解速率匹配包括软比特合并,其中软比特合并包括步骤,参考图2:
201、初始化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以及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地址;
初始化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为0;初始化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为k1;初始化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开始地址为k0。
202、检查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是否与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当前输出地址的数据是否一样;
检查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是否与K的当前输出地址的数据是否一样,如果一样,则转到步骤203;如果不一样,则转到步骤204。
203、在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填充NULL比特,并进行地址更新;
在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填入NULL值,同时将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后对L求模,把模值作为新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
204、软比特合并,并进行地址更新;
进行数据软比特合并,同时将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
205、检查待合并的软比特是否输出完毕;
检查待合并的软比特是否输出完毕,若否,则返回步骤202;若是,则转到步骤206。
206、结束软比特合并。
使得在解速率匹配过程中,实现NULL比特的实时回填,不用现有技术中的查找表法来实现NULL比特回填,节省了存储器降低了系统消耗的资源;而且由于查找表法,只能追踪有限NULL比特,相比查找表法,提高了适应性。
接着介绍本发明的装置,参考图3,一种解速率匹配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T1,用于根据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以及0th码块指示,计算系统比特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
第二计算模块T2,用于根据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以及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获得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第三计算模块T3,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比特收集模块T4,对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进行比特收集;得到一个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K;
第四计算模块T5,计算K的长度L;
搜索模块T6,用于根据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k0,从K中搜索首个大于等于k0的NULL比特地址t,并记录t在K中的地址k1;
解速率匹配模块T7,利用K、L以及k1进行解速率匹配。
本发明首先计算出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并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一个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得到码块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后,记录向量长度,并将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与向量中的NULL比特地址进行比较,直到找到首个NULL比特地址大于等于传输首地址,记录下该NULL比特地址在向量中的地址;得到三个参数:NULL比特地址向量、在传输首地址条件下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有效首地址(fst_addr)、NULL比特地址向量长度;获取这三个参数后进行解速率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实时计算NULL比特位置的方法,省资源,适应性强;只对NULL比特进行圆周BUFFER地址计算,不需要遍历所有的数据比特,大大降低计算量和实现的复杂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时延。
其中第四计算模块T5分别对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其中,图3实施例中,第二计算模块T2的操作具体为:
使用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得到A0;其中,R=32;A0为系统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系统比特的交织花样对A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A1,其中,A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A1,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使用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得到B0;其中,B0为第一校验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第一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对B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B1;其中,B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B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第三计算模块T3的操作具体为:
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子块交织矩阵中包含NULL比特的列,其中P1=[31、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若子块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存在NULL比特,则该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为第二校验比特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的最后一个地址;若子块交织矩阵中除第一列外的其他列存在NULL比特,则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参考图4,上述本发明装置中,解速率匹配模块T7包括软比特合并模块,其中软比特合并模块包括:
初始化单元401,用于初始化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为0;初始化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为k1;初始化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开始地址为k0;
第一检测单元402,用于检查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是否与K的当前输出地址的数据是否一样,并输出检测结果;
NULL比特回填单元403,根据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若一样,则在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填入NULL值,同时将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后对L求模,把模值作为新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
软比特合并单元404,根据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若不一样,则进行数据软比特合并,同时将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
第二检测单元405,用于检查待合并的软比特是否输出完毕,若否,则通知第一检测单元继续检测,若是,则结束软比特合并。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
(1)接收到0th码块,根据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以及0th码块指示,计算系统比特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
(2)根据所述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以及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获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3)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4)对所述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进行比特收集,得到一个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K;以及计算所述K的长度L;
(5)根据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k0,从所述K中搜索首个大于等于所述k0的NULL比特地址t,并记录所述t在所述K中的地址k1;
(6)利用所述K、所述L以及所述k1进行解速率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具体为:
使用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得到A0;其中,所述R=32;所述A0为系统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系统比特的交织花样对所述A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A1,其中,所述A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所述A1,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使用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所述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得到B0;其中,所述B0为第一校验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第一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对所述B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B1;其中,所述B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所述B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具体为:
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子块交织矩阵中包含NULL比特的列,其中P1=[31、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若所述子块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存在NULL比特,则该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为第二校验比特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的最后一个地址;若所述子块交织矩阵中除第一列外的其他列存在NULL比特,则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是,
在交织过程中,分别对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解速率匹配包括软比特合并步骤:
S1、初始化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为0;初始化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为所述k1;初始化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的开始地址为所述k0;
S2、检查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是否与所述K的当前输出地址的数据一样,如果一样,则在所述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填入NULL值,同时将所述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所述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后对所述L求模,把模值作为新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
如果不一样,则进行数据软比特合并,同时将所述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
S3、检查待合并的软比特是否输出完毕,若否,则返回步骤S2,若是,则结束软比特合并。
6.一种解速率匹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码块分割的填充比特F、子块交织的填充比特Nd以及0th码块指示,计算系统比特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个数以及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获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和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第三计算模块,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比特收集模块,对所述系统比特、第一校验比特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进行比特收集;得到一个所有NULL比特在圆周BUFFER中的地址向量K;
第四计算模块,计算所述K的长度L;
搜索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码块重传版本的传输首地址k0,从所述K中搜索首个大于等于所述k0的NULL比特地址t,并记录所述t在所述K中的地址k1;
解速率匹配模块,利用所述K、所述L以及所述k1进行解速率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速率匹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的操作具体为:
使用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得到A0;其中,所述R=32;所述A0为系统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系统比特的交织花样对所述A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A1,其中,所述A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所述A1,计算按列输出时,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使用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数对所述子块交织矩阵列数R求商及求模;得到B0;其中,所述B0为第一校验比特在子块交织前交织矩阵每一列包含的NULL比特数;根据第一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对所述B0进行交织处理,得到B1;其中,所述B1为交织后每一列所包含的NULL比特数;
根据所述B1,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速率匹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计算模块的操作具体为:
根据第二校验比特的交织花样P1,计算子块交织矩阵中包含NULL比特的列,其中P1=[31、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若所述子块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存在NULL比特,则该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为第二校验比特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的最后一个地址;若所述子块交织矩阵中除第一列外的其他列存在NULL比特,则计算按列输出时,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速率匹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四计算模块分别对系统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第一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输出向量中的地址以及第二校验比特的NULL比特在经过子块交织后的输出向量的地址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解速率匹配装置,所述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软比特合并模块,其特征是,所述软比特合并模块包括:
初始化单元,用于初始化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为0;初始化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为所述k1;初始化圆周BUFFER的软比特合并开始地址为所述k0;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查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是否与所述K的当前输出地址的数据一样,并输出检测结果;
NULL比特回填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若一样,则在所述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填入NULL值,同时将所述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将所述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后对所述L求模,把模值作为新的NULL比特地址向量的输出地址;
软比特合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若不一样,则进行数据软比特合并,同时将所述圆周BUFFER的当前软比特合并地址加1和待合并的软比特向量的输出地址加1;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查待合并的软比特是否输出完毕,若否,则通知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继续检测,若是,则结束软比特合并。
CN201110255308.7A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299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5308.7A CN102299768B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5308.7A CN102299768B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768A CN102299768A (zh) 2011-12-28
CN102299768B true CN10229976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535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5308.7A Active CN102299768B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97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4169C (zh) * 2007-04-30 2009-12-23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技术数据缓存的设计方法及其电路
CN101087181B (zh) * 2007-07-11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交织和解速率匹配的方法
KR101224561B1 (ko) * 2007-08-20 2013-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속 공용 제어 채널을 사용하지 않은경우를 위한 메모리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25445B (zh) * 2009-09-15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匹配或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74161B (zh) * 2009-10-15 2013-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2118220B (zh) * 2009-12-30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768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0323B (zh) 一种串口数据的帧识别方法
CN101478369B (zh) 一种crc校验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53445A (zh) 基于关键字分解Hash算法的快速流分类方法
CN101499875A (zh) 支持可变处理速率的lte解速率匹配与解交织的装置
Kulkarni et al. Hyperloglog sketch acceleration on fpga
CN102170678A (zh) 一种峰值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2012882B (zh) 一种基于系统级芯片的高速数据流加密传输方法
CN102299768B (zh)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3064887A (zh) 一种推荐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63340A (zh) 计算机的数据存储系统
Kritikakis et al. An FPGA-based high-throughput stream join architecture
CN110958273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
CN110532104B (zh) 一种多通道数据实时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01644744B (zh) 一种测试向量的调节对比方法
CN104461931A (zh) 多核存储装置及多核环境的跟踪日志输出处理方法
CN103746702A (zh) 数据的无损压缩方法与装置
CN10360909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4106A (zh) 一种决策树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5187162A (zh) 一种多粒度并行解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2185633A (zh) 一种峰值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4750846A (zh) 一种子串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06954264B (zh) 一种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08353045B (zh) 一种信号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2185680B (zh) 一种lte 解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4346316A (zh) 一种高效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 LTD (GUANGZHO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8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24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6, Jin L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