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7786A -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7786A
CN102297786A CN2011101723305A CN201110172330A CN102297786A CN 102297786 A CN102297786 A CN 102297786A CN 2011101723305 A CN2011101723305 A CN 2011101723305A CN 201110172330 A CN201110172330 A CN 201110172330A CN 102297786 A CN102297786 A CN 102297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rate
plant
dregs
boil
deco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2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7786B (zh
Inventor
郑艳
章晴
李晋
刘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1723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7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7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7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7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7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样地中随机选取植株,在植株一侧距离植株20cm-50cm处将土挖出,挖至10cm-25cm深时斜向植株方向挖土,在根尖成熟区上部靠近根基一侧用枝剪剪下采样长度为3cm-5cm,直径为3mm-5mm的样品,用中药提取液或草木灰涂抹采样后产生的伤口,并用灭菌过的玉米须或丝瓜络或玉米苞叶包裹伤口处,所采样品用用锡纸包裹放入带冰块的保温盒中低温储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样时对根部损伤较轻,采样后牡丹能够正常生长,进而降低因采样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每次采样均在同一株牡丹植株上进行,解决实验中因取样植株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Description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根部活体取样方法,特别属于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中药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丹皮酚为评价牡丹皮质量的定性与定量指标。为研究不同产区、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牡丹植株丹皮酚含量的动态变化,需采集牡丹根部样品进行追踪分析。
而药用植物能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由于其植物体或药用部分的一些组织、细胞内积累有与防病、治病有关的药用化学成分。为此,研究药用成分在药用植物体内的分布,植物在生长发育中药用成分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植物体内药用成分的合成部位、运输途径和贮存场所,可以为确定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并将植物的结构、发育与药用成分的合成积累联系起来。在对根部入药的药用植物进行药用成分在药用植物体内的分布、植物在生长发育中药用成分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植物体内药用成分的合成部位、运输途径和贮存场所的研究时,需要进行跟踪监测,常用的采样方法是按照每年数次,每次数株植株进行采样,样品采集后在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
现有专利和文献仅简单陈述对植物根部进行取样或者是取其主根,而没有根部活体取样技术。这样即存在着下述问题:取样部位不明确;采样时对植物根或根系损伤严重,采样后植株难以存活;然而每次采样均需选取数株植株并有可能伤及植株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进而造成植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在需要跟踪检测时不能在同一株植株上进行取样,因此存在取样植株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体取样方法,采样时对牡丹根部损伤较轻,采样后植株能够正常生长,进而降低因采样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每次采样均可在同一株牡丹植株上进行进而解决因实验取样植株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在样地中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植株,观察测量并记录植株的基本信息;
2)在植株一侧距离植株20cm-50cm处将土挖出,挖至10cm-25cm深时斜向植株方向挖土,当所要采样的部位即根部的根尖部位暴露出时,即可进行采样;
3)在根尖成熟区上部靠近根基一侧用枝剪剪下采样长度为3cm-5cm,所采根样直径为3mm-5mm,用2ml-8ml的中药提取液或2g-8g草木灰涂抹采样后产生的伤口,并用灭菌过的玉米须或丝瓜络或玉米苞叶5g-10g包裹伤口处,防止感染,挖出的土重新填入压实;
4)所采样品用毛刷或湿巾将表面的土轻轻拂去后立即用锡纸包裹放入带冰块的保温盒中低温(0℃-4℃)储藏,所采样品应在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内试验及数据处理分析。
在下一采样期、在同一植株上按步骤2-4进行重复采样即可。
所述的植株的基本信息包括植株株高、生长发育时期。
所述的采样期包括花前期、始花期、盛花期、花后期、始果期、盛果期、果实成熟期、休眠期。
所述的中药提取液为具有促进植物伤口愈合、根部生长发育、杀菌抑菌功效的中药的提取液,包括三七提取液、蚕沙提取液、麦冬提取液、枸杞提取液、五味子提取液、垂盆草提取液、茯苓提取液、丝瓜伤流液、蒲黄提取液、透骨草提取液、苦参提取液、蛇床子提取液。
所述的三七提取液为将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皂甙、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成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所述的蚕沙提取液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有β-谷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廿四醇、蛇麻脂醇、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亮氨酸、组氨酸、皂化物,具有促进植物根部的生长发育的功效。
所述的麦冬提取液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有β-谷甾醇、氨基酸、多量葡萄糖、葡萄糖甙、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具有促进植物伤口愈合、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功效。
所述的枸杞提取液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有玉蜀黍黄质,酸浆果红素、隐黄质、东莨菪素、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具有促进植物根部的生长发育的功效。
所述的五味子提取液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有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新一味子素、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具有促进植物伤口愈合、促进植物根部的生长发育的功效。
所述的垂盆草提取液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有N-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氢-N-甲基异石榴皮碱、景天庚酮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具有具有促进植物伤口愈合的功效。
所述的茯苓提取液为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促进植物根部的生长发育的功效。
所述的丝瓜伤流液为采取入秋后废弃的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的藤的汁液,从植株近根60-80cm处剪断,插入瓶中,所流出的汁液,含有皂甙、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所述的蒲黄提取液为将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n-二十五烷、硬脂酸、黄酮类成分具止血,化瘀之功效。
所述的透骨草提取液为将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干燥全草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透骨草素及透骨草醇乙酸酯成分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功效。
所述的苦参提取液为将来自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苦参碱等成分具有抑菌作用。
所述的蛇床子提取液为将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异虎耳草素和花椒毒酚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所述的草木灰为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含有钾、磷、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尚含糖醇类化合物、芸香苷、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和防止伤口感染的功效。
所述的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含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甙、皂甙、生物碱、维生素C、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硝酸钾,a-生育醌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消炎和防止伤口感染的功效。
所述的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果实的维管束。夏、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即得。丝瓜络含木聚糖,可能还含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及木质素等,具有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所述的玉米苞叶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苞叶,含维生素E,B1、B2、B6及胡萝卜素、烟酸、硒和镁、赖氨酸、木质素、谷胱氨酸、草酸、钙盐等,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
玉米须、丝瓜络、玉米苞叶的灭菌方法为: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的84清毒液浸泡清洗。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样时对根部损伤较轻,采样后牡丹能够正常生长,进而降低因采样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每次采样均在同一株牡丹植株上进行,解决实验中因取样植株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对三年生牡丹的根系进行考察,了解并记录其根系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的分布的广度、深度、分枝的疏密程度,确定牡丹根系的特点是分支多,以根茎交界处为中心在土中发散生长,分布半径多处在30cm的范围内,根系深度为30cm。
2)在样地中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植株,观察测量并记录植株的基本信息,株高70cm、花前期。
3)将植株一侧距离植株30cm处将土挖出,挖至15cm深时斜向植株方向挖土,当所要采样的部位即根部的根尖部位暴露出时,即可进行采样,在根尖成熟区上部靠近根基一侧用枝剪剪下直径为3mm、长度为3cm的根样,用3ml的三七提取液和3ml的苦参提取液涂抹采样后产生的伤口,并用灭菌的玉米须6g包裹伤口处,防止感染,挖出的土重新填入压实。所采样品用毛刷将表面的土轻轻拂去后立即用锡纸包裹放入带冰块的保温盒中低温(4℃)储藏,所采样品在8小时进行实验室内试验及数据处理分析。
实施例2:
取相同的牡丹,除在盛花期期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取相同的牡丹,除在盛果期期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1)对五年生牡丹的根系进行考察,了解并记录其根系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的分布的广度、深度、分枝的疏密程度,确定牡丹根系的特点是分支多,以根茎交界处为中心在土中发散生长,分布半径多处在45cm的范围内,根系深度为40cm。
2)在样地中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植株,观察测量并记录植株的基本信息,株高85cm、盛花期。
3)将植株一侧距离植株45cm处将土挖出,挖至20cm深时斜向植株方向挖土,当所要采样的部位即根部的根尖部位暴露出时,即可进行采样,在根尖成熟区上部靠近根基一侧用枝剪剪下直径为5mm、长度为5cm的根样,用4ml蒲黄提取液和5g草木灰涂抹采样后产生的伤口,并用灭菌的丝瓜络9g包裹伤口处,防止感染,挖出的土重新填入压实。所采样品用湿巾将表面的土轻轻拂去后立即用锡纸包裹放入带冰块的保温盒中低温(2℃)储藏,所采样品在12小时进行实验室内试验及数据处理分析。
实施例5:
取相同的牡丹,除在始果期期外,其余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6:
取相同的牡丹,除在休眠期期外,其余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7:
取相同的牡丹,除用蚕沙提取液、丝瓜伤流液替代三七提取液和苦参提取液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取相同的牡丹,除用麦冬提取液、蛇床子提取液替代三七提取液和苦参提取液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取相同的牡丹,除用五味子提取液替代三七提取液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取相同的牡丹,除用枸杞提取液替代三七提取液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取相同的牡丹,除用垂盆草提取液替代三七提取液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取相同的牡丹,除用茯苓提取液替代三七提取液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采样后植物活力的测定
在牡丹种子收获季节,使用TTC法快速鉴定植物种子生活力,实验表明使用实施例1、2、3、4、5、6、7、8、9、10、11、12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分别为85%、84%、86%、84%、85%、87%、86%、85%、85%、84%、86%、85%,而未采样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为90%,可证实采样对植株的正常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
所述的TTC法为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水溶液浸泡种子,使之渗入种胚的细胞内,如果种胚具有生活力,其中的脱氢酶就可以将氧化态无色的TTC作为受氢体使之还原成不溶性的红色三苯甲腙(TTF)。
如果种胚死亡便不能染色;若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则染色较浅或局部被染色,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的部位或染色的深浅程度来鉴定种子的生活力。
计算活种子的百分率
活种子的百分率=胚部染成红色的种子数(粒)/供试种子数(粒)×100%
其结果如下:实施例1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5/100×100%=85%;
实施例2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4/100×100%=84%;
实施例3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6/100×100%=86%;
实施例4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4/100×100%=84%;
实施例5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5/100×100%=85%;
实施例6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7/100×100%=87%;
实施例7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6/100×100%=86%;
实施例8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5/100×100%=85%;
实施例9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5/100×100%=85%;
实施例10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4/100×100%=84%;
实施例11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6/100×100%=86%;
实施例12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85/100×100%=85%;
未采样植株活种子的百分率=90/100×100%=90%。

Claims (10)

1.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在样地中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植株,观察测量并记录植株的基本信息;
2)在植株一侧距离植株20cm-50cm处将土挖出,挖至10cm-25cm深时斜向植株方向挖土,当所要采样的部位即根部的根尖部位暴露出时,即可进行采样;
3)在根尖成熟区上部靠近根基一侧剪下采样长度为3cm-5cm,所采根样直径为3mm-5mm,用2ml-8ml的中药提取液或2g-8g草木灰涂抹采样后产生的伤口,并用灭菌过的玉米须或丝瓜络或玉米苞叶5g-10g包裹伤口处,防止感染,挖出的土重新填入压实;
4)将所采样品表面的土拂去后,于低温(0℃-4℃)储藏,所采样品应在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内试验及数据处理分析;
5)在下一采样期、在同一植株上按步骤2-4进行重复采样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期包括花前期、始花期、盛花期、花后期、始果期、盛果期、果实成熟期、休眠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液为具有促进植物伤口愈合、根部生长发育、杀菌抑菌功效的中药的提取液,包括三七提取液、蚕沙提取液、麦冬提取液、枸杞提取液、五味子提取液、垂盆草提取液、茯苓提取液、丝瓜伤流液、蒲黄提取液、透骨草提取液、苦参提取液或蛇床子提取液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七提取液为将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所述的蚕沙提取液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麦冬提取液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所述的枸杞提取液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所述的五味子提取液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垂盆草提取液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所述的茯苓提取液为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丝瓜伤流液为采取入秋后废弃的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的藤的汁液,从植株近根60-80cm处剪断,插入瓶中,所流出的汁液;
所述的蒲黄提取液为将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含n-二十五烷、硬脂酸、黄酮类成分具止血,化瘀之功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透骨草提取液为将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干燥全草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苦参提取液为将来自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蛇床子提取液为将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10g置于300ml水中,煮沸30分钟后取其过滤液备用,将药渣中加入100ml水继续煮沸15分钟后取滤液备用,继续向药渣中加入100ml煮沸15份取滤液,将三次滤液混合浓缩至50ml即可。
CN 201110172330 2011-06-24 2011-06-24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Active CN102297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2330 CN102297786B (zh) 2011-06-24 2011-06-24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2330 CN102297786B (zh) 2011-06-24 2011-06-24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7786A true CN102297786A (zh) 2011-12-28
CN102297786B CN102297786B (zh) 2013-03-06

Family

ID=4535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72330 Active CN102297786B (zh) 2011-06-24 2011-06-24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778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3200A (zh) * 2015-08-23 2015-12-09 林平 一种植物染色体根检的根尖样品制样取样方法
CN106664879A (zh) * 2016-12-09 2017-05-17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打破红薯种薯休眠的方法
CN108042209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手术洞巾
CN109142234A (zh) * 2018-08-28 2019-01-04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野外鉴别克氏针茅根系活力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01A (zh) * 1992-02-25 1992-08-19 李瑛� 中草药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37A (zh) * 1995-10-20 1997-05-07 王守忠 用苦参提取物制备植物杀虫剂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267665A (zh) * 1999-03-19 2000-09-27 蓝桂华 高效止血原料药三七素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01A (zh) * 1992-02-25 1992-08-19 李瑛� 中草药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37A (zh) * 1995-10-20 1997-05-07 王守忠 用苦参提取物制备植物杀虫剂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267665A (zh) * 1999-03-19 2000-09-27 蓝桂华 高效止血原料药三七素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光棣: "根系取样方法比较试验", 《中国草原与牧草》 *
毛振强等: "两种根系采样方法的对比及冬小麦根系的分布规律", 《中国农学通报》 *
高志民,王莲英: "牡丹催花后复壮栽培根系生长及光合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3200A (zh) * 2015-08-23 2015-12-09 林平 一种植物染色体根检的根尖样品制样取样方法
CN106664879A (zh) * 2016-12-09 2017-05-17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打破红薯种薯休眠的方法
CN108042209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手术洞巾
CN109142234A (zh) * 2018-08-28 2019-01-04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野外鉴别克氏针茅根系活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7786B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4750B (zh) 绿色食品芥蓝栽培方法
CN106171765A (zh) 一种水蜜桃树的种植方法
CN102523934B (zh) 一种培育功能型杜仲木耳的生产方法
CN106576804A (zh) 一种苹果园套种半夏高产栽培方法
CN102630492A (zh) 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培育银杏木耳的生产方法
US20180220608A1 (en)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Notoginsenoside R1 in Panax Notoginseng
CN101720621B (zh) 仙草的复壮育苗方法
CN105123225A (zh) 一种平欧杂交榛子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2297786B (zh) 牡丹根部活体取样方法
CN110192483A (zh) 一种枸杞的种植方法
CN102336610A (zh) 促进植物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70561B (zh) 红葱鳞茎切割繁殖方法
CN108243852A (zh) 一种滇重楼育苗及种植方法
CN112154884A (zh) 一种核桃林下套种魔芋的方法
CN103875418B (zh) 一种毛果婆婆纳的生产方法
CN105794459A (zh) 一种富集生物活性成分的平地人参的种植方法
CN110024812A (zh) 一种以艾粉为原料的天然抑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6654A (zh) 一种柴胡的种植方法
CN107027468A (zh) 一种促进三叶青二次形成地下药用块茎的培养方法
CN109169120B (zh) 一种基于化感作用的豆科乔草复合种植方法及其验证方法
Guimbo et al. Vegetative propagation by root and stem cuttings of Leptadenia hastata (Pers.) Decne., an edible Sahelian liana in Niger
CN105494453B (zh) 一种太子参种子浸泡液的制备方法
KR101093013B1 (ko) 옥수수 수염 채취 방법
Barno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ommon Flavanoids of the Medicinal Plant Mavrak (Salvia Officinalis) on Cellular Processes
CN107371987A (zh) 一种红豆杉扦插繁殖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Yan

Inventor after: Zhang Qian

Inventor after: Zhang Qing

Inventor after: Li Ji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lo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Y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ng

Inventor before: Li Jin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l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ENG YAN ZHANG QING LI JIN LIU XIAOLONG TO: ZHENG YAN ZHANG QIAN ZHANG QING LI JIN LIU XIAOLO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