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3109A -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3109A
CN102293109A CN2011101502020A CN201110150202A CN102293109A CN 102293109 A CN102293109 A CN 102293109A CN 2011101502020 A CN2011101502020 A CN 2011101502020A CN 201110150202 A CN201110150202 A CN 201110150202A CN 102293109 A CN102293109 A CN 102293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planting
vegetables
commercialization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02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502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3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技领域,一种新型的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公开了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概念与商品化实现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将能源自给要求、淡水生产与处理系统、低碳环保和快速施工要求、产业化标准化种养及生态旅游与科普教育题材溶汇于生态大棚一体化。以保护改善生态资源与环境发展规律为核心原则,以清洁能源技术、环保材料技术与设施农业多层立体种植养殖技术为依托,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优质高产的有机农林产品为手段,满足生态环保、能源自给、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基本需求,并形成特色生态旅游观光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科技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正逐步向城市转移,居民财富积累及消费结构悄然改变,民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但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食物营养搭配,而更加关注绿色安全食用问题。民以食为天,人们急切盼望绿色环保的安全放心农产品产业链出现,满足健康生存的需求。但是,人口增加对食物需求增多与有效耕地面积相对减少的失衡矛盾十分突出,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且越来越老,农产品供应链出现巨大的潜在危机,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怎样更好地整合资源,急需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及安全优质率,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生态立体农业发展与推广模式。充分运用光、热、水、土、气、动物、植物及自然环境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以及物资、资金、劳力的投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配置资源环境,建立多物种共生、多层次配置、多级次质能循环利用转化的高效集约经营模式,科学控制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促进生物生态链的群落互补性发展,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立体农业是非常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通过查新可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的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是集成生态能源、生态环保和生态农业一体化中的专有技术,尤其是在高效生态立体农业领域,填补该领域国内市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为绿色环保型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特征在于:多层立体生态种植是指以保护改善生态资源与环境发展规律为核心原则,以清洁能源技术、环保材料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为依托,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活体果蔬或其他农林产品为手段,满足生态环保、能源自给、优质高产的基本需求,并形成特色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通过资本化高投入实现社会化资源优化配置与高产出的新农村建设产业形态与经济复合系统。
其特征在于:将能源自给要求溶汇于生态农业大棚之中。既充分利用设施农业大棚顶采光资源安装非晶硅薄膜幕墙组件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并将组件按间隙透光规律排列形成多层立体种植架,并在架周设置直流LED补光灯,供多日连续阴雨天时使用。通过间隙透光进入大棚内的光能可满足种植养殖品种特别是活体果蔬的生长期对光能需求。光伏发电除大棚自产自用外,多余部份供周边园区使用。最大限度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将被动节能大棚跃升为主动产能、供能的绿色技术生产环境多层立体生态种植大棚。
其特征在于:将低碳环保和快速施工要求整合至生态大棚之中。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要求,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废弃各个阶段,按照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品牌化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建材型立体种植架组件,既延长了产业链,又便于储藏与运输。现场组装便利施工快速,以最大限度节省立体架建设时间、节约运输和建设成本。该组件防锈防腐防潮隔热,可拆装回收可循环利用率100%,达到低碳环保整体要求。
其特征在于:将淡水生产与处理系统镶嵌于生态大棚之中。淡水资源来自棚顶及地面全年雨水的收集,经过活化处理与过滤消毒,成为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生产用水。在适宜地源泵交换地区,可在室内铺设毛细管网,实时交换浅层地表能,并在棚内安装湿帘墙与换气风机,形成立体架的低成本生态空调效应。
其特征在于:将产业化生产与管理整合于生态大棚之中。以活体果蔬为例,将处理后的活体果蔬种子播种至装入有机生态型高效基质的再生纸托盘中,根据受光叶面光合作用延续时间的群体结构合理密植,充分利用透射光、散射光、反射光或波状用光。托盘覆层后上架施水。即进入自适应控制活体果蔬生长全过程管理。有机生态型高效基质中的养分够其生命周期所需营养,不需要追施肥料,也不需农药,只需自动喷施补充水分。即可批量生产绿色安全的有机活体果蔬。
其特征在于:将生态旅游与科普教育题材整合至生态大棚之中。根据规划要求及阳光供应规律安排立体种植架组合群落,种植不同品种果蔬,颜色品相各异,组合摆放构成不同景色,在一定区域形成特殊的旅游景观带,既吸引游客旅游观光,又是非常难得的科普教育基地。
具体实施方式
以北京小汤山特菜大观园中多层立体生态种植活体果蔬为案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限制本发明的权益范围。
基础工作: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检查施工用所有材料均达到相应检验标准;根据规划要求确定在3000平米大棚内,建设高1.8米的五层阶梯式立体生态种植架,按照阳光供应规律安排立体种植架组合群落景观,并满足层距45厘米,果蔬托盘尺寸50x35厘米,每架(180x80)层承重30公斤以上技术要求。
安装工作:根据设计施工安装图要求,在大棚地面上组装搭建立体架的主体结构,并相互连接固定之。棚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储能连接室内外用电装置。安装雨水收集系统、调试多层立体种植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等。
生产过程:以活体果蔬种植为例。将浸泡后的活体果蔬种子播种至装入有机生态型高效基质的再生纸托盘中(尺寸50x35厘米),每盘约200粒,根据不同品种合理密植或稀播。托盘覆层3-5毫米,上架施水。则进入自适应控制活体果蔬生长全过程管理。有机生态型高效基质中的养分够其生命周期所需营养,不需要追施肥料,也不需农药,只需自动喷施补充水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高品质高价值的绿色安全的有机活体果蔬。实行会员制销售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仅为叙述本发明思想,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任何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多层立体生态种植概念,是指以保护改善生态资源与环境发展规律为核心原则,以清洁能源技术、环保材料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为依托,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活体果蔬或其他农林产品为手段,满足生态环保、能源自给、优质高产的基本需求,并形成特色生态旅游观光产业。
2.商品化实现方法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将能源自给要求、淡水生产与处理系统、低碳环保和快速施工要求、产业化标准化种养及生态旅游与科普教育题材溶汇于生态大棚一体化。在设计时按整体功能化原则划分棚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区域,棚内设施农业多层立体生态种植养殖区域,棚围或底层作为水处理及废物处理区域。光伏发电除大棚自产自用外,多余部份供周边园区使用。淡水资源来自棚顶及地面全年雨水的收集,经过活化处理与过滤消毒,成为浇灌用水。污水及有机废物处理方法简单且独特,处理后的有机废物可直接用作农业肥料。按标准化原则设计,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建材型立体种植架组件,现场组装便利施工快速,可拆装回收可循环利用率100%,达到低碳环保整体要求。根据种植养殖品种生长周期对光能需求曲线要求,实施多层立体生态种植养殖,生产绿色安全的生态有机食品。以活体果蔬种植为例。将处理后的活体果蔬种子播种至装入有机生态型高效基质的再生纸托盘中,根据不同品种合理密植或稀播。托盘覆层后上架施水,即进入自适应控制活体果蔬生长全过程管理。有机生态型高效基质中的养分够其生命周期所需营养,不需要追施肥料,也不需农药,只需自动喷施补充水分。即可批量生产绿色安全的有机活体果蔬,产品生产周期一般为30天。可定制定量生产,实行会员制销售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多层立体生态种植形成新型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观光景观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消费发展,有机整合生态能源、生态环保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实现能源自产自销,食品安全可追溯源头控制,为民众提供享受绿色消费的新生活模式,欣赏绿色消费生态文化的休闲旅游景观带,获得创意农业与生态旅游农业的额外收入。
CN2011101502020A 2011-06-07 2011-06-07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2293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02020A CN102293109A (zh) 2011-06-07 2011-06-07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02020A CN102293109A (zh) 2011-06-07 2011-06-07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3109A true CN102293109A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5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02020A Pending CN102293109A (zh) 2011-06-07 2011-06-07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310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697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 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
CN108235882A (zh) * 2017-12-20 2018-07-03 武汉豪岩照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树屋大棚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697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 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
CN105993697B (zh) * 2016-05-26 2018-11-06 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 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方法
CN108235882A (zh) * 2017-12-20 2018-07-03 武汉豪岩照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树屋大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8129U (zh) 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CN102293133B (zh) 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CN207185387U (zh) 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日光温室
CN102232349A (zh) 一种外营养源农业种植设施
CN204518676U (zh) 一种生态循环种养阴阳温室大棚
CN102235102A (zh) 一种内营养源农业种植设施
CN204199840U (zh) 一种连栋生态风光发电大棚
CN105210841A (zh) 以城镇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种植养殖箱
CN1952324A (zh) 具有房屋、日光温室的生态农家庭院
CN102839833B (zh) 楼层立体式循环水种养生态温室
CN202937036U (zh) 一种高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CN102293109A (zh) 多层立体生态种植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CN102267845A (zh) 含油脂废白土的食用菌栽培料
CN205161424U (zh) 以城镇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种植养殖箱
CN204599026U (zh) 一种有机基质鱼菜分离共生的混合种植养殖系统
CN102251686A (zh) 自给型生态民居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Niu et al. Application study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racking system
CN102450201A (zh) 农业大棚顶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方法
CN206481735U (zh) 一种农业用光伏发电灌溉系统
CN209806843U (zh) 一种新型立体水产箱鱼、菜、菌、果综合体装置
CN205993294U (zh) 一种全方位监控的智能植物种植装置
CN205663257U (zh) 光伏生态经济建筑
CN201830732U (zh) 日光温室大棚
CN102293110A (zh) 创意农业生态农庄的商品化实现方法
Nijwala et al. Vertical Farming-An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