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598A - 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598A
CN102292598A CN2010800053812A CN201080005381A CN102292598A CN 102292598 A CN102292598 A CN 102292598A CN 2010800053812 A CN2010800053812 A CN 2010800053812A CN 201080005381 A CN201080005381 A CN 201080005381A CN 102292598 A CN102292598 A CN 102292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bustion chamber
fuel
combustion
clean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3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钟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062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9601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062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0149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12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plastics, e.g. rub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HGRATES; CLEANING OR RAKING GRATES
    • F23H9/00Revolving-grates; Rocking or shaking gr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00Removing ash, clinker, or slag from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J1/06Mechanically-operated devices, e.g. clinker pu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该热回收焚烧炉,能够保护设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板及第二氧气供给管,使它们不会因燃烧室的高温及燃烧废气发生热变形和腐蚀,从而能够延长寿命,并且防止在燃烧室的内壁面上附着异物而降低内部结构性能的问题;并且,对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燃烧废气实施完全燃烧来使排气气体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最少化,从而能够预防大气污染。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具备:燃烧室,由壁体包围形成,该壁体由耐火耐热物质层构成;燃烧板,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燃烧室的下部,供放置燃料进行燃烧。上述燃烧板包括:由合金钢材制造的圆锥形状的转盘,从转盘的上表面突出配置多个喷嘴,该多个喷嘴在一定方向上喷射燃烧用空气;旋转轴,连接在上述转盘的中央下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转盘;空气多支管,配置在上述转盘下部,用于向转盘内部供给燃烧用空气;耐热耐火性罩部件,将上述转盘的上表面覆盖至喷嘴的突出高度,而避免使转盘的上表面露出的同时避免使喷嘴突出到燃烧室一侧。

Description

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可燃性废弃物为能量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背景技术
在多种产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中,可燃性聚乙烯类、塑料类、轮胎等由各种合成树脂制作的工业材料和生活必需品形成主流。一部分通过分离过程之后进行填埋或焚烧,但是在为了应对地球温室化、环境污染及水质改善而在政策上欲进行绿色革命的当前形势下,若将废弃资源进行填埋时,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会产生污染土壤还污染地下水的双重问题。此外,在对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时,因在焚烧处理废弃物时产生的燃烧废气,会产生致命性的煤烟和有害气体从而污染大气的环境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目前在各界开发了废弃物焚烧炉来应用于很多产业现场,但是每种焚烧炉都有优缺点,为了得到更好的可靠性和性能,需要完善和改善结构,以便通过高效且简便的运用来减少使用者费用。
例如,图1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废弃物焚烧炉,现有的焚烧炉具备由壁体101包围的燃烧室100,该壁体101由耐火耐热物质层形成,在燃烧室100的下部具备半球形状的旋转式燃烧板110,在该燃烧板110上放置燃料来燃烧。在上述燃烧板110上设有半球形状的转盘111,在该转盘111的上表面配置有向一定方向喷射燃烧用空气的多个喷嘴112,在转盘111的中央下部设有用于向转盘111内部供给燃烧用空气的空心轴113,该空心轴113被旋转驱动装置114驱动而旋转。
此外,在上述燃烧板110上部的壁体101设有:预热燃烧器121,将燃烧室100的内部及燃烧板110预热到能够点燃燃料的温度;第一氧气供给管122,设在上述预热燃烧器121上部;以及燃料供给装置123,设在上述第一氧气供给管122上部,而向燃烧室100内的燃烧板110上供给可燃性废弃物作为燃料。在燃烧室100的上部侧壁体101设有:用于排出燃烧废气的排出口102;以及温度补偿用点燃机124。烧灰通过形成在燃烧室100的下部一侧的残渣处理通路104排出。
此外,壁体101的上端能够用上部盖103进行开闭,该上部盖103由耐火耐热物质层形成,第二氧气供给管125贯通上部盖103而沿着垂直方向设置在燃烧室100的中央。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焚烧炉中,如图1及图2所示,用耐热钢铸件或不锈钢通过焊接或组装来制造的燃烧板110的转盘111及喷嘴112,以及从上部盖103沿着垂直方向设在燃烧室100中央的第二氧气供给管125的表面直接暴露于燃烧室100的高温和燃烧气体中,所以在由金属构成的各部位发生因高温导致的热变形,因燃烧气体造成腐蚀加快,从而存在寿命缩短的问题。由此,燃烧板110及第二氧气供给管125的维护及更换带来运行上的繁琐和经济负担。
此外,在残渣处理通路104中不仅排出烧灰,同时还排出燃烧后剩下的未燃烧的燃料,所以存在有需要从烧灰分离未燃烧的燃料并重新投入到燃烧室100中等再处理作业效率低下的缺点。
此外,在焚烧炉内的维护中,例如在除去附着在壁体101的内壁面上的异物,或者维护或更换燃烧板110的情况下,需要掀起焚烧炉的上部盖103并通过燃烧室100进行维护和更换,但是由于上部盖103的尺寸过大,且设施内的空间狭窄,所以很难进行分离、结合或移动上部盖103的作业,所以维护及更换作业不仅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及费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在该热回收焚烧炉中,能够保护设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板及第二氧气供给管,使它们不受燃烧室的高温及燃烧气体导致的热变形或腐蚀,从而能够延长寿命,并且防止在燃烧室的内壁面上附着异物而降低耐久性的问题,进而,能够减少因燃烧板、第二氧气供给管及壁体的内壁面的维护和更换造成的运行上的繁琐和经济负担。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该热回收焚烧炉在排出烧灰的通路中具备辅助燃烧室,从而在同时排出烧灰和未燃烧的燃料时,使其重新燃烧,以使未燃烧燃料完全燃烧之后排出,从而能够省去需要从烧灰分离未燃烧的燃料并再投入的繁琐,进而能够高效进行再处理作业。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该热回收焚烧炉将燃烧室的上部盖分离形成为多块,从而使得上部盖的分离、结合及移动变得容易,由此不仅能够减少对焚烧炉内的组件的维护及更换作业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够减少经济费用,使堆积在燃烧室的地面上的灰的处理变得容易,从而设备运行变得简单且高效,并使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燃烧废气尽量完全燃烧,以尽可能降低排气气体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从而能够预防大气污染。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具备:燃烧室,由壁体包围形成,该壁体由耐火耐热物质层构成;以及燃烧板,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燃烧室的下部,供放置燃料进行燃烧,其特征在于,上述燃烧板包括:圆锥形状的转盘,由合金钢材制造,从转盘的上表面突出配置有多个喷嘴,该多个喷嘴向规定方向喷射燃烧用空气;旋转轴,连接在上述转盘的中央下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转盘;耐热耐火性罩部件,将上述转盘的上表面覆盖至喷嘴的突出高度,从而避免转盘的上表面露出的同时避免喷嘴突出到燃烧室一侧,在上述燃烧室的地板一侧具备辅助燃烧室,在上述燃烧板的转盘周缘配置多个刮除器,该多个刮除器将堆积在燃烧室的地板上的烧灰排出到上述辅助燃烧室。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燃烧用空气箱,设在上述辅助燃烧室的下部,在该燃烧用空气箱的上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燃烧喷嘴;由耐火耐热物质构成的移动式燃烧板,将上述燃烧用空气箱的上表面覆盖至燃烧喷嘴的突出高度而形成,该移动式燃烧板能够对辅助燃烧室的通路进行开闭;以及空气流入管,设在上述燃烧用空气箱中,用于向辅助燃烧室流入燃烧用空气。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在构成上述燃烧室的壁体的上端,形成为多块的上端盖由耐火耐热物质层构成,并且该上端盖设置成能够从壁体的上端分离和结合,在上端盖中心以放射状配置氧气喷嘴,并避免使氧气喷嘴的末端突出到燃烧室。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壁体还具备气帘装置,在上述气帘装置中,沿着在壁体的内周缘面设置喷射空气的喷嘴管,该喷嘴管沿着壁体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并且,在壁体的上下方向上也设置多层喷嘴管,并通过各个分支管连接到主供气管,在各个分支管上设置有开闭阀。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燃烧室上部的壁体设置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燃烧废气排出到外部的其他设备,在上述排出口设置检修孔。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清扫条,其与上述燃烧板的上表面之间保持缝隙,并从燃烧板的旋转中心向半径方向以长条状配置;以及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使上述清扫条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该前进位置是将清扫条置于燃烧板的上部以对烧灰进行处理的位置,该后退位置是清扫条从上述燃烧室脱离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按照从上述燃烧板的周缘到旋转中心的半径方向划分为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上述清扫条及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与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对应地由第一至第三清扫条及第一至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构成,上述第一清扫条的长度为包含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的长度,上述第二清扫条的长度为包含上述第二及第三清扫区域的长度,上述第三清扫条的长度为包含上述第三清扫区域的长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清扫条的下端包括:包括第一清扫区域的刮除部;以及包括第二清扫区域和第三清扫区域的缺口部。上述第二清扫条的下端包括:包括第二清扫区域的刮除部;以及包括第三清扫区域的缺口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清扫条和壁体之间设置引导托架,在上述引导托架内部具备旋转辊,该旋转辊支撑清扫条以使清扫条的往复直线运动顺利进行。
发明效果
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将放置燃料来燃烧的燃烧板的表面用耐火耐热部件覆盖至喷嘴的突出高度,从而使转盘及喷嘴不会露出到高温及燃烧废气中,以防止高温引起的热变形,防止燃烧废气造成腐蚀。由此,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延长燃烧板的寿命,能够消除因维护和更换燃烧板带来的繁琐,同时能够减少经济费用负担。
此外,在本发明中,用于自动排出堆积在上述燃烧板上的烧灰的清扫条只在处理烧灰时位于燃烧板的上部,在不处理烧灰时配置在燃烧室外,从而露出于高温及燃烧废气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能够防止因高温产生的热变形而性能降低,并且,使燃烧废气造成的腐蚀最小化,由此能够延长清扫条的寿命。通过将堆积在燃烧板的上表面的烧灰按照清扫区域来阶段性地移动而高效除去,由此提高再处理效率,运行变便利。
此外,在本发明中,设在燃烧板的转盘的周缘的多个刮除器在燃烧板旋转时刮除堆积在燃烧室的地板上的烧灰后,排出到设在燃烧室的地板的一侧的辅助燃烧室,从而能够保持燃烧室的地板干净,在辅助燃烧室使从燃烧室排出的烧灰和未燃烧燃料再次燃烧而完全燃烧,由此使包含在烧灰中的有害物质最少化之后排出,从而消除从烧灰分离未燃烧燃料来重新投入到燃烧室的繁琐等,使再处理作业高效进行。
此外,在本发明中,构成燃烧室的壁体的上端由上端盖构成,该上端盖由多块形成,从而在对燃烧室内部具备的燃烧板等的结构进行维护时,即使在狭窄的设施的空间内,也容易进行开闭及移动来提高作业性能,利用在上部盖中心以放射形状配置的氧气喷嘴滞留燃烧废气并进行二次燃烧,从而能够从排出口所排出的燃烧废气中最大限度地除去有害物质,进而具有预防大气污染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备气帘装置,该气帘装置在燃烧室的壁体的内周缘面和燃烧室的火焰之间形成气帘,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壁体因高温及燃烧废气的影响而变脆弱或者在内壁面上附着并固定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异物,由此能够减少用于除去固定在内壁面上的异物的繁琐和辛苦,提高壁体的耐磨性能。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燃烧室上部的壁体具备的排出口设置了检修孔,由此在中断作业时,能够通过排出口对热交换机进行清扫和维护,从而能够提高锅炉及其他设备的热效率等可靠性及设备的性能,并且由于高效,且运用简便,所以能够减少费用,是有用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例的焚烧炉的截面结构图。
图2是示出现有例的焚烧炉的燃烧板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燃烧板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焚烧炉的辅助燃烧室的截面图。
图6和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烧灰的自动排出过程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燃烧板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燃烧板上设置的刮除器的组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上部盖的俯视图。
图11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焚烧炉的气帘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焚烧炉的自动再处理装置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2的A-A线截面图。
图14~17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焚烧炉的自动再处理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18~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焚烧炉的自动再处理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的截面结构图,本发明的焚烧炉具备:由壁体11包围形成的燃烧室10,该壁体11由耐火耐热物质层构成;燃烧板20,在上述燃烧室10下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其上放置燃料进行燃烧;以及排出口12,形成在上述燃烧室10上部的壁体11上。
上述燃烧板20是在与燃烧室10下部的内壁保持一定间隙而设置,如图4所示,用如不锈钢那样的合金钢材制作圆锥形状的转盘22,在该转盘22的上表面突出配置了向一定方向喷射燃烧用空气的多个喷嘴21,用罩部件23覆盖上述转盘22的上表面以使转盘22的表面不会露出,例如用耐火浇注料浇注形成了上述罩部件23,此外,罩部件23的形成厚度与从转盘22的上表面突出的喷嘴21的突出高度一致,从而使得只有喷嘴21的空气吐出口露出于上表面。
在上述转盘22的中心下部沿着垂直方向设置了由旋转动力装置30旋转的旋转轴24,在该旋转轴24的末端固定了滑动圆形板25,该滑动圆形板25支撑转盘22的中心下部,通过该旋转轴24的旋转,使转盘22与滑动圆形板25一起旋转。此时,在所投入的燃料夹入壁体11和燃烧板20之间等,在燃烧板20旋转时被施加过载时,上述滑动圆形板25使得在转盘22和滑动圆形板25之间发生滑动,从而使转盘22不会被强制旋转,由此保护旋转动力装置30及旋转动力传递系统,在过载消除时,再使转盘22旋转。
此外,在上述滑动圆形板25的下部,经由止推轴承26设置了空气多支管27,在旋转轴24贯通的空气多支管27和旋转轴24之间的缝隙设置密封部件28,从而维持它们之间的气密性,并使旋转轴24能够旋转,流入到空气多支管27中的燃烧用空气通过形成在转盘22及滑动圆形板25上的贯通孔22a、25a被供给到转盘22内部之后,经喷嘴21喷出到燃烧室10。
此外,如图3所示,旋转动力装置30包括驱动马达31;以及将该驱动马达3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旋转轴24上的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32。此外,在旋转轴24的上下部设置对旋转轴24进行支撑的轴承,以使旋转轴24在不摇晃的情况下顺利旋转,并且,应对预想不到的安全问题,优选在设置旋转动力装置时设置用于过载防止用的离合器(未图示),从而提高安全性,并保全设备。驱动马达31使用电动马达,由于燃烧时间根据燃料的成分、性状而不同,所以在选择燃料之后进行驱动马达的转速比的设定。
如图3及图5~图7所示,在本发明中,在燃烧室10的下端一侧面具备辅助燃烧室40,该辅助燃烧室40用于使在燃烧室10燃烧后排出的烧灰和未燃烧的燃料完全燃烧,在辅助燃烧室40的下部具备燃烧用空气箱41。在燃烧用空气箱41的上表面,突出形成了使辅助燃烧室40和燃烧用空气箱41之间相通的多个燃烧喷嘴43,用由耐火耐热物质形成的移动式燃烧板42覆盖燃烧用空气箱41的上表面,并使移动式燃烧板42厚度相当于燃烧喷嘴43的突出高度,从而使燃烧喷嘴43的末端不会从移动式燃烧板42突出。
此外,在燃烧用空气箱41中设置空气流入管44,从而能够通过燃烧用空气箱41和移动式燃烧板42的燃烧喷嘴43向辅助燃烧室40内供给空气,上述移动式燃烧板42的平面大小形成为比辅助燃烧室40的通路大,从而能够对通路进行开闭。
上述燃烧用空气箱41和移动式燃烧板42被通过液压或气压动作的驱动气缸进行前进和后退,从而能够使移动式燃烧板42对辅助燃烧室40进行开闭,由此自动进行烧灰的排出,该驱动气缸设在燃烧用空气箱41的一侧。燃烧用空气箱41和移动式燃烧板42在引导筒体46内被进行引导和移动,在辅助燃烧室40的一侧内壁附着了用硬质合金制作的刮除板47,以便能够干净地刮掉附着在移动式燃烧板42的上表面的烧灰,并且,在上述引导筒体46的出口侧配置烧灰存储箱48来存储烧灰。
参照图4及图8,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燃烧板20的转盘22的周缘设置多个刮除器33,该多个刮除器33刮起存储燃烧室10地板上的烧灰并排出到上述辅助燃烧室40。上述刮除器33在燃烧板20旋转时一起旋转的同时刮起烧灰,并且,上述刮除器33形成为相对于旋转方向稍微倾斜,从而容易向辅助燃烧室40排出烧灰。上述刮除器33被固定为能够安装和卸下,以便在磨损时能够随时更换。
如图4和图9所示,刮除器33的拆装结构如下:将用于固定该刮除器33的固定托架34通过焊接等固定方式固定在转盘22上,在转盘22和固定托架34上形成使刮除器33通过的窄槽35a、35,在刮除器33的上部,通过焊接等固定方式固定了卡合固定托架36,该卡合固定托架36通过窄槽35a、35b之后卡合固定到固定托架34的上表面。此外,在位于刮除器33的上部的罩部件23上形成安装孔23a,向该安装孔23a中插入与罩部件23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芯37,从而覆盖刮除器33的上部。
因此,在更换刮除器33时,若拔出芯37之后,抓着刮除器33的上端举起,则刮除器33从窄槽35a、35b脱出,所以能够简单地分离刮除器33,而按照分离时的逆序来组装新的刮除器33,则能够简单地进行更换。
再次参照图3,在燃烧板20的上部设有清扫条70,该清扫条70用于将堆积在燃烧板20上表面的烧灰排出到辅助燃烧室40。上述清扫条70在与燃烧板20的上表面之间保持间隙、并从燃烧板20的旋转中心向半径方向较长地配置。清扫条70构成为通过直线往复运动机构80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该前进位置是清扫条70置于燃烧板20的上部而对烧灰进行处理的位置,上述后退位置时清扫条70位于上述燃烧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及图13所示,从燃烧板20的周缘起沿着半径方向到旋转中心分为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A、B、C,上述清扫条70及直线往复运动机构80与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A、B、C对应地由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及第一至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81、82、83构成。
此时,上述第一清扫条71的长度由包括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A、B、C的长度形成,上述第二清扫条72的长度由包括上述第二及第三清扫区域B、C的长度形成,上述第三清扫条73的长度由包含上述第三清扫区域C的长度形成。
此外,如图18~图20所示,上述第一清扫条71的下端由包括第一清扫区域A的刮除部71a;以及包括第二清扫区域B和第三清扫区域C的缺口部71b形成。上述第二清扫条72的下端由包括第二清扫区域B的刮除部72a;以及包括第三清扫区域C的缺口部72b形成。上述第三清扫条73的下端由包括第三清扫区域C的刮除部73a;以及剩下的缺口部73c形成。
因此,利用第一清扫条71的刮除部71a把燃烧板20的第一清扫区域A的烧灰移动到第二清扫区域B侧,利用第二清扫条72的刮除部72a把燃烧板20的第二清扫区域B的烧灰移动到第三清扫区域C侧,利用第三清扫条73的刮除部73a把燃烧板20的第三清扫区域C的烧灰移动到辅助燃烧室40来进行排出。
此外,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构成为分别被第一至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81、82、83进行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往复运动机构81、82、83,图示了使用液压或气压的驱动气缸,但是除此之外,只要是能够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构就可以。
此外,在上述清扫条70和壁体11之间设置引导托架84,在上述引导托架84内部分别具备旋转辊85,该旋转辊85支持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以使该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的直线往复运动顺利进行。虽然未图示,但是优选在引导托架84内侧设置引导套管。
再次参照图3,本发明的焚烧炉,在构成上述燃烧室10的壁体11的上端,以能够分离和结合方式设置上部盖13。上部盖13在焚烧炉为小型时没什么问题,但是在焚烧炉为大型时,需要使其易于维修、并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够维持顺利的开闭和移动作业。随之,如图10所示,由多块(例如3块)构成上部盖13,在上部盖13的中心以放射状设置氧气喷嘴14,从燃烧室10的上部向下部喷出空气,由此使燃烧废气滞留燃烧室10内进行2次燃烧,引导燃烧废气进行完全燃烧,从而使得排出到排出口12的燃烧废气中所含的有害气体最少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燃烧板20上部的壁体11还具备气帘装置50和燃料投入装置60。首先,气帘装置50在壁体11的内壁面和火焰之间形成气帘,由此防止受到高温及燃烧废气的影响,并防止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异物附着并固化,如图3及图11所示,具备配置在壁体11上的多个喷嘴管51,该多个喷嘴管51沿着壁体11的内壁面喷出空气。
上述喷嘴管51在壁体11圆周方向上配置多个,在壁体11的上下方向上也配置多层,通过各个分支管52连接到主供气管53。此外,在各个分支管52上设置开闭阀54,从而能够按照火焰的高度或宽度有选择地控制各喷嘴管51的空气喷出。
燃料投入装置60在上述壁体11上具备燃料投入管61,从而在燃烧板20的希望的位置供给燃料,并在该燃料投入装置60的上端设置用于供给燃料的漏斗62,该燃料投入管61用于向燃烧室10内部投入燃料、且从燃烧室10外部贯通到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燃料投入管61形成为倾斜,从而构成为使燃料因自身重量而掉落到燃烧板20上的自然落下方式,但是不限定于该方式,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基于螺旋输送机及传送带的搬运移动方式,基于漩涡风机(ringblower)的搬运方式,或者基于液压气压缸的搬运方式。
在上述燃料投入管61的通路设置用于开闭通路的逆火阻断板63,并使其只有在投入燃料时开放通路,由此防止因燃烧室10的火焰逆流而造成危险,并在燃料投入管61的一侧具备能够开闭的用透明防滑玻璃制作的检修口64,从而确认燃烧室10内的燃烧状态,或者在燃料投入管61的通路被燃料堵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检修口64开通通路,此外,将与上述检修口64相同的另一检修口65设在燃烧板20上部和燃烧室10上部的壁体11上,从而能够观察燃料的燃烧过程或者观察火焰状态。
另一方面,在上述燃烧室10上部的壁体11具备排出口12,该排出口12用于将因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高热排出到如锅炉等外部设备的热交换机15,在上述排出口12上设置检修孔16,从而能够通过该检修孔16对热交换机15等进行检修或清扫。
此外,在燃烧板20上部的燃烧室10的壁面上设置预热点燃机67,该预热点燃机67用于将燃烧室10和燃烧板20预热为能够点火的500℃以点燃燃料。在初期燃料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二氧(杂)芑是致命性的有害气体,该气体在850℃以上的温度下分解,所以在燃烧室10的上部朝向排出口12侧设置了温度补偿用点燃机68。
因此,利用温度补偿用点燃机,将燃烧初期的温度维持为850℃来分解并除去二氧(杂)芑等有害气体,之后,在燃料的燃烧温度上升为850℃以上时使其熄火,从而只以燃料的燃烧温度就可以分解有害气体,在燃烧正常进行时,使其燃烧为1300℃以上,由此提高热效率。
对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首先,如图3所示,点燃预热点燃机67来将燃烧板20和燃烧室10内部预热到能够点燃燃料的500℃左右之后,通过燃料投入装置60的漏斗62和燃料投入管61向燃烧室10内的燃烧板20上投入可燃性的聚乙烯类、塑胶类、轮胎等由各种合成树脂构成的废燃料,在不投入燃料时,用逆火阻断器63关闭通路来防止因燃料的燃烧而火焰及燃烧废气逆流。
当点燃燃料后,关闭预热点燃机67,驱动旋转动力装置30的驱动马达31来旋转燃烧板20,将从空气多支管27供给的燃烧用空气通过转盘22及滑动圆形板25的贯通孔22a、25a供给到转盘22内部。随之,通过设在转盘22上的多个喷嘴21,燃烧用空气供给到燃料上来使燃烧顺利进行,而形成为圆锥形的燃烧板20的旋转引起卷风形态的火焰来增大燃料的燃烧效率。
此外,若通过气帘装置50,利用主供气管53供给供气,并经由各分支管52用喷嘴管51喷出空气,则如图11所示,燃烧室10内的火焰和壁体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气帘,通过该气帘,能够防止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异物或无机物等未燃烧的燃料片附着到壁体11的内壁面而经长期而固着为较厚,并且,防止因长期裸露于高温及燃烧废气中而耐久性能降低。
此外,在气帘装置50中,若通过检修口65观察燃烧室10内部的火焰的同时调节设在喷嘴管51的开闭阀54来选择喷出空气的喷嘴管51,则只从所选择的喷嘴管51喷出空气,所以能够根据高度或宽度等来调节气帘的形成间隔。
接着,在燃烧初期,点燃温度补偿用点燃机68来将燃烧温度提高到850℃以上,从而分解燃烧废气中的如二氧(杂)芑等有害气体后从排出口12排出,之后在燃料的燃烧温度上升为850℃以上而能够自我分解有害气体时,使温度补偿用点燃机68熄火,并在燃烧室10内使燃料正常燃烧而产生的1300℃的高温的干净气体全部回收作为能量之后,通过燃烧室10上部的排出口12而排出至热交换机15,从而不仅能够用在工业上,还能够用作农业用温水锅炉或干燥用热风机等的热源。
此外,在本发明的焚烧炉中,放置燃料而燃烧的燃烧板20的表面被耐热耐火性罩部件23覆盖而不露出,设在上部盖13上的氧气喷嘴14也不露出于燃烧室10,所以能够防止因燃烧时的高温而发生热变形或被燃烧废气腐蚀,从而能够延长燃烧板20及氧气喷嘴14的寿命。此外,如图10所示,上部盖13分离形成为3块,从而能够在狭窄的设施空间内容易进行开闭或移动的作业,因此在维护和更换燃烧室10内部的燃烧板20和壁体11的内壁面等时,非常方便。
此外,若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烧灰堆积在燃烧室10地面上,则在燃烧板20旋转时,设在燃烧板20的转盘22周缘的多个刮除器33刮起燃烧室10地面上的烧灰并将其移动到设在燃烧板20一侧的辅助燃烧室40,从而能够保持燃烧室10的地面干净。
此外,若在燃烧板的上表面堆积烧灰,则能够通过清扫条70和直线往复运动机构80把烧灰排出到辅助燃烧室40。即,在不处理烧灰时,如图14所示,能够使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离开燃烧室10内,从而能够防止高温引起的热变形及基于燃烧废气的腐蚀。
接着,在对烧灰进行处理时,如图15及图18所示,使第一清扫条71前进而突出,则第一清扫条71的刮除部71a位于燃烧板20的第一清扫区域A,所以通过燃烧板20旋转一周,位于第一清扫区域A的烧灰移动到第二清扫区域B侧,接着,如图16及图19所示,使第一清扫条71后退,并使第二清扫条72前进突出,则第二清扫条72的刮除部72a位于燃烧板20的第二清扫区域B,通过燃烧板20再次旋转一周,位于第二清扫区域B的烧灰移动到第三清扫区域C侧。
接着,如图17所示,若使第二清扫条72后退,使第三清扫条73前进而突出,则第三清扫条73的刮除部73a位于燃烧板20的第三清扫区域C,从而通过燃烧板20旋转一周,位于第三清扫区域C的烧灰排出到辅助燃烧室40。
如上所述,将堆积在燃烧板20上的烧灰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的顺次动作依次前进或后退,由此能够自动排出到辅助燃烧室40,第一至第三清扫条71、72、73只在燃烧板20旋转一周的期间露出于燃烧室10,在不处理烧灰时位于燃烧室10外,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因燃烧室10的高温及燃烧废气产生的热变形及腐蚀。
如图5~图7所示,搬运到辅助燃烧室40的烧灰和未燃烧燃料利用经由空气流入管44及移动式燃烧板42的燃烧喷嘴43喷出的空气,在辅助燃烧室40内被再次燃烧,所以可使烧灰和未燃烧的燃料进行完全燃烧,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除去烧灰的灰烬中包含的有害的微物质,将未燃烧的燃料进行完全燃烧之后予以排出。
接着,在需要除去辅助燃烧室40内的烧灰的情况下,若完全燃烧的烧灰堆积到移动式燃烧板42上,则如图7所示,使驱动气缸动作来使燃烧用空气箱41和移动式燃烧板42后退,则辅助燃烧室40的通路开放的同时移动式燃烧板42上的烧灰掉落到辅助燃烧室40的地面上而堆积。
此时,优选在辅助燃烧室40的一侧内壁附着由硬质合金制作的刮除板47来干净地刮落附着在移动式燃烧板42的上表面的烧灰。
接着,如图6所示,若使驱动气缸45再次前进,则移动式燃烧板42重新关闭辅助燃烧室40的通路的同时,燃烧用空气箱41和移动式燃烧板42的侧面使烧灰掉落到烧灰存储箱48来进行排出,能够以这种动作周期性地重复来自动排出烧灰。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上部盖13的中心配置成放射形状的氧气喷嘴14,燃烧室10上部的燃烧废气滞留在燃烧室10内,所以在燃烧废气从排出口12排出之前,使含在燃烧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二次燃烧来予以除去,从而能够使从排出口12排出的污染物质最少化,并且,由于作业人员能够通过形成在排出口12的检修孔16而进入排出口12内,所以能够便利地进行除去附着在热交换机15上的异物等对热交换机15的清扫及维护作业。
在前面说明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不限定于所说明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作出多种变更、变形或置换,这些实施例应被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能量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中,将废聚乙烯树脂,废轮胎及塑料等可燃性废弃物用作燃料来在燃烧室内燃烧,将燃烧生成的高温的干净气体全部回收作为能量,这不仅能够用作工业热源,还能够用作农业温水锅炉或干燥用热风机等的热源,此外,将放置燃料来燃烧的旋转式燃烧板形成为圆锥形而引起卷风形态的火焰,由此引导废弃物进行完全燃烧,从而使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最少化,并能够预防大气污染。

Claims (9)

1.一种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具备:燃烧室,由壁体包围形成,该壁体由耐火耐热物质层构成;以及燃烧板,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燃烧室的下部,供放置燃料进行燃烧,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烧板包括:圆锥形状的转盘,其由合金钢材制造,从转盘的上表面突出配置有多个喷嘴,该多个喷嘴向规定方向喷射燃烧用空气;旋转轴,连接在上述转盘的中央下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盘;耐热耐火性罩部件,将上述转盘的上表面覆盖喷嘴的突出高度,从而避免使转盘的上表面露出的同时避免使喷嘴突出到燃烧室一侧,
在上述燃烧室的地板一侧具备辅助燃烧室,在上述燃烧板的转盘周缘配置多个刮除器,该多个刮除器将堆积在燃烧室的地板上的烧灰排出到上述辅助燃烧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燃烧用空气箱,设在上述辅助燃烧室的下部,在该燃烧用空气箱的上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燃烧喷嘴;
移动式燃烧板,由耐火耐热物质构成,通过将上述燃烧用空气箱的上表面覆盖至燃烧喷嘴的突出高度而形成,并能够对辅助燃烧室的通路进行开闭;以及
空气流入管,设在上述燃烧用空气箱中,用于向辅助燃烧室流入燃烧用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上述燃烧室的壁体的上端,形成为多块的上端盖由耐火耐热物质层构成,并且该上端盖设置成能够从壁体的上端分离和结合,在上端盖中心以放射状配置氧气喷嘴,并避免使氧气喷嘴的末端突出到燃烧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体还具备气帘装置,
在上述气帘装置中,沿着在壁体的内周缘面设置喷射空气的喷嘴管,该喷嘴管沿着壁体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并且,在壁体的上下方向上也设置多层该喷嘴管,并通过各个分支管连接到主供气管,在各个分支管上设置有开闭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烧室上部的壁体设置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燃烧废气排出到外部的其他设备,在上述排出口设置检修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清扫条,其与上述燃烧板的上表面之间保持缝隙,并从燃烧板的旋转中心向半径方向以长条状配置;以及
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使上述清扫条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其中,在该前进位置,清扫条置于燃烧板的上部以处理烧灰,在该后退位置,清扫条从上述燃烧室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按照从上述燃烧板的周缘到旋转中心的半径方向划分为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
上述清扫条及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与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对应地由第一至第三清扫条及第一至第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构成,
上述第一清扫条的长度由包含上述第一至第三清扫区域的长度形成,上述第二清扫条的长度由包含上述第二及第三清扫区域的长度形成,上述第三清扫条的长度由包含上述第三清扫区域的长度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清扫条的下端由包括第一清扫区域的刮除部以及包括第二清扫区域和第三清扫区域的缺口部构成,
上述第二清扫条的下端由包括第二清扫区域的刮除部以及包括第三清扫区域的缺口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清扫条和壁体之间设置引导托架,在上述引导托架内部具备旋转辊,该旋转辊支撑清扫条以使清扫条的往复直线运动顺利进行。
CN2010800053812A 2009-01-23 2010-01-21 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Pending CN1022925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06246 2009-01-23
KR10-2009-0006245 2009-01-23
KR1020090006245A KR100896017B1 (ko) 2009-01-23 2009-01-23 가연성 폐물질을 연료로 활용하는 열회수 소각 연소로
KR1020090006246A KR100901494B1 (ko) 2009-01-23 2009-01-23 가연성 폐물질을 연료로 활용하는 열회수 소각 연소로의 자동 재처리 장치
PCT/KR2010/000394 WO2010085099A2 (ko) 2009-01-23 2010-01-21 가연성 폐물질을 연료로 활용하는 열회수 소각 연소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598A true CN102292598A (zh) 2011-12-21

Family

ID=4235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3812A Pending CN102292598A (zh) 2009-01-23 2010-01-21 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2598A (zh)
WO (1) WO2010085099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678A (zh) * 2014-10-17 2015-02-04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锅炉系统的炉渣回收系统
CN109539278A (zh) * 2018-12-21 2019-03-29 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处理系统及焚烧处理方法
CN110173698A (zh) * 2019-04-28 2019-08-27 安庆市鑫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3-氨基丙醇的焚烧炉自动除渣装置
CN111981487A (zh) * 2019-05-24 2020-11-24 梁福周 废弃物处理以及热再生用燃烧装置
CN115978562A (zh) * 2023-03-21 2023-04-1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修复植物环保焚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4621B (zh) * 2020-12-10 2022-09-16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厂燃烧炉的自动出渣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79070Y1 (ko) * 2002-03-18 2002-06-22 보람이엔티 (주) 경사형 수관식 고정화격자가 구비된 소각로
KR100510378B1 (ko) * 2002-12-31 2005-08-31 이인식 폐고무 가공 고형연료를 사용하는 하향식 다단 연소장치
JP2005061721A (ja) * 2003-08-14 2005-03-10 Denki Kagaku Kogyo Kk 廃棄物焼却炉
KR100791972B1 (ko) * 2007-10-09 2008-01-04 나진하 가연성 폐자원을 에너지로 활용하는 소각용 연소장치
KR200441449Y1 (ko) * 2007-11-17 2008-08-19 김주선 석탄가스 보일러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678A (zh) * 2014-10-17 2015-02-04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锅炉系统的炉渣回收系统
CN109539278A (zh) * 2018-12-21 2019-03-29 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处理系统及焚烧处理方法
CN110173698A (zh) * 2019-04-28 2019-08-27 安庆市鑫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3-氨基丙醇的焚烧炉自动除渣装置
CN110173698B (zh) * 2019-04-28 2020-07-03 安庆市鑫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3-氨基丙醇的焚烧炉自动除渣装置
CN111981487A (zh) * 2019-05-24 2020-11-24 梁福周 废弃物处理以及热再生用燃烧装置
CN115978562A (zh) * 2023-03-21 2023-04-1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修复植物环保焚烧设备
CN115978562B (zh) * 2023-03-21 2023-06-13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修复植物环保焚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85099A2 (ko) 2010-07-29
WO2010085099A3 (ko) 201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598A (zh) 以可燃性废弃物为燃料的热回收焚烧炉
CN109654510B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装置
KR100901494B1 (ko) 가연성 폐물질을 연료로 활용하는 열회수 소각 연소로의 자동 재처리 장치
KR100896017B1 (ko) 가연성 폐물질을 연료로 활용하는 열회수 소각 연소로
CN104981660A (zh) 空冷式燃烧炉设备
JP2005300022A (ja) 固形燃料の燃焼装置
CZ304869B6 (cs) Rošt pro spalovací zařízení zejména pro spalování pelet na bázi biomasy
EP3338024B1 (en) Stepped rotating grate for solid fuel burners or gasifiers
JP7130693B2 (ja) 燃焼装置
CN110375307B (zh) 一种固体垃圾焚烧装置
CN110274234B (zh) 一种一体化固体废物焚烧炉
US3741133A (en) Transportable incineration system
US5558028A (en) Incinerator frame
KR100989703B1 (ko) 폐열 회수효율 및 유지관리성이 향상된 소각보일러
KR101767369B1 (ko) 연소로에서 이동가능한 클린커 제거장치
JP6109400B1 (ja) 耐火物及び焼却炉
JP7018648B2 (ja) 燃焼装置
KR101093408B1 (ko) 폐기물을 연료로 하는 연소장치
KR950007416B1 (ko) 폐타이어 소각장치
RU234714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жигания твердых отходов
JP7153400B2 (ja) 燃焼装置
JP7153399B2 (ja) 燃焼装置
JP2008082659A (ja) 溶融炉のスラグ排出装置および流動床式ガス化溶融システム
JP6923209B2 (ja) ごみ焼却設備
JP5611011B2 (ja) 異物除去装置及びボイ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