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1177B -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1177B
CN102291177B CN201110258868.8A CN201110258868A CN102291177B CN 102291177 B CN102291177 B CN 102291177B CN 201110258868 A CN201110258868 A CN 201110258868A CN 102291177 B CN102291177 B CN 102291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detection
control uni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88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1177A (zh
Inventor
徐继东
付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588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1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1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1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1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该方法包括:检测光发射器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光纤接口,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所述光接收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处理后的数据。上述光模块及光纤检测方法,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即可进行光纤检测,操作方便,运维成本低。

Description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在线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低成本化以及绿色环保的要求,使得通讯网络从核心网,城域网到接入网及光纤到户和光进铜退,全部使用光纤组成网络已经成为共识。
大量的光网络的铺设和安置后,网络的运行和维护已经成为运营商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光纤线路的检测和故障定位。
无论无源光网络中的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或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其下行光为1490纳米(nm),而上行光为1310nm,其相应的光模块为单纤双向,典型的光线路终端的光模块如图1所示,它是由一个光发射器(Tx)和一个光接收器(Rx)以及波分复用滤波片(WDM)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下行光由Tx发出经WDM导向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上行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WDM导向光接收器Rx,其波分复用滤波片WDM是由边缘薄膜滤波片(ThinFilmFilter,TFF)组成,即1310nm的波长是反射,而1490nm的波长是透射。
现有的主要方式是离线的,即在设备外安置一个光时域检测仪(OTDR,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r)通过合波器把OTDR检测光合入主干光纤进行检测,由于OTDR的设备比较昂贵,操作起来也不太方便,每次接插对业务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运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以解决现有的光纤检测不方便,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下行光发射器,所述光模块还包括检测光发射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WDM)、光接收单元、无源导光器件、控制单元以及用于与光线路终端相连的光程检测接口,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单元相连,用于根据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接收到的命令向该检测光发射器发送控制命令,以及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光程检测接口;
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
所述无源导光器件,与所述第一WDM相连,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发送的检测光发送到所述第一WDM,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WDM的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或所述上行光;
所述第一WDM,与所述下行光发射器和光纤接口相连,用于将所述无源导光器件发送的检测光导向所述光纤接口,以及将来自所述光纤接口的所述上行光或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导向所述无源导光器件;
所述光接收单元,与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通过不同的光接收器分别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或者通过同一光接收器分时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第一光接收器;
所述下行光发射器,用于发送控制上行光发送时间和关闭时间的信号以达到控制所述第一光接收器接收上行光或检测光的反射光;
所述第一光接收器,是用于分时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
优选地,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第一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和第二WDM,其中:
所述第二WDM,与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对通过所述无源导光器件接收的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或上行光进行导光;
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WDM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光;
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WDM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以下方式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检测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单元相连:
所述光接收单元与一跨阻放大器相连,该跨阻放大器的一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检测光发射器与一激光驱动器相连,该激光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该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以下方式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检测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单元相连:
所述光接收单元中的第二光接收器与一跨阻放大器相连,该跨阻放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检测光发射器与一激光驱动器相连,该激光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该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检测光的波长为[1625,1675]纳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WDM由宽带薄膜滤波片组成。
优选地,所述无源导光器件包括光环形器或光耦合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光模块,该方法包括:
检测光发射器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光纤接口,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所述光接收单元;
所述光接收单元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处理后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或者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以及数学处理。
上述光模块及光纤检测方法,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即可进行光纤检测,操作方便,运维成本低;且对现有的业务干扰很小,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单纤双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增非业务波长的光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增非业务波长的光模块实施例一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本发明新增非业务波长的光模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本发明新增非业务波长的光模块实施例二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了使光模块增加光程检测即OTDR的功能,需要对该光模块增加一些有源和无源器件,能使其在完成业务的时候,也能对光网络进行在线测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下行光发射器,所述光模块还包括检测光发射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WDM)、光接收单元、无源导光器件、控制单元以及用于与光线路终端相连的光程检测接口,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单元相连,用于根据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接收到的命令向该检测光发射器发送控制命令,以及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光程检测接口;
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
所述无源导光器件,与所述第一WDM相连,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发送的检测光发送到所述第一WDM,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WDM的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或所述上行光;
所述第一WDM,与所述下行光发射器和光纤接口相连,用于将所述无源导光器件发送的检测光导向所述光纤接口,以及将来自所述光纤接口的所述上行光或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导向所述无源导光器件;
所述光接收单元,与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通过不同的光接收器分别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或者通过同一光接收器分时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光的波长为不同于上下行业务波长,一般选择在ITU-TL.66规范的光程检测的波段上,即[1625,1675]nm;优选地,所述检测光的波长为1625纳米或1650纳米;所述无源导光器件为光环形器或光耦合器,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耦合器件。
其中,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第一光接收器;所述下行光发射器,用于发送控制上行光发送时间和关闭时间的信号以达到控制所述第一光接收器接收上行光或检测光的反射光;所述第一光接收器,是用于分时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以下方式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检测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单元相连:所述光接收单元与一跨阻放大器相连,该跨阻放大器的一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检测光发射器与一激光驱动器相连,该激光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该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相连。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对本发明新增非业务波长的光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光模块是在图1所示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1625nm的光发射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根据ITU-TL.66标准的规定,从1625nm到1675nm是OTDR的指定波长范围,因此第三波长一般指波长在其范围内)以及无源导光器件。具体地,该光模块包括下行光发射器Tx0和新增的检测光发射器Tx1,光接收器Rx0,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控制单元和光环行器/耦合器。
该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下行光由光发射器Tx0对于GPON/EPON发出1490nm的光信号,或对于XG-PON/10G-EPON发出1577nm的光信号,经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透射口P到通用口C被导向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而上行光1310nm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环行器的接口2出接口3进入光接收器Rx0;控制单元接收到光程检测命令,这表示下行光已通知光网络单元(ONU)停止发射上行光,光程检测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可以开始光程检测,控制单元启动光发射器Tx1发出1625nm的光信号,经光环行器的接口1出接口2到达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的反射口R出通用口C被导向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而其相应的反射光1625nm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环行器的接口2出接口3进入光接收器Rx0,其相应的电信号由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由于反射光信号较弱,因此发射和接收过程需要重复多次,控制单元可以把每一次的数据直接传输给OLT,或者对所有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平均预处理后,得到的最终的OTDR数据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发送给光线路终端。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与图1中的滤波片WDM不同,它是由宽带薄膜滤波片组成,其透射的窗口是1480nm~1500nm,其他的波段均反射;如果是10G-PON,由于其下行波长在1575nm~1581nm之间,因此其WDM的透射的窗口也应选择其相应的范围内。
图3是图2所示光模块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OLTMAC芯片为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简称MAC)芯片,LDD(LaserDiodeDriver)为激光驱动器,LIA为限幅放大器,TIA为跨阻放大器,OTDR处理单元即为上述控制单元,OTDR连线接口即为上述光程检测接口,从该图可以看出光模块与OLT的MAC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光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
以图3所示结构描述包含OTDR处理单元的光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由OLT的MAC芯片通过Txdata(数据)线发出启动光纤检测准备工作的电信号指令,即通知用户侧的ONU停止发射上行业务,LDD0根据该电信号指令驱动光发射器Tx0发出下行光信号,该下行光信号对GPON/EPON为1490nm的光信号,而对XG-PON/10G-EPON为1577nm的光信号,经WDM0透射口P到通用口C以及分光器被导向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经光配线网络(ODN)到达用户侧的ONU,而ONU根据指令停止发射上行光;同时OLT的MAC芯片通过其Rx的连接线可以感知ONU是否执行了命令,确定已经执行后,MAC芯片发出启动光程检测的指令通过其OTDR的连接线发给OTDR处理单元,该OTDR处理单元通过Tx无效(Disable)线控制LDD1打开光发射器Tx1,然后通过TxData线控制LDD1使光发射器Tx1发出非业务波长的检测光,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该检测光信号波长大于1600nm,一般选择在ITU-TL.66规范的波段[1625nm,1675nm],例如选择波长为1625nm或1650nm的光信号,经光耦合器或光环行器被导向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经其反射口R到通用口P到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及ODN网络,而其相应的反射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WDM0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耦合器或光环行器被导向光接收器Rx0,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TIA后分路到OTDR处理单元上,该OTDR处理单元将其进行数模转换后,并记录。该记录的操作需要重复,一般几千次甚至上万次。OTDR处理单元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平均最后得出光程检测数据即接收的光强度随着光纤距离的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OTDR处理单元可以不进行记录和统计平均处理,而是在每次接收到经光接收器转来的电信号后,经数模转换的数据化处理后,该光程检测数据通过光程检测接口上传给OLT的MAC芯片,OLT或更上一层的EMS(网元管理系统)对该光程检测数据进行评估,如果认为不合格,将继续通过OTDR处理单元再次测试,即重复上面的过程;如果认为合格,则通过光程检测接口通知OTDR处理单元关闭测试器件,OTDR处理单元通过TxDisable控制LDD1关闭光发射器Tx1,而后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告知OLT的MAC测试已经结束。这时MAC通过TxData线通知光发射器Tx0,可以恢复上行业务,Tx0通过下行光信号通知用户侧的ONU可以按照相应的DBA(动态带宽分配)的规定恢复发射上行光,ONU根据规定依次发射上行光1310nm的信号,经ODN及主干光纤到达光模块的光纤接口进入经分光器及WDM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耦合器或光环行器导向光接收器Rx0上,光接收器Rx0将其从光信号转为电信号,然后通过TIA以及LIA等放大器经Rx线回到OLT的MAC上。本实施例中,Tx0和Tx1通过接收命令实现分时发送下行光和测试光,即在测试时上行光的业务停止发射,这样测试和业务可以互不干扰。
实施例二
所述光接收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和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其中: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与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对通过所述无源导光器件接收的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或上行光进行导光;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光;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以下方式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检测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单元相连:所述光接收单元中的第二光接收器与一跨阻放大器相连,该跨阻放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检测光发射器与一激光驱动器相连,该激光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该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相连。
如图4所示,为对本发明新增非业务波长的光模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光模块是在图1所示的现有的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1625nm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波分复用滤波片WDM1,无源导光器件即光环行器或光耦合器;具体地,该光模块包括下行光发射器Tx0和新增的检测光发射器Tx1,上行光接收器Rx0和光程检测反射光接收器Rx1,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和WDM1,控制单元以及光环行器或光耦合器。
该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下行光由光发射器Tx0发出1490nm的光信号,如是10G-PON,Tx0将发出1577nm的光信号,经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透射口P到通用口C被导向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而上行光1310nm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环行器的接口2出接口3进入波分复用滤波片WDM1的通用口C到反射口R被导向光接收器Rx0;光程检测光由光发射器Tx1发出1625nm的光信号,经光环行器的接口1出接口2到达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的反射口R出通用口C被导向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而其相应的反射光1625nm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环行器的接口2出接口3进入波分复用滤波片WDM1的通用口C到透射口P被导向光接收器Rx1。为了区分上行光和检测光,通过波分复用滤波片WDM1用波分的方法来进行的,即在测试过程中,上行光的业务可以继续进行,不需中断,这样测试和业务可以同时正常进行,所有的业务将不受干扰。
图5所示的光模块是图4所示光模块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OLTMAC芯片为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简称MAC)芯片,LDD(LaserDiodeDriver)为激光驱动器,LIA为限幅放大器,TIA为跨阻放大器,OTDR处理单元即为上述控制单元,OTDR连线接口即为上述光程检测接口,从该图可以看出光模块与OLT的MAC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光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
以图5所示结构描述包含OTDR处理单元的光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上下行业务过程:LDD0驱动光发射器Tx0发出下行光信号,该下行光信号对GPON/EPON是1490nm的光信号,而对XG-PON/10G-EPON是1577nm的光信号,经WDM0透射口P到通用口C到达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经ODN到达用户侧的ONU;而上行光1310nm由光纤接口进入经WDM0通用口C出反射口R到达光耦合器或光环行器,经WDM1通用口C到反射口R以及WDM1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接收器Rx0,再经过TIA0和LIA进入OLT。
光程检测过程:OLT的MAC芯片发出启动光程检测的电信号指令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发给OTDR处理单元,该OTDR处理单元通过TxDisable(无效)线控制LDD1打开光发射器Tx1,然后通过TxData线控制LDD1使光发射器Tx1发出非业务波长的检测光,可选择1600nm以上的光作为光程检测光,一般选择在ITU-TL.66规范的波段[1625nm,1675nm],例如1625nm或1650nm的光信号,经光环行器或耦合器被导向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的反射口R出通用口C到达光纤接口进入主干光纤及ODN网络,而其相应的反射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WDM0通用口C到反射口R到达光环行器或耦合器被导向WDM1的通用口C出透射口P到达光接收器Rx1,光接收器Rx1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TIA1进入OTDR处理单元。OTDR处理单元将该信号经数模转换后,直接输出数据信号经光程检测接口到光线路终端,或者将所有的存储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平均后输出至光程检测接口。
上述光程检测过程与上下行业务过程同时进行,互不干扰。通过WDM1用波分的方法来区分上行光和测试光,即在测试过程中,上行光的业务可以继续进行,不须中断,这样测试和业务可以同时正常进行,所有的业务将不受干扰。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波分复用滤波片WDM0与原模块的滤波片不同,它是由宽带薄膜滤波片组成,其透射的窗口对GPON或EPON是1480nm~1500nm,而对10G-EPON或XG-PON将是1575nm~1581nm;其他的波段均反射,而波分复用滤波片WDM1是由边缘薄膜滤波片组成,即1310nm的光被反射,而1625nm的光被透射;当然,WDM1也可以由宽带薄膜滤波片组成。
另外,如果只是需要对现有业务降低干扰,则图4和图5所示的光模块中可以不包含控制单元,当然包含控制单元的光模块除了可以对现有业务降低干扰,并且检测方便,运维成本低,另外,由于使用大于1600nm波长的检测光检测光纤,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光模块的光纤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光发射器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光纤接口,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所述光接收单元;
所述光接收单元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处理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或者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以及数学处理;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存储数据化处理后的数据,并对所有存储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对于单脉冲检测光,该数学处理可以是对多次积累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平均计算处理,对多脉冲检测光,则还需要一些算法,如:正交序列算法或格雷码序列算法等。
所述检测光的波长一般选择为[1625,1675]纳米;优选为1625纳米或1650纳米。
上述光纤检测方法,实现简单,运维成本低,且使用波长为[1625,1675]纳米的检测光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上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或光器件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光模块,包括下行光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检测光发射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WDM、光接收单元、无源导光器件、控制单元以及用于与光线路终端相连的光程检测接口,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单元相连,用于根据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接收到的命令向该检测光发射器发送控制命令,以及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光程检测接口;
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
所述无源导光器件,与所述第一WDM相连,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发射器发送的检测光发送到所述第一WDM,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WDM的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或所述上行光;
所述第一WDM,与所述下行光发射器和光纤接口相连,用于将所述无源导光器件发送的检测光导向所述光纤接口,以及将来自所述光纤接口的所述上行光或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导向所述无源导光器件;
所述光接收单元,与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通过不同的光接收器分别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和所述上行光;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第一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和第二WDM,其中:
所述第二WDM,与所述无源导光器件相连,用于对通过所述无源导光器件接收的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或上行光进行导光;
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WDM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光;
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WDM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以下方式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检测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单元相连:
所述光接收单元中的第二光接收器与一跨阻放大器相连,该跨阻放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检测光发射器与一激光驱动器相连,该激光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该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程检测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光的波长为[1625,1675]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WDM由宽带薄膜滤波片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源导光器件包括光环形器或光耦合器。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光模块的光纤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光发射器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发送与上下行光波长不同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光纤接口,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由光纤接口进入,经无源导光器件进入所述光接收单元;
所述光接收单元将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电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光程检测接口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处理后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或者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以及数学处理。
CN201110258868.8A 2011-09-02 2011-09-02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Active CN102291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8868.8A CN102291177B (zh) 2011-09-02 2011-09-02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8868.8A CN102291177B (zh) 2011-09-02 2011-09-02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1177A CN102291177A (zh) 2011-12-21
CN102291177B true CN102291177B (zh) 2016-08-03

Family

ID=4533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8868.8A Active CN102291177B (zh) 2011-09-02 2011-09-02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1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562B (zh) * 2012-12-28 2015-09-30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3067078B (zh) * 2013-01-07 2015-07-1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光模块及以太无源光网络断点检测系统
CN103840906B (zh) * 2014-02-25 2017-01-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监控信道光单纤双向传送的otn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14130Y (zh) * 2009-05-27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集成组件和无源光网络网元
CN102122989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线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70309A (zh) * 2011-03-24 2011-08-31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otdr监测功能的olt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5025B2 (en) * 2006-07-06 2010-05-2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witchable fiber ter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14130Y (zh) * 2009-05-27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集成组件和无源光网络网元
CN102122989A (zh) * 2010-01-08 2011-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线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70309A (zh) * 2011-03-24 2011-08-31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otdr监测功能的olt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1177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3699B2 (ja) 光分配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819324B1 (en) Optical transceiving modu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optical fibr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EP2602946B1 (en) Single-fiber bi-directional optical module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US6650840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aults in a branched optical network
US894858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fibers in a PON
US20170033863A1 (e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Implement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104423A (zh) 一种多分支无源光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244538A (zh) 分支光纤检测系统及方法、光分配网络和分光器
CN104426603A (zh) 光网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分光器
US8724997B2 (en) Long-distance box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and downlink lights thereof
CN101018090A (zh) 在光通信网络中检测光接收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US20090238558A1 (en)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scriber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for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CN102291177B (zh) 光纤检测方法及光模块
CN101340246B (zh) 一种可延长传输距离的以太无源光网络
CN106506069B (zh) 光线路终端、光收发模块、系统以及光纤检测方法
US20120294615A1 (en) Long-distance box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and downlink light thereof
CN104009794A (zh) 无源光网络光纤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078793B (zh) 一种光纤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6618B (zh) 双向五讯耦合收发方法
CN102412892B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模块及光程检测方法
CN104009796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光纤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324971B (zh) 一种光模块和光程检测方法
WO2011153840A1 (zh) 长距无源光网络中实现光线路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42184A (zh) 光纤链路检测方法、光线路终端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5981312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