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8266B -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8266B
CN102288266B CN 201110253276 CN201110253276A CN102288266B CN 102288266 B CN102288266 B CN 102288266B CN 201110253276 CN201110253276 CN 201110253276 CN 201110253276 A CN201110253276 A CN 201110253276A CN 102288266 B CN102288266 B CN 102288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electronic balance
belted electronic
temperature
me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532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8266A (zh
Inventor
孙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un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AN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AN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AN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532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8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8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8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8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8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具有皮带,至少包括物料传输部皮带和返程部皮带;多个支撑托辊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下部,其中,设置在物料传输部皮带下部的两支撑托辊之间设有计量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返程部皮带的下部设有皮带硬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至少包括支撑所述返程部皮带的托轮,所述托轮的下部设有荷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的计量仪表。通过随时测量皮带的温度变化和皮带的硬度变化,并随时对因皮带的温度和硬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精度偏移进行实时补偿,能有效的提高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皮带秤,尤其是一种根据皮带硬度的变化能对测量精度进行实时补偿的电子皮带秤,以及根据所检测到的皮带硬度对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皮带秤是用于生产线上,对固体、散碎的物料进行计量的设备。图1是公知的电子皮带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皮带秤1的工作原理是:物料由给料斗下落至皮带3上,在传动轮的驱动下,皮带3按照箭头2所示的方向前进。由于皮带3向前的运动,从而托动皮带3上的物料前行。在两传动轮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托辊11、12、13、14等,以保证皮带3的平稳运行,并通过该些支撑托辊将皮带3托起,能很好的承载物料。在电子皮带秤的规定位置的两支撑托辊之间设有计量段4,如图1所示,该计量段4设置在两支撑托辊12、13之间。该计量段4具有由荷重传感器41、42托起来的计量架40,在计量架40上固定有计量托辊43、44、45。当皮带3上有物料通过时,物料的重量通过计量托辊43、44、45作用到荷重传感器41、42的上面,荷重传感器41、42传出正比于物料重量的电信号,传送到计量仪表5中,再根据皮带的线速度(由另外的测速传感器检测),就可以计算得到物料的流量。
该公知的电子皮带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校正(标定)好之后,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生计量精度的偏移(不再准确)。尽管已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天当中,计量精度都会发生变化。电子皮带秤使用的时间越长,这种精度的偏移越严重。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发明的具有皮带硬度补偿的电子皮带秤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能有效的提高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计量精度偏移,有效提高计量准确性的电子皮带秤,尤其是一种具有皮带硬度补偿机构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能根据皮带硬度的变化对测量精度进行实时补偿的电子皮带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皮带温度和皮带硬度补偿机构,能根据皮带硬度和温度的变化,对测量精度进行实时补偿的电子皮带秤。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皮带秤,具有皮带,至少包括物料传输部皮带和返程部皮带;多个支撑托辊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下部,其中,设置在物料传输部皮带下部的两支撑托辊之间设有计量段,在所述返程部皮带的下部设有皮带硬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至少包括支撑所述返程部皮带的托轮,所述托轮的下部设有荷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的计量仪表。
如上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中,在所述计量段一侧的另外两个所述支撑托辊之间设有皮带温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至少具有一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相抵接、能实时检测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温度的测温轮;所述计量仪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测温轮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包括标定步骤和补偿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步骤包括:由如上所述的皮带秤,在多个环境温度下检测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的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多次标定;所测得的各所述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所述补偿步骤包括:将所述电子皮带秤使用过程中设置在返程部皮带下部的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皮带两侧和中部的重量差值,与所述计量偏差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数值进行补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皮带秤,通过加装皮带温度和硬度的实时测量机构,并实时将这个变化量传送给计量仪表,用以随时测量皮带的温度变化和皮带的硬度变化,因此本发明可以随时对因皮带的温度和硬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精度偏移进行实时补偿,使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提高更明显。
本发明提出的电子皮带秤和计量精度补偿方法,采用在电子皮带秤的返程部皮带的下部加装皮带硬度检测机构,检测返程部皮带的横向的重量变化;在设置计量段的支撑托辊的外侧两支撑托辊之间设置皮带温度检测机构,以检测物料传输部皮带的温度变化。通过加装皮带温度和硬度的实时测量机构,并实时将检测数值传送给计量仪表,本发明则可随时测量皮带的温度变化和皮带的硬度变化,并随时对因皮带的温度和硬度的变化而导致的对物料的称重精度偏移进行实时补偿,使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提高更明显。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公知的电子皮带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的温度检测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A向视图,示意性地表示了硬度检测机构的结构。
附图标号说明:
1、10、电子皮带秤          11、12、13、14、15、16支撑托辊    2、箭头
3、皮带                    31、物料传输部皮带                32、返程部皮带
4、计量段                  40、计量架                        41、42、荷重传感器
43、44、45、计量托辊       5、计量仪表                       6、皮带温度检测机构
60、测温轮                 600、温度传感器      601、外壳    6020、空腔
602、外壳                  6021、外周面         603、轴承    604、轮轴
605、轴向通孔              61、配重             62、连杆     63、支点
7、皮带硬度检测机构        70、托轮             701、703、侧部托轮
702、中部托轮              7021、支架           71、荷重传感器
710、中部荷重传感器        711、712、侧部荷重传感器          72、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皮带秤,具有皮带,至少包括物料传输部皮带和返程部皮带;多个支撑托辊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下部,其中,设置在物料传输部皮带下部的两支撑托辊之间设有计量段,而在所述返程部皮带的下部设有皮带硬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至少包括支撑所述返程部皮带的托轮,所述托轮的下部设有荷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的计量仪表。通过在现有的电子皮带秤上设置皮带硬度检测机构,将检测到的皮带硬度变化量传送到计量仪表,计量仪表根据检测结果随时对称重结果进行实时补偿,从而达到提高计量精度的目的
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是,沿所述返程皮带宽度方向设置的托架,三个所述托轮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托架上,并至少在位于所述返程皮带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托轮的下部设有所述荷重传感器。
另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是,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具有多个荷重传感器和多个托轮,多个所述荷重传感器沿垂直于所述返程部皮带的运行方向排列,其中,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托轮与托架之间设有一所述荷重传感器,且在所述托架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所述荷重传感器。皮带的硬度越大,设置在皮带中间的荷重传感器测得的数值小,反之则越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还可以在所述计量段一侧的另外两个所述支撑托辊之间设有皮带温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至少具有一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相抵接、能实时检测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温度的测温轮;所述计量仪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测温轮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同时检测皮带温度变化和皮带硬度变化,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对称重结果进行补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
进一步,所述测温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能转动地支撑在轮轴上,所述外壳内形成中空体,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中空体内,并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标定步骤和补偿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步骤包括:由上述的皮带秤,在多个已知环境温度下检测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的称重数值,并根据该称重数值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多次标定;所测得的各所述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所述补偿步骤包括:将所述电子皮带秤使用过程设置在返程部皮带下部的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皮带两侧和中部的重量偏差值,与所述计量偏差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数值进行补偿。皮带在使用中,它的柔软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皮带的刚性)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首先,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皮带的柔软度产生变化;环境温度越高,皮带越软;反之则皮带会变硬。另外,使用中,皮带的柔软度,前期是向着越来越软的方向发展。但是当使用时间的增长,橡胶开始老化之后,它又会越来越硬。皮带的柔软度决定了重量计量中,皮带的桥梁作用(象桥梁一样架空而托起物料)的大小。这个作用的结果是皮带越硬,物料在荷重传感器上产生的压力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在上述电子皮带秤计量补偿方法中,上述标定后的电子皮带秤的称重结果会有一个偏差,该偏差就是皮带硬度不同产生的偏差。在不同环境温度情况下获得的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与皮带硬度和它产生的偏差相对应,据此,在电子皮带秤的正常使用中,按上述计量偏差曲线,根据皮带硬度的测量值就能够对实际物料流量的称重数值进行校正和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计量精度。
上述标定步骤中,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测得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的两个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两次标定,该两个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
当然,为了提高该计量偏差曲线的精度,可以在三个环境温度下对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进行称重,获得三个测量点。
进一步地,每次对所述电子皮带秤的所述标定应相隔至少5天,且在该5天中所述皮带秤为正常使用状态。
另外,每相邻两次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所述标定时的环境温度之差大于5℃。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及其计量精度补偿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另外,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2是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的温度检测机构的部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A向视图,示意性地表示了硬度检测机构的结构。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皮带秤10,具有皮带3,至少包括物料传输部皮带31和返程部皮带32;多个支撑托辊11、12、13、14、15、16设置在所述皮带3的下部,设置在物料传输部皮带31下部的两支撑托辊12、13之间设有计量段4,其中,在所述返程部皮带32的下部设有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该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位于设置在返程部皮带32下部的两个支撑辊15、16之间。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至少包括一支撑所述返程部皮带32的托轮70,所述托轮70的下部设有荷重传感器71;分别与所述计量段4和荷重传感器71相连接的计量仪表5。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包括沿所述返程皮带32宽度方向设置的托架72,至少三个所述托轮70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托架72上,并至少在位于所述返程皮带32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托轮70的下部设有所述荷重传感器71,以检测返程部皮带的横向的重量变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配合参见图5,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可以设置多个荷重传感器71。具体是,在托架72的上部沿所述返程部皮带32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侧部托轮701、703,以及位于该两侧部托轮701、703之间的中部托轮702,其中,中部托轮702能转动地支撑在一支架7021上,在所述支架7021和所述托架72之间设有中部荷重传感器710,在所述托架72下部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侧部荷重传感器711、712。多个所述荷重传感器,如中部荷重传感器710、侧部荷重传感器711、712沿垂直于所述返程部皮带32的运行方向排列。
当返程部皮带32很窄时,可以仅采用两个荷重传感器,也就是,711何712合用一个,位置移到中部托轮702的下方,即位于中部荷重传感器710的下方。
一个可选择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电子皮带秤10还可以在计量段4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托辊13、14之间设有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至少具有一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31相抵接、能实时检测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31温度的测温轮60。所述测温轮60所检测到的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温度输送至计量仪表5。该计量仪表5亦与所述计量段4相连接,随时对所输送的物料进行称重。该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物料温度变化大、对计量精度影响较大的场合。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具有一连杆62,该连杆通过一支点63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电子皮带秤10上。所述连杆62的一端与所述测温轮60的轮轴60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一配重61,所述配重61使所述测温轮60始终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31相抵接。
如图3、4所示,所述测温轮60包括外壳602,所述外壳602通过轴承603能转动地支撑在轮轴604上,所述外壳602内形成空腔6020,一温度传感器600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轮轴604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02借助于一轴向通孔605套置于所述轮轴604上,所述轴向通孔605的直径略大于所述轮轴604的直径,以保证外壳602不会与轮轴604接触。由此,外壳602的温度就不会被轴承603和轮轴604等部件的温差干扰,而导致设置在外壳602内的温度传感器600产生检测误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602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有支撑部601,所述外壳602通过所述支撑部601能转动地架设在所述轮轴604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00设置在所述外壳602内,且所述外壳602的外周面6021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31相抵接。
为保证温度传感器600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优选所述外壳602由导热材料制成,而所述支撑部601由绝热材料制成。例如,所述测温轮的外壳602可以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外壳602与物料部皮带31接触,就会与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温度基本相同,从而使外壳602内部的温度就与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温度基本相同,使温度传感器600的检测数据准确。而所述支撑部601例如可以采用尼龙、工程塑料、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或聚炳烯等绝热材料制成,则测温轮60就被两侧的由绝热材料制成的支撑部601架起来,因此测温轮外壳602的温度就不会被传导到轴承603和轮轴604上,以保证所述测得的温度的准确性,将因环境温度干扰的可能性降至最小。
进一步地,为了使测温轮60能始终与物料传输部皮带31相接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还包括一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电子皮带秤10上的连杆62,所述连杆62的一端与所述测温轮60的轮轴60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一配重61,在所述配重61的作用,从而使所述测温轮60的外壳外周面6021始终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31相抵接。
本发明是针对公知的电子皮带秤1在校正好计量精度后,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生计量精度的偏移,从而严重影响称重准确性的问题,发明人经过试验和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这种计量精度的偏移是皮带造成的,也就是皮带本身的橡胶结构特性产生的后果。皮带在使用中,它的柔软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皮带的刚性)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首先,温度的变化会使皮带的柔软度产生变化;温度越高,皮带越软;反之则皮带会变硬。另外,使用中,皮带的柔软度,前期是向着越来越软的方向发展。但是当使用时间的增长,橡胶开始老化之后,它又会越来越硬。
皮带的柔软度决定了重量计量中,皮带的桥梁作用(象桥梁一样架空而托起物料)的大小。这个作用的结果是皮带越硬,物料在荷重传感器上产生的压力越小。反之则越大。实测表明;温度平均每变化10c。皮带秤的皮重(零点)会有大约0.8%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使皮带秤的精度严重超标。
因此,本发明采用在电子皮带秤下面的返程部皮带32的下部加装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检测返程部皮带32宽度上的重量变化,会反映出皮带的硬度。具体是测量返程皮带32宽度方向的两侧和中间的重量偏差和变化,其原理是:皮带宽度上的刚性可以反映皮带的实际硬度,而皮带前进方向(长度方向)的刚性测量不准,原因是皮带的拉紧程度不一样,则所测到的刚性值就不相同,但是皮带长度方向的拉力对于皮带宽度方向上的硬度没有影响,因为这两个力是垂直的。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还可以同时在设置计量段4的支撑托辊13的外侧两支撑托辊13和14之间设置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以检测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温度变化,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变化量,对计量结果进行补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返程部皮带32的下部设置的两支撑托辊15、16之间设置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该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具有荷重传感器71和托轮70。通常至少设置三个托轮,以下以此为例进行说明。从图2中A向看,如图5所示,在返程部皮带32的下部设有三个托轮70(分别是中部托轮702、侧部托轮701、703),它们的尺寸相同,能转动地固定在托架72上,三个托轮70沿垂直于皮带运行的方向排列,托起返程部皮带32。托架72的下面两外侧部安装有侧部荷重传感器711、712,在托架72上面的中间部位对应中部托轮702的下部安装有中部荷重传感器710,返程部皮带32的重量由两侧部荷重传感器711、712测量得到。侧部托轮701、703从两侧托起返程部皮带32的两边,中部托轮702托起返程部皮带32的中间。皮带3的硬度越大,中部荷重传感器710测得的力越小,反之越大。侧部荷重传感器711、712和中部荷重传感器710测得的重力的差值,即可反映出皮带硬度的变化。若皮带是较窄的尺寸时,荷重传感器711、712可以用一只荷重传感器,将其置于皮带宽度的中间部位。
设置在物料传输部皮带31下部的两支撑托辊13和14之间的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具有一个测温轮60,它是由一个空心的轮子型外壳和内部的温度传感器600组成。测温轮60向上抵靠在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下表面,它的温度会随着皮带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并将其检测到的温度传送给计量仪表5。测温轮60的轮轴604固定在连杆62上,连杆62的另一端装有配重61,在连杆62的中部有固定支点63,在配重61的作用下能使得测温轮60始终向上紧靠在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下面。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测温轮60的外壳601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半体,中空的外壳602固定在两个外壳601半体之间,且外壳602并不直接连接在轴承603和轮604上,而是通过由绝热材料加工成的外壳601使外壳602能转动地设置在轮轴604上,于是外壳602的温度就不会被轴承603和轮轴604或其它工件的温差干扰而产生误差。外壳602的外周面6021向上靠在物料传输部皮带31的下表面,与皮带相抵接的外壳602由导热的金属(如铜等)制造,它可以跟随皮带3的温度变化而改变温度,在外壳602的内部内腔中,在轮轴604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600。整个外壳602的温度会保持同内腔里面的温度基本相同,于是通过温度传感器600就可以测出皮带3的实际温度值。
将皮带硬度检测机构7的荷重传感器71检测到的皮带3的重量信号,以及皮带温度检测机构6的温度传感器600检测到的皮带3的温度信号分别输入计量仪表5的硬度检测接口和温度检测接口。
本发明通过加装皮带温度和硬度的实时测量机构,并实时将这个变化量传送给计量仪表5,用以随时测量皮带的温度变化和皮带的硬度变化,因此本发明可以随时对因皮带的温度和硬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精度偏移进行实时补偿,使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提高更明显。
本发明提出的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和原理是,所述补偿方法包括标定步骤和补偿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步骤包括: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在第一环境温度下测得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的第一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第一次标定;在第二环境温度下测得所述标准物料的第二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第二次标定;该第一称重数值和第二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
上述标定次数并不限于两次,了为提高计量偏差曲线的精度,可以对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进行多次称重,由各次称重数值与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接构成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
其中,优选每次对所述电子皮带秤的所述标定应相隔至少5天,且在该5天中所述皮带秤为正常使用状态。
此外,以每相邻两次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所述标定时的环境温度之差大于5℃为最佳。
本发明的根据皮带硬度进行计量精度补偿的具体步骤为:
标定(校正):
1、在第一个已知温度(已知环境温度),已知标准物料重量的情况下,对电子皮带秤进行第一次标定(校正),得到第一次校准的皮带秤结果。
2、在第二个已知温度(已知环境温度),已知实际校正物料重量的情况下,对皮带秤进行第二次标定(校正),得到第二次校准的皮带秤结果。
3、述两个已知温度之差应该大于5℃。相隔时间应大于5天,这5天皮带秤应该是正常使用状态。
4、上述两个校准的皮带秤结果会有一个偏差,这个偏差就是皮带硬度不同产生的偏差。
5、上述两个校正中,皮带硬度的测量值对应校正结果的偏差的两个点,可以在仪表中做出一条曲线(当需要时,可以做三次以上的校正,测量三个以上的点,这样精度就更好)。
6、于是皮带硬度和它产生的偏差的相对应关系曲线就被得到。
补偿:
在正常使用中,按已经测得的曲线,根据皮带硬度检测机构所测得的皮带硬度值(由荷重传感器71所测得的皮带两侧和中部的重量偏差值转化得到),对实际物料流量进行校正和调整,这样就可以得到更高的物料流量测量精度。(消除了皮带硬度变化的偏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而是可根据实际需要与其它现有技术进行结合,因此,本发明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7)

1.一种电子皮带秤,具有皮带,至少包括物料传输部皮带和返程部皮带;多个支撑托辊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下部,其中,设置在物料传输部皮带下部的两支撑托辊之间设有计量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返程部皮带的下部设有皮带硬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至少包括支撑所述返程部皮带的托轮,所述托轮的下部设有荷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的计量仪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包括沿所述返程皮带宽度方向设置的托架,至少三个所述托轮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托架上,并至少在位于所述返程皮带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托轮的下部设有所述荷重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硬度检测机构具有多个荷重传感器,多个所述荷重传感器沿垂直于所述返程部皮带的运行方向排列,其中,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托轮与托架之间设有一所述荷重传感器,且在所述托架下部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所述荷重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量段一侧的另外两个所述支撑托辊之间设有皮带温度检测机构,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至少具有一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相抵接、能实时检测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温度的测温轮;所述计量仪表分别与所述计量段、测温轮和荷重传感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能转动地支撑在轮轴上,所述外壳内形成中空体,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中空体内,并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有支撑部,所述外壳通过所述支撑部能转动地架设在所述轮轴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外壳的外周面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借助于一轴向通孔套置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轴向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轮轴直径。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温度检测机构具有一能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电子皮带秤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测温轮的轮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一配重,所述配重使所述测温轮始终与所述物料传输部皮带相抵接。
9.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支撑部由绝热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尼龙、工程塑料、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或聚炳烯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皮带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仪表上设有用于检测皮带温度的接口。
13.一种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方法包括标定步骤和补偿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步骤包括:由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皮带秤,在多个环境温度下检测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的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多次标定;所测得的各所述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所述补偿步骤包括:将所述电子皮带秤使用过程中设置在返程部皮带下部的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皮带两侧和中部的重量差值,与所述计量偏差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数值进行补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步骤进一步包括:在第一环境温度下测得已知重量的标准物料的第一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第一次标定;在第二环境温度下测得所述标准物料的第二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第二次标定;该第一称重数值和第二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电子皮带秤的计量偏差曲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步骤还包括在第三环境温度下,获得由所述电子皮带秤对所述标准物料的第三称重数值,并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第三次标定;该第一、第二和第三称重数值与所述标准物料的实际重量的偏差值的连线构成所述计量偏差曲线。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或15所述的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对所述电子皮带秤的所述标定相隔至少5天,且在该5天中所述皮带秤为正常使用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或15所述的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次对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所述标定时的环境温度之差大于5℃。
CN 201110253276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Active CN102288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53276 CN102288266B (zh)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53276 CN102288266B (zh)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8266A CN102288266A (zh) 2011-12-21
CN102288266B true CN102288266B (zh) 2013-01-30

Family

ID=4533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53276 Active CN102288266B (zh) 2011-08-30 2011-08-30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8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2718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无锡华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皮带称
CN106289494B (zh) * 2016-09-29 2018-12-04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两维变角度电子皮带秤称量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07421610A (zh) * 2017-04-24 2017-12-0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动态称重秤
CN108593061A (zh) * 2018-03-21 2018-09-28 郑州金恒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方法
CN110864779A (zh) * 2019-11-26 2020-03-06 徐州上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极端温度环境的高精度皮带秤
CN111174891B (zh) * 2020-01-14 2022-04-19 铜陵市三爱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0.2级电子皮带秤耐久性的判定方法
CN111307255A (zh) * 2020-03-11 2020-06-19 徐州科利达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秤的称重方法及系统
CN117902263B (zh) * 2024-03-19 2024-05-28 山西戴德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式在线皮带硬度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6653A (en) * 1996-05-09 1997-11-11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hecking the calibration of gravimetric feeders and belt scales
CN2709957Y (zh) * 2004-06-08 2005-07-13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秤的称重装置
CN101261151A (zh) * 2008-04-22 2008-09-10 南京三埃工控股份有限公司 皮带秤称重同步去皮法及同步去皮皮带秤
CN101419089A (zh) * 2007-10-26 2009-04-29 陈纪铭 自动进行实物校验的皮带秤
CN101435718A (zh) * 2008-12-22 2009-05-20 徐州市三原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电子皮带秤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感知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01561311A (zh) * 2009-06-01 2009-10-21 玉溪市浩森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时检测皮重值的悬浮式电子皮带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3085C (zh) * 2007-07-23 2009-04-29 南京三埃测控有限公司 散状物料高精度皮带称重阵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6653A (en) * 1996-05-09 1997-11-11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hecking the calibration of gravimetric feeders and belt scales
CN2709957Y (zh) * 2004-06-08 2005-07-13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秤的称重装置
CN101419089A (zh) * 2007-10-26 2009-04-29 陈纪铭 自动进行实物校验的皮带秤
CN101261151A (zh) * 2008-04-22 2008-09-10 南京三埃工控股份有限公司 皮带秤称重同步去皮法及同步去皮皮带秤
CN101435718A (zh) * 2008-12-22 2009-05-20 徐州市三原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电子皮带秤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感知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01561311A (zh) * 2009-06-01 2009-10-21 玉溪市浩森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时检测皮重值的悬浮式电子皮带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8266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8266B (zh) 一种电子皮带秤以及计量精度补偿方法
CN105241537B (zh) 一种电子皮带秤称量精度稳定性的调整方法
US7331210B2 (en) Conveyor weighbridge with built-in calibration weight
CN103900676A (zh) 一种电子皮带秤耐久性监测方法
CN104154974A (zh) 一种高稳定性电子皮带秤及其稳定性补偿方法
CN104236686A (zh) 一种高精度电子皮带秤
CN104501922B (zh) 检重秤的电子计量称重单元
CN102019377A (zh) 一种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543597A (zh) 冲板皮带秤及其称量方法
CN114323217A (zh) 一种高精度皮带秤
CN202393486U (zh) 电子皮带秤的校正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校正砝码
CN102564538B (zh) 重量比率式倾角补偿方法及皮带秤倾角补偿器
CN202255577U (zh) 具有皮带温度检测机构的电子皮带秤
CN209055194U (zh) 一种双支点高精度电子皮带秤
CN104180889A (zh) 一种电子皮带秤线性补偿方法
US20240035876A1 (en) Weighbridge conveyor belt scale
CN112179471A (zh) 智能柜动态重力标定方法
CN103017872A (zh) 动态计量装置
CN109060083B (zh) 一种双计量皮带秤
CN104457929A (zh) 物料流电子秤
CN101666673A (zh) 平板承重式电子皮带秤
CN204128649U (zh) 一种电子皮带秤
CN204373755U (zh) 物料流电子秤
CN103900667A (zh) 一种电子皮带秤线性补偿方法
CN106628841B (zh) 一种具有二维称重功能的动态计量链板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DONG 3N ELECTRONIC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N KAI

Effective date: 20111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14

Address after: 262600 head of North East Town, Dongcheng Development Zone, Linqu County,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SUNEN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 Zhen Bei Dongcheng Development Zone 262600 Shandong city of Weifang province Linqu county first

Applicant before: Sun Kai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lectronic belt scale and measurement accuracy compensa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Pledge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Weifang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SUNEN ELECTRON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388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