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3332B - 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3332B
CN102273332B CN201080004148.2A CN201080004148A CN102273332B CN 102273332 B CN102273332 B CN 102273332B CN 201080004148 A CN201080004148 A CN 201080004148A CN 102273332 B CN102273332 B CN 102273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ts
electronic
circu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41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3332A (zh
Inventor
前田文隆
山崎敏彦
清水利律
井土武洋
黑野真树
细井规生
岩崎正隆
山崎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73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3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3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52Mounting machines or li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ools for guiding different components to the same mounting pla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课题在于提高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安装作业效率或容易应对对于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多种要求。能够将进给器保持部件(232)的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一对臂(292)选择性地安装在图6(a)所示的后退位置和图6(b)所示的前进位置,将对吸附嘴所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的部件摄像装置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时,使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后退位置而增加装置(14、18)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使部件摄像装置与部件安装头一起移动,当未配置在装置(14、18)之间时,使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前进位置而减少装置(14、18)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从而缩短部件安装头的移动距离,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尤其是涉及提高安装效率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背景技术
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具备基板输送保持装置、部件供给装置及部件安装装置,部件安装装置通过部件保持工具从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由基板输送保持装置输送并安装在固定于安装作业区域的电路基板上。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具备传送带,分别保持带的一对轨道中的一方作为位置固定的固定轨道,另一方作为以相对于固定轨道可接近、分离的方式设置的可动轨道。而且,部件供给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轨道的两侧,可动轨道侧的部件供给装置设置在设有可动轨道的可动底座上,与可动轨道一起移动。因此,通过使可动底座移动,而可动轨道与固定轨道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电路基板的宽度相应的尺寸,但由于部件供给装置与其一起移动,因此无论电路基板的宽度变大还是变小,可动轨道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都不变,当电路基板的宽度小时,与部件供给装置固定位置而设置的情况相比,可动轨道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变短,能够将部件保持工具的移动距离抑制成最小限度,从而缩短安装循环时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425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作出,其课题在于提高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安装作业效率,或容易对应于对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多种要求。 
上述的课题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即,涉及一种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具备:(A)基板输送保持装置,沿水平的第一轴向输送电路基板,并将该电路基板固定保持在安装作业区域;(B)部件供给装置,在与上述第一轴向交叉的另一水平方向即第二轴向上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并列设置,并供给应安装在保持于该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的电子电路部件;(C)部件安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部件保持工具,通过该部件保持工具从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而将该电子电路部件安装在保持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D)及在上述第二轴向上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下述的至少一个装置:(a)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拍摄由上述部件保持工具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b)保持工具收纳装置,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多个种类的上述部件保持工具,并在与部件安装装置之间进行部件保持工具的更换;(c)部件收容装置,收容在保持于上述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保持工具上临时保持之后释放的电子电路部件,其中,根据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中的上述至少一个装置需要的所需空间在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而变更第二轴向上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 
发明效果 
基板输送保持装置是具备一对输送带和对由所述输送带输送的电路基板进行引导的一对导轨的传送带时,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的变更是指上述一对导轨中的接近部件供给装置一侧的导轨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的变更,一对导轨包括位置固定的固定轨道和相对于该固定轨道接近、分离的可动轨道,在传送带的输送宽度可变的情况下也同样。即是指,当部件供给装置设置在固定轨道侧时,该固定轨道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能够变更,当部件供给装置设置在可动轨道侧时,该可动轨道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能够变更。 
另外,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的变更既可以根据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至少一个的安装、取下或更换来进行,也可以根据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规格来进行。在前者的情况下,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包括具备通过人手操作的操作构件的安装装置,基于该安装装置的上述至少一个装置相对于安装机主体等对象构件的安装、取下由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用户进行,对应于此,进行上述间隔的变更,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制造商在制造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时或根据来自用户的要求而变更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结构时,对应于上述至少一个装置的状态来进行。在后者的情况下,能得到安装机主体等对象构件能够相对于多个种类的规格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共通化,以及之后能够容易应对所需的规格变更的要求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水平”只要大致水平即可,并不需要严格意义的水平。由于在电路基板上通过膏状焊料或粘结剂临时固定电子电路部件,因此若电路基板的表面倾斜,则由于重力的影响而有可能会产生电子电路部件的错位。因此,电路基板优选保持成水平,必然第一轴、第二轴也优选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线,但只要是小角度,则即使倾斜也不会产生错位,在由于某种情况而需要稍倾斜时,也能够使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至少一方小角度倾斜。 
另外,在决定各种构件的位置方面,XY坐标较方便,因此,虽然第一轴、第二轴设为相互正交的X轴、Y轴较方便,但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使用斜交坐标,第一轴和第二轴只要是相互交叉的轴即可。 
此外,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既可以逐级变更,也可以连续变更。在前者的情况下,间隔既可以变更为两种不同的间隔,也可以变更为三种以上不同的间隔。 
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的应安装电子电路部件的电路基板的尺寸变小,对应于此,应减小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宽度,可动轨道沿第二轴向移动,伴随于此,可动轨道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存在的空间的第二轴向的尺寸变大,排除部件保持工具产生多余移动的情况,实现移动距离的缩短,由此实现安装作业效率的提高。 
相对于此,本发明根据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装置的有无或第二轴向的尺寸的变化,而实现部件保持工具的移动距离的缩短,由此实现安装作业效率的提高。 
在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从提高安装效率的观点出发或与其他装置的设置空间的分配的观点出发,存在需要配置或优选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装置。上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是其代表性的装置,但如后表面详细叙述,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装置并不是唯一决定,而且,配置的装置的第二轴向上的尺寸也不固定。本发明着眼于该事实,能够根据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装置的有无或第二轴向的尺寸的变化,而变更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由此实现由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保持的电路基板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部件保持工具的移动距离的缩短,从而实现安装作业效率的提高。 
由于此种两发明的区别,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仅能够在将部件供给装置设置在可动轨道侧的情况下实施,但本发明无论在将部件供给装置设置在固定轨道侧的情况下还是设置在可动轨道侧的情况下都能够实施,在任一种情况下都能得到效果。而且,也可以一起实施本发明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 
发明方式 
以下,在本申请中例示了几个认识为可申请专利的发明(以下,有 时称为“可申请发明”。可申请发明至少包括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即“本发明”或“本申请发明”,但也包括本申请发明的下位概念发明、本申请发明的上位概念或其他概念的发明。)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说明。各方式与权利要求书同样地划分成项,对各项附加号码,并根据需要以引用其他项的号码的形式进行记载。这归根到底是为了容易理解可申请发明,构成可申请发明的结构要素的组合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各项所记载的内容。即,可申请发明应该参照附属于各项的记载、实施方式的记载、现有技术等进行解释,只要按照该解释,则对各项的方式再附加其他的结构要素的方式、以及从各项的方式删除结构要素的方式也能成为可申请发明的一方式。 
(1)一种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具备: 
基板输送保持装置,沿水平的第一轴向输送电路基板,并将该电路基板固定保持在安装作业区域; 
部件供给装置,在与所述第一轴向交叉的另一水平方向即第二轴向上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并列设置,并供给应安装在保持于该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的电子电路部件; 
部件安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部件保持工具,通过该部件保持工具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而将该电子电路部件安装在保持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及 
在所述第二轴向上配置在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下述的至少一个装置:(a)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拍摄由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b)保持工具收纳装置,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多个种类的所述部件保持工具,并在与所述部件安装装置之间进行部件保持工具的更换;(c)部件收容装置,收容由保持在所述部件安装装置上的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临时保持后释放的电子电路部件,所述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装置需要的所需空间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而变更所述第二轴向上的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 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 
在部件保持工具中具有例如吸附嘴、通过相互对称地设置成可开闭的多个把持构件来把持电子电路部件的部件把持工具。 
(2)根据(1)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所需空间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包括是否需要所需空间和所需空间的大小中的至少一方。 
例如,关于第二部件摄像装置,当部件安装装置如后述(9)项、(10)项所记载的方式与部件保持工具(或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一个以上的部件保持工具的安装头)一起具备第一部件摄像装置时,第二部件摄像装置可构成为不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或者构成为将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改变成视场不同的另一第二部件摄像装置。在后者的情况下,例如构成为,根据预定由部件保持工具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的最大的电子电路部件而将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改变成在俯视图中尺寸不同的部件摄像装置。 
另外,关于保持工具收纳装置,优选构成为,根据应收容的部件保持工具的数目及尺寸而选择性地安装在俯视图中的尺寸分成多个种类的保持工具收纳装置。这是因为,优选根据设置于部件安装装置而对部件保持工具进行保持的安装头的种类(例如,对部件保持工具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具保持部的个数)或应保持的部件保持工具的尺寸等,来准备在俯视图中的尺寸分成多个种类的保持工具收纳装置。而且,不进行保持工具的自动更换时,也可以不设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自身。在前者的情况下,所需空间的第二轴向的尺寸的大小进行变化,在后者的情况下,所需空间在需要和不需要之间变化。 
此外,关于部件收容装置,优选根据释放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尺寸或数目而选择性地安装在俯视图中的尺寸不同的部件收容装置。而且, 也可以将部件收容装置的配置位置变更成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以外的位置,或形成未设置部件收容装置自身的结构。在前者的情况下,所需空间的第二轴向的尺寸的大小进行变化,在后者的情况下,所需空间在需要与不需要之间变化。 
所需空间在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基于三个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有无时,当没有该至少一个时,间隔成为最小,当有该至少一个时,根据存在的装置中的尺寸最大的装置来决定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而且,基于三个装置的至少一个的尺寸的大小不同的情况时,根据该至少一个中的尺寸最大的装置来决定上述间隔。 
(3)根据(2)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所需空间的需要、不需要至少包括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的所需空间的需要、不需要。 
基于由部件保持工具所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的摄像,能够进行基于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的保持的有无、保持姿态的是否合适、保持位置的是否合适、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的种类是否合适等的判定,从而实现电子电路部件向电路基板的正确且高精度的安装。因此,在多个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设置部件摄像装置,但并不局限于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而且在其视场大时,装置成为大型,第二轴向上的尺寸大,因此基于其有无的所需空间在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大,至少包括部件摄像装置的所需空间的需要、不需要,从而能够有效地获得可变更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所产生的效果。 
(4)根据(2)项或(3)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在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未配置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的任一个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轴向上的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 间隔最小。 
(5)根据(2)项至(4)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包括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的多个种类,通过所述多个种类的更换,而产生所述所需空间的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大小。 
在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至少一个中,根据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电子电路部件的种类或电子电路部件的保持所使用的部件保持工具的种类而准备、选择使用多个种类的装置时,能够使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成为与其使用的装置的所需空间的尺寸相应的间隔。 
(6)根据(2)项至(5)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尺寸相互不同,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大小的差异通过在所述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与所述第二轴向和所述第一轴向中的哪一个方向平行的姿态下配置而产生。 
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尺寸分别在装置的两个方向的各个方向上是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分别最突出的部分间的尺寸,是最大的部分的尺寸。 
即使是相同装置,但只要是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尺寸相互不同的装置,就能够通过改变配置姿态,而增大或减小第二轴向上的尺寸,从而所需空间的第二轴向的尺寸发生变化。 
(7)根据(1)项至(6)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 中,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具备固定轨道和可动轨道,能够通过可动轨道相对于固定轨道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的相对移动而变更两轨道间的宽度即输送宽度,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相对于所述固定轨道和所述可动轨道中的一方在与另一方相反一侧沿所述一方设置。 
根据本项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能够输送并保持宽度不同的多个种类的电路基板。 
一对轨道也可以都为可动轨道,但若一方为固定轨道,则能够以固定轨道为基准而进行输送宽度的变更,从而容易进行变更。 
(8)根据(7)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固定轨道和所述可动轨道中的所述一方是固定轨道。 
虽然也能够沿可动轨道设置部件供给装置,但这种情况下,如下项中说明所示,优选将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至少一个和部件供给装置与可动轨道一起由可动构件保持,结构变得复杂。相对于此,在本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也可以不使部件供给装置与轨道一起移动,结构简单。 
部件供给装置既可以仅设置在构成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两个轨道(轨道为多对且并列设置时最分离的两个轨道)的第二轴向上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在后者的情况下,部件供给装置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第二轴向上的间隔既可以对两个部件供给装置的双方进行变更,也可以仅对一方进行变更。在对双方进行变更时,两个部件供给装置的各个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各距离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且,两个轨道既可以至少一方为可动轨道,也可以双方都为固定轨道。 
若对两个部件供给装置的双方变更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第二轴 向上的间隔,则例如在设有两个下一项所记载的部件安装头时,两个部件供给装置的各个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隔能够分别形成为与部件安装头的种类相应的间隔。例如,两个部件供给装置中的一方为通过部件进给器供给小型的电子电路部件的装置,另一方为通过托盘供给大型的电子电路部件的装置,两个部件安装头的一方从部件进给器接受小型的电子电路部件并进行向电路基板的安装而如下述(9)、(10)所记载的方式使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一起移动,另一方从托盘接受大型的电子电路部件并进行向电路基板的安装而将第二部件摄像装置配置在安装机主体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时,对于一方的部件供给装置,减小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隔,对于另一方的部件供给装置,增大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隔而能够对应于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的有无。而且,当将两个部件供给装置都形成为通过部件进给器供给电子电路部件的装置,并将两个部件安装头都形成为与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一起移动的部件安装头时,两个部件供给装置的各个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隔都能够减小。 
(9)根据(1)项至(7)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包括: 
部件安装头,至少具备一个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并安装在保持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 
移动构件,安装有该部件安装头;及 
移动装置,使该移动构件与所述第一轴向和所述第二轴向平行地在跨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和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移动平面内向任意的位置移动, 
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以能够对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与所述部件安装头一起通过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 
本项从属于(7)项的方式中的在部件供给装置相对于可动轨道在与固定轨道相反侧沿可动轨道设置的方式中,优选,部件供给装置由保持所述可动轨道而与该可动轨道一起相对于安装机主体进行移动的可动构件保持,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也由作为其对象构件的可动构件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部件安装头至少具备一个部件保持工具,从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安装在由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保持的电路基板上即可,优选具备将部件保持工具保持成可拆装的保持工具保持部。而且,可以考虑将包括使保持工具保持部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装置或使保持工具保持部与基板保持装置接近、分离的移动装置的部分作为部件安装头,或考虑将包括具备多个保持工具保持部的旋转体或滑动件和使该旋转体或滑动件旋转或平行移动的装置的部分作为安装头,而且,也可以考虑包括上述保持工具保持部、旋转装置及移动装置、或者对保持工具保持部、旋转装置、移动装置、旋转体或滑动件以及使旋转体或滑动件旋转或平行移动的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体作为部件安装头。尤其是将部件安装头以可更换的方式安装于移动构件时,将相对于移动构件拆装的部分整体考虑作为部件安装头比较方便。 
也可以考虑将上述旋转体或滑动件、或保持体作为安装头主体。并且,部件摄像装置既可以安装于上述保持体,也可以安装在直接或间接地安装有该保持体的移动构件上。在前者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保持体作为移动构件,也可以考虑将第一部件摄像装置经由保持体安装在移动构件上。在后者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一部件摄像装置共用成安装在移动构件上的多个种类的部件安装头。 
在本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部件保持工具从部件供给装置接受到电子电路部件后,在向电路基板的移动中能够由第一部件摄像装置拍摄电子电路部件,或者部件安装装置具备多个部件保持工具时,能够并行地进行从基于部件保持工具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电子 电路部件的接收和摄像,在电子电路部件的接收后,不用使部件安装头向预定的部件摄像位置移动,能够缩短部件安装头的移动距离。 
在本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由于第一部件摄像装置安装于移动构件,因此当将本项所记载的部件安装头使用于电子电路部件向电路基板的安装时,不用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设置第二部件摄像装置,能够缩短它们在第二轴向上的间隔。 
(10)根据(8)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包括: 
部件安装头,至少具备一个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并安装在保持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 
移动构件,安装有该部件安装头;及 
移动装置,使该移动构件与所述第一轴向和所述第二轴向平行地在跨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和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移动平面内向任意的位置移动, 
所述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以能够对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与所述部件安装头一起通过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 
(11)根据(10)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包括能取得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安装机主体,该第一状态是对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和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进行保持,并将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在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状态,该第二状态是未进行上述保持的状态,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拍摄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该安装机主体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相比,能够将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保持在更接近固定轨道的位置上。 
当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仅是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时,在安装机主体未保持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的状态下,能够使部件供给装置与固定轨道相邻,能够特别有效地获得本项的发明的效果。然而,即使当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不仅是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时,例如,通过采用下一项的特征,也能够获得本项的发明的效果。 
另外,安装机主体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未保持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的状态最简单地可以通过将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从安装机主体取下来实现,但也可以通过在安装机主体与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之间设置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移动装置来实现,该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移动装置使第二摄像装置在作用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作用位置是使该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位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是从该作用位置退避的位置。 
(11)项至(23)项分别记载的特征也可以采用于部件供给装置沿可动轨道设置的情况。 
(12)根据(11)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安装机主体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一起,将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和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尺寸大于第二尺寸的装置保持成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二轴向平行的姿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将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保持成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一轴向平行的姿态。 
若是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尺寸不同的装置,则通过该配置姿态,能够缩短或延长第二轴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对应于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的有无。 
(13)根据(11)项或(12)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包括: 
部件供给工具,收容多个电子电路部件;及 
供给工具保持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该部件供给工具,且自身也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安装机主体, 
该供给工具保持构件的至少对所述部件供给工具进行保持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能取得接近所述固定轨道的前进位置和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后退位置这至少两个位置。 
也可构成为供给工具保持构件整体能够取得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然而,大多优选构成为仅对部件供给工具进行保持的部分能取得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 
(14)根据(13)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包括分别收容多个电子电路部件并依次向预定的部件供给部传送的多个部件进给器作为所述部件供给工具,所述供给工具保持构件将所述多个部件进给器沿所述第一轴向并列保持。 
部件进给器具有例如带式进给器、散装式进给器、杆式进给器等各种方式的进给器。 
部件供给装置也可以是包括托盘的装置,该托盘具备分别收容电子电路部件的多个部件收容凹部。 
进给器通常与托盘相比,能沿第一轴向并列配置的数目多,安装头在部件供给装置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次数多,因此能特别有效地获得缩短部件供给装置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隔的效果。 
(15)根据(13)项或(14)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供给工具保持构件至少包括后部和前部,该前部相对于该后部至少 能取得所述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并保持所述部件供给工具。 
将前部和后部以可伸缩的方式嵌合,如上所述,前部相对于后部能取得至少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或能够将前部和后部以至少两个状态通过螺栓相互固定。 
在与供给工具保持构件的第二轴向平行的方向上不用改变与固定轨道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就能够变更部件供给装置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的间隔。 
(16)根据(15)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包括对所述前部进行保持的保持台,该保持台相对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至少能够固定在与所述前进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对应的两个位置上。 
也能够将前部直接选择性地保持在安装机主体的前后方向上不同的两个位置。然而,若将前部经由保持台由安装机主体保持,则能够将对部件供给工具进行保持的前部与保持台的相对位置保持成恒定。后者的方式在用于将供给工具保持构件形成为可容易拆装的装置或在与部件供给工具的关系下必要的装置设置在保持台上时特别有效。 
(17)根据(16)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在所述保持台和所述前部设置有相互卡合而以能够相对于保持台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对前部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 
(18)根据(17)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在所述安装机主体设有防止后退装置,该防止后退装置防止所述供给工具保持构件从所述保持台和所述前部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部相互卡合的状态后退。 
在通过因电流的供给而工作的固定装置来将前部固定于保持台的情况下,当未通入电源时,例如,发货时或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非运转时无法进行固定,但通过利用防止后退装置防止供给工具保持构件的后退,而能防止供给工具保持构件的脱离。 
当上述防止后退装置是作用于供给工具保持构件的后部而防止供给工具保持构件后退的装置时,若采用(15)项、(16)项等的结构,则无论前部处于前进位置还是后退位置,都能够通过相同的防止后退装置来防止供给工具保持构件的后退。 
(19)根据(11)项至(18)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还包括: 
第一罩,安装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覆盖处于被保持在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后退位置上的状态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 
第二罩,安装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覆盖处于被保持在接近所述固定轨道的前进位置上的状态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 
如实施方式中说明所示,第一罩、第二罩起到防止操作者将手插入部件供给装置内的情况,或对前部向部件进给器的保持工具保持构件的安装进行引导的作用。 
(20)根据(19)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包括罩检测装置,该罩检测装置在安装有所述第一罩的状态和安装有所述第二罩的状态下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罩检测装置的信号能够以各种目的进行利用。例如,能够为了使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控制装置自身能知道处于安装有第一罩还是第二罩的状态或使部件供给装置知道处于前进位置还是处于后退位置而利用。在前者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利用于防止由部件安装装置保持 的部件保持工具或部件安装头与第二罩的碰撞,在后者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利用于部件保持工具从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的部件接受位置的控制。将基于罩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显示装置上也有效。 
(21)根据(11)项至(20)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安装机主体沿所述第二轴向移动的第二轴滑动件,另一方面,在所述安装机主体上设有限动装置,该限动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二轴滑动件抵接而规定该第二轴滑动件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侧的移动限度,并能够根据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是处于接近所述固定轨道的前进位置还是位于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后退位置来变更该移动限度。 
对应于部件供给装置的位置而改变第二轴滑动件的移动限度,从而允许第二轴滑动件向与部件供给装置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移动的情况,并防止必要以上的移动。 
限动装置在机械性地限制第二轴滑动件的移动范围方面有效。在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自动工作期间,软性地控制第二轴滑动件的移动,该软性的控制例如根据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处于前进位置还是后退位置而进行变化。因此,例如,部件保持工具或部件安装头与第二罩不会发生碰撞,但以手动使第二轴滑动件移动时,通常无法期待上述软性的碰撞防止功能,因此优选使限动装置与第二轴滑动件抵接,并硬性地防止部件安装头与第二罩的碰撞。 
(22)根据(21)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所述限动装置包括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该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二轴滑动件的所述移动限度规定成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处于所述前进位置还是所述后退位置相对应的哪一个移动限度,而产生相互不同的电信号。 
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的信号能够在各种目的下进行利用。例如,在软性地控制第二轴滑动件的移动时,基于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而切换该控制。 
或者通过对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与所述罩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而能够进行是否将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设置成正确的状态的判定。 
另外,将基于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或是否将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设置成正确的状态的判定结果显示在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上也有效。 
(23)根据(10)项至(22)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头包括: 
旋转体,保持成能够通过所述移动构件而绕旋转中心线旋转; 
所述部件保持工具,在以该旋转体的所述旋转中心线为中心的一圆周上配置有多个;及 
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体相对于所述移动构件旋转, 
且所述第一部件摄像装置至少包括: 
反射面,在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相伴的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旋回轨迹上以从下方对置的状态设置,并将像形成光的方向从向下改变成横向,该像形成光用于形成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像;及 
相机,基于通过该反射面改变了方向的像光形成光而拍摄所述电子电路部件。 
若采用本项的结构,则容易满足所述(10)项中的“移动装置使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与部件安装头一起在该第一部件摄像装置能够对保持于部件安装头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的状态下进行移动”这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多个作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安装模块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将上述多个安装模块的一部分取下罩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安装模块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基板输送器的图,图3(a)是主视图(局部截面),图3(b)是图3(a)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安装模块的部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部件安装装置的头移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安装模块的侧视图,图6(a)是表示部件供给装置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部件供给装置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对上述头移动装置的Y轴滑动件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的限动装置的后视图(局部截面)。 
图8是表示上述限动装置的侧视图,图8(a)是表示将Y轴滑动件的移动限度规定在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后退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限动件安装于模块主体的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将Y轴滑动件的移动限度规定在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前进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限动件安装于模块主体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安装头之一的立体图,图9(a)是表示部件安装头的图,图9(b)是表示该部件安装头的吸附嘴的图。 
图10是表示与图9所示的部件安装头不同种类的部件安装头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与图9及图10所示的部件安装头不同的其他种类的部件安装头的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上述部件安装头的头主体的背面上设置的腿部等的立体图,图12(b)是表示用于将部件安装头安装在X轴滑动件上的头固定装置等的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上述头固定装置等的侧面剖视图,图13(b)是图13(a)中的A-A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构成上述安装模块的部件供给装置的进给器及进给器安装台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局部截面)。 
图15是表示保持上述进给器的进给器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6(a)是表示上述进给器保持构件的进给器安装台的侧视图,图16(b)是表示使设置在上述进给器上的轨道与设置在进给器安装台上的槽嵌合的状态的主视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对上述进给器安装台进行保持的保持台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上述保持台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上述保持台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在进给器安装台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进给器保持构件安装于模块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在进给器安装台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进给器保持构件安装于模块主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在进给器安装台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进给器保持构件安装于模块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3是表示在进给器安装台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进给器保持构件安装于模块主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4是表示防止上述进给器保持构件后退的防止后退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在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模块主体上的进给器安装台由罩覆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在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模块主体上的进给器安装台由罩覆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配置在上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部件摄像装置、喷嘴收容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安装于安装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8是表示上述模块主体的安装有上述安装板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29(a)是表示安装有部件摄像装置等的安装板的俯视图,图29(b)是表示安装有校准用摄像装置等的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30是表示用于将上述安装板固定于模块主体的卡合构件及卡 合工具的主视图(局部截面)。 
图31是表示上述卡合构件及卡合工具的侧视图(局部截面)。 
图32是表示模块主体的配置有部件摄像装置、喷嘴收容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部分的另一方式的俯视图。 
图33是表示安装在图32所示的模块主体上的安装板,即安装有部件摄像装置、喷嘴收容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34是表示安装在图32所示的模块主体上的安装板,即安装有校准用摄像装置、喷嘴收容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35是表示对安装模块的头移动装置的Y轴滑动件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的限动装置的另一方式的后视图(局部截面)。 
图36是表示图35所示的限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37是简要表示将部件摄像装置在模块主体上安装成能够转动的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可申请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可申请发明除了下述实施方式之外,还能够通过以上述“发明方式”的项所记载的方式为代表而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了各种变更的方式进行实施。 
图1示出电子电路部件安装系统(以下,只要没有特别需要,就简称为系统)的外观。本系统通过分别将作为可申请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即安装模块10彼此相邻地排列成1列而共同固定在一体的底座11上而构成,这些安装模块10分担而进行电子电路部件向电路基板的安装。在本系统中多个安装模块10水平排列,设平行于该排列方向且水平的方向为第一轴向即X轴方向,设与X轴方向正交的另一水平方向为第二轴向即Y轴方向。 
多个安装模块10分别包括作为安装机主体的模块主体12、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部件安装装置16、部件供给装置18及控制装置20。 如图2所示,模块主体12包括:形成为长条形状的基台部22;分别设置在基台部22的沿宽度方向即X轴方向隔开的两侧部上的一对侧壁部24;分别直立设置在基台部22的长度方向或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上的柱形部26;跨所述柱形部26的各上端部设置的梁部28。如图2中的一部分的安装模块10所示,梁部28上覆盖有罩29。 
多个安装模块10相互接近排列,但在基台部22以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且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载置于底座11上,能够将安装模块10从底座11上拉出而进行作业。在本系统中,设在Y轴方向上拉出安装模块10一侧为正面,设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在本安装模块10中,正面侧(图6中为左侧)为前侧。 
在各安装模块10中,如图2所示,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设置在Y轴方向的中央部,部件供给装置18相对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在Y轴方向上设置在安装模块10的正面侧,部件安装装置16设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及部件供给装置18的上方。各安装模块10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日本特开2004-104075公报所记载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同样构成,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本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中包括两个基板输送器30、32和两个基板保持装置34、35。本基板输送器30、32为传送带,构成基板输送器30的一对导轨36、38及构成基板输送器32的一对导轨40、42分别成为长条形状的板状,如图3中导轨38所示,环形的输送器带44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 
如图3(a)所示,输送器带44卷挂在驱动带轮46及多个引导带轮48上,这些带轮以能够绕与Y轴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导轨38上,驱动带轮46在带旋转用电动机50的作用下旋转而使输送器带44移动。带旋转用电动机50共用于成对的导轨36、38的各驱动带轮46,通过一对输送器带44的旋转,而将两侧缘部被载置在向上且水平的各输送面上的电路基板52(参照图3(b))沿X轴方向输送。电路基板52的移动由设置在导轨38上的铅垂的引导面56引导。铅垂方 向是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也称为上下方向或Z轴方向。 
在本安装模块10中,两个基板输送器30、32中的设置在正面侧的基板输送器30的一对导轨36、38中的正面侧的导轨36为位置固定的固定轨道,另一方的导轨38为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且以可相对于导轨36接近、分离的方式设置的可动轨道。因此,在本安装模块10中,相对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设置在正面侧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18相对于固定轨道设置在可动轨道的相反侧。而且,在基板输送器32中,一对导轨40、42都为可动轨道。所述可动轨道即导轨38、40、42分别通过位置变更装置60、62、64(参照图2)进行移动,该位置变更装置60、62、64以通过带编码器的伺服电动机构成的位置变更用电动机为驱动源。通过导轨38的位置的变更而变更导轨36、38之间的间隔,通过导轨40、42的任一方的位置的变更,而变更它们之间的间隔,从而将基板输送器30、32的各输送宽度变更成与电路基板52的宽度对应的宽度。 
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保持装置34、35设置于在利用基板输送器30、32输送电路基板52的输送路径中设定的安装作业区域。如图3(a)中的基板保持装置34所示,基板保持装置34、35包括:支承台70;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支承台70上的作为支承构件的多个支承销72(图3(a)中仅图示一个);以可升降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36、38、40、42上的顶起构件(图示省略);升降装置74。支承销72安装在从支承台70上设置的多个安装部中选择的安装部,并对设定在电路基板52的背面上的支承部位进行支承。支承台70通过升降装置74进行升降,伴随其上升而顶起构件上升,将电路基板52从输送器带44顶起,如一方的侧缘部所示,将与电路基板52的输送方向平行的两侧缘部分别按压到在导轨38的上端部设置的按压部76(参照图3(b))而固定、保持。而且,支承销72也上升而从下方支承电路基板52。升降装置74例如以气缸为驱动源构成。 
如图2所示,各安装模块10的部件安装装置16包括部件安装头90及头移动装置92。如图4所示,头移动装置92包括X轴方向移动装置96及Y轴方向移动装置98。本Y轴方向移动装置98包括作为可动构件即第二轴滑动件的Y轴滑动件100及第二轴滑动件移动装置即直线电动机102。本直线电动机102是圆筒形的直线电动机,即三相的无芯直线电动机,包括定子104及动子106。 
在本直线电动机102中,定子104包括多个永久磁铁(图示省略)及磁性材料制的作为磁铁保持构件的杆。多个永久磁铁在杆的表面以等间距且在与相邻的永久磁铁之间夹有非磁性材料制的间隔件而设置,以在轴向上使磁极交替变化。定子104由所述一对柱形部26支承轴向的两端部而沿Y轴方向平行配置,并跨基板输送器30、32及部件供给装置18设置。 
动子106保含多个线圈(图示省略)。在本直线电动机102中,所述线圈分别卷绕线材而成为圆筒状,将非磁性材料制的环状的间隔件夹在中间而呈同心状地一体且等间隔设置。动子106具有半径方向的间隙而嵌合在定子104的外侧,能够沿定子104的轴向移动,通过树脂模型覆盖线圈的外侧而固定在Y轴滑动件100的上表面。 
因此,若向动子106的线圈供给电流,则在通过与定子104的永久磁铁之间的电磁作用而产生的推进力的作用下,动子106移动,Y轴滑动件100被梁部28上设置的线性引导器110引导,而沿Y轴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线性引导器110包括:设置在梁部28上的一对作为引导构件的导轨112;设置在Y轴滑动件100上而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与各导轨112嵌合的各1对引导滑动件114;由引导滑动件114保持成能够循环的滚动体(省略图示)。而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设置了线性编码器来检测Y轴滑动件100的位置。 
如图6(a)、(b)所示,Y轴滑动件100向部件供给装置18侧的移动限度由限动装置120规定,以免部件安装头90碰撞后述的罩。限动装置120主要起到防止操作者以手动使Y轴滑动件100移动时部件安装头90与罩碰撞的作用。如图8(a)、(b)所示,本限动装置120包括两种限动件122、124,能够将Y轴滑动件100的移动限度变更成两种。其理由如后述说明。限动件122、124分别设置各两个,如图7中的两个限动件122所示,安装在所述一对柱形部26中的正面侧的柱形部26的上端部的与所述一对导轨112分别对应的位置。 
如图8(a)、(b)所示,限动件122、124分别包括金属制的基台126、128和合成树脂制的抵接构件130、132。如图7中的基台126所示,基台126、128通过固定装置的一种即螺栓134固定于柱形部26,抵接构件130通过螺栓136固定于基台126。因此,操作者使用工具而操作螺栓134,在柱形部26上安装、取下基台126,从而能够在柱形部26上安装、取下限动件122。关于限动件124也同样,限动件122、124选择性地安装于柱形部26,在抵接构件130、132上与Y轴滑动件100抵接,而规定其移动限度。抵接构件130、132为合成树脂制,减轻Y轴滑动件100抵接时的冲击,也作为缓冲材料起作用。抵接构件130、132为相同形状、尺寸的结构,但基台128的Y轴方向的长度比基台126长,如图6(a)、(b)所示,Y轴滑动件100的由限动件124规定的移动限度比由限动件122规定的移动限度接近固定轨道即导轨36,在安装模块10上成为后方侧的位置。设通过限动件122、124分别得到的移动限度规定位置间的距离为L(参照图8)。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梁部28上安装有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138,该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138对柱形部26上是否安装有限动件122、124的任一个的情况进行检测。本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138包括传感器140、142。所述传感器140、142分别由作为非接触型传感器的光电传感器的一种即透过型的光电传感器构成,具备发光部144及受光部146,分别设置在梁部28上的沿Y轴方向隔开距离的两个位置 上,根据是否妨碍受光部146的受光而输出不同的信号。传感器140、142的各受光部146分别由限动件122、124上分别设置的被检测部148、150妨碍受光,根据从传感器140、142的哪一个输出与妨碍受光部146的受光的状态对应的信号即限动检测信号,可知限动件122、124的哪一个安装于柱形部26,而限动装置120处于在前、后的哪一个位置对Y轴滑动件100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的状态。此外,也可以对两个限动件122分别设置被检测部而都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关于两个限动件124也同样。而且,传感器也可以是限位开关等接触型传感器。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X轴方向移动装置96设置在Y轴滑动件100上。如图5所示,本X轴方向移动装置96分别具备作为可动构件即第一轴滑动件的两个X轴滑动件160、162,所述X轴滑动件160、162分别通过X轴滑动件移动装置164、166进行移动。所述移动装置164、166分别以由电动旋转电动机的一种即带编码器的伺服电动机构成的X轴方向移动用电动机168、170为驱动源,分别通过运动变换机构即进给丝杠机构172、174将所述电动机168、170的旋转变换成直线移动。由此,X轴滑动件160在Y轴滑动件100上被引导装置176引导并沿X轴方向移动,X轴滑动件162在X轴滑动件160上被引导装置178引导并沿X轴方向移动。引导装置176、178分别包括沿X轴方向平行配置的各1对导轨180、182。 
所述部件安装头90搭载于X轴滑动件162,与X轴滑动件162一起在Y轴方向移动装置96及X轴滑动件160、X轴滑动件移动装置164、166的作用下,向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从而向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和部件供给装置18的水平移动平面内的任意位置移动。在本安装模块10中,X轴滑动件162构成移动构件,Y轴方向移动装置98及X轴滑动件162、X轴滑动件移动装置164、166构成移动装置。也可以考虑成X轴滑动件162的一部分构成移动构件,X轴滑动件162的其余部分与X轴滑动件移动装置164、166等一起构成移动装置,或者也可以考虑成X轴滑动件162与移动构件一体设置, 或兼作为移动构件,而构成移动装置。或者也可以在X轴滑动件162上设置与X轴滑动件162分体的部件安装头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构成移动构件,X轴滑动件162构成移动装置。此外,X轴方向移动装置也可以具备一个X轴滑动件。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部件安装头90具备通过负压对电子电路部件进行吸附、保持的吸附嘴184作为部件保持工具,但存在使可保持的吸附嘴184的数目不同的多个种类的部件安装头90,它们中的一种根据电路基板52上安装的电子电路部件的种类及数目而选择性地安装在X轴滑动件162上。图9(b)示出图9(a)所示的部件安装头90a的吸附嘴184a,吸附嘴184a具备吸附管186a及背景形成板188a。吸附嘴184具有使吸附管186的形状、直径及背景形成板188的直径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吸附嘴,在小型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安装中使用吸附管186及背景形成板188的各直径小的吸附嘴184。通过头移动装置而移动的部件安装头90的尺寸、重量等存在限制,吸附嘴184中,吸附管186等的直径越小,越能够增多部件安装头90具备的吸附嘴184的数目。 
图9(a)所示的部件安装头90a具备一个构成保持工具保持部的嘴座190a(参照图9(b)),并保持一个吸附嘴184a。嘴座190a以能够沿与自身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即能够升降且能够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的方式保持于部件安装头90a的头主体192a,并将吸附嘴184a保持成可拆装,通过头主体192a上设置的移动装置即座升降装置(图示省略)进行升降而与基板保持装置34、35接近、分离,并通过座旋转装置(图示省略)进行旋转。吸附嘴184a是吸附管186a及背景形成板188a的直径大的结构,部件安装头90a使用在大型的电子电路部件向电路基板52的安装中。 
另外,图10所示的部件安装头90b具备八个吸附嘴。在部件安装头90b的头主体192b上,旋转体194b被设置成在部件安装头90b安装于X轴滑动件162的状态下能够绕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旋转中心线旋 转,在以旋转体194b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的一圆周上隔开了等角度间隔的八个位置上,构成保持工具保持部的喷嘴保持轴198b分别被保持成能够升降且能够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并分别将吸附嘴保持成可拆装。旋转体194b通过设置在头主体192b上的旋转体旋转装置进行旋转,从而使八个喷嘴保持轴198b依次向预先设定的部件吸附安装位置旋回,通过设置在头主体192b的与部件吸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保持轴升降装置进行升降,使吸附嘴升降而进行电子电路部件的从部件供给装置18的取出及向电路基板52的安装。而且,八个喷嘴保持轴198b分别通过设置在头主体192b上的共通的保持轴旋转装置而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改变由吸附嘴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姿态。 
此外,图11所示的部件安装头90c具备12个吸附嘴184c。该部件安装头90c基本上与日本特开平10-212023号公报所记载的部件安装头同样构成,简单地进行说明。在部件安装头90c中,与部件安装头90b同样地,12个喷嘴保持轴198c分别以可升降且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可旋转地保持于头主体192c的旋转体194c上,并将吸附嘴184c保持成可拆装,旋转体194c通过旋转驱动装置200进行旋转,从而依次向部件吸附安装位置移动,并通过升降装置202进行升降。而且,12个喷嘴保持轴198c在共通的保持轴旋转装置的作用下,绕自身的轴线旋转。旋转驱动装置200及保持轴旋转装置都设置在头主体192c上。 
在部件安装头90c中,还在头主体192c上设有旋回时升降装置(图示省略),伴随旋回而使喷嘴保持轴198c升降。旋回时升降装置绕旋转体194c的旋转中心线而高度渐变,具备凸轮,该凸轮具有向下的凸轮面,12个喷嘴保持轴198c的各自的上端部上设置的凸轮随动件沿凸轮面移动,使全部的喷嘴保持轴198c旋回并升降。凸轮面从最低的位置在沿正反两方向离开180度的位置上高度变得最高,停止在该最低位置时,吸附嘴184的位置最低,该位置为部件吸附安装位置而设有升降装置202,最高位置为部件摄像位置,在头主体192c的与部件摄像位置对应的部分上设有部件摄像装置204。该部件摄像装置204是第一 部件摄像装置。 
如图11所示,部件摄像装置204包括作为摄像装置的CCD相机206、照明装置208及反射装置210。在部件摄像位置上停止的吸附嘴184c及由吸附嘴184c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的下侧,照明装置208及反射装置210相对于与位于部件摄像位置上的喷嘴保持轴198c的旋回轨迹相切的切线及旋转体194c的旋转中心线成直角地延伸,且在喷嘴保持轴198c的旋回轨迹上以从下方对置的状态设置。部件摄像装置204配置在因部件摄像位置高于部件吸附安装位置而得到的间隙中,避免部件摄像装置204与吸附嘴184c、电子电路部件、部件供给装置18、电路基板52的干涉,并减小用于电子电路部件的吸附、安装的吸附嘴184c的升降距离即可。 
通过从照明装置208照射到吸附嘴184c的背景形成板188c上的光的反射而得到的像形成光的方向利用反射装置210的多个反射镜的各反射面而从向下改变成横向(向水平方向),然后改变成向上而向CCD相机206入射,从而拍摄电子电路部件。多个吸附嘴184c分别向部件吸附安装位置移动而吸附电子电路部件后,向部件摄像位置移动,每当停止时通过部件摄像装置204拍摄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部件安装头90c保持12个吸附嘴184c,由所述吸附嘴184c吸附的电子电路部件小,逐一拍摄电子电路部件的部件摄像装置204中CCD相机206等可以是小型的部件,通过设置于头主体192c而安装在X轴滑动件162上,与部件安装头90c一起在头移动装置92的作用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示省略,但也有具备两个或四个吸附嘴的部件安装头。吸附嘴为两个时,所述吸附嘴分别由嘴座保持,沿头主体排成一列,例如,与Y轴方向平行地排列设置,两个嘴座分别通过座升降装置及座旋转装置进行升降、旋转。而且,吸附嘴为四个时,部件安装头中虽然吸附嘴的数目不同,但与具备8个吸附嘴的部件安装头同样构成。此外,具备12个吸附嘴的部件安装头中,也可以是部 件摄像装置未设置于头主体,不一起移动,与部件安装头90a或90b同样地,吸附嘴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通过固定位置而设置在模块主体上的部件摄像装置进行拍摄。 
在上述部件安装头90a~90c的各头主体192a~192c上,如图12(a)所示,为了向X轴滑动件162的安装,而在其背面部分别设有一对腿部214及卡合块216,在所述X轴滑动件162的正面部上,如图12(b)所示,设有分别支承一对腿部214的腿部支承部218及将卡合块216的一部分卡定而固定的头固定装置220。关于头固定装置220,与日本特开2004-172500公报所记载的头固定装置同样构成,在使一对腿部214由腿部支承部218承受并使卡合块216与卡合孔222嵌合的状态下,操作者对把手224(参照图13(a))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如图13(a)、(b)所示,卡定销226与设置在头主体192上的卡定辊228卡合而将头主体192a~c向X轴滑动件162按压,在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将部件安装头90a~90c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在部件安装头90c上,将设置在头主体192c上的部件摄像装置204与部件安装头90c一起相对于X轴滑动件162进行安装、取下。 
此外,如图4所示,在X轴滑动件162上安装有基准标记摄像装置229。基准标记摄像装置229具备照明装置及CCD相机而向下设置,对设置在电路基板52上的基准标记进行拍摄。 
对各安装模块10的部件供给装置18进行说明。 
如图2及图6所示,本部件供给装置18包括:沿所述正面侧的基板输送器30的固定轨道即导轨36设置,分别作为部件供给工具的部件进给器的一种即多个带式进给器(以下,简称为进给器)230;和将所述带式进给器230保持成可拆卸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在多个进给器230中,如图14所示,电子电路部件作为带化部件234进行供给。进给器230与日本特开2004-47951公报所记载的进给器同样构成,进 行简单说明。 
在本带化部件234中,如图14所示,电子电路部件由载体带236及罩带238保持。在沿载体带236的长度方向排列且等间隔形成的多个收容凹部上分别收容电子电路部件,并通过与载体带236重叠粘贴的罩带238,防止从收容凹部的飞出。 
如图14所示,进给器230的主体即进给器主体240成为宽度狭窄的长条形状的板状,设有进给装置242、罩带剥离装置244、部件保持装置246及卡合装置248。在本进给器230中,带化部件234卷绕保持在作为带化部件保持构件的卷轴254上,部件保持装置246具备将卷轴254支承为能够绕与进给器23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的卷轴保持构件256,设置在进给器主体240的后端部。进给器230的长度方向是前后方向,进给器230在由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保持而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状态下,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宽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 
本卷轴保持构件256在进给器主体240上设置成能够沿与进给器23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在进给器230由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保持而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状态下为铅垂方向)移动,由可伸缩的导轨258引导并进行移动,如图14的相邻的两个进给器230所示,选择性地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是将卷轴254支承为在位于与进给器主体240大致相同高度的状态下能够旋转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是比位于第一位置的卷轴保持构件256靠下方处将卷轴25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位置。多个进给器230在由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保持的状态下,使相邻的进给器230的卷轴254沿上下方向位于相互不同的位置,进给器230以比卷轴254的宽度窄的间隔安装在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上。 
如图14所示,从卷轴254拉出的带化部件234通过引导装置262 引导并通过进给装置242沿长度方向传送。本进给装置242以电动旋转电动机的一种即带编码器的伺服电动机264为驱动源,将电子电路部件依次向进给器230的前端部上设定的部件供给部传送。罩带剥离装置244与进给装置242共用驱动源,罩带238与带化部件234的传送同步地被传送,并在部件供给部的上游侧从载体带236剥落,通过部件安装头90的吸附嘴184进行从收容凹部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取出。 
如图14所示,所述卡合装置248包括卡合构件268和卡合构件操作装置270,并使进给器230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卡合。在进给器主体240上,在其前表面上突出设置有定位突起280、282及连接器284。此外,如图14及图16(b)所示,在进给器主体240的底面上,横截面形状呈倒T字形的轨道286与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 
如图15所示,所述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包括进给器安装台290和一对臂292。进给器安装台290包括卡合台部294和与卡合台部294成直角的定位台部296。在卡合台部294上,在其后部形成有在上表面开口且沿宽度方向贯通的卡合槽302。在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状态下,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为前后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为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在进给器安装台290上,设定位台部296侧为前侧。 
在卡合台部294上,在比卡合槽302靠前侧的部分上,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的槽306沿宽度方向隔开适当的距离而在本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上等间隔地形成多个,在比卡合槽302靠后侧的部分上,与多个槽306分别对应而形成有引导槽308。如图16(b)所示,多个槽306分别设置成横截面形状呈倒T字形且在卡合槽302开口。而且,引导槽308设置成在卡合台部294的后表面和卡合槽302开口而与前后方向平行,其宽度比槽306的倒T字的较宽一方的槽宽度稍大。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定位台部296上,与多个槽306分别对应的部分上分别设有定位孔310、312及连接器314。 
在卡合台部294上,如图19简要所示,在沿其宽度方向隔开的两侧部上,分别在从卡合台部294向形成有槽306等一侧的相反侧突出的状态下设有侧壁部316,在所述一对侧壁部316的相互对置的面即内侧面上,如图16及图19所示,多个引导辊320分别沿前后方向隔开适当的距离并以能够绕与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 
另外,如图16中一方的侧壁部316所示,在一对侧壁部316的各后部上分别沿宽度方向贯通侧壁部316而形成有多个内螺纹孔322,在本进给器安装台290上形成有4个内螺纹孔322。所述4个内螺纹孔322,每两个在前后方向上都隔开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在图16中由L表示)形成,并且所述每两个内螺纹孔322在前后方向和与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位于相互不同的位置,形成为锯齿状。此外,一对侧壁部316的前端部比定位台部296向前方突出,并且引导辊324分别安装成能够绕平行于与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轴线旋转。 
所述一对臂292如图15所示成为板状,长度方向或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别在包括臂292的板面在内的平面内弯曲,两端部分别相互平行,但具有在与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形状。如图20中一方的臂292所示,在所述臂292的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即前端部上沿宽度方向贯通形成有多个螺钉安装孔即沉头螺钉安装孔330,在该臂292上形成有6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30。所述沉头螺钉安装孔330每3个隔开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在图20中由L表示)形成,并且所述每3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30在臂292的长度方向和与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形成为锯齿状。所述每3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30的位置的偏移与所述每两个内螺纹孔322的位置的偏移相同。而且,在臂29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即后端部上设有把手332。 
如图15所示,进给器安装台290安装于一对臂292而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但如图20及图22所示,安装成从臂292突出的突出长度不同的两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如图20所示,当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在一对臂292上安装成从臂292突出的突出长度短且相对于臂292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时,进给器安装台290的4个内螺纹孔322与臂292的6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30中的后侧的4个对位,螺钉的一种即沉头螺钉340通过沉头螺钉安装孔330而与4个内螺纹孔322分别螺合,从而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固定在臂292上。 
另外,如图22所示,当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在一对臂292上安装成从臂292突出的突出长度长且相对于臂292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时,4个内螺纹孔322与6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30中的前侧的4个对位,沉头螺钉340分别与4个内螺纹孔322螺合而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固定在臂292上。在本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中,进给器安装台290构成前部,一对臂292构成后部,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上,进给器安装台290的从臂292突出的突出长度是与距离L相等的长度,互不相同。 
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安装于模块主体12时,如图20所示,进给器安装台290由固定在模块主体12的基台部22上的保持台350保持。如图17至图19所示,保持台350包括从底壁352的宽度方向(在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状态下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两缘部分别立起设置的一对安装部354和设置在比所述安装部354靠内侧的部分上的一对导轨部356。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保持台350,与部件供给装置18的与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的前后关系同样地,设接近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的一侧为前侧。如图18所示,在一对安装部354上形成有多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60,在本保持台350上形成有4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60。所述沉头螺钉安装孔360分别沿与底壁352成直角的方向贯通安装部354形成,并沿前后方向隔开与所述距离L的2分之1相当的距离等间隔地形成。 
如图18~图20所示,在一对导轨部356的从各底壁352突出的突出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在其外侧面开口并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引导槽364。引导槽364的一对槽侧面与底壁352平行,它们中的接近底壁352一侧即下侧的槽侧面构成引导面366。如图20所示,该引导面366的后端部越靠后方越向接近底壁352的方向倾斜而形成为倾斜引导面368。如图18及图20所示,在与倾斜引导面368对应的部分上没有划定一对槽侧面的另一方的侧壁370,如图18所示,该侧壁370的后端部越靠外侧越向前方倾斜而形成为引导部372。 
此外,如图18所示,在底壁352上分别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作为定位凹部的两个定位孔374。所述定位孔374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分别与突出设置在基台部22上的作为定位突部的两个定位销376嵌合,而将保持台350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定位。定位孔374的长度形成为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加上定位销376的直径后的长度。也可以在基台部22上设置定位凹部,在保持台350设置定位突部。 
保持台350在定位孔374与定位销376嵌合的状态下相对于模块主体12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移动,被定位在如图18中双点划线所示两个定位孔374的各前端分别与定位销376抵接的第一位置和如实线所示两个定位孔374的各后端分别与定位销376抵接的第二位置这两个位置的任一方。保持台350相对于模块主体12,在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比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靠后侧,各位置上的保持台350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的位置差与所述距离L相等。将保持台350的第一位置称为后退位置,将第二位置称为前进位置。 
在模块主体12的基台部22上,如图19所示,与一对安装部354对应的部分上分别沿前后方向隔开与距离L的2分之1相等的距离形成有多个内螺纹孔380,例如,两个内螺纹孔380(图19中仅图示一方的内螺纹孔380)。因此,在后退位置将保持台350固定于基台部22时,四个沉头螺钉安装孔360中的前侧的两个分别与内螺纹孔380对位, 沉头螺钉382(参照图19)通过沉头螺钉安装孔360与内螺纹孔380螺合,固定在前进位置时,后侧的两个分别与内螺纹孔380对位,将沉头螺钉382螺合。 
此外,如图17简要所示,在保持台350上设有固定装置386,并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固定在保持台350上。该固定装置386例如将气缸作为驱动源构成,在本安装模块10中,固定装置386基于操作者的工作指示而进行工作,但在未投入电源的状态下不工作,而无法固定进给器安装台290。因此,如图24所示,在模块主体12的一对侧壁部24的比一方的基台部22向后方突出的部分的下部设有防止后退装置390,而进给器安装台290防止载置在保持台350上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后退。 
如图24所示,防止后退装置390包括安装在上述一方的侧壁部24的内侧面上的一对作为后退防止构件即卡合构件的杆392、394。所述杆392、394分别成为板状,通过轴396、398以能够绕与X轴方向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沿侧壁部24上安装的板状的安装构件395的上下方向隔开距离的位置上。 
在上侧的杆392上,在后方侧与轴396相邻的部分上形成有在上表面开口且沿与转动轴线平行的方向贯通的卡合槽400,构成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凹部,并且在比卡合槽400靠后侧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越靠后方越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402。杆392在从轴396向前方延伸的部分上,通过轴408以能够绕与轴396的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与沿上下方向配置的连杆406的上端部连结。连杆406通过张设在其下端部与安装构件395之间的施力装置的一种的作为弹性构件的弹簧即拉伸螺旋弹簧410被向下方施力。该弹簧410的施力所引起的杆392的转动限度通过设置在杆392的侧壁部24侧的侧面上的抵接部412与设置在安装构件395上的限动件414抵接而被规定,在该转动限度被规定的状态下,卡合槽400的底面成为水平,卡合槽400的后侧的槽 侧面415成为铅垂。而且,卡合槽400的前侧的槽侧面416成为与倾斜面402对应的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24所示,与杆392同样地,在下侧的杆394上设有卡合槽420、倾斜面422、倾斜的槽侧面423及成为铅垂的槽侧面426,通过轴424以能够绕与轴398的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连杆406连结。在杆394上,在其内侧面(侧壁部24侧的相反侧的面)上通过螺栓432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有板状的作用构件即抵接构件430。该抵接构件430形成为与杆394的包括从形成有倾斜面422的部分到形成有槽420的部分在内的部分相同的形状,具有位于与倾斜面422同一平面内的倾斜面434,且具有与卡合槽420连续的卡合槽436。 
在所述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一对臂292中的、成为向模块主体12安装时设有防止后退装置390的侧壁部24侧的臂292上,如图15、图20及图24所示,在其后端部上设有与臂292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成直角延伸的卡合突部440,从而构成卡合部。在卡合突部440上,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倾斜面402对应的倾斜的倾斜面442,在后表面上形成有铅垂的卡合面或抵接面444。 
对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向模块主体12的安装进行说明。 
通过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安装于保持台350,而将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安装于模块主体12。在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安装在前进位置上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安装时,保持台350固定在前进位置,在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安装在后退位置上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安装时,保持台350固定在后退位置。进给器安装台290即使相对于臂292安装在前后任一位置上,相对于保持台350的位置也不改变,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Y轴方向的安装位置改变成两种,能取得相对于模块主体12接近固定轨道即导轨36的前进位置和从导轨36离开的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进给器安装台290变更相对于一对 臂292的安装位置而变更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位置,因此一对臂292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不改变,在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导轨36的相反侧的端即后端的位置不改变。 
保持台350的前进位置设定在如下所述的位置:使得进给器安装台290的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前进位置为能够得到对于在部件供给装置18与导轨36之间配置与所述部件摄像装置204不同的部件摄像装置(关于该部件摄像装置在后面进行叙述)而言较小但能够配置后述的校准用摄像装置的间隔的位置,保持台350的后退位置设定在如下所述的位置:该位置比前进位置位于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后方,且使得进给器安装台290的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后退位置为能够得到在部件供给装置18与导轨36之间配置上述另一部件摄像装置的间隔的位置。 
无论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一对臂292安装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的哪一位置,都能通过操作者以相同步骤进行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向模块主体12的安装,因此以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前进位置时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安装为例进行说明。 
在安装时,操作者在基台部22上将保持台350固定在前进位置,将进给器安装台290安装成相对于一对臂292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然后,把持把手332,使在进给器安装台290的一对侧壁部316上分别设置的引导辊320载置在保持台350的一对导轨部356的各倾斜引导面368上,沿倾斜引导面368进行引导并使其进入引导槽364内。而且,一对侧壁部316的各前端上设置的引导辊324分别被引导部372引导而被导向导轨部356的外侧,从X轴方向的两侧夹持保持台350,进给器安装台290中一对侧壁部316位于保持台350的X轴方向的两侧,通过引导辊320在引导面366上的滚动而被引导并同时前进。在本安装模块10中,引导槽364构成第一引导部,引导辊324构成第二 引导部。 
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在前进至进给器安装台290整体大致位于保持台350上的状态下,臂292的卡合突部440到达防止后退装置390,在该倾斜面442和上侧的杆392的倾斜面402的斜面的作用下,杆392克服弹簧410的作用力,使抵接部412向离开限动件414的方向转动,允许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卡合突部440)的前进。若卡合突部440越过倾斜面402而到达嵌入卡合槽400的位置,则杆392在弹簧410的施力下转动而抵接部412返回与限动件414抵接的位置,如图24所示,卡合突部440嵌入卡合槽400,通过卡合突部440的抵接面444与卡合槽400的槽侧面415的抵接,而形成防止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后退的状态。而且,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前进通过与设置在模块主体12上的基准面(图示省略)抵接而停止。卡合槽40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卡合突部440,卡合突部440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隙的方式嵌合到卡合槽400内,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在相对于模块主体12沿前后方向被大致定位的状态下停止前进。而且,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X轴方向的位置通过一对侧壁部316的各引导辊324从X轴方向的两侧夹持保持台350的一对导轨部356而被定位。 
在本安装模块10被接通电源的状态下,操作者如上所述将进给器安装台290载置于保持台350上后,指示固定装置386的工作,使进给器安装台290固定于保持台350。由此,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模块主体12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被定位在预先设定的位置上,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在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固定于模块主体12,由于进给器安装台290安装在臂292上的后退位置,因而部件供给装置18成为相对于模块主体12保持在接近固定轨道即导轨36的前进位置的状态。关于部件供给装置18,在Y轴方向上,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侧为前侧。进给器安装台290的Y轴方向的位置由所述基准面决定。从模块主体12取下进给器保持构件232时,操作者指示将基于固定装置386的进给器保持台292向保持台350的固定解除, 在基于固定装置386的固定被解除后,以手动使防止后退装置390的杆392克服弹簧410的施力而转动,在卡合突部440能够从卡合槽400脱离的状态下使进给器保持构件232向后方移动,将其从模块主体12拉出。进给器安装台290在相对于一对臂292安装在后退位置的状态下保持于保持台350时,部件供给装置18相对于模块主体12,成为保持在从导轨36离开的后退位置的状态,该后退位置比保持在前进位置的状态多出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 
当图示省略的另一进给器保持构件安装于模块主体12时,防止后退装置390的下侧的杆394与该进给器保持构件的臂的卡合突部卡合而防止后退。该进给器保持构件中,保持带化部件的卷轴未由进给器保持,而与进给器分体地对由安装在一对臂上的桶保持的进给器进行保持,具备在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状态下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臂292向下方延伸的臂,且在该臂上设有卡合突部。将该进给器保持构件安装于保持台350并安装于模块主体12时,设置在臂上的卡合突部使下侧的杆394转动,但设置在卡合突部前侧的倾斜面与固定在下侧的杆394上的抵接构件430的倾斜面434卡合,通过斜面的作用使杆394克服弹簧410的作用力而转动,从而允许进给器保持构件的前进,卡合突部嵌入到抵接构件430上设置的卡合槽436中,从而防止后退。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位于前进位置而安装进给器230时,相邻的两个进给器230中的在下侧(所述第二位置)支承卷轴254的卷轴保持构件256与抵接构件430干涉。因此,使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前进位置时,操作者使用工具而松开螺栓432,将抵接构件430从杆394取下,使其不与卷轴保持构件256干涉。而且,当卷轴在由桶保持的进给器的作用下供给电子电路部件时,抵接构件430安装于杆394。 
在模块主体12上安装有如上所述覆盖由保持台350保持的进给器安装台290并覆盖部件供给装置18的罩。如图20及图22所示,罩包括两种罩450、452,如图20所示,当所述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模 块主体12位于后退位置时使用罩450,如图22所示,当位于前进位置时使用罩452。因此,罩450、452的前后与部件供给装置18相对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的前后同样地,接近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一侧为前侧。 
如图20及图25所示,罩450包括金属制的罩(以后,称为金属罩)456和透明的合成树脂,例如,丙烯树脂制的罩(以后,称为丙烯罩)458。丙烯罩458成为板状,如图25所示,具有覆盖进给器安装台290的宽度方向的整体的宽度和覆盖进给器安装台290的卡合台部294的后部及比进给器安装台290靠后方的部分的长度,并且如图20所示,具备与进给器主体240的后部上端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后部越靠后方越朝上方倾斜。 
金属罩456成为板状,如图20及图25所示,与丙烯罩458同样地,具有覆盖进给器安装台290的宽度方向的整体的宽度,后部沿丙烯罩458倾斜,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比丙烯罩458稍短。金属罩456保留丙烯罩458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而重合固定于其上表面,如图25所示,在从其前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延伸的腕部460上分别定位于模块主体12的一对侧壁部24而被固定。在所述一对腕部460的一方形成有螺栓插通孔(图示省略),在另一方设有螺栓插通孔、一对定位孔462及金属制的作为被检测部的被检测片463。被检测片463具有从腕部460在罩450的宽度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后、与腕部460成直角地向下方突出的形状。 
如图25及图26所示,分别在一对侧壁部24上,两个内螺纹孔464、466沿前后方向隔开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形成在其上表面上,在一对侧壁部24的一方上的隔开与距离L相等的距离的2部位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各1对的定位销468、470。该一方的侧壁部24上还设有罩检测装置474。罩检测装置474包括两个传感器476、478。所述传感器476、478例如由透过型的光电传感器构成,分别具备发光部480及 受光部482,设置在沿前后方向隔开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的位置。 
如图22及图26所示,所述罩452与罩450同样地包括相互重合固定的金属罩486及丙烯罩488,但具有如下的形状,该形状中设有在前后方向上比罩450长,且从罩450的后端与前部平行地向后方延伸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长度的部分。而且,与金属罩456同样地,在金属罩486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在模块主体12上的一对腕部490,并设有螺栓插通孔等。 
如图25所示,在金属罩456的腕部460的一对定位孔462嵌合于侧壁部24上设置的后侧的一对定位销468而被定位的状态下,将螺栓492与后侧的内螺纹孔464螺合而将罩450固定在侧壁部24。而且,被检测片463嵌入到后侧的传感器476的发光部480与受光部482之间。由此,妨碍受光部480的受光,并从传感器476输出检测罩450的安装的罩检测信号。 
如图26所示,金属罩486的腕部490由设置在侧壁部24上的前侧的一对定位销470定位,将螺栓494与前侧的内螺纹孔466螺合而将罩452固定于模块主体12,被检测片463由传感器478检测。因此,通过从两个传感器476、478的任一个输出罩检测信号,而可知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的罩的种类。 
无论罩450、452的哪一个安装于模块主体12,进给器230都被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罩引导,并安装在由保持台350保持的进给器安装台290上。进给器230的安装由操作者进行,操作者在进给器安装台290的后方使进给器230的轨道286与进给器安装台290的槽306的位置在X轴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别一致,使轨道286通过引导槽308与槽306嵌合,通过它们的嵌合进行引导,并使进给器230向前方移动。此时,若进给器230相对于进给器安装台290形成后部比前部靠上方的倾斜的姿态,则与覆盖卡合台部294的后部并覆盖槽306的后 端部的罩接触而无法使轨道286与引导槽308嵌合,操作者在将进给器230形成为与Y轴方向平行的水平且笔直的姿态的状态下进行向进给器安装台290的安装,能够顺利地使轨道286与槽306嵌合,而使进给器230前进。 
通过进给器230的前进,定位突起280、282与定位孔310、312嵌合,连接器284与连接器314连接。并且,卡合装置248的卡合构件268与卡合槽302的槽侧面卡合而将进给器230固定于进给器安装台290,通过分别成为倒T字形的轨道286与槽306的嵌合而防止进给器230从进给器安装台290的浮起。在进给器安装台290上安装有多个进给器230,所述进给器230被保持成沿X轴方向排列的状态。将进给器230从进给器安装台290取下时,操作者操作卡合构件操作装置270而解除卡合构件268对卡合槽302的槽侧面的卡合,使进给器230向后方移动而将轨道286从槽306、308拔出。 
将罩450、452分别定位于侧壁部24,用于固定的定位销468、470等的前后方向的间隔成为与所述距离L相等的距离,Y轴方向上的罩450、452的安装位置的差与距离L相等,罩450、452的分别相对于进给器安装台290的Y轴方向的位置相同,且具有位于其后部的上方且沿着进给器230的后部上端的形状,因此同样地限制进给器230的安装姿态。 
另外,罩452由于比罩450多出与距离L相等的长度,因此罩450、452的各后端的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Y轴方向的位置不变。因此,无论将罩450、452的哪一个安装于模块主体12,都能防止操作者在进给器安装台290上未安装进给器230的状态下从进给器安装台290的上方,或从进给器安装台290的未安装进给器230的部分将手放入安装模块12内的情况。 
此外,罩450、452分别包括金属罩456、486及丙烯罩458、488, 并且丙烯罩458、488比金属罩456、486大,且位于进给器安装台290侧,因此通过金属罩456、486确保罩450、452的强度,另一方面,即使进给器230与罩450、452接触,也能避免或减少因与丙烯罩458、488接触而对进给器230产生的损伤。 
此外,如图6(a)、(b)所示,所述限动装置120的限动件122、124分别在Y轴方向上设置在比罩450、452靠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侧与Y轴滑动件100抵接,且避免与部件安装头90的罩450、452碰撞的位置。在限动装置120中,在部件供给装置18被保持成位于比模块主体18靠后退位置的状态时使用限动件122,在部件供给装置18被保持成位于前进位置的状态时使用限动件124。因此,在以正面侧为前侧的安装模块10中,限动件122位于比限动件124靠前方侧,但若将部件供给装置18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的前后关系建立对应,则限动件124位于比限动件122靠前方侧。 
此外,如图20及图22所示,在模块主体12中放入带化部件234的电子电路部件被取出后的空的载体带236,并安装向模块主体18的基台部22上设置的带收容器500引导的通道502。通道502包括通道502a、502b这两种。所述通道502a、502b都是宽度在进给器安装台290的宽度方向上较长且具备与进给器安装台290整体对应的长度,在安装于进给器安装台290的进给器230的上部和带收容器500开口,但高度不同,通道502a比通道502b高,能够放入高度高的电子电路部件的收容所使用的载体带236。通道502a、502b的具有与由进给器230供给的电子电路部件的高度(载体带的厚度)相应的高度的通道安装于模块主体12。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模块主体12的前进位置及后退位置也分别考虑通道502a、502b的安装而进行设定。 
如上所述,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模块主体12取得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对应于此,导轨36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变化,但进给器安装台290取得哪一个位置由配置 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的装置决定。如图6(a)、图20及图21所示,在导轨36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之间配置有作为第二部件摄像装置的部件摄像装置520、作为保持工具收纳装置的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时,部件摄像装置520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尺寸大,因此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后退位置,导轨36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之间的间隔变宽。在图6(a)中,省略了部件收容装置524及一对侧壁部24的一方的图示。 
如图6(a)所示,部件摄像装置520包括照明装置536及CCD相机538,它们串联设置,与摄像轴线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该部件摄像装置520对由部件安装头90a安装在电路基板52上的大型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或者能够同时一下子拍摄由部件安装头90b的多个吸附嘴184b分别保持的多个电子电路部件,如图21所示,俯视的形状大致成为正方形状,相互正交的两方向上的各尺寸都大。 
喷嘴收容装置522通过日本特开2004-311599公报等已知,如图21所示,包括:形成有多个喷嘴收容孔540的喷嘴收容台542;使喷嘴收容台542升降的收容台升降装置(图示省略);开闭器544,相对于喷嘴收容台542,设置成能够沿与其表面(上表面)平行的方向移动,且在允许从喷嘴收容孔540取出吸附嘴的的位置与阻止取出的位置之间移动;及开闭器移动装置(图示省略),其中,在喷嘴收容装置522与部件安装头90之间能够自动更换吸附嘴184。收容在喷嘴收容装置522中的吸附嘴184对大型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吸附,喷嘴收容孔540的直径大,在喷嘴收容装置522的俯视下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长度彼此不同,与开闭器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尺寸长,并形成为与部件摄像装置520的俯视下的1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的长度。 
部件收容装置524是如下的装置,即,通过部件安装头90将电子电路部件临时从进给器230取出,但由于种类不同或偏离到吸附嘴184所保持的保持姿态无法修正的程度等因某种理由而无法安装于电路基 板52时,对吸附嘴184进行的保持被释放后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收容的装置。该部件收容装置524能够收容大型的电子电路部件,如图21所示,俯视的尺寸大,深度深。并且,俯视下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尺寸不同,长的一方的尺寸比部件摄像装置520的俯视下的1方向的尺寸稍短。 
另外,如图6(b)、图22及图23所示,在导轨36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之间配置有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时,校准用摄像装置528比部件摄像装置520小,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与校准用摄像装置528一致,因此与部件摄像装置520的配置时相比,能够减小导轨36与进给器保持构件232之间的间隔,而使进给器安装台290位于前进位置。在图6(b)中,省略了部件收容装置532及一对侧壁部24的一方的图示。 
校准用摄像装置528是为了对所述部件安装头90c进行校准,而进行设置在部件安装头90c上的基准标记的拍摄和每旋转一定角度时拍摄由部件安装头90c保持的校准工具(也有使用吸附嘴184作为校准工具的情况)中的至少一方的摄像装置,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如图6(b)所示,具备照明装置548及相机550。该摄像装置528只要是能够进行用于上述校准的摄像的尺寸即可,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尺寸都比部件摄像装置528小。 
喷嘴收容装置530是对吸附小型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吸附嘴184进行收容的装置,其结构与所述喷嘴收容装置522相同,但形成在喷嘴收容台554上的喷嘴收容孔556的直径比喷嘴收容装置522的喷嘴收容孔540的直径小,开闭器558与喷嘴收容孔556相对应。如图23所示,喷嘴收容装置530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长度彼此不同,短的一方的尺寸与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的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尺寸中的长的一方的尺寸大致相等。而且,部件收容装置532是收容小型的电子电路部件的装置,其俯视下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 各尺寸彼此不同,都比所述部件收容装置524小,而且,长的一方的尺寸与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的上述长的一方的尺寸大致相等,且深度浅。 
如图20所示,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安装在作为安装构件的安装板570上,如图22所示,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安装在作为安装构件的安装板572上,在分别单元化的状态下选择性地安装于模块主体12。 
如图27及图28所示,安装板570成为长条形状,如图21所示,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沿安装板570的长度方向排列成1列,被定位而固定。如图21所示,部件摄像装置520安装在安装板57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分别以俯视下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各尺寸中的长的一方与安装板57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姿态安装在部件摄像装置520的安装板57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装置520、522、524上分别形成各两个作为定位凹部的定位孔(图示省略),在安装板570上的各装置520、522、524的安装部位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各两个作为定位突部的定位销(图示省略),通过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嵌合而将装置520、522、524分别在安装板570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定位,在该状态下通过螺栓(图示省略)固定在安装板570上。也可以将定位销设置于装置520、522、524,而在安装板570上设置定位孔。 
如图21所示,安装板570在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且宽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的姿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模块主体12的基台部22。由此,固定在安装板570上的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与X轴方向平行地排列在模块主体12上,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配置成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中的长的一方与Y轴方向平行的姿态。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0 所示,在基台部22上设有允许配置部件摄像装置520的一部分的凹部576。 
如图23所示,所述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分别在其长度方向上排成1列,并以通过图示省略的定位孔与定位销的嵌合而被定位的状态利用螺栓固定在成为长条形状的安装板572上。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固定在安装板57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喷嘴收容装置530以在其俯视下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尺寸中的短的一方与安装板572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姿态配置在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的安装板57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部件收容装置532以在其俯视下相互正交的两方向的尺寸中的长的一方与安装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姿态配置在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的安装板57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 
安装板572也与安装板570同样地,在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且宽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的姿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基台部22。由此,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沿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喷嘴收容装置530以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方向中的短的一方的尺寸与Y轴方向平行的姿态配置,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分别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与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大致相同的范围,它们的配置所需要的所需空间的Y轴方向的尺寸比部件摄像装置520等的配置时小。根据部件摄像装置520的有无、喷嘴收容装置522、530的配置姿态的不同(俯视下相互正交的方向的第一、第二尺寸中的长的一方的第一尺寸的配置方向的不同)、部件收容装置524、532的尺寸的不同,而它们的配置所需要的所需空间的Y轴方向的尺寸变化为两种,其尺寸差成为对所述Y轴滑动件100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的两种限动件122、124的移动限度规定位置间的距离L,并且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的两个安装位置的各位置间的距离等全部设定成与该Y轴方向的尺寸差一致,如图6所示,部件供给装置18对应于分别位于后退位置和前进位置的状态,该后退位置和该前进位置具有与上述尺寸差相等的距离(在图6中由L表 示)的差。 
安装板570、572通过安装装置590安装在基台部22,操作者通过操作安装装置590,无需使用工具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安装、取下,从而能够更换部件摄像装置520等和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等。安装装置590包括卡合构件592和卡合工具593,如图28所示,该卡合构件592在模块主体12的基台部22的导轨36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的部分上分别设置在沿与安装板570相当的长方形(图28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对角线方向隔开的2部位上而构成卡合部,如图29(a)所示,卡合工具593分别设置在安装板570的沿对角线方向隔开的2部位上。如图30及图31所示,卡合构件592将金属制的板材折曲而形成,从基台部22呈直角地上升后,与基台部22平行延伸,该延伸端部向基台部22侧弯曲而形成卡合部598。如图28所示,在基台部22的另一对角线上隔开的2部位上还分别突出设置有作为定位突部的定位销594、596。 
如图30及图31所示,卡合工具593包括:以能够绕与安装板570的板面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570上所固定设置的支承台614上的作为操作构件的操作杆616;通过操作杆616保持成能够绕与操作杆616的转动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的环状的钩618。如图29(a)所示,在安装板570上的与两个卡合工具593分别对应的部分上形成有开口619,支承台614以其一端部向开口619内突出的方式设置,且在其突出端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有作为支承部的轭部620。轭部620的宽度小于开口619的宽度,在其一对支承壁部622上分别形成有沿相对于安装板570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长孔624。 
在操作杆61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设有把手628。操作杆616的另一端部向安装板570侧弯曲而形成凸轮部630,在该凸轮部630的基端部上,轴部632从在平行于操作杆616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隔开的两侧面分别突出,并在长孔624的长度方向上以可移动且可转动的方式分别与上述长孔624嵌合。 
钩618由弹性线材制作,形成为包括一对臂部638、卡合部640及轴部642在内的形状,该卡合部640将所述臂部638的各一端部相连,轴部642在各臂部638的另一端部沿与臂部638成直角且相互接近的方向设置,两个轴部642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与上述两个轴部632嵌合,钩618由操作杆616保持。如图30所示,一对臂部638分别弯曲成大致“ㄑ”形。而且,卡合部640的中央部向轴部632侧及从臂部638离开一侧弯曲而形成钩挂部644。通过上述臂部638的ㄑ形的弯曲的伸长和卡合部640的以弯曲和扭转为主体的钩618的弹性变形,而产生使轴部642与钩挂部644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弹性力。 
安装板570在安装有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的状态下在基台部22上进行装卸。如图29(a)所示,在安装板570上的与一对卡合工具593所处的对角线方向不同的对角线上隔开的2部位上分别形成有作为定位凹部的定位孔648、650,定位孔648为正圆,定位孔650为长孔。 
将安装板570安装于基台部22时,使定位孔648、650与定位销594、596嵌合,以将安装板570定位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状态下载置在基台部22上。在该状态下,如图30及图31所示,卡合构件592成为分别位于安装板570的两个开口619内的状态。 
卡合工具593在安装板570载置于基台部22时,如图3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将操作杆616向非卡合位置操作,凸轮部630成为操作杆616的转动轴线超过把手628侧且钩618下降的状态,将安装板570定位载置于基台部22上后,能够将钩618的钩挂部644钩挂在卡合构件592的卡合部598。然后,在该状态下使操作杆616在图30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在凸轮部630的凸轮作用下,使轴部632在长孔624内向上方移动,钩618的一对臂部638伸长,并且在卡合部640产生弯曲和扭转复合在一起的弹性变形,操作杆616的凸轮部630允 许操作杆616的转动轴线超过把手628侧的相反侧。凸轮部630超过该转动轴线后,操作杆616的把手628侧的端部正好成为与支承台614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操作杆61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在臂部638和卡合部640的弹性回复力下被按压到支承台614上而成为稳定状态,并且钩618被卡合构件592向下方拉拽,从而将安装板570拉近而固定于基台部22。 
将安装板570从基台部22取下时,使操作杆616在图30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部630成为使操作杆616的转动轴线超过把手628侧的状态。由此,轴部632在长孔624内向下方移动,钩618下降而能够解除与卡合构件632的卡合,从而能够解除安装板570向基台部22的固定,而从基台部22取下。 
根据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安装于基台部22时的周边构件的情况,安装板572比安装板570稍小,但尺寸大致相同,如图29(b)所示,与安装板570同样地设有两个卡合工具593、开口619、定位孔648、650,共用安装板570而将两个卡合构件592及定位销594、596定位固定于基台部22。因此,在安装板570上的图29(a)中单点划线所示的区域各设置两个分别对部件摄像装置520等进行定位的定位销及用于固定的内螺纹孔(图示省略),使用安装板570的整体而对部件摄像装置520等进行定位、固定,但安装板572为了安装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而增大,如图29(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其局部,即在安装于基台部22的状态下成为导轨36侧的部分上设置定位销及内螺纹孔(图示省略),分别对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等进行定位固定。如此,安装板570、572都以安装有装置的状态相对于基台部22进行安装、取下,操作者通过操作卡合工具593而容易相对于基台部22进行安装、取下,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的装置的安装、取下或更换。 
本模块主体12具有能够选择性地安装安装板570和安装板572的 部分,因此能够取得保持部件摄像装置520的状态和不保持部件摄像装置520而保持比部件摄像装置520小的另一摄像装置即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的状态,通过安装板570、572的选择性安装,在未保持部件摄像装置520的状态下与在保持部件摄像装置520的状态下相比,能够将部件供给装置18保持在接近固定轨道即导轨36的位置,所述安装板570在基台部22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安装有与和部件安装头90c一起移动的部件摄像装置204不同的部件摄像装置520,所述安装板572取代部件摄像装置204等而安装有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等。而且,在安装板570、572的安装中共用两个卡合构件592及定位销594、596,能够廉价地实现部件摄像装置520等的更换。也可以在安装板570、572上设置定位突部,而在基台部22上设置定位凹部。 
多个安装模块10的各控制装置20(参照图2)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输入传感器140等的检测信号,并控制以直线电动机102为代表的各种装置。而且,如图2所示,通过控制装置20控制显示装置660。显示装置660具备显示画面,通过文字、图形等的显示而向操作者通知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声音或光的点亮、闪烁等进行通知。此外,在计算机上连接有操作装置或输入装置662,操作者对将所述进给器安装台290固定在保持台350上的固定装置386的工作进行指示。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系统中,在多个安装模块10的每一个中,根据安装在电路基板52上的电子电路部件的种类而决定使用的部件安装头90的种类,对应于此,决定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的装置,决定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的间隔。由此,决定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的安装位置、使用于载体带236的排出的通道的种类、覆盖部件供给装置18的罩的种类、对Y轴滑动件100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的限动件的种类。 
例如,部件安装头90a使用于电子电路部件的安装时,部件摄像装置520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对吸附嘴184a所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因此,需要将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形成为能够配置部件摄像装置520的间隔,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安装在后退位置,使用通道502a、罩450、限动件122。 
这种情况下,若模块主体12上未安装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等,则操作者首先将安装有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的安装板570安装在基台部22。接下来,将通道502a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后,使保持台350位于后退位置而固定于基台部22。而且,将罩450安装于模块主体12。并且,将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一对臂292安装成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载置于保持台350,通过固定装置386固定于保持台350后,将进给器230搭载于进给器安装台290。此外,将限动件122安装于柱形部26。 
另外,将部件安装头90c使用于电子电路部件的安装时,将部件摄像装置204安装于头主体192c,因此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未配置部件摄像装置520,而配置有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可以比配置有部件摄像装置520的情况窄。因此,将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臂292安装在前进位置,使用通道502b、罩452、限动件124。 
这种情况下,若未在模块主体12安装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等,则操作者首先将安装有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的安装板572安装于基台部22。接下来,将通道502b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后,使保持台350位于前进位置而固定于基台部22。而且,将罩452安装于模块主体12。并且,将进给器安装台290相对于一对臂292安装于前进位置,载置于保持台350,通过固定装置386固定在保持台350上后,将进给器230搭载于进给器安装台290。此外, 将限动件124安装于柱形部26。而且,若在防止后退装置390的下侧的杆394上安装有抵接构件430,则从杆394取下。 
安装模块10中的向电路基板52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安装有时仅使用相同种类的部件安装头90进行,根据电路基板52的种类进行变更,有时也交替使用部件安装头90c和除此以外的部件安装头90,在后者的情况下,根据部件安装头90的种类的变更,而变更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之间的间隔,更换配置在它们之间的装置。这种情况下,将当前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等取下,将接下来使用的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等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例如,若将部件安装头90a改变成部件安装头90c,则将进给器保持构件232、罩450、通道502a及限动件122从模块主体12取下,将安装板570从基台部22取下而取下部件摄像装置520等。保持台350在保持安装于基台部22的状态下,解除相对于保持台350的固定而向前进位置移动,固定于基台部22。并且,进行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等向模块主体12的安装。 
限动件122、124及罩450、452的哪一个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情况由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138及罩检测装置474检测。在控制装置20的计算机中,基于检测装置138、474的各检测信号,而取得当前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的限动件及罩的种类。由此,例如,进行应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的限动件及罩是否已安装(是否已安装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和部件供给装置18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相应的种类的限动件及罩)的判定,若安装有错误种类的限动件或罩,则将其内容显示在显示装置660上,发出警告。 
安装的限动件或罩的种类是否错误,例如基于安装模块10中电子电路部件的安装程序和罩的种类的至少一方与限动件的种类的不一致来判定。例如若限动件与罩的种类不一致,则可知某一个错误地被安装,将实际安装的限动件及罩的种类显示在显示装置660上而进行警 告。而且,若在安装程序中对Y轴滑动件100向部件供给装置18侧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则比较其移动限度和限动件的种类,若通过限动件规定的移动限度比安装程序中规定的移动限度靠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侧,则可知限动件的种类错误。若安装程序中未规定移动限度,则比较在该程序中规定的Y轴滑动件100的最向部件供给装置18侧移动的移动位置即可。 
如此在本安装模块10中,根据电子电路部件向电路基板的安装中使用的部件安装头90的种类而变更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与部件供给装置18的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当使用部件安装头90c时,为了缩短其间隔,而缩短部件安装头90c的移动距离即可,能确认到安装效率提高且生产能力提高7%的情况。在安装模块10中,在电路基板52的输送中有时仅使用基板输送器30,有时也使用基板输送器30、32,总之只要使部件供给装置18相对于模块主体12位于前进位置,且与Y轴方向上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14之间的间隔比位于后退位置时短,就能缩短部件安装头的移动距离,而能够得到安装效率的提高效果。 
在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的变更也可以根据规格来进行。这种情况下,在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中,决定配置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装置,不用根据电路基板的种类而改变,因此能够以不频繁地进行安装、取下的情况为前提进行向该安装机主体的安装。例如,如图32所示的安装模块698那样,在模块主体700的基台部702的固定轨道的Y轴方向上相邻的部分上设置各一对的定位销704及内螺纹孔706,从而定位而固定安装板710(参照图33)和安装板712(参照图34)的任一方,所述安装板710作为用于安装所述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的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板712作为用于安装所述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的安装构件。 
如图33所示,在安装板710上形成有供上述一对定位销704嵌合的一对定位孔714及供与内螺纹孔706螺合的螺栓(图示省略)插通的一对贯通孔716,并且在部件摄像装置520、喷嘴收容装置522及部件收容装置524的各安装部位上分别设有各1对的定位销718及内螺纹孔720。一方的定位孔714成为长孔。 
如图34所示,安装板712的Y轴方向的尺寸比安装板710小,形成为足以安装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的尺寸,与安装板712同样地形成各一对的定位孔724及贯通孔726,并且在校准用摄像装置528、喷嘴收容装置530及部件收容装置532的各安装部位上分别设有各一对的定位销728及内螺纹孔730。 
如图32所示,设置在基台部702上的各一对的定位销704及内螺纹孔706形成在能够将尺寸不同的安装板710、712都进行定位固定的位置,首先,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将安装板定位,螺栓(图示省略)通过贯通孔而与内螺纹孔706螺合,固定在基台部702上。并且,在该固定的安装板上将装置定位并固定。模块主体700在基台部702的部件供给装置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之间具有根据规格而能够固定尺寸不同的两种安装板的部分,因此能够取得保持部件摄像装置520等的状态和保持校准用摄像装置528等的状态。 
如此通过螺栓将安装板710、712固定于模块主体700时,也可以将内螺纹孔分别设置在与两种安装板的各尺寸对应的部位,根据安装的安装板进行选择而螺合螺栓,从而将安装板固定。也可以将定位销设置在与安装板的尺寸相应的部位,而选择性地将安装板定位。这种情况下,在大的安装板上设有避免与将小的安装板定位的定位销干涉的开口。 
另外,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固定于安装机主体时,可以将两种安装板如所述安装板570、572那样形成为大致相同尺寸或相同尺寸,如所 述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安装装置而将安装板安装于安装机主体时,也可以将两种安装板如安装板710、712那样形成为具有与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装置的尺寸相应的尺寸。 
对使安装有部件安装头的移动构件移动的移动装置的第二轴滑动件的向部件供给装置侧的移动限度进行规定的限动装置中,对第二轴滑动件的移动限度分别规定在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前进位置对应的位置和与后退位置对应的位置的两种限动件也可以总是固定于安装机主体。 
例如,图35及图36所示的限动装置750的限动件752、754中的将第二轴滑动件即Y轴滑动件756的移动限度规定在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后退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限动件752与所述限动件122同样地,安装于模块主体12的柱形部26,与Y轴滑动件756抵接,而规定其移动限度。 
另外,将Y轴滑动件756的移动限度规定在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前进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的限动件754比梁部28的限动件752靠前方,且设置在比Y轴滑动件756的移动区域靠上方的位置。在Y轴滑动件756的上表面上设有通过作为致动器的一种的气缸760进行升降的抵接构件762。抵接构件762在退避位置即下降端位置,如图35中实线所示,位于比限动件754靠下方,在抵接位置即上升端位置,如图35中双点划线所示,使与限动件754抵接的高度上升。 
部件供给装置相对于模块主体12位于后退位置时,使抵接构件762位于退避位置,与限动件754不接触,而允许通过限动件752来规定Y轴滑动件756的移动限度。而且,部件供给装置相对于模块主体12位于前进位置时,抵接构件762向抵接位置上升,与限动件754抵接而规定Y轴滑动件756的移动限度。 
抵接构件762向退避位置和抵接位置的移动能够基于覆盖部件供给装置的罩的种类的检测来进行。若检测到安装在模块主体12上的罩为对位于后退位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进行覆盖的罩450,则抵接构件762位于退避位置,若检测到为对位于前进位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进行覆盖的罩452,则位于抵接位置。该罩种类对应控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基于罩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而控制气缸760来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配置部件摄像装置时,也可以在它们之间将部件摄像装置设置成能够在作用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通过部件摄像装置移动装置进行移动,所述作用位置位于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所述退避位置从该作用位置退避。 
例如,图37所示的部件摄像装置800通过轴808以能够绕与Y轴方向(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模块主体802的基台部804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部分上设置的凹处806,并通过气缸810进行转动。气缸810在气缸壳体812上通过轴814以能够绕与Y轴方向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基台部804上,并且活塞杆816通过轴817以能够绕与Y轴方向平行的轴线相对转动的方式与部件摄像装置800连结,通过活塞杆816的伸长,如图37中的实线所示,部件摄像装置800的光轴成为铅垂,向作用位置转动,该作用位置比基台部804向上方突出,通过收缩,如图3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光轴成为水平,向退避位置转动,该退避位置从基台部804的上表面向下方退缩。通过使安装在部件摄像装置800上的作为抵接构件的调整螺栓818与设置在基台部804上的限动件820抵接而规定部件摄像装置800的作用位置,退避位置由气缸810的活塞的行程末端决定。调整螺栓818与固定在部件摄像装置800上的托架822螺合,通过调节相对于托架822的螺合位置,而调节作用位置。在使部件摄像装置800向退避位置退避的状态下,在基台部804上安装校准用摄像装置等其它装置。 
与部件摄像装置800一起设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和部件收容装置的至少一方时,例如,将该至少一方的装置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基台部804,在使部件摄像装置800位于作用位置的状态下将其安装在基台部804,使部件摄像装置800向退避位置退避时,在其退避之前从基台部804取下。 
部件摄像装置移动装置既可以是通过直线移动例如通过升降而使部件摄像装置在作用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装置,也可以是通过直线移动和转动的组合而使部件摄像装置在作用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装置。部件摄像装置移动装置也可以是包括保持并使部件摄像装置移动的可动构件和对可动构件进行驱动的可动构件驱动装置的装置。也可考虑部件摄像装置800与活塞杆816的分别连结的部分的至少一方构成可动构件,气缸810构成可动构件驱动装置。 
另外,与部件摄像装置一起移动的部件安装头所保持的部件保持工具的数目并不局限于12个,既可以多于12个也可以少于12个。 
另外,根据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至少一个的更换而变更第二轴向上的部件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时,也可以将安装有更换的装置的安装构件形成为更换前后的装置所共用的构件,将安装构件从安装机主体取下而取下更换前的装置,并将更换后的装置安装于安装构件而安装在安装机主体上。 
此外,也可以将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部件收容装置的至少一个直接安装在安装机主体上。这种情况下,在安装机主体的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与上述三个装置的至少一个所需要的所需空间的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对应的部位上设有用于对装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销及用于固定的内螺纹孔。 
另外,供给工具保持构件至少包括后部和前部,能够通过结合构件、紧固构件或固定构件的一种即螺栓(包括小螺钉)将它们相互安装、取下,且固定成能够将前后方向的位置改变成多个时,设置于后部和前部中的一方而构成结合部的内螺纹孔和设置于另一方而构成结合部的螺栓插通孔或螺栓安装孔分别根据前部相对于后部能取得的位置的数目而设定为适当的数目即可。 
此外,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包括基板输送器时,基板输送器既可以仅设置1列,或者也可以并列设置3列以上。 
标号说明 
10:安装模块 
12:模块主体 
14:基板输送保持装置 
16:部件安装装置 
18:部件供给装置 
20:控制装置 
30、32:基板输送器 
34、35:基板保持装置 
36、38、40、42:导轨 
52:电路基板 
90a、90b、90c:部件安装头 
92:头移动装置 
100:Y轴滑动件 
120:限动装置 
138:限动状态检测装置 
184:吸附嘴 
192:头主体 
194:旋转体 
204:部件摄像装置 
230:进给器 
232:进给器保持构件 
234:带化部件 
236:载体带 
240:进给器主体 
286:轨道 
290:进给器安装台 
292:臂 
320:引导辊 
350:保持台 
364:引导槽 
390:防止后退装置 
450、452:罩 
474:罩检测装置 
502a、502b:通道 
520:部件摄像装置 
522:喷嘴收容装置 
524:部件收容装置 
528:校准用摄像装置 
530:喷嘴收容装置 
532:部件收容装置 
570、572:安装板 
592:卡合构件 
593:卡合工具 
698:安装模块 
700:模块主体 
750:限动装置 
800:部件摄像装置 
802:模块主体 

Claims (17)

1.一种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具备:
基板输送保持装置,沿水平的第一轴向输送电路基板,并将该电路基板固定保持在安装作业区域;
部件供给装置,在与所述第一轴向交叉的另一水平方向即第二轴向上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并列设置,并供给应安装在保持于该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的电子电路部件;
部件安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部件保持工具,通过该部件保持工具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而将该电子电路部件安装在保持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及
在所述第二轴向上配置在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下述的至少一个装置:(a)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拍摄由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保持的电子电路部件;(b)保持工具收纳装置,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多个种类的所述部件保持工具,并在与所述部件安装装置之间进行部件保持工具的更换;(c)部件收容装置,收容在保持于所述部件安装装置的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上暂时保持之后释放的电子电路部件,所述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的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装置需要的所需空间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而变更所述第二轴向上的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所需空间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包括是否需要所需空间和所需空间的大小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包括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的多个种类,通过所述多个种类的更换,而产生所述所需空间的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及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尺寸相互不同,所述第二轴向上的尺寸的大小的差异通过在所述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与所述第二轴向和所述第一轴向中的哪一个方向平行的姿态下配置而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具备固定轨道和可动轨道,能够通过可动轨道相对于固定轨道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的相对移动而变更两轨道间的宽度即输送宽度,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相对于所述固定轨道在与所述可动轨道相反一侧沿所述固定轨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包括:
部件安装头,至少具备一个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并安装在保持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
移动构件,安装有该部件安装头;及
移动装置,使该移动构件与所述第一轴向和所述第二轴向平行地在跨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和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移动平面内向任意的位置移动,
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以能够对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并与所述部件安装头一起通过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包括:
部件安装头,至少具备一个所述部件保持工具,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接受电子电路部件,并安装在保持于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电路基板上;
移动构件,安装有该部件安装头;及
移动装置,使该移动构件与所述第一轴向和所述第二轴向平行地在跨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和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的移动平面内向任意的位置移动,
第一部件摄像装置以能够对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进行拍摄的状态安装在所述移动构件上,并与所述部件安装头一起通过所述移动装置进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包括能取得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安装机主体,该第一状态是对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和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进行保持,并将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保持在所述基板输送保持装置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之间的状态,该第二状态是未进行上述保持的状态,该安装机主体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能够将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保持在更接近固定轨道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安装机主体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部件摄像装置一起,将所述保持工具收纳装置和所述部件收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俯视图中相互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尺寸大于第二尺寸的装置保持成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二轴向平行的姿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将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保持成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一轴向平行的姿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包括:
部件供给工具,收容多个电子电路部件;及
供给具保持构件,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该部件供给工具,且自身也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安装机主体,
该供给具保持构件的至少对所述部件供给工具进行保持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能取得接近所述固定轨道的前进位置和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后退位置这至少两个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供给具保持构件至少包括后部和前部,该前部相对于该后部至少能取得所述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这两个位置并保持所述部件供给工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包括对所述前部进行保持的保持台,该保持台相对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至少能够固定在与所述前进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对应的两个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在所述保持台和所述前部设置相互卡合而以能够相对于保持台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对前部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并且,在所述安装机主体设有防止后退装置,该防止后退装置防止所述供给具保持构件从所述保持台和所述前部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部相互卡合的状态后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还包括:
第一罩,安装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覆盖在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后退位置上被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
第二罩,安装于所述安装机主体,覆盖在接近所述固定轨道的前进位置上被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及
罩检测装置,在安装有所述第一罩的状态和安装有所述第二罩的状态下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安装机主体沿所述第二轴向移动的第二轴滑动件,另一方面,在所述安装机主体上设有限动装置,该限动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二轴滑动件抵接而规定该第二轴滑动件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侧的移动限度,并能够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处于接近所述固定轨道的前进位置还是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后退位置相对应而变更该移动限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限动装置包括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该限动装置状态检测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二轴滑动件的所述移动限度规定成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处于所述前进位置还是所述后退位置相对应的哪一个移动限度,而产生相互不同的电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头包括:
旋转体,保持成能够通过所述移动构件而绕旋转中心线旋转;
所述部件保持工具,在以该旋转体的所述旋转中心线为中心的一圆周上配置多个;及
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体相对于所述移动构件旋转,
且所述第一部件摄像装置至少包括:
反射面,在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相伴的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旋回轨迹上以从下方对置的状态设置,并将像形成光的方向从向下改变成横向,该像形成光用于形成保持于所述部件保持工具的电子电路部件的像;及
相机,基于通过该反射面改变了方向的像光形成光而拍摄所述电子电路部件。
CN201080004148.2A 2009-01-09 2010-01-06 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Active CN102273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4124 2009-01-09
JP2009004124 2009-01-09
PCT/JP2010/050058 WO2010079792A1 (ja) 2009-01-09 2010-01-06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3332A CN102273332A (zh) 2011-12-07
CN102273332B true CN102273332B (zh) 2014-07-09

Family

ID=42316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4148.2A Active CN102273332B (zh) 2009-01-09 2010-01-06 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5318121B2 (zh)
CN (1) CN102273332B (zh)
WO (1) WO20100797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6380B2 (ja) * 2011-09-22 2015-07-2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5734172B2 (ja) * 2011-12-15 2015-06-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5873320B2 (ja) * 2011-12-16 2016-03-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WO2014076792A1 (ja) * 2012-11-15 2014-05-2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WO2016199199A1 (ja) * 2015-06-08 2016-12-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用要具保持装置
CN107950085B (zh) * 2015-09-09 2020-05-26 株式会社富士 另置式带盘保持装置
EP3657925B1 (en) * 2017-07-18 2023-04-05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EP3749064B1 (en) * 2018-01-30 2023-05-24 FUJI Corporation Plasma processing machine
US11351639B2 (en) 2018-03-29 2022-06-07 Hirata Corporation Working system and work method
EP3806605B1 (en) * 2018-05-31 2023-08-23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line
JP7178546B2 (ja) * 2018-07-04 2022-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搭載装置
JP7213106B2 (ja) * 2019-03-01 2023-01-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DE112021007494T5 (de) 2021-04-13 2024-02-01 Fuji Corporation Zuführer und Bauteilmontierer
CN117016048A (zh) 2021-04-13 2023-11-07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及元件安装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550A (zh) * 2003-02-21 2006-03-2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对电路基板作业机
CN1849861A (zh) * 2003-09-10 2006-10-18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3116B2 (ja) * 1985-08-20 1995-07-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H01108997U (zh) * 1988-01-18 1989-07-24
JPH08167795A (ja) * 1994-12-15 1996-06-25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部品のマウント装置
JP3483347B2 (ja) * 1995-05-09 2004-01-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実装機の部品供給部構造
JP3296953B2 (ja) * 1996-01-26 2002-07-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の移動範囲調節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550A (zh) * 2003-02-21 2006-03-2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对电路基板作业机
CN1849861A (zh) * 2003-09-10 2006-10-18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3332A (zh) 2011-12-07
JP5318121B2 (ja) 2013-10-16
JP5612174B2 (ja) 2014-10-22
JP2013229628A (ja) 2013-11-07
WO2010079792A1 (ja) 2010-07-15
JPWO2010079792A1 (ja)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3332B (zh) 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CN103828503B (zh)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CN104663017B (zh)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CN102573439B (zh) 基板作业机械
CN104125766A (zh) 电子电路零件供给装置
CN106465572B (zh) 散装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CN103025144A (zh)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CN104641735A (zh) 散装元件供给系统及散装元件补给方法
EP2900047B1 (en) Bulk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and component mounter device
SE1550063A1 (sv) Flexible assembly machine, system and method
CN102238862A (zh) 支撑销装置、支撑销配置方法和配置装置
CN102347262B (zh) 电子元件搬送装置以及安装机
EP3316671B1 (en) Component mounter
CN103929940A (zh) 碗式供给器组合体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4782243A (zh) 元件供给装置
CN108029238A (zh) 安装头及表面安装机
US5609463A (en) Method of supplying parts and supplying device
CN102348370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CN100546454C (zh) 电子电路部件供给装置和电子电路部件安装机
EP4346346A1 (en) Transfer system
JP6913247B2 (ja) 部品装着機およびバックアップ部材の配置変更方法
JP6218863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CN113125445A (zh) 电枢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6660712A (zh) 零件给料器
CN103228125A (zh) 基板搬送装置及方法、部件安装装置、基板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