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6581B -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6581B
CN102266581B CN 201110214319 CN201110214319A CN102266581B CN 102266581 B CN102266581 B CN 102266581B CN 201110214319 CN201110214319 CN 201110214319 CN 201110214319 A CN201110214319 A CN 201110214319A CN 102266581 B CN102266581 B CN 102266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d material
polyvinylpyrrolidone
hemostasis
crospolyvinylpyrrolidone
co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143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6581A (zh
Inventor
邢飞
彭芳英
蓝建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ch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Meik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AIMON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AIMON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AIMON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143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6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6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6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6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6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经预处理、制粒、筛分后制成,该止血封闭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20,000,000,颗粒粒径为10~800μm,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粘度为11.2~198.3mPa·s,25℃时浓度为2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性功为63.9~320.6g·mm。该止血封闭材料主要用于人体及动物的止血材料及封闭材料,包括有血创面的出血的止血、体表及体腔内的组织及器官的出血的止血、动脉及较大静脉的出血的止血、外科手术中的止血及防止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渗出。

Description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止血封闭材料,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及外伤通常都会造成有血创面,造成大量血液流失,需要及时采用止血手段,以下提供几种常用的外科可吸收性止血材料。
1、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
纤维蛋白胶是由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抑肽酶和氯化钙组成。止血作用主要是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复制机体的凝血第三阶段。近年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纤维蛋白封闭剂,是纤维蛋白原结合凝血酶的喷雾装置。使用前需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分别溶解,约耗时数分钟,遇难以溶解产品,还要水浴加热,溶解完后还要组装喷雾装置。费时费力,在突发的紧急外科情况下不能及时的使用。另因纤维蛋白胶中的凝血酶来源于人体或动物,则因为其来源有限、成本高而受到限制;而来源于人、牛或猪体内的纤维蛋白,由于是异体/种蛋白,从而易导致的过敏反应以及动物源性感染疾病的发生。并且,纤维蛋白胶应用在湿润组织创面时的粘附性较弱,不能对活动性出血进行有效的控制。
2、氧化纤维素(Oxidized Cellulose)、氧化再生纤维素(Oxidized regeneratedcellulose)止血纱布
氧化纤维素是纤维素衍生物的一种。其止血机制是通过材料吸水的特性而浓缩血液,启动凝血机制;同时,酸性羧基与血红蛋白Fe结合,使血液产生酸性正铁血红素,形成棕色胶块,封闭毛细血管末端而止血。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氧化纤维素的止血机制相同。
氧化纤维素为人工合成。正常的人体因缺乏代谢氧化纤维素的酶而对该类产品吸收速度相对较慢,一般为3~6周。临床上可引起局部的感染及影响局部组织愈合。由Nagamatsu的实验结果提示氧化纤维素的酸性可能引起神经纤维变性,应避免对外围神经直接使用大量氧化纤维素。氧化纤维素有很强的吸水性,在骨腔及颅骨内由于吸收血液,体积膨胀可产生神经压迫症状,临床应用也受到限制。
3、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及胶原蛋白海绵
明胶海绵来源于动物组织的提取物,它的主要成分为动物胶原。它的亲水性和多孔结构可迅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而浓缩血液,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明胶是来源于动物的胶原提取物,含异种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临床上可引起病人发热等症状;同时,人体对明胶海绵的吸收一般为6-12周左右,因此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
胶原蛋白海绵亦来源于动物的胶原提取物。除可以通过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而浓缩血液外,还可以通过激活内源性凝血机制而促凝。
同明胶海绵一样,胶原蛋白海绵的原料来源于动物,为异种蛋白;且人体对它吸收时间一般3-4周,临床上表现为病人过敏反应和伤口易感染的并发症,故临床使用受到很大局限。
4、生物多聚糖类产品
近年来,生物多聚糖类产品发展迅速,受到关注。目前用于止血的天然生物多聚糖类产品是植物多聚糖和壳聚糖。它们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刺激,不易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同时不会引起感染动物源性疾病。
(1)壳聚糖/甲壳素类产品
壳聚糖/甲壳素的产品代表性的是高膨溶壳聚糖海绵,是以天然海洋生物提取物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制作而成。壳聚糖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引发并加速启动自身的凝血机制而促凝,因此可以成为外用的止血剂。但是,由于人体内缺乏将其迅速有效降解的酶,尚无法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将其作为III类的止血材料用于临床外科术中止血的报道。专利申请号200480023477.6(国际申请号PCT/US2004/019043)提供了一种止血材料,为微孔多糖微球沉积到壳聚糖上形成,两者均具有亲水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且具有相似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机理,结合后产生了比壳聚糖本身更为优秀的止血材料。但这种方法由于受制于壳聚糖为纤维、泡芙、无纺织物等形态,故无法实现在体内及体腔深部的使用。
(2)淀粉多聚糖-AristaTM
2002年,美国的Medafor公司研发的一种称为AristaTM的可吸收性止血材料(美国专利US6060461),其有效成分是多微孔多聚糖,包括葡聚糖。该多微孔(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MPH)多聚糖是从纯化的天然植物淀粉中提取制备的、粉状、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颗粒,不含有任何动物源或人源性的成份,因此可以避免过敏风险。MPH颗粒具有亲水性分子滤网的作用,通过聚集血液中的固体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白蛋白、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在颗粒周围形成一种胶状混合物,从而加速了自然凝血过程。MPH通过让血液缩水来产生快速和有力的血凝块。大大缩短手术中用于止血的时间。由于可以被人体内的淀粉酶分解代谢,术后7-14天即完全分解,不会在手术区遗留引起并发症。AristaTM可吸收性止血材料由可溶性的淀粉与表氯醇反应制得,带有羟基的表氯醇与淀粉分子作用生成乙基丙三醇,可以使淀粉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
AristaTM止血材料可以说是现今行之有效的止血粉剂之一,但是它本身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从应用面上,这种止血材料主要还是局限于皮肤或软组织创面的止血,对体腔深部的组织器官如胃镜、肠镜及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时尚缺乏有效的手段;第二,从制备方法上,表氯醇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的像醚和氯仿的气味,有毒性和麻醉性,因此对环保不利,生产成本亦较高;第三,从止血效果上,它的吸水性不够强,吸水倍数低,且吸水的速度较慢,特别对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欠佳。第四,它的粘度低,吸水后形成的凝胶粘性差,因此与血作用后形成的凝血块与组织的粘附性差,不能对破损的组织、血管产生有效的粘性封堵,因而影响止血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1361986A公开了一种变性淀粉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常温下该止血颗粒吸水饱和时的粘性功为60-100g·mm,粘性功较低,与血作用后形成的凝血块与组织的粘附性较差,对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如主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不理想。
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的止血封闭材料,该止血封闭材料可直接作用于血创面,止血速度快、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可被人体及动物体所吸收,还可防止组织液或淋巴液的渗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20,000,000;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为10~800μm。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类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041
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042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优选为0.2~0.8∶0.8~0.2;最优选为0.5∶0.5。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优选为0.2~0.8∶0.8~0.2;最优选为0.3∶0.7。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优选为0.2~0.8∶0.8~0.2;最优选为0.3∶0.7。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9∶0.05~0.9∶0.05~0.9;优选为0.1~0.8∶0.1~0.8∶0.1~0.8;最优选为0.4∶0.2∶0.4。
优选的止血封闭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000-20,000,000。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优选为50~500μm,粒径为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96%。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最优选为100~250μm。
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反之,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越小,分散速度越快,本发明中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范围,可以使沉降作用和分散作用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状态,当止血封闭材料作用于血创面时,止血封闭材料在血液中能快速地沉降并充分地分散,加快了止血速度,增强了止血效果。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粘度大,粘性功大,与血液作用后形成的凝血块与组织器官的粘附性强,对破损的组织、器官、血管能产生有效的机械性封堵作用,具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
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为多孔颗粒或无孔颗粒。
上述无孔颗粒包括球形颗粒和粉末状颗粒。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可以制作成多孔型和无孔型,多孔型的止血封闭材料表面积大,止血速度快,在突发性的紧急外科情况下,止血的效果突出,无孔型的止血封闭材料吸水倍数高,针对出血量大的情况,是一种止血效果非常好的止血剂。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考虑到各种出血情况及止血需要,如出血量的大小、出血的位置、急救等,根据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不同物质各自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的组分及配比,制备出多孔或无孔的多种剂型的止血封闭材料,针对性强。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吸水倍率为7.3-10.8ml/g;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度为11.2~198.3mPa·s,浓度为2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度为27.1-1386.1mPa·s;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性功为63.9-320.6g·mm,浓度为2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性功为157.4~496.3g·mm。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的预处理、制粒、筛分后即得成品,所述制粒是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并干燥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多孔颗粒,或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00℃~110℃下干燥成粉末后,置入滚丸机内,加入蒸馏水制备成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
所述的预处理是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溶解后,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或是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
制粒的物理过程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在容器中呈环形流化状态,受到经过净化后的加热空气预热和混合,将蒸馏水雾化喷入,使若干粒子聚积成含蒸馏水的团粒,由于热空气对物料不断干燥,使团粒中的水份蒸发,凝固,此过程不断重复,形成均匀的松散多孔球状颗粒;制备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是将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雾化喷出,与经过净化后的加热空气相遇,使混合物迅速干燥形成均匀的粉末,将粉末置入制丸容器中呈环形流化状态,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容器内做离心运动形成致密的无孔颗粒。
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用途,用于人体及动物出血的止血材料及封闭材料,包括有血创面的出血的止血、体表及体腔内的组织及器官的出血的止血、动脉及较大静脉的出血的止血、外科手术中的止血及防止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渗出。
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用途,还用于可吸收性外用创面保护材料和促进组织愈合材料。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快速地使血创面周围的血液缩水,聚集血液中的固体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白蛋白、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形成凝血块,并紧紧粘附到破损的血管口;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可与组织创面的蛋白质上的氨基活性氢发生络合作用形成氢键,牢固地与组织黏附且不易脱落,不仅能够迅速止血,还能起到组织封闭的作用,可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和防止创面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渗出。该止血封闭材料术后1-5周可被完全吸收,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不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安全性强。
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均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用辅料,对皮肤、粘膜和眼睛没有任何刺激,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强,不会引起伤口感染、过敏反应或其它病症,可以减轻疼痛,促进组织或器官生长、加快伤口的愈合。并且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可以拓宽到其他药用辅料,利用其普遍所知的性质制成安全可靠的止血材料。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所用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吸收止血封闭材料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可吸收止血封闭材料,可直接作用于血创面,吸水倍率和吸水的速度明显高于现有止血材料,止血速度快。另外,本发明与其他止血产品比较具有更大的粘度和更强的组织粘附性,止血的同时还能进一步起到封堵破损组织及血管的作用,因而明显提高了止血效果。此外,选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原料为国内外医疗界广泛使用的药用辅料,可被人体及动物体吸收,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生产成本低,因此,产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临床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干燥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1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21.7mPa·s,25℃,20%溶液粘度为73.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00.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10.1g·mm。
实施例2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1,000,000~1,5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经过预处理后不进行干燥处理,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浆液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00℃下,进行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置入制丸机内,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抛丸机内作离心运动使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制备出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然后筛分(2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条件下的10%溶液粘度为198.3mPa·s,25℃,20%溶液粘度为1386.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20.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96.3g·mm。
实施例3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3∶0.7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3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73.4mPa·s,25℃,20%溶液粘度为612.4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80.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375.4g·mm。
实施例4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5∶0.5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并干燥,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5℃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4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40.1mPa·s,25℃,20%溶液粘度为180.7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70.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63.2g·mm。
实施例5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3∶0.7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8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5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11.2mPa·s,25℃,20%溶液粘度为27.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63.9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57.4g·mm。
实施例6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4∶0.2∶0.4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并干燥;将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6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3.8mPa·s,25℃,20%溶液粘度为263.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34.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301.2g·mm。
实施例7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2,000~2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1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78.1mPa·s,25℃,20%溶液粘度为568.3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09.1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70.6g·mm。
实施例8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10,000~4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6.8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4.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89.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96.3g·mm。
实施例9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1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84.4mPa·s,25℃,20%溶液粘度为437.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09.5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69.1g·mm。
实施例10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0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8.7mPa·s,25℃,20%溶液粘度为98.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28.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75.8g·mm。
实施例11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2,000,000~20,00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1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23.6mPa·s,25℃,20%溶液粘度为74.3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96.5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01.4g·mm。
实施例12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0.7mPa·s,25℃,20%溶液粘度为77.4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70.4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62.2g·mm。
实施例13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05∶0.9∶0.05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2.8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2.7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89.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98.0g·mm。
实施例14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05∶0.05的比例分别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后不进行干燥处理,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10℃下,进行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置入制丸机内,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抛丸机内作离心运动使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制备出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1.9mPa·s,25℃,20%溶液粘度为99.3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17.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39.6g·mm。
实施例15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05∶0.05∶0.9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混合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蒸馏水,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95.5mPa·s,20%溶液的粘度为1031.8,10%溶液的粘性功为316.8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83.7g·mm。
实施例16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2,000~2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79.3mPa·s,25℃,20%溶液粘度为570.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11.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361.2g·mm。
实施例17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10,000~4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7.4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6.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89.9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87.9g·mm。
实施例18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86.4mPa·s,25℃,20%溶液粘度为440.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20.2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94.7g·mm。
实施例19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2∶0.8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0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9.5mPa·s,25℃,20%溶液粘度为99.3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30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98.2g·mm。
实施例20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20,00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24.7mPa·s,25℃,20%溶液粘度为76.2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97.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03.6g·mm。
实施例21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2∶0.8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1.9mPa·s,25℃,20%溶液粘度为78.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70.9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64.1g·mm。
实施例22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8∶0.1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4.7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5.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91.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91.5g·mm。
实施例23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1∶0.1的比例分别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后不进行干燥处理,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10℃下,进行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置入制丸机内,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抛丸机内作离心运动使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制备出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2.9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1.7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21.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77.3g·mm。
实施例24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1∶0.8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混合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蒸馏水,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97.1mPa·s,20%溶液的粘度为1035.7,10%溶液的粘性功为319.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70.2g·mm。
实验例1
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8制备的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质量检验,检验结果详见表1。实施例1-17以及19-24的检验结果与实施例18的结果一致。
表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F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检验报告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181
实验例2
该实验例是对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的吸水倍数和吸水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本实验例吸水性能采用毛细管法测定装置测得,在酸式滴定管内注水,使酸式滴定管零刻度液面与砂心漏斗滤板下端平齐。以2.25cm为半径裁减滤纸,称量,放入砂心漏斗,与滤板完全接触。打开活塞,至滤纸完全吸水。调整酸式滴定管至零刻度,称取0.1g粉末,在滤纸上均匀铺开,放入砂心漏斗,从液面开始下降,每20s,40s,60s计时,观察液面下降距离,计算样品吸水速度及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水饱和情况。
表2 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的吸水倍率及吸水速度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191
吸水倍率指1g样品所能吸水的最大量。
吸水倍率(ml/g)=吸水量(ml)/样品量(g)。
结论: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相对于AristaTM,其吸水倍率明显提高,第一个20s、第二个20s和第三个20s的吸水速度均高于AristaTM,即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能更快速地使血创面周围的血液缩水来产生血凝块,粘附到破损的血管口从而止血,止血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实验例3
该实验例是对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的粘度和粘性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
本发明粘性性能的测试方法采用粘性功测试采用质构仪(物性测试仪),由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生产,产品型号为TA-XT plus。实验用探头:A/BE(反挤压探头)和P36R(圆柱型探头)。
测试条件为:25℃,溶剂为水,试验前速度:0.5mm/sec;测试速度:1mm/sec;测试后速度10.0mm/sec;应力:100g;回复距离5.0mm;接触时间10.0sec;触发类型:自动5g。
粘性功是指探头在做返回运动时,会受到一个样品对它的粘结力,而探头要完全脱离实验样品,它就必须做功,这期间所做的功就是粘性功,可以反映粘性剂和探头表面的一个结合强度(牢固程度)。
表3 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在不同浓度下的粘性功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201
本发明粘度性能的测试方法采用粘度计(brookfiled Dv-2),转子3号;转速60转;分别对样品溶液浓度10%和20%,溶剂为水,温度25℃。
表4 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202
结论:由表3和表4可见,25℃时,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粘度和粘性功远高于对照品AristaTM的粘度和粘性功,20%溶液的粘度和粘性功远高于10%溶液的粘度和粘性功,即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在止血的同时,还能更好地起到机械性封堵作用,止血效果更好。
实验例4
对大鼠断尾止血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止血封闭材料样品对大鼠断尾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
受试样品:
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阴性对照滑石粉。
实验方法:
取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8组,每组10只,即为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阴性对照滑石粉组、空白对照组。取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ml·kg-1)腹腔注射麻醉(0.35g·kg-1),在距大鼠尾部约2cm处用手术刀片切断鼠尾,然后立即给予药物并用胶夹夹闭1min后,观察各组的止血效果(如未止血继续夹闭3分钟,再观察出血情况)。除空白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外,其余各组均给予50mg药物。
剂量设置:50mg/只
给药途径:外用给药。
给药次数:1次/创口
观察指标:观察给予药物的止血情况。
实验结果:
受试止血材料1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喷洒止血材料胶夹夹闭1分钟后能有效止血;2号样品喷洒止血材料胶夹夹闭1分钟后,有部分渗血,继续胶夹夹闭3分钟后可以有效止血;阴性对照滑石粉、空白对照组用胶夹夹闭1分钟后不止血,继续胶夹夹闭3min后,仍无法止血,且15分钟内继续出血。
实验例5
在大鼠皮下降解情况
试验目的:观察样品各在小鼠皮下埋置降解情况。
受试样品:
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阳性对照物:明胶海绵,阴性对照物:滑石粉。
试验方法:
取SD大鼠48只,体重230±10g,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为6个样品组: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阳性对照组(明胶海绵)和阴性对照组(滑石粉),每组每个时间点4切口。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30mg/kg),在动物后背和四肢分别切开皮肤,植入受试材料缝合。分别于术后3天、1周、2周、3周、4周、5周共6个时间点小鼠的创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受试样品和对照样品的降解情况。
剂量设置:50mg/创口
给药途径:皮下植入
给药次数:1次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3天、1周、2周、3周、4周、5周切开皮肤,观察降解情况。
表5 本发明的实例样品与对照品在小鼠皮下的降解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221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231
注:采用肉眼进行观察,有或可疑受试验物存在用“+”表示;无实验物存在用“-”表示。括号内数字表示创面数。
试验结论:1号样品~6号样品在小鼠皮下埋植5周后均降解无残留。
实验例6
对新西兰兔肝脏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新西兰兔肝脏出血模型实验,观察止血封闭材料样品对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
受试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空白对照,阳性对照AristaTM
实验方法:
取健康新西兰兔48只,雌雄兼用,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为6个样品组: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阳性对照组(AristaTM)和空白对照组,新西兰兔笼养一周用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30mg·kg-1);仰位固定在手术台上,去毛、消毒、逐层打开腹腔,充分暴露肝脏,用打孔器在肝脏上做直径1.5cm,深度0.3cm标准的创面,出血模型建立后,立即用棉球压住创面,然后缓慢松开棉球并立即对出血创面喷洒止血材料止血(每个出血创面均使用药物200mg;空白对照组每个出血创面仅用纱布按压),然后在药粉上用棉球按压60秒后,拿开棉球,观察各组动物止血效果。待棉球上材料血液干燥后精确称量棉球重量。计算出血量:
    出血量(g)=棉球止血后重量-棉球止血前重量
剂量设置:200mg/创面;
给药途径:创面直接喷洒。
给药次数:1次/创面
观察指标:观察药物喷洒在创面后的止血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止血效果差异的显著性,采用SPSS 10.0软件ANOVA方法分析出血量的差异显著性。
表6 对新西兰兔肝脏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7929395000024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结果:
受试止血封闭材料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喷洒止血材料并按压1分钟后均有效止血,阳性对照AristaTM组有4只新西兰兔有效止血;空白对照组按压1分钟后不能止血。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AristaTM组相比,受试止血封闭材料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组均能显著减少出血量(P<0.01),止血时间短。
实验例7
对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模型实验,观察可吸收止血颗粒对腹主动脉出血效果及在创面残留情况。
受试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空白对照,阳性对照AristaTM
其它用品:戊巴比妥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产品批号:F20030816);0.9%氯化钠注射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一一医院生产,生产批号:20100701);注射用青霉素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S0912316);医用脱脂纱布(宁波华成药棉有限公司)。
动物:巴马小型猪,普通级,由上海市南汇区老港镇华新特种养殖场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13,体重20-25kg,性别:雌雄各半,数量32只。实验方法:取健康巴马小型猪32只,每组4只;分为6个样品组: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阳性对照组(AristaTM)和空白对照组(仅用医用脱脂纱布按压),巴马小型猪圈养一周后开始实验。巴马小型猪用戊巴比妥那腹腔麻醉(30mg·kg-1),仰位固定在手术台上,消毒、沿腹腔正中线纵向逐层打开腹腔,充分暴露并游离腹主动脉,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腹主动脉,另一端用线绳提拉住,在腹主动脉中间部位采用医用动脉导管穿刺鞘(F6型号,直径0.3cm)穿刺暴露好的腹主动脉,模型建立后,立即对出血创面倒洒止血材料,并用纱布按压创面及止血材料,同时松开动脉夹,然后分别按压2min、3min、4min后,拿开纱布,观察创面止血效果,继续观察30min后,若未能控制腹主动脉出血不再应用其它干预措施治疗,记录动物死亡。存活猪缝合腹腔,并在缝合表面洒上注射用青霉素钠。存活实验动物术后自由饮水、饮食。分别于术后14天麻醉猪并开腹,取腹主动脉创面组织,用10%甲醛固定,做组织切片,进行病理检查。
剂量设置:1g/创面
给药次数:1次/创面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止血效果差异的显著性
表7 对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腹主动脉部位的病理观察:1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腹主动脉组织内膜增厚,血栓形成,阳性对照AristaTM组腹主动脉组织有部分外膜出血、血管壁正常。
结论:1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对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其止血速度快于阳性对照AristaTM组,止血效果优于阳性对照AristaTM组,对腹主动脉无明显器质性影响。

Claims (22)

1.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20,000,000,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为10~8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2~0.8:0.8~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5: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2~0.8:0.8~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3: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2~0.8:0.8~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3:0.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9:0.05~0.9:0.05~0.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8:0.1~0.8:0.1~0.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4:0.2:0.4。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为50~500μm,粒径为50~500μm的止血封闭材料占总止血封闭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96%。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为100~25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为多孔颗粒或无孔颗粒。
18.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其特征在于,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度为11.2~198.3mPa·s;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性功为63.9~320.6g·mm。
19.一种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的预处理、制粒、筛分后即得成品,所述制粒是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并干燥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多孔颗粒,或是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00℃~110℃下干燥成粉末后,置入滚丸机内,加入蒸馏水制备成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是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溶解后,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或是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
21.一种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在制备止血药物以及封闭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止血药物以及封闭药物包括有血创面的出血的止血药物、体表及体腔内的组织及器官的出血的止血药物、动脉及较大静脉的出血的止血药物、外科手术中的止血药物及防止组织液和淋巴液渗出的药物。
22.一种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用途,用于可吸收性外用创面保护材料和促进组织愈合材料。
CN 201110214319 2010-11-16 2011-07-28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66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4319 CN102266581B (zh) 2010-11-16 2011-07-28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6701 2010-11-16
CN201010546701.7 2010-11-16
CN 201110214319 CN102266581B (zh) 2010-11-16 2011-07-28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6581A CN102266581A (zh) 2011-12-07
CN102266581B true CN102266581B (zh) 2013-03-13

Family

ID=4504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4319 Active CN102266581B (zh) 2010-11-16 2011-07-28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65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2147B (zh) * 2022-04-13 2023-07-18 珠海原妙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材料、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止血制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4680A1 (en) * 1998-08-14 2001-06-06 Tapic International Co., Ltd. Topically absorbent hemostatic material
CN101361986A (zh) * 2007-08-09 2009-02-11 美国淀粉医疗公司 变性淀粉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6066A (ja) * 2006-04-28 2007-11-15 Japan Medical Materials Corp 止血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4680A1 (en) * 1998-08-14 2001-06-06 Tapic International Co., Ltd. Topically absorbent hemostatic material
CN101361986A (zh) * 2007-08-09 2009-02-11 美国淀粉医疗公司 变性淀粉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96066A 2007.11.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6581A (zh)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1986B (zh) 变性淀粉的可吸收性或生物相容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0013B (zh) 一种医用植绒止血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888263B (zh) 生物相容性止血、防粘连、促愈合、外科封闭的变性淀粉材料
CN101497670B (zh) 生物相容性预糊化的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643B (zh) 一种含小檗碱的抗菌止血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716366A (zh) 醛改性海藻酸钠和胺改性明胶的生物胶型止血剂
WO2016100861A1 (en) Flowable hemostatic composition
IL193640A (en) Biodegradable foam
JP2011509932A5 (zh)
CN108815564A (zh) 一种淀粉基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8265A (zh) 一种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546893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吸收的止血组合物
CN103977449A (zh) 一种共混液体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8855A (zh) 一种抗菌止血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5098A (zh) 一种复合多糖止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24082A (zh) 基于马齿苋多糖及黄酮提取物的溶胀型医用生物凝胶填料
CN110755674B (zh) 一种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581B (zh)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5795B (zh) 一种多糖止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22986B (zh) 一种壳聚糖-琼胶低聚糖多孔球珠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31128A (zh) 一种可吸收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877360B2 (ja) 止血組成物
Liu et al. Corn stalk modified chitin composite sponge for effective hemostasis and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CN202605114U (zh) 一种医用植绒止血材料
JPS624232A (ja) 止血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1123 No.5 Cuizhu Road, Kangmei street,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uacha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ive road 400041 Chongqing Jiulongpo Branch Park No. 49 of 4-8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EMONY BIO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7

Address after: 400714 Chongqing city Beibei District Road No. 117 No. 56 of the Milky way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MEIK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3 No.5 Cuizhu Road, Kangmei street,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uachang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