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的止血封闭材料,该止血封闭材料可直接作用于血创面,止血速度快、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可被人体及动物体所吸收,还可防止组织液或淋巴液的渗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20,000,000;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为10~800μm。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类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式为:
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式为: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优选为0.2~0.8∶0.8~0.2;最优选为0.5∶0.5。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优选为0.2~0.8∶0.8~0.2;最优选为0.3∶0.7。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1~0.9∶0.1~0.9;优选为0.2~0.8∶0.8~0.2;最优选为0.3∶0.7。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由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物组成,共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9∶0.05~0.9∶0.05~0.9;优选为0.1~0.8∶0.1~0.8∶0.1~0.8;最优选为0.4∶0.2∶0.4。
优选的止血封闭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000-20,000,000。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优选为50~500μm,粒径为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96%。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最优选为100~250μm。
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反之,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越小,分散速度越快,本发明中止血封闭材料的粒径范围,可以使沉降作用和分散作用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状态,当止血封闭材料作用于血创面时,止血封闭材料在血液中能快速地沉降并充分地分散,加快了止血速度,增强了止血效果。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粘度大,粘性功大,与血液作用后形成的凝血块与组织器官的粘附性强,对破损的组织、器官、血管能产生有效的机械性封堵作用,具有非常好的止血效果。
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为多孔颗粒或无孔颗粒。
上述无孔颗粒包括球形颗粒和粉末状颗粒。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可以制作成多孔型和无孔型,多孔型的止血封闭材料表面积大,止血速度快,在突发性的紧急外科情况下,止血的效果突出,无孔型的止血封闭材料吸水倍数高,针对出血量大的情况,是一种止血效果非常好的止血剂。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考虑到各种出血情况及止血需要,如出血量的大小、出血的位置、急救等,根据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不同物质各自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的组分及配比,制备出多孔或无孔的多种剂型的止血封闭材料,针对性强。
所述止血封闭材料的吸水倍率为7.3-10.8ml/g;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度为11.2~198.3mPa·s,浓度为2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度为27.1-1386.1mPa·s;25℃时,浓度为1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性功为63.9-320.6g·mm,浓度为20%的止血封闭材料的水溶液的粘性功为157.4~496.3g·mm。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可吸收的止血封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的预处理、制粒、筛分后即得成品,所述制粒是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并干燥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多孔颗粒,或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00℃~110℃下干燥成粉末后,置入滚丸机内,加入蒸馏水制备成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
所述的预处理是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溶解后,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或是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
制粒的物理过程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在容器中呈环形流化状态,受到经过净化后的加热空气预热和混合,将蒸馏水雾化喷入,使若干粒子聚积成含蒸馏水的团粒,由于热空气对物料不断干燥,使团粒中的水份蒸发,凝固,此过程不断重复,形成均匀的松散多孔球状颗粒;制备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是将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中的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雾化喷出,与经过净化后的加热空气相遇,使混合物迅速干燥形成均匀的粉末,将粉末置入制丸容器中呈环形流化状态,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容器内做离心运动形成致密的无孔颗粒。
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用途,用于人体及动物出血的止血材料及封闭材料,包括有血创面的出血的止血、体表及体腔内的组织及器官的出血的止血、动脉及较大静脉的出血的止血、外科手术中的止血及防止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渗出。
所述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用途,还用于可吸收性外用创面保护材料和促进组织愈合材料。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快速地使血创面周围的血液缩水,聚集血液中的固体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白蛋白、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形成凝血块,并紧紧粘附到破损的血管口;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可与组织创面的蛋白质上的氨基活性氢发生络合作用形成氢键,牢固地与组织黏附且不易脱落,不仅能够迅速止血,还能起到组织封闭的作用,可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和防止创面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渗出。该止血封闭材料术后1-5周可被完全吸收,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不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安全性强。
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物质均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用辅料,对皮肤、粘膜和眼睛没有任何刺激,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强,不会引起伤口感染、过敏反应或其它病症,可以减轻疼痛,促进组织或器官生长、加快伤口的愈合。并且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可以拓宽到其他药用辅料,利用其普遍所知的性质制成安全可靠的止血材料。
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所用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吸收止血封闭材料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可吸收止血封闭材料,可直接作用于血创面,吸水倍率和吸水的速度明显高于现有止血材料,止血速度快。另外,本发明与其他止血产品比较具有更大的粘度和更强的组织粘附性,止血的同时还能进一步起到封堵破损组织及血管的作用,因而明显提高了止血效果。此外,选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类原料为国内外医疗界广泛使用的药用辅料,可被人体及动物体吸收,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生产成本低,因此,产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临床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干燥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1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21.7mPa·s,25℃,20%溶液粘度为73.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00.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10.1g·mm。
实施例2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1,000,000~1,5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经过预处理后不进行干燥处理,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浆液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00℃下,进行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置入制丸机内,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抛丸机内作离心运动使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制备出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然后筛分(2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条件下的10%溶液粘度为198.3mPa·s,25℃,20%溶液粘度为1386.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20.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96.3g·mm。
实施例3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3∶0.7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3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73.4mPa·s,25℃,20%溶液粘度为612.4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80.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375.4g·mm。
实施例4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5∶0.5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并干燥,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5℃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4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40.1mPa·s,25℃,20%溶液粘度为180.7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70.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63.2g·mm。
实施例5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3∶0.7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8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5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11.2mPa·s,25℃,20%溶液粘度为27.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63.9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57.4g·mm。
实施例6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4∶0.2∶0.4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并干燥;将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6号样品)。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3.8mPa·s,25℃,20%溶液粘度为263.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34.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301.2g·mm。
实施例7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2,000~2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1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78.1mPa·s,25℃,20%溶液粘度为568.3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09.1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70.6g·mm。
实施例8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10,000~4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6.8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4.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89.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96.3g·mm。
实施例9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1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84.4mPa·s,25℃,20%溶液粘度为437.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09.5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69.1g·mm。
实施例10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0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8.7mPa·s,25℃,20%溶液粘度为98.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28.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75.8g·mm。
实施例11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2,000,000~20,00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1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23.6mPa·s,25℃,20%溶液粘度为74.3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96.5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01.4g·mm。
实施例12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0.7mPa·s,25℃,20%溶液粘度为77.4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70.4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62.2g·mm。
实施例13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05∶0.9∶0.05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2.8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2.7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89.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98.0g·mm。
实施例14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9∶0.05∶0.05的比例分别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后不进行干燥处理,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10℃下,进行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置入制丸机内,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抛丸机内作离心运动使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制备出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1.9mPa·s,25℃,20%溶液粘度为99.3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17.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39.6g·mm。
实施例15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05∶0.05∶0.9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混合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蒸馏水,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95.5mPa·s,20%溶液的粘度为1031.8,10%溶液的粘性功为316.8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83.7g·mm。
实施例16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2,000~2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79.3mPa·s,25℃,20%溶液粘度为570.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11.7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361.2g·mm。
实施例17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10,000~4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7.4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6.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89.9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87.9g·mm。
实施例18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86.4mPa·s,25℃,20%溶液粘度为440.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320.2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94.7g·mm。
实施例19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为40,000~6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2∶0.8的比例称取,溶解后,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之后转入沸腾机内在80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9.5mPa·s,25℃,20%溶液粘度为99.31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30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98.2g·mm。
实施例20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20,00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2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86℃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24.7mPa·s,25℃,20%溶液粘度为76.2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97.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03.6g·mm。
实施例21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2∶0.8的比例称取。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将称取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8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6%,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1.9mPa·s,25℃,20%溶液粘度为78.6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70.9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64.1g·mm。
实施例22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8∶0.1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转入沸腾机内在90℃下,加入蒸馏水,用热空气干燥,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4.7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5.5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91.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191.5g·mm。
实施例23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8∶0.1∶0.1的比例分别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预处理后不进行干燥处理,置于喷雾干燥机内在110℃下,进行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置入制丸机内,加入雾化蒸馏水,粉末在抛丸机内作离心运动使粉末的粒径逐渐增大,制备出相对致密的无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32.9mPa·s,25℃,20%溶液粘度为101.7mPa·s,10%溶液的粘性功为121.6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277.3g·mm。
实施例24
一种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将分子量45,000~70,000的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子量为300,000~40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1∶0.1∶0.8的比例称取。预处理:将称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共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调浆罐内,加入蒸馏水,在常温下经过滤除去微生物和杂质后,干燥成粉末;称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成粉末。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混合后置于沸腾机内在80~90℃下,加入蒸馏水,制成松散的多孔颗粒,然后筛分。该产品的颗粒粒径为10~1000μm,其中,粒径在50~500μm的颗粒占总颗粒量不低于95%,进一步优选粒径在100~250μm。25℃,10%溶液粘度为97.1mPa·s,20%溶液的粘度为1035.7,10%溶液的粘性功为319.3g·mm,20%溶液的粘性功为470.2g·mm。
实验例1
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8制备的可吸收性止血封闭材料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质量检验,检验结果详见表1。实施例1-17以及19-24的检验结果与实施例18的结果一致。
表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F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检验报告
实验例2
该实验例是对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的吸水倍数和吸水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本实验例吸水性能采用毛细管法测定装置测得,在酸式滴定管内注水,使酸式滴定管零刻度液面与砂心漏斗滤板下端平齐。以2.25cm为半径裁减滤纸,称量,放入砂心漏斗,与滤板完全接触。打开活塞,至滤纸完全吸水。调整酸式滴定管至零刻度,称取0.1g粉末,在滤纸上均匀铺开,放入砂心漏斗,从液面开始下降,每20s,40s,60s计时,观察液面下降距离,计算样品吸水速度及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水饱和情况。
表2 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的吸水倍率及吸水速度
吸水倍率指1g样品所能吸水的最大量。
吸水倍率(ml/g)=吸水量(ml)/样品量(g)。
结论: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相对于AristaTM,其吸水倍率明显提高,第一个20s、第二个20s和第三个20s的吸水速度均高于AristaTM,即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能更快速地使血创面周围的血液缩水来产生血凝块,粘附到破损的血管口从而止血,止血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实验例3
该实验例是对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的粘度和粘性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
本发明粘性性能的测试方法采用粘性功测试采用质构仪(物性测试仪),由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生产,产品型号为TA-XT plus。实验用探头:A/BE(反挤压探头)和P36R(圆柱型探头)。
测试条件为:25℃,溶剂为水,试验前速度:0.5mm/sec;测试速度:1mm/sec;测试后速度10.0mm/sec;应力:100g;回复距离5.0mm;接触时间10.0sec;触发类型:自动5g。
粘性功是指探头在做返回运动时,会受到一个样品对它的粘结力,而探头要完全脱离实验样品,它就必须做功,这期间所做的功就是粘性功,可以反映粘性剂和探头表面的一个结合强度(牢固程度)。
表3 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在不同浓度下的粘性功
本发明粘度性能的测试方法采用粘度计(brookfiled Dv-2),转子3号;转速60转;分别对样品溶液浓度10%和20%,溶剂为水,温度25℃。
表4 本发明实例样品与对照品AristaTM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
结论:由表3和表4可见,25℃时,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的粘度和粘性功远高于对照品AristaTM的粘度和粘性功,20%溶液的粘度和粘性功远高于10%溶液的粘度和粘性功,即本发明的止血封闭材料在止血的同时,还能更好地起到机械性封堵作用,止血效果更好。
实验例4
对大鼠断尾止血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止血封闭材料样品对大鼠断尾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
受试样品:
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阴性对照滑石粉。
实验方法:
取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8组,每组10只,即为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阴性对照滑石粉组、空白对照组。取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ml·kg-1)腹腔注射麻醉(0.35g·kg-1),在距大鼠尾部约2cm处用手术刀片切断鼠尾,然后立即给予药物并用胶夹夹闭1min后,观察各组的止血效果(如未止血继续夹闭3分钟,再观察出血情况)。除空白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外,其余各组均给予50mg药物。
剂量设置:50mg/只
给药途径:外用给药。
给药次数:1次/创口
观察指标:观察给予药物的止血情况。
实验结果:
受试止血材料1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喷洒止血材料胶夹夹闭1分钟后能有效止血;2号样品喷洒止血材料胶夹夹闭1分钟后,有部分渗血,继续胶夹夹闭3分钟后可以有效止血;阴性对照滑石粉、空白对照组用胶夹夹闭1分钟后不止血,继续胶夹夹闭3min后,仍无法止血,且15分钟内继续出血。
实验例5
在大鼠皮下降解情况
试验目的:观察样品各在小鼠皮下埋置降解情况。
受试样品:
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阳性对照物:明胶海绵,阴性对照物:滑石粉。
试验方法:
取SD大鼠48只,体重230±10g,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为6个样品组: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阳性对照组(明胶海绵)和阴性对照组(滑石粉),每组每个时间点4切口。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30mg/kg),在动物后背和四肢分别切开皮肤,植入受试材料缝合。分别于术后3天、1周、2周、3周、4周、5周共6个时间点小鼠的创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受试样品和对照样品的降解情况。
剂量设置:50mg/创口
给药途径:皮下植入
给药次数:1次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3天、1周、2周、3周、4周、5周切开皮肤,观察降解情况。
表5 本发明的实例样品与对照品在小鼠皮下的降解试验结果
注:采用肉眼进行观察,有或可疑受试验物存在用“+”表示;无实验物存在用“-”表示。括号内数字表示创面数。
试验结论:1号样品~6号样品在小鼠皮下埋植5周后均降解无残留。
实验例6
对新西兰兔肝脏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新西兰兔肝脏出血模型实验,观察止血封闭材料样品对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
受试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空白对照,阳性对照AristaTM。
实验方法:
取健康新西兰兔48只,雌雄兼用,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为6个样品组: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阳性对照组(AristaTM)和空白对照组,新西兰兔笼养一周用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30mg·kg-1);仰位固定在手术台上,去毛、消毒、逐层打开腹腔,充分暴露肝脏,用打孔器在肝脏上做直径1.5cm,深度0.3cm标准的创面,出血模型建立后,立即用棉球压住创面,然后缓慢松开棉球并立即对出血创面喷洒止血材料止血(每个出血创面均使用药物200mg;空白对照组每个出血创面仅用纱布按压),然后在药粉上用棉球按压60秒后,拿开棉球,观察各组动物止血效果。待棉球上材料血液干燥后精确称量棉球重量。计算出血量:
出血量(g)=棉球止血后重量-棉球止血前重量
剂量设置:200mg/创面;
给药途径:创面直接喷洒。
给药次数:1次/创面
观察指标:观察药物喷洒在创面后的止血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止血效果差异的显著性,采用SPSS 10.0软件ANOVA方法分析出血量的差异显著性。
表6 对新西兰兔肝脏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结果:
受试止血封闭材料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喷洒止血材料并按压1分钟后均有效止血,阳性对照AristaTM组有4只新西兰兔有效止血;空白对照组按压1分钟后不能止血。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AristaTM组相比,受试止血封闭材料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组均能显著减少出血量(P<0.01),止血时间短。
实验例7
对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模型实验,观察可吸收止血颗粒对腹主动脉出血效果及在创面残留情况。
受试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4号样品、5号样品、6号样品;空白对照,阳性对照AristaTM。
其它用品:戊巴比妥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产品批号:F20030816);0.9%氯化钠注射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一一医院生产,生产批号:20100701);注射用青霉素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S0912316);医用脱脂纱布(宁波华成药棉有限公司)。
动物:巴马小型猪,普通级,由上海市南汇区老港镇华新特种养殖场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13,体重20-25kg,性别:雌雄各半,数量32只。实验方法:取健康巴马小型猪32只,每组4只;分为6个样品组:1号样品组、2号样品组、3号样品组、4号样品组、5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阳性对照组(AristaTM)和空白对照组(仅用医用脱脂纱布按压),巴马小型猪圈养一周后开始实验。巴马小型猪用戊巴比妥那腹腔麻醉(30mg·kg-1),仰位固定在手术台上,消毒、沿腹腔正中线纵向逐层打开腹腔,充分暴露并游离腹主动脉,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腹主动脉,另一端用线绳提拉住,在腹主动脉中间部位采用医用动脉导管穿刺鞘(F6型号,直径0.3cm)穿刺暴露好的腹主动脉,模型建立后,立即对出血创面倒洒止血材料,并用纱布按压创面及止血材料,同时松开动脉夹,然后分别按压2min、3min、4min后,拿开纱布,观察创面止血效果,继续观察30min后,若未能控制腹主动脉出血不再应用其它干预措施治疗,记录动物死亡。存活猪缝合腹腔,并在缝合表面洒上注射用青霉素钠。存活实验动物术后自由饮水、饮食。分别于术后14天麻醉猪并开腹,取腹主动脉创面组织,用10%甲醛固定,做组织切片,进行病理检查。
剂量设置:1g/创面
给药次数:1次/创面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止血效果差异的显著性
表7 对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腹主动脉部位的病理观察:1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腹主动脉组织内膜增厚,血栓形成,阳性对照AristaTM组腹主动脉组织有部分外膜出血、血管壁正常。
结论:1号样品组~6号样品组对巴马小型猪腹主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其止血速度快于阳性对照AristaTM组,止血效果优于阳性对照AristaTM组,对腹主动脉无明显器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