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3579B -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3579B
CN102263579B CN2011102185066A CN201110218506A CN102263579B CN 102263579 B CN102263579 B CN 102263579B CN 2011102185066 A CN2011102185066 A CN 2011102185066A CN 201110218506 A CN201110218506 A CN 201110218506A CN 102263579 B CN102263579 B CN 102263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vice
target
alternative user
equipment
m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85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3579A (zh
Inventor
张静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2185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3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3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35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711 priority patent/WO20130170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3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3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对于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的关系的场景很难确定用户设备之间是否可以配对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若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对天线间距没有要求,能够在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关系的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Description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MU-MIMO(Multiple-user MIMO,多用户多天线)的配对算法主要是基于用户设备角度信息的配对算法。
基于角度信息的配对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用户设备间角度间隔和用户设备的功率确定用户设备是否配对。该方法认为用户设备间角度越大,用户设备间的信道空间隔离度越大,对应的信道相关性越小,此时配对后两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越小。因此要求用户设备之间的角度差异大于一定的门限才能配对。
目前基于角度的配对方法基于一个假定:即两用户设备的角度差异越大,信道相关性越低,将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联系起来,避免了相关性的计算。因此,该方法适用的场景即要求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具有单调的关系,而在基站天线间距大于0.5下,由于栅瓣的出现,这种单调性必定不存在,因此其在基站间阵元间距大于0.5时直接使用受限;
综上所述,目前基于角度的配对的方法要求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具有单调的关系,对于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的关系的场景很难进行用户设备的配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的关系的场景很难确定用户设备之间是否可以配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的关系的场景很难进行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每个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设备,包括:
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设备,包括:
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每个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配对模块,用于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两个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并根据相关性数值确定这两个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从而对天线间距没有要求,能够在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关系的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简单,存储量和计算量都很低,从而降低了实现的负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设备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设备流程示意图;
图5为均匀圆阵的阵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两个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并根据相关性数值确定这两个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从而对天线间距没有要求,能够在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关系的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步骤102、若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其中,相关性门限值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仿真等方式确定。
较佳地,步骤1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以及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根据角度估计值确定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的方式根据阵列的不同,具体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均匀直线阵阵列响应矢量可以表示为:
a(θi)=exp(j*2π*[1:Nt]*d*sin(θi))/sqrt(Nt);
其中,a(θi)是直线阵列响应矢量;d为阵列天线间距,Nt为阵列天线数。如对于8天线半波长垂直极化天线,Nt=8,d=0.5;对于4+4半波长双极化天线,可以使用其同一极化的4根天线定义相关性,即Nt=4,d=0.5。
比如均匀圆阵阵列响应矢量可以表示为:
其中
Figure BDA0000080315900000042
Φ ka = ( ka - 1 ) 2 π Ka if ka ≤ Ka 2 + 1 mod ( ka - 1 , Ka 2 ) 2 π Ka - π if ka > Ka 2 + 1 where ka = 1,2 , Λ , Ka ;
均匀圆阵的阵列组成如图5所示。
较佳地,步骤101中可以根据公式一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ρ12=|a(θ1)H×a(θ2)|............公式一;
其中,ρ12是相关性数值;
a(θ1)是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2)是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或a(θ1)是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2)是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比如阵列响应矢量是直线阵列响应矢量,首先获取用户设备i和用户设备j的角度估计结果,假定分别为θi和θj
然后根据基站天线形态,确定Nt和d,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到用户设备i和用户设备j的相关性数值ρij
最后将ρij与预设的关性门限值ρ0相比,当ρij≤ρ0时表示用户设备i和用户设备j在信道相关性上较低,满足配对要求;当ρij>ρ0时表示用户设备i和用户设备j在信道相关性上较高,不满足配对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两个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并根据相关性数值确定这两个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从而对天线间距没有要求,能够在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关系的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设备包括: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200和第一判断模块210。
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第一判断模块210,用于若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较佳地,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200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以及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较佳地,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200根据公式一确定相关性数值。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宏基站,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中继)设备,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3所示,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301、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每个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步骤302、若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步骤303、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其中,相关性门限值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仿真等方式确定。
在实施中,由于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有可能有多个,这时就需要分别确定每个备选用户设备和目标用户设备是否能够配对。
较佳地,步骤3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以及根据备选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根据角度估计值确定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的方式根据阵列的不同,具体的方式有很多,具体可以参见图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较佳地,步骤301中可以根据公式二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和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ρ34=|a(θ3)H×a(θ4)|............公式二;
其中,ρ34是相关性数值;
a(θ3)是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4)是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或a(θ3)是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4)是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比如阵列响应矢量是直线阵列响应矢量,首先获取目标用户设备i和一个备选用户设备j的角度估计结果,假定分别为θi和θj
然后根据基站天线形态,确定Nt和d,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到目标用户设备i和备选用户设备j的相关性数值ρij
最后将ρij与预设的关性门限值ρ0相比,当ρij≤ρ0时表示目标用户设备i和备选用户设备j在信道相关性上较低,满足配对要求;当ρij>ρ0时表示目标用户设备i和备选用户设备j在信道相关性上较高,不满足配对要求。
其中,确定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且对应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具体的,根据具体的调度,确定当前的用户集合;然后遍历用户集合,对每一个用户集合进行配对。
其中,针对一个用户设备,从用户集合中遍历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的用户设备,从这些用户设备中再选择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作为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
根据具体的调度,确定当前的用户集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参见:
Mixed Traffic Packet Scheduling in UTRAN Long Term Evolution Downlink(UTRAN长期演进下行链路中的混合业务包调度;UTRAN,UMTS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相应的,步骤303中,可以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一个用户设备。
较佳地,可以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信息门限值和第二信息门限值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仿真等方式确定。
较佳地,如果需要进行N重配对,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步骤303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继续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的数量不大于N-2;所有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中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能够进行配对,且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对应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比如N是3,则需要继续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这时配对用户设备就是三个,即目标用户设备、备选用户设备1和备选用户设备2,最后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2需要即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也要能够与备选用户设备2进行配对,并且备选用户设备2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需要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备选用户设备2与备选用户设备1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需要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
基于此,在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2时,可以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作为备选用户设备2。
如果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没有满足上述条件的用户设备,则不再进行配对。
方式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且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且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具体的,根据具体的调度,确定当前的用户集合;然后遍历用户集合,对每一个用户集合进行配对。
其中,针对一个用户设备,从用户集合中遍历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的用户设备,从这些用户设备中再选择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然后从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中再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作为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
在实施中,方式二中确定当前的用户集合的方式和方式一中确定当前的用户集合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步骤303中,可以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小于第三信息门限值的一个备选用户设备。
较佳地,可以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第三信息门限值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仿真等方式确定。
较佳地,如果需要进行N重配对,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步骤303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继续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的数量不大于N-2;所有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中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能够进行配对,且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对应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比如N是3,则需要继续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这时配对用户设备就是三个,即目标用户设备、备选用户设备1和备选用户设备2,最后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2需要即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也要能够与备选用户设备2进行配对,并且备选用户设备2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需要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备选用户设备2与备选用户设备1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需要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
在实施中,可以先进行配对选择,然后再进行CQI选择;也可以先进行CQI选择,然后再进行配对选择;还可以CQI和配对选择一起进行,然后取交集。
基于此,在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2时,可以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作为备选用户设备2。
如果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没有满足上述条件的用户设备,则不再进行配对。
下面举两个例子分别对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说明。
例一、
1、估计参与调度的所有用户设备的角度,记为θk,k=1,L,K,其中K表示用户设备的数量,比如对于每个小区各自调度的时候就是某一个小区中参与调度的所有UE,而多个小区进行联合调度时,则是参与联合调度的多个小区中参与调度的所有的UE;
2、根据调度确定当前用户设备集合U,其中调度按照SU(单个用户设备)进行正常调度;
3、遍历当前的用户设备集合U,为每一个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具体的:
3-1、遍历当前子帧中未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的用户设备,选择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用户设备,然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确定该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如果相关性数值不大于设定的相关性门限,则说明该用户设备和目标用户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满足配对要求,将这些用户设备组成用户设备集合S;
3-2、在用户设备集合S中,选择对应的CQI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相差最小的用户设备作为目标用户设备P1的配对用户设备P2
如果系统中最多仅考虑两重配对,则至此该配对选取结束。
若需要进行更多重的的配对,则继续为用户组{P1,P2}选取配对用户设备,其信道相关性数值和CQI值需要同时满足分别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P1和用户设备P2单独配对。
例二、
1、估计所有用户设备的角度,记为θk,k=1,L,K,其中K表示用户设备的数量;
2、根据调度确定当前用户设备集合U,其中调度按照SU进行正常调度;
3、遍历当前的用户设备集合U,为每一个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具体的:
3-1、遍历当前子帧中未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的用户设备,选择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用户设备,然后从选择的用户设备中继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将最后选择的用户设备组成用户设备集合S;
3-2、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确定在用户设备集合S中每个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并选取相关性数值最低的用户设备作为目标用户设备P1的配对用户设备P2
如果系统中最多仅考虑两重配对,则至此该配对选取结束。
若需要进行更多重的的配对,则继续为用户组{P1,P2}选取配对用户设备,其信道相关性数值和CQI值需要同时满足分别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P1和用户设备P2单独配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设备包括: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400、第二判断模块410和配对模块420。
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400,用于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每个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第二判断模块410,用于若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配对模块420,用于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较佳地,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400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以及根据备选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较佳地,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400根据公式二确定相关性数值。
较佳地,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且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较佳地,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且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且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较佳地,配对模块420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一个用户设备;或
配对模块420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较佳地,配对模块420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小于第三信息门限值的一个备选用户设备;或
配对模块420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较佳地,配对模块420在需要进行N重配对时,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N是大于2的正整数;继续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的数量不大于N-2;所有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中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能够进行配对,且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对应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宏基站,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中继)设备,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两个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两个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并根据相关性数值确定这两个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从而对天线间距没有要求,能够在角度间隔和信道相关性之间不具有单调关系的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可以配对(或进行配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其中,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相关性数值:
ρ 12 = | a ( θ 1 ) H × a ( θ 2 ) |
其中,ρ12是相关性数值;
a(θ1)是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2)是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或a(θ1)是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2)是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3.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每个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其中,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根据备选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相关性数值:
ρ 34 = | a ( θ 3 ) H × a ( θ 4 ) |
其中,ρ34是相关性数值;
a(θ3)是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4)是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或a(θ3)是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4)是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且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包括: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一个用户设备;或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包括: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小于第三信息门限值的一个备选用户设备;或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9.如权利要求3、5~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之后还包括:
在需要进行N重配对时,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N是大于2的正整数;继续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的数量不大于N-2;所有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中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能够进行配对,且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对应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10.一种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其中,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根据第二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关性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相关性数值:
ρ 12 = | a ( θ 1 ) H × a ( θ 2 ) |
其中,ρ12是相关性数值;
a(θ1)是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2)是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或a(θ1)是第二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2)是第一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12.一种无线通信用户设备配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和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每个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的相关性数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相关性数值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与对应的备选用户设备能够配对;
配对模块,用于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一个备选用户设备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
其中,根据目标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根据备选用户设备的角度估计值确定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关性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相关性数值:
ρ 34 = | a ( θ 3 ) H × a ( θ 4 ) |
其中,ρ34是相关性数值;
a(θ3)是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4)是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或a(θ3)是备选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a(θ4)是目标用户设备的阵列响应矢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当前子帧中未进行调度但有数据需要传输、且对应的CQI值大于第一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是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一个用户设备;或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CQI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小于第三信息门限值的一个备选用户设备;或
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选择对应的相关性数值最小的备选用户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2、14~17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还用于:
在需要进行N重配对时,从所有能够与目标用户设备进行配对的备选用户设备中继续选择备选用户设备;
其中,N是大于2的正整数;继续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的数量不大于N-2;所有选择的备选用户设备中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能够进行配对,且任意两个备选用户设备对应的CQI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信息门限值的用户设备。
CN2011102185066A 2011-08-01 2011-08-01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263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5066A CN102263579B (zh) 2011-08-01 2011-08-01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12/078711 WO2013017014A1 (zh) 2011-08-01 2012-07-16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5066A CN102263579B (zh) 2011-08-01 2011-08-01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3579A CN102263579A (zh) 2011-11-30
CN102263579B true CN102263579B (zh) 2013-11-27

Family

ID=4501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85066A Active CN102263579B (zh) 2011-08-01 2011-08-01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3579B (zh)
WO (1) WO20130170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579B (zh) * 2011-08-01 2013-1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31923B (zh) * 2012-10-12 2017-1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用户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3873203B (zh) * 2012-12-10 2017-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06905B (zh) * 2014-09-10 2019-11-2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配对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703888B (zh) * 2014-11-25 2019-11-12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多用户系统的重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84042B (zh) * 2015-03-13 2019-02-01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物联网设备、终端
CN104768201B (zh) * 2015-03-13 2018-07-2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物联网设备、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064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9305A (zh) * 2009-07-17 2011-01-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试配对方法
CN101989874A (zh) * 2009-07-31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配对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5131B2 (en) * 2001-08-03 2005-08-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etermining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uses multi-element antenna
CN102263579B (zh) * 2011-08-01 2013-1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064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9305A (zh) * 2009-07-17 2011-01-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试配对方法
CN101989874A (zh) * 2009-07-31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配对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17014A1 (zh) 2013-02-07
CN102263579A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658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263579B (zh) 判断无线通信用户设备是否配对和进行配对的方法及设备
US9883418B2 (en) Wireless network load and throughput estimation
US20150244438A1 (en)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pre-coding matrix and feeding back index valu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0365380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EP40508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390732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允许终端执行随机接入步骤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80317084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aid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3259581A (zh) 一种进行天线校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001684B (zh) 多天线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鲁棒干扰抑制方法
US10826587B2 (en) Antenna diversity for beacon broadcasting in directional wireless network
CN104039004A (zh)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异构用户导频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CN101873157A (zh) 用于分布式天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天线分簇方法
CN103167512A (zh) 基站天线下倾角确定方法、装置和基站设备
CN103178886A (zh) 波束赋形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CN104796900A (zh) 基于拍卖理论的蜂窝网络中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3945555A (zh) 多点协作传输下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4581961A (zh) 一种下行协作多点联合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2012791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Scheduling Among Multiple Cells
CN102291810B (zh) 开环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58813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98580B (zh) 大规模mimo系统小区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2209364B (zh) 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接纳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4001812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d2d communication mode depending on signal interference
CN105207740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