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8498B -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8498B
CN102258498B CN201110197551A CN201110197551A CN102258498B CN 102258498 B CN102258498 B CN 102258498B CN 201110197551 A CN201110197551 A CN 201110197551A CN 201110197551 A CN201110197551 A CN 201110197551A CN 102258498 B CN102258498 B CN 102258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ncentration
isopropylacrylamide
flui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7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8498A (zh
Inventor
巨晓洁
魏竭
谢锐
褚良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197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8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8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8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8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8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为中空球形微囊,其囊膜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组成。制备该给药载体的工艺步骤为:(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4)给药载体的制备。

Description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靶向微载体给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依靠外界环境刺激实现药物可控调速释放的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微囊载体系统由于其贮库型结构和相对较快的环境响应速率,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智能化给药载体,特别适用于毒副作用大和稳定性差的药物的靶向给药,不仅载药量高,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且使药物只在病变部位释放,在其他正常部位不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智能微囊载体系统被认为是实现靶向给药、征服癌症等疑难病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该领域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研究报道的智能药物载体,利用体内或外加的环境刺激实现靶向给药,而其对内载药物的控制释放主要基于“开—关”式释药模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将具有环境响应特性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接枝到多孔微囊膜的膜孔中,或将环境感应型的凝胶颗粒填充到微囊膜的膜层中,而微囊膜本身不具有环境响应特性,仅依靠接枝链或包埋颗粒急剧的收缩—膨胀突跃变化改变药物传质阻力,实现药物“开—关”式控制释放;另一类是将环境响应型凝胶材料作为整体微囊膜的控释给药系统,这类智能微囊的释药机制主要是依靠微囊膜本身的体积收缩—溶胀变化改变药物传质阻力,或反相利用微囊膜体积突然的收缩变化产生挤压作用,来实现药物的“开—关”式控释给药。可以看出,基于以上几种类型设计的智能微囊给药系统,由于其“开—关”式释药方式,药物的控释往往处于“开”或“关”两种极端状态,药物的释放传质速率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效果灵活调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迄今,对于智能微囊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微囊的环境响应速率,以及研发具有多重响应功能的微囊这两个方面,具有调速释药功能的智能微囊给药系统,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此种给药载体不仅能够通过外加磁场实现靶向定位,利用病变部位的pH值变化实现药物在靶区的自律式释放,而且能够根据需要外加特定温度刺激实现其释药速率的调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阳离子型pH敏感高分子凝胶材料——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作为给药载体骨架(微囊膜层),实现给药载体在病变部位的pH响应型自律式给药行为;将Fe3O4超顺磁纳米颗粒置于给药载体骨架中,利用外加磁场的导向作用实现给药载体的定向移动和靶向定位;采用温敏材料制备成温敏亚微球置于给药载体骨架中作为温控微型释放速率“调节阀”,通过人工局部加热调控环境温度实现对释药速率的调控。
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为中空球形微囊,其囊膜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组成,其中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为囊膜基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均匀分散于囊膜中。
上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中,所述微囊的粒径为200μm~500μm,囊膜厚度为30μm~80μm。所述缓冲液是由浓度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和浓度0.1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配制,所述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柠檬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8.17∶1.83。
上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所含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10%,所含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质量分数为2%~13%。
上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所含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在30℃水中的粒径为300nm~1100nm,所含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nm~12nm。
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采用以下方法载药:将所述给药载体浸泡于pH=3~6的药物浓度为饱和的水溶液中,浸泡时间至少为72小时(药物扩散进入微囊达到平衡),然后将装载有药物的给药载体分离出,冻干保存。
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工作原理(见图2):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给药载体定向移动至病变部位(如肿瘤部位)定位浓集,在定向移动过程中,经过正常组织部位(pH=7.4)时其囊膜基体呈现收缩构象,结构致密,因而其内载药物不会释放,避免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当移动至病变部位(如肿瘤部位)时,由于细胞外液呈现酸性微环境(pH<6.5),囊膜基体响应此pH值降低变化并做出应答而呈现伸展构象,结构疏松,传质阻力降低,渗透性能增加,因而内载药物被释放,当治疗生效(pH值恢复到7.4)后,囊膜基体由于其自律式pH响应特性而恢复到收缩构象,因而停止释放内载药物;分散在囊膜中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在体温下呈溶胀状态,而随温度升高体积将发生收缩,使囊膜基体与所述温敏亚微球之间形成空穴通道,由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体积变化程度可根据温度准确调控,因此,可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控制囊膜基体上空穴通道的尺寸大小,实现对释药速率的调控。
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mol/L~0.20mol/L,引发剂的浓度为0.25g/L~0.70g/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1~0.1∶1;
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60℃~7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至少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0.8mol/L~1.2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至少16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达到60g/L~100g/L为限,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至少30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0.5ml~1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水相乳化剂和粘度调节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当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水相乳化剂、粘度调节剂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4.3~8,所述混合液中,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0mol/L~1.5mol/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025~0.1∶1,第一光引发剂的浓度为2.5g/L~7.5g/L,水相乳化剂的浓度为5g/L~20g/L,粘度调节剂的浓度为25g/L~70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5g/L~20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00ml/L~165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油相乳化剂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为10g/L~30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油相乳化剂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为50g/L~80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并在N2氛围下于0℃~5℃用紫外光照射至少30分钟、聚合反应0.5~1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和第二光引发剂的大豆油,收集液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相同,第二光引发剂的浓度为5g/L~20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150μL/h~250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300μL/h~600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1500μL/h~3000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引发剂和第一光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中的一种;水相乳化剂为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聚物(Pluronic)F127、吐温(Tween)60、吐温(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粘度调节剂为甘油、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第二光引发剂为安息香双甲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油相乳化剂为聚甘油蓖麻醇酯、司盘(Span)60、司盘(Span)80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制备步骤中,还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单体烯丙胺(即单体为三种: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和烯丙胺),所述混合液中,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mol/L~0.20mol/L,单体丙烯酰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25~0.2∶1,单体烯丙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25~0.1∶1。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给药载体的制备步骤中,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12小时~36小时,每小时至少更换1次去离子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给药载体集磁场响应、pH响应和温度响应等多重环境响应特性于一体,不仅能实现靶向自律式给药,还能根据治疗需要精确调控药物释放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靶向释药模式。
2、本发明所述给药载体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于获取,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释药示意图,图中,pKa为酸度系数,T为环境温度;
图3是用于制备单分散油/水/油乳液的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收集单分散油/水/油乳液并进行紫外光照射和恒温聚合反应的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制备温敏亚微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激光共聚焦显微照片,标尺为10μm;
图7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粒径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8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水相中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油/水/油乳液的激光共聚焦显微照片,标尺为250μm;
图9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囊膜中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微囊的激光共聚焦显微照片,标尺为250μm;
图10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囊膜中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微囊的荧光照片与光学显微照片的叠加图,标尺为250μm;
图11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囊膜中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微囊的荧光强度分析曲线;
图12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囊膜中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微囊的外径随pH变化的曲线;
图13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囊膜中含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微囊的壁厚随pH变化的曲线;
图中,1-囊膜基体、2-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3-温敏亚微球、4-药物分子、5-第一注射泵、6-第二注射泵、7-第三注射泵、8-注射管、9-第一连接管、10-过渡管、11-第二连接管、12-收集管、13-紫外光灯、14-石英玻璃片、15-通氮气玻璃管、16-玻璃反应容器、17-恒温循环水浴、18-球形冷凝管、19-通氮气玻璃管、20-三口玻璃烧瓶、21-恒温循环水浴、22-磁力搅拌子、23-磁力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工艺步骤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制备温敏亚微球的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三口玻璃烧瓶20、恒温循环水浴21、磁力搅拌器23,三口玻璃烧瓶20的一个口连接球形冷凝管18,其余两个口分别插装有通氮气玻璃管19,三口玻璃烧瓶20内设置有磁力搅拌子22;
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和丙烯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过硫酸钾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7mol/L,丙烯酰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2∶1,烯丙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5∶1,过硫酸钾的浓度为0.3g/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4∶1;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三口玻璃烧瓶20,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65℃并在该温度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所述温敏亚微球的温敏特性见图7;
将异硫氰酸荧光素(简称FITC)溶于二甲基亚砜配制FITC溶液,FITC的浓度为1g/L;将上述制备的温敏亚微球分散于pH=8的缓冲溶液(所述缓冲液是由浓度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和浓度0.1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配制,所述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柠檬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9.45∶0.55)配制温敏亚微球溶液,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1g/L;按照温敏亚微球与FITC质量比为100∶1量取温敏亚微球溶液和FITC溶液并将二者混合,将所述混合液在常压、0℃反应18小时,对温敏亚微球进行荧光染色,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离心透析后,得到染色温敏亚微球(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温敏亚微球在30℃水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950nm;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粒径为8nm~12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0.8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16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为60g/L,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30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1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水相乳化剂Pluronic F127(一种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聚物,Pluronic F127为商品名)和粘度调节剂甘油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盐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8,所述混合液中,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0mol/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05∶1,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浓度为5g/L,Pluronic F127的浓度为10g/L,甘油的浓度为50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18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00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20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50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制备给药载体使用毛细管微流体装置,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见L.Y.Chu,A.S.Utada,R.K.Shah,J.W.Kim,D.A.Weitz,Angew.Chem.Int.Ed.2007,46,8970),包括第一注射泵5、第二注射泵6、第三注射泵7、注射管8、第一连接管9、过渡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收集管12。注射管8为圆形玻璃毛细管,其一端被加工成圆锥端口,其圆管部段的外径为1.0mm、内径为580μm,其圆锥端口的端部内径为40μm~60μm;过渡管10为圆形玻璃毛细管,其一端被加工成圆锥端口,其圆管部段的外径为1.0mm、内径为150μm,其圆锥端口的端部内径为100μm~120μm;收集管12为圆形玻璃毛细管,其外径为1.0mm,内径为350μm;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1为矩形玻璃管,其中心部位设置有正方形通孔,正方形通孔的边长为1.0mm。注射管8安装在第一连接管9中,其圆形端位于第一连接管9外,其圆锥端位于第一连接管9内;过渡管10的圆形端插入第一连接管9,且使注射管8的圆锥端位于过渡管10内,过渡管10的圆锥端插入第二连接管11中;收集管12插入第二连接管11中,且使过渡管10的圆锥端位于收集管12内。第一注射泵5用于将内相流体输入注射管8,第二注射泵6用于将中间相流体输入过渡管10,第三注射泵7用于将外相流体输入收集管12。
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如图8所示),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见图4)并在N2氛围下于0℃用紫外光照射30分钟、聚合反应0.5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和第二光引发剂安息香双甲醚的大豆油,收集液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相同,安息香双甲醚的浓度为10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200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450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2500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见图1),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24小时,每小时更换1次去离子水。
将所述给药载体分散于pH=7.4的缓冲溶液中进行观察(所述缓冲液是由浓度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和浓度0.1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配制,所述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柠檬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8.17∶1.83),所述给药载体的激光共聚焦显微照片见图9,所述给药载体的荧光照片与光学显微照片的叠加图见图10,从图9、图10可以看出,给药载体的平均粒径为440μm,囊膜平均厚度为75μm。所述给药载体的荧光强度分析曲线见图11。
将所获得的给药载体在不同pH条件下测量其粒径及囊膜厚度,测量结果见图12、图1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工艺步骤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制备温敏亚微球的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和丙烯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过硫酸铵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1mol/L,丙烯酰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25∶1,烯丙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25∶1,过硫酸铵的浓度为0.25g/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5∶1,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三口玻璃烧瓶20,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粒径为8nm~12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1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18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为85g/L,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40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0.8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过硫酸钾、水相乳化剂Pluronic F127和粘度调节剂甘油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硝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6.5,所述混合液中,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0mol/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05∶1,过硫酸钾的浓度为2.5g/L,Pluronic F127的浓度为12g/L,甘油的浓度为60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10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20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18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50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制备给药载体使用的毛细管微流体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见图4)并在N2氛围下于0℃用紫外光照射40分钟、聚合反应0.6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和第二光引发剂安息香双甲醚的大豆油,收集液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相同,第二光引发剂的浓度为15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150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300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1500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见图1),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12小时,每小时更换2次去离子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工艺步骤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制备温敏亚微球的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mol/L,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浓度为0.4g/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1∶1,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三口玻璃烧瓶20,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7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粒径为8nm~12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1.2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17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为100g/L,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35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0.5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水相乳化剂Pluronic F127和粘度调节剂甘油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醋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4.3,所述混合液中,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5mol/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1∶1,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浓度为7.5g/L,Pluronic F127的浓度为20g/L,甘油的浓度为25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20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65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30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80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制备给药载体使用的毛细管微流体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见图4)并在N2氛围下于5℃用紫外光照射35分钟、聚合反应1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和第二光引发剂安息香双甲醚的大豆油,收集液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相同,第二光引发剂的浓度为5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250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600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3000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见图1),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36小时,每1.5小时更换1次去离子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工艺步骤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制备温敏亚微球的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20mol/L,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浓度为0.7g/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1∶1,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三口玻璃烧瓶20,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粒径为8nm~12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1.0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20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为90g/L,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45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0.8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水相乳化剂Pluronic F127和粘度调节剂甘油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盐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7,所述混合液中,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2mol/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025∶1,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浓度为3g/L,Pluronic F127的浓度为5g/L,甘油的浓度为70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5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10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10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聚甘油蓖麻醇酯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为60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制备给药载体使用的毛细管微流体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见图4)并在N2氛围下于3℃用紫外光照射30分钟、聚合反应0.8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酯和第二光引发剂安息香双甲醚的大豆油,收集液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聚甘油蓖麻醇酯的浓度相同,第二光引发剂的浓度为20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200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450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2500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见图1),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24小时,每小时更换1次去离子水。

Claims (10)

1.一种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载体为中空球形微囊,其囊膜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组成,其中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为囊膜基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均匀分散于囊膜中;制备方法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 mol/L ~ 0.20 mol/L,引发剂的浓度为0.25 g/L ~ 0.70 g/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1~0.1:1;
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60℃~7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至少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0.8 mol/L ~1.2 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至少16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达到60 g/L ~ 100 g/L为限,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至少30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的量为0.5 ml ~1 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水相乳化剂和粘度调节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当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水相乳化剂、粘度调节剂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4.3 ~ 8,所述混合液中,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0 mol/L~ 1.5 mol/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025~0.1:1,第一光引发剂的浓度为2.5 g/L ~ 7.5 g/L,水相乳化剂的浓度为5 g/L ~ 20 g/L,粘度调节剂的浓度为25 g/L ~ 70 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5 g/L ~ 20 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00 ml/L ~ 165 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油相乳化剂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为10 g/L ~ 30 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油相乳化剂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为50 g/L ~ 80 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并在N2氛围下于0℃~5℃用紫外光照射至少30分钟、聚合反应0.5 ~ 1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和第二光引发剂的大豆油,收集液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相同,第二光引发剂的浓度为5 g/L ~ 20 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150 μL/h ~ 250 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300 μL/h~ 600 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1500 μL/h ~ 3000 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其特征在于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中,所述微囊的粒径为200 μm ~ 500μm,囊膜厚度为30 μm ~ 80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 ~ 10%,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质量分数为2% ~ 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在30℃水中的粒径为300nm ~ 1100 nm,所述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 nm ~12 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在30℃水中的粒径为300 nm~ 1100 nm,所述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 nm ~ 12nm。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温敏亚微球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 mol/L ~ 0.20 mol/L,引发剂的浓度为0.25 g/L ~ 0.70 g/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1~0.1:1;
在氮气环境中将所述混合液升温至60℃~7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至少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即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
(2)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制备
在室温、常压下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加入浓度0.8 mol/L ~1.2 mol/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搅拌至少16小时形成磁性流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量以其在磁性流体中的浓度达到60 g/L ~ 100 g/L为限,然后在磁性流体中加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至少30分钟,即得到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的量为0.5 ml ~1 ml/克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3)中间相流体、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配制
中间相流体的配制:在室温、常压下将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水相乳化剂和粘度调节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搅拌,当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第一光引发剂、水相乳化剂、粘度调节剂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和步骤(2)制备的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在混合均匀后用酸调节所形成混合液的pH值至4.3 ~ 8,所述混合液中,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浓度为1.0 mol/L~ 1.5 mol/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摩尔比为0.025~0.1:1,第一光引发剂的浓度为2.5 g/L ~ 7.5 g/L,水相乳化剂的浓度为5 g/L ~ 20 g/L,粘度调节剂的浓度为25 g/L ~ 70 g/L,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浓度为5 g/L ~ 20 g/L,改性超顺磁性Fe3O4磁性流体的浓度为100 ml/L ~ 165 ml/L;
内相流体的配制:内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油相乳化剂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内相流体,所述内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为10 g/L ~ 30 g/L;
外相流体的配制:外相流体为含有油相乳化剂的大豆油,在室温、常压下将油相乳化剂加入大豆油中并混合均匀即形成外相流体,所述外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为50 g/L ~ 80g/L;
(4)给药载体的制备
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内相流体、中间相流体和外相流体注入毛细管微流体装置的注射管、过渡管和收集管,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然后将所述单分散的油/水/油乳液引入装有收集液的反应容器并在N2氛围下于0℃~5℃用紫外光照射至少30分钟、聚合反应0.5 ~ 1小时即形成微囊;所述收集液为含有油相乳化剂和第二光引发剂的大豆油,收集液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与外相流体中油相乳化剂的浓度相同,第二光引发剂的浓度为5 g/L ~ 20 g/L;所述内相流体的流量为150 μL/h ~ 250 μL/h,中间相流体的流量为300 μL/h~ 600 μL/h,外相流体的流量为1500 μL/h ~ 3000 μL/h;
将聚合反应形成的微囊从收集液中分离出来并用异丙醇洗涤除去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然后将洗涤后的微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置换出异丙醇即得到所述给药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和第一光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中的一种;水相乳化剂为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聚物F127、吐温60、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粘度调节剂为甘油、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第二光引发剂为安息香双甲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油相乳化剂为聚甘油蓖麻醇酯、司盘60、司盘80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的制备步骤中,还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单体烯丙胺,所述混合液中,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 mol/L ~ 0.20 mol/L,单体丙烯酰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25~0.2:1,单体烯丙胺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025~0.1:1。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给药载体的制备步骤中,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12小时~36小时,每小时至少更换1次去离子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给药载体的制备步骤中,置换异丙醇的时间为12小时~36小时,每小时至少更换1次去离子水。
CN201110197551A 2011-07-14 2011-07-14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8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7551A CN102258498B (zh) 2011-07-14 2011-07-14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7551A CN102258498B (zh) 2011-07-14 2011-07-14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8498A CN102258498A (zh) 2011-11-30
CN102258498B true CN102258498B (zh) 2012-10-03

Family

ID=45005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75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8498B (zh) 2011-07-14 2011-07-14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8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602B (zh) * 2012-03-31 2014-04-09 四川大学 一种以单乳为模板制备壳聚糖微囊的方法
CN103028116B (zh) * 2012-12-20 2014-10-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基于纤维素基模板的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制法和用途
WO2016198494A1 (de) * 2015-06-10 2016-12-15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norganischen mikrohohlkugeln
CN105603437A (zh) * 2016-01-12 2016-05-2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低pH可控释放的智能缓蚀剂的制备方法
CN105833813B (zh) * 2016-03-24 2018-04-10 北京科技大学 室温液滴微反应器和制备二氧化锆凝胶微球的方法
CN108820552B (zh) * 2018-07-11 2019-05-17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缓冲包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79653A (zh) * 2019-07-05 2019-09-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适宜人体体温的温敏智能药物释放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90374B (zh) * 2021-12-27 2023-07-25 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微胶囊悬浮制剂和微胶囊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9347B (zh) * 2022-04-02 2023-03-24 四川大学 具有宽响应范围和高响应速率的温敏光子晶体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55126B (zh) * 2022-06-24 2023-11-2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微流控制备多孔磁性/温敏微球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4924A (zh) * 2003-05-15 2003-11-12 复旦大学 一种多功能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US20050008609A1 (en) * 2001-08-27 2005-01-13 Yissum Research Development Company Of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Hi Tech Park, The Hebrew Multi-component reverse thermo-sensitive polymeric systems
CN1943560A (zh) * 2005-10-09 2007-04-11 北京师范大学 具有功能化壳层的夹心结构磁性复合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995144A (zh) * 2006-12-22 2007-07-11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磁性温敏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CN101402853A (zh) * 2008-09-24 2009-04-08 陕西师范大学 对温度和pH敏感的荧光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US20090258073A1 (en) * 2006-10-13 2009-10-15 Tishin Aleksandr Mettalinovich Magnetic carrier and medical preparation for controllable delivery and release of active substances, methods of their production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using thereof
CN101612139A (zh) * 2009-07-13 2009-12-30 四川大学 热引发自爆式磁靶向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8609A1 (en) * 2001-08-27 2005-01-13 Yissum Research Development Company Of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Hi Tech Park, The Hebrew Multi-component reverse thermo-sensitive polymeric systems
CN1454924A (zh) * 2003-05-15 2003-11-12 复旦大学 一种多功能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943560A (zh) * 2005-10-09 2007-04-11 北京师范大学 具有功能化壳层的夹心结构磁性复合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090258073A1 (en) * 2006-10-13 2009-10-15 Tishin Aleksandr Mettalinovich Magnetic carrier and medical preparation for controllable delivery and release of active substances, methods of their production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using thereof
CN1995144A (zh) * 2006-12-22 2007-07-11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磁性温敏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CN101402853A (zh) * 2008-09-24 2009-04-08 陕西师范大学 对温度和pH敏感的荧光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1612139A (zh) * 2009-07-13 2009-12-30 四川大学 热引发自爆式磁靶向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gying Liu等.Magnetic mesoporous silica microspheres with thermo-sensitive polymer shell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Journal or materials chemistry》.2009,第19卷第4764-4770页. *
Jie Cai等.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responsive polymer composite microspher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Colloid Polym Sci》.2007,第285卷第1607-1615页. *
Pei Li等.Fe3O4/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hitosan composite microspheres with multiresponsive properties.《Industria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8,第47卷第7700-7706页. *
Wen-Chuan Yang等.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ual stimuli-responsive microcapsules with a superparamagnetic porous membrane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es.《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8,第321卷第324-330页. *
曲剑波等.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第35卷(第12期),第757-760页. *
杨文川等.磁性热敏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8,第25卷(第5期),第1201-1205页. *
褚良银等.微流控技术构建单分散微囊膜的研究新进展.《膜科学与技术》.2011,第31卷(第3期),第59-63页. *
褚良银等.智能膜材料研究新进展.《化工进展》.2011,第30卷(第1期),第167-17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8498A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8498B (zh) 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4449A (zh) 一种具有药物控释性能的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88920B (zh) 单分散多孔聚合物纳米微囊的新型制备方法
CN100502957C (zh) 用于血管栓塞材料的温敏纳米凝胶体系
CN102585064B (zh) 一种多孔磁性各向异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824B (zh) 具有抗体介导的光磁双模态介孔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6309407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药物微载体
Town et al. Dual-stimuli responsive injectable microgel/solid drug nanoparticle nanocomposites for release of poorly soluble drugs
CN101612139B (zh) 热引发自爆式磁靶向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8443A (zh) 一种微包纳杂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830752B (zh) 一种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569798B (zh) 一种可降解核壳式氧化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97387A (zh) 一种可携带基因和药物的磁性靶向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5411A (zh) 一种基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磁性载药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386135B (zh) 集磁性、荧光及热敏于一体的多功能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2294040A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和药物载体的磁性纳米聚合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1755A (zh) 应用微流体技术制备结肠靶向微囊的方法
CN101745124A (zh) 含钆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9885A (zh) 一种单分散性含油海藻酸钙微囊的制备方法
CN205903442U (zh)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缓释微球
CN106046280A (zh) 一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15169A (zh) 含plga纳米微粒的海藻酸钠载药复合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4043130B (zh) SERS可示踪的pH‑温度双敏感的脂质体/金属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7164B (zh) 粒径可控的单分散胰岛素/壳聚糖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140A (zh) 具有靶向可控释药和栓塞效应的两亲离子型载药囊泡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