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278A -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278A
CN102256278A CN201110180186XA CN201110180186A CN102256278A CN 102256278 A CN102256278 A CN 102256278A CN 201110180186X A CN201110180186X A CN 201110180186XA CN 201110180186 A CN201110180186 A CN 201110180186A CN 102256278 A CN102256278 A CN 102256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oc
reverse
base station
rssi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01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敏
谢忠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801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6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6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当所述Ioc/No值大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该方法通过调整ROT控制微型基站下AT的发送速率,以保证AT的发送速率来提高系统容量,减小微型基站受宏基站用户的干扰,保证微型基站在宏基站用户干扰下反向容量达到最佳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地高楼耸立,办公场所、大型居住区、机场、车站、大型商业区、展览中心、宾馆等成为人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保证良好的室内覆盖是提高服务等级、发展客户、提高营运收入的关键。在城市中,单靠室外基站信号覆盖到室内难度很大,往往不理想,这些地方采用传统的室内覆盖方式不现实,需要采用微型基站小范围覆盖、补盲覆盖的解决方案,但微型基站下用户受宏基站用户以及用户间干扰比较严重,导致其反向链路性能差;当用户非常多时,由于干扰严重导致反向容量非常低。
当微型基站部署在宏基站边缘的场景中,宏基站下边缘AT(AccessTerminal,接入终端)突发数据时,由于AT离宏基站距离远,发射功率非常大,使其附近的微型基站受到严重的反向干扰,导致微型基站ROT(Rise-Over-Thermal,热噪声)值非常高,微型基站下AT因系统高ROT很容易处于系统过载状态,以至于AT吞吐量降低,系统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CDMA微型基站下用户受宏基站用户及用户之间反向干扰比较严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用于CDMA的基站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当所述Ioc/No值大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具体包括:在扇区射频输入端口测量带限白噪声源的功率谱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具体包括:系统降低功率谱密度Ioc/No值,相应RSSI值也降低。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设置一个反向干扰控制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后,控制AT的发送速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装置,用于CDMA的基站系统,该装置包括:Ioc/No值获取模块、RSSI值确定模块和ROT调整模块;其中,所述Ioc/No值获取模块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所述RSSI值确定模块比较所述测量的Ioc/No值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当所述测量的Ioc/No值大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所述RSSI值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通过系统精确测量的Ioc/No值和系统预设置的Ioc/No门限值比较,进行反向链路衰减判定来控制微型基站系统高的ROT值,可以控制微型基站下AT的发送速率,以保证AT的发送速率来提高系统容量,减小微型基站受宏基站用户的干扰,保证微型基站在宏基站用户干扰下反向容量达到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发明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
步骤102:当所述功率谱密度大于系统预设的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
步骤103:系统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CDMA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通过系统精确测量的Ioc/No值和系统预设置的Ioc/No门限值比较,进行反向链路衰减判定来控制微型基站系统高的ROT值,从而控制微型基站下AT的发送速率,以保证AT的发送速率来提高系统容量,减小微型基站受宏基站用户的干扰,保证微型基站在宏基站用户干扰下反向容量达到最佳状态。
参见图2,为本发明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微型基站预先设置功率谱密度门限值;
步骤202:系统开启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功能;
微型基站预先设置一个微型基站部署场景标志Scene,该标志用于系统是否使能反向干扰控制功能,并根据网络部署时微型基站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如果微型基站部署在宏基站边缘,Scene设置为Ture,表示启用反向干扰控制功能。
步骤203:判断反向干扰控制功能是否使能,如果未使能,则结束反向干扰控制,否则进入步骤204;
步骤204:判断是否处于反向干扰控制周期,如果不是,则结束反向干扰控制,否则进入步骤205;
系统预先设置一个反向干扰控制计算周期,用于在反向干扰控制使能时,以该设置的周期内计算实际测量的Ioc/No值和目标Ioc/No门限值进行衰减判定,控制反向链路衰减频度。
步骤205: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值;
步骤206:判断该功率谱密度值和功率谱密度门限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值,则通过反向链路衰减降低实际功率谱密度值,否则结束反向干扰控制;
步骤207:判断降低后的实际功率谱密度值是否达到门限值,如果达到该门限值则结束干扰控制,否则进入步骤208;
步骤208:系统进行反向链路衰减控制降低该实际功率谱密度值,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相应下降;
步骤209:系统的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值降低,相应系统扇区下用户的数据发送速率波动变小,即保证了AT平稳的发送速率,减小了受宏基站用户突发数据的干扰,提高微型基站系统反向容量。
步骤210:反向干扰控制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装置,如图3,该装置包括Ioc/No值获取模块30、RSSI值确定模块31和ROT调整模块32;其中,
Ioc/No值获取模块30,设置用于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
RSSI值确定模块31,设置用于比较所述测量的Ioc/No值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当所述测量的Ioc/No值大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
RSSI值确定模块32,设置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CDMA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装置,通过系统精确测量的Ioc/No值和系统预设置的Ioc/No门限值比较,进行反向链路衰减判定来控制微型基站系统高的ROT值,从而控制微型基站下AT的发送速率,以保证AT的发送速率来提高系统容量,减小微型基站受宏基站用户的干扰,保证微型基站在宏基站用户干扰下反向容量达到最佳状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用于CDMA的基站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
当所述Ioc/No值大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
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具体包括:在扇区射频输入端口测量带限白噪声源的功率谱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具体包括:系统降低功率谱密度Ioc/No值,相应RSSI值也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设置一个反向干扰控制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后,控制AT的发送速率。
6.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装置,用于CDMA的基站系统,包括:Ioc/No值获取模块、RSSI值确定模块和ROT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Ioc/No值获取模块测量系统的功率谱密度Ioc/No值;
所述RSSI值确定模块比较所述测量的Ioc/No值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当所述测量的Ioc/No值大于系统预设的Ioc/No门限值时,调整系统的反向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
所述RSSI值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调整的RSSI值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ROT
CN201110180186XA 2011-06-29 2011-06-29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256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0186XA CN102256278A (zh) 2011-06-29 2011-06-29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0186XA CN102256278A (zh) 2011-06-29 2011-06-29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278A true CN102256278A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0186XA Pending CN102256278A (zh) 2011-06-29 2011-06-29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62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16A (zh) * 2012-06-05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ma微型基站动态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866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用于控制上行干扰的基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16A (zh) * 2012-06-05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ma微型基站动态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11116B (zh) * 2012-06-05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ma微型基站动态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866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用于控制上行干扰的基站
CN107872866B (zh) * 2016-09-26 2020-1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用于控制上行干扰的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600B (zh) 一种Femto Cell导频功率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1778463B (zh) 一种家庭基站及其发射功率设置方法
CN102045734B (zh) 一种基于自动场景分析的td-scdma系统参数方法
CN108260202B (zh) 一种测量报告采样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686973B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835526A (zh) 一种lpwan的高精度定位方法
Imoize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est-Fit Propagation Models for Pathloss Prediction of a 4G LTE Network in Suburban and Urban Areas of Lagos, Nigeria.
Imoize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pathloss modeling of fourth generatio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 along major highways in Lagos Nigeria
CN103841568A (zh)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996788B (zh) 基于卫星同步的td-scdma无线网络直放站时隙配置装置及配置方法
CN102256278A (zh) 一种控制微型基站反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5707B (zh) 一种故障天线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519510B (zh) 一种小区重选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634629A (zh) 一种移动通信射频信号放大设备的自激判定方法
CN106686713B (zh) 一种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38547B (zh) Lte网络中基于天线功率的pci信号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7241741A (zh) 一种td‑lte网络覆盖方法
CN103249128B (zh) 一种femto基站自适应调整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Guo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4G cellular networks: A London case study
Zhang et al. Ray-traci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5g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in dense urban areas
CN103327535B (zh) 一种分层蜂窝网络中干扰补偿的负载转移方法
Yadnya et al. Synthesis of 4G outdoor femtocells under rain conditions in Mataram
CN101494485B (zh) 用于智能天线系统的下行天线增益测试方法
Holma et al. Radio network planning
Zhang et al. Capacity enhancement for 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using mmWave aerial base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