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3568A - 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3568A
CN102253568A CN2010102510814A CN201010251081A CN102253568A CN 102253568 A CN102253568 A CN 102253568A CN 2010102510814 A CN2010102510814 A CN 2010102510814A CN 201010251081 A CN201010251081 A CN 201010251081A CN 102253568 A CN102253568 A CN 102253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ight
emitting device
center
bearing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10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3568B (zh
Inventor
卢崇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5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3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3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3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相机的自动对焦(autofocus,AF)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包括: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以撷取一参考影像,且储存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相对位置。当操作相机时,半压相机的快门按键以启动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使其投射光线,且在相机的面板上显示预览影像。根据储存的相对位置,将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面板的中心移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进行自动校正,从而有效降低了对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进行校正的工时以及成本。

Description

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对焦(autofocus,AF)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的自动对焦(autofocus,AF)发光二极管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的相机会装设有辅助的自动对焦(autofocus,AF)发光装置,例如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AF light-emitting diode,AF LED),以便在周边光线过暗时,仍能进行对焦。然而,由于相机在制造过程和组装时存在无法避免的误差,使得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的投射光往往无法与对焦框(focusframe)的中心一致。图1A的示意图显示在理想情况下,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的投射光10落在对焦框12的中心。图1B至图1E的示意图例示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的投射光10偏离对焦框12的中心。
为了防止上述的偏差,必须在工厂内以人工调整每一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使得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投射光线的中心可以和对焦框的中心一致。然而,调整程序需要花费许多的工时。
鉴于上述原因,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相机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的校正方法,用以降低所需工时以及相关成本。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相机在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又没有适切的方法及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新的相机的自动对焦(AF)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无须牺牲所撷取影像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所需工时,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包括:以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以撷取一参考影像;储存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该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一相对位置;当操作该相机时,半压该相机的快门按键以启动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使其投射光线,且在该相机的一面板上显示一预览影像;以及根据该储存的相对位置,将该操作该相机过程中的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面板的中心移动。也就是说,在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前期,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以撷取一参考影像,且储存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相对位置。在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后期(例如当操作相机时),半压相机的快门按键以启动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使其投射光线,且在相机的面板上显示预览影像。接着,根据储存的相对位置,将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面板的中心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包括:以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以撷取一参考影像;以及储存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该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一相对位置;其中,该储存的相对位置用以在操作该相机时,将该操作该相机过程中的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相机的一面板的中心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该相机内预先储存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一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一相对位置,该校正方法包含:当操作该相机时,半压该相机的快门按键以启动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使其投射光线,且在该相机的一面板上显示一预览影像;以及根据该储存的相对位置,将该操作该相机过程中的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面板的中心移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无须在出厂之前以人工方式分别调整每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如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而能在操作相机时自动进行校正,因而能够大量降低所需工时以及相关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对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进行自动校正,有效降低对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进行校正的工时以及成本。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在理想情况下,自动对焦发光二极体的投射光落在对焦框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1B至图1E是例示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的投射光偏离对焦框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校正前期,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3例示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以及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校正后期,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5A至图5D例示一些显示在面板的影像序列。
10投射光               12对焦框
30(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 31参考影像
32(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 33投射光线
34面板                 50部分影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2的流程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在校正前期,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autofocus,AF)的校正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或辅助自动对焦发光装置)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然而也可以是其他发光装置,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0LED)。
在步骤21,以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投射光线在参考平面(例如灰卡(gray card)),以撷取一参考影像。接着,在步骤22,分析参考影像以找出投射光线中心座标相对于参考影像中心座标的相对位置。图3例示参考影像31的中心座标30以及投射光线33的中心座标32。最后,在步骤23,将上述投射光线中心座标32相对于参考影像中心座标30的相对位置储存于相机的存储介质(例如只读记忆体(R0M))。在一实施例中,储存参考影像31与投射光线33的中心座标。所储存的相对位置将在后续操作相机时用来校正相机。
图4的流程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在校正后期,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在步骤40,启动自动对焦模式(AF mode)。例如,当半压相机的快门按键时,会启动自动对焦模式。在步骤41,决定是否需启动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在一实施例中,当相机周边的亮度低于一预设临界值时,则启动自动对焦发光二极体。若步骤41的决定结果为不启动自动对焦发光二极体,则在相机面板(例如液晶荧幕(LCD))的中心显示正常的自动对焦标记(或是自动对焦框)。接着,在步骤43,相机的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也称数位信号处理器))执行自动对焦程序。最后,当完全压下快门按键时,便可拍照(步骤44)。
若步骤41的决定结果是要启动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则相机进入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对焦模式(AF LED focus mode)(步骤45),此时,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会投射光线,且在相机面板上显示预览影像。接下来,在步骤46,从相机的存储介质中读取预先储存的相对位置,例如参考影像31和投射光线33的中心座标。
接下来,在步骤47,根据所储存的相对位置,将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相机面板的中心移动。在此步骤中,可同时在面板的中心处显示一自动对焦标记。具体来说,在一实施例中,缩放调整预览影像,使得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得以往面板的中心移动。图5A至图5D例示一些显示在面板的影像序列。首先,如图5A所示,使用者瞄准一物件(例如人)在面板34的中心,而此时投射光线33的中心坐标32偏离面板的中心。接着,放大以中心坐标32为基准的部分影像50,使其显示在整个面板34,如图5B所示。因此,投射光线33会位于面板34的中心,而物件(人)会稍微被放大且稍微远离面板的中心。此时,使用者会直觉地移动相机(例如往右移动)以使物件得以位在面板34的中心,如图5C所示。藉此,因而校正了偏离的投射光线。接着,在步骤48,相机的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执行自动对焦程序。最后,在步骤49,在完全压下快门按键以拍摄照片之前,相机会离开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对焦模式(AF LED focus mode)。其中,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会停止投射光线且释放缩放动作。此外,如图5D所示,在面板34显示未经缩放的预览影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以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以撷取一参考影像;
储存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该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一相对位置;
当操作该相机时,半压该相机的快门按键以启动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使其投射光线,且在该相机的一面板上显示一预览影像;以及
根据该储存的相对位置,将该操作该相机过程中的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面板的中心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为一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储存相对位置的步骤包含:
储存该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及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考影像及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储存于该相机的一存储介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相机周边的亮度低于一预设临界值时,则启动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移动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的步骤包含:
缩放调整该预览影像,使得该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面板的中心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全压下该相机快门按键之前,更包含一步骤,用以在该面板的中心显示一自动对焦标记。
8.一种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以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以撷取一参考影像;以及
储存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该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一相对位置;
其中,该储存的相对位置用以在操作该相机时,将该操作该相机过程中的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相机的一面板的中心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为一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储存相对位置的步骤包含:
储存该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以及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考影像以及该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储存于该相机的一存储介质中。
12.一种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相机内预先储存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投射光线的中心座标相对于一参考影像的中心座标的一相对位置,该校正方法包含:
当操作该相机时,半压该相机的快门按键以启动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使其投射光线,且在该相机的一面板上显示一预览影像;以及
根据该储存的相对位置,将该操作该相机过程中的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面板的中心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为一自动对焦发光二极管。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相机周边的亮度低于一预设临界值时,则启动该自动对焦发光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移动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的步骤包含:
缩放调整该预览影像,使得该投射光线的中心位置往该面板的中心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全压下该相机快门按键之前,更包含一步骤,用以在该面板的中心显示一自动对焦标记。
CN201010251081.4A 2010-05-17 2010-08-10 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 Active CN102253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81,318 2010-05-17
US12/781,318 US8135271B2 (en) 2010-05-17 2010-05-17 Method of calibrating an autofocus lighting device of a camer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3568A true CN102253568A (zh) 2011-11-23
CN102253568B CN102253568B (zh) 2014-08-06

Family

ID=43217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1081.4A Active CN102253568B (zh) 2010-05-17 2010-08-10 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35271B2 (zh)
EP (1) EP2388989A1 (zh)
JP (1) JP2011242741A (zh)
KR (1) KR20110126505A (zh)
CN (1) CN102253568B (zh)
TW (1) TW20114245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8019A1 (de) * 2015-12-01 2017-06-15 Bernecker + Rainer Industrie-Elektronik Ges M B H Beleuchtung für industrielle Bildverarbeitung
CN10677292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内积能量的被动相机自动聚焦方法
US11485408B2 (en) 2017-08-30 2022-11-01 Thyssenkrupp Presta Ag Hardware implemented motor control and platform for EP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4375A (ja) * 2001-10-03 2003-04-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自動焦点調整方法
US20040252223A1 (en) * 2003-06-10 2004-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pickup device, image pickup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JP2005017891A (ja) * 2003-06-27 2005-01-20 Nikon Corp 補助光投光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システム
EP1533999A2 (en) * 2003-11-21 2005-05-25 Fujinon Corporation Autofocus system
JP2006162991A (ja) * 2004-12-07 2006-06-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立体画像撮影装置
JP2007124505A (ja) * 2005-10-31 2007-05-17 Canon Inc 電子カメラ
US20080106637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Fujifilm Corporatio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JP2009118359A (ja) * 2007-11-09 2009-05-28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装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7565B1 (en) * 1998-08-18 2004-01-13 Veeco Tucson Inc. High speed autofocus and tilt for a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JP2001221633A (ja) * 2000-02-09 2001-08-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測距装置
JP3646124B2 (ja) * 2001-10-01 2005-05-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JP4551708B2 (ja) * 2004-07-21 2010-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7233113A (ja) * 2006-03-02 2007-09-13 Fujifilm Corp 測距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4375A (ja) * 2001-10-03 2003-04-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自動焦点調整方法
US20040252223A1 (en) * 2003-06-10 2004-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pickup device, image pickup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JP2005017891A (ja) * 2003-06-27 2005-01-20 Nikon Corp 補助光投光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システム
EP1533999A2 (en) * 2003-11-21 2005-05-25 Fujinon Corporation Autofocus system
JP2006162991A (ja) * 2004-12-07 2006-06-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立体画像撮影装置
JP2007124505A (ja) * 2005-10-31 2007-05-17 Canon Inc 電子カメラ
US20080106637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Fujifilm Corporatio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JP2009118359A (ja) * 2007-11-09 2009-05-28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装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3568B (zh) 2014-08-06
JP2011242741A (ja) 2011-12-01
US8135271B2 (en) 2012-03-13
US20110280558A1 (en) 2011-11-17
TW201142459A (en) 2011-12-01
KR20110126505A (ko) 2011-11-23
EP2388989A1 (en)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031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819874B2 (en) Camera col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smart terminal employing same
CN102004378B (zh) 一种投影画面调整方法及投影装置
US9619885B2 (en) Digit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thereof
CN107124546B (zh) 一种自动切换终端对焦模式的方法及终端
KR20080111134A (ko) 접을 수 있는 프로젝터 스크린, 프로젝터 스크린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회로 및 이것을 포함하는 장치, 휴대용 프로젝터 스크린, 영사 처리 회로 및 이것을 포함하는 장치, 사용자 휴대용 디바이스, 이미지 영사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EP2637399A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photograph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08108B1 (ko) 이미지 수집 모듈, 전자 기기, 이미지 수집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RU2668609C1 (ru) Способ фотограф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е лет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947369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 emission
CN100480832C (zh) 利用闪光灯预闪辅助对焦的方法
CN102253568B (zh) 相机的自动对焦发光装置的校正方法
US20120140093A1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and method
WO2017185778A1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曝光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05151310A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の設置調整システム
CN105407295B (zh) 移动终端拍摄装置和方法
CN107071277B (zh) 一种光绘拍摄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19034248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813073B (zh) 近距拍摄方法和支持所述方法的终端
CN103188446A (zh) 摄像机的曝光方法
US2012025710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system
CN101478651A (zh) 一种带拍照和摄像功能的电视机及其拍摄方法
CN111406399B (zh) 终端拍摄帧率选择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60228104A1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aking a picture
US20120050700A1 (en) Light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