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3701B -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3701B
CN102243701B CN201010169768.3A CN201010169768A CN102243701B CN 102243701 B CN102243701 B CN 102243701B CN 201010169768 A CN201010169768 A CN 201010169768A CN 102243701 B CN102243701 B CN 102243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 reader
energy
identification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97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3701A (zh
Inventor
甘泉
皇甫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1697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37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518 priority patent/WO20111407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3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3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3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3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其中,射频识别读卡器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其中,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以及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接口通讯,所述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用于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本发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操作便捷的射频识别方式,有利于射频识别在产品防伪方面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系统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RFID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电子标签)组成。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Hz、5.8GHz。
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
RFID的组成:电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电子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的工作原理: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即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 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应答器,用以驱动应答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以RFID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Coupling)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应答器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目前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元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
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大幅提高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RFID技术和应用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也深入人心。于此同时市场上涌现出大批的假冒伪劣产品,用传统的防伪方式已经无法有效的打击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了,RFID在防伪上的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现在专用读卡器(也即前述的阅读器)多为专用设备不仅体积大而且价格高,不适合消费者便利使用。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便捷的射频识别方式供消费者使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识别读卡器、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能够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便捷的射频识别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射频识别读卡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其中,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以及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接口通讯,所述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用于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具有同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一致的外形,能够嵌入到具有存储卡/智能卡卡槽的移动终端中。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括顺次相连的射频天线、射频收发单元、调制解调单元和基带及存储单元,所述基带及存储单元能够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通讯接口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荷储能模块包括充电管理单元、储能单元和供电转换单元,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线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荷;
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或所述储能单元来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荷储能模块包括限流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储能单元和供电转换单元,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
所述限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门限限定最大脉冲电流;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荷;
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或所述储能单元来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荷储能模块包括顺次相连的限流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储能单元和供电转换单元,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
所述限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门限限定最大脉冲电流;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荷;
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用于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为DC-DC电路或电荷泵充电电路;所述储能单元由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容、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组成,所述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充电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的接点与地之间;所述供电转换单元为DC-DC转换器。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限流单元由滤波电容、开关和上电复位电路组成,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电源输入线,另一端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上电复位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或第三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为DC-DC电路或电荷泵充电电路;所述储能单元由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容、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组成,所述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充电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的接点与地之间;所述供电转换单元为DC-DC转换器。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限流单元由滤波电容、开关和上电复位电路组成,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电源输入线,另一端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上电复位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或第三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为DC-DC电路或电荷泵充电电路;所述储能单元由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容、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组成,所述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充电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的接点与地之间;所述供电转换单元为DC-DC转换器。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存储卡为SD卡、TF卡、MMC卡、射频SD卡或射频TF卡;所述智能卡为SIM卡、UIM卡、USIM卡、射频SIM卡、射频UIM卡或射频USIM卡。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移动终端、电子标签以及前面任一项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用于标识目标对象;
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设有存储卡/智能卡卡槽,用于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通讯,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并传送给网络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网络服务器反馈的验证结果并显示;
所述网络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传送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传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方法,基于前述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处于独立工作模式,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用户从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取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
用户启动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
用户将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插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中;
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讯,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传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所述网络服务器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并将验证结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验证结果并显示给用户。
本发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操作便捷的射频识别方式,有利于射频识别在产品防伪方面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读卡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读卡器与移动终端的一种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电荷储能模块的一种结构图;
图4为电荷储能模块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5为电荷储能模块的再一种结构图;
图6为限流单元的一种结构图;
图7为储能单元的一种结构;
图8为电荷储能模块的一种具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为独立工作模式下无线射频识别过程的流程图;
图11为嵌入式工作模式下无线射频识别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提供一种能够与移动终端通讯的射频识别读卡器,从而手机等移动终端可将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取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发送到物品真伪识别系统的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并通过网络反馈电子标签对应的验证结果信息到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的界面显示给客户,从而实现了在线射频识别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在射频识别读卡器内增加微型电池或电荷储能模块,使得射频识别读卡器既可以嵌在移动终端内工作,也可以脱离移动终端独立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读卡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读卡器10包括射频识别模块101和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102,其中,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102同射频识别模块101相连,射频识别模块101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实现射频识别的功能,以及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接口通讯,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102用于为整个射频识别读卡器10供电。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读卡器与移动终端的一种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射频识别读卡器由射频天线301、射频收发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基带及存储单元304、电源管理单元305和电荷储能或电池单元306组成。其中,射频天线301、射频收发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和基带及存储单元304顺次相连,电源管理单元305分别与射频天线301、射频收发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基带及存储单元304和电荷储能或电池单元306相连,用于将电荷储能或电池单元306提供的电荷或者电源接口处提供的电荷供给射频天线301、射频收发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和基带及存储单元304。射频天线301、射频收发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和基带及存储单元304组成射频识别读卡器的射频识别模块,电源管理单元305和电荷储能或电池单元306构成射频识别读卡器的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当由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池单元组成时,称为微型电池,当由电源管理单元和电荷储能单元组成时,称为电荷储能模块。手机中包含有手机无线通讯接口201、SD通讯接口202和SD电源接口203。手机通过手机无线通讯接口201与网络服务器通讯,通过SD通讯接口202与射频识别读卡器通讯,通过SD电源接口203为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手机中的SD通讯接口和SD电源接口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存储卡或射频卡通讯接口和存储卡或射频卡电源接口,本发明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同样能够与这些存储卡或射频卡通讯接口和存储卡或射频卡电源接口通讯。其中,存储卡可以包括SD卡、TF卡、MMC(MultiMedia Card,多媒体卡)卡、射频SD卡或射频TF卡等。智能卡可以包括SIM卡、UIM卡、USIM卡、射频SIM卡、射频UIM卡或射频USIM卡等。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
进一步地,射频识别读卡器可以具有同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一致的外形,能够嵌入到具有存储卡/智能卡卡槽的移动终端中。当然如果射频识别读卡器不具有同存储卡/智能卡一致的外形,射频识别读卡器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通讯。
下面我们给出几种电荷储能模块的结构。
图3为电荷储能模块的一种结构图。图3中,电荷储能模块102包括充电管理单元122、储能单元132和供电转换单元142,充电管理单元122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输出端与储能单元132的输入端相连,供电转换单元142的一个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储能单元132的输出端相连,供电转换单元142的输出端与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充电管理单元122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储能单元132中,储能单元132用于存储电荷,供电转换单元142用于选择电源输入线和/或储能单元132来为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图4为电荷储能模块的另一种结构图。图4中,电荷储能模块102包括限流单元112、充电管理单元122、储能单元132和供电转换单元142,限流单元112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输出端同时与充电管理单元122的输入端和供电转换单元14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储能单元132的输入端与充电管理单元122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供电转换单元142的第二输入端相连,供电转换单元142的输出端与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限流单元112用于根据预设门限限定最大脉冲电流,充电管理单元122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储能单元132中,储能单元132用于存储电荷,供电转换单元142用于选择电源输入线和/或储能单元132来为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图5为电荷储能模块的再一种结构图。图5中,电荷储能模块102包括顺次相连的限流单元112、充电管理单元122、储能单元132和供电转换单元142,限流单元112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限流单元112用于根据预设门限限定最大脉冲电流,充电管理单元122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储能单元132中,储能单元132用于存储电荷,供电转换单元142用于为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限流单元112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为限流单元的一种结构图,由图6所示,限流单元112可以由滤波电容Cf、开关S和上电复位电路组成,滤波电容Cf的一端接电源输入线,另一端接开关S的第一端e1,上电复位电路连接在电源输入线和开关S的第二端e2之间,开关S的第三端e3接地,开关S的第二端e2可选择地与开关S的第一端e1或第三端e3相连。限流单元112的最大限流值可以根据SD卡的规范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上电时,上电复位电路需要一段启动复位时间后才缓慢关闭开关,避免电源与地之间的滤波电容产生较大的瞬态电流,防止由于大脉冲电流而产生关断供电电流现象。
储能单元132的结构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为储能单元的一种结构图,由图7所示,储能单元132可以由充电开关S1、充电限流电阻R1、充电电容C、放电电阻R2和放电开关S2组成,充电开关S1、充电限流电阻R1、放电电阻R2和放电开关S2依次串联,充电电容C连接在充电限流电阻R1和放电电阻R2的接点与地之间。当储能电容C电荷不足时,断开放电开关S2,闭合充电开关S1,开始充电;充电完成且射频电路、处理器、存储器等电路开始工作,需要较多电流时,断开充电开关S1,闭合放电开关S2,为供电转换单元提供电荷或电流输入。
图8给出了一种电荷储能模块的具体结构。
以一个含有射频通信功能的射频识别读卡器为例,储能单元中充电电容C的容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1)电荷储能模块输入输出条件设定。
输入设定:VDD输入电压IVDD*VVDD(30mA3.3V);
DC/DC204转换效率为η(90%);
转换效率为γ(90%),其输出为Vc(5V);
射频识别读卡器保证识别成功刷卡周期最小为T(2.5mS),对每个商品进行10次识别,共需要工作时间t(25mS)。
输出设定:微处理器、存储器工作所需:SD_VCCD:IDVD(5mA3.3V);
射频电路工作所需:SD_VCCRF:IRFVRF(100mA2V)。
计算:C是多少?(C在射频识别SD卡工作周期内电容泄放电从Vc(5V)到1/2*Vc(5/2V),保证供电转换单元204正常工作)
2)针对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以及转换效率,利用功率守恒定律计算。
供电转换单元输入功率为:
DC/DC输入功率为:PVDD=IVDD*VVDD
电容输入功率为:1/2*C*(V12-V22)/t。
供电转换单元输出功率为:
SDVCCRF端口:PRF=IRF*VRF
SDVCCD端口:PD=ID*VD
根据功率守恒:
输入功率*η=输出功率
·即: ( P VDD + 1 2 C * ( V 1 2 - V 2 2 ) / t ) * η = P RF + P D     公式1
从而得出C:
C = 2 ( P RF + P D - P VDD * η ) * t η * ( V 1 2 - V 2 2 )     公式2
代入数值:
C=380uF
充电管理单元给电容C充电,根据其充电回路的时间常数τ1=R1*C,选择R1为100欧级,则充电时间为mS级;203放电时间保证25mS内放电5/2V,及其时间常数τ2=R2*C,推算R2约为:150欧姆。具体数值可试验调试得出。
在具体工程实施中,380uF的电容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电容的形式容易集成在射频识别读卡器上,而K级电阻也容易集成在SD卡装置中。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识别读卡器,让移动终端具备射频识别功能,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的射频识别功能。由于该射频识别读卡器具有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可以离开移动终端的存储卡卡槽工作,从而解决了手机等移动终端内部引起的高电磁屏蔽无法射频识别的难点。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对于今后的射频识别防伪和物联网的推动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实施例
基于前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91、移动终端92、射频识别读卡器93和电子标签94。移动终端92、射频识别读卡器93和电子标签94顺次相连,网络服务器91与移动终端92通过无线网络相连。其中,电子标签94用于标识目标对象;射频识别读卡器93用于读取电子标签94的信息;移动终端92上设有存储卡/智能卡卡槽,用于与射频识别读卡器93通讯,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并传送给网络服务器91,还用于接收网络服务器91反馈的验证结果并显示;网络服务器91用于对移动终端92传送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传送给移动终端92。
本实施例中,射频识别读卡器93可以为前述的任一种射频识别读卡器。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
关于本实施例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将在下述的内容中涉及,此处暂不予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支持成本低且操作便捷的射频识别方式,有利于射频识别在产品防伪方面的推广应用。
第三实施例
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方法。本实施例中,无线射频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并将该电子标签信息传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二,移动终端将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步骤三,网络服务器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并将验证结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四,移动终端接收验证结果并显示给用户。
具体地,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无线射频识别过程可以有2种模式,一种为独立工作模式,一种为嵌入式工作模式。
图10为独立工作模式下无线射频识别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独立工作模式下无线射频识别过程的流程包括:
步骤501,用户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取出射频识别读卡器;
步骤502,用户启动射频识别读卡器,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
步骤503,用户将射频识别读卡器插入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中;
步骤504,射频识别读卡器与移动终端通讯,将电子标签信息传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505,移动终端将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步骤506,网络服务器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并将验证结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507,移动终端接收验证结果并显示给用户。
图11为嵌入式工作模式下无线射频识别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嵌入式工作模式下无线射频识别过程的流程包括:
步骤601,用户将射频识别读卡器插入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中;
步骤602,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启动射频识别读卡器,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
步骤603,射频识别读卡器与移动终端通讯,将电子标签信息传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604,移动终端将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步骤605,网络服务器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并将验证结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606,移动终端接收验证结果并显示给用户。
本实施例的无线射频识别方法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操作便捷的射频识别方式,有利于射频识别在产品防伪方面的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其中,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信息,以及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接口通讯,所述电荷储能模块或微型电池用于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具有同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一致的外形,能够嵌入到具有存储卡/智能卡卡槽的移动终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括顺次相连的射频天线、射频收发单元、调制解调单元和基带及存储单元,所述基带及存储单元能够与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通讯接口进行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储能模块包括充电管理单元、储能单元和供电转换单元,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线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荷;
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或所述储能单元来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储能模块包括限流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储能单元和供电转换单元,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
所述限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门限限定最大脉冲电流;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荷;
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或所述储能单元来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储能模块包括顺次相连的限流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储能单元和供电转换单元,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线相连,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的供电输入线相连,其中:
所述限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门限限定最大脉冲电流;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荷;
所述供电转换单元,用于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为DC-DC电路或电荷泵充电电路;所述储能单元由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容、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组成,所述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充电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的接点与地之间;所述供电转换单元为DC-DC转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由滤波电容、开关和上电复位电路组成,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电源输入线,另一端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上电复位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或第三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为DC-DC电路或电荷泵充电电路;所述储能单元由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容、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组成,所述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充电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的接点与地之间;所述供电转换单元为DC-DC转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由滤波电容、开关和上电复位电路组成,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电源输入线,另一端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上电复位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线和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或第三端相连;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为DC-DC电路或电荷泵充电电路;所述储能单元由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容、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组成,所述充电开关、充电限流电阻、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充电电容连接在所述充电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的接点与地之间;所述供电转换单元为DC-DC转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卡为SD卡、TF卡、MMC卡、射频SD卡或射频TF卡;所述智能卡为SIM卡、UIM卡、USIM卡、射频SIM卡、射频UIM卡或射频USIM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1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服务器、移动终端、电子标签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用于标识目标对象;
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设有存储卡/智能卡卡槽,用于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通讯,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并传送给网络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网络服务器反馈的验证结果并显示;
所述网络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传送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传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12.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处于独立工作模式,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用户从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取出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
用户启动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
用户将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插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智能卡卡槽中;
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讯,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传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所述网络服务器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并将验证结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验证结果并显示给用户。
CN201010169768.3A 2010-05-12 2010-05-12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243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9768.3A CN102243701B (zh) 2010-05-12 2010-05-12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PCT/CN2010/073518 WO2011140724A1 (zh) 2010-05-12 2010-06-03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9768.3A CN102243701B (zh) 2010-05-12 2010-05-12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3701A CN102243701A (zh) 2011-11-16
CN102243701B true CN102243701B (zh) 2014-12-17

Family

ID=44913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9768.3A Active CN102243701B (zh) 2010-05-12 2010-05-12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3701B (zh)
WO (1) WO20111407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0483B1 (ko) * 2012-07-26 2013-11-1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Rfid 태그 장치
CN103679072B (zh) * 2012-08-31 2016-07-13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射频防伪装置
CN105359168A (zh) * 2014-02-13 2016-02-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门禁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427552A (zh) * 2015-12-24 2016-03-23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超高频rfid钥匙警报系统
CN106384144B (zh) * 2016-10-11 2019-01-22 卓捷创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比较器产生脉冲的半双工rfid振荡维持电路
WO2019046274A1 (en) 2017-08-30 2019-03-07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LOCK FOR AUTHENTIC FILTER RECOGNITION
CN113472382B (zh) * 2021-06-29 2023-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电子标签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7875A (zh) * 2005-08-01 2006-02-22 周幼龙 车辆交通自动化监管系统
CN1815487A (zh) * 2006-03-02 2006-08-09 浙江大学 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
CN1825334A (zh) * 2005-02-23 2006-08-30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带有射频识别阅读器的便携终端
CN101030341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刘东援 具有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便携式多媒体智能终端
CN201237793Y (zh) * 2008-04-10 2009-05-13 浙江兰木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阅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64387A4 (en) * 2005-03-30 2010-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RFID IDENTIFICATION READER (RFI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PED THEREWITH, AND METHOD OF RF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334A (zh) * 2005-02-23 2006-08-30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带有射频识别阅读器的便携终端
CN1737875A (zh) * 2005-08-01 2006-02-22 周幼龙 车辆交通自动化监管系统
CN1815487A (zh) * 2006-03-02 2006-08-09 浙江大学 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
CN101030341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刘东援 具有无线射频辨识功能的便携式多媒体智能终端
CN201237793Y (zh) * 2008-04-10 2009-05-13 浙江兰木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阅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40724A1 (zh) 2011-11-17
CN102243701A (zh)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3701B (zh)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1354739B (zh) 借助标签识别控制射频sim卡通信距离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3929526A (zh) 用于射频识别的手机、方法以及系统
CN101739583A (zh) 射频sim卡、射频读卡器及射频通信的磁感应控制方法
CN203084751U (zh) 一种rfid移动通信终端
CN103971145A (zh) 手持式物联网终端
CN201429849Y (zh) 一种射频识别读写器
CN203338386U (zh) 可无线充电的rfid屏显标签
CN102982354A (zh) 基于rfid的智能供电管理系统
CN202110569U (zh) 嵌入移动通信终端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
CN201859469U (zh) Lcd显示电子价格标签
CN102768733A (zh) 适用于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rfid系统及读写器
CN101996303B (zh) 在射频sim卡通信系统应用磁感应控制通讯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2128B (zh) 一种高频超高频双界面sim卡及射频识别系统
CN203414990U (zh) 双频标签卡
CN104881694A (zh) 一种基于rfid双协议的数据读写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1719943A (zh) 分离式手机卡贴
CN203838734U (zh) 手持式物联网终端
CN204143449U (zh) 一种非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
CN204374995U (zh) 多频段射频智能卡、读卡装置及多频段射频卡号统一系统
CN202102469U (zh) 双频双界面cpu智能卡
CN206515868U (zh) 一种多功能校园卡
CN203276321U (zh) 基于ARM Cortex-A8处理器的多功能手持式读写器
CN102760243A (zh)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多协议自适应选择电路
CN201035604Y (zh) 一种用于便携设备的射频识别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