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0462B -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0462B
CN102240462B CN 201110190641 CN201110190641A CN102240462B CN 102240462 B CN102240462 B CN 102240462B CN 201110190641 CN201110190641 CN 201110190641 CN 201110190641 A CN201110190641 A CN 201110190641A CN 102240462 B CN102240462 B CN 102240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distillation
tower
low
coupled
destill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906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0462A (zh
Inventor
黄克谨
陈海胜
马江鹏
王韶锋
刘功勋
陈子栋
史政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1906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0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0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0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0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04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对于外部热耦合蒸馏塔,其高压蒸馏塔与低压蒸馏塔保持恒压操作。低压蒸馏塔塔顶产品的质量由该塔的回流量进行控制。低压蒸馏塔塔底产品的质量由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底部换热器中的流量进行控制。高压蒸馏塔塔底产品的质量由该塔的再沸器热负荷进行控制。高压蒸馏塔塔顶产品的质量由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顶部换热器中的流量进行控制。对于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其塔顶产品的质量由从提馏段抽出到顶部换热器中的流量进行控制。其塔底产品的质量由从提馏段抽出到底部换热器中的流量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平稳操作,同时处于最优的稳态操作条件。

Description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策略。属于化工过程的操作与控制、化工过程优化范畴。
背景技术
热耦合蒸馏塔可以分为外部热耦合蒸馏塔和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其中,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研究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内部热耦合蒸馏塔需要昂贵的设备投资,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热耦合蒸馏塔的另一种形式——外部热耦合蒸馏塔。虽然热耦合蒸馏塔的研究在理论上早已证明,借助于精馏段与提馏段之间的热耦合作用可以使得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具有非常高的热力学效率,例如外部回流比和外部回热比均可以为零(即打破了最小回流比和最小回热比的限制),但由于这种热耦合作用难以在蒸馏塔的设计中实现,故至今这种高效的内部热耦合蒸馏塔也没有在化工过程中得到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在2005提出了一种塔板内部传热式内部热耦合蒸馏塔,但难以提供足够的传热面积。日本在这一问题作过多年的尝试,从1995年至2007年先后开发了同心圆柱式和多同心圆柱捆绑式内部热耦合蒸馏塔。虽然后者在日本丸善石化株式会社内应用获得成功,但因为其结构异常复杂且造价昂贵,很难在实际过程中加以应用和推广。欧盟在2005年开发了一种热交换屏(Heat transfer panel:HTP)式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并试图在石油化学工业中进行应用,但至今没有确定性的进展。2010年中国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热耦合结构的设计策略,即利用安装在蒸馏塔外部的三个换热器来近似传统的热耦合结构。该结构具备了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可控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三个换热器结构的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特殊的动态特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策略,它利用三个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变量。对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产品浓度进行控制,其它的操作变量用来优化稳态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对于外部热耦合蒸馏塔,其特征在于: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控制必须满足低压蒸馏塔中与和顶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的液位不为零为前提,采用浓度控制,其操作变量为顶部换热器的热负荷;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控制必须满足低压蒸馏塔中与和顶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的液位不为零为前提,采用浓度控制,其操作变量为底部换热器的热负荷;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采用浓度控制,其操作变量是高压蒸馏塔的再沸器的热负荷;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采用浓度控制,其操作变量是低压蒸馏塔的回流比。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从高压蒸馏塔提取的热量从而提升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少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减少从高压蒸馏塔提取的热量从而降低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再沸器的热负荷从而提升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降低再沸器的热负荷从而降低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低压蒸馏塔的回流比从而提升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小低压蒸馏塔的回流比从而降低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从高压蒸馏塔传递到低压蒸馏塔的热量从而提升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降低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减少从高压蒸馏塔传递到低压蒸馏塔的热量从而降低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
通过试差法调整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的进料分流比以及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两个变量可以使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从而使外部热耦合蒸馏塔达到最佳的稳态操作条件。该方法的具体表述如下:首先任意给定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的进料分流比与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其次增大进料分流比,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则继续增大进料分流比,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进料分流比作为操作参数;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增大,则减小进料分流比,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进料分流比作为操作参数。然后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则继续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增大,则减小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
对于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其特征在于:蒸馏塔的塔顶与塔底产品的质量控制均采用浓度和塔板液位的串级控制,即精馏段的塔顶产品的质量控制必须满足提馏段中与和顶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的液位不为零为前提,采用浓度控制,其操作变量为顶部换热器的热负荷;提馏段的塔底产品质量控制必须满足提馏段中与和底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的液位不为零为前提,采用浓度控制,其操作变量为底部换热器的热负荷。当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提馏段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从精馏段提取的热量从而提升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少从提馏段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减少从精馏段提取的热量从而降低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提馏段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提供给提馏段的热量从而提升塔底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少从提馏段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降低提供给提馏段的热量从而降低塔底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
通过试差法调整进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可以使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从而使内部热耦合蒸馏塔达到最佳的稳态操作条件。该方法的具体表述如下:首先任意给定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然后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若此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则继续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若此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增大,则减小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对于外部热耦合蒸馏塔,调整换热器的热负荷相当于改变高压蒸馏塔的回流量与低压蒸馏塔的回热量;对于内部热耦合蒸馏塔,调整换热器的热负荷相当于改变精馏段的回流量与提馏段的回热量。这与常规精馏塔的LV控制方式相近似,易于为化学工程师们所理解和接受。
(2)利用本发明,利用多余的操作变量进行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稳态操作的优化。确保了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具有稳定的控制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稳态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结构;
图中1为调节阀;2为高压蒸馏塔;3为再沸器;4为节流阀;5为换热器;6为冷凝器;7为回流罐;8为筛板;9为低压蒸馏塔;a为流量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低压蒸馏塔的进料流量;b为比例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的进料分流比;c为压力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高压蒸馏塔的压力;d是流量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高压蒸馏塔的进料流量;e为液位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高压蒸馏塔的塔釜的液位;f为浓度控制器,g为液位控制器,f、g组成串级控制,其作用是在保证低压蒸馏塔的相应筛板上的液位不为零的前提下,控制高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的浓度;h为液位控制器,i为浓度控制器,h、i组成串级控制,其作用是在保证低压蒸馏塔的相应筛板上的液位不为零的前提下,控制低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的浓度;j为压力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低压蒸馏塔的压力;k为液位控制器,其作用是保证回流罐中存在一定的液位;l为浓度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低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的浓度;m为浓度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高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的浓度。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结构;
图中10为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精馏段;11为压缩机;12为节流阀;13为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提馏段;14为预处理器;n为压力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精馏段的压力;o为浓度控制器,p为液位控制器,o、p组成串级控制,其作用是在保证提馏段的相应筛板上的液位不为零的前提下,控制蒸馏塔塔顶出料的浓度;q为液位控制器,r为浓度控制器,q、r组成串级控制,其作用是在保证提馏段的相应筛板上的液位不为零的前提下,控制蒸馏塔塔底出料的浓度;s为流量控制器,其作用是控制进料位置的流量。
图3a为进料组分变化±4%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高压蒸馏塔的塔顶浓度响应曲线;
图3b为进料组分变化±4%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高压蒸馏塔的塔底浓度响应曲线;
图3c为进料组分变化±4%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低压蒸馏塔的塔顶浓度响应曲线;
图3d为进料组分变化±4%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低压蒸馏塔的塔底浓度响应曲线;
图4a为进料流量变化±10%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高压蒸馏塔的塔顶浓度响应曲线;
图4b为进料流量变化±10%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高压蒸馏塔的塔底浓度响应曲线;
图4c为进料流量变化±10%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低压蒸馏塔的塔顶浓度响应曲线;
图4d为进料流量变化±10%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低压蒸馏塔的塔底浓度响应曲线;
图5a为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再沸器热负荷随进料分流比的变化曲线;
图5b为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再沸器热负荷随中间换热器热负荷的变化曲线;
图6a为进料流量变化±10%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顶浓度响应曲线;
图6b为进料流量变化±10%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底浓度响应曲线;
图7a为进料组分变化±2%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顶浓度响应曲线;
图7b为进料组分变化±2%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底浓度响应曲线;
图8为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再沸器热负荷随中间换热器热负荷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提供一种三换热器结构的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策略。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两个具体实施例子,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例1:利用本发明的控制与优化策略对分离苯/甲苯二元混合物的外部热耦合蒸馏塔进行控制与优化。
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初始数据是:高压蒸馏塔的塔板数是36块板,进料位置是第23块板;低压蒸馏塔的塔板数是29块板,进料位置是第17块塔板。整个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进料是流量为500kmol/h、摩尔浓度为50/50的纯液相的苯/甲苯混合物,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的进料分流比是0.68645,即高压蒸馏塔的进料为500×0.68644=343.22kmol/h,低压蒸馏塔的进料为500-343.22=156.78kmol/h。高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是流量为171.61kmol/h、浓度为99.5mol%的苯,高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是流量为171.61kmol/h、浓度为99.5mol%的甲苯。高压蒸馏塔的压力为428.72kPa。低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是流量为78.39kmol/h、浓度为99.5mol%的苯,低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是流量为78.39kmol/h、浓度为99.5mol%的甲苯。低压蒸馏塔的压力为101.3kPa。苯和甲苯的相对挥发度为2.4,三个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均为40m2,传热系数是600W/(m2×K)。
控制器连接的位置:a连接在低压蒸馏塔的进料管道上,b连接在a与d之间,c连接在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与高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管道之间,d连接在高压蒸馏塔的进料管道上,e连接在高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管道与高压蒸馏塔的塔釜之间,f连接在高压蒸馏塔塔顶出料管道与g之间,g连接在低压蒸馏塔第17块塔板与从第17块塔板处抽出液体的管道之间,h连接在低压蒸馏塔第29块塔板与从第29块塔板处抽出液体的管道之间,i连接在低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管道与h之间,j连接在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与低压蒸馏塔的冷凝器之间,k连接在回流罐与低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管道之间,l连接在低压蒸馏塔的回流管道与低压蒸馏塔的塔顶出料管道之间,m连接在高压蒸馏塔的再沸器与高压蒸馏塔的塔底出料管道之间。
图3-5为利用本发明的控制与优化策略对分离苯/甲苯二元混合物的外部热耦合蒸馏塔进行控制与优化的效果图。
由图5可以看出,当进料分流比s为0.625,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为649kW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低。
例2:利用本发明的控制与优化策略对分离苯/甲苯二元混合物的内部热耦合蒸馏塔进行控制与优化。
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初始数据是:精馏段的塔板数是15块板,提馏段的塔板数是15块板,进料位置是第16块塔板。进料是流量为500kmol/h、摩尔浓度为50/50的纯液相的苯/甲苯混合物,进料预热器的热负荷是2083.17kW。精馏段的塔顶出料是流量为250kmol/h、浓度为99.5mol%的苯,提馏段的塔底出料是流量为250kmol/h、浓度为99.5mol%的甲苯。精馏段的压力为303.9kPa。提馏段的压力为101.3kPa。苯和甲苯的相对挥发度为2.4,三个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均为163.735m2,传热系数是600W/(m2×K)。
控制器连接的位置:n连接在精馏段的塔顶出料管道与精馏段的塔顶之间,o连接在精馏段塔顶出料管道与p之间,p连接在提馏段第1块塔板(即蒸馏塔的第块塔板)与从第1块塔板处抽出液体的管道之间,q连接在提馏段第块塔板(即蒸馏塔的第块塔板)与从第块塔板处抽出液体的管道之间,r连接在提馏段的塔底出料管道与q之间,s连接在进料管道上。
图6-8为利用本发明的控制与优化策略对分离苯/甲苯二元混合物的内部热耦合蒸馏塔进行控制与优化的效果图。
由图8可以看出,当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为2059.89kW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低。
通过以上所述的两个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而已,它们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方法,所述的外部热耦合蒸馏塔包括高压蒸馏塔、低压蒸馏塔,高压蒸馏塔、低压蒸馏塔之间有上中下三个换热器,分别称为顶部换热器、中间换热器和底部换热器;并且在低压蒸馏塔中有和顶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在低压蒸馏塔中还有和底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高压蒸馏塔连接有再沸器;低压蒸馏塔连接有冷凝器和回流罐;其特征在于: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控制通过一个浓度控制器和一个液位控制器组成的串级控制来实现,其中,浓度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符合指标,液位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与顶部换热器相对应的低压蒸馏塔中的筛板液位不为零;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控制同样通过一个浓度控制器和一个液位控制器组成的串级控制来实现,其中,浓度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符合指标,液位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与底部换热器相对应的低压蒸馏塔中的筛板液位不为零;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与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采用一个浓度控制器来实现;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从高压蒸馏塔提取的热量从而提升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少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减少从高压蒸馏塔提取的热量从而降低高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要求的指标;当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再沸器的热负荷从而提升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降低再沸器的热负荷从而降低高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低压蒸馏塔的回流比从而提升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小低压蒸馏塔的回流比从而降低低压蒸馏塔的塔顶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从高压蒸馏塔传递到低压蒸馏塔的热量从而提升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降低从低压蒸馏塔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减少从高压蒸馏塔传递到低压蒸馏塔的热量从而降低低压蒸馏塔的塔底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试差法调整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的进料分流比以及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两个变量可以使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从而使外部热耦合蒸馏塔达到最佳的稳态操作条件;首先任意给定高压蒸馏塔和低压蒸馏塔的进料分流比与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其次增大进料分流比,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则继续增大进料分流比,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进料分流比作为操作参数;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增大,则减小进料分流比,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进料分流比作为操作参数;然后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则继续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若此时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增大,则减小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外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
3.一种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方法,所述的内部热耦合蒸馏塔包括精馏段、提馏段,精馏段、提馏段之间有上中下三个换热器,分别称为顶部换热器、中间换热器和底部换热器;并且在提馏段中有和顶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在提馏段中还有和底部换热器相应位置的筛板;进料位置连接有预冷器或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顶与塔底产品的质量控制均采用一个浓度控制器和一个液位控制器组成的串级控制来实现,其中,塔顶浓度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塔顶的产品质量符合指标,塔底浓度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塔底的产品质量符合指标,塔顶液位控制器的作用分别是保证与顶部换热器相对应的提馏段中的筛板液位不为零,塔底液位控制器的作用分别是保证与底部换热器相对应的提馏段中的筛板液位不为零;当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提馏段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从精馏段提取的热量从而提升塔顶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蒸馏塔的塔顶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少从提馏段抽出到顶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减少从精馏段提取的热量从而降低塔顶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未达到指标时,增加从提馏段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增加提供给提馏段的热量从而提升塔底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当蒸馏塔的塔底产品质量超过指标时,减少从提馏段抽出到底部换热器的液体流量,即降低提供给提馏段的热量从而降低塔底产品的质量至所要求的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试差法调整进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可以使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从而使内部热耦合蒸馏塔达到最佳的稳态操作条件;首先任意给定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然后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若此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降低,则继续增大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若此时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增大,则减小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直至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开始增大,选取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能耗最小时相应的中间换热器的热负荷作为操作参数。
CN 201110190641 2011-07-08 2011-07-08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0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90641 CN102240462B (zh) 2011-07-08 2011-07-08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90641 CN102240462B (zh) 2011-07-08 2011-07-08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0462A CN102240462A (zh) 2011-11-16
CN102240462B true CN102240462B (zh) 2013-08-21

Family

ID=4495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906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0462B (zh) 2011-07-08 2011-07-08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0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9876B (zh) * 2012-02-07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避免重沸器在不稳定过渡沸腾区的操控方法
CN107875664B (zh) * 2017-12-21 2023-09-26 新疆工程学院 丙烯-丙烷热耦合精馏节能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0766A1 (en) * 1999-09-03 2001-03-07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the separation of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CN101559288A (zh) * 2009-05-27 2009-10-2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外部热耦合复合蒸馏塔的塔器及其控制工艺
CN101596372A (zh) * 2009-06-19 2009-12-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器及其控制工艺
CN101874935A (zh) * 2010-07-05 2010-11-03 天津大学 精馏段塔底再沸型内部热集成节能精馏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0766A1 (en) * 1999-09-03 2001-03-07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the separation of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CN101559288A (zh) * 2009-05-27 2009-10-2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外部热耦合复合蒸馏塔的塔器及其控制工艺
CN101596372A (zh) * 2009-06-19 2009-12-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器及其控制工艺
CN101874935A (zh) * 2010-07-05 2010-11-03 天津大学 精馏段塔底再沸型内部热集成节能精馏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星星,黄克谨.外部热耦合复合精馏塔的经济性与可控性评价.《广州化工》.2010,第38卷(第5期),第219-2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0462A (zh)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0466A (zh) 一种甲醇多效精馏工艺
CN102240462B (zh) 外部/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CN101596372B (zh) 一种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器及其控制工艺
CN207877623U (zh) 碱法制取甲醇钠的生产装置
CN101966398A (zh) 精馏塔序列差压塔段热集成节能精馏方法及装置
CN103486868B (zh) 高效脱尘废热回收节能装置
CN105623722B (zh) 一种催化裂化装置一中段油的热量利用系统及热量利用方法
CN102285658B (zh) 超纯三氯氢硅制备的多级全热耦合精馏生产装置和工艺方法
CN101712592B (zh) 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生产无水乙醇的工艺
CN108586185B (zh) 一种差压热偶丙烯精制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CN101602960B (zh) 焦化吸收稳定节能工艺
CN102641604A (zh) 一种多组分侧线热耦合精馏的工艺方法
CN207006718U (zh) 一种以乙烯热泵精馏生产高纯乙烯的装置
CN202554976U (zh) 节能减排蒸馏系统
CN104765926A (zh) 化工装置的能量优化分析方法
CN107541235B (zh) 一种原油常压蒸馏塔塔顶油气的两段式冷凝、分离方法及分离系统
CN101614465B (zh) 一种板翅式热耦合精馏装置
CN101559288B (zh) 一种外部热耦合复合蒸馏塔的塔器及其控制工艺
CN208901358U (zh) 一种合成氨系统热量回收装置
CN202188761U (zh) 一种重沸与进料加热二合一的加热炉
CN201454133U (zh) 一种内部热耦合蒸馏塔的塔器
CN103242886B (zh) 一种深度减压闪蒸罐及减压深拔方法
CN201463462U (zh) 板翅式热耦合精馏装置
CN204815741U (zh) 精馏节能装置
CN1504406A (zh) 硫酸转化可调式换热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