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082B -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8082B
CN102238082B CN201110103510.8A CN201110103510A CN102238082B CN 102238082 B CN102238082 B CN 102238082B CN 201110103510 A CN201110103510 A CN 201110103510A CN 102238082 B CN102238082 B CN 102238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migration
network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35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8082A (zh
Inventor
远山博人
森广芳文
牧野弘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3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8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转发前传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在前传数据的接收侧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网络装置(20)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网络装置(20)针对每个用户对经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网络装置(20)根据迁移次数和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设置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移动通信终端(UE)从第一通信系统(第一RAT(Radio Access Technorolgy))连接到第二通信系统(第二RAT)的步骤,公知有Inter-RAT切换(hand over)。
这里,在Inter-RAT切换中,公知有这样的技术(Forwarding技术(前传技术)):在决定从第一通信系统迁移(Path Switch)到第二通信系统的时刻,将第一通信系统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第二通信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2)。
另外,在Inter-RAT切换(hand over)中,公知有这样的技术(Reordering技术(重排技术)):对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的数据(下文中称为前传数据(forwarding data))以及第二通信系统从核心网络直接接收的数据(下文中称为直传数据(direct data))进行重新排列。
这里,在Inter-RAT切换中,使用了表示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的前传数据是最后的数据的结尾标识(end marker)。第二通信系统在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了结尾标识的情况下,开始直传数据的发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41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6269号公报
另外,在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之间转发前传数据的路径不是控制平面(C-PLANE)而是用户平面(U-PLANE)。
第一通信系统(发送侧),由于能够获得设于第二通信系统(接收侧)的装置的IP地址或PORT(端口)号码,因此,能够通过对第二通信系统发送请求回信的分组(例如,ECHO分组),来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但是,第二通信系统(接收侧),由于无法获得设置于第一通信系统的装置的IP地址或PORT号码,因此,无法对第一通信系统发送请求回信的分组(例如,ECHO分组),因而无法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转发了前传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在前传数据的接收侧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第一特征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在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的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所述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经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所述网络装置根据所述迁移次数与所述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网络装置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来控制无线资源的装置。所述网络装置,根据从所述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请求,或者根据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到的、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迁移完成,来对所述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网络装置是所述核心网络装置。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前,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直传数据。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直传数据。所述网络装置根据向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发送了表示最后的前传数据的结尾标识的次数,来对所述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在第一特征中,所述网络装置是所述核心网络装置。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直传数据。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转发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接收到的所述前传数据。所述网络装置根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接收到的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请求,来对所述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第二特征涉及的网络装置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经由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网络装置具备:迁移次数计数部,其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接收成功次数计数部,其针对每个用户对经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判定部,其根据所述迁移次数与所述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第三特征涉及的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通信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的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所述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经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以及所述网络装置根据所述迁移次数与所述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转发前传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在前传数据的接收侧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100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装置20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变更例1涉及的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的图。
图4是表示变更例2涉及的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的图。
符号说明
10:通信终端装置;20:网络装置;21:通信部;22:迁移次数计数部;23:成功次数计数部;24:控制部;30:无线控制装置;50:核心网络;100:移动通信系统;110:NB;111:小区;120:RNC;130:SGSN;210:eNB;211:小区;230:MME;310:SGW;320:PDN-GW。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标以相同或者相似的符号。
其中,附图是示意图,各尺寸的比例等于实际是不同的,敬请留意。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斟酌下面的说明来进行判断。此外,在附图彼此之间当然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和比例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的概要】
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决定从第一通信系统迁移到第二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将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第二通信系统。经由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的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经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网络装置根据迁移次数与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在实施方式中,网络装置根据迁移次数与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因此,能够在前传数据的接收侧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第一实施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100的图。
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00包括通信终端装置10(下文中称为UE10)和网络装置50。另外,移动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
第一通信系统例如是与LTE(Long Term Evolution)对应的通信系统。第一通信系统例如具有基站210(下文中称为eNB210)和MME230。在第一通信系统中使用第一RAT(Radio Access Technorolgy)。
第二通信系统例如是与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对应的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具有基站110(下文中称为NB110)、RNC120、和SGSN130。另外,在第二通信系统中使用第二RAT(Radio AccessTechnorolgy)。
UE10是与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装置(UserEquipment)。例如,UE10具有与NB110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并且具有与eNB210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
NB110具有小区111,其是与存在于小区111的UE10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NodeB)。
RNC120与NB110连接,RNC120是与存在于小区111的UE10设定无线连接(RRC Connection)的装置(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SGSN130是在分组交换域中进行分组交换的装置(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130设置于核心网络50。虽然在图1中有所省略,但是在线路交换域中进行线路交换的装置(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也可以设置于核心网络50。
eNB210具有小区211,eNB210是与存在于小区211的UE10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evolved NodeB)。
MME230是管理与eNB210设定了无线连接的UE10的移动性的装置(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230设置于核心网络50。
另外,小区应该理解为与UE10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但是,小区也可以认为是表示能够与小区进行通信的范围的服务区域。小区可以通过小区中使用的频率、扩频码或者时隙等来识别。
这里,核心网络50具有SGW310和PDN-GW320。
SGW310是作为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之间的接口发挥作用的装置(Serving Gateway)。
这里,SGW310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前对第一通信系统发送直传数据。SGW310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对第二通信系统发送直传数据。
PDN-GW320是作为核心网络50与外部网络(例如,WiMAX等)之间的接口发挥作用的装置(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GW320具有处理针对使用者的计费的功能。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Inter-RAT切换)进行示例。在决定了Inter-RAT切换的情况下,第一通信系统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分组)被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第二通信系统(Forwarding技术)。另外,第二通信系统进行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来的前传数据与从核心网络50接收到的直传数据的重新排列(Reordering技术)。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系统,在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来了表示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的前传数据是最后的数据的结尾标识的情况下,开始直传数据的发送。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前传数据经由用户平面(U-PLANE)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第二通信系统。
(网络装置的结构)
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装置的结构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装置20的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网络装置20经由第二通信系统对UE10发送直传数据。例如,网络装置20是RNC120。如图2所示,网络装置20具有通信部21、迁移次数计数部22、成功次数计数部23以及控制部24。
通信部21与其他的网络装置进行通信。例如,通信部21从设置于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装置(例如,eNB210或者MME230)接收前传数据。或者,通信部21可以经由SGSN130接收前传数据。或者,通信部21可以经由设置于核心网络50的网络装置(例如,SGW310)接收前传数据。另外,通信部21从设置于核心网络50的网络装置(例如,SGW310)接收直传数据。
通信部21与UE10进行通信。例如,通信部21对UE10发送前传数据。另外,通信部21对UE10发送直传数据。
迁移次数计数部22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例如,在网络装置20为RNC120的情况下,迁移次数计数部22,根据从核心网络50(SGSN130)接收到的、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请求(例如,“Relocation Request”)来对迁移次数进行计数。迁移请求(例如,“Relocation Request”)包括能够识别用户的信息(例如,“RAB(RadioAccess Bearer)ID”)。或者,迁移次数计数部22根据从UE10接收到的、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的迁移完成(例如,“Handover to UTRANComplete”),来对迁移次数进行计数。迁移完成(例如,“Handover to UTRANComplete”)包括能够识别用户的信息(例如,“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
成功次数计数部23针对每个用户对经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
例如,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可以是包含在前传数据的开头的信息(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或者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可以是表示最后的前传数据的结尾标识所包含的信息(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这里,接收成功次数针对一个用户增加“1”。即,成功次数计数部23即使从一个用户收到多次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也只是使接收成功次数增加“1”。
控制部24控制网络装置20。例如,控制部24进行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的前传数据和从核心网络50接收到的直传数据的重新排列(Reordering技术)。
这里,控制部24根据迁移次数与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例如,控制部24在接收成功次数在迁移次数中所占的比率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不正常。
例如,在判定为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不正常的情况下,例如,控制部24进行以下处理。
(1)控制部24判断为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U-PLANE)被切断,然后使用控制平面(C-PLANE)路径来切断利用该U-PLANE的用户的呼叫。
(2)控制部24对PDN-GW320通知如下旨意:对利用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U-PLANE)的用户不计费。例如,根据与没有从第一通信系统转发的前传数据对应的期间或分组量等,来算出应该不计费的金额。
(3)控制部24判断为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U-PLANE)已经被切断,使用操作员(operator)所管理的操作(operation)路径来通知表示该U-PLANE已经被切断的旨意。
(作用和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网络装置20根据迁移次数与成功接收次数的比率来判定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因此,能够在前传数据的接收侧检测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变更例1】
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下文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从LTE向UMTS的迁移中的RNC120的动作。在从LTE到UMTS的迁移中,按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对各网络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1)eNB210→SGW310→→RNC12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网络装置20是RNC120或者SGW310。在网络装置20是RNC120的情况下,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对网络装置20是SGW310的情况进行说明。SGW310根据向第一通信系统发送表示最后的前传数据的结尾标识的次数,来对迁移次数进行计数。或者,SGW310根据从第一通信系统接收到的前传数据的转发请求(例如,“RorwardRelocation Request”)来对迁移次数进行计数。另外,接收成功次数的计数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应该注意的是,SGW310,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前,对第一通信系统发送直传数据,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对第二通信系统发送直传数据。
(2)eNB210→SGSN130→RNC12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网络装置20是RNC120或者SGSN130。在网络装置20是RNC120的情况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对网络装置20是SGSN130的情况进行说明。SGSN130根据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请求(例如,“Relocation Request”)的发送次数,来对迁移次数进行计数。另外,接收成功次数的计数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SGSN130,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对第二通信系统发送直传数据,在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将从第一通信系统接收到的前传数据转发给第二通信系统。
(3)eNB210→RNC12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网络装置20是RNC120,网络装置20是RNC120的情况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变更例2】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更例2进行说明。下文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从LTE向UMTS的迁移中的RNC120的动作。在从UMTS向LTE的迁移中,按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对各网络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即,对第一通信系统为UMTS,第二通信系统为LTE的情况进行说明。
(1)RNC120→SGW310→eNB21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网络装置20是eNB210或者SGW310。网络装置20是SGW310的情况与变更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网络装置20是eNB210的情况下,eNB210根据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的迁移请求(例如,“Handover Request”)来对迁移次数据进行计数。或者,eNB210根据从UE10接收到的、从第一通信系统向第二通信系统的迁移完成(例如,“Handover to E-UTRANComplete”)来对迁移次数进行计数。接收成功次数的计数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2)RNC120→SGSN130→eNB21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网络装置20是eNB210。网络装置20是eNB210的情况与上述的(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3)RNC120→eNB21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网络装置20是eNB210。网络装置20是eNB210的情况与上述的(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构成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并不应该理解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公开可以知道各种各样的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系统是与UMTS对应的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是与LTE对应的通信系统。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具体来说,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并不限定于与UMTS或LTE对应的通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通信系统(例如,与WiMAX对应的通信系统)。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Inter-RAT切换的步骤的详细情况进行了省略,但是Inter-RAT切换的步骤是已经公知的程序(例如,3GPP TS23.401v9.0.0Subclause 5.5.2“Inter RAT handover”)。
另外,上述的网络装置20的动作既可以通过硬件来实施,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还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施。
软件模块可以设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闪速存储器(Flash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等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内。
该存储介质以能够由处理器对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的方式与该处理器相连接。此外,该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此外,该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也可以设于ASIC内。该ASIC可以设于网络装置20内。此外,该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也可以作为分立元件(discrete component)而设于网络装置20内。

Claims (6)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在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包括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所述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经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其中,即使从一个用户收到多次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也只是使接收成功次数增加“1”,
所述网络装置根据所述迁移次数与所述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系统来控制无线资源的装置,
所述网络装置,根据从所述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请求,或者根据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到的、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迁移完成,来对所述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是所述核心网络装置,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前,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直传数据,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直传数据,
所述网络装置根据向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发送了表示最后的前传数据的结尾标识的次数,来对所述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装置是所述核心网络装置,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直传数据,
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后,所述网络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转发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接收到的所述前传数据,
所述网络装置根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接收到的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请求,来对所述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5.一种网络装置,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经由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
所述网络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迁移次数计数部,其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接收成功次数计数部,其针对每个用户对经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其中,即使从一个用户收到多次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也只是使接收成功次数增加“1”;以及
判定部,其根据所述迁移次数与所述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6.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通信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已经从核心网络装置接收到的前传数据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转发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
所述移动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直传数据的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决定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向所述第二通信系统迁移的迁移次数进行计数;
所述网络装置针对每个用户对经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接收到了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的接收成功次数进行计数,其中,即使从一个用户收到多次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也只是使接收成功次数增加“1”;以及
所述网络装置根据所述迁移次数与所述接收成功次数的比率,来判定所述前传数据的转发路径是否正常。
CN201110103510.8A 2010-04-21 2011-04-21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8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8183A JP5052642B2 (ja) 2010-04-21 2010-04-21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2010-098183 2010-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082A CN102238082A (zh) 2011-11-09
CN102238082B true CN102238082B (zh) 2014-05-07

Family

ID=4426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35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8082B (zh) 2010-04-21 2011-04-21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20637B2 (zh)
EP (1) EP2381721A1 (zh)
JP (1) JP5052642B2 (zh)
CN (1) CN102238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6509A1 (en) * 2010-10-27 2012-05-03 Thomas Klingenbrunn Data reprocessing in radio protocol layers
US8902852B2 (en) 2011-05-19 2014-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US8861475B2 (en) 2011-05-19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handover control using sequence numbers
US8706118B2 (en) * 2011-09-07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3G LTE intra-EUTRAN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JP5742624B2 (ja) * 2011-09-22 2015-07-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
JP5891790B2 (ja) * 2011-12-28 2016-03-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課金システム、課金情報処理装置、課金情報生成装置、課金情報修正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8662A (zh) * 2005-07-15 2008-09-1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议处理迁移的路由器和方法
EP2053796A1 (en) * 2006-08-15 2009-04-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656732A (zh) * 2008-08-21 2010-0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路径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6733B2 (ja) * 2003-08-06 2010-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2008041329A (ja) 2006-08-02 2008-02-21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WO2008041329A1 (en) 2006-10-04 2008-04-10 Fujitsu Limited Data transfer method
EP2088793A4 (en) * 2006-12-01 201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BASIC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38181B2 (ja) 2007-03-19 2011-12-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EP1978762A1 (en) * 2007-04-05 2008-10-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rvice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cast data for mobile nodes moving between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1330753B (zh) * 2007-06-22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创建方法、资源删除方法及网络设备
US8437306B2 (en) * 2007-08-08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 2 tunneling of data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82959B2 (ja) * 2007-10-26 2012-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通信方法並びに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無線端末及び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JP5354642B2 (ja) * 2008-04-09 2013-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KR20090112323A (ko) * 2008-04-24 2009-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의 부하 상태를 고려한 핸드오버 방법
WO2009154550A1 (en) * 2008-06-18 2009-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eiv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priority settings depending on the operation mode of a terminal
WO2009157171A1 (ja) * 2008-06-24 2009-12-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処理方法、その方法で用いられる移動端末及び接続管理装置
US8291625B2 (en) * 2008-07-04 2012-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EP2316233B1 (en) * 2008-08-21 2015-05-20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etwork based mobility for a mobile terminal in an 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rchitecture
JP5224996B2 (ja) * 2008-09-29 2013-07-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0098183A (ja) 2008-10-17 2010-04-30 Tdk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US8842633B2 (en) * 2009-05-04 2014-09-23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stations to identify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8662A (zh) * 2005-07-15 2008-09-1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议处理迁移的路由器和方法
EP2053796A1 (en) * 2006-08-15 2009-04-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656732A (zh) * 2008-08-21 2010-0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路径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082A (zh) 2011-11-09
EP2381721A1 (en) 2011-10-26
JP5052642B2 (ja) 2012-10-17
US20110317658A1 (en) 2011-12-29
US8520637B2 (en) 2013-08-27
JP2011229025A (ja)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4582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555556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logged MDT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38082B (zh)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装置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JP430323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共有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機により選択された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を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通知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5432116B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7306386B (zh) 接入点触发终端漫游的方法及接入点
JP200853848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接続故障報告
CN104469873A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580429B (zh) 一种选择目标网络侧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JP2016513418A (ja) サービス制御方法、モビリティ管理エンティティ及び移動交換局
EP2584841A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32662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843409A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管理节点、分组交换机以及移动台
CN100488279C (zh) 一种系统间切换统计方法
CN101500322B (zh) 资源释放方法
CN117354967A (zh) 一种连接释放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21838A (zh) 网络侧处理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76012B (zh) 邻区信息处理方法、切换指示方法、终端和基站
JP562882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制御装置、移動通信端末、移動通信方法
EP308954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ving ue
CN102960023B (zh) 基站和方法
CN102256237A (zh)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JP2013081041A (ja) 移動通信方法、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サービング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EP3276988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ptimizing handover control
KR201500399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입 정보 전달을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1